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泗长简介

时间:2023-04-04 07:30:3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姜泗长简介(精选7篇)由网友“吾祈”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姜泗长简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姜泗长简介

篇1:姜泗长简介

姜泗长:模范医学教授

姜泗长是我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创始人之一、著名的耳鼻咽喉科专家。19生,天津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曾任中央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讲师、副教授。1947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1949年回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院长,第五军医大学教授、附属医院院长,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教授。1957年起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副院长,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是中华医学会理事、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泗长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科的研究、医疗和教学工作,为国内颞骨病理学、听力学和耳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颞骨组织病理学的系统研究。1950年在国内首先成功地施行了内耳开窗术治疗耳硬化症聋,此成果被列入《世界耳硬化症索引摘要》。60年代初最先采用镫骨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聋获得成功,自行设计的手术器械定型生产。70年代,率先使用纤维内诊镜检查治疗食管、气管疾患。80年代以后,带领并鼓励学生开展了前、中颅底后颅窝等高难手术,在耳神经外科、头颅外科方面居领先地位。他开展的“听小骨测量与听骨链重建”和“耳硬化症手术治疗”分获国家科技大会奖和国家科学大会奖;“爆震性聋的机制和防治研究”获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陈嘉庚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著有《耳科学》,主编有《临床耳鼻咽喉科学》等专著8部,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

姜泗长有一句名言:“要给年轻人一个舞台,让他们唱主角!”他扶持了一批又一批医学新秀,培养了我国几代耳鼻咽喉科专业的优秀人才。他的举贤荐能、甘为人梯、举人过己的高尚品德被誉为“姜泗长风格”。为培养人才,他把获得的各种奖金几乎全部捐献给解放军总医院,建立了姜泗长奖励基金。1989年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3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他“模范医学教授”荣誉称号。江泽民为他题写贺词:“技术精益求精,诲人桃李天下。”9月在北京病逝。

篇2:张广泗简介

张广泗

张广泗(?—1749年),汉军镶红旗人,清朝大将。

清雍正、乾隆时将领。汉军镶红旗人。由监生捐纳入官。康熙六十一年(1722),选授贵州思州府知府。雍正五年(1727),升贵州按察使。贵州苗民反清起义后(见苗民起义),张广泗率军驻都匀府八寨、黎平府古州、镇远府上下九股等处。因镇压苗民有功,擢贵州巡抚。雍正十年,准噶尔进扰哈密等地,张广泗为副将军,随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征讨。钟琪进军至穆垒驻营。广泗奏言,穆垒地处两山间,筑城其中,形同釜底,受敌甚易,制敌甚难。遂奏劾岳钟琪调度失误,罔恤士卒,号令不明,不纳善言等。岳钟琪被革职。授张广泗正红旗汉军都统。十三年,准噶尔求和,师还。授湖广总督。时贵州九股苗反,授张广泗为经略,赴贵州,自将军以下皆听节制。广泗自凯里分兵三路进攻,苗定。授云贵总督,兼领巡抚。乾隆三年,修浚清水江、都江河道,以利商民。又增开十炉铸钱,以济粮饷。十一年三月,金川土司沙罗奔反(见大小金川之役),授张广泗为川陕总督主持金川军务。六月,小金川土司率众投诚。广泗以土兵为前驱进攻沙罗奔,自己则筑堡固守,坚壁自全,迁延观望,久无进展。高宗复命大学士讷亲为经略前往,又启用岳钟琪至军营效力。讷亲、钟琪俱劾张广泗师老气怯,玩兵养寇,措置乖方,贻误军机,广泗遂被革职解京。高宗亲自在瀛台审讯,拒不服罪,以失误军机罪处斩。

由监生捐纳入官。康熙六十一年(1722),选授贵州思州府知府。雍正五年(1727),升贵州按察使。因镇压苗民起义有功,擢贵州巡抚。雍正十年,准噶尔进扰哈密等地,张广泗为副将军。随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征讨。奏劾岳钟琪调度失误,岳钟琪被革职。授张广泗正红旗汉军都统。十三年,准噶尔求和,师还,授湖广总督。时贵州九股苗反,授张广泗为经略,赴贵州,自将军以下皆听节制。广泗自凯里分兵3路进攻,苗定。授云贵总督,兼领巡抚。乾隆三年,修浚清水江、都江河道,以利商民。十一年三月,金川土司沙罗奔反,授张广泗为川陕总督主持金川军务。六月,小金川土司率众投诚。广泗以土兵为前驱进攻沙罗奔,自己则筑堡固守,迁延观望,久无进展。高宗复命大学士讷亲为经略前往,又起用岳钟琪至军营效力。讷亲、钟琪俱劾张广泗玩兵养寇,贻误军机,广泗遂被革职解京。高宗亲自在瀛台审讯,拒不服罪,以失误军机罪处斩。

篇3:姜夔简介

“清空”中有意趣——姜夔《暗香》(自度曲)赏析

(序)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

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

枝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南宋词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一生从未做过官,江湖游士,“清客”。早年随

父宦居湖北汉阳,青年少年时代在汉阳渡过。以后浪迹湖州、杭州、合肥、金陵等地。他

在南宋时,名气特别大,30岁时,在湖州结识老诗人萧德藻,萧把自己兄弟的女儿嫁给了

姜夔。姜夔因此居住在湖州变山白石洞,后来接识了大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很欣赏姜夔的

诗词,并寄以希望,后经杨万里举荐,认识了范成大,辛弃疾也深服其长短句。姜夔身无

官职,以诗词游说于士大夫中。在汉阳时他依靠他姐姐,在苏州时依靠范成大,在杭州时

依靠张监。他的个性和生活特点最符合清客特点,范成大曾说姜夔“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

雅士”。姜夔无论是诗、词都好,且精通音乐,他向朝庭献了大量音乐方面的文献资料,

如《大乐仪》。姜夔的词集中在《白石道人歌曲》,其中有80余篇留传下来。他的词在南

宋声望极高,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清.朱彝尊在《词宗》称:“词在南宋始极其工,姜尧

章氏最为杰出”。姜词与周邦彦齐名,人称“周姜”。

姜夔词的主要特点是:清空、骚雅。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南宋张炎在《词源》称“

词要清空,不要自视,......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这首《暗香》便是一个

有力的佐证。

词上片写月中赏梅。

词人从回忆往日赏梅开头,凭空升出一番意绪,时间、意象重叠。“月色”,着重色调与

氛围的感受。从声音上看,“月色”是入声字,发音轻涩,幽约,这种轻约的声音在月光

的冷色调里就能造成一种幽冷的范围(古诗中“月色”几乎都有一种冷的意味)。“月色

”是回忆中的,是经过时间冷却了的,更有意蕴,更幽冷,且多了一层朦胧。“旧时”把

人带入一种对往事的回忆中去,同时也隐约地含有一种今昔的对比,同时也见出“月色依

旧,人事已非”的感慨。

“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写月下赏梅,重点写一种意态,用一个“照”字将“月色、

梅、我”构成一个立体境界,使人想起词优雅闲远的意态。“月、梅、笛、人”都不是巧

合,而是词人着意的选择安排,带有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这种笔法即是一种骚雅

笔法。“吹笛”也只有在月下、梅边,才别有风味。古典诗词中,“月色、吹笛”成为怀

乡怀人的一种典型环境,梅边“吹笛”与赏梅有关,词人在梅花边吹咏梅之曲,梅、月、

笛声和谐统一。“算几番”,“几番”说明月下赏梅吹笛不止一次,可见赏梅吹笛兴趣之

高。“算”有一种对往事的回忆,带有“往事如烟”的感慨。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续写赏梅清兴。前一句是词人一个人,这句是词人与情

人一起赏梅。“玉人”使人联想到皎洁、优雅、轻灵、姣小,玉人与月色相联,意境和谐

。“唤起”见出词人兴趣之高,也有人解释为:笛声引起玉人与词人共赏冬天的清寒,一

般人不会起来,雅情明显。“清寒”与“冷月”构成幽冷的意境。“与”,“共”之义,

清兴之外,还多一种味外味,即韵味和情味。以上五句是回忆当年赏梅雅兴。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由回忆转入现时,以“何逊”自比(何逊也酷爱梅

花)。“而今”照应“旧时”,我渐老了,年轻时咏梅的才情、赏梅的意兴都没有了,对

梅的兴趣减少了,感受迟钝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是词人对眼前梅花的感受。以前词人对梅的感受强烈

,而今对梅的花期淡漠了,只有当梅香龚来,才感到梅花开了。“但怪得”表面是惊讶梅

的开放,更深的意思是:而今我老了,梅花何苦送香来,让我生惆怅。梅花的冷香引起诗

人的情思,平静的心骚动起来。“疏花”,梅花疏淡,意态淡雅,梅花快凋落了,词人将

梅与竹相连,用竹的雅洁衬托梅花。“瑶席”指雅洁的卧室,“香冷”,移觉手法,恰好

地道出了梅香的特点,“香与冷”,词人同时感受到,写出了梅花暗香浮动、冷郁的特点

。“冷”与“清寒”照应,又多一层幽冷意味。“香冷入瑶席”与“唤起玉人,不管清寒

与攀摘”相比,可见,词人不仅仅是老了,关键在于玉人不在,暗含了对玉人的思念。

词下片写雪中赏梅。

“江国正寂寂”。“正寂寂”指环境幽清,“寂寂”连用,强调环境的幽静。“正”字又

见出作者的一种感受,夜间下雪时特有的静,环境的幽静,也写出了词人心境的空寞,梅

花也该开放了。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折一枝梅花寄给情人,表达思念,但雪深无法办到。“叹”

字见出词人的惋惜,无法表达则借酒消愁。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写词人与梅花都在怀念玉人。“翠樽易泣”,感情脆弱

,“红萼”则更深沉,“翠樽、红萼”,色彩本明丽,但在凄冷的环境中,却构成了一种

冷艳的凄美。

“长记曾携手处,千枝压,西湖寒碧”。插叙当年雪中赏梅的情景,“携手赏梅”更显出

两人情意深浓,情趣高雅。“压”,可解为花多、雪大,千枝花被雪压住。红妆素裹,雪

压梅花的清影倒映在西湖的碧水之中,清影满湖,“寒碧”与前面呼应,从头到尾都在一

种幽冷的环境之中。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从插叙中转入现时,“片片”连用,突出一种凋零感以及

词人对梅落过程的关注、关情。“也”带有词人轻轻地叹息。“几时见得”——“梅落了

,我几时能再见”;“梅花尽了,玉人不在身边,我何时能见到她呢?”两种意思交融在

一起。“又”与“算几番”相联见出时间过得久,词人思念之深。

姜夔的这首词,将咏梅与思人交融,句句不离梅花,用梅花寄托怀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赏

梅与下片的雪中赏梅统一在幽冷的环境和词人感情的范围之中。今昔对比,以人衬花,人

花两见。咏物但不粘着咏物,若即若离,取神离形,形虽略,精神亦出,“清空中”有意

趣,使物性、人情同境并生。

姜夔把以前雅俗共赏的词变为纯粹文人吟唱的词,由诗人自然抒写的词逐渐变成词匠着意

雕琢的词,这是词风转变的开始,是姜夔在词坛上的重要贡献。姜夔在词史上还有一个重

大贡献,那就是他保存了17首乐谱,在音乐史上地位重大。

篇4:姜夔简介

《扬州慢》课堂实录

时间:-12-1

内容:扬州慢

教者:洗尽铅华

地点:高二.七班

教学实录:

(上课,师生问好。)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走进南唐后主李煜的内心世界,体味了他深重悠长难以排遣的愁绪,那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恰似——

生: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千百年来,这种亡国破家的悲愁连绵不绝,至尽仍激起人们的共鸣。比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大家还记得哪些句子呢?

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很好。800多年前,一位21岁的词人,目睹了破碎的河山,难抑心中的悲凉,自度声律,独创词牌,追古抚今,聊以为叹。他就是南宋的姜夔。[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词风清空峭拔,格调甚高,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姜夔屡次考进士都不中,一生未入仕途,只好往来于官宦之家,是清客幕僚一类的人物。由于他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所以很受高级士大夫的赏识,曾自言“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皆尝受其知矣”(周密《齐东野语》)。

师:再看看词牌。“慢”是什么意思呢?

生:缓慢。

师:也就是舒缓的意思。可见本词是曲调舒缓,宜于抒情的“慢词”;它不同于“长调”,长调是就篇幅而言(91字以上)。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解,自读序和词。

(生自读数分钟)

师:朗读是欣赏古诗词的必要步骤。谁最擅长朗诵抒情的作品呢?

(生笑,议论,推举若干人。)

师:好,请c同学来抒情吧。

(生读)

师:她的朗读如何?点评一下。

生:语速快了,慢词应该慢读的。

生:“少”字好象读错了。应该是三声吧。

师:对,当“一会儿“或”稍微“讲的时候,“少”念作三声。

生:因为作者心情悲痛,所以调子还要低沉一点。

生:重音不明确。表现词人感情的词语要重读,像“厌”、“寒”、“难赋”和“冷”等等。

师:是不是重音都处理成加重声音的力量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里的“冷”字怎样读好呢?加重语气,还是放低声音?大家试试看。

(生读)

生:轻读好一点,突出“冷”的感觉。

师:重音轻读,有时会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正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师:下面请大家带着感情朗读,注意把握语调、语速、重音和停顿,然后简要概括序的内容。

生:序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写作原因。

师:很好。词人在一个冬雪初霁的夜晚,独自骑马路过扬州,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产生了怎样的意绪呢?请先找出体现词人感情的词语。

生:怆然。

师:“然”的意思是?

生:“……的样子”。

师:“怆然”就是悲伤的样子。还有吗?

生:感慨。

师:因何而悲而感呢?请大家在序中找到相关的词语。

生:蜀离之悲。

师:很好。[板书:蜀离之悲]蜀离之悲是指“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那么,展现在词人面前的是怎样的景象呢?

生:看到荠麦弥望,寒水自碧,废池乔木,还有冷月和红药。

生:听到戍角悲吟,清角吹寒。

师:[板书: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桥边红药。]

师:大家想想,“红药”是词人亲眼看到的吗?

(生议论,一派赞成是实景,一派赞成是虚景。)

师: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我认为是亲眼看到的。因为二十四桥附近盛产红药,词人看到了二十四桥,也看到了桥边的红药。

生:我反对。因为当时是“至日”,也是“夜雪初霁”的寒冬,红药不可能在那时开花。所以应该是想象中的景物。

师:还有理由吗?请结合语境思考。

生:“念”是“想到”的意思。所以是虚写。

师:对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词人想象来年春天,红药蓬蓬勃勃的生长起来,开出绚丽的花朵。只可惜,这样的美丽,不知道是为谁而绽放。这里面,包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慨?

生:伤感。

师:对,因为故国凄凉,物是人非而伤感痛惜。杜甫游览成都武侯祠也有过类似的叹息,比如——

生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是啊,由此我联想到唐代诗人刘希夷所写的句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这种丧亡之痛已经超越时空的限制,带有了普遍的意义,因而千百年来都能激起人们的广泛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说,文人创造出的他人意中所有而语中所无,给人美的享受情的激荡或理的启示的句子,就是“名句”。

师:那么,本词中,你觉得哪些句子道出了你的“意中所有”而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呢?请有感情的品读,然后讨论、交流。

(生读,四人小组讨论)

师:好,是见仁见智的时候了。

生:我喜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渐”字,表明词人伫立良久,陷入悲凉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黄昏,又格外的令人惆怅。“清”修饰“角”,很特别的味道,跟“寒”、“空”用在一起,表现扬州的荒凉冷落。

师:讲得很好。我很喜欢“寒”字,它不仅表明号角声音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还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这里是用了“移就”的手法,用触觉写听觉,把所闻所感交织在一起,使“黍离之悲”更为具体。

师:跟“寒”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冷”字。谁来赏析“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首先,词人视线角度是怎样的?

生:仰视。

生:俯视。

师:有分歧了。说说理由。

生:明月在天上,当然是仰视。

生:作者站在水边,看着荡漾的水波以及月亮的倒影,因为“寒水自碧”,所以才说“冷月”。

(掌声)

师:也就是说大家都赞成是俯视。w同学结合语境,前后勾连的分析方法很好。这三句,犹如特写镜头,我们仿佛看到词人俯首低吟的形象,感受到扬州的冷落凄清,而词人斩不断的愁绪,恰如寒夜中荡漾的水波和揉碎的月影,意境格外动人。好,继续听大家的见解。

生:我欣赏“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那个“厌”字很妙。没有生命的景物带上了人的感情,生动地表现人们对战争的厌恶。

古人曾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词人用拟人手法,抒情更加蕴藉含蓄,委婉动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极好的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发动侵略战争的“胡人”——这里的“胡”当指金国——的痛恨,也表达了对遭遇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受战火摧残的河山的痛惜之情。短短八个字,寄托着如此深重的情愁,可谓言简意丰了。所以,陈廷火卓在《白雨斋词话》里高度评价这几句:“数语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乱伤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师:通过刚才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出:词人选取几个意象,从点和面上展现了扬州这座“空城”遭受战争破坏后的荒凉萧条:青青的荠麦,毁坏的城池,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寒气中飘来的凄清的戍角声,表达对国破人亡的悲凉痛惜之情。

但是,词里还有一类与之大不一样的文字,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写扬州的繁华热闹。大家找找看,还有哪些?出自何处?词人为什么要写这些呢?

生:春风十里。

生:青楼梦好。

(众笑)

师:好,虽然这句并未直接写景,但它引人联想(笑声),联想到当时扬州一派繁华热闹歌舞升平的景象。

生:豆蔻词工,二十四桥。

师:它们都是出自唐朝杜牧之诗。词人大量化用这些语句,是否与“悲”相悖呢?

生:不相悖。

师:愿闻其详。

生:作者用以前扬州的繁华反衬现在扬州的荒凉。

师:很好。词人大胆大量化用杜牧诗意,回忆扬州昔日的繁华,把杜郎俊赏、豆蔻词工和青楼梦好,与风流散尽、好景难觅、深情难赋作了鲜明的对比,以之作为反衬,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忧患。其中有三个词用得很好,它们是?

生:算,纵,念。

师:“算”是推测、料想的意思,“纵”是“即使”的意思,“念”是“想到”的意思。它们表达了什么语气?

生:假设语气。

师:对,就是设想和虚拟的语气。词人展开联想,宕开一笔,作一让步,再将上文意思翻进一层,创设出更空更深的意境。这样的写法,在诗歌里很多。比如:

“老来弓箭喜离身,说着沙场更怆神。任使将军全得胜,归时须少去时人。”

“落花愁杀未归人,乱后思家梦更频。纵有溪头茅屋在,也应芳草闭深春。”

“别悉归根是清明,迷眼风沙白发生。即有花枝如画里,看花不似少年情。”

师:我们知道,南宋的文人中,把家国忧患作为创作的主旋律的,主要有辛弃疾和陆游,请回忆《永遇乐.北固亭怀古》和《书愤》,想一想,它们和《扬州慢》有什么不同。

(生讨论,发言)

生:它们主题一样,风格不同,感觉辛弃疾和陆游的作品更悲壮一些。

师:说得很好。《扬州慢》的情调是衰凉而低沉的,它只是无奈的感慨、哀愁的叹息,却缺乏激昂亢奋的精神力量和博大的胸怀。这正是词人独特的风格,过去人谓之“清空”。[板书:清空]本词即是“清空”的代表作,它的胜人之处在于:词的情感蕴藉含蓄,少有豪壮激烈的情怀;词的语言、意象,不是色彩鲜丽或雍容华贵的,而是偏向于淡雅素净;词的意境,避免过于狭小逼仄或密集拥挤,而是疏朗开阔。

师:最后,请在《扬州慢》的音乐声中,回读全词。

(播放歌曲《扬州慢》,学生自由朗读。下课)

篇5: 姜夔简介

简介: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总结归纳精选(3):

篇6: 姜夔简介

姜夔(生卒年约在1155—1221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述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情绪,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姜夔往来鄂、赣、皖、苏间,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

总结归纳精选(2):

篇7:姜琍敏简介

垛田

作者:姜琍敏

那垛田丰美的花篮般盛满春光,绿油油的小岛般飘浮于绿水间。然而如垛田这般本色的“泥土”而今却越益稀见了。

诗人爱吟风弄月,哲人爱仰天长叹。我呢,可谓爱好多多,但骨子里怕是属“小人”的,所谓“小人爱土”是也。土地、田野,璞玉般未琢的生态或事物,总对我有着深长的引力。所以我虽已久居闹市,难脱对都市文明的依赖,感情上却始终无法与之亲和。有时我也担心这可能是一种异癖,甚至已泛化成迷误:我始终难以对许多人为鼓捣并被贵为文化的东西感觉兴趣,更难以对那些被加冕为明星、名人者产生崇拜。平素如此,有机会上哪儿去透透新鲜空气时也如此。顶烦的是随团式的旅游。孩子般跟着面小黄旗,屁颠屁颠地以追逐更多的所谓景点为乐,结果时间都耗于车上,看到的不外乎陈陈相因的庙啊碑啊亭子啊,沿途那颇富特色的明山丽水却被弃于汽车的尾气后了。

好在亲近自然的机缘和享受还是有的,比如新近的兴化之游。那浸淫着浓郁春意的泥土气息,至今犹在心上温熙地拂荡。但坦率说,给我这份美感的,并非颇具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如施耐庵墓和郑板桥旧居等。它们在我心上刻下的是近乎于“知道了”的印痕。让我流连玩味大感亲切的是那村民们习见不惊的田园风情,尤其是诗一般蕴蓄、村姑般静美而迷宫般诱人的垛田。

先民们真是聪明得可以,硬是将低洼的沼泽变成千万亩良田。深挖取土,堆成高地,谓之为垛田。而掘出的沟渠恰为交通的水网。那垛田广可百亩,小仅数分,丰美的花篮般盛满春光,绿油油的小岛般飘浮于绿水间。这样的田土肥沃自不必说,还旱不患水,涝不怕淹。村人之耕作进出,全凭一叶扁舟。如此稀罕的劳作景象岂不也有几分浪漫?但若非惯常出入者,你可轻易不可盲目浪漫。须知那迷宫般错综、卦象般复杂的垛田,当年还曾是抗御日寇的天然屏障呢———贸然侵入的汽艇,不为鱼鳖者几稀!

主人一再为我们惋惜,错过了油菜花流金的佳期。我倒毫无此憾。正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此时虽黄花初谢,籽荚方满的油菜却也别具情韵。而成片大葱箭簇般青翠挺拔,密集的麦穗如少女的裙裾轻舞于风中;跃鱼泼剌闪光,轻舟欸乃隐约———此外绝无喧哗,更无烟尘。这份恬淡、幽雅,多似我们久违的梦中桃源!垛田的魅力,根本就蕴于这恬静却生机勃发的泥土气息里啊。人生于泥土,终将归于泥土。泥土不仅是生命温床,亦是归宿。此亦我们本能地亲近“泥土”之根由吧?而如垛田这般本色的“泥土”而今却越益稀见了。所以当主人言及曾多方努力,终因缺钱而未能将垛田开发成景点时,我虽理解,却也暗觉庆幸。君不见古朴的周庄,而今已沉沦于滚滚人潮;幽美的天目湖,几已为宾馆楼阁所蚕食。真不敢想象人声鼎沸、大起楼台的垛田,将又是何等面目!让美丽的垛田“养在深闺人未识”确乎有些遗憾,但能为生命多保留几分泥土气,何尝不是善莫大焉的高招呀。(人民日报2006-02-18)

北京拓展训练项目有哪些

企业拓展训练项目

求职自我简介范文

学生会自我简介范文

古诗词《粉》原文及作者简介

户外拓展项目驿站传书

埃里希·凯斯特纳:两个小洛特【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西岗重九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系刊纳新策划书

《少年巴比伦》剧情简介及角色介绍

姜泗长简介
《姜泗长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姜泗长简介(精选7篇)】相关文章:

个人简介 自荐信2022-04-30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2022-08-31

电视剧《天使的幸福》剧情简介2022-11-28

朗读者【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2023-02-25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2023-06-18

弗莱明:凯琪的包裹【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2023-06-21

格雷厄姆:柳林风声【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2023-07-29

克莱瑞: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2023-09-16

常用户外拓展项目介绍2023-06-04

电影《心理罪》剧情简介及角色介绍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