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

时间:2023-03-24 08:31:0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合集8篇)由网友“枫枫”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

篇1: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

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

培根的《论说文集》

1561年培根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也是贵族出身。培根小时候身体很弱,经常生病,但他却很爱学习,喜欢阅读比他的年龄应读的书更为高深的书籍,13岁时便进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读书。培根只在剑桥住了3年。当时的剑桥受“经院哲学”的统治,不重视科学研究,而注重研究神学,用繁琐的方法来证明宗教教条的正确。培根对此非常反感,于是便离开了那里。

16,培根总结了他的哲学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书。在书中他响亮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须掌握科学知识。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必须研究自然,研究科学。为此,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只有经过实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新工具》一书的出版,得到了全欧洲学者的极大赞赏,因为这种思想既是对反动的经院哲学的有力批判,也是对人们探索自然的.鼓励。

培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作家。在他的一生中,虽然有繁杂的事务分心,可他在写作上从来没有懈怠过,他一生写下了不少光辉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是1624年出版的《论说文集》。

《论说文集》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这本书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使许许多多人从这本书中获得熏陶指导。如:

“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

“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

“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的。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和忧郁。”

“狡猾就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一个狡猾人与一个聪明人之间,确有一种很大的差异,这差异不但是在诚实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

培根一生在学问上成就很大,然而作为政客他饱尝了仕途之艰辛。做女王掌玺大臣的父亲去世后,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当政,他才逐渐得到升迁,先后担任过法院院长、检察长、掌玺大臣等,还被封男爵、子爵等贵族尊号。然而,后来他又被免除了一切官职。成为平民之后,培根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问研究中,他最终成为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创始者。1626年4月培根离开了人世。

篇2:《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人于世难诸事顺利,犹有不尽如意乃至失意至极之处。上者化为其动力,籍此愈挫愈勇;下者非死即苟安,因而耽于进取。然芸芸众生,多以假象规避现实。此安慰之举,却犹胜美酒香烟,多而成瘾;既深受戕害,亦”难舍难分“。假象更甚奸究,谄谀人灵魂至深之意愿,麻醉其意念感观,撼动其宏图伟志,使人沉溺其间。固谈及真理,人更愿坚信南柯之梦即为至真之理。盖巴斯德曾言人类歧途之最,莫过因事物合乎心意即轻信。

若论单纯的科学进步抑或技术革新,人们大抵欣然接纳;倘是根除陈俗旧习或保守思想,则另当别论。不说其间有多少执拗的守旧派,就是换作你我,也万不敢断然苟同:谁愿相信毕生执著之美梦及虔诚之信仰竟是海市蜃楼。世人贪念虚名权益的本性促使其逆流而上,”勇“搏巨浪。其无意被后世视作囚于假象的蠢货,因而困兽犹斗。固伽利略、布鲁诺诸如是者多非命于锈迹斑驳的屠刀之下。然历史潮流倾泻直下,势如破竹;而守旧势力日益衰微,此举无异螳臂当车。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就客观而言,价值观念之转变多使资源配置随之转变。旧制下的适者因此丧失既得利益,即将淘汰出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与”趋利避害“的生物本性使人拼死维系自身权益。人类行为总随利益之轴旋转,体制亦因此与时俱进。

吾尊师重道,执著真理。倘若心直口快,伤了亲友颜面反而得不偿失。坚持真理毋庸置疑,然亦需顾念人情。良药未必苦口,适宜之法兴许能使他人欣然应允。如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吾愿舍生而取义也。

篇3: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在推荐之前,先说两句题外话。

很早我就发现,抒情的文章不是我的喜好。三、四年级时,似乎并未有显现,但五、六年级时,我惊愕地发现,自己竟完全理解不了自己用诗词和华丽的语言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妈妈每次看完我的文章,总要发出一声“冷冰冰,没有人情味”的感叹――因为我被逼无奈。

上了初中后,更是如此“笔落惊风雨”,我却要咬笔杆“为赋新词强说愁”,弄得牛头不对马嘴,着实难堪。

《培根文集》,或许能改变我的现状。

我欣赏培根的文笔。引经据典,无论是哪一篇议论,都会穿插许多名言警句抑或历史神话,无论是哪一篇议论,培根总能找到相应的内容并对全文加以润色、梳理――这正是我所缺的,掌握了一定的诗词积累,却不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学习培根的写作手法,更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提升;文笔流畅,随笔性质的文章,语言都会类似于散文,而培根严谨的思维,使人并未感到云山雾罩,反而使人走进了一座井然有序、设计精巧的博物馆,闪光的理论如同各式珍宝,构成了各种展厅,走出之后,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既然感性的文章不是我的喜好,何妨借鉴培根的构思呢?

试举一例,如培根《论猜疑》。文章的开头,培根首先为猜疑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是猜疑?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飞起,给定了“猜疑”一个贬义的论断但并不绝对,便于下文的阐述。下文中,培根给定了猜疑的几种情形,无论是面对别人的猜疑,还是自己对别人的猜疑,即或道听途说的猜疑,都要用正确的方式去面对、去处理……结果,培根引用名言加以总结概括,一气呵成。

联系到我的文章中来,我完全可以用这种方法阐述我对一件事的看法――例如“我最快乐的一件事”,我想用“观星”为主题,可以在开篇点明观星的定义,另外通过引用诗词或事例加以佐证,再写一件自己的经历,加以总结,便成一文。

培根,思维之精妙,笔法之简练。《培根文集》正体现了这位伟人“知识就是力量的格言”。当你踏进这座“博物馆”,当你亲眼看到那思维的火花,文笔的波浪,你会惊觉――自然的伟大,生命的瑰丽!

篇4:《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数年前温州东南艺术书店买的,读了,放在那儿。是我书柜里珍视的一本书。商务印书馆,1983年7月第一版的。

《文集》有58篇,加上残篇,共59篇。篇名都以“论”或“说”字开头,如《论真理》、《论恋爱》、《论学问》、《说美》、《说建筑》,等等。

培根的论说文是其睿智精思和丰富治学和人生经验的体现。哲学史上总把培根划归为经验主义一派,我倒觉得在理性上也丝毫不逊色。译者水同天先生说:“黑格尔以此讥之,或正即培根之所长也欤。”

在写作特色方面,培根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屋建瓴、见解深刻、逻辑严密、材料翔实,善于归纳、对比等论证方法推出结论,观点无懈可击。

二、语言简约朴素、清晰流畅,用词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有不少词语一语破的,堪称格言。

三、善于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说理生动形象,文章极富感染力。

关于第二点,他的不少语言堪称格言,特摘几例,与大家共赏:

辛运所生的德行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

妻子是青年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侣,老年人的看护。

无德之人常嫉他人有德。

长期夸张的言辞惟有在关于恋爱的言语中是合适的,在其他的事情中总是不宜。

夫妇之爱,是人类蕃滋,朋友之爱使人完美;但是无度的淫爱则使人败坏并卑贱焉。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是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论说文集》是一本在思想史上有着永远价值的书,经常翻翻,可以提升我们对人生、对人性的认识;帮助我们明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

篇5:《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终于硬着头皮把《培根论说文集》看完了。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耽搁了好几年才抽时间拜读。有什么感受呢?一是这种半文半白的译文,读起来有些别扭,但也很好玩儿。发现了不少我国百十年前习惯用的语法和词汇,这些文辞的表述,总起来看是文雅的,在当下很少见到了。二是感觉培根先哲有些像曹雪芹先生。培根论说的方面十分广泛,上至治国理政,中至人情世故,下至盖楼种花,几乎无所不包。而曹雪芹先生在着名的红楼梦一书中,也是涉猎广泛,包罗万象,既有关于皇家内部事事,也有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深刻了解,还有熟悉如何建造楼宇和花园、放飞风筝等多种工艺,在这些方面二人有些相像。三是深感近五百年前的英伦先人,除了一些物质进步而无法先知以外,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心理活动等诸多方面,居然和现在的中国那么相似或相同,这点最使我感叹,也是促我读完这本书的根本动力。

篇6:哲学家名人故事:培根

哲学家名人故事:培根

罗杰·培根RogerBacon(约1214—1293),另翻译为罗吉尔·培根,英国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着名的唯名论者,实验科学的前驱,具有广博的知识,素有“奇异的博士”之称。

据说在十三世纪中期,英国学者罗吉尔·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他又找来一块金刚石与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靠近书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

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眼镜。光是矫正视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视镜与老年人戴的老花镜,还有其他各种用途的眼镜,人们学习、工作就更方便了。培根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篇7:名人励志警句: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

奇迹总是在不畏中闪现。

安逸和满足易成为腐败与堕落的温床。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良两种尺度。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

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肃然起敬的。

有些老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饶舌的人多虚妄。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篇8:培根的名人故事

培根的名人故事

1561年培根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也是贵族出身。培根小时候身体很弱,经常生病,但他却很爱学习,喜欢阅读比他的年龄应读的书更为高深的书籍,13岁时便进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读书。培根只在剑桥住了3年。

当时的剑桥受“经院哲学”的统治,不重视科学研究,而注重研究神学,用繁琐的方法来证明宗教教条的正确。培根对此非常反感,于是便离开了那里。

1620年,培根总结了他的哲学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书。在书中他响亮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须掌握科学知识。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必须研究自然,研究科学。为此,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只有经过实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新工具》一书的出版,得到了全欧洲学者的极大赞赏,因为这种思想既是对反动的经院哲学的有力批判,也是对人们探索自然的鼓励。培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作家。在他的一生中,虽然有繁杂的事务分心,可他在写作上从来没有懈怠过,他一生写下了不少光辉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是1624年出版的《论说文集》。

《论说文集》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这本书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使许许多多人从这本书中获得熏陶指导。如:“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的。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和忧郁。”“狡猾就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一个狡猾人与一个聪明人之间,确有一种很大的差异,这差异不但是在诚实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培根一生在学问上成就很大,然而作为政客他饱尝了仕途之艰辛。做女王掌玺大臣的父亲去世后,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当政,他才逐渐得到升迁,先后担任过法院院长、检察长、掌玺大臣等,还被封男爵、子爵等贵族尊号。

然而,后来他又被免除了一切官职。成为平民之后,培根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问研究中,他最终成为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创始者。1626年4月培根离开了人世。

名人名言忠告篇

培根的读书的名言警句

培根的名言名句

培根随笔录读书笔记

时间的名人名言

精简国内外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及格言及出处

爱惜时间的语句

培根随笔好句好段摘抄

名人名句励志句子摘抄

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
《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世界名人培根的《论说文集》(合集8篇)】相关文章:

励志名人名言2022-10-22

培根随笔论人生2022-09-22

培根随笔2022-05-17

培根随笔每节主要内容2022-06-03

人处世必读的名人名言2022-06-25

描写时间的名人名句摘抄2023-09-16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人的名言2023-09-18

培根随笔是不是散文2023-05-05

名人名著优美句子的摘抄2024-05-07

处世谚语2022-08-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