详解二十四节气——处暑(精选8篇)由网友“aisson”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详解二十四节气——处暑,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详解二十四节气——处暑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处暑养生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一、处暑时节如何养生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秋季养生之所以强调保证睡眠时间,是因为睡眠有很好的养生作用。马王堆出土的《十问》医书中说:“夫卧非徒生民之事也,举亮、雁、肃霜、蛇檀(鳝)、鱼鳖、奕(蠕)动之徒,青(须)食而生者,胃卧而成也……故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可见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离不开睡眠。也就是说没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中医的睡眠理论从唯物的形神统一出发,认为睡眠、清醒是人体寤与寐之间阴阳动静统一的功能状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昼夜阴阳消长决定人体寤寐
由于天体日月的运转,自然界处于阴阳消长变化之中,其表现为昼夜的交替出现,昼为阳,夜为阴。而人体的阴阳之气也随着消长而变化,于是就有了寤和寐的交替。寤属阳为阳气所主,寐属阴为阴气所主。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灵枢・营卫生会》言:“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口问》对此又进一步解释为:夜半“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白昼“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2、睡眠的生理基础是营卫运行
人的寤寐变化是以人体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气)、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功能的气)的运行为基础,其中以卫气运行最为相关。《灵枢・卫气行》日:“故为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而《灵枢・营卫生会》也有相同的说法:“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里说的“起”指起床,“止”即入睡。由此可见,当卫气行于阴时则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形静而入寐(人体进入相对静止状态而欲睡);行于阳,则阴气尽而阳气盛,故形动而寤起(人体进入动态而睡醒)。所以说人体的睡眠与清醒是受心神的指使,神静则寐,神动则寤;情志过极则难寐。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古代养生家说:“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认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是符合养生学的观点的。另外,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人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侯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即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此外,处暑后的气候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不管是干燥性皮肤,油性皮肤,还是中性皮肤的人,都要特别注意皮肤、特别是面部的保养。从命理角度看,一些八字偏燥的人,还要注意多喝水,别急着食用燥辣性食物,多锻炼身体,以免气候变化造成健康问题。
二、处暑时节吃什么好
夏天结束了,就意味着秋季的开始。这个时期,气侯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酒等;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梨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 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民间还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因为老鸭味甘性凉,正是这个时候的最佳保健食品。主食还要多吃精白面补气,早上可吃几颗红枣、桂圆,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此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以下几种食材经常食用可起到滋阴润燥,清除虚火的作用。
西洋参
处暑时节,您是否会感到口干舌燥?是否会时常觉得困倦疲劳?是否晚上会心烦失眠?是否会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大便燥结等上火现象?这个时候,身体已经发出了健康预警信号,您就要开始注意对身体的调养了,做到防患于未然……
西洋参不同于其他的参类,补而不燥,它是一种清凉参,并含有人体必需的16种微量元素和17种以上的氨基酸和多糖,可以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特别是对于津液不足,口干舌燥的人士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长期服用,可以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强身健体。
西洋参可将切片泡水喝,也可用作药膳,以下是几款常用方法:
1. 泡水法
取西洋参片3克,用开水冲泡,泡至无味后将西洋参片嚼服即可。冲泡过程中,根据个人体质,可加入枸杞、杭白蕾菊、蜂蜜等。
2. 煮粥法
取薏米粉、山药粉、芡实粉各30克,先用温水调开,再加热煮熟,粥开后,加入西洋参片3克,宜每日早餐服用。
3. 泡酒法
取西洋参片30克置于容器中,用米酒500克浸泡,密封7日后取用。每日2次,每次空腹饮20毫升。
蜂蜜
处暑节气,天气依旧干燥多风,秋燥也不知不觉地侵袭人体,口干舌燥、皮肤粗糙等也随之而来。不如早晚一杯蜂蜜水,让您远离秋燥困扰。
莲子
处暑时节,很多人依旧夜卧贪凉,睡眠不好,脾胃不调,导致腹胀、腹泻等诸多身体不适,莲子可以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厚益肠胃。
百合
处暑过后,秋燥会损伤人体肺阴,咳嗽多痰等不适也会随之而来,百合的药用及食用价值颇高,中医认为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保健功效,可搭配莲子服用,效果更佳。
篇2:详解二十四节气——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惊即惊醒,蛰为蛰伏。这个节气前后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许多在寒冷冬季冬眠的昆虫或动物,被逐渐出现的阵阵春雷惊醒,结束蛰伏的生活,“惊蛰”因此而得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大忙时期。
一、惊蛰时节如何养生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如果忽视了护肝养肝,肝脏机能失常,则易发生上述病症。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春季注意调理起居饮食可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第一,生活上不要过分劳累,造成体质下降,容易使疾病乘虚而入;第二,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第三,饮食上以具有保阴潜阳、清肝降火旺的食品为主。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此外,在这个时节里,江南的“倒春寒”现象要一直延续到惊蛰的最后几天,而北方的寒冷气候则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所以“春捂”在此节气中还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变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少。应随气候冷暖而适当增减衣服。
二、惊蛰时节养生食谱
1、鸭血菠菜汤
材料:鸭血200g、菠菜100g、海燕鱼半条、姜片少许、葱段少许、枸杞少许、海鲜粉少量。
做法:沙锅放油烧热,下姜片、葱段爆香后里放水烧开;海燕鱼处理干净后放入沙锅中煮15分钟,捞去姜片和葱段;鸭血洗净切片,入锅中煮熟,撇去浮沫;最后放盐、海鲜粉调味,加入菠菜段、枸杞子再煮两三分钟即可。
功效:鸭血性平,营养丰富,养肝血、治贫血,是保肝的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鸭血菠菜汤可养护肝脏、疏理肝气。
2、氽四鳃鲈鱼
材料:活四鳃鲈鱼750克,春笋80克,蛋清1个,精制油50克,葱段5克,姜片5片,黄酒10克,精盐10克,味精3克,清水760克。
做法:鲈鱼洗净刮鳞,春笋剥壳洗后切成片。鸡蛋打破取蛋清打起泡备用。铁锅大火烧热,放人生油,投入葱段、姜片,待爆至呈金黄色时,即将鲈鱼腹部朝上下锅,略煎片刻;再把鲈鱼翻身背朝上,烹人料酒,加盖稍焖;稍后揭盖,加入清水,滚沸5分钟,待汤呈奶白色时,再加盖,用小火焖6分钟;随后揭去盖,加入春笋、盐、味精,用大火烧沸,将蛋泡糊倒人即可出锅。
功效:益脾胃,补肝肾,健筋骨,安胎。
禁忌:有肠胃道慢性病者,有实热、实邪者不宜食用。
3、红烧菇笋
材料:葱白20克,水发冬菇50克,净竹笋、白萝卜各80克,调料若干。
做法:将冬菇去蒂。笋在沸水中氽过,切骨排片。白萝卜刨皮,切骨排片。葱白切段。均洗净。炒锅放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放人白萝卜炸过捞起,沥去油。锅底留油20克烧热,下葱白煸过,倒入冬菇笋片略煸,加入白糖、酱油、油炸萝卜片及水,加盖烧5分钟,调人味精香醋,勾薄芡即可。
功效:强阴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清热解毒,化痰益气,利膈爽胃。
禁忌:脾虚便溏者慎食用。
4、肉末蘑菇烧豆腐
材料:猪肉末50克,蘑菇10克,豆腐200克,酱油10克,葱花、姜末、黄酒、豆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肉剁成肉末,蘑菇洗干净用温水泡,切成小方丁,泡蘑菇的水留用;再将豆腐切成小方块,沸水焯过备用。油锅加热后,先把豆腐煎至两面黄,拨在一边,再下蘑菇、葱、姜、肉末,煸炒至透,然后将豆腐拔下,加入黄酒、蘑菇汤、酱油同烧,烧至人味,出锅即成。
功效:补益气血,健脾醒胃,抗癌。
禁忌:痛风及血尿酸高者少食。
5、白汁桂鱼
材料:活桂鱼l条(约1000克),瘦火腿25克,青豆50克,料酒25克,精盐6克,味精5克,葱、姜各10克,汤100克,水淀粉10克,精制油50克,高汤200克。
做法:将桂鱼刮净鱼鳞,割开脐眼,用筷子从口腔内绞出鱼鳃和内脏,洗净后斩去两侧和背部的鱼鳍,下开水锅烫一下捞出,放入冷水中,用小刀轻轻刮去皮面黑皮,在鱼肉两侧各划几刀使其人味,用少许盐擦匀。火腿切丁。青豆洗净沥干。桂鱼置长盆内,撒上精盐,加葱姜、料酒,上笼用大火蒸15分钟取出。然后将炒锅烧热,倒人生油,放人火腿丁、青豆,加入高汤、精盐、味精,滗入蒸好的桂鱼汤汁,待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搅匀,出锅浇在桂鱼上即可。
功效:]补气血,疗虚劳,益脾胃。
禁忌:寒湿偏重(腹痛畏冷、便泄如水、舌苔白腻等)者不宜多食。
6、龙井虾仁
材料:活大河虾300克,龙井新茶1.25克,鸡蛋清1个,黄酒15克,精盐3克,味精3克,湿淀粉35克,生油70克。
做法:将虾洗净,出虾仁,放在竹箩里,用清水反复漂洗3次,见虾仁洁白后取出,沥干水分,再用清洁干毛巾吸干水分,放人碗中,加精盐、味精和鸡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黏性时,放入淀粉拌和上浆。另取茶杯一只,放进龙井茶叶,用开水50克泡开,不必加盖,1分钟后,泡后的茶叶和茶汁待用。起油锅,油温5成热时,下虾仁滑油,十几秒钟后盛起待用。锅里留底油,下姜葱爆香,然后将它们取出不用,接着下虾仁快速煸炒,然后加入茶叶及茶汤,炒匀即可撒盐,出锅。
功效:补肾壮阳,通乳托毒。
禁忌:阴虚火旺者少食;患有疥疮、湿疹、癣等皮肤病者忌食;有过敏史者慎食。
篇3:详解二十四节气——大雪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冬小麦已停止生长。
一、大雪节气运势
大雪节气后,进入农历十一月,天干为壬水,地支为子水,全局水比较旺。八字五行喜水木的,运气较好,请把握机会;但是八字水木为忌神的人需要多注意身体健康,以及思维思考方面的问题。
从生肖角度来看,在大雪节气的半个月里,生肖兔、马、羊较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各方面的压力较大,包括家人对于婚姻的干涉、财政方面出现的危机、以及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以及健康方面的问题同样需要关注。对于生肖牛来说,是较向稳定发展的一个月,但同时需要注意健康问题;而对生肖龙、猴、猪来说,是较容易有收获的一个月,但需要注意感情方面是否有第三者的迹象,并且对于生殖健康问题需要关注。其余生肖运势较平和。
从紫微斗数角度来看,本节气对交流以及写作方面的影响较大,从事这方面职业的人容易产生新的合作方式、新的文案构思以及新的决定想法,也格外容易根据自身的想法而与人产生争执。特别需要注意的有紫微命宫坐天机、太阴、天同、天梁等主星的人,更易与人产生纠纷。同时命宫有武曲、七杀的人需要注意身体健康;命宫有巨门的人,可能会有一段新的恋情出现,需要自己多主动些;廉贞、贪狼坐命宫的人在感情方面则容易出现变故,需要多加注意。此外,命宫有天梁坐守的人士则更容易在财务方面得到一笔进账,而有天机星的人则需要谨慎花费,避免超支。
二、大雪节气养生
大雪过后,天气会更加的寒冷干燥,人们特别容易得呼吸道疾病,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脖子部位,出门时最好戴一条围巾加以保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病毒的因素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过敏导致的。因此,有效地避开过敏原是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另一主要保障。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冬季都是以进补为主,大雪时更应该进补。进补要因人而异。并且食疗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来达到养生进补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食补,还可以进行药补、酒补以及神补。大雪时节,空气更加干燥,不少人会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老百姓俗称“上火”了。为了防止“上火”,大雪时节应多吃黑色食物和苦味食物,前者可补肾益气,后者能去火润燥。大雪时节补养得当了,来年就有很健康的身体,有利于抵抗疾病的侵扰,健康运就会变好许多。
《黄帝内经》在说到冬季保健养生时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就是:冬天的三个月,气候寒冷,草木凋零,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
冬天提倡晚起床确实有道理。首先,冬天的清晨,往往是最冷的时候,天寒地冻,很不适宜到户外活动;第二,清晨是空气中氧含量最少的时刻,要等到太阳出来后,植物才会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碳吐氧,使空气的含氧量慢慢增加。另外,冬季的早晨,还比较容易出现大雾天气。小雾滴中悬浮着的那些细小颗粒,吸进肺里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冬日清晨,赖被窝不仅是件幸福的事,对身体健康也好。下午4点后,才是运动的最佳时间。
三、大雪节气养生食谱
大雪节气到底该进补些什么,是很多人所关心的话题,今天特为大家提供以下营养食谱。
1、枸杞肉丝
材料:枸杞20克,瘦猪肉100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洗净待用。瘦肉、青笋洗净切丝,拌入入少量淀粉。炒锅烧热加入适量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翻炒,烹入绍酒,加入调料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锅。
功效:可滋阴补血、滋肝补肾。这是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
2、火腿烧海参
材料:水发海参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黄酒、湿淀粉、白糖、生姜、葱白、酱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海参洗净,切成条块,放入滚水中略烫后捞出备用。火腿切片备用。炒锅烧热放油之后,入葱姜略炒,再放入海参、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黄酒、酱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烧至汤汁浓稠时勾芡即可。
功效:可补血益精、养血充髓。适宜精血亏虚、产后虚羸、阳痿遗精、虚弱劳怯、久病体虚、衰老瘦弱者。
3、蒜泥茼蒿
材料: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盐、香油适量。
做法:茼蒿洗净,切3厘米长段,大蒜捣烂为泥备用,锅内放入清水煮开,茼蒿下锅开水焯3分钟捞出,将蒜泥、味精、食盐、香油同时放入,搅拌均匀盛盘即可。
功效:可开胃健脾、降压补脑。茼蒿与肉、蛋等荤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维生素A的利用率。大蒜含有一种“配糖体”,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遇热会失去作用。吃蒜后,为消除口中气味,可用浓茶漱口或吃几枚大枣。
4、木耳冬瓜三鲜汤
材料:冬瓜150克,水发木耳150克,海米15克,鸡蛋1个,食盐、水淀粉、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切片。木耳、海米洗净备用。鸡蛋打匀摊成蛋皮切宽片备用。锅内加鲜汤上火烧开,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钟,再将冬瓜放入,开锅后撒入食盐、淀粉,起锅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可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
5、酸菜炖粉条
材料:酸菜一包(真空包装即可),带皮五花肉450克,粉条或粉丝,水,姜,糖,盐,麻油,葱花适量,蒜泥,酱油适量。
做法:大锅中倒入水,约9杯,五花肉稍冰硬一点,切成大薄片,放入锅中,与姜片煮至沸腾。转小火,捞去上面的浮沫,加入糖,继续煮约40分钟,直到肉片软烂。粉条泡温水至软备用。取出酸菜放入锅中同煮至再度沸腾,此时放进粉条或粉丝,煮10分钟左右,加入麻油拌匀,洒上葱花就能吃了。3、吃的时候可以附上一碟蒜泥酱油蘸肉片吃。
功效: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能都迅速的补充热量
篇4:详解二十四节气——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一般在公历5月5日前后, 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的立夏时间是5月5日16:18分,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一、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呜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代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许多人还以立夏日的阴晴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最好下场雨,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二、立夏节气如何养生
立夏后,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与万物生长之势相应。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过汗”伤阳。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发怒。
立夏以后的饮食原则也以养阳、养心为主,平时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另外在立夏时节里,饮食养生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的调养方法。如:
出现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则应减少户外活动,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些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鱼类等食物,对于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则应该少吃。
面色苍暗或萎黄、情绪大起大落的人,立夏后天气逐渐炎热,不宜调理气息,可多吃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大蒜等。
面色淡白、老觉得困的人应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立夏时节,更应配合天地阳旺之时,多晒晒太阳。
爱出汗是气虚造成的,应多吃粳米、糯米、小米等谷物,以及山药、马铃薯、大枣来补气。也可多吃鱼、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香瓜、桃、西红柿等食物,少吃动物内脏、肥肉、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易出血、舌紫暗或有淤点,则应避免立夏后湿气侵袭,宜多吃桃仁、油菜等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立夏之后进入“巳”月,也是热和湿并重的时节,多喝一些薏米粥,可以有效驱除湿气。
除了日常饮食以外,养心还要重视精神、情绪的调养。中医认为“心主精神”,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情绪活动由心来主管。因此,立夏之时情绪调节很重要,平时要保持笑口常开、情绪平和。
此外,立夏时节是儿童发育最快的时候,因此,日常生活饮食应十分注意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及时补充钙质、维生素以及食物营养,尤其要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的衣着和体育锻炼。
三、立夏节气养生食谱
立夏时节是春夏两季的过度,立夏养生有什么注意的呢?立夏吃什么呢?立夏饮食养生应该结合个人的体质来调节。
1、山药玉米莲藕排骨汤
功效:藕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清淡爽口,是祛淤生新的佳蔬良药,能够健脾益胃,润躁养阴,行血化淤,清热生乳。
材料:猪小排1根,藕250克,山药250克,甜玉米1个,姜2个,水8碗。
做法:将排骨斩件,放水里煮开,去掉浮沫及血水后用清水冲洗备用。山药刨皮后切滚刀块备用。莲藕去皮切段并冲洗干净藕孔里的泥土。甜玉米切件,准备2片生姜。将排骨,姜和清水一起倒入汤锅里,大火煮开。将山药,莲藕和玉米放入煮开的汤锅里,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2、凉拌苦瓜
功效: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材料:苦瓜500克,熟植物油9克,酱油10克,豆瓣酱20克.精盐2克,辣椒丝25克,蒜泥5克
做法:将苦瓜一剖两半,去瓤洗净后切1厘米宽的条,在沸水中烫一下放人凉开水中浸凉捞出,控净水分。将苦瓜条加辣椒丝和精盐后,控出水分,然后放凉开水中浸凉捞出,放人酱油、豆瓣酱、蒜泥和熟油拌匀即可。
小诀窍:苦瓜宜选绿色的。白色的老,且苦。
3、益气养心粥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清心。
材料: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莲子(莲心)3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将太子参、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温热服食,
4、绿豆丝瓜护肝汤
材料:绿豆,丝瓜,猪肝,枸杞,鸡蛋,调料:水淀粉,料酒,姜,胡椒粉,香菜,精盐,香油
做法:猪肝洗净切薄片,放入碗中,加入料酒、精盐、水淀粉腌制备用。猪肝放入开水里煮熟捞出备用。将绿豆洗净放入汤锅中加水适量,盖上盖置武火上烧沸后再煮5~6分钟,然后将绿豆沥出不用。丝瓜刮皮、洗净切薄片,备用。枸杞洗净备用。将绿豆水捞出,一定要还是绿色的这样标明维生素没破坏。绿豆水与高汤的比例是2比1。倒入绿豆汤和高汤后烧开。放入焯好的猪肝煮开。依次放入丝瓜、姜片,加入精盐、麻油、枸杞搅匀起锅装碗。
5、玄参炖猪肝
功效:滋阴、养血、明目。
材料:玄参15克,鲜猪肝500克,菜油、酱油、生姜、细葱、白砂糖、料酒、湿淀粉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干净,与玄参同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炖煮约1小时后,捞出猪肝,切成小片备用,将炒锅内放人菜油,投入洗净切碎了的姜、葱,稍炒一下,再放入猪肝片中,将酱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兑加原汤适量,以湿淀粉收取透明汤汁,倒人猪肝片中,搅拌均匀即成。
应用:肝阴血亏虚所致的两目干涩、迎风流泪、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夜盲症,以及慢性肝炎而属肝阴血虚者。
6、鸭肉冬瓜汤
功效:滋阴养肝,健脾利湿。
原料:冬瓜500克,鸭肉500克,猪瘦肉100克,芡实、薏苡仁各50克,荷叶1片,陈皮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鸭肉、猪瘦肉洗净切块,冬瓜连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剪成小块。上四味与芡实、薏苡仁、陈皮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鸭肉熟烂,调入精盐、味精即成。当菜佐餐,食肉饮汤。
篇5:详解二十四节气——春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
一、春分时节如何养生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当然无论补还是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要特别注意。此外这一时期,正是木旺之时,相应而言,金、土的力量难免削弱,所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老毛病发作的概率就比较大,一定要注意保养。
春分前后气温适中,皮肤和微细血管处于舒张的状态,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于是容易出现昏昏欲睡的春困现象。缓解春困仅靠多睡是不行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加快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有效地防止春困。春分时节最好多在阳光充足、绿化好的地方活动,多做些深呼吸,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消除困倦。
二、春分时节养生食谱
春分节气正什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雨水较多,易生湿,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那么春分节气吃什么好呢?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些适合这个时节的养生食谱。
1、鲍鱼龙眼麦冬汤(3人分量)
材料:鲜鲍鱼250克、龙眼肉30克、麦冬30克、甘蔗250克。
做法:先把鲍鱼洗净,放入龙眼肉、麦冬、切片甘蔗,加入瘦肉汤、适量食盐、隔水小火炖1小时即可。
功效:鲍鱼能滋阴益肾、平肝潜阳、镇静安神;麦冬养阴润肺;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甘蔗生津润澡、清热利尿。此汤对于五脏体虚、劳热咳嗽、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者均宜。
2、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每次可选用新会陈皮6克,去心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怀山药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制法: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血污,斩件。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心洗净,怀山药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齐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对于湿气重而又大便稀烂者尤宜。
3、山药芡实扁豆排骨汤
材料:可选用怀山药15克,芡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怀山药,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芡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4、陈皮白术猪肚汤
材料:每次可选用新会陈皮6克,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或1个,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先将猪肚去除肥油,放入开水中去除腥味,并刮去白膜。陈皮、白术、砂仁、生姜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煮沸后用慢火煲2小时即可。
功效:本汤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作用。对于腹胀、纳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5、党参黄芪薏米粥
材料:每次可选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
制法: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汁;药汁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本粥能补中益气,健脾去湿,对于春湿天气出现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者尤为适宜。
6、山药扁豆鲤鱼汤
材料:白扁豆30克,淮山药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鲤鱼1条(约500克)。
做法:先将鲤鱼剖腹,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与前三味药同煮1小时,加入精盐、绍酒适量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祛潮湿。
7、茯苓粥
材料: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茯苓、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入冰糖略煮即成。
功效:健脾利湿。
篇6:详解二十四节气——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2月3日或4日。立有开始之意,按照农历来说,立春才是一年的开始,比如是农历甲午马年,就是从2月4日立春日开始,而不是从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立春说: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被合称为四立,指四季的开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立春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标志着农历一年的开始,古人是很重视立春这个节气的,认为在这个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里,要有一个好的兆头。
一、立春时节如何养生
从立春开始,万物始生,“生”为立春时节的要点。所以立春时节的养生,也以此为要,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因此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立春时节,大地回春,万物更新,人们的精神状态也要顺应春季的自然状态,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情愉悦,情绪乐观,不急不躁,保持精神愉悦,顺应春季的特性。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立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容易使人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立春时节不宜骤然增减衣物,年老体弱者、婴幼儿童换装更要谨慎。俗语有云:“春捂秋冻”, “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升发的养生需要,也是一种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
春节长假刚过,也许大多数人还未适应上班的生活节奏。上网一族更是趁着春假长假这难得的自由之际,疯狂地泡在网上,忘记了白昼。但是,此时你必须要注意了。
这时又适逢立春时节,正是阳气生发之时,在起居方面必须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做到适当的晚睡早起,早晨起床后做一些轻柔舒缓的运动,如慢跑、体操等,活动关节,舒展形体;白天上班时间在电脑前坐得久了,也要及时起来活动,使气血流畅。要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立春时节养生食谱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多食酸收的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忌食洋葱、花椒、肉桂、茴香等,还有贝类海鲜水产品也应少吃,因为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容易引发急性肝炎等疾病。以下向大家推荐几款春节养生食谱,以供参考。
1、韭菜鸡蛋春饼
材料:韭菜、鸡蛋、粉丝、春卷皮
做法:韭菜洗净切碎,粉丝温水泡软后切碎;鸡蛋搅匀倒入炒锅中,炒碎;炒锅热油,放葱、姜、干红辣椒爆香;将韭菜、鸡蛋、粉丝倒入锅中,再调入盐、糖、少量生抽小火翻炒均匀后,盛出冷却待用。面粉加水调成封口用的面糊备用;春卷皮中放入适量馅料;将春卷卷起来包好,用面粉水封口,码放在盘中待用。平底锅中放适量油,将春卷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或者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即可。
2、虾仁韭菜
材料: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酱油、淀粉、盐、植物油、香油各适量。
做法:虾仁洗净,沥干水分备用。韭菜择洗干净,切3厘米长小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香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腌约20分钟备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盐、淋酱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
功效:此菜具有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的功效。
3、蘑菇炒山药
材料:干蘑菇15克,新鲜山药500克,芹菜100克,植物油、水淀粉、酱油、鸡精、盐各适量。
做法: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泡菇水备用。同时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小片,芹菜洗净,切成相同大小的段;炒锅烧热放入油,油热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用适量水淀粉勾芡,再加入适量酱油、盐、鸡精调味即可。
功效:此菜健脾益气,可防止立春肝气旺伤脾。
4、枸杞粥
材料: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粳米熬成粥,起锅前将洗净的枸杞子放入锅内,再煮几分钟即可。
功效:平肝明目,凡肝肾不足之人,常食效果好。
适宜人群: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目视物昏花、头晕、阴血不足者。
禁忌:枸杞粥质润,脾虚泄泻者忌用。
5、泥鳅炖豆腐
材料:泥鳅500克,豆腐250克,盐、姜、蒜、黄酒、味精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泥鳅剖洗干净,入锅内加水、姜等煮,同时置另一锅,倒入少许食油,待油烧热后,放入切碎的蒜末,炒出蒜香味后,放入切成小块的豆腐,稍煎一下,即放入泥鳅汤内,改用文火炖一小时,至泥鳅烂熟,最后调入少量淀粉,再煮开,加入味精、葱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补中益气、解毒之效,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炖品。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气虚之纳呆、神疲乏力,湿热所致之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者,及产后阴亏少乳者,还可解酒毒和硫磺毒。
三、立春节气如何开运
立春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新年新气象,正是祈福的好时候,如果你去年运势不佳,事业不顺,财运不好,婚姻破裂,健康很差,那么立春后你就可能运势好转,把去年的霉运赶走。
立春当天必须多吃水果蔬菜,因为春天木旺,木主肝脏,主疏泄,这天吃的绿色食物与自然界属性相通,与人体肝脏相应,说明一年会心境恬愉,心胸开阔,一年都会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立春当天晚上全家人应在一起吃顿团圆饭,餐桌上应该有汤圆或甜食类的糕点,另外根据自己命理的喜忌颜色,搭配穿衣。可以起到一家和谐团圆,日子甜甜美美,个人运势顺风顺水的作用。
生肖为鼠、牛、兔和马的朋友因为与太岁午火刑冲破害,所以均属于犯太岁,应该躲春。躲春就是为了躲避霉运,迎来好运。躲春分为家里躲和外出躲两种,躲在家里就不说了,因为身边反来复去都是熟悉的人;如果有意向躲在外面的话,可以根据马年飞星的吉位来选择地方躲春。正北方为吉庆九紫星,旺婚姻感情;正南方为财星八白,大旺财运;正西为官星六白,有助事业;西南一白,旺丁又旺桃花。
四、立春节气民间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二十四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1、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2、打春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现在,一些农村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为娱乐。
3、送春
民间艺人立春时制作许多小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有的地方在墙上贴画在黄纸上的春牛图。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女孩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晋东南的女孩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运城地区娘家要接回新嫁女,称为“迎春”。
篇7:详解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间。
一、芒种节气的由来
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芒种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气,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是说华北地区4月芒种,小麦就成熟了,而5月芒种麦子还未成熟,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前边讲过的“二月清明桃花开,三月清明定不开”一样,都是因为阴历算法造成的。按阴历计算,一年实际上是354或355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天数要少10-11天,因此必须三年一闰(有时是两年一闰),补充所短的天数。闰月时,节气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种有时在4月,有时在5月。我国农民深知4月芒种由于打春早,节气推前,所以种庄稼就种得早,要种在芒种前,6月芒种,就把庄稼种在节气之后,这是一种“死节气、活办法”的科学种植方法。
“芒种糜子急种谷”,糜子是一种生长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种80天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种,也不超过100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后播种的庄稼。所以华北地区遇到天早无雨,其它作物误了节气时,多用它来弥补,同样能获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芒种.种糜子时,种谷也可以成熟,但谷子比糜子生长期长,有可能遭受冻害,因此说“芒种糜子急种谷”。
二、芒种节气如何养生
很多人都不喜欢芒种,因为这个节气的天气会格外的潮湿,而且,这个季节的也是夏天开始的一个季节,所以,很多人都很在意这个季节的养生方法。那么,芒种应该怎样养生呢?
1、衣衫要勤洗
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 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2、饮食宜清淡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季的饮食宜清补。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吃甜食过多,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
3、提防热伤风
夏天易患感冒,中医称为“热伤风”,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出现发热、头痛等,有的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在饮食上可饮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芦根花以清热解暑。同时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甜食。发热时不要吃人参及冬虫夏草、紫河车、鹿茸等温性补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虚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在饮食上还要忌过度食用冷饮,最好不食冷饮。
4、常食桑椹
中医养生专家提示我们,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饮食是桑椹。桑椹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桑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营养物质。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三、芒种节气养生食谱
1、丝瓜粥
材料:鲜丝瓜1条,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鲜丝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鲜丝瓜切成长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鲜丝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块做粥。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润肌肤。
2、五叶芦根饮
材料:藿香叶、薄荷叶、荷叶各3克枇杷叶、鲜芦根、佩兰叶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料洗净先以枇杷叶、冬瓜共煎汤代水约500ml,再加入其他药同煎10分钟,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芳香化湿,健脾醒胃。
3、苡仁赤豆汤
材料:苡仁、赤小豆各30克,红枣5枚,白糖1匙。
做法:前2味洗净入锅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时,加红枣、白糖煮30分钟,至豆烂离火当点心吃。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养肝。
4、薏苡百合荸荠煲
材料: 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荸荠250克。
做法:将薏苡仁、百合洗净用温水发透,荸荠去皮洗净从中间切开,将荸荠、薏苡仁、百合同入瓦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养阴、清热。
5、薏苡杏仁粥
材料: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将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净,杏仁去皮洗净。先将薏苡仁、粳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继续用文火熬煮到米熟粥成,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补肝。
篇8:详解二十四节气——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之间。
一、夏至节气的由来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二、夏至节气如何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话说“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在此时节,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
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素问·臧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就是说藏气好软,故以咸柔软也。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所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关系。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三、夏至养生食谱
1、荷叶茯苓粥
配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2、凉拌莴笋
配料:鲜莴笋350克,葱、香油、味精、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莴笋洗净去皮,切成长条小块,盛入盘内加精盐搅拌,腌1小时,滗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匀。将葱切成葱花撒在莴笋上,锅烧热放入香油,待油热时浇在葱花上,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
3、奶油冬瓜球
配料:冬瓜500克,炼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盐、鲜汤、香油、水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削成见圆小球,入沸水略煮后,倒入冷水使之冷却。将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内,加盐、味精、鲜汤上笼用武火蒸30分钟取出。把冬瓜球复入盆中,汤倒入锅中加炼乳煮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冬瓜球入锅内,淋上香油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火腿末出锅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除烦,补虚损,益脾胃。
4、兔肉健脾汤
配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大枣30克。
做法:兔肉洗净与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煎煮2小时,汤、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气。
5、参七鸡汤
配料:鸡腿肉两只、人参三钱(吉林参或东洋参)、川三七二钱、枸杞三钱、红枣五颗、盐一小匙、酒半碗。
做法:鸡肉剁块、洗净、汆烫备用。先将中药材放入电锅,加二~三碗水,外锅放一米杯水,炖煮药汁。药汁煮好後,再将鸡肉、半碗酒放入锅内,并加水淹过材料,外锅放七米杯水,继续炖煮,炖好之後闷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行气、活血
6、西洋参玉竹粥
配料:西洋参二钱、玉竹五钱、去籽红枣十颗、米一百克、水七杯
做法:砂锅中加水煮滚,然後放入所有材料,小火熬煮约三十~四十分钟即可。
功效:补气益肺、养颜美白。
7、莲子糯米粥
配料:糯米一百克、莲子1/4杯、龙眼肉一大匙
调味料:红糖两大匙、水十杯
做法:锅子加水煮滚後,放入糥米、莲子,小火熬煮约四十~五十分钟成粥。2.加入红糖及泡水涨发的龙眼肉,拌匀继续滚煮约两分钟至糖完全溶解即可。
功效:补脾肺、益精气、补血、安神益智。
提醒:泡龙眼肉的水可一同入锅煮,味道香气更佳。
8、清炒马齿苋
配料:马齿苋、色拉油、盐、姜、大蒜(白皮)、香油
做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成3厘米长,入沸水锅内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蒜子、姜切末。锅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马齿苋,加盐翻炒均匀,淋香油,出锅装盘即可。
功效:马齿苋在民间也叫长寿菜。此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血凉血之功效;适应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肾炎水肿、热毒泻痢、便血、痔疮出血等。注意:马齿苋禁与鳖甲同用。
9、紫菜绿豆排骨汤
配料:排骨、紫菜、绿豆、姜、花椒
做法:排骨小段,姜拍破,紫菜泡开洗净,绿豆浸泡。锅中放满水,排骨、姜和适量花椒同煮。水烧开后撇去浮沫。煮约1小时,下绿豆。约半小时后下紫菜,烧开后关小火炖约1小时。盛碗前根据个人口味加少许盐和鸡精。
功效:开胃排毒、清热利水。
★ 处暑的节气文案
★ 处暑节气的祝福语
★ 处暑节气的问候语
★ 处暑节气文案
★ 处暑简短祝福语
★ 处暑祝福语
【详解二十四节气——处暑(精选8篇)】相关文章:
过处暑节气的祝福短信 处暑节气的养生问候短信2022-05-08
给朋友的处暑祝福语2024-03-23
处暑送给朋友的祝福短信2023-04-04
处暑节气祝福语送朋友2022-11-14
处暑节气短信祝福句子2023-03-30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谚语2022-05-06
处暑经典微信祝福语2022-10-20
处暑时节的祝福语短信2023-08-02
处暑的作文:各地流传的处暑节气谚语2022-07-23
处暑朋友圈说说20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