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讲话稿

时间:2023-03-09 08:45:4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课外阅读的讲话稿(精选16篇)由网友“hk2bm”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课外阅读的讲话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外阅读的讲话稿

篇1:课外阅读的讲话稿

关于课外阅读的讲话稿

把阅读的种子种在孩子心里:携书同行,走向高远(发言稿)

前言

各位老师:

今天我要讲的是关于课外阅读这件事儿。说白点,阅读就是读书。我一直认为,听一堆废话,不如读一本好书。昨天有老师就跟我说,希望我今天少讲废话,所以我把我读的书变成八千字,今天我就当一个说客,通过展示我整理的古今中外的阅读理念,通过分享我教育五岁女儿和在班上推广阅读的经验,说动大家一起携书同行,把阅读的种子种在孩子心里,使他们,也使我们自己,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崔利斯写的《朗读手册》这本书里说:“任何投资的回报都比不上投资在阅读上所得到的回报。”今天就请你们先投资点时间听我唠叨唠叨,然后我们一起把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投资在阅读上。即使不是教语文的老师,也请您耐烦听一听,说不定其中有那么一点东西对您教育自己的孩子或孙子有所裨益。

在发言前,先向大家推荐几位名家名师:梅子涵、薛瑞萍、窦桂梅、方卫平、朱自强、彭懿、曹文轩、徐冬梅、阿甲、王林、常丽华、朱永新、干国祥、马玲、李庆明、邱凤莲、吉忠兰、王永燕、丁筱青、丁云、周益民等。特别向大家推荐薛瑞萍的书《把世界带进教室》《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和风靡全球的《朗读手册》。读了这些书,我的发言就不用听了,可以出去歇着啦。

言归正传,首先我从为什么要阅读谈起,给大家奉送一份精神大餐。

一、阅读的历史与现状

(一)爱读书的名人

资料:

1、中国名人

孔子、苏轼、朱熹、康熙、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吴承恩、欧阳修、宋濂、范仲淹、祖冲之、张衡、毛泽东、鲁迅、老舍、巴金、冰心、丁玲、夏衍、艾青、叶圣淘、郭沫若、朱自清、曹禺、周恩来、邓小平、华罗庚、陈景润、竺可桢、童第周、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陶行知、吴玉章、蔡元培、徐特立、季羡林、莫言……

2、外国名人

居里夫人、爱迪生、达尔文、爱因斯坦、牛顿、诺贝尔、法布尔、伽利略、法拉第、波恩、霍金、巴甫洛夫、阿基米德、奥本海默、安徒生、泰戈尔、高尔基、契可夫、莫伯桑、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伏尔泰、奥斯特洛夫斯基、歌德、左拉、笛福、列宁、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夸美纽斯、赞可夫、斯宾塞、加里宁、布鲁姆、布鲁纳、亚米契斯、马卡连柯、马克思、弗洛伊德、海涅、卓别林、毕加索、门德尔松、柏格森、胡塞尔、大卫・李嘉图、卢森堡、基辛格、斯皮尔博格、量子力学开创者波尔和波恩、原子物理学开拓者费米、控制欧洲金融命脉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华尔街的超级富豪摩根、第一个亿万巨富洛克菲勒、曾经超过比尔盖次的股神巴菲特、钢铁大王卡耐基、埃兹拉・庞德、美国经济家鲁宾…… 这组资料展示的是爱读书的名人,像这样的名人不胜枚举。可以说,世界上大凡有杰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爱看“闲书”的人,他们的成功背后是知识在支撑,因为没有谁的成功是白手得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是个读书狂人,他常说的话是:“比起哈佛的毕业证书,良好的读书习惯更重要!”所以要让孩子有出息,先要让孩子做读书人。

(二)世界各国阅读现状

资料:

l 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中国不足5本。

l 来自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相差100倍。

l 犹太人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7%的诺贝尔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他们的孩子到了百天,要把书涂上蜂蜜,让孩子用舌尖去添,学生翻开书本让他能看到葡萄,让孩子感受到书是甜美的,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册。 在阅读方面,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走在前面,知识兴国,科技强国,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然而中国的阅读现状堪忧,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很多人的思想里还存留着小农意识,认为书只是知识分子、文学家们该有的东西,很多人只在读书时代读些语文书或小说,毕业后再也没有摸过书。网络上很多愤青都嫌弃咱中国文明落后,孰不知正是因为不读书的人群太庞大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像大师说的这样,把自己打理好了,知书达礼,修身养性,我们的生活就和谐了。国家的未来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未来在家长和老师手里,让我们一起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吧!

对于阅读,很多家长和老师会质疑,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只要考试成绩好,就有锦绣前程。而考试大多考课本内容,课外阅读只会分散学生的精力。所以有些老师把课本内容翻来覆去地嚼,到头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对于这种现状,越大的孩子逆反心理就越重,他们的心渴望自由,渴望新的刺激。这时候,如果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平台的话,他们的心就到别处寻找刺激去了,就野了,野到网络游戏里去了,野到谈情说爱里去了。

更何况,阅读与考试恰恰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下面摘录特级老师薛瑞萍老师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几句话,专家大师们的话比我的话更有说服力: 薛瑞萍老师认为:

“阅读与考试成绩的关系,是水涨船高的关系。鱼养在大海里,想不大都难。”

“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试卷将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分析、理解、表达诸多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提高综合能力,光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只用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之下,投身于课外阅读的汪洋大海,在那里练就搏击风浪的本领。”

“做题决定一时胜负,阅读决定一生胜负。”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下面我用几句名言来简单阐述一下读书的好处和原则。

二、阅读的好处

(一)读书助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痴者文必工。--蒲松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但凡爱读书的人,写作都不成问题,这是因为多读书可以解决习作中的两大关键问题--

其一,从书中学习写作手法。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都告诉我们博览群书,把书读透,写作时运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很多语文老师教习作一直比较头疼,尤其对指导写作手法比较困惑,如果这方面比较薄弱的话,读书最能填补这个空白。孩子学习习作的启蒙阶段,写作手法的指导固然必要,但是上路以后,形而上的东西可以淡化,只要多读书,写作是可以无师自通的。

其二,从书中积累词汇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习作中语言空洞直白,表情达意困难,主要是词汇量较小的缘故。有时即使心有所感,也写不出来。这是因为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与词汇都有限,孩子们能掌握运用的就更少了。但是大量阅读书籍能为孩子注入“源头活水”,从中既能学到许多新词妙句,也能积累写作素材。

(二)读书长智慧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记录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读书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目光将更高更远。美国教育家施道弗告诉我们:阅读时用于眼球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用于思维。

作为老师,多读书可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尤其是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给老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们具备更多的教育机智,肚子里没点墨水很难处理层出不穷的问题。必要时刻的旁征博引,可以使老师也变成一本读不尽的书,那时,你想不成为学生的偶像都难了。

作为孩子,多读书可以变聪明、长见识。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有局限性,更多的知识是从形形色色的书中获得。俗话说得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文学经典、历史故事、人文地理、科技发明等都能丰富孩子的认知。这些知识表面看来或许没用,但是储存在大脑中,随时可以提取,就不会再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了。

我想老师们一定都有这样的感觉,那些课堂上妙语如珠的孩子,最能得到师生的赏识。有时候他们说出的东西,连老师都不知道,老师反而要虚心向他们学习了。教学生不单纯教知识,更要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三)读书养心性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如今社会太浮躁,太纷乱,网络、电视、游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一打开电脑电视,不是杀人就是自杀,不是打架就是抢劫,不是离婚就是外遇,真正传播正能量的少之又少。还有一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为玩游戏不择手段,害人害己。(举例略)

国画大师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要想改掉那些不良习惯,就要读好书。因为好书就像过滤器,能净化心灵。摒弃电脑、电视和游戏,打开书,清香扑面,沉静下来细细品读,心也随之安静下来。好书是传播正能量的载体,吸取书中营养,学习做人的道理,修身养性,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像我给我女儿买的那些图画故事书,每一本都是一个契合孩子心灵成长的故事,有时生活中唠唠叨叨的大道理,通过读书来传达,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三、阅读的重要原则

(一)读书趁早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孩子小的时候,吸收快,记得牢,空闲时间多,是最佳读书年龄。早教专家们都主张孩子要从零岁“读”起,当然这个“读”指家长读给孩子听。等到孩子识字了,就可以自己读。在这点上,读书早的孩子受益也早,我们班有些孩子刚入一年级就读了很多书,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其他孩子要强得多,学得也轻松。

(二)持之以恒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形成一个习惯。读书也是如此,要把读书当作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必须的事来做,书就融进我们的骨子里了。一旦松懈下来,我们的时间和心就会被其他东西所取代,再捡起来就难了。

(三)熟读精思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熟读精思好处多多,一是读中明义,读中悟理,无师自通。二是积累经典名句,运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比如考试时要引用名言总不能去查百度吧。三是熟读成诵,可以开发记忆潜能,提高记忆力。

(四)博览群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博览群书既在类型上有要求--对不同类型的书都要有所涉猎,免得知识单一;还在数量上有要求--读万卷书,读尽人间书,这里的“万”虽是虚数,但也是要求极尽其多。

四、班级阅读实践经验

(一)日有所诵(对应“持之以恒”与“熟读精思”原则)

实施日有所诵,我是从几年前就开始了。但是真正接触《日有所诵》这本书还得感谢曹准这位薛瑞萍的超级粉丝。

给老师们的建议有三点:

1、以黑板为阵地,经典诵读。

在我心里,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粹是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让它世代相传,这种熏陶能深入骨髓,使孩子们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文雅清和的气质。

所以我会把经典名句写在黑板左边,以前教高年级我写的主要是诗词歌赋和《增广贤文》,现在教一年级写的是成语和《弟子规》。每节课,学生起立后就读一遍,一天下来读六遍,一天不够读两天三天,就能背诵了。

这种诵读每天顶多花十分钟时间,却能常驻孩子的脑海。因为诵读时间拉得长,反复次数多,克服了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遗忘规律。而且它不带功利目的,不求立竿见影,不求全员背诵,但求潜移默化,“混个眼熟”,所以学生更乐意接受,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某日教一年级下册课本后面《咕咚》一文,讲述的是兔子听到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河里,吓了一跳,以为它很可怕,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信以为真。我问孩子们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一个孩子冲口而出:“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这正是平时读的《弟子规》里的句子。当时,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再说说我女儿的故事吧。最近我把几首古诗贴在床头的墙上,每天带她读一遍,本意是教她认字,顺便积累古诗。结果很生僻的古诗她连读几天就能背了,平时没事儿也会把它们挂在口头。暑假到神龙谷去玩,走在山里,她就背诵开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真是应景!

2、以《日有所诵》为文本,诗意诵读

说实话,我们的语文课本中适合动情朗读的课文真的不多。上语文课时,我是很少让学生反复朗读的,大部分课文我更倾向于多思多想,讨论交流,提升综合能力。

为了弥补教材不适合朗读的缺陷,《日有所诵》这本书帮了大忙。它是特级老师薛瑞萍主编的,里面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或传世经典,如童谣、古诗、散文诗等。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分级朗诵,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契合儿童心理特点。

据说如果这套书不是从一年级开始读,而是从中途开始的话,会觉得有点难度,只能降级阅读,比如五年级学生读四年级《日有所诵》,这是因为读这套书时记忆力与理解能力是一年年积累起来的,足见它对学生的作用。

每天晨读的空余时间或周二校本课,我们都会读诗,读得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入情入境。有时候也会当作业布置,孩子们几分钟就可以背诵一首诗。

可能有老师要问,哪来那么多时间来读?其实我是砍掉了读课文的时间。像一二年级课文短小,布置回家背诵好,再在学校背,10分钟全班就能背诵完;有时那天没有课文背诵,整个早上都空出来了。

读的形式多样化,我总是变着法子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低年级一般是师生共读,比如精巧诗意的小诗就老师范读后学生读,读时还配上动作,当然不作硬性规定;问答类小诗就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男问女答、女问男答等;诗节排列整齐的小诗就小组轮流读……读诗就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又没有压力,孩子们怎能不喜欢?

3、唱音韵古风,传千年吟诵

下面这段介绍来自百度:

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汉诗在海外一直盛行不衰,不仅在华人中间,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很多汉文化圈国家中,也一直流传,比如日本的吟诗社社员就有百万人以上。

相比之下,中国人教育界广泛推广吟诵还是近几年的事,咱们学校曹准老师就身体力行地带领学生吟诵了一年,我自己作过一次尝试,教过两首诗,那种平仄变化通过朗读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现出来,古韵犹存。我们班的学生每次读到那两首诗时自然而然地就吟诵开来。下次请曹准为大家具体讲讲吟诵的事吧。

(二)日有所读(对应“持之以恒”与“博览群书”原则)

1、阅读目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新课标对孩子们的要求,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需要阅读1200字以上。这个目标看似很难实现,实则不难,只要动手,每天坚持,自不在话下。我们班的孩子现在是一年级,在校期间每天至少阅读了一个故事,约500-1000字。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速读加快,阅读量将成倍增加。

2、择优选书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选对书才能走对路。选书有几个原则:

一是选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书。比如低年级选图画书,即绘本。绘本始创于中国,由日本、欧美等国发扬改进,成为近十来年风行全球的儿童文学形式。它图大字少,一本书一个故事,图案精美,大多是大师作品;故事简单,充满温情与哲理,知识涵盖面广。不识字光看图也能看得懂,且令人想象无穷。用图画书启蒙,能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爱上书。中高年级可以过渡到纯文字的书,除了经典名著外,现在还涌现出很多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书颇受青少年青睐。

二是选名著。名著经过多年的传播,一定有它的魅力与价值,读名著的收获比一般文学作品的收获要大得多,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选原著。这是针对外国文学和中国古典名著而言的。那些经过缩减改编的名著其实已经失去了它真正的风采,只有原汁原味的著作,才能得其精髓。

什么书好?不用问我,上当当网泡一泡,你就知道了。好书很多,就怕你钱不够。

3、班级书库建设

(1)图书馆借阅

以前教中高年级时,学校没有大规模提倡阅读的时候,我从图书馆精选了两三百本书,给学生借阅。但是现在每个班都借的话,这种方式就不可行了。图书馆适合孩子读的书不多,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更少,理论类书师生都不大感兴趣,很多书更适合成人阅读,特别是还有些少儿不宜的书,老师们借书的时候一定要翻阅甄别一下。学校图书馆的建设是我们无能为力的,选购、完善图书的任务还是交给我们敬爱的领导们吧!

(2)学生自带

学生自带书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老师省事,学生之间自主交流,但是交流面不够大,很多孩子还是吝于分享。书籍也会良莠不齐,需要老师指导家长们有针对性地购买。

(3)自愿捐赠

捐赠这种方式是向特级老师薛瑞萍借鉴来的。虽然有些敏感,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全员阅读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还是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地坚持,今天也拿出来讲一讲。

班上成立“读书俱乐部”,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捐赠以自愿为原则,可以捐书,每人每期两三本,也可以捐款,每人每期10-20元,由老师或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统一购买。当当网上经常有活动,物美价廉,送货上门。统一购买的好处是避免雷同,老师可以掌控书目,一到六年级循序渐进,自成系统。大部分家长会选择捐款。当这些书在班上循环完毕后,再返还给学生,还可以继续在学生间流通。总之一句话,我们不赚学生的钱,也不要学生的书,反而还要牺牲时间购买、整理、借阅图书,所以我跟我的家长们说,好事之人请绕道,我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据我所知,我们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班级书库的班级已经有近十个班,这些班已经走在了前面,我想不久的将来,阅读一定会成为我们学校的一种传播正能量的风尚。

4、借阅方式

低年级学生一般到老师手里借书,老师可以给图书编号,设计借阅登记表,以方便登记,丢失了也好赔偿。绘本(图画书)因为是一本书一个故事,所以是一天一借,还一本,才能借一本,保证人手只有一本书,以方便管理。这样看起来很麻烦,其实熟练操作以后,每天只需10多分钟,利用晨读或自习课时间借,这边借来那边读。别怕浪费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功。

等到中高年级,可以把借书的任务交给能干的图书管理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也越来越厚,每周借一两次就够了。

也有人主张不用登记,将书放在教室里的图书柜里,任由学生自己借与还,像名师薛瑞萍、窦桂梅这些名师和咱们学校的曹准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们一方面信任学生,另一方面认为爱书之人即使私藏,也可以被原谅,而且貌似也没丢失什么书。所以如果你的学生够诚信,这种方式更省事。

5、读书活动

读书是件平常事,不必大张旗鼓,不必招摇过市,静静读,细细品。

每天早晨,当我还没进教室的时候,我们班都静悄悄的,几乎无人下位乱跑,无人大声喧哗,大家都捧着书在看,是“看”,不是“读”。以前我们都说早上要书声琅琅,我也要求过他们读出声,但是读了几次,声音又小了。后来一想,我们看报纸看书有几个人会读出声来?只要没有把时间浪费了,索性随他们罢。一年下来,晨读真是省心,我想假如我一个早上不进去,教室里都会秩序井然。每个早晨从读书开始,一天就浸润在书香里了。

周二下午的校本课我们班称之为“阅读课”,一般是讲故事、读《日有所诵》、借阅图书。老师讲故事,就像妈妈给孩子讲故事一样亲切,它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讲故事时可以配点儿音乐,把图画书放在展台上,一页页翻,一页页讲,绘声绘色,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入到情境中了。关键时刻我也会停下来,设一个悬念,问几个问题,把孩子们的兴趣吊得老高,一个故事讲下来,连最坐不住的孩子都一动不动,这是所有课中最安静的时刻。当然也可以每周请几个孩子上台来讲故事,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但事先得反复练习,否则效果不好就适得其反,使孩子们丧失了听故事的兴致。

平时自习课或其它课上,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的孩子也可以看课外书,我们班的孩子几乎不用我提醒,一做完自己的事,课外书就拿出来了。省了老师管纪律的精力,也为孩子赢得了阅读的时间,可谓分秒必争啊!

读书活动形式是多样的,相信在座的老师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与精巧的心思,一定有更精彩纷呈的奇思妙想。总之,不论形式如何,读书就是读书,是最朴实的事儿,花更多的时间读更多的书,始终摆在首位。

6、激励措施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班凡是认真阅读的都孩子都能加分,计入期末的评先评优。有时也把课外阅读当作业布置,每日读一个故事或背诵一首小诗,作好记录,家长签字,以便核实加分。不硬性要求,而是自主完成。不要斤斤计较学生到底有没有读完,他总会看进去一点。像这种自主性的作业,只要有大部分同学参与,就已经成功了。

遇到表现好的孩子,有些老师喜欢奖文具,如笔、本子,我会以书作奖励,因为文具有用完的时候,书可以珍藏一辈子,成为它的一笔精神财富。用来奖的书不用花很多钱,低年级的孩子奖一本图画书,2、3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本;新五班的几个小美女到我们班来管午睡的纪律,我就选了意林和曹文轩的书,她们让我一年午睡高枕无忧。

在孩子心中,老师奖的书总是好的,意义非凡,尤其是对那些调皮孩子,这叫“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

五、现行颇具影响力的阅读方式

(一)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

韩老师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授完毕,而且不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结果个个考试成绩优秀,全班没有一个差生。

小学一二年级是实验第一阶段,本着提前、集中、大量识字的原则,一年级达到1500个字的识字量,先识后写。

第二阶段:3、4年级,她把教材作为读物来读,不需要把课文一篇一篇地教。开始一课时教一篇课文,然后就是一节课讲2--4课。基本上3个星期就教一本书。小学四年级把小学阶段的教材读完。3、4年级的阅读量是普通班学生的10倍以上,学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视野远远高于普通班级学生。他们给这种教学方法取名为“鲸吞牛食”法,意为多吞食,少咀嚼,再反刍。

五年级进入第三个阶段, 韩老师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271个故事,学习文言文。进入六年级,学生开始通读《论语》、《道德经》、《世界上下五千年》,教学方法还是以读为主,不求甚解,不做具体的要求,学生能理解多少就多少。

六年的实验下来,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效果是:课堂上出口成章,引经据典。

(二)设计“米格-25主题魔块”学习模式

即花几节课把一个单元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学习,然后找与这个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学习,可以由老师找,也可以由学生自找再交流。一期下来,相当于学习了两三倍的课文。

(三)群文阅读

与第二点类似,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一切都能从读书中汲取进来,又生发开去。

作为老师,自己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增加见识,头脑清明;把阅读的种子种在孩子心里,以书为师,它会给予孩子直抵刃牡淖萄,让孩子的心底变得温润、纯净。这样的孩子,将走得更高更远,必将为社会创造更多正能量。

所以今天,我郑重地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发出号召,让我们一起携手,建设书香班级,营造书香氛围,把阅读的种子种在孩子心里,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

篇2:课外阅读心得

阅读是语言信息输入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丰富的英语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大词汇量,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变得博学聪慧并且热爱学习。同时,有效的英语阅读也会提高学生听说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纵观近十多年的英语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阅读理解试题占有最大的分数比例,可谓英语试题的重头戏。高考阅读理解题材多样,信息丰富,且选材多源于英美国家的图书,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英语文章原汁原味,地道纯正,具有鲜明的英语文化的特点。因此,英语教师仅依靠课本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完全不够的,还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有策略地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心智水平,扩大其阅读领域,发展阅读能力,使他们在高考时从容应对不同题材的文章。下面是笔者多年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选紧扣教材单元主题的阅读材料教学。

从高一开始,我就把《阅读训练》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材料。此书中的英语文章与教材单元话题吻合,或为背景知识,或为深化主题。在每学习新单元之前,我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基础训练部分的A,B,C三篇文章并完成其后的选择题。这三篇文章是有关背景知识的,简短易懂,学生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为学习新单元奠定了基础。学完课文之后,我利用一节课让学生读能力提升部分的三篇文章,它们是对课文话题的拓展。学生利用二十五到三十分钟的时间读完并做练习。同时,我在黑板上按顺序写出重要的生词和短语,学生阅读时必须找出并能理解它们在语境中的意思。综合演练篇是《阅读训练》中最难的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我在教完了一个单元之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布置阅读任务,并将回答问题和课文填空题布置成书面作业,这样既做了阅读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选短小精悍故事性强的阅读材料教学

要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让学生具备基本语法知识和分析句子能力,真正培养他们英语四会能力,笔者认为《新概念英语》是很好的选择。新生入学时,我就要求他们利用周末阅读《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每个周末完成四课的学习任务。此书里的阅读课文篇幅短,故事性强,生词少且有中文注释,学生极易理解。读完之后,他们听录音,然后再跟读。之后,学生做词汇和句型练习,扩大词汇量,掌握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这本书里最好的练习是SummaryWriting和Composition两部分,我要求学生把这两个练习做成书面作业,周一上交,我逐一检查,选出好的课文概括或小作文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并交流。经过一学期训练,学生词汇量明显增加,阅读能力有了提高,基本语法知识,句子分析也清楚了许多,这为以后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消除了一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之后,我以同样方法鼓励学生继续利用周末和假期阅读《新概念英语》第三,第四册。

3.选优秀英美国家文学简写本进行课外阅读教学

高二假期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在假期选读至少一本英语文学简写本(即英汉对照本)。事先,我推荐一些优秀外国作品给他们,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书店挑选感兴趣的读物。阅读之后,学生要用英语写出读后感或故事梗概,字数不限,开学时交上作业供教师检查。学生们都写出了自己对故事真实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从中受到的鼓舞和启发。一部分学生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同时在英语语言表达上能运用课本中学到的亮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我给他们的读后感加注了评语之后张贴在墙上供学生们阅读欣赏或发在班群里分享。阅读简写本使学生接触到了原汁原味,纯正地道的英语语言,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的领悟能力,了解了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节日习俗,家庭生活和自我奋斗的人生价值观,并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经过三年坚持不断的课外阅读指导和教学,我深切感受到学生的英语学习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浓,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掌握了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了阅读速度和英语感悟力;巩固了课本中所学的语言知识,促进了听说写等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阅读中的笔头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起了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拼搏精神。高考中,学生们对自己阅读理解得分非常自豪,英语分数成为许多学生单科成绩中的领头兵。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了很强的独立阅读能力,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3:课外阅读心得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热爱祖国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自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来,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到课外读物中采取知识的花蜜。

二、好书推荐

1、师:从上周开始,我们进入了故事类专题文章的阅读,大家都在看什么书呢?请同学们把自己读的好故事书或是好文章推荐给自己组内的伙伴。过一会,我们选几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推荐。

2、小组内推荐

3、全班范围内选代表推荐。

三、课内读书方法的总结。

1、师:听了大家的推荐,老师感觉大家都很喜欢故事类的阅读材料。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那运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阅读故事类的读物更科学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学生畅所欲言。师相机引导归纳:1、首先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2、把文章读懂①抓重点词句理解故事内容。②读懂的可以做批注,读不懂的做记号。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还可以向别人请教3、做摘抄、写读后感。)

2、师:嗯,大家总结的很好,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你们真得很棒!我们一般阅读的故事类文章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对于这些文章的阅读,老师有一些小建议提醒大家。(出示)

阅读童话故事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寓言故事时,应根据寓言的特点,抓住以下几点:

(1)情节。弄清故事的发展顺序,理解前因后果。

(2)精炼的语言。找出故事中含义深刻的话,思考故事的寓意。

(3)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或这样的人。

阅读神话传说故事时,有以下技巧:

1、初度了解大意。

2、展开丰富想象来阅读。

3、运用复述法来阅读。就是读完后能把故事完整生动地讲给别人听。(指名读。)

3、对于这些建议,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阅读,感悟方法

1、请大家根据课下的调查你喜欢谁的书,可以向他互换或借阅。(生选书)

2、教师提示:对于借来的书,我们不要在书上作批注,有了感悟可以做在阅读笔记本上,为了以后能看清是对哪本书、哪篇文章、哪一处文字的感悟,可以在感悟前做一个内容的简单记录。比如:可以写上书名(或文章名)注明是第几页、第几段。时间充裕还可以抄写下文章内容。

3、好,下面的时间,就开始我们这节课的阅读。阅读时,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或是多种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中。

五、阅读收获交流。

师:读了这样的一段时间,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收获。谁来说说你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读书的,有哪些收获?(指名交流)

六、总结、作业、拓展。

1、师:好,大家课外继续运用这些读书方法进行我们故事类图书的阅读。过两周,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交流会上老师想听到你的读书心得。

2、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阅读的孩子更能感受生活。书海遨游,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这句话共勉吧!(生齐读)

板书:我谈我的读书法

查字典理解字词 标注读书感受 好词佳句要积累

联系实际去理解 遇疑惑善提问 学后运用乐趣多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篇4:课外阅读心得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语文读书导读课,属于校本课程,本课以“爱”字为主线贯穿始终,将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小镇,使学生对《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感受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乐于进行课外阅读并在读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二.学情背景分析:

铁岭市银州区柴河西小学一直坚持以读书为学校的特色办学项目,孩子们个个喜读书,并且能乐在其中,但在读课外书方法这一方面仍有待提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使其更懂得欣赏书籍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情趣。

三.设计理念:

在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旨在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施,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品位作者的写作手法,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创新构想:

本课中教师在学生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添加各大文学协会和网络上对本书的好评,旨在借助互联网的搜索,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本书的关注程度和全方面的认识。

五.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应致力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本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的基本内容,认识本书的作者托比扬、埃格纳。

3.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品味书中的精妙之处,感受书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搜集书中的信息,体会童话给心灵带来的乐趣。

4.体会读书的乐趣,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5、师生、生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学会倾听与欣赏。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所需资源,学习读书的方法,品味书中的精妙之处和惟妙惟肖的人物灵魂。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感受书中人物迥异的性格。

六.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导入法、情感体验法、朗读法、讲解法等。

七.教学过程:

课堂结构:导入——作者介绍——内容简介——人物简介——精彩导读——推荐书评——总结

(一)、导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孩子们来说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读书相关的名言。不但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够让他们在查找过程中感受与书籍的亲密。在无声无息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从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的整合。

有人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书的名人名言吗?

学生自由背诵,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的确,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的班同学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读一本好书就像沐浴阳光一样温暖;像春雨滋润大地;像光明照亮黑夜;像交到了一位知心的朋友,书籍对我们成长的帮助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

朋友,——《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二)、作者介绍

托比扬、埃格纳(1912----1990),挪威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有《儿歌十三首》、《新儿歌》、《黑比尔船长和其他儿歌》、动物故事《枞树林历险记》、《城里来了一帮吹鼓手》、《小鸭游大城》、《蛀洞与蛀虫》等多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枞树林历险记》1953年获得了国家教育奖。1955年,他又创作了世界名篇《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再次获得了国家教育奖。

(三)、内容简介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听到的,只能记住很少的一部分。看到的,能记住一半。真正去参与的,才能记住绝大部分。在本段,我与学生随时互动,让孩子们全程参与,遨游于书海。

新课标要求学生逐渐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前,布置学生多渠道搜集《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的资料,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首先提出问题:“谁愿意先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在你的脑海里豆蔻镇是个怎样的小镇呢?镇上的居民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内容简介。

有个美丽可爱的小镇,它的名字叫豆蔻镇。豆蔻镇的人们善良淳朴,富于同情心,生活愉快而幸福。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有三个强盗,好吃懒做,不守纪律,不讲卫生,最糟糕的是还偷东西。他们被警长捉住后,镇上的人像对待亲人那样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无私的爱,使他们受了感动。一次,镇上大楼失火,他们救火立了功。警长因此提前释放了他们,又为他们安排了职业,从此豆蔻镇的生活更加安乐了。

(四)、人物简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精彩导读之前添加人物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为精彩导读埋下伏笔。

课件出示三个强盗及几位主要人物的介绍。

学生自由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精彩导读

初步读文:

课件出示第九章《苏菲姑姑管起家来》

学生开火车朗读本章内容。

引导学生读书,谁愿意谈谈你对苏菲姑姑和强盗的第一印象。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评价,师生交流。

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恰恰相反呀,原来苏菲姑姑这么厉害,强盗这么窝囊呀!

精读细品:

1.找出书中能够体现作者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表达方式。

2.“谁住在这块骇人听闻的地方?”把这句换成“谁住在这块脏地方?”可以吗?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骇人听闻”一词是不能换掉的,说明强盗们住的地方脏到了极点,去掉了程度差,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3.“哼!你们,对吗?”苏菲姑姑说,“我相信是你们。请过来,给我说声早安——说准确一点。”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强调敢和强盗这样讲话,说明苏菲姑姑非常勇敢也很厉害。

4.“咕哝着、鼓起勇气说、非常有礼貌的鞠了一躬、低声说”等词,体现了强盗们非常地害怕和畏惧苏菲姑姑,他们就像是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我们要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身上的光芒。

5.“好吧,无论如何,我们得逮捕这几个强盗,把他们带到警察局去。”巴士贤说。

“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苏菲姑姑说,“我来对付这几个强盗—你看我能不能!我将叫他们刨土、种蔬菜、种豆蔻子。我将要把他们变成善良、有用的公民。”

针对这一段落进行小组讨论,点拔。这部分体现了豆蔻镇上的居民是很团结的,他们是来接苏菲姑姑回去的。可是苏菲姑姑非常善良美好、有爱心,明明可以回去,可是她却没有这样做,想留在这里转化强盗,使他们变成“标准”的豆蔻居民。

本部分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从一个章节中学会方法,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最终能够学以致用,逐渐扩大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同学们,结局是不是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呀!我们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呀,也就是本书的精妙之处。

再读精彩段落:

1.找出你认为表达方式最独特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读读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

3.读读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指名读,老师和其他学生做适时评价。

(六)、推荐书评

同学们真是很用心啊,老师感觉到了你们对豆蔻镇的向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别人是怎么认为的呀!课件出示全球儿童文学官方博客、新浪网友、纽约时报的相关书评。

(七)、总结

听了这些后,同学们觉得《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这本书怎么样呀?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评价,生生互评。

那就立刻去读一读吧,去感受那份珍贵的爱心吧!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书中读出不同的精彩和属于自己的那份明亮、鲜艳、清澈和美好。因为我们坚信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视角,都能发现独特的、钻石般的美丽风景和知识宝藏。

同学们,豆蔻镇的居民在欢迎你们呀!

八、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旨在使学生体会读书的快乐,扩充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籍的热爱之情。在施教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在整理、安排和分享上还有待提高,以后要多多激发学生此方面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使学习方式方法多样化。

九.方案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方案中,首先应注意的是课堂的精华部分—精彩导读,该环节主要是向学生渗透读书方法,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应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进行头脑风暴,共同品味和理解书中的语句感受鲜明的人物性格。还应注意在导语和总结时,都应点明本课的主题“爱”字,使学生在读书时,也能感受到正因为有爱,豆蔻镇才这样的吸引人,镇上的人们才会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在品味书香的过程中,“爱心”会像一股滋润的暖流一般,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丰富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书籍和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篇5:课外阅读作文

我是一个爱课外阅读的人,从小的时候,我就和书产生深厚的友情!对待书,我就像对待我的好朋友一样,把他当成我的良师益友!

小的时候,我睡觉时经常听妈妈给我讲一些童话故事,我呢,常常听的入迷,沉浸在了童话世界里!有一次,妈妈不在家,我自己跑着去找书,找到了以后,自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因为那时我还小,不认识几个字,就看插图,似乎看插图就能读懂故事情节似的。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认识了拼音,妈妈经常买一些汉字上著有拼音的书叫我读,我也为此乐此不疲,时时刻刻捧着一本书看。一有空余的时间,什么都别说,先拿起几本书看看!

等我再长大点,认识的汉字逐渐多了,此时,我已经喜欢上了一些儿童文学类和有关历史的书。比如《淘气包马小跳》、《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查理与大玻璃升降机》等。有关历史方面的有《明朝那些事儿》、《上下五千年》等,都是我喜爱的读物!我最喜欢一些有关于动物的科普书!家里面有关动物的书籍一大堆!什么《森林报》、《动物世界》、《动物大探秘》之类的占了一大部分!

我课外阅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顾了,记得上一次,我因为看书看得太入迷了,楼下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后来还是妈妈上楼来叫我,我才知道该吃饭了,于是我极不情愿的合上书本,下楼吃饭去了!还有一次,晚上该睡觉了,我看书却没看过瘾,于是,我便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来看书。有时候,我会拿着一个手电筒躲在被窝里过一把瘾,有时也会对我妈妈找个借口说闹肚子然后下楼躲起来看,总之,能想的办法我都想了,目的只有一个,能让我遨游在书的王国就行!

我看书的时候总是会和书本合二为一,周围的一切似乎和我都没了关系,在这个世界里似乎只有我和这本书似的。我变成了书中的一部分,有时,我变成了警察,抓起狡猾的小偷;有时,我变成了动物学家,研究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有时,我变成了大侦探,研究探索着神秘离奇的案件;有时,我变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山羊,在森林里过着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有时,我又会变成一只小恐龙,回到了远古的恐龙时代,观察着各种各样的恐龙!

我看书时,周围一定要安静,否则,我是绝对没心思看的,所以我看书的地点一般都会选择比较安静的地方,这样可以让我的心情更加的放松!

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亲爱的博友们,爱上课外阅读吧,课外阅读的好处有很多,他可以让你了解到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精品】课外阅读作文六篇】

篇6:课外阅读作文

我的课外阅读历程从妈妈从小给我讲故事到现在,已经整整有十年的时间了。现在到了初中,我的课外阅读面更广了:天文地理国际文事,科技普事,国外国内名著等,凡是我能借到的书我都贪婪地“猎取”。但,我始终忘不了了那由课外阅读引起的“插曲”。

小学三年级时我们写作文。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写柳树的作文。由于我刚从图书馆里借了一本作文书,看了(杨柳青青)这篇作文,我便也仿照着那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了一篇。没想到,后来郑重其事地将我的作文为范文朗读了,还表扬我呢!看着同学们向我投来了羡慕和赞许的目光,别提我心里有多美了。

由于尝到了甜头,我以后一放学就扑向图书馆,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啊,没小学毕业,我就读了好几本名著了。

我看书常常看到半夜三更才入睡,因为看书时间太长,没有保护好眼睛,眼力渐渐差了。妈妈一再要求我少看点书,但我一捧起心爱的书时,便把妈妈的话忘到九霄云外了。

紧接着,不妙的事情出现了。那是四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是96分,数学成绩却是69分。当我忐忑不安地把成绩但递给爸爸时,爸爸看了看,沉思了一会,脸色凝重地说:“孩子,爸妈知道你喜欢看课外书。但你知道不,如果你数学英语学不好,将来也就只能是个瘸了腿的“才子”啊!爸爸也不是不给你看,但你也要把课内的知识先学好吧,这样也利于你对课外书的更深理解啊!”听了爸爸的话,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又滑稽又可笑的画面:一个装了一肚子课外书的“才子”,一脚高一脚低地在人群中来回而行,他满腹经书,却算不出二斤鸡蛋的斤数与钱数。难道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吗?我打了个冷战,我明白我应该怎么做了。

从那时起,我便与课外读物少接触了,思绪也不在被课外书所缠绕了,数英语也大大提升了成绩。

可是每当我冷静下来,我就仿佛听到被我隔着一道墙的课外书伤心的哭喊着:“小主人,你怎么把我们冷落啦!”我就会在心里暗暗地说:“再等一会儿吧,我总得把我的“本”事——课内知识先学好呀!”

现在,随着我的成绩的慢慢平衡了,我渐渐适合地阅读课外书了。

篇7:课外阅读作文

当今的学生写作水平着实堪忧!学生作文中套话多,千篇 一律的东西多,选用材料单一固定,李白、张海迪、爱迪生等是常客;写到亲情,所举事例就是父母如何连夜把发高烧的我送到医院;写到友谊,就是原来有个好友,后来闹了矛盾,彼此不相往来,等原谅了对方后,发现好友已转学了酿成莫大遗憾等等。他们的很多文章远离如今变革的时代,脱离现实鲜活的生活,思想内容肤浅僵化,立意近浅,缺乏灵气,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甚至许多学生在作文时会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无话可说。

细想来,不难发现,学生平时缺乏课外阅读是重要原因。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当然也是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作文水平成正比。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就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样: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而要想纯依靠课堂教学死抠课本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是一种奢望!一个从不阅读课外书的学生,他写出的文章必然视野狭窄、思路不开阔、阅读分析能力不强,死板生硬、味同嚼蜡。因此,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迫在眉睫!

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 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让学生从若干篇习作中,进行仿效和借鉴。从此,他们在作文时,就不会发愁了。

2、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用这种方法阅读,对于爱读书报,却无充分时间细嚼慢咽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取的。

3、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比如阅读教材推荐的有关文章,让学生在校内外的课余时间或回家之后,去反复阅读。

4、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学生可以备有摘抄本,平时注意摘抄。练习作文时,翻翻自己的摘抄本,从中选用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必须正视课外阅读,并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厚积定能博发!

篇8:课外阅读作文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获取信息。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尽管当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形式多样而且速度相当惊人,但是据统计当前各种信息约有85%来源于图书文献。这足以表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相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更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的方法。语文教育学家吕淑湘在回答别人问他是怎样成功时说过:他的成功课内知识占30%,课外知识占70%。这充分说明学习语文的全过程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和课外。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关于课外阅读曾经有人说过:“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应源于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时应把课外阅读列为主要内容之一,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课堂上得到的课外知识少,从课外阅读中获取得多,而要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就必须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是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可见:阅读具有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具有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以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需要的意义。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课外阅读可以娱乐身心,满足需要

课内阅读和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必须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范围相当广,如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其身心将受到一次大的洗礼,心情自然会愉快,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又娱乐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扩大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健康、顺利地发展,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而整天埋于题海,不关心世事的孩子其个性往往比较忧郁、孤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因材施教,扩充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独特的个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

大多数学生都会在自己心中树立一个英雄形象或学习的榜样,而老师、科学家、军人、医生、工程师等这些崇高的职业人士往往会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或崇拜喜欢的对象,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通过阅读各类书籍认识的,学生在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并积极地履行到自身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上。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课内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相当明显,但如果没有课外阅读的辅助,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有多高,都不会收到明显的成效,甚至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要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的熟练技巧,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更好、学得快。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写作中,语文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一样:“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五)课外阅读有利于各科的学习

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多正面影响。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学生会将自己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们从课内书籍中所获得的知识中去,融会贯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使知识更加牢固。这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起到了极好的互助作用。

(六)课外阅读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们的智力背景,书读的越多,知识面就会更开阔。同时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头脑,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更具有灵活性。在遇到问题思考时不会特别费力,他们会从自己以往积累的知识财富中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比其他孩子多样。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思维也相对灵活起来,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来源。

(七)课外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了条件

小学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能够领悟祖国文化魅力,建设个人语言文化家园,与时代文化交互共鸣的语文爱好者,而不只是单一地为了培养专业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文字工作者。只有一定的阅读量作保证,使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阅读一定量的经典名著,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这些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深化,使学生成为渊博的文化人士。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扩展学生课外的阅读面,对各个年级的阅读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多种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选择有意义的课外读物

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以儿童文学为主,因为儿童文学家在创作时都有自己较为明确的读者对象定位,在内容上比较适合儿童的口味,从而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应以图画书作为学生阅读的主体,小学中高年级可阅读一些经典的长篇作品。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教师在不同场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去选择。首先,可以根据文体选择课外读物。例如:在进行《白鹭》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领悟散文的表达方式。接着推荐学生阅读相同文体的《背影》、《小橘灯》等。即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进一步了解和巩固散文的特点,又增长了见识。其次,可以根据作者选择阅读作品,在文章教学时让学生抓住作者这一线索去查阅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也可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时代背景去选择并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可以增加阅读量又加深对一个时代的认识。再次,可以根据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的一些活动推荐学生去选材。如国庆节到来之际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介绍祖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科学遗产、壮丽山河、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对祖国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

(二)交给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

(1)指导写读书笔记,可以记的内容有:语文基础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2)指导记录的方法:A、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用“△”或“○”等表示重点词的符号表示重点词句(这种方法只能用于自己的书籍上);B、写读书心得即读后感,只要抓住原句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剪贴有价值的阅读资料:剪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阅读时,学生要学会把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贴在课外阅读本上,同时指导学生们贴时要认真保持本子干净整齐,并鼓励他们用彩笔画上花边。这样一来学生的读、剪、贴、画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未来的时间里不时欣赏欣赏,也是一种享受。

(4)学会阅读评价:阅读评价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身阅读效果的评估与检查,并通过这种评价结果反馈,促使阅读者及时调整阅读过程,有助于阅读质量的优化。阅读评价包括读者对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或分析利弊。通过阅读评价可以考察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作品内容的把握程度、对作者的内心情感的理解程度。这样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快速获取信息打好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则会成为一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主要情节,还要提倡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要培养学生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更要注意保护,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读书。

读万卷书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使自己先成为一个热情的读者,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学生,为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的拓展保驾护航。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是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它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家长的共同关注。与书为友,和孩子同读,伴孩子成长,让孩子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

【课外阅读作文八篇】

篇9:课外阅读题

课外阅读题

奶奶的手

父亲在一家小公司工作,很辛苦地赚钱养家。为了替父亲分担一些任务,奶奶上山挖野菜,整理完再把它们卖掉,以此来贴补家用。这样,奶奶一整天都泡在山上,挖完野菜后,拣菜一直要拣到后半夜。然后,在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奶奶就头顶菜筐,穿过山路,去市场卖野菜了。

“这位大姐,买点野菜吧。给你便宜点!”

尽管奶奶很辛苦地叫卖,但比起生意兴隆的日子,生意清淡的日子总是占大多数。

我很讨厌没有奶奶的房间,因为那会让我倍感孤单;也很讨厌奶奶挖山野菜,因为只要我一做完作业,就必须帮奶奶拣菜。而这个脏活儿,常常把我的指尖染黑。如果那样,无论用清水怎么洗,那种脏兮兮的黑色总是洗不掉,让我懊恼极了。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我措手不及的事儿。

“礼拜六之前,同学们一定要把家长带到学校来。记住了吗?”老师对我们说,“学校要求学生们带家长到学校,主要是为了商量小学升初中的有关事宜。”

别的同学当然无所谓,而我……能和我一起到学校的,只有奶奶一个人。

听到老师的话,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唉……”

寒酸的衣服、微驮的背……最要命的,是奶奶指尖那脏兮兮的黑色!

不懂事的我,掩饰不住内心的焦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不管怎么样,我都不愿让老师看到奶奶指尖的颜色。我满脸不高兴地回到家,犹犹豫豫地说道:“哦,奶奶……老师让家长明天到学校。“

虽然不得不说出学校的要求,但我心里却暗自嘀咕:唉,万一奶奶真的去了,可怎么办啊?我心底倍受煎熬,晚饭也没吃,盖上被子,蒙头大睡。

第二天下午,有同学告诉我,老师让我去教务室。还没进屋,我忽然间愣住了,几乎在一瞬间,我的眼睛里充满泪水!

“呀,奶奶!”

我看见老师紧紧握住奶奶的手,站在那里。

“智英呀,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孝顺奶奶!”

听到老师的话,我再也忍不住,顷刻间眼泪夺眶而出!

老师的眼角发红,就那样握着奶奶的那双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整个手掌肿得很大,红色的伤痕斑斑点点!

原来,奶奶很清楚孙女为自己的这双手感到羞愧,于是整个早晨,她老人家都在用漂白剂不停地洗手,还用铁屑抹布擦手,想去掉手上的黑色!结果,手背上裂开了大大小小的'口子,血从里面流了出来。

看到那一双手,我才懂得了奶奶那颗坚韧而善良的心!

1.请用尽量少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读了短文,你认为这是疑问怎样的奶奶?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

3.对于奶奶的手,“我”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时————————,后来——————————————————,这是因为————————————————。

4.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最感动?

————————————————————

写写你感动的原因。

————————————————————————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散步阅读答案

鱼化石阅读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

海市蜃楼阅读答案

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

篇10:课外阅读心得体会

《堂吉诃德》的小说主人公原名叫阿伦索·吉哈达,是一个穷乡坤,他五十来岁,对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为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邻村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

堂吉诃德还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做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时,为的是打击、讽刺胡编乱造、情节离奇的骑士小说及其在人们中造成的恶劣影响。

本打算写成几个短篇故事,后来写着写着,人物形象越来越现实,直接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西班牙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部百科全书。我认为塞万提斯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将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看似荒.唐不经,其中却隐含着作者对当时西班牙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堂吉诃德这类人物的肯定与同情。可以说,这是一部充满着滑稽夸张的.喜剧因素,同时又蕴涵着发人深省的悲剧成分的现实着作。

篇11:课外阅读心得体会

《背影》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描写细腻、真实、深刻。作者二十岁的冬天的一天,祖母去世后,作者回到徐州老家。父亲办完丧事,父子同道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在那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来,那背影就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文章中父亲从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去送;从寻找座位、反复叮嘱;到亲自去买橘子时一连串的艰难的动作中,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各种事情,都是极其平常的,及其琐细的,但从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其珍贵的,在我每一次的读课文中都深深为之感动。

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细细读来,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由然而生。我不禁回忆自己每次看见父亲出远门离开自己时,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难以名状的矛盾心情。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

我永远记得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那时父亲是多么高大。就在那一天,我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的背比以前弯了许多,脸上不知什么时候长了许多皱纹,那乌黑的头发也不如以前那么黑。身体也一天一天不如以前那么强壮,那么结实了。

我们都是求学路上的孩子,是父亲用他那无私的爱与坚实的肩膀托起了我们,使我们的旅途不再那么辛苦,那么艰难,那么孤独。

篇12:课外阅读心得体会

每当我翻开《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我都被《丑小鸭》吸引住了视线。这篇故事不仅让我对丑小鸭的经历感到气愤,还让我明白了安徒生当时的处境与遭遇。他和丑小鸭一样,受过别人的侮辱,欺负,甚至排挤,时常也有不必要的危险。而安徒生全把自己的处境流露在这篇故事当中。

一只天鹅蛋,却被鸭妈妈孵了出来,它长的是那么丑陋。在那个所谓的家里被兄弟姐妹欺凌。就连所谓最亲爱的母亲也要赶它走。呵呵,多可怜的一只小东西啊!为什么你就不能逃离出这样的环境呢。

你就是倔强,你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你相信在不远处会有一片属于你的小天地?你对了。

冬季来临,冬姑娘好像在施展着巫术,让小湖里的水冻结成了冰,可怕的风呼啸着。你饥饿,却有什么办法呢?你必须得接受命运的捉弄。

你努力的游着、游着,你终于冻僵了。不幸中的大幸,一位农夫救了你,但是日子也不会好过。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春天的到来,你结束了严冬的困苦与灾难。看,那些是什么呀?有着洁白的羽毛。再游近点!再游近点!呀!那可是高贵美丽的天鹅啊!

你虽然心中感到开心,但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别忘了自己是一只丑陋的小鸭子啊。但你还是捆不住心中的诱惑,飞向了他们。你也才知道自己也是一只白天鹅,最好看的那只。幸好你没有放弃,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够坚强

命运就是喜欢捉弄懦弱的你,但也会留下一面镜子,让你知道自己也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是金子都会发光呀!

篇13:课外阅读心得体会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写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被里面各式各样的昆虫迷住了。他们有的凶残,有的温柔;有的坚强,有的软弱。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到放大镜、潮湿、星辰、昆虫气味的存在。

四月刚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蟋蟀在田野里歌唱,那动听的歌声使任何人都陶醉,连法布尔也想把春天歌唱家的荣誉给蟋蟀。

蟋蟀为什么能弹出那么动听的歌声呢?别以为蟋蟀的“乐器”有多复杂,其实蟋蟀的乐器很简单,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个齿,嵌在翅膀对面的梯级里,使四个发声器同时震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发生器就能将音乐传到几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这声音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法布尔曾经想把蟋蟀的左翅膀盖到右翅膀上,让蟋蟀变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尔发现这昆虫竟有着坚强的意志,实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们陪伴着我,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活力。它们从来不诉苦、不悲观,他们对于自己的住所及那把简单的四弦琴都非常满意。

蟋蟀是一个哲学家,它们似乎懂得这个世界的虚无缥缈,它们是土地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一粒生命,它们的快乐和痛苦,比无限大的天空更引起我的注意,更让我无比的热爱它们。

《昆虫记》是一部记载着各种昆虫习性的书,是一篇雄伟的巨作,真让我爱不释手啊!!!

篇14:课外阅读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

阅读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思维品质,大大地促进智力发展。可以说阅读不仅对提高语文素质而且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在自己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强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动员每位同学买一些合适的书。订了书报之后教学生怎样阅读。如利用《语文报》可以读(好的文章、诗歌可以朗读),可以看,可以摘录,可以剪贴(按相关知识点),可以做,还可以整理收藏当作资料以供复习时查找。

2、每周拿出一节课供学生自由阅读。在这节阅读课中,我尽量做到开放、自由,不强加给学生各种限制。不管课时怎样紧,尽量保证每周一节,以形成延续性,逐步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读书摘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想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我想我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应该也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但实际的情形、效果却并不乐观:

1、阅读课上居然有学生看着看着,书本换来换去,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

2、阅读课上,鸦雀无声,一看吓一跳,他们正在忘我地做作业!

3、从交上来的读书笔记看,三分之二的同学停留在大段大段的摘录上。不会阅读,更不会思考、也没有感悟,思想肤浅,感情贫乏。

反思之后,应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1、作为教师,自己要抓紧读书,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素养,这样才能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高品位的阅读,才能更好地激发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阅读课形式可丰富些,不要一味只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书,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朗读自己读到的好文章,也可以让学生朗读他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并谈点阅读感想,进行介绍交流。

3、建设读书型班级。鼓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藏书库,并在班级书柜进行不定期的交流,以形成“人人有书读”的局面,“人人爱读书”的氛围。

篇15:课外阅读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中学生来说,要读的书当然有很多,不仅是教科书,还有课外书。而且,课外书还占了绝大多数。

如果问我喜欢教科书还是课外书的话,毫无疑问,我当然是选择课外书了。尽管我在课外书上“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遭到父母的反对。但是,我仍然对课外书情有独钟。

在我的书桌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课外书:语言生动的世界名著,情韵悠长的中国古典小说,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可谓是应有尽有。

因为课外书读得多,所以我在各方面都很有涉猎。当大人们谈论着什么事情的时候,我都能说出一二,使大人们对我刮目相看,夸我知识广泛。这都是课外书的功劳。

因为读的书比较广泛,所以我与小伙伴也很谈的开,有时我们在一起聊天,我们上说天文下说地理,甚至无事不谈。这些都是拜课外书所赐。

你知道响尾蛇的尾巴为什么响么?你知道有一种树叫猴面包树么?你知道蚂蚁的种类么?……你摇头了,我可都知道的。

课外书不仅给我们知识,而且带给我们乐趣。它刚带我遨游玩西湖安静、祥和的景色,又来到亚历山大征途的厮杀,随即转到法国埃菲尔铁塔顶上欣赏日出的美丽。课外书就像一位风尘仆仆,走南闯北的旅行家,肚子里装满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无限的知识。

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

篇16:课外阅读心得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们的建议》这本书中,就指出课外阅读十分重要,“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也就没有风和帆。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课外阅读的根本目就在于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它作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以新课程的理念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呢?我的四点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课标中就阅读情感态度而言,首先强调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此作了初步尝试,也得到一些心得。

1、营造阅读的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为了营造班级学生的读书氛围,我在班级前面建立了图书角,提供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事实证明,那些符合儿童阅读心理、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有益于启智增知的书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我向学生提供的儿童刊、报,一些著名的优秀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小说等作品都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这些标语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如“好读书,读好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大量标语充斥在学生的视野,在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利用硬环境熏陶的同时,在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更加强软环境建设,比如:提倡让学生轻松地从事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没有过高要求、没有过重压力的环境下阅读。对于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总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小书迷”、“成语大王”、“字典通”成为我对这些同学的昵称,我们要让学生轻松地从事阅读活动,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美,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2、让学生自主阅读

有人说,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为此,在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的同时,要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书香之中,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适时的表扬激励,以及认真地组织指导,在孩子中间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参与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地充满乐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充满色彩斑斓的童话色彩。

在课外阅读中,我们必须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除了在阅读材料上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时间自主确定之外,阅读的量上也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因此,我觉得只要是有益的图书,学生只要喜欢就鼓励他们去阅读。

3、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

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面对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体验的差异,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要坚决抵制将别人特别是成人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课外阅读中的体验差异。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二、教给方法,变“无从读起”为“读有所获”

阅读方法是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灵丹妙药,阅读方法是学生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坚持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重视对学生进行以下读书方法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能根据阅读材料选择确定朗读、默读、诵读以及精读、浏览、略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对所读内容及时进行圈、点、批、注,理解所读的.内容,领悟其中道理,学习体味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语言风格;指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等阅读习惯。注意教给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边阅读边思考,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促进他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获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

家长会语文老师长讲话稿

小学阅读国旗下讲话稿

快乐阅读国旗下讲话稿

全民阅读日讲话稿

秋期中质量分析暨表彰会讲话稿

语文讲话稿

图书捐赠仪式讲话稿

二月份国旗下讲话稿四分钟

寒假安全校长讲话稿

公益活动讲话稿

课外阅读的讲话稿
《课外阅读的讲话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课外阅读的讲话稿(精选16篇)】相关文章:

上学期三年级家长会讲话稿2022-06-28

语文教学经验交流讲话稿2023-12-21

听校长讲话心得体会2023-06-14

五一安全教育讲话稿2022-08-02

书香伴我行国旗下讲话2022-05-06

五一安全教育讲话稿2023-09-03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2-11-19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2023-07-13

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2-07-22

春季学期期末散学典礼讲话稿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