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

时间:2023-03-20 07:34:5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精选9篇)由网友“milo”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

篇1: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

一、有机物•化学性质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 、“—C≡C—” 。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 “—C=C—” 或 “—C≡C—” 、“—CHO”、“—OH(醇或酚)”,或为“苯的同系物” 。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 、“—C≡C—” 、“—CO-”或 “苯环”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 H2 的有机物必含有“—OH” 、“—COOH” 。

⑥能与Na2 CO3 或NaHCO 3 溶液反应放出CO 2 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⑨遇 FeCl 3 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具有“—CH 2 OH” 的醇。比如有机物 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 A应是具有“—CH 2 OH”的醇,B 就是醛,C 应是酸。

二、有机反应•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 NaOH 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 NaOH 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 H 2SO 4 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⑤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⑥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

⑦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 X 2 反应时,通常是 X 2 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 H 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 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 X 2 的反应时, 通常为苯环上的 H原子直接被取代。

三、有机反应•数据

(1) 根据与 H 2 加成时所消耗H 2 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 1mol—C=C—加成时需1mol H 2 ,1mol—C≡C—完全加成时需 2molH 2 ,1mol—CHO 加成时需 1molH 2 ,而 1mol 苯环加成时需 3molH 2。

(2)1mol—CHO 完全反应时生成 2molAg↓或 1molCu 2 O↓。

(3)2mol—OH 或 2mol—COOH 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 1molH 2 。

(4)1mol—COOH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 1molCO 2 ↑。

(5)1mol(醇)酯水解消耗 1molNaOH,1mol(酚)酯水解消耗2molNaOH。

四、物质•结构

①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叁键。

②具有4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

③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

④具有12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

五、物质•通式

符合CnH2n+2为烷烃,符合CnH2n为烯烃,符合CnH2n-2为炔烃,符合CnH2n-6为苯的同系物,符合CnH2n+2O为醇或醚,符合CnH2nO为醛或酮,符合CnH2nO2为一元饱和脂肪酸或其与一元饱和醇生成的酯。

物质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均小于或等于4,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

六、物质•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均小于或等于4,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

篇2: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

3.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教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篇3:高二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高二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1.限定范围推断:

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解题关键:

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

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

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不定范围推断:

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

解题关键:

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

解题关键:

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

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

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

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

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

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

解题关键:

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

解题关键:

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

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总之,解无机推断题的步骤是:

①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

②找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题突破口。

③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初步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有机推断题

有机推断和合成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有机推断是一类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题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质,写用语,判性质。当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机物,有的则要求根据分子式推同分异构体,确定物质的结构;有的还要求写出有机方程式。由于有机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而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体的物质,因此用语中特别强调写出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和常见问题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

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要求直接推断物质的名称,并写出结构简式;

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最后写化学用语。

有机推断应以特征点为解题突破口,按照已知条件建立的知识结构,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计算、排除干扰,最后做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用顺推法、逆推法、多法结合推断,顺藤摸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决推断题的常见问题

1、我觉得化学推断题比较难,应该怎么办?

推断题包括有机推断题和无机推断题两种形式,有机推断题往往题目中会给信息,首先要读懂题目中的所给信息,如果是方程式的话,要明确它的断键和成键的位置,还要特别注意题目中所给的文字信息。从开始依据框图向后进行,当中间推断不过去的时候,再从最后向前推断,用两头挤的方式,时刻关注信息,完成所合成的问题。

有机推断特别要注意官能团的性质。无机推断题应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基本知识,抓住突破点,这个突破点包括一些特殊的现象,还有性质,进行突破,使题目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

2、化学中的推断题如何把握切入角度?

化学推断题一般是两个大题,一个是无机的推断,一个是有机的推断。这个切入点有两种题型,一种题型是从大家很熟悉的物质开始展开的,另外一种题型是最初的反应物很不熟悉,不明确的,这样就有两种做法,一个是从很明确的物质出发的,大家从开始往后逐一推断,如果中间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去。如果开始没有明确的物质,是一个很含糊的物质,这样的话,请大家从特殊的物质,特殊的现象,特殊的反应入手。

这个突破点一定是书本上的最典型的知识和最典型的现象。由此突破一点,全局就可以展开了,这样的题目,往往是一点突破,其他的都应该是顺着这点左右展开,没有问题的。

高二化学学会阅读

第一、学会速读

速读是一目十行的阅读。它主要是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通过速读,对课本知识的内容和逻辑结构作粗步了解,并明确所需感知事物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为精读提供“物质基础”。

第二、学会精读

精读一般是建立在速读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阅读。其目的在于研究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化学事实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深化对本节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精读的主要策略是学会聚焦。所谓聚焦,是指在阅读时抛开冗余信息和枝节信息,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信息上来。如在阅读《原子的构成》时,通过速读,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原子的内部结构上。于是,在此基础上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一内容上,深入研究课本中相关段落的内容,从而概括出原子内部各种粒子的关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所有的重点知识如化学概念、原理等的阅读,都必须做到精读。对这些内容所涉及的字、词、句甚至段等都要精研细读,反复推敲,从而掌握所学内容的精髓。如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最小微粒”是概念的外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概念的内涵。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分子保持的是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同时分子(必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是所有能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都是分子,也可能是原子等,明确这些对化学的深入学习很重要。

第三、读思结合

阅读教材,仅停留在“读”的基础上是不够的,只“读”不“思”,仅能获得化学事实的表象知识,而对于深深隐含在表象内部的、深层次的知识往往就无法感知,从而影响对化学事实的全面深刻的感知。因此,要边读边思,注意对表象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问题、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将表象的知识与相关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深化,确保深入全面的掌握。例如,在阅读有关氧化反应内容时,课本在列出硫、铁、碳等与氧气反应后,提出“我们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在这里为什么指“与氧反应”而不说“与氧气反应”?“氧”是否就是氧气?如果不是,那么“氧”指的是那些物质等?如果能够这样深入去分析,就能更加深入地掌握氧化反应的概念。

篇4:化学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考查为理解和综合应用,试题难度为较难或难,考查的形式选择题以有机物的结构或有机反应为背景考查有机基础知识,有机综合题以药物合成为背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化学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内容整理:

一、有机合成

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过程:

3、有机合成的原则是: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

4、有机合成的解题思路:将原料与产物的结构进行对比,一比碳干的变化,二比官能团的差异。

(1)根据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所带官能团性质及题干中所给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审题分析,理顺基本途径。

(2)根据所给原料,反应规律,官能团引入、转换等特点找出突破点。

(3)综合分析,寻找并设计最佳方案,即原料⇌顺推逆推中间产物⇌顺推逆推产品,有时则要综合运用顺推或逆推的方法导出最佳的合成路线。

二、有机合成中碳骨架的构建及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

1、碳骨架的构建:

(1)有机成环反应:

①有机成环:一种是通过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来实现的;另一种是通过至少含有两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物质来实现的。如多元醇、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水等而成环。

②成环反应生成的五元环或六元环比较稳定。

(2)碳链的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碳链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的方式如下所示。

①与HCN的加成反应:例如

②加聚或缩聚反应,如nCH2===CH2

③酯化反应,如CH3CH2OH+CH3COOH⇌浓硫酸ΔCH3COOCH2CH3+H2O。

(3)碳链的减短:

①脱羧反应:R—COONa+NaOHCaOR—H+Na2CO3。

②氧化反应:

R—CH=CH2RCOOH+CO2↑。

③水解反应:主要包括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和多糖的水解。

④烃的裂化或裂解反应:C16H34C8H18+C8H16;C8H18C4H10+C4H8。

2、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碳碳双键:

①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例如:CH3CH2Br + NaOH醇CH2=CH2↑ + NaBr + H2O。

②醇的消去反应:例如:CH3CH2OH

CH2=CH2↑+H2O。 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例如:HC≡CH+HCl

CH2=CHCl。

(2)引入卤素原子:

①烷烃或苯及其同系物的卤代:例如:CH3CH3+Cl2CH3CH2Cl(还有其它的卤代烃)+HCl,

CH2=CHCH3+Cl2 CH2=CHCH2Cl+HCl。

②不饱和烃与HX、X2的加成:例如:CH2=CH2+HBr

CH3CH2Br。 ③醇与氢卤酸的加成:例如:CH3CH2OH+HBr

CH3CH2Br+H2O。

(3)引入羟基:

①烯烃与水的加成:例如:CH2=CH2+H2O

CH3CH2OH。 ②醛(酮)的加成:

③卤代烃的水解:R-X+H2O水R-OH+HX。

④酯的水解:RCOOR′+NaOH

RCOONa+R′OH。

(4)引入羧基:

①醛的氧化:例如2CH3CHO + O2

2CH3COOH。

②酯的水解:例如: CH3COOC2H5+H2O⇌稀硫酸ΔCH3COOH+CH3CH2OH。

③烯烃的氧化:R-CH=CH2RCOOH+CO2↑。

④苯的同系物氧化:

3、官能团的消除:

(1)通过有机物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通过消去、氧化或酯化消除羟基;

(3)通过加成或氧化消除醛基;

(4)通过消去或取代消除卤素原子。

4、官能团的转化:

(1)利用衍变关系引入官能团,例如:卤代烃⇌水解取代伯醇(RCH2OH) ⇌氧化还原醛羧酸。

(2)通过不同的反应途径增加官能团的个数,例如:

(3)通过不同的反应,改变官能团的位置,例如:

方法技巧

一、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

1、应用特征产物逆向推断:

2、确定官能团的方法

(1)根据试剂或特征现象推知官能团的种类:

①使溴水褪色,则表示该物质中可能含有“

”或“

”结构。 ②使KMnO4(H+)溶液褪色,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

、“

”或“—CHO”等结构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则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

④遇浓硝酸变黄,则表明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⑤遇I2变蓝则该物质为淀粉。

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有银镜生成,表示含有—CHO。

⑦加入Na放出H2,表示含有—OH或—COOH。

⑧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表示含有—COOH。

(2)根据数据确定官能团的数目:

②2—OH(醇、酚、羧酸)H2。

③2—COOHCO2,—COOHCO2。

,—C≡C—(或二烯、烯醛)—CH2CH2—。

⑤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含有1个—OH;增加84,则含有2个—OH。即—OH转变为—OOCCH3。

⑥由—CHO转变为—COOH,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若增加32,则含2个—CHO。

⑦当醇被氧化成醛或酮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小2,则含有1个—OH;若相对分子质量减小4,则含有2个—OH。

(3)根据性质确定官能团的位置:

①若醇能氧化为醛或羧酸,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CH2OH”;若能氧化成酮,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CHOH—”。

②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③由一卤代物的种类可确定碳架结构。

④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

”或“—C≡C—”的位置。

⑤由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聚酯,可确定有机物是羟基酸,并根据环的大小,可确定“—OH”与“—COO-。

3、“三招”突破有机推断与合成

(1)确定官能团的变化:有机合成题目一般会给出产物、反应物或某些中间产物的结构等,在解题过程中应抓住这些信息,对比物质转化中官能团的种类变化、位置变化等,掌握其反应实质。

(2)掌握两条经典合成路线:

①一元合成路线: RCH=CH2→一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

②二元合成路线:RCH=CH2→二卤代烃→二元醇→二元醛→二元羧酸→酯(链酯、环酯、聚酯)(R代表烃基或H)。

③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例如

(3)按要求、规范表述有关问题:即应按照题目要求的方式将分析结果表达出来,力求避免书写官能团名称时出现错别字、书写物质结构简式时出现碳原子成键数目不为4等情况,确保答题正确。

4、有机合成中常见官能团的保护:

(1)酚羟基的保护,因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先使其与NaOH反应,把—OH变为—ONa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酸化将其转变为—OH。

(2)碳碳双键的保护:碳碳双键也容易被氧化,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利用其与HCl等的加成反应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利用消去反应转变为碳碳双键。

(3)氨基(—NH2)的保护:如在对硝基甲苯对氨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应先把—CH3氧化成—COOH之后,再把—NO2还原为—NH2。防止当KMnO4氧化—CH3时。—NH2(具有还原性)也被氧化。

5、合成路线给定型的有机推断题的解题要领:

该类题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常以框图题或变相框图题的形式出现,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以物质类别判断为核心进行思考。经常在一系列推导关系中有部分物质已知,这些已知物往往成为思维“分散”的联结点。可以由原料结合反应条件正向推导产物,也可以从产物结合条件逆向推导原料,也可以从中间产物出发向两侧推导,审题时要抓住基础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参照反应条件推出结论。

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烃的各种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注意物质官能团的衍变,还要注意同时伴随的分子中碳、氢、氧、卤素原子数目以及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衍变,这种数量、质量的改变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由定性走向定量是思维深化的表现,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之一。

二、有机反应类型的推断

1、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判断的基本思路:

2、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

(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2)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

(4)能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5)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6)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

(7)与O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

(8)在稀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

(9)在光照、X2(表示卤素单质)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在Fe粉、X2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3、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①取代反应指的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烃的卤代、芳香烃的硝化或磺化、卤代烃的水解、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酚的卤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和醇解以及蛋白质的水解等都属于取代反应。

③在有机合成中,利用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将卤素原子转化为羟基、氨基等官能团,从而制得用途广泛的醇、胺等有机物。

(2)加成反应:

①加成反应指的是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互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②能与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氢气、卤素单质、卤化氢、水等。此外,苯环的加氢、醛和酮与H2的加成,也是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加成反应。

③加成反应过程中原来有机物的碳骨架结构会发生改变,这一点对推测有机物的结构很重要。

④利用加成反应可以增长碳链,也可以转换官能团,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3)消去反应:

①消去反应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物质(如H2O、HX等)生成分子中含双键或三键的不饱和有机物的反应。

②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分子内脱卤化氢是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消去反应。

(4)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①概念: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脱去氢原子的反应;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脱去氧原子的反应。

②在氧化反应中,常用的氧化剂有:O2、酸性KMnO4溶液、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等。

③常见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机物的燃烧、有机物被空气氧化、有机物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醛基被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氧化;而不饱和烃的加氢、硝基还原为氨基、醛基或酮基的加氢、苯环的加氢等都属于还原反应。

(5)加聚反应:

①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也叫单体)通过加成反应互相聚合成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聚反应。

②加聚反应的特点:链节(也叫结构单元)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相等;产物中仅有高聚物,无其他小分子生成,但生成的高聚物由于n值不同,是混合物;实质上是通过加成反应得到高聚物。

③加聚反应的单体通常是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化合物。可利用“单双键互换法”巧断加聚产物的单体。常见的单体主要有: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1,3-丁二烯、异戊二烯等。

(6)缩聚反应:

①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H2O、HX等)的反应叫做缩聚反应。

②常见发生缩聚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羟基、羧基和氨基、苯酚和醛等。

(7)显色反应:

①某些有机物跟某些试剂作用而产生特征颜色的反应叫显色反应。

②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某些含苯环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等都属于有机物的显色反应。

高三化学学习方法

一、构建网络,夯实双基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碎、散、多、杂,难记易忘。复习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构建网络,找出规律,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高三化学复习内容可分为一般知识和重点知识,复习中必须根据大纲和考纲,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准确定位,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全面复习,不留死角,更要突出重点。指导学生归纳结总时,对不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1、课堂引导归纳

对于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化学、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和启发学生共同讨论,寻找规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网络的建立,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找到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得到感悟、并学会迁移,最终达到灵活运用。

2、布置归纳型作业

对于中学化学的一般知识或通过学生努力能够自主完成的内容,可以通过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如置换反应的种类及典型反应, 可以指导学生在作业上按金属置换出金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非金属置换出金属等形式进行总结,又如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可以指导学生在作业上以“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为线,构建知识网络,完成各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这类作业有很多,如“比较金属或非金属活动性强弱方法的归纳”、“判断弱电解质方法的归纳” 、“工业化学原理及典型反应” 、“常见气体的制备”等。在复习中,让学生课后自己归纳,再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适当评价和引导。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比较理想,从学生所交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后经过认真思考、讨论、查阅资料得出结论,归纳得准确且全面,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学科知识训练是高三复习的重要环节,训练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双基,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的策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的方法较多,针对不同的复习阶段和不同的复习内容,可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

1、单元检测

每复习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块,都应进行一次专题检测,指导学生查找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对化学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重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便及时消除疑点、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2、题型训练

从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化学试题的题型、难度基本保持不变,第I卷共分8道选择题,第Ⅱ卷共分4道大型综合题。针对高考试题的题型特点及命题趋向,应指导学生做好高考题型训练。依近几年高考化学的题型特点及命题趋向,我们设计了选择题常见题型专项训练、无机综合推断训练、有机综合推断训练、化学实验分类训练、数据图表题型训练等,通过训练,以便总结各类试题的解题要点,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题型训练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和书面作业两种形式进行练习。

3、综合训练

在第二轮复习中,要着力指导学生做好学科内的综合训练,要充分利用学校周末安排的训练时间做好定时强化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融会贯通,熟练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在第三轮复习中,要着力指导学生做好理科综合临考模拟训练,在训练中,从学生的答题规范,各科的答题时间分配、及心理调适等方面给予指导,使学生及早适应高考。

无论是单元检测、题型训练、还是综合训练,教师都要精心选编习题,切忌搞题海战术。每练必评,针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边点边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讲评时,要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

三、注意纠错,培养习惯

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反映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纠正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对每个学生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纠错,可以查漏补缺,防微杜渐,迅速提高化学学习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次训练后,都应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将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找出错误原因,制订策略,各个击破。

1、习惯性错误

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想上不够重视,书写不规范,答题乱写乱画,没有条理,错别字连篇,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漏写,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像这样出现的错误都为习惯性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告诫学生,在某种意义上,细心、规范是成败的关键。对于“审题之错”,应指导学生审题时,不应急于求成,审题时慢一点、答题时快一些,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对于“表达之错”,应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严格按照高考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对于“抄写之错”,要指导学生熟记易错的化学名词、化学用语,应尽量减少因写错字、别字或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而出错。在解计算题时,建议将草稿纸对折分块,在草稿纸上有序演算,以便查找或防止抄写出错。

2、知识性错误

由于基础不够扎实,对知识的记忆不够准确,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不够透彻,似是而非,从而导致对知识的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问题不严密、不完整,这样出现的错误多为知识性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复习时,应注意建构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规律,突出重点,夯实基础。

3、技巧性错误

由于平时做题不认真或练习的太少,没有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遇到综合型题目,不会审题或解题抓不住要点,像这样出现的错误大多为技巧性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强练习,多做基础性题目,在训练中,注意体会化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总结各类试题的解题要点,解题思路,当达到一定题量的积累时,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综合题才能迎刃而解。

每一次作业、练习或测试之后,都应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要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这样才会使问题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好。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恰当的运用有效的复习方法,正确处理好课本、教学大纲、习题、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篇5:高二化学有机知识点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电解)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 Cu2++2e-→Cu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篇6: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一、首先要掌握个别典型单质已化合物的特性,这是所有推断题的突破口。

二、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物质特征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S(黄色)。

⑵ 溶液颜色:含有Cu2+(蓝色);含有Fe2+(浅绿色);含有Fe3+(黄色)。

⑶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2.现象特征

⑴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⑵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3.反应特征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⑷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⑸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三、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一点击破 顺藤摸瓜

有些推断题,涉及曲折迂回的转化历程,同学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只要抓住题目的明显条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结论。常用顺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顺藤摸瓜逐步得出结论。

2. 逆向思维 反向推断

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相互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3.提出假设 逐一论证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验证得出的结论。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相应结论。

篇7:做化学推断题技巧

一、无机推断题

无机推断题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推断、文字描述与反应式结合推断和框图题等。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无机推断题考查内容及命题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解题关键: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解题关键: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解题关键: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解题关键: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解题关键: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总之,解无机推断题的步骤是: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其次,找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题突破口。第三,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初步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二、有机推断题

有机推断和合成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高考的热点。有机推断是一类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题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质,写用语,判性质。当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机物,有的则要求根据分子式推同分异构体,确定物质的结构;有的还要求写出有机化学方程式。由于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而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体的物质,因此用语中特别强调写出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要求直接推断物质的名称,并写出结构简式;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最后写化学用语。有机推断应以特征点为解题突破口,按照已知条件建立的知识结构,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计算、排除干扰,最后做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用顺推法、逆推法、多法结合推断,顺藤摸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希望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讨物质组成、构造性质和改动规则的科学,是研发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讨的重要基础。

高中化学知识真的不多,考点相对其他学科而言,非常之少,所以搞突击是可行的。但是,切忌,不要等到临考前再突击,那样神仙也帮不了你。突击也要事先有基础有准备。所以本文告诉你的是,学化学基础的入手点和突击的方向,而不是帮助你直接上考常一定要记住,从现在开始,并持之以恒,那么,这时候就是你胜利的起点。

化学学习的过程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在学习时应掌握好各阶段和各层次间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化学,用好书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学习好,为我所用。

做化学推断题技巧

一常见题型

1.文字叙述型

文字叙述型是采用文字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实验中获得的事实进行描述,根据描述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

2.框图题

框图题是用线和框对所做的实验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事实进行系统化和简明化的表示方式,它能直观、明了和系统地反应实验过程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的主要实验现象。

二解题思路

在解推断题时,我认为首先应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要求,找出明显的条件和隐藏的条件;其次通过性质特征、反应现象等确定某一成分的存在,并以此做突破口,然后再从突破口出发向外扩展,通过正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篇8: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一、无机推断题

无机推断题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推断、文字描述与反应式结合推断和框图题等。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无机推断题考查内容及命题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 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解题关键:

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

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

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 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解题关键: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 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

解题关键:

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

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

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

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

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

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 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解题关键: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 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解题关键: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 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总之,解无机推断题的步骤是: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其次,找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题突破口。第三,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初步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二、有机推断题

有机推断和合成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高考的热点。有机推断是一类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题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质,写用语,判性质。当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机物,有的则要求根据分子式推同分异构体,确定物质的结构;有的还要求写出有机化学方程式。由于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而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体的物质,因此用语中特别强调写出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要求直接推断物质的名称,并写出结构简式;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最后写化学用语。有机推断应以特征点为解题突破口,按照已知条件建立的知识结构,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计算、排除干扰,最后做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用顺推法、逆推法、多法结合推断,顺藤摸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篇9: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1.猜测出题者的意图。化学这一门的知识点比较多,而高考试卷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所以出题者要考查的也就是那些重点的内容,即一些经常碰面的元素,比如氮、硫、碳,重要的基本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氧化铁、硫铁矿等,以及和我们的生活比较相关的,比如氧气、氯气、铁之类等。因此在做推断题时大体的思考范围就要有个界限,不能漫无目的乱想。

2.找突破口。题干越长,给的分支越多,往往题目就越简单。因为题干越长,分支越多,也就是给的信息越多,越容易找到突破口。一般的突破口就是一些元素的特性,比如能腐蚀玻璃的单质,自然就知道是氟了;还原性最强的离子,就是硫离子了等等。找到一两个突破口,所要解的结也就很容易解开了。

3.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大可猜上一把。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或是化合物,再用排除法找到答案。

4.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5.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高二化学元素推断题解题策略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高考英语复习计划书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二化学知识点口诀记忆法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习计划

化学课前教学反思

高中理科生高效的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理科生学习方法

教学反思化学

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
《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精选9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教案2023-01-10

化学教学的反思2024-02-07

高中化学说课稿范文2023-10-01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师工作计划2022-10-05

化学的学习方法总结2022-09-30

化学教学反思2023-04-01

化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九年级2023-07-03

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2023-12-03

高一升高二暑假复习计划如何制定2023-05-07

高中化学说课稿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