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集锦9篇)由网友“极个别人”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
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
黄 伟《 人民日报 》( 11月01日 23 版) 当今时代,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终身教育理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探索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把握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 终身教育理念打破了教育仅限于学校和青少年阶段的传统观念,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现代观念,其核心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适当的教育,使人们的潜能得以发挥、素质得到提升。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以下特征。 时间上的持续性。终身教育理念反对以往阶段性、有限的学习,提倡“时时要学习”;认为学习应伴随着人的一生,人们从幼儿到老年的整个阶段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 空间上的整体性。终身教育理念主张“处处皆教育”,认为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场所的教育,应充分利用各个场所、各种形式开展教育,促使人们学习进步。 教育目标的人文性。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终身教育理念主张培养个人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提升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允许个人进行多样化的选择,促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发展。 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终身教育理念提倡“人人受教育”,坚持教育均等化原则,主张受教育对象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不受性别、职业、种族、地域等限制。 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终身教育理念主张摒弃刻板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建立弹性教育机制,让受教育者依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积极探索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但一段时间以来,终身教育在一些地方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些人仍然把学习与工作进行简单的二元划分,认为学习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在学校等教育机构中完成的,只是一种阶段性活动。应改变这种观念,积极探索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搞好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科学合理地制定终身教育发展规划,使人们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形成终身学习和受教育的意识和观念;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政策法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终身教育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管理体制,明确终身教育的`法律地位及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保障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合法权利,促进终身教育发展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构建有利于终身教育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不断改善终身教育的物质条件,促进终身教育的公平性,使终身教育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另一方面,大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等,以此为依托,营造人们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建立具有社会化特征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各种层次与内容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互促互补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拓宽人们受教育的渠道和途径,努力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篇2:践行办学理念工作汇报
践行办学理念工作汇报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凭借坚卓、奋进的精神,永不止步、敢于领先的勇气,以及排除万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顽强斗志,鼓励师生勤于治学,勤于修业,在学业及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逐步形成了“自强达志”的学校核心理念,并在“自强达志”核心理念引领下,确立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我们的理解是: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打好知识、技能、情感、性格、习惯、做人的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二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特长,为他们融入社会做好准备;三是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四是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氛围,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健康成长。依据这一办学理念,我们还确定了“志高行洁、弘毅竞进”的校风,“博观善导、求实创新”的教风和“慎思笃行、日新有恒”的学风,以及“自信勤勉、坚韧自立”的八字校训。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形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引领着广大师生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奋力前行。 为了彰显办学理念,我们以“主体教育”为德育工作载体,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学校实施让学生做班集体主人,班主任做“导演、策划”的管理模式。具体策略有:1.学生自治策略。班主任把班级的领导权、管理权“退还”给学生,日常工作交由学生干部去管,班内大事由学生干部组织全班同学讨论研究,形成共识后学生自己去落实。2.班内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3.男生干部策略。学校规定各班、校学生会、团总支的男女生干部比例为1:1,学校的活动必须要有男生干部出来组织,还定期通过学生干部论坛进行专题培训,培养和锻炼男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4.学生讲评策略。在每天的晨会上由班干部上讲台讲评上周成绩与不足,主要以表扬和激励为主,使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使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自身的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的模式和策略是动态的,会根据时代的发展,校情和学情的变化,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因此,我校近两年被评为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校、天津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天津市中小学优秀家长学校等。 为了彰显办学理念,学校在“聚焦课堂、关注生命、提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在“主体教育”“参与式课堂”研究的'基础上,又启动了“合作互动”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打造高效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探索、实践了以课堂学案为载体的“学教结合,主体探究”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了“创设情境、自学解疑、交流展示、归纳建构、反馈拓展”五环节教学模式。合作互动的教学过程让所有学生都处在主动积极,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培养。课堂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人人是课代表,人人有发言权,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特别是在小组合作中,以强帮弱,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组内成员通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开发。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要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校连续多年在区初、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校,初中在区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我校获得第一名、获区第二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对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思考和实践 我认为学校管理要实现现代化,一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观念;二是要制定体现人文精神的现代管理制度;三是要加强信息技术的装备及其应用,促进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的高效组合,不断地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爱护人和培养人,从而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促进师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修订了《九十五中学规章制度汇编》,收录了多年来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制定,并由教职工共同参与、讨论、研究,直至教代会通过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在考勤管理规定中,我们既坚持刚性的打卡制度,严格控制迟到、早退现象,同时又对老教师给予每月四天老年假的照顾,使老师们感受到学校的真切关怀,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对处于弱势的那些老师,比如身体不好的、年龄偏大的、基础较差的、能力较弱的老师,作为领导更多地关心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指导、帮助和体谅,同时在“知人”的基础上做到“善任”。通过调整岗位、减少工作量、改善工作环境等,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优势。 2.构建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坚决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学期初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的各项政策和重大问题都要经教代会进行审议和讨论。二是发挥教代会监督作用。每学期进行一次谏言献计活动,每年年底对支部、干部、党员进行民主评议。三是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对财务、学校基础建设、教学改革等问题都要在全体会上向老师们介绍。教师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化过程,只有了解、理解,才能使制度变成自觉遵守的行动。近年来我校在评优、晋级、绩效工资等重大工作的实施中,都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学校上下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 3.加强与社区联系促进学校发展 我校定期向社区开放场地、教室等。如:李七庄街举办农民运动会,各村队利用学校场地举办各种比赛,学校派出信息技术教师为村民进行培训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拉近了社区与学校的距离,为社区支持学校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教学,出谋划策,监督管理学校。学校先后与大港培英中学、杨柳青四中、消防十四中队、派出所、交通队等建立了共建单位,这种开放交流,为学校的自我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4.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校务系统 信息化时代,加强信息技术的装备及其应用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所在。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资源,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如:区内OA办公系统、互联网、校园内网、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系统等的建立为学校管理、行政办公、校内外交流、校园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及效果近两年,学校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工作重点,把“以教师发展为本,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成长”作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指导思想,以“博观善导、求实创新”的教风为培养目标,努力打造一支学有专长、业有专精、教有特色的市、区知名教师,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 1.关于师德建设 我校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主要有:“读书修身”活动,利用教师博客圈开展“爱与责任”主题讨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师德演讲”,学习宣讲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利用校刊广泛宣传身边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开展“十佳青年教师”“十佳育人新秀”“师德先进个人”评选等。通过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增强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两年来,我校被评为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初中教师队伍中涌现出感动西青十佳人物周永芹老师,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的张宝起、魏淑娟老师,魏老师的事迹还被天津工人报刊登,姚卫萍老师获天津教育报组织评选的“我最敬佩的教师”十佳教师的殊荣,这些老师是我校优秀教师群体的典型代表。 2.关于校本研修 第一,以建设“教师成长型”学科组为抓手,加强教研组建设。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教学技能训练、观摩教学、研讨交流、名师带徒、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等活动,把校本研修落到实处。第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研究教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一支合作、交流、研究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能力。第三,定期进行培训。举办每月一次校内教育论坛,每学期一次专家讲座。第扎实开展教学技能比武活动,通过每年度说课、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等活动开展,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于教育科研 学校搭建教育科研的平台,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活动提供时间、信息、物质支持。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每学期读一本书,毕业班教师每人撰写一篇教育故事,每学期举办一次专家讲座,每月一次教育论坛,每个学科组要有一个主导课题等。通过教育科研,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努力成长为专家型、科研型教师。正因为注重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我校教师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近两年学校共承担区级以上课题18个,同时完成4项课题的结题,在天津教育报的支持下,8月,学校把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探索和实践的成果集结到《教育的智慧》(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卷)一书中。今年6月我们还在《教育的智慧(升级版)》中,精选老师们的优秀学案和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展示合作互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教师撰写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达到115篇。今年,学校被评为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韦芳老师被评为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带头人,贾明慧等4位老师被评为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4.关于骨干教师培养 教务处出台《青年教师业务培养方案》。让不同教龄、不同水平的青年教师划分为入门期、发展期和成材期三个培养阶段,对每个培养阶段的青年教师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例如,对于工作三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学校的培养目标为胜任本学科、本学段的教学工作。具体指标为:每学期读一本书并撰写读书笔记,完成一篇教学叙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制作一件优秀课件,承担校内亮相课或过关课、汇报课等做课以及说课活动,在备课组做一次教材分析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旨在使青年教师尽篇3: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改革思考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改革思考
职业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技能和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掘学习者的潜能.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应重视过程性目标与终极性目标的结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走向.
作 者:文锦 彭友华 作者单位:文锦(湖南理工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湖南 岳阳,414000)彭友华(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怀化,418000)
刊 名: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G710 关键词: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 主体创造性 知识经济篇4: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演讲稿
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升华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全会的成功召开,必将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坐标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次全会取得的成果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贯穿全会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是按照这条主线来谋篇布局的。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到各方面实践之中。
一、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当紧密联系大势和大局来把握。
从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尽管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特别是围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多国家都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可以说,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问题,发展战略竞争透射的也是发展理念之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树立和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能使我国发展占据时代制高点,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处于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必须抓好的第一要务,同时发展也应当根据新的实践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还应看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必须把握好的大逻辑。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我们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看,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正是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有了理论上的不断与时俱进,我们的发展道路才行稳致远、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发展实践,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总而言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
二、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
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了深刻阐述。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过程中,领会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有这样五个方面需要深刻把握。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要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看待问题,注重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解决问题,深刻认识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作为行为标尺,自觉对照检验我们的实际工作,符合的就鼓励和支持,不符合的就反对和摒弃,更好地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时代,在转变观念中赢得新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成功经验在哪里,重要的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训也主要反映在脱离实际上。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强调: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要增强规律意识,在研究和把握规律中认识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要注重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注重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整齐划一、不搞大干快上、不搞层层加码、不作难以兑现的承诺,做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发展理念以问题为牵引,直指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既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也要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实现发展的新进步。抓问题还要注意抓薄弱环节,解决问题应当紧紧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无论是制定具体规划,还是出台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都要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在攻坚克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平衡性。
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什么人、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百姓导向、民生导向,反映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越是发展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越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越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全面把握和推动落实共享发展的政策措施,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做好,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的过程。要着眼于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滞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均等突出问题,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体现着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这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要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掌握科学统筹的方法,一起用力贯彻落实,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三、领导干部要增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素养和能力
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养和能力。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从实际情况看,现在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既有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也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无所适从、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存在素养和能力不适应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带头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锻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硬素养和能力。
第一,增强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素养和能力。理论优势是我们党的根本优势,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首先要解决好理论武装问题,真正从思想上把推动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方法搞对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发展思想、发展观点。要把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同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加深理解、深化认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第二,增强把握形势变化、把握发展趋势的素养和能力。定大局、谋大事,前提是观大势、明大势。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应当认清发展形势、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好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蕴含的机遇和挑战,既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化,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又看到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甚至更多更复杂,我们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从而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为实现新的发展蓝图而顽强奋斗。同时,还要清醒把握我们立足的世情国情,既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又看到这“四个没有变”中也出现许多新情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着力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从而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与“势”,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奋发有为,做到胸中有大势、谋事有大局,增强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第三,增强驾驭现代经济发展、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素养和能力。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重要的是熟悉现代经济运行的特点,以符合经济规律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应当肯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完善,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现在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知识去研究、去应对。如果总是沿用老的思路和办法,就难以胜任现在的工作。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的意识,加强学习调研,加强实践历练,努力掌握现代经济知识,努力具备较强的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力争有“几把刷子”。
第四,增强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素养和能力。现代经济是法治经济,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治理水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各方面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坚持依法决策,办事情、作决策都要考虑法律依据是什么、法定程序是什么。尤其是对一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决策,更要按法律规定办事,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结合起来,提高决策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要积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健全各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切实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法治在推动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第五,增强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落实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素养和能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抓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关键要有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三严三实”要求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标准要严、措施要实,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抓好发展任务。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扭住各项重点任务、重要举措,一抓到底、善作善成。要树立全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不能逃避责任、消极对待。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敢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突破瓶颈短板中推进改革发展。
提高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既要靠每个领导干部的自觉努力,也需要良好环境的激励和约束。各级党委要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教育培训,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推动发展的本领。要发挥好干部工作指挥棒作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要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调整优化考核评价指标,完善奖惩机制,健全追责问责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更好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篇5: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演讲稿
同志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发展价值取向,把握科学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发展理念。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对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和行动准则,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最深厚的伟力。
一、关系13亿多人福祉的科学发展理念
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能否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关系执政党性质和命运。同志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突出人民至上,致力于解决我国发展中共享性不够、受益不平衡问题,彰显了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环顾当今世界,只有推进共享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引领时代发展。发展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对发展实践的总结、反思和超越。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在共享发展方面既积累了有益经验,也有过深刻教训。从教训看,一些国家在发展中不注重共享,一部分人的“获得感”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失落感”甚至“被剥夺感”基础上,造成不同社会群体对立,甚至社会被撕裂,国家内斗不断,民族纷争不止,内耗效应使这些国家的发展步履异常沉重。从经验看,随着对经济增长没能带来贫困人口减少这一现象的反思,国际上提出了“基础广泛的增长”“分享型增长”“亲穷人的增长”“包
容性增长”等理念。这些理念及其实践,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共享发展理念,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的借鉴和超越。同志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便是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我们的国家就会安定、民族就会团结、人民就会满意;我国发展就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引领时代发展潮流。
放眼奋斗目标,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发展理念服务奋斗目标,伟大的奋斗目标需要科学的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今天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力以赴推进的执政兴国大业、伟业。要成大业、铸伟业,离不开共享这一科学发展理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来看,到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翻一番,但仅有“总值”和“人均”的小康并不是全面的小康,一部分人“被小康”会损害全面小康的价值底色、降低全面小康的实际成色。同志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全面小康是人人共享、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这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攻坚所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共享发展理念谋篇布局,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尤其要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甩掉贫困帽子。再展望第二个百年目标、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共享发展,让人人都有获得感、人人增强幸福感依然是基本要求。让13亿多中国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努力奋斗的核心要义、立场情怀,是评判奋斗目标实现与否的第一标尺。
聚焦理论创新,只有实行共享发展,才能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既要回答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布局等问题,更要回答发展为什么人、发展成果由谁享有问题,从而系统把握发展规律。发展成果由谁享有,体现发展价值取向,是发展观中最具根本意义的问题。“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在这一理念集合体中,共享发展理念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那就是由全体人民共享、由13亿多中国人共享。同志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深刻阐明了共享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把实现13亿多中国人的幸福作为目的和归宿的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共享发展的合目的性有机统一起来,揭示不同发展理念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使“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共享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今中国实际、时代潮流、群众期盼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和发展,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使我们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跃升到新境界。
二、建设公正社会,促进共享发展
共享不只是理想,而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这就是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以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为抓手,以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以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
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与公平正义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没有共享谈不上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更不可能共享。共享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体现统筹兼顾、追求普遍受益,这样的发展状态是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的。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阐明了公平正义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在促进共享发展时必须抓住“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这个关键和要害。抓住公平正义,就抓住了影响共享发展的症结,找到了促进共享发展的良方,牵住了走向共享发展的“牛鼻子”。新形势下,只有着眼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重gdp轻民生、重“做大蛋糕”轻“分好蛋糕”等观念,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才能有效促进共享发展。
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共享不是搞平均主义,共享承认差距,但要求把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贫富悬殊,尤其要努力消除贫困。目前,我国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贫困人口脱贫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促进共享发展最基本的要求。确保到20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兑现这个承诺,必须按照同志要求的那样“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采取过硬、管用的举措啃下脱贫这块“硬骨头”,打赢脱贫这场攻坚战。在推进扶贫脱贫的基础上,还要乘势而上,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大。收入差距不缩小,共享发展就缺乏稳固的根基。我们必须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把“蛋糕”分好,形成体现公平正义要求、符合共享发展方向的收入分配格局。
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享有什么?一项重要内容是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党和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共同需求而提供的、使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各种服务,必须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同志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把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当前,受发展水平制约,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财力相对有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影响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享发展,就要着眼全体人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紧盯薄弱地区和困难群体补短板,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让全国各地基本均等、全体人民普遍受惠。
推进共同富裕目标逐步实现。共享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是要消除贫富悬殊、避免两极分化,其方向和目标是共同富裕。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为了一部分人、少数人的利益。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是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志强调:“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也应认识到,从共享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我们促进共享发展,既要明确方向和目标,也要把握好阶段性特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共同富裕。
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只有牢牢把握共建与共享的辩证法,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环境,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才能厚植发展优势、凝聚发展伟力、提升发展境界。
在创新制度、引导舆论中营造共建共享良好环境。共建的动力能不能增强,共享的水平能不能提高,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抓社会环境,关键是抓制度环境和思想舆论环境。抓制度环境,就要认真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利于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问题,哪里有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要进行改革,通过创新制度安排保障人人参与的权利、提供人人尽力的机会,让人人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抓思想舆论环境,就要通过理论武装让领导干部认识到,共享发展关乎发展成败、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使领导干部真正把思想认识摆端正、搞对头;通过广泛宣传引导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亿万人民理所当然是享有者,也理所当然是建设者,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只有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舆论引导和制度创新这一柔一刚同向同时发力,就能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共建共享水平。
在增强素质、提升能力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共享发展能不能为发展聚力、让人民满意,考验党的执政水平,考验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素质和能力。新理念要求有新作为,新作为依靠过硬素质和能力。如果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共享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工作中就会无所适从,出现不会为、不善为甚至不作为、乱作为现象。领导干部推动发展,头脑里要始终有共享这个理念,心里要始终有人民这个概念,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有利于共享发展的坚决去做,不利于共享发展的坚决不做;加强学习调研内容'>调研认清“时”、把握“势”,加强实践历练掌握“几把刷子”,在推动共享发展上有新思路、新举措,以共享为标杆来衡量与检验实际工作,瞄准影响共享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发力,使发展更具有公平性、普惠性,使全体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中共同推进国家建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共建就没有共享。坚持共享发展,既追求人人享有,也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个人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人均gdp水平、科技教育水平还是生态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即使将来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我国的人均gdp也还不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我们每个人都不应企望坐享其成。共享不是不劳而获,要共享首先要共建、要共同奋斗。“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每个人都应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梦想、讲担当、重奋斗,为国家为民族也为自己放射生命的光和热。
今天的中国,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仍需拔钉抽楔、披荆斩棘;今天的中华民族,正一步步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但仍需居安思危、困知勉行。只有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让“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让13亿人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中国的发展才能拥有来自科学理念的强大威力、来自人民群众的雄厚伟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开拓新境界。
篇6: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作文
地球母亲的体温正在逐年上升,我们美丽的家园正在慢慢消失,倡导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真正做到低碳生活,已成为一种十分迫切的行为。——题记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万物的摇篮,可是长年累月对她的折磨,已经让她遍体鳞伤。为了更快地拯救地球,人们开始了低碳生活,我也积极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建议爸爸出行少用汽车
阳春三月,冰雪融化,草长莺飞,真是出外郊游的好时侯。我们一家人坐着汽车来到了郊区,温暖的春风伴着乡村特有的气息迎面扑来,让人心旷神怡。远处几个孩子正快活地放着风筝,他们一边跑一边用浓厚的乡音唱着歌:“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听着歌声,我不禁为眼前的景色担忧起来:我们的家园会一直这么美吗?它会消失吗?我该怎样保护它?我沉思着,忽然想到了身旁的汽车,对,以后出行少用汽车,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我兴奋地向爸爸建议着,爸爸不住地点着头,连声说:“好!好!现在倡导低碳生活,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保护了环境,真是一举两得啊。”
劝阻妈妈要节约用水
今天我们家又脱下了三双袜子,妈妈正准备开动洗衣机洗时,我听到洗衣机的按键声,马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去,两手在妈妈面前一挡,大声说到:“亲爱的母亲大人,现在提倡低碳生活,请积极配合,尽量少用水,还是用手洗吧!”说着就拿起袜子洗起来,妈妈见了又惊又喜地看着我说:“你是怎么知道要低碳生活的?”我不禁骄傲地仰起头说:“妈妈,你没看报纸吗?为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现在大家都在提倡低碳生活了!”
节约用电从我做起
“呼——呼——”西北风热情地与我打招呼,门窗上飘落着片片洁白的雪花,松树披上了雪白的棉风衣,屋顶盖上了厚厚的白棉被,好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正当我感叹世界如此美丽时,一阵冷风“嗖——”地钻进脖子,冻得我如一只缩头乌龟,刺溜一下就把脖子缩进了领子里,全身不禁打起寒颤,赶紧关上窗户,拿起调控器,准备开空调,忽然脑中闪过四个字:低碳生活。对,开空调会使地球气温升高,要不——嗯——对!运动也可以取暖,我立马接受了大脑的指挥,使劲跳起来“1,2,3……219,230……300”呵——呵——累死我了,身体总算热起来了。啊,我又离低碳生活进了一步。
现在我们家已养成了低碳生活的好习惯,能够做到用电节约化,出行少用汽车,巧用废品,水多次利用……我家已为保护地球尽了最大的力,希望这种低碳生活方式能在我们身边传开,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更加美丽,动人。
篇7:青岛市崂山区积极倡导实施免费婚检
青岛市崂山区积极倡导实施免费婚检
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由强制变为自愿.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山东省崂山区的婚检率也在急速下降,不到1年时间,已由原来的100%,下降到2%.婚检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传染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几乎荡然无存,影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崂山区人口计生委、卫生局、民政局积极探索、密切配合,果断决策,探索了一条免费婚检的新路子.
作 者:国爱芹 于建政 朱晓靖 庄淑欣 作者单位:国爱芹,庄淑欣(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中心,266061)于建政(山东省青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
朱晓靖(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卫生局)
刊 名: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年,卷(期): 13(4) 分类号: 关键词:篇8:“张刚大篷车”及其践行的理念
“张刚大篷车”及其践行的理念
张刚工作室这些年来是如何深入社区服务居民百姓的?在落实中央和山东省委宣传部“走转改”活动的过程中,“张刚大篷车”及齐鲁晚报有哪些经验和做法?
办给百姓的报纸才有根,融入百姓的记者才有家
张刚同志从进报社以来,一直坚持在新闻一线采访,长年致力于社区新闻报道。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是有抵触情绪的,感觉跑的是小胡同,接触的是老大妈,写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怕跑不出成绩,但齐鲁晚报编委会经常鼓励他:报纸是办给百姓的报纸,不到百姓身边,怎么能知道百姓的所需所求?只有扑下身子,踏踏实实和百姓打成一片,才能了解基层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报纸是百姓的报纸,才有根;记者只有融入到百姓中去,才有家。
让年轻记者深入基层,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早在,齐鲁晚报就开通了山东省首个以记者名字命名的新闻专栏“张刚在您身边”,在编委会的支持与鼓励下,后来提升为“张刚工作室”。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上,张刚带领几位年轻记者深入社区搞调查、推出“张刚帮您办”等栏目,受到百姓的喜爱和欢迎。因为深入社区业绩突出,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但如何更进一步提升层次,做得更好呢?张刚同志也有过困惑,也有过突破和尝试,后来他到经济新闻中心做了半年记者,又到总编室进行了半年的锻炼,做得也比较成功,但是编委会一致认为,应该让记者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发挥最大的作用,张刚的特点就是亲民,平易近人,能够踏踏实实地往下跑,能够沉在基层和市民打成一片,应该让他在社区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能。这样,张刚同志坚持把根扎在基层,把心交给百姓,最终成长为全国有名的胡同记者。
编委会研究认为,新闻工作者仅有深入是不够的,我们办报的最终目的,是要从深入到融入,达到报纸和百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里居民的需求每天都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了解这些变化,不能仅仅为了新闻而写新闻,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必须根据百姓需求展开各种服务活动。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齐鲁晚报再次对张刚工作室进行升级,推出了“张刚大篷车”这一新闻栏目。在张刚这个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典型带动下,一批年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
百站活动,凝结着百姓的期待和需求
齐鲁晚报作为一张晚报都市类报纸,要做可读有用的新闻,要在服务上做文章,“张刚大篷车”就是为居民服务的一个良好载体。“张刚大篷车”百期活动,凝结着齐鲁晚报人对社区百姓的深情厚谊,也凝结着齐鲁晚报人的理想和追求。
“张刚大篷车”每期活动,都结合当时百姓最关注的新闻展开,也结合百姓的呼声需求去展开,把热点新闻和为民服务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继“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特别行动之后,“张刚大篷车”又推出了进社区免费发放节水龙头、为特困母亲圆梦等大型活动。在206月27日,“张刚大篷车”联合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成功组织了20名特困中考学子参观上海世博园。在又组织20名贫困学子体验高铁游学北大,组织保洁员子女夏令营,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每年一届的“张刚大篷车”贫困孩子特别行动,将长期坚持下去。
借助胡锦涛在济南视察时打柔力球这一契机,在年、20国庆七天长假中,“张刚大篷车”组织济南市柔力球大赛,并联系商家,为参赛队伍颁发了30000元的现金大奖,大赛每年要组织二十支队伍上千人参加。“张刚大篷车”主导的柔力球大赛也将坚持举办下去,争取成为“十一”长假里济南全民健身的一个有影响力的赛事。
有爱心更有责任和担当,在年9月,针对城市里孩子生活体验少的特点,“张刚大篷车”带领15名孩子深入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岚峪村,吃住在农家,进田间下地头,展开农村生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粒粒皆辛苦”。
济南市济阳县市民郭承杰爱人患了白血病,到“张刚大篷车”救助衣物发放现场来求助,大篷车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款,给他捐了15万元,成功帮他解决了难题,挽救了一个家庭。
在中宣部等五部门要求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之后,“张刚大篷车”从主动服务提升到共建服务,并开出济南,开到全省。
“走转改”,走出精品和特色
在“走转改”活动中,齐鲁晚报特别注重发挥张刚的典型带动作用,以张刚工作室和“张刚大篷车”为抓手,让记者全面深入工矿企业、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基层百姓,要通过走基层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实实在在地为百姓解决困难,这样才能真正将“走转改”落到实处。
国庆期间,齐鲁晚报启动“听民声,探民情,本报记者走基层之假日行动”和“蹲点观潮”活动,记者分赴学校、医院、廉租房社区、养老院、工厂等基层,推出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鲜活新闻。既有人物报道,也有事件报道,既有现象调查,也有动态新闻。
齐鲁晚报是市民报,开展“走转改”活动就要牢牢抓住这个特点,突出民生特色,设计好活动载体,打造特色栏目,让读者参与到新闻报道和选题策划中,让基层和群众成为新闻的主体。齐鲁晚报相继开设了《凡人歌》、《我新闻》、《夜新闻》等系列栏目。每个栏目定位不同,但关注的都是基层群体,反映他们生活中的苦与乐,讴歌平凡人的不平凡。《凡人歌》开篇以“向您传递那些平凡人带来的温暖和力量,让我们一起谱写、倾听凡人歌”为主题,并推出第一篇报道《两环卫工捡到3.7万还失主》,之后陆续报道基层很多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迹,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道德引领作用。《我新闻》以“你在哪里,新闻就在哪里”为开篇语,该栏目稿件全部出自读者之手,编辑每期由一名读者与我们报社的编辑共同担任。另外,齐鲁晚报还开设《剪子巷》、《尉伟道来》、《帮办》等栏目。《剪子巷》就某一话题把市民百姓的话摘录到报纸上,直接反映群众声音。《尉伟道来》则以记者过硬的现场作风和平易近人的报道文风,受到群众的喜欢。
丰富“走转改”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机制
此次“张刚大篷车”百期座谈会,也是齐鲁晚报如何办得更好的研讨会,齐鲁晚报的读者群体以市民百姓为主,新闻报道上更关注民生社会新闻。由于报纸定位和工作特点,记者编辑经常与基层百姓打交道,但限于自身水平等多种因素,仍然存在着作风不扎实、文风不清新等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浅、偏、短。
所谓浅就是跑得浅,想得浅,追求浅。这与齐鲁晚报目前的状况有一定关系,比如,人少版多、队伍年轻、工作节奏快,写稿做版有时求量不求质,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新闻报道联系社会现实不够等。
所谓偏就是线索偏,话题偏,眼界窄的问题。偏于依赖现有信息来源,轻主动发现新闻;偏于放大拉长,轻于做短做精;偏于发现问题,轻解决问题;偏于负面报道,轻于正面引导;偏于情绪表达,轻于理性客观;偏于刺激火爆,轻于温情感动;偏于个人喜好,轻于读者感受。
所谓短就是见识短,落笔短。对社会认知不全,对社情民意没有深入了解,做报道有时貌似新闻却并无新闻,自认为是新闻,读者不认为是新闻。
我们搞好“走转改”活动,就要结合都市报的特点,对记者编辑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走基层、深入实际,实际上是向人民大众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也是新闻工作者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过程。结合“走转改”活动,提高对活动意义的认识,联系自身实际,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为使“走转改”活动深入开展,不走过场,下一步齐鲁晚报将通过加大设立社区联系点、轮流下站、考核引导等多种规章制度,鼓励大家沉下心来做新闻,放下架子蹲基层,敞开心扉与群众交朋友。
现在,我们又在济南市各区县设立“张刚大篷车记者流动站”,在100个社区成立“张刚大篷车社区共建联系点”,将进一步提升活动内容与形式。同时,还要将“张刚大篷车”这种新闻服务经验,向全省十七个地市推广。
“张刚大篷车社区共建联系点”在省城济南无影潭社区揭牌后,齐鲁晚报从总部到地方,每个部门都确定了基层联系点,从编委会领导到部门主任,再到编辑记者,每个人都要走下去,听实话、办实事。同时,每个部门的联系点和具体计划都在内刊《两报人》上公示,接受监督并纳入相关考核中。
走基层是齐鲁晚报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从新记者的入职培训到记者的业务锻炼,从中层干部的挂职交流到编委会领导考核,走基层必不可少。
每年,齐鲁晚报入职的新记者分配到各记者站驻站工作,时间为3个月。今年9月份,齐鲁晚报组织2011届17名新记者深入济南、青岛、临沂、泰安等地,对长途汽车站、高速公路收费站、日照港等一线基层深入采访,撰写了一批反映基层一线工人工作状态的稿件,同时也提高了新记者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培养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
齐鲁晚报总部记者定期分批到各记者站锻炼。每月,总部都有记者下站工作,时间都在3个月以上,有的长达一年。目前,齐鲁晚报时政新闻中心、经济新闻中心、机动新闻中心、济南新闻中心等部门共有55名记者下站锻炼。
齐鲁晚报中层干部定期到基层交流,时间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有的常年在基层工作。目前,齐鲁晚报在各记者站基本上有2到3名中层干部驻站工作。他们经常和记者一起深入基层进行新闻采访报道。
齐鲁晚报还在新闻考核评价体系上向调查周期长、采访比较艰苦的报道倾斜。每个部门主任可以就记者在“走转改”活动所写的较好的新闻稿件,报分管领导,经总编辑认定给予较高奖励。
为鼓励记者多去基层采访,多写现场稿件,多写反映基层群众工作生活的稿件,齐鲁晚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新闻大赛,鼓励记者转作风、改文风。齐鲁晚报“每月短消息大赛”要求的标准,就是“导语鲜活,叙事直截了当,文字简洁明快,体裁新颖有特色,800字以内”,评奖标准中对基层采访和记者作风、文风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大大鼓舞了记者去基层采访、去现场采访的热情,在一线中发掘了不少好新闻。
目前,齐鲁晚报从总部到地方,每个部门均已确定基层联系点,从编委会成员、部门主任到编辑记者,人人都要深入联系点听民生、访民情,为群众服务。从新闻策划到部门管理、人才培养等,全面建立起符合齐鲁晚报特色的“走转改”机制。
篇9:从我做起践行环保理念班会主题
活动分为两个内容进行:
1.国旗下讲话,主题:“绿水青山,节能增效”,告诉我们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生活环境靠大家,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家园的环境吧!
2.我校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开展节能主题班会,通过观看形象生动的PPT课件,从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培养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个总体方面,详细具体向学生们讲述了节能增效的重要性,更让学生们清楚的认识到生活中各种浪费现象,教育学生从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开始,积极践行节能生活、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鼓励学生节能环保从自己做起。大家还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纷纷发表对于“低碳生活”的看法,互相交流“节能”经验,畅谈节能体会,以实际行动支持节能减排。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可汇成滔滔江海,片片绿叶堪造就莽莽林海。节能减排保护绿色家园需要每个人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自觉履行节能减排义务,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切实做到有效节约资源、科学利用资源、降低废物排放,把节能减排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集锦9篇)】相关文章:
关于学习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2023-11-23
倡导绿色文明宣传环保理念作文2022-10-04
精选的党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推荐2023-06-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报告会主持词2022-08-14
核心价值观个人学习总结2023-08-09
倡导低碳绿色出行的倡议书2023-01-06
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2023-12-21
文明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会心得体会2023-08-05
“绿色发展、低碳创新”全国低碳日倡议书2022-11-07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