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马荣和高凤林人物事迹介绍

时间:2023-05-19 07:35:5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国工匠马荣和高凤林人物事迹介绍(整理16篇)由网友“c为常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大国工匠马荣和高凤林人物事迹介绍,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国工匠马荣和高凤林人物事迹介绍

篇1:大国工匠马荣和高凤林人物事迹介绍

马荣 把“点线艺术”融入人民币数字化雕刻。

手工凹版雕刻二十世纪初引进中国,以马荣为代表的第四代雕刻师是印钞行业手工雕刻技艺的传人,也是第五套人民币原版雕刻创作的主力。手工凹版雕刻作品讲究以小观大,重在精美,即便是细如发丝的线条也能清晰可辨,雕刻师在一刀一线中显现功力。人民币人像的雕刻,是凹版雕刻中的极致,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精准传神。为了在凹版雕刻上刻划出传神的眼睛,马荣磨练了。因为怕浪费贵重的雕刻钢版,马荣便用纸笔代替刻刀练习人像的塑造。复杂的光影和色彩在她心中翻译、转化,成为凹版雕刻特有的精美图案。苦练的积累成就了马荣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她的作品逐步应用在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票面之上。就在马荣的手工雕刻技艺进入巅峰期的时候,计算机技术迅捷切入印钞行业,数字化技术改进了印刷、制版等各个工艺流程,而传统手工原版雕刻忽然间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心理的震撼是巨大的。不能在时代的发展面前逃避,更不能让人民币雕刻水平的国际声誉受损,这是马荣和同事们达成的共识。他们最终下定决心,从零开始。

马荣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细致入微观察的习惯,一枝一叶、一花一木,在点线的积累排列中幻化而成独特的“点线艺术”,这是她师父传授给她的心法,更是凹版雕刻的精髓所在,技艺的精华并非依附在工具之上。学习手工凹版雕刻,马荣用了十年。学习计算机凹版雕刻,从零开始的马荣和同事们仅仅用了不到两年,就让一幅幅媲美传统雕刻的数字化作品在雕刻室的机房里诞生了。当掌握了计算机制版的规律后,马荣的功力开始显现,“点线艺术”的精髓融入屏幕之中。数字化雕刻,更让马荣找到了手工雕版时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创作空间,工具的改变事实上是为雕刻师的创作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解放和激发。11月,第一张全数字化雕刻技术的百元钞票从凹版印钞机中诞生,并随后投入使用。

人们说,货币是国家的名片。它是一个国家技艺文化与艺术文化的融汇结晶。如今,马荣已经可以带着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凹版雕刻技艺成就,远涉重洋,为世界同行讲述中国工匠超越自己,融入世界技术浪潮的故事。

一代代中国工匠在勤学苦练中成就自己的技艺,以“中国制造”来共同“制造中国”。同时以永不懈怠的跨越精神,超越自己,创新事业,既追随时代,也推进时代,以新意永续的“中国创造”来创造锐意进取的中国。

高凤林 心平手稳,火箭发动机焊接的中国第一人。

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设计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是我国火箭程碑式的产品,也是我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的主力运载工具。大火箭需要大发动机,而大发动机得制造需要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同样也需要一线动手的大工匠,高凤林就是这样的工匠。他参与焊接发动机的火箭有140多发,占中国火箭发射的一半之多,是火箭关键部位焊接的中国第一人。

对高凤林来说,“长征五号”大运力火箭发动机每一个焊接点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而难度最大的就是喷管的焊接。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有数百根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这些细如发丝的焊缝加起来,长度达到了1600多米。而最“要劲儿”的是,每个焊点只有0.16毫米宽,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是0.1秒。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一小点焊接瑕疵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为保证一条细窄而“漫长”的焊缝在技术指标上首尾一致,整个操作过程中高凤林必须发力精准,心平手稳,保持住焊条与母件的恰当角度,这样才能让焊液在焊缝里均匀分布,不出现气孔沙眼。在国际上,火箭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连接的最佳方案是采用胶粘技术。但这种技术会产生老化,因此高凤林选择了用焊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的焊接必须一次成功,高凤林的技艺和他研制的焊丝决定着焊接的成败。由于铜合金的熔点较低,高凤林必须将焊接停留的时间从0.1秒缩短到0.01秒,如果有一点焊漏就会造成稳定装置的失效。最终,高凤林还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焊接难题。

篇2:从大国工匠高凤林事迹看工匠精神

一、小焊工的“崛起之路”

高凤林出生于1962年,他从小就踏实好学,希望将来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18岁时,他高分考上了七机部一院211厂技校,但“倒霉”的是,他被分配到了焊接专业。起初他和我们想的一样,对这个分配结果十分不满意,迫于当时的情况,他选择接受了这个结果。

由于对这个并不是很喜欢,一开始高凤林是很消极的,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了解到了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高凤林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恰好这时他又遇到了一位恩师:精通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的陈继凤老师。既有兴趣使然,又有名师相伴,高凤林从此埋头苦干,扎实学艺。

很快,高凤林不但将师傅的技艺全部学到手,自己还有了几手创新。凭借着精湛的手艺,他成功地进入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进行焊接工作。期间,他多次临危受命,为国家解决重大问题,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宇航员科学家的功劳,更多像高凤林这样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努力也不容忽视。

航天事业是只有大国才有能力去实行的事业,想要把火箭送上天,是对技术,资金和国家实力的极大考验。因此,火箭制造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一点差错,就算只是一个螺丝钉的问题,先前的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只有像高凤林这样兢兢业业的工匠越来越多,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二、美宇航局2次求助

事实证明,是金子总会发光。很快,在航天焊接工业这方面,高凤林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高难度任务也都是由他来接手完成。渐渐地,高凤林的光荣事迹传到了国外,很多外国专家也对他刮目相看,想要邀请高凤林加入他们的事业,短时间内受到如此多国际专家的青睐,高凤林的名声一下子就响起来了。

早在1994年的时候,高凤林就因过人的技术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大受美国相关人员的赏识,后来他参加了多项国内国际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就连大众熟知的《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节目都曾经邀请过他,称他是青年工人的楷模。

,世界上16个国家地区组织开展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能做出低温超导磁铁的难题。各国绞尽脑汁提出的各种方案,都因不够完美而被否决掉了,方案不够完善,再进行下去就会有出错的可能,因此项目一度停滞。

就在大家都想不出任何办法的时候,著名科学家,同时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也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想到了邀请高凤林来加入这个项目。因此,美国宇航局先后2次以特派专员的身份聘请他前往美国。经过一番研究之后,高凤林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方案,在多方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方案被认可并实施,项目成功推进。

三、大国工匠,为国争光

205月1日,借着国际劳动节这个契机,央视播出了专门介绍我国优秀匠人的节目《大国工匠》。在众多优秀的工匠之间,高凤林位列其中,为了一心一意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他拒绝了某企业为他提供的高薪,和在北京买一套房的条件。

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作用,只要胸怀祖国,脚踏实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无上的光荣。工作既然有台前,那就一定有幕后,两边一起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事实上,他也不仅仅止步于焊接这项工作,在钻研业务的同时,高凤林也不忘学习。他一边工作一边自修,并获得了本科学士学位,在平时的工作里,他更是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高凤林不仅有着精湛的技艺,还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各种项目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在他自己的领域,他也总是大胆创新,帮助解决了有关科技人员久攻不下的难关,他不断地改进方法措施,为某种型号任务的国家立项奠定了基础。

高凤林多次接受大家都处理不了的故障方案,就比如帮助焊接发动机,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必要情况下,还得达到10分钟不眨眼的地步,最终该项任务顺利完成。

四、总结

高凤林从未止步于自己的荣誉,总是在挑战极限,几千几万次精密的焊接操作,连续10分钟不眨眼的高度紧张,对普通人来说,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事。四十多年来,高凤林凭着一双巧手,将无数火箭送上了天,高凤林所焊接的地方,是火箭的“心脏”,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关键所在。

他把人生中近八成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这也是高凤林能达到如此高成就的原因。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让“中国制造”变为了“中国创造”,让中国重新影响了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高凤林那样,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那么中国迈入制造业强国的队伍就指日可待。

篇3:从大国工匠高凤林事迹看工匠精神

高凤林,男,汉族,1962年3月生,河北东光人,1 高凤林,男,汉族,1962年3月生,河北东光人,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质量奖获奖者,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209月25日,高凤林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质量奖获奖者,2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年9月25日,高凤林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高凤林,男,汉族,1962年3月生,河北东光人,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质量奖获奖者,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2019年9月25日,高凤林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没人天生会焊接,与很多人一样,高凤林第一次拿焊枪也很不顺利。当他一手用焊枪夹住焊条,一手拿起防护面罩,焊条已不自觉地接触到练习用的铁板,那突然闪出的耀眼弧光和铁板、焊条熔解的“滋滋”声,让他下意识地将焊枪向上一提——焊条却从焊枪上掉了下来。他放下防护面罩,关掉电源,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没有再动一下。与许多人不一样的是,回过神的他,掏出笔记本和笔开始记录焊接的操作规程和自己操作时的心理变化,再去观察师傅们是如何操作的,然后记下他们的动作特点。最终总结为三个大字:“稳”、“准”、“匀”。终于,他打开电源、拿起焊枪、带上防护罩,深吸一口气,稳稳地将焊枪在铁板上轻轻一点,在满地洒落的“流星”中,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道焊缝。

在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厂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熔焊”是一大关键,有关人员经过一年多的试验也未能取得突破。这块“硬骨头”交到了高凤林的手上。此时他已经成长为焊接领域的青年专家。半年的时间里,从早到晚,高凤林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一趴就是几个小时不下来。过往的师傅打趣说:“小高呀,你是和产品结婚了吧,一来你就抱着它不下来。”凭着这股劲头,他终于把压在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交付出厂。时至今日,高凤林说“这是最苦的一次”。他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用在了学习和每一次攻关中。参加成人自考时,为了复习,他瘦得腮帮子都凹陷了。参加航天系统青工技术比赛时,他吃住在厂里,白天穿梭于攻关现场、训练场、课堂,晚上抱着两摞厚厚的书籍学习到3、4点钟,不到30岁的人头发一把把地往下掉。最终,高凤林在比赛中取得了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的优异成绩,课程设计考试一次通过,产品攻关也进展顺利,并于1991年,被破格晋升为国家级技师。他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高凤林说:“如果追求短期内快速成功,很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篇4:从大国工匠高凤林事迹看工匠精神

高凤林,1962年3月生,河北东光人。1980年9月参加工作,成为航空航天工业部(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工人,直到现在始终扎根在车间一线。

他是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第一颗“心脏”(氢氧发动机喷管)都在他手中诞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成立了首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班组——高凤林班组,高凤林任组长。起,任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年10月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6月,受聘为吉林大学特聘教授。

说高凤林是“金手天焊”,不仅因为早期人们把比用金子还贵的氩气培养出来的氩弧焊工称为“金手”;还因为他焊接的对象十分金贵,是有火箭“心脏”之称的发动机;更因为他在火箭发动机焊接专业领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可谓是世界顶级的焊工,也是我国焊工界金字塔的绝对顶端。

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高凤林用四十多年的坚守,诠释着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高凤林说:每每看到自己参与生产的火箭被成功送上太空,就有一种成功之后的自豪感,一种民族认可的满足感。

这种自豪和满足引领着他一路前行,成就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也见证了中国走向航天强国的辉煌历程。他是青年人的楷模,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结合体,是新时代产业工业的技能报国的典范。

篇5:从大国工匠高凤林事迹看工匠精神

高凤林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焊工,但他在焊工职位上,几十年发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中国第一焊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门为国家焊接卫星、火箭和导弹。

以至于一些外企直接向其开出了500万年薪,外加北京两套房的薪资条件来招揽,可他却选择了果断拒绝,并坚定地说:“祖国需要我,为国家做事我感到骄傲,这不是金钱买得到的。”

高凤林把焊接这份职业做到了极致,也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高凤林出生于河北东光,家庭普通,是一名地道的河北汉子,豪爽、热心,他从小除了比一般的孩子更加热爱学习以外,并没有什么差别。

1962年的中国,正是开始大规模实现“四个现代化”热火朝天的阶段,工人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也因此工人在当时的地位极高,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成为很多家庭、很多孩子的梦想。

高凤林从小就有理想,学习又刻苦,于是在1978年,得以进入当时的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技工学校焊接专业学习。

他开始像其他人一样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为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建设者打基础。

但其实,在年轻的高凤林心里,焊接这个专业并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天天眼睛对着耀眼的火焰和电弧,任谁在初次接触都有些抵触。

但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高凤林也只能接受现实,按部就班的学习焊接相关知识。

由于211厂技工学校本身就是对口培训学校,学校组织的实习便是在第一研究院的211厂实习参观。

就是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车间实习,让高凤林对于焊接这份职业的抵触情绪迅速消融,并让其满怀热情地坚定选择了这份终生职业。

实习参观中,高凤林亲眼见证了211厂的焊接老师傅们,正在做火箭发动机的焊接操作。

这时他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后能参与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的技术产品生产,这让年轻的高凤林心潮澎湃。

一个人的心态改变,注定会在其行动上造成巨大的影响。从此以后,在焊接学习中,高凤林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焊接技术的学习中去。

1980年,高凤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也如愿以偿地进入到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成为211厂14车间一名焊接工人,并在8年后转职到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

有些人可能认为高凤林进入到这样的国企,以后也就会从事普通的焊接工作,和其他人一样按部就班,拿着每月按时发放的工资过日子。

但高凤林和其他人并不一样,为了让自己的焊接技术更加完美,他首先拜了厂里的焊接老师傅陈继凤为师,向其虚心学习焊接技术,使得自己的焊接手艺愈发高超。

随后,高凤林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从1988年开始,直到1992年,这四年时间里,高凤林进入首都联合大学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学习,对于机械构造、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有了更加完善的学习,为其以后高超、精湛的焊接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期间,高凤林从未停止在焊接这个职位上的追求和进步。

它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焊接岗位中,勤思考、多动手,多跟其他技术精湛的老师傅学习,很快,高凤林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焊工岗位,成长为一个焊工技师,焊接水平在211厂14车间里很是拔尖。

但这点成绩远不是高凤林所追求的,他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更苛刻的标准,他要把焊接这个职位做到极致。

从1993年到这6年间,高凤林又成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的焊接工人。

但不同的是,孜孜追求,力图精益求精的高凤林在9月已经成为焊接高级技师,他远比那些按部就班的人在焊接上走得更远,追求的目标更高。

之后,高凤林又转职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做车间工人。

但不管所在单位名称如何变更,高凤林始终默默耕耘在211厂14车间,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2月,38岁的高凤林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特级技师,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取得这份荣誉,已经走到了焊接职业的终点,没有再进步的可能了。

但高凤林不同,他有着更具有“野心”的目标,他要把焊接当成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来做,做到焊工这份职业的极致。

就在20,高凤林又到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修,把自己以前的知识短板补回来。

时,高凤林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一边给国家焊火箭、卫星和导弹,一边在北京理工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类的相关知识。

他在这一年通过了等级考试,成功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的学士学位,成为一个有学历有技术的特级焊接工程师。

由于高凤林表现出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特别成立了高凤林班组,高凤林成为一名光荣的班组长,带领所属的工班人员刻苦公关,精益求精,成为211厂的一张名片。

随后,高凤林由于卓著的贡献和精湛的技能,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评为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

在时,高凤林被全国总工会推荐,当选为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但无论自己的职位如何变更,高凤林始终像钉子一样“钉”在自己的焊接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刻苦钻研自己的焊接技术,力求更上一层楼,为祖国的航天科技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

那么对工作如此“倔强”的高凤林在焊接这份职业中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职位的一步步升迁,他又付出了哪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呢?

首先,高凤林在焊接这份职业上拔得的头彩,是在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CZ-2E)的研制上。

长二捆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出来可用于中高低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卫星的发射。

但这个运载火箭是一枚大型两级捆绑运载火箭,其一级外部需要捆绑两个直径为2.25米,高15米的助推器,想要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庞然大物的设计和制造,显然是困难重重。

其高达80多米的全箭震动实验塔,这个研制火箭的核心就成为一个拦路虎。

由于这个试验塔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特别是材料特殊,容不得出半点马虎,也因此研究设计人员要求要做到一级焊缝(100%探伤),这对焊接工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但高凤林这样有准备的人显然不会被困难吓倒,他对材料进行反复的焊接试验,尝试各种焊法,最终提出了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一系列特殊的工艺方法,最终顺利完成了塔台的震动大梁焊接攻关。

不但保证了震动塔台保质保量的按时竣工,也使得长二捆火箭的实验能如期完成,使得能成功发射,其焊接的震动大梁在后来的工程升级测试中,承力由360吨增加到420吨,其质量依然可靠。

也因此,该工程获得了部级项目一等奖。

大家都知道,火箭之所以能载货飞行,火箭发动机是重中之重,其推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其载荷的多少,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能造出多大载荷的火箭是这个国家技术水平的体现。

为了提升中国运载火箭的载荷水平,航天科技集团设计出了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用了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保证了氢氧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但研究和设计通过了,在制造中却成了难题,尤其是在发动机的大喷管的大小端焊接上,超薄与超厚材料在复杂结构下焊接对接,极其容易出现燃料泄漏,基本国内当时没有这个焊接技术。

也因此,我国研制的首台发动机大喷管差点因为制造“难产”而被“判死刑”。

就在这严峻的时刻,高凤林站了出来,他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焊接技术攻关上来,经过反复摸索和实验,最终向上级提交了高强脉冲焊,配以打眼补焊的焊接工艺流程,并最终通过了专家认可。

不但使得长三甲、长三乙等火箭项目成功实验和量产,而且在后续生产的多台大喷管产品中,按照高凤林提出的焊接工艺流程来做的产品,其核心的气密试验均一次通过,质量极其可靠。

高凤林为中国后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菲律宾马部湾等大型通讯卫星,和探月工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该型的喷管制造工艺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而这还不算完,誓要把焊接这份职业做到极限的高凤林,其在焊接工作上攀登的高峰远不止此。

在攻克国家某高精尖武器项目时,由于其特殊材料和结构与传统武器截然不同,一时被制造卡了脖子,无法实验和量产。

高凤林多次被点名受命攻关,成功以高质量的焊接水准解决了生产和焊接的难题,使得国家这一重点武器型号顺利研制。

在国家某特种车的研制中,其后梁和起竖臂组装和焊接久久无法攻克,导致此型特种车辆迟迟无法量产,影响到了我国防的升级换代。

关键时刻,作为焊接首席专家的高凤林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一遍遍试验,一次次检查,最终出色完成了生产工艺的焊接工艺攻关。

其中该型号特种车辆的后梁和起竖臂工艺还获得了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阶段成果二等奖,足见此项目的重要性和高凤林贡献的巨大。

在国家863项目中,有一个关于50吨级大氢氧发动机的攻关项目,制造难度极高,被卡脖子多时。

关键时刻,又是高凤林站了出来,他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和焊接理论与精湛的技术,大胆创新焊接工艺,一度提出了突破材料理论的禁区,创造性地运用b值、s值在多种高低温合金混合焊接接头结构中的应用,一举突破了科技人员一筹莫展的制造工艺难题。

他的这一创新举动,成功使得50吨大氢氧发动机项目得以继续推进,为部、院确定的“三转一把火”关键大型攻关项目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为我国某重点型号火箭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奠定了基础。

,航天科技集团开始研制一个新型号火箭,那就是长征五号,该型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起飞质量达到了869吨,但其复杂的火箭发动机的制造工艺又成为了拦路虎。

高凤林也再次开始了一个新的焊接挑战,他要把长征五号发动机上数百根几毫米粗细的空心管线“编制”到一起,要完成这个焊接,其焊缝仅有接近头发丝的粗细程度,而其总长度却有接近两个标准足球场那么长。

如此精细又复杂的操作,哪怕是高凤林这位在“焊接江湖”身经百战的“老将”都感觉极其棘手,哪怕一眨眼都可能导致焊接失败,影响发动机质量。

“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

高凤林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奉献精神,开始朝着新的“焊接之巅”发起冲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而这些成绩,仅仅是高凤林在把焊接职业做到极致的几个代表性事例,高凤林在国家型号攻关中的起到的关键作用案例还有很多。

比如长三乙遥二火箭攻坚项目、图154发动机修复项目、民用真空炉工艺革新项目等,高凤林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统计,在高凤林作为我国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期间,经过其手的火箭发动机占了我国制造的火箭4成之多,攻克各种焊接工艺疑难杂症多达200多项,甚至参与了16个国家的国际攻关项目,被美国宇航局以特派专家的身份进行项目督导实施

除此之外,在高凤林作为我国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期间,经过其手的火箭发动机占了我国制造的火箭4成之多,攻克各种焊接工艺疑难杂症多大200多项。

甚至,高凤林还出名到国外,受邀参与了16个国家的国际攻关项目,被美国宇航局以特派专家的身份进行项目督导实施。

时,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主持的、有16个国家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目正在进行,但却因无法低温超导磁铁而陷入了停滞,理论被制造技术卡了脖子,国际上多批专家提出的方案,均由于达不到要求,而被美国航空航天局主导的国际联盟否决。

此时作为项目主导人的丁肇中教授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一个叫高凤林的“超级焊接巨匠”,他经过多方协商,最终请到了高凤林出手。

高凤林也不负众望,他到场考察后,经过仔细对比和思考,凭借自己多年的“无敌焊功”,很快指出了这个低温超导磁铁制造的症结所在,并给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一举获得了美国宇航局和国际联盟的认可,使得这个国际项目得以继续开展。

许多人以为高凤林仅仅是一个“焊接巨匠”,但在高凤林的心里,焊接不但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实打实的大学问。

,高凤玲获得了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的金奖,有的外企为了挖走如此优秀的他,开出了令人难以拒绝的高价薪酬,是高凤林平常工资的八倍。

但高凤林不为所动,他不在乎工资的高低,他只想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为了培养下一代高端焊接人才,高凤林还亲自著写了多篇关于焊接的论文,这些论文多篇发表于《航天制造技术》、《航天产品应用焊接技术》等专业期刊,成为很多中国高端焊接工程师的技术参考。

而且高凤林还亲自带了17名徒弟,手把手教他们高端焊接技术,累计授课达到了260课时以上,为国家的高端焊接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焊工,这本来一平凡的职业,却被高凤林做到了极致,做到了同辈难以企及的高度,或许正是应了“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这句格言。

高凤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学而不倦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和拼搏进取精神,正是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的新时代劳动者精神,其高贵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中国建设者和劳动者学习。

篇6:从大国工匠高凤林事迹看工匠精神

“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不仅有高超的技术,对待工作更是严谨认真。为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失误,如果一道工序需要10分钟,他就能做到10分钟不眨眼。” 就读于某985院校的大四学生金欣认为,“工匠精神”是爱岗敬业精神,“能在平凡的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他的人生信条是:“弘扬工匠精神,要时刻保持向上的心态、归零的心态,久久为功,向更高的目标进发,逐步实现个人价值。”“要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永恒的信念,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中,用扎实的知识和高质量的产品推动社会的发展。”

篇7:高凤林的工匠精神事迹

高凤林基本介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高级技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工学校毕业生。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提出和创造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多项新工艺方法,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接难关,高标准地完成多种运载火箭重要部件的焊接任务。

高凤林的工作经历

高凤林1980年技校毕业分配到发动机制造车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至今,他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在焊接方面怀揣超人的独特技能,是年轻技术工人中理论与实践实现最佳结合的典范。在型号生产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等大型攻关项目,特别是在新型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生产、科技攻关中,他多次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以非凡的胆识,严谨的推理,娴熟的技艺攻克难关,并结合自己对焊接过程的特殊感悟,深刻理解,灵活而又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动化生产、智能控制等柔式加工中,为国防和航天科技现代化,为型号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多次受到李鹏、尉健行、罗干、刘华清、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高凤林的个人贡献

贡献1

在长二捆运载火箭研制生产中,高达80多米的全箭振动试验塔是“长二捆”研制中的关键,而塔中用于支撑火箭振动大梁的焊接是关键的关键,该材料特殊,要求一级焊缝。高凤林经过反复试验,提出了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一系列保证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出色地完成了振动大梁的焊接攻关,保证了振动塔的按时竣工和长二捆火箭的如期试验,保证了澳星的成功发射,该工程获得部级项目一等奖。日前,在载人航天工程升级测试中振动大梁焊接质量依然良好,承力从360吨提高到420吨,大梁安然无恙。

为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由于使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给焊接加工带来诸多难题,尤其在发动机大喷管的大、小端焊接中,超厚与超薄材质在复杂结构下的对接焊,多次泄漏,高凤林经过反复分析和摸索,终于找出了以高强脉冲焊,配以打眼补焊的最佳工艺措施,攻克了难关。在首台发动机大喷管将被判死刑的关键时刻,高凤林化险为夷,将第一台大喷管推上了试车台,保证了长三甲等型号火箭的研制进度。后连续生产多台,气密试验均一次通过,作为主要完成人,该喷管的制造工艺荣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长三甲、长三乙已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三号,菲律宾马部海等大型通讯卫星,并即将成为探月工程的主力火箭。

贡献2

在国家某重点型号任务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多次受命攻克难关,保证了我国重点型号武器的顺利研制;在国家某特种车的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充分运用焊接系统控制理论,出色的攻克了一系列部组件的生产工艺难关,保证了国防急需,其中后梁和起竖臂分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阶段成果二等奖。某型号发动机试车多次失败,头部生产试验中断,生产无法继续进行,高凤林同志应邀参加,以气保护双面成型和局部自由收缩焊接等措施终于解决了难关,将试验压力由130个压力提高到180个压力,满足了使用要求,试车得以成功。某型号发动机隔板焊接后易出现裂缝、堵塞等缺陷,有时100%返修。针对这种情况,高凤林大胆提出工艺改进措施,焊出的产品1994至三年X光透视合格率连续达到100%,该技术获厂、院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在某型号引射筒的焊接攻关中,在公司总经理的亲自授命下大胆改进,突破难关,使有关单位近一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得以解决,且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仅三天就生产出6件一次合格率100%的工艺试件,156件产品的生产也只用了一个半月,100%一次合格,保证了近一亿产值的产品交付。

贡献3

在国家863 攻关项目50吨大氢氧发动机系统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大胆采用新的工艺措施,突破了理论禁区,创造性的运用b值、s值在多种高低温合金混合焊接接头结构中的应用,解决了有关科技人员久攻不下的难关,多次获奖,为部、院确定的“三转一把火”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某型号任务国家立项奠定了基础。不断地改进工艺措施,不断地创造新工艺方法,不断地攻克一个个难关,锻炼了高凤林,他练就出一手卓尔不群的焊接技艺,积累了系统解决实际焊接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他在型号攻关中的事例不胜枚举。他多次在关键时刻为型号总师、厂、院领导提供技术依据,使长三乙遥二箭(故障处理方案被刘纪原总经理亲率的总公司专家组采纳)、某产品得以顺利发射,也被传为佳话。他运用精湛技艺还修复多台长三甲大喷管,多种型号的焊接工艺改进,及长三、长三甲发动机生产工艺的革新,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共计节约或避免经济损失一千五百多万元。

贡献4

在公司民用产品真空炉的生产中,高凤林提出的新焊接工艺比原方法提高工效5倍多,节约原材料50%,实现系统批量化生产。仅此一项(节约原材料和提高效率),多年来就为国家节约资金400多万元(该产品也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已销往美国、波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

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厂大型机车换热器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经试验换热率达75%,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我国新型节能机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钛合金自行车架焊接是国内一项技术空白,兄弟单位组织技术攻关仍未找到解决办法。临时授命的高凤林经过大量实验,按期焊出了样车,振动实验达20多万次,大大超过了设计振动2万次的要求,填补了该技术国内空白(前航天总公司副总经理夏国洪亲临视察并在航天报头版登载)。

此产品多次参加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中国上海、马来西亚等自行车博览会,受到好评,目前该产品已全部销往欧美、东南亚各国,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协助某研究所攻克了长三甲模盒及大型超薄波纹管的焊接制造难关,使该项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在这之前只有美国等国家生产)。

高凤林个人荣誉

多年来高凤林同志共攻克难关96项之多,1994年以最佳焊缝成型第一个完成美国ABS焊接取证认可,受到美国船检官员的称赞并被首推该试件为工艺评定试件。并多次作为厂、院、北京市焊接教练、集团公司命题组长、参加全国比赛,并取得好成绩。著有论文多篇分别发表于《航天制造技术》、《航天产品应用焊接技术》等刊物。

由于贡献突出,其事迹多次被收入《中华名人录》、《当代人才》、《国际人才》等期刊和中央台《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节目。授课260课时以上,带徒17名。在钻研业务的同时,高凤林注意提高文化素质,进修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他还积极参与党、团、工会等工作,先后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党支部青年委员、组织委员、工会分会主席等职,并以自身的表率带动影响青年团员和广大职工群众。自参加工作以来,安心一线工作,多次谢绝了外界高薪聘请,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技术精益求精,是公司青年尤其是青年工人的楷模。

1991年高凤林以精湛的技术和突出贡献被破格评聘为国家技师,被评聘为高级技师,又评聘为特级技师。

1983年以来,高凤林同志连年获得厂、院优秀团员、党员、新长征突击手、先进生产者、十佳青年等称号共二十多项。此外,他还在1986年获北京市国防工业工会优秀积极分子;1991年获部青工技术比赛实际第一、理论第二;1995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获航天百优“十杰”青年、航天部劳动模范、航天技术能手、中央国家机关“十杰”青年;19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等称号、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篇8:大国工匠马荣和王伟的人物事迹介绍

马宇 用时光作为粘合剂,毫厘之间,重现旷世兵马俑。

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刚出土的时候,两千多年的历史积尘已经把它们压成碎片。如何让这个碎片化的历史文化奇迹完整挺立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马宇是最早接触这项工作的成员之一。兵马俑深埋两千多年,大部分陶片和地下环境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平衡关系,突然出土,他们的存身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了避免环境变化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大量修复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由于年代久远,兵马俑陶片表面非常脆弱,修复人员用刮刀清理的时候,既要刮净泥土,又要保证文物的完好,走刀的分寸拿捏极为较劲。为了练就这项技艺,马宇在修复兵马俑之前,花了两年时间,在仿制的陶片上用手术刀不停地磨练手感,走了上千万刀,才把握住毫厘之间的分寸。在拼接兵马俑的过程中,只要有一块陶片位置出现错误,那么整个拼接过程就必须重来。而拼接难度最大的是那些体积小、图案较少的陶片。为了一块陶片,马宇有时需要琢磨十多天,反复预演数十次,甚至上百次。

马宇参与了近20 年来秦兵马俑修复工作的各个阶段,兵马俑的第一件戟、第一件石铠甲、第一件水禽都是马宇修复的。两千多年前的雕塑品在马宇手中获得了第二次艺术生命,形象讲述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没有两块碎片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一尊兵马俑雕像的拼接问题是相同的。每一块拼接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的块体比对都是新问题的研判。在貌似重复中不断应对新问题,修复者们把这份工匠式劳作变成了艺术和学问,他们是国家文化使命的真正有力承担者。

王伟 木槌的密集敲击,让精美弧线划过蓝天。

在我国自主制造大飞机的制造者行列中,钣金工王伟的经历颇有些传奇。上世纪80年代,包括运十在内的一系列民用飞机生产线陆续下马,大部分产业工人转岗,王伟也告别了上海飞机制造厂。临走时,他带上了一块废弃的金属板。离开制造厂后,王伟干过许多工种。最后,开起了货运出租车。但闲暇的时候,他还是会用木槌不停地敲击那块当初从厂里带走的金属板。日复一日,王伟的钣金手艺也越发精湛。,自主设计制造大飞机列入政府制定的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中。王伟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自己当年的师傅。每天清晨,王伟几乎总是第一个来到钣金车间。这个习惯从他回到厂里,就雷打不动。

中国自主制造的大飞机C919的零部件,有80%是第一次设计生产的。除了舱体型材更加坚硬外,舱门下部还有一道轻微的弧线变化,这个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变化,要用手工敲打出来,难度可想而知。而舱门的加工误差要求在0.25毫米以内,这对机械加工来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不仅是在中国,即便是美国的波音、欧洲的空客飞机制造,也都是靠手工来实现。王伟凭借过人的技艺,敲击的舱体与工装之间的缝隙,让九丝的量尺都无法通过,证明了他已经将公差缩小到了接近标准公差的三分之一。

11月,中国自主制造的大飞机C919下线,接受批量投产前的系列检验。大飞机自主制造的成功是国家制造业水平的系统化高标准体现,是中国制造业全面腾飞的象征。这个腾飞的实现依托于千百万中国工匠的坚守、钻研、勤奋和所达到的技艺境界。

篇9:大国工匠李仁清和李峰人物事迹介绍

李仁清 在二维平面重现三维艺术,“错一片而动全身”。

李仁清的拓印手艺是在二维平面上重现三维艺术,无论是照相技术,还是3D扫描技术,都无法像拓印一样与文物零距离的接触。拓印能够将碑文石刻上的线刻、纹理、风化程度对等呈现在拓片上,许多已经消失或被毁坏的文物正是通过拓片得以复原与传承。刚入拓印行的李仁清以为,无论是平面碑碣,还是立体雕像,都可以拓印。但老拓工教导他,中国自古传习下来的只有平面拓印法,立体的东西会顶破拓印纸张,完全不可行。祖宗之法是有大道理的。但是这位刚刚入行的新人竟然被自己不着调的想法迷住了,他在精心学习,平面拓印技术的同时,仔细地琢磨拓印非平面的东西,背着师傅,他开始拓印浮雕。

经过二十多年摸索,当年那个曾被认为怪异的想法变成了成熟的操作技艺。当这门传承中的创造性技艺渐被认可之后,李仁清也开始拓遍大江南北,对高浮雕和圆雕造像文物进行抢救性拓印,留下宝贵的档案,而且成为中国申遗的重要依据。

这次,李仁清要挑战的是北魏时期雕塑的立姿释迦牟尼像,它坐落在河南省巩义市的一个石窟里,佛像高近6米,当时的能工巧匠倚崖就势,精心雕刻,尽管经历了15风剥雨蚀,依然法相丰腴。实属中古时代的雕塑艺术经典。如果能够使用高浮雕拓印术予以表现的话,会造就经典性的立体拓印艺术杰作。经过了精确的测量之后,拓印正式开始。湿度合适的宣纸一一铺到大佛的脸上和身上,对凸起部位的拓纸,李仁清都需要确认合适的位置,用剪刀仔细地剪开,用打刷把宣纸与佛体完全贴敷在一起。

夏季的高温会使得宣纸中的水分蒸发很快。李仁清他们一刻都不能停息,必须在水分完全蒸发之前刷上墨汁。上墨需要重复十多回,在上墨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细小纹路,这是古人在雕刻佛像的时候留下的印记,拓印技术会把它们纤毫毕现地展露。这也是拓印技术的魅力。到了夜晚,拓印释迦牟尼大佛的工作还在继续。李仁清不停地为宣纸补充水分,以此保持拓纸与佛像的完全贴合,以保证拓印效果。

与平面拓印不同,由于立体拓印需要随着拓体凹凸而把纸面剪开,这使得拓印后的宣纸是碎片状的。李仁清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要把上千张的碎片状拓纸拼接在一起,才能形成一整幅拓片。拼接碎片需要结合考古测绘、绘画、雕刻等多方面知识。即便有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每一次拼接依然是对李仁清巨大的挑战。上千碎片、繁多的操作步骤,不能出现一个差错,否则就会一错而引发百错,这里真叫做“错一片而动全身”。拼接完成之后的工作是修整,修整大佛的面部是最难的工作,其中耳朵又是难中之难,它实属再创造的大学问。经过3天的接片拼纸,拓片上的大佛像不仅毕肖原雕,而且浓淡相间的拓印墨色似乎光影浮动,让大佛产生了衣袂飘然之感,历史经典变得灵动可亲。这种感觉是现代科技复制术中找不到的。

纸张摩拓,丝绸织造,陶瓷烧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它们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中国元素。这些贡献的主要技术基础是工匠劳动。从上古直到当今,中国工匠们以自己的扎实创造赋予民族文明以实体形态,他们的劳动经典源源不断充实着民族文明宝库,证实着中华民族在精神原创内涵和物质生产领域的浩然活力。

李峰 心细如发,以柔克刚,他在高倍显微镜下“磨刀”。

6月25日20点,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升空。长征七号火箭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一飞冲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史的多项第一。205月,在长征七号火箭的总装车间里,数以万计的火箭零部件来自全国各地,它们在这里集结。经过严格的组合测试,然后被运送到海南文昌发射场组装。但有一个部件被特别处理,这就是长征七号火箭的惯性导航组合。

在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的车间里,铣工李峰正在工作,尽管此刻属于加班加点赶工,但他的每一个动作依然是从容不迫的。李峰加工的部件是火箭“惯组”中的加速度计。如果说“惯组”是长征七号的重中之重。那么,加速度计就是“惯组”的重中之重。在他的工作模式里,速度不来自表面的急促紧迫,而源于每一个工作行为的准确有效。在他心里,精益求精已经成为一种信仰。

“惯导”器件中每减少1微米的变形,就能缩小火箭在太空中几公里的轨道误差。1微米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那是目前人类机械加工技术都难以靠近的精度。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是李峰的绝活。李峰磨制刀具时心细如发,探手轻柔,这时他所有的功力都汇聚在手上。看李峰借助200倍的放大镜手工磨刀才会让人明白,为什么在中文里工匠的技能被称为“手艺”。磨刀具的李峰,就用他那一双看似慢条斯理却又精巧灵动的手,一面拨轮,一面按刀,以无穷的耐心磨下去。与金刚石同等硬度的刀具逐渐呈现出李峰所需要的锐度和角度,这是真正的以柔克刚。

李峰20岁时一进厂就被分配为铣工,26年里只干过这一个工种,显然,铣工将是他坚守一辈子的行当了。李峰的父亲李发祥也在这个厂里干了一辈子,30多年的磨工让他成为厂里成品率最高返工率最少的冠军。儿子后来从父亲手里接过了那个无形的“冠军”奖杯。如今年逾八旬的老父亲腰腿都不那么劲道了。李峰在家里会时常给老父亲做做按摩,那双手此刻会变得轻重有节,张弛有律。

工匠们的手上积淀着他们的技艺磨砺,心智淬炼和人生阅历。如同参天大树的年轮记载着大树所承接的日月风霜。

篇10:大国工匠顾秋亮和李刚人物事迹介绍

顾秋亮 眼看、手摸,就能判断发丝五十分之一的误差。

中国船舶重工的钳工顾秋亮的绝活也在手上。他凭着精到丝级的手艺,为海底的探索者7000米级潜水器“蛟龙号” 安装特殊的“眼睛”,他安装的 “眼睛”可以承受海底每平方米数千吨的压力,在无底黑暗中神光如炬。深海一直是人类所知甚少的冥茫世界。7月,中国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来到了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这里的深度是11034米。蛟龙号的观察窗与海水直接接触。面积大约0.2平方米的窗玻璃此刻承受的压力有1400吨重。而观察窗的玻璃与金属窗座是异体镶嵌,如果二者贴合的精度不够,窗玻璃处就会产生渗漏。安装蛟龙号观察窗玻璃的时候,顾秋亮必须把玻璃与金属窗座之间的缝隙,控制在0.2丝以下,这是不容降低的设计要求。顾秋亮和工友们把安装的精度标准视为生命线。0.2丝,约为一根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么小的安装间隙却不能用任何金属仪器接触测量。因为观察窗玻璃一旦摩擦出细小划痕,到深海重压之下,就可能成为引发玻璃爆裂的起点。靠着眼睛观察和手上的触摸感觉,能够判断一根头发丝五十分之一的0.2丝误差,这的确是神技。不仅如此,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顾邱亮纯手工打磨维修的蛟龙号密封面平整度也能控制在2丝以内,因而人们称呼有这个能力的顾秋亮为“顾两丝”。

为了练成这门功夫,顾秋亮把一块块铁板用手工逐渐锉薄,在铁板一层层变薄的过程中,用手不断捏捻搓摸,让自己的手形成对厚薄的精准感受力。手指上的纹理磨光了,但这双失去纹理的手却成了心灵感知力的精准延伸器。

李刚 闭上眼也能连接好小盒子里密如蛛网的线路。

1965年7月,北京1号线地铁开建,采用地面全挖掘式的方法,长安街为此大开膛。如今,中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最庞大的城市地铁交通网,预计到中国将有45座以上城市建有地铁。但是看不见哪一处工地为了建地铁而把整条街道大开膛。这全靠开凿地下隧道的终极武器——盾构机。

在中国中铁装备集团的车间里,工匠们正在忙碌。他们要率先制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马蹄形盾构机,将能够直接开凿出马蹄形隧道。接线盒在盾构机上是“神经中枢”,整台盾构机的电路系统被50多个接线盒所控制,每个接线盒都有100多根电线经过,形成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直接决定着盾构机的行动能力。从世界上第一台盾构机诞生到现在,初始结构的盾构机接线盒虽然曾经有过一代代的高手试图予以改进,但最终还是只能原样不动。但中国马蹄形盾构机的整体创新却要求中国工匠必须改变那个全世界同行都未曾撼动过的“祖宗之制”。而且这个重大改进是紧迫的限期完成的。从第一台国产复合式盾构机的电气组装到现在,李刚已经高质量地完成了300多台盾构的电气系统组装。四年前,李刚研发制造的盾构机核心部件液位传感器打破了国外企业的百年垄断,性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次,李刚发起的技术冲击目标依然是世界第一。马蹄形盾构机的电路系统拥有4万多根电缆电线,4100个元器件,1000多个开关,如果其中有一根线接错,一个器件使用有误,就会导致整个盾构机“神经错乱”,甚至线路会被大面积地烧毁。李刚投入的这场技术改进是风险巨大的。而它所要求的精细、精准、精微、精妙,几乎时时在挑战着人类操作的极限。58天的殚思竭虑,李刚终于设计出了一套与马蹄形盾构机相适应的新型脑神经系统。

新型接线盒改造成功,此刻距马蹄形盾构机预定的出厂时间也只剩10多天了。但李刚的一切相关工作依然是快而不乱,稳中求速,精益求精,质量第一。李刚说,“我的职业操守就是,把自己的每件事情做好,一点小事情也必须要认认真真去做。”

李刚和工友们的工作成为马蹄形盾构机项目推进的重要保障。年7月17日,世界首创的中国马蹄形盾构机成功下线,表明中国实现了异型盾构装备生产的全面自主化,也标志着世界异型隧道掘进机研制技术跨入了新阶段。中国工匠们站到了这个领域的世界巅峰。

在历史上,科学蕴含在实用技术中;在现代,技术与科学并称。手上有绝活的工匠都是充满科学精神的研究型人才。他们精到无极的手艺不仅仅在手上,更在不懈探索的心思里产生。

巅峰匠艺的核心是“精”:心有精诚,手有精艺,必出精品。这些精品也许并不总是能够惊天动地。但它们却总会让一份令世人敬重的工匠精神传递久远,贡献人间。

篇11:大国工匠周永和与毛胜利人物事迹介绍

周永和 巧手拼就世界最大“天眼”

40多万块面板,逐一编号烂熟于心。脚踏实地,中国工匠为天文事业贡献卓越。

3月,中国超大射电望远镜建设项目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天坑里正式动工,它被简称为“FAST”。“FAST”工程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口径500米的球面反射镜,依托在巨大的索网结构上,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大小。

周永和是中船重工武船集团的起重工,有从业经历,曾参与过诸多国家重点工程,但面对这个世界级的大镜子,他也深感无从下手。FAST射电望远镜的反射面板多达40多万块。周平和和工友们先把100块小反射面板组装成规格不一的4000多块大反射面板,其中单片最大面积约120平方米,最大重量超过1吨。由于强度低、容易变形,而且由“小镜片”组合的曲面,形状并不整齐划一,把它们一个个起吊数十米高,空中运送数百米,下落安装,不能有一点磕碰污损,面板相互间的吻合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这简直是一个前人从未领教过的挑战。周平和他们从圆规中得到启迪,决定以“FAST”大球面的中心为圆心,在离地面50米的高空中,用现代机械架起“半径型”的吊运系统,一个圆规式吊装体系就成型了。周永和精心研究安装图,每一块面板编号多少,在什么位置,尺寸大小,他闭上眼睛都能说出来。

7月3日,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完成最后一块反射面板的吊装,历时11个月的主体工程正式完工。“FAST”属于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是世界射电天文科技领域的巅峰之作,中国射电天文将因为拥有这件神器而领跑世界。它能够以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灵敏度,开展从宇宙起源到星际物质结构的探寻。甚至还可能用于搜寻地外文明的通讯信号,寻找外星人。

全世界乐于探索宇宙的人们都将能够分享这个威力无比的“天眼”所探寻到的太空奥秘。他们仰望星空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脚踏实地的中国工匠们对人类天文事业的卓越贡献。

在人类的探索之路上,工匠破解了创造之路上的无数难题,保证了人类的求索之路永续延伸。

毛胜利 当了29年晒纸工,依古法造出“三丈三”大宣纸。

在宣纸的故乡安徽泾县,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晒纸工毛胜利和上百位工匠在进行着“造大纸”的实验生产。这种大幅面宣纸按照尺寸规格,被称为“三丈三”,宽度3.6米,长度达11米。

纸张成型的第一关键环节就是捞纸。手工捞纸讲究的是精细,听水的声音,感知竹帘晃动的韵律。在号子声中,44人将均匀附着纸浆的一幅特制的巨大竹帘抬出水面,形成了一张湿漉漉的宣纸。“捞”出来的“三丈三”大纸帖一层层叠码成摞,放平压实,缓缓挤出水分。再经过一天的烘干后,三丈三的命运就交给了晒纸的三位工匠。在古代,湿纸干燥的工序是在太阳下面晾晒,现在改在了室内,用加热了的“焙”来烘干。毛胜利用白粗布浸透米汤,快速地涂抹到焙面上,作用是让纸张贴得平整严实。米汤的浓淡程度,与焙面的温度如何搭配,全是影响晒纸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都要靠工匠的经验来把握。

一切准备就绪,毛胜利站上了3米高的平台,他要把一张30多平方米的又薄又软的湿纸一刷一刷地定在加热的焙面上。第一刷尤其重要,它要为整张纸端端正正地定位。行业里把大纸贴上、有把握按下第一刷的工匠叫“头刷”,是不容置疑的大拿。

除了定位的功力之外,毛胜利的顶尖技艺就是他的“刷子功夫”,手法干脆利落,稳准快实,连贯流畅,直如行云流水,绝无拖泥带水。湿润柔软的大纸张在焙面上平平整整,没有一个气泡,不出一条褶皱,不留一道刷痕,更不许有一点撕裂,毛胜利已经把自己的这把刷子练到了化境。

篇12:大国工匠周平红和张兴华人物事迹介绍

周平红 免去患者开胸破腹之痛的仁医

独辟蹊径,0.4厘米食道壁上打隧道。爱众惠民,更多胃肠道疾患得救治。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是周平红工作的地方,全世界最具难度的POEM手术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这里完成的。POEM手术全称是:内窥镜下食管下层肌切开术,是目前全世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最佳方法。和外科手术不同,POEM手术是利用一条1.2米长的特制管状内窥镜,深入体内的手术点,实施精准手术。对患者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手术只须在人体的自然腔道——消化道开一个小创口,免去了开胸破腹之痛。这种手术是在食道管壁的表浅黏膜层和较深的肌肉层之间进行。人的食道壁最厚的地方只有0.4厘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进行手术,病人食管受损的概率比较大。周平红独辟蹊径,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夹层中,建造一条隐形隧道,在食道壁里打隧道是周平红的独创。完成这场手术,周平红只用了20分钟。而眼下,即便是在内镜手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做一台简单的POEM手术依然需要至少一小时以上。

几百台POEM手术成功之后,周平红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作为中国代表,他被邀请参加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第14届世界消化内镜大会。这次在世界专业舞台上的亮相,周平红展示了中国医生在内镜手术方面的速度,质量和技法,并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的领先地位。

求索者的路径总是前行的,取得世界性认可也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周平红在实践中把原来一直局限在胃肠道腔内的内镜手术延伸到腔外——胸腔和腹腔。这是划时代的突破。意味着胃肠道疾患之外的更多病人将受惠于内镜微创手术。

工匠皆有爱众惠民之心,这几乎是一个定律,这也是他们破解难中之难的根本动力和最大的价值所在。

.张兴华 百年木船制作手艺的传承人

重积累勤思考,最好的船永远是下一条。30余年精研手艺堪为技术领袖。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钢壳船似乎早已经普及了,没人用木船出海了。实际上,在辽宁、河北一带的滨海区,由于百年来的传统,依然有90%左右的渔民保持了使用木船的习惯,二界沟的渔民就是木船的执着使用者。张兴华是二界沟数百年木船制作手艺的优秀传承人,渔民“排船”都乐意找张兴华。船是渔民的海上之家,造船当然要找最靠实的工匠。

给船安装底板,最见张兴华的功力。船底板是船最重要的依托,一旦安装不严密的话,船就有可能沉没。一艘船要安装80块有不同弧度的底板,让它们严密地并列为一体,最为较劲。

53岁的张兴华身上有30多年的造木船手艺,虽然世事多变,但他一直不肯弃行。而今张兴华是二界沟唯一精通木船制作全部工序的“掌作”师傅。排船需要木匠、捻匠、铁匠等一应技术工种的通力合作,“掌作”是这个多工种团队中的技术领袖。

张兴华的乡亲都认为他特别巧,当地人用这个词夸人聪明,善于做出好东西。张兴华的“巧”源于勤奋持久的积累。他随时随地仔细观察跟造船修船有关的各种现象,不间断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实践体会。手边的烟盒,船上的纸盒,是他随手抓到的“笔记本”。

张兴华的女儿张莉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船舶制造专业,现在在一家船舶企业上班。痴迷于造船的张兴华不满足于古法造船,他希望能掌握现代造船知识,此时,女儿就成为他最好的老师。他还学会了用电脑设计图样,精确度达到1毫米。

“做一条船要长一回经验,把我的能力和我们大家的能力都给它发挥出来,把这个船做到更好,做成经典。”张兴华始终坚信,最好的船永远是下一条。

篇13:大国工匠王进和卢仁峰人物事迹介绍

王进 (国家电网山东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组组长)

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王进在60层楼的高度与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但是,对于王进而言,这不是高空走秀,而是工作。

内蒙锡林郭勒盟至山东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的竣工验收和运行表明中国拥有了目前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广,电压最高的在用特高压电网工程,王进是山东电力集团带电作业组的组长,也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收尾时正值盛夏,室外气温接近40度,恶劣天气条件是高空作业的天敌,事故概率会明显地增加,王进把组员留在地面上,独自攀高作业。从地面到塔顶接近60层楼的高度,王进要借助于886根攀爬脚钉徒手攀爬上去,普通人仅仅站在地面上观看这个过程都会心惊胆战。而王进的身体却能如蜘蛛一般悬在高压线上,更令人惊心的是,那可是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王进是国家电网最优秀的检修工人之一,这位有工作经历的电工已经爬过多个高压铁塔了,但面对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各种严峻的新挑战也让他悚然心惊。

王进身在138米的高空脚板踩着的导线直径不足5厘米,并在一刻不停地晃动,王进在高空中行走的同时还要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等问题。通常,作业工要坐在晃动的导线上,一只手抓住导线,另一只手工作,王进却能双手脱离导线工作,实属顶尖高手。此时他身上的全部装备是一根保险索,加上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这不是“达瓦孜”(“达瓦孜”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指高空走大绳表演)一类的走秀,而是王进的工作。

王进的绝活还不止于此。线路带电运行中,导线会发出电晕的声音,而王进仅仅凭耳朵听,就能判断出不超过两毫米细的微小铝线哪里有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这个绝活在整个国家电网系统中,也没有几个人能有。

在验收的同时王进还有一件大事要兼顾,制定安全进入特高压电场进行带电作业的预案,如果没有这样的科学预案便没有人敢在特高压环境下带电作业。

1000千伏特高压放电实验数据表明,几米之外的人会在瞬间被特高压感应形成的电弧化为灰烬。这样的挑战非王进莫属,因为中国660千伏超高压电网,带电检修是王进和他的团队创造的。在无数次的摸索和实验之后,王进选择了“秋千法”,“秋千法”带电检修可行性最高,但是对带电检修的工人挑战也最大,一旦防护不到位就可能被强电流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以铁塔为支点,身着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像荡秋千一样,被绳缆吊着划过90度的圆弧之后,逐步带电,从没电荡的过程中,通过电位转移棒,瞬间让操作人员身上,带上了660千伏的电荡到带电的导线上,在几百千伏的超高压电线上行走,让几百千伏的电压从屏蔽服流过。

卢仁峰 单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

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左手丧失功能练就单手焊接技艺,耳听钢板落地声就能判断碳当量,用工匠之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

装甲是坦克之所以成为坦克的第一要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坦克的各种装甲钢板连缀为一体。如果焊缝不牢,它们就会成为最容易被撕裂的开口。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焊接质量是坦克装甲强度的重要保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承担着我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的生产任务。而作为厂里技术最好的焊接工人,卢仁峰专门负责焊接驾驶舱,这是坦克上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部位。焊接这种复杂的异型结构,在国际坦克生产过程中也是一道难题。卢仁峰解决这个难题的答案是,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是他靠一只手完成操作的。

二十多岁时,卢仁峰就已经是厂里的技术骨干,1986年,一场事故让卢仁峰的左手遭受重创。被切去的左手虽然勉强接上了,但已经完全丧失功能。可是,卢仁峰却做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决定:他要继续做焊接工作。那段日子,卢仁峰泡在车间,顽强坚持练习,愣是靠给自己量身定做手套和牙咬焊帽这些办法,用单手代替双手,恢复焊接技术。

他给自己定下了守恒任务:每天下班后焊完50根焊条再回家。五年的时间,他不仅恢复了过去的焊接水平,而且再次成为厂里的焊接的技术领军人,完成了超越生理极限的突破。

让卢仁峰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挑战即将来临。本世纪初,我国正在研制新型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这些新型战车使用坚硬的特种钢材作为装甲。然而这种材料的焊接难度极高。卢仁峰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上百次试验,终于对新型钢材的性能了如指掌。甚至仅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的声音,他就能听出其中碳当量有多少,判断出应该采用怎样的焊接工艺。

卢仁峰已经工作了三十七年,从我国最早的五九式坦克,到现在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新型主战坦克,都有卢仁峰参与攻关研发。不断突破自己的技术峰值成为他不肯停歇的追求,如同临阵冲锋的坦克。

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27个装备方队如钢铁洪流般驶过,身为“陆战之王”的坦克亮相于第一方阵。而这个王者的王冠是由无数双像卢仁峰一样的工匠之手加冕的。

篇14: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

裴永斌 靠双手摸就能“测量”油箱壁厚,行业里的“金手指”。

哈尔滨电机厂为水电站生产核心设备,其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叫做弹性油箱,它的品质关系到整座水电站的安危。生产这样的关键设备,自然要靠顶级高手,这就是车工裴永斌。弹性油箱处于水电站发电机和水轮机之间的关键部位,要求具有统一的刚强度和尺寸精度,因此,制作它的工艺非常复杂,加工精度要求异常严格。裴永斌在加工中,必须把弹性油箱内圈和外圈的每一处壁厚控制在7毫米。而在加工油箱内部的时候,车刀刀架会遮挡入口,加工过程中注入冷却液产生的烟雾,致使要求极为精密的加工过程都处在雾里看花的状态。

裴永斌是全厂唯一靠双手摸就能“测量”油箱壁厚的工匠,这双神奇的工匠之手,仿佛长出了可以拐弯的“眼睛”,其测量精度和效率甚至超过一些专用仪器,也因此成为行业里公认的“金手指”。

裴永斌无可替代的技术位置也就让他不能不承担巨大的生产压力。他的工作计划表上已经排满了弹性油箱的生产任务,但还是无法满足世界各地众多水电站的需求。所有人都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彻底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为此,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给裴永斌配备了新的数控机床。为数控机床自制“个性化”刀具,是裴永斌挑战数控机床的最大难题。从手工操作到数控机床,并不像裴永斌想像的那么简单。反复的琢磨,反复的修改,刀具在裴永斌手中强度和稳定性越来越好。无论是对刀刃角度、切削弧度、曲线走向,同样力求极致完美。

30年,裴永斌练就了一身绝技。不断进取是裴永斌成为顶级高手的最大诀窍。从1995年第一次接触弹性油箱加工开始,裴永斌就在不断突破各种技艺瓶颈。现在需要使用数控机床加工弹性油箱,裴永斌依然充满创新精神,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越来越接近完美。“中国制造”就在每一个工匠具体而微的自我超越中走向更高层次的“中国创造。”

方文墨 “文墨精度”,手工锉削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

方文墨的工作是为歼15舰载机加工高精度零件,加工精度挑战着世界级水平。在工业化时代,尽管大多数零件都可以自动化生产了,但是有的战机零件因为数量少、加工精度高、难度大,还是需要手工打磨。所以精湛的锉磨手艺还是钳工的必备功夫。教科书上,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千分之十毫米。而方文墨加工的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中航工业将这一精度命名为——“文墨精度”。歼15舰载机一些高精度的细小零件加工尤为繁琐。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电缆铜接头,需要打出一个1.4毫米的小孔,但加工时产生的铜屑总有飞溅残留的概率,这就可能引发电路短路,甚至导致机毁人亡。如何消除铜屑残留,成了关系工作成败的大事。方文墨反复研究后发现,徒弟们的加工方法没错,出现铜屑残留是模具的设计和工艺存在问题。他一遍遍琢磨,对铜接头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模具进行深度改进,不仅解决了铜屑残留的麻烦,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四倍。几天之后,文墨班组按时按量交出了百分之百合格的铜接头零件。

方文墨整个工作历程都是在不间断、不懈怠的自我超越中走过的。在参加工作不到的时间里,方文墨改进工艺方法60多项,自制新型工具100多件,整理了20多万字的钳工技术资料。这是方文墨自身技术进步的最佳实证,是人生境界的扎实跨进。

今天,歼15舰载机上,有近70%的标准件是方文墨所在的工厂生产的,那些担当大任的小零件,是方文墨和工友们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们助力中国战机一飞冲天,惊艳世界。在全球军机发展背景下看待中国歼-15舰载战机,都堪称奇迹。

篇15:大国工匠张冬伟和未晓朋人物事迹介绍

张冬伟 以大匠境界焊缝“氢弹”内胆

手工焊缝长14公里厚0.7毫米“氢弹”内胆,先修“心境”而后达“技境”的大匠境界。

LNG(中文名称是液化天然气)体积仅为气态时的 1/600。这样的大比例压缩特别适合于远洋运输,但对运输船的技术要求极高。建造一艘LNG运输船的难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能够建造这种船的国家,世界上也没几个。LNG运输船最大的危险是泄漏,装了十几万吨液化天然气的船简直就是一颗假寐的巨型“氢弹”,谁敢想象它的漏液点火呢?LNG运输船管住液化天然气泄漏的关键构造是殷瓦钢内胆。张冬伟的工作就是焊接那些构成这个内胆的钢板。

LNG船的殷瓦钢内胆壁的厚度是0.7毫米,大约相当于两层鸡蛋壳。殷瓦钢非常娇气,手指直接触摸或沾上汗液,都会导致它生锈。这使得张冬伟和工友们每一次登船作业,都是陪着千百倍的小心。

直到,中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殷瓦钢内胆焊接技术的工人。张冬伟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沪东中华造船厂正在同时建造十艘LNG船。最新一艘LNG船的内胆由3600片规则的和数万片不规则的殷瓦钢板焊接而成,全船殷瓦钢焊缝总长度可达到140公里。其中有14公里的繁难焊缝需要人工完成。

对一个殷瓦钢焊工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稳定自己的心理状态,而这个状态的控制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张冬伟总能够有办法让自己在端起焊枪时平心静气。他焊完一条3.5米长度的焊缝需要整整五个小时。连续五个小时,张冬伟心如止水,手如拂羽,身如渊渟岳峙,这确实是大匠境界。

这个境界是先要修出“心境”,才能达到“技境”。更多的中国LNG船陆续出坞,张冬伟们的心路历程将随着LNG船的遨行世界而愈加广远。

未晓朋 火花淋浴,焊接核电站心脏。

密闭高温火花淋浴,极限操作无偏差。合格率100%!“干不好是我的耻辱”。

在东部沿海的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正在紧张建设。密集布设的管道历尽曲折大都指向核电站的核心部位核反应堆。这些管道实际上就是连接核电站心脏的血管。出于最重要的核安全考虑,这个核电站的主管道设计管壁厚达70毫米,是目前中国所有核电站主管道当中最厚的。由于这种材料结构复杂,焊接难度大,目前只能采用手工焊接。而这样的手工焊接需要世界级水平。

连续雨季对工作环境湿度影响非常大,极易造成焊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看不着的气孔。有效避免气孔出现的最佳途径就是降低湿度,而这需要将焊条加热到200度高温进行预热,也意味着主管道的电焊工很多时候必须在高温炙烤下闷在管道里操作,并要求焊接不能出现任何偏差,这完全是超极限的操作了。未晓朋身材高大。着装的肩宽约70厘米。主管道的内径仅有90厘米。这是一种动转不能的“强行约束”,无论怎么不舒服都要强忍着。未晓朋在极为狭小的空间下操作只能任凭焊花火屑迎头“淋浴”,手上还不能有丝毫晃动,焊枪必须稳稳地保持到一根焊条焊完为止。

按照惯例,主管道焊接的每一圈焊接任务完成之后都要经过检测人员严格的射线检测。检验结果均显示未晓朋和工友们的焊接合格率达到了100%。在完成整个焊接后焊工要把自己的工号刻到主管道上面,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多的是一种责任。“那就是我的名字。”未晓朋说,“那道口和我的名字和我的命运紧紧地就绑在那儿了,是永久的。如果我干不好那就是我的耻辱。”

工匠们的职业生涯既是技艺磨砺的过程,技能积淀的过程,也是心路历程,无数极限式挑战的积累,造就了他们自己,更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空间和创造能力。

篇16:大国工匠彭祥华和徐立平人物事迹介绍

彭祥华(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 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被同事公认为“爆破王”。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八起八伏。川藏铁路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仅一条雅鲁藏布江,就要被这条铁路横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总长1800多公里的路基,累计爬坡高度超过14000米,台阶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称为巨大的过山车。2015年6月,川藏铁路的拉萨至林芝段全面开工,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和工友们开凿的是拉林段地质最复杂的东噶山隧道,川藏铁路的地质基础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属地震多发区,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带上挖隧道,几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彭祥华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开工的成昆铁路,那是上世纪的世界铁路建设奇迹。彭祥华所在的中铁二局二公司,拥有出色的隧道爆破团队,承担过很多重大隧道的施工任务,彭祥华是这个团队的翘楚,被同事们公认为“爆破王”。

决定精准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装药量,为此彭祥华一直是自己分装炸药,凭借多年分装炸药的经验,彭祥华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隧道内爆破面上通常有几十个炮孔,每个炮孔中的引爆雷管都要按照设计顺序爆炸,不同炮孔之间的起爆时差,在十几至一百毫秒间,还不到一眨眼的功夫。每个炮孔的相对位置精准装药量引爆时间等因素,必须作为相互密切关联的系统来考虑,让它们以最佳效果相互作用,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爆破力度,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巨大的爆破声冲破隧道,浓烟冒出洞口,随后最危险的工作就是走入爆破现场,检查效果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哑炮,彭祥华阻止了其他工友近前,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这就是大工匠的担当,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 徒手雕琢高能炸药,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徐立平所在的工厂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工厂之一,地处中国秦岭大山深处,国家一些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发射用火箭发动机都出自这里。

29年来,徐立平进入厂房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工作间的每一道门,挂好每一个风钩,对他来说这里的每一道门都是危险时刻的紧急出口。

徐立平的工作是给火箭的固体燃料施行微整形雕刻,这也是固体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引燃火箭发动机所用的固体推进剂以火药为主,混合几十种特殊组分灌模浇筑而成,固化脱模后在表面精度和药量方面与实际需求总是会有些差距,需要修整。但固体火药极其敏感,而且燃面精度要求非常高,雕刻整形过程如果摩擦过力产生静电,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因此,这个雕刻过程绝不允许反复打磨刮削,不可逆的操作就全靠技师手上的经验感觉,0.5毫米是这种固体火药表面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但徐立平仅凭手上触摸一次就能准确测度出需要切削部分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

这种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再加上里面含有粗糙的颗粒,这让手工雕刻的行刀轨迹不容易把握。所以这种火药的微整形处理无法用机器操作,只能通过人手的轻柔细致雕刻来完成,这种火药的雕刻者自然必须是超凡心理素质与高超技艺的合体人。

雕刻过程中,徐立平一呼一吸都与手和刀的节奏高度一致,以保持用力均匀。根据设计要求,徐立平需要削除环口接近5厘米厚的火药,但他每一刀切下的火药却要控制在3毫米以内,一点一点为火药微整形。对于每个部位所用的刀具,刀具之间摆放的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在配合徐立平整形的过程中,助手必须时刻称量残药的重量,一旦达到一定数量极有可能发生爆炸。徐立平要求每次切除500克火药后,必须装进预先准备的防静电袋里。对徐立平而言,为了自己更为了他的工友和工厂,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青春岁月到年近半百,一个人偶然间能够镇定地面临一次致命危险并不难,29年里天天面对致命危险,而能够守恒如常,那实在是太难了。

给高凤林写一段颁奖词

弘扬工匠精神作文开头900字

工匠精神之我作文欣赏

看大国工匠的观后感

大国工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大国工匠的学习心得

大国工匠第一集观后感

大国工匠十大人物学习心得,大国工匠优秀观后感精选

大国工匠全集观后感作文

大国工匠作文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

大国工匠马荣和高凤林人物事迹介绍
《大国工匠马荣和高凤林人物事迹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国工匠马荣和高凤林人物事迹介绍(整理16篇)】相关文章:

2022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直播观后感2022-05-18

央视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2023-03-29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2023-06-06

大国工匠的观后感800字2023-09-30

观看大国工匠的观后感800字2023-01-14

工匠精神先进事迹材料2022-06-23

大国工匠观后感2023-12-31

央视纪录片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素材参考2022-10-31

工匠精神观后感 范文2022-08-10

关于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500字2023-11-2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