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精选范本(整理16篇)由网友“邓紫棋邓西南”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精选范本,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培训,为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二、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进入手术室、产房应换专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随意出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预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日常工作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五、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并注明开启时间。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消毒液,使用时间为7天)。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置于储槽中的灭菌物品必须使用小包装。
六、医务人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七、根据物品性能选用消毒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可选用低温灭菌;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八、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九、病人使用的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里应加灭菌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拆卸部分应每周更换2次。
十、体温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应保持清洁,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
十一、普通病区的物品表面、地面无污染时,需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污染时先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干燥备用。特殊科室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湿拖或湿擦,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各室抹布要分别使用,不得混用。
十二、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各科室需监督检查保洁员的清洁消毒工作,有特殊要求时应向保洁员交待清楚。换下的被服放入污物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十三、病房、治疗室、厕所应有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使用,悬挂晾干,并定期消毒。
十四、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十五、按照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合理处理医疗废物。
篇2: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精选范本
(一)凡进入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务必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二)严格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凡消毒物与未消毒物要严格分开并固定位置,用后物归原处。
(三)换药次序;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手术者术前不换感染及隔离伤口。
(四)每次换药前洗手,换药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做到一人一碗(盘)二镊(钳),一份无菌物品。
(五)换药车上常用的换药器械及敷料一经启用,每日需高压蒸汽灭菌一次;启封的外用无菌溶液限24小时内使用,并注明启用时间;各种检查、治疗包未用者,每周重新高压蒸汽灭菌一次(炎热潮湿季节每周一次)。
(六)换药室使用的敷料钳浸泡于2%戊二醛溶液中,浸泡液的高度为敷料钳轴节以上2—3c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敷料钳、瓶、盛碘酒、酒精瓶每周高压蒸汽灭菌1—2次,并更换消毒液。
(七)浸泡器械容器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换药时污染敷料务必投入污桶。特异性感染伤口敷料由专人统一处理,换药用具用0、2%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后洗净,送高压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消毒后,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八)每日以0、1%有效氯溶液或0、2%过氧乙酸擦拭换药车、门、窗、台、凳一次(抹布分开使用)。每周换药车轮上油一次。地面宜湿式清扫,每日以0、05%有效氯溶液拖地1—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换药前和晚夜班),空气细菌监测总数≤300个/m3、
(九)消毒物品(包括换药碗、敷料、引流条、针、线等)、浸泡消毒液每月抽样培养1—2次,空气细菌培养每月一次,报告单留存备查。
篇3: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
2. 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4.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6.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8.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9.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凉干,定期消毒。
10.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
12.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提交院感委员会研究解决。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5.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名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6.碘酊、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有记录。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地面湿式清扫,清洁用具要专用,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根据工作流程穿戴隔离衣、防护用品,只能在限定的区域操作,不能随意违规走动。
2.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3.不同感染症病人应分开安置,挂隔离标志,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教育病人在限定的区域内活动,不互串病房,食品、物品不混用。
4.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用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根据要求消毒或灭菌。
5.每日按常规做好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消毒工作,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房污水经消毒后排放,固体污物防入双层感染性污物袋,封闭后送焚烧炉焚烧。
7.严格探视陪伴制度,减少探视、陪伴人员,并做好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
篇4: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
2.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
3.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
篇5: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手术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符合功能流程。
2.进入手术室要换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换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
4.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5.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6.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8.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尽量减少流动人员,减少手术间开关门的次数。
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手术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篇6: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洗衣房消毒隔离制度
1..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2.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30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被服专区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
6.工作人员作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篇7: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篇8: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篇9: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
8.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篇10: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在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如果导管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3.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门、急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ICU、手术室应执行相关部分的消毒隔离制度外,做好以下几方面:
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3.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症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 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5.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篇11: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污染区。
2、管理要求:
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2)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6)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
篇12: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2.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5.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6.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7.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8.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9.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毒,湿式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
3.各种医疗用具用后必须消毒,新生儿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细菌监测一次。
4.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5.新生儿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篇13: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
篇14: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隔离消毒制度
1、成立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预防院内感染制度和措施,当发生院内感染时,及时寻找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
2、采用湿式打扫,每日用消毒水拖地一次,搞好病室内外卫生,打扫办公室、厕所的清洁卫生,工具要严格分开使用,每次打扫后,扫帚、拖把要立即洗净,悬挂凉干备用;
3、手术室、分娩室、婴儿室、注射室、治疗室、急救室、换药室、供应室、传染病室,隔离留观室及其他可以成为传染源的处所,均应有严格的清洁卫生制度,每日用消毒水拖地1~2次,紫外线照射1次,每周大扫除1次,空气熏蒸1次,定期采样做细菌培养,必要时随时消毒;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① 病房进行治疗、换药时,室内不得扫地和做其他护理,减少人员走动;
② 操作前要戴口罩、帽子、洗净双手,每操作护理一人后,要用消毒水洗手或用消毒毛巾擦手;
③ 使用医疗器具1人1份,不可共用;
④ 持物钳、容器和消毒液每周更换1~2次,每天紫外线照射1次并有记录;
⑤ 肌注稀释液(包括皮内、皮下)开瓶后可保留1天,静脉用稀释液开瓶后当班使用,用时注意有无混浊和异物;
⑥ 坚持1人1针1管,1人1支体温表,静脉注射1人1根压脉带,凡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医疗器械均遵照消毒、清洁、无菌程序处理,所有一次性材料须消毒后毁形并登记;
⑦ 配置各种消毒液应有量器,泡手及泡用物的消毒水应每日更换,泡便器的消毒水每周更换一次,对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和效果应定期监测。
5、病人的用物用具要固定使用,定期消毒,护理做到一人一毛巾湿式刷床,抹布固定使用,用过后要浸泡消毒清洗,凉干后备用,刷床毛巾每天消毒一次,病人出院后或死亡后做好终末料理;
6、各病室应有流水洗手设备及消毒泡手设备,接触病人后应立即洗手,毛巾每人一条,每日消毒一次,洗手肥皂要悬挂固定,工作人员进入病房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进入隔离病室要穿隔离衣,必要时戴手套;
7、运送病人担架推车每周消毒一次,抬尸体担架要专用;
8、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控制探陪人员,并做好卫生宣教;
9、病人污物要经一定路线送出,换下脏被服不得随地乱丢,传染病被服应有明显标志,分别处理,传染病房垃圾和脓血敷料要焚烧;
10、为了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必须定人负责,定期消毒监测。
篇15:新版消毒隔离制度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下班、就餐、开会应脱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室、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
(2)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必要时消毒液浸泡洗手。无菌操作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使用,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晨间护理湿式扫床一床一刷,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体温表使用前后分开浸泡消毒处理。
(3)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无菌持物镊浸泡符合要求,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无菌持物镊每周更换2次,注明更换日期、消毒液名称和浓度。
(4)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7天。物品摆放有序,无过期物品。
(5)消毒用络合碘(碘酊及酒精注明浓度)每周更换2次,消毒瓶应加盖并每周消毒2次,无菌溶液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
(6)治疗室、换药室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污物与垃圾分开。
(7)病室每天通风换气,地面每日用湿拖把拖地二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每周空气消毒一次。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及重症监护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季空气细菌培养和监测一次。紫外线消毒要有时间登记与强度监测,监测不合格的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超过1000小时要更换。
(9)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池加盖,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并有标牌。
(10)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要严密隔离,使用的器械、被服、房间进行严格终末处理,敷料进行焚烧。
(11)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必须进行毁形和无害处理。
(12)医务人员及病人换下的脏被服应分别放入污物车并分开清洗消毒;凡出院、转院、死亡病人床单应进行终末处理。
(13) 对麻醉机的螺旋管、呼吸气囊、呼吸机导管、吸痰器、雾化器等,均应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处理。
(14)各种内窥镜的清洗、消毒要彻底,并定期做细菌培养,接触乙肝病人的内窥镜应进行特殊处理。
(15) 门诊应设传染病隔离诊室,一旦发现或疑有传染病员应立即就地隔离,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
抢救工作制度
1、各科室必须设有抢救室,且不得占为他用。
2、抢救室备有齐全完好的抢救器材、仪器、药品,各项物品做到“四定”(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随时做到备用状态。
3、急救车上物品放置有序,药品编号清楚,数物相符,护士能背诵药品排列次序。
4、抢救室由护士长统一管理,抢救工作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安排人力无力及制定抢救方案,及时抢救。
5、抢救人员必须人人熟练掌握抢救知识,熟悉器材、仪器、药品的作用功能和使用方法。
6、参加抢救人员必需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医生来到前,护士可根据病情采取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输液、配血、止血、及徒手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并及时提出诊断依据。
7、严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复述核实后才能执行,所有药品空安瓶须经2人核对后方可丢弃。
8、患者在危急情况下,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转移,抢救期间应有专人护守。详细做好抢救记录,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用药情况,均要仔细交接-班。
9、及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
10、患者离开抢救室后,做好抢救室的终末处理和消毒,用后物品及药品及时补充,详细登记抢救过程和患者转归情况。
抢救小组成员
组长:科主任 成员:护士长 医生 护士
篇16: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务必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务必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
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
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
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务必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10、病室冬季应每日清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持续空气清新。
★ 护士主要岗位职责
★ 病房规章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精选范本(整理16篇)】相关文章:
校园疫情防控心得体会2022-04-30
关于医院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2023-11-13
各班护士岗位职责2023-04-07
餐饮管理规章制度2022-07-30
口腔个体诊所规章制度2022-05-07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2022-06-07
护士夜班的岗位职责2023-01-16
个体诊所工作总结报告2022-05-0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总结汇报材料2022-04-30
内科护士年终总结结尾范本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