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调查报告

时间:2023-07-14 08:04:4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离职调查报告(共18篇)由网友“早睡早起冰激凌”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离职调查报告,方便大家学习。

离职调查报告

篇1:离职原因调查报告

专家认为,工资是本科学历员工高离职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层次的员工呈现出工资越高,员工离职率越低的特点。

员工离职一直是造成企业内部波动的重要原因,用人单位也并不希望人才队伍不断“飘摇”和更迭。日前,由北京中外企人力资源协会调研的20xx年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对协会超过100家会员单位去年全年的离职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得出了目前企业的离职率在13%的结论,而通过调研分析了离职的主要原因、离职高发群体和高发期、本科生易离职等调查结果,广大企业和求职者从中可以把握人才流向的一些重要脉搏。

离职的三大主因

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变化,不同的阶段造成人才离职和更替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那么近一个时期,是哪些因素成为影响“人心思动”的主导因素呢?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显示,“更好的发展机会”、“家庭、健康等个人因素”以及“对薪资福利的不满”是排名前三位的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

调查分析显示,由于目前企业发展迅速,造成求职机遇和人才流动的频繁。这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遴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智联招聘职业顾问郝健说,现在是产生机遇的时代,每个人谋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的空间也大大增加,“奔前程”而且奔个好前程是个人的头等大事。因此,既然社会能够提供出更多的发展机会,自然人才流动会相应增加。但是,这种流动也需要合理性,例如“扎堆”式的集中向某些热门行业或职业拥挤或者大量的跨行业跳槽,则都是不正常的离职流动。另外,现今竞争激烈,人才面临的各种压力都非常大,也的确会有人出现“不能承受之重”的情况。而“对薪资福利的不满”产生的离职始终都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职高发期的两大时段

企业的发展都是长远的建设和规划,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需要时间的。而从此次离职率的调查显示,工作2—3年后的员工人群是离职的第一个高发阶段,而比较新的动向是在工作7年后的员工人群呈现出第二个易离职的高发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规划的时候,需要格外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工作2—3年的员工离职率最高,达到了33%,而工作年限超过5年则呈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在工作7年以上的员工离职率达到了16%,特别是在制造业员工离职率则超过了20%,呈明显增长的态势。

本科生离职率偏高,工资是“诱因”

在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科学历的员工与其他各种不同层次学历的员工比较,是容易离职的一个群体。其离职率在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类的调查中均超过了60%,即使在制造业中也达到了31%,大大高于以往认为容易发生离职的低学历专科生群体。

专家认为,工资是本科学历员工高离职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层次的员工呈现出工资越高,员工离职率越低的特点。员工离职率低的企业,其年平均工资一般都明显高于离职率高的企业平均工资的一倍以上。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认为,本科学历的员工易离职,首先因为这个群体的数量比较大,就业人数高于研究生、博士等高层次的就业求职群体,略低于专科生的群体。

但是目前的就业实际情况是,本科生往往在求职中所谋求的职位都会低于预期的理想职位,的确也有不少学生出于就业的压力不得不暂时选择中低层次的职位。但在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后,本科学历的员工普遍会去谋求争取更合适的职位,换言之,他们的提升空间和潜力以及自身向上发展的动力都是最大的。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过于关注实际收入待遇,也使本科生的离职显得有些盲目和浮躁。这是大大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弊病。

篇2:离职原因调查报告

一、----月份总人数为-----人,离职人数为-----人,占总人数的---%。比-----月份上升了2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下:

1、分类数据:

按入职时间统计

按级别统计

按部门统计

试用期3个月内:--人,占比例---%

助理主管级及以上:无

人事行政:---人

营销部:---人

3-6个月:---人,占比-----%

助理级:----人,占比-----%

工程部:----人

研发部:----人

6个月---1年:---人,占比例----%

文员级:---人,占比例-----%

物控部:----人

会计部:----人

1年以上:---人,占比例----%

职工级-----人,占比例----%

品保部:无

生产部:----人

合计:----人

合计:-----人

采购部:无

保安组:---人

2、离职方式:

辞工

急辞工

自动离职

辞退

解雇

合同到期

二、离职原因:

本月员工离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对薪资,福利不满。

认为工资偏低。

2、工作环境不适应

A、车间太阴冷潮湿,易患风湿。

B、不适应工作环境,体力吃不消。

3、在公司工作时间很长,感觉没有发展空间,难发挥个个专业特长,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

4、不满上司管理风格。

A、制度执行方面,人情关系非常明显。如:正常离职与急辞工的界定因人而异,同样情况,不同的做法。

B、组长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处事不公平。如:加班安排、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老乡关系、人情关系很明显,干得多,干得好的员工评不上优,干得少,关系好的员工却能评上,绩效考核分也较高,这样好的员工心理会产生不平衡,影响工作效率。

5、吃方面,伙食口味不好。

三、改善建议:

1、薪资方面:本月离职员工大部分都是已经找到待遇更好地工作,由此看来,公司的薪资与市场薪资有些差距。为了能留住熟手员工(本月工作一年以上的离职员工所占的比例较高,占例-----%)。

建议:

A、加快薪资改革进度,让公司的薪资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B、各部门尽量做好人力安排,平衡员工的上班时间,稳定员工的工作情绪。

2、工作环境方面:一般是些新进员工及工作年限太长的员工。

建议:

A、新进员工在进厂时讲清公司的工作环境,让能接受的员工留下来。

B、工作年限太长有所顾虑的老员工,除了让他们自己平日做好防护保暖工作外,建议公司在这方面适当增加一些劳保福利。

3、管理方面:应尽量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因为很多员工在离职面谈时提到管理者的说话技巧不好,让人不爽。另外他们工作做得好也没人表扬、没人关注,认为人情关系、老乡关系比实干来得好。

建议:

A、管理者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及沟通能力。

B、评优、考核等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只有公开,员工才能看到自己及他人的成绩,才能让他们认可管理者是否做到公正,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这样干得好的员工就能拿得多,正气才可以树立起来,才可以真正体现公司“衡工量值”的理念。4、吃方面:员工只有吃好,才能有力气干活,所以建议后勤尽量多想些办法,多做些花样,让员工能吃好。

[离职原因调查报告]

篇3:员工离职调查报告

员工离职调查报告

员工离职一直是造成企业内部波动的重要原因,用人单位也并不希望人才队伍不断“飘摇”和更迭。日前,由北京中外企人力资源协会调研的20XX年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对协会超过100家会员单位去年全年的离职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得出了目前企业的离职率在13%的结论,而通过调研分析了离职的主要原因、离职高发群体和高发期、本科生易离职等调查结果,广大企业和求职者从中可以把握人才流向的一些重要脉搏。

离职的三大主因

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变化,不同的阶段造成人才离职和更替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那么近一个时期,是哪些因素成为影响“人心思动”的主导因素呢?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显示,“更好的发展机会”、“家庭、健康等个人因素”以及“对薪资福利的不满”是排名前三位的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

调查分析显示,由于目前企业发展迅速,造成求职机遇和人才流动的频繁。这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遴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智联招聘职业顾问郝健说,现在是产生机遇的时代,每个人谋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的空间也大大增加,“奔前程”而且奔个好前程是个人的头等大事。因此,既然社会能够提供出更多的发展机会,自然人才流动会相应增加。但是,这种流动也需要合理性,例如“扎堆”式的集中向某些热门行业或职业拥挤或者大量的跨行业跳槽,则都是不正常的离职流动。另外,现今竞争激烈,人才面临的'各种压力都非常大,也的确会有人出现“不能承受之重”的情况。而“对薪资福利的不满”产生的离职始终都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职高发期的两大时段

企业的发展都是长远的建设和规划,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需要时间的。而从此次离职率的调查显示,工作2-3年后的员工人群是离职的第一个高发阶段,而比较新的动向是在工作7年后的员工人群呈现出第二个易离职的高发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规划的时候,需要格外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工作2-3年的员工离职率最高,达到了33%,而工作年限超过5年则呈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在工作7年以上的员工离职率达到了16%,特别是在制造业员工离职率则超过了20%,呈明显增长的态势。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本科生离职率偏高,工资是“诱因”

在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科学历的员工与其他各种不同层次学历的员工比较,是容易离职的一个群体。其离职率在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类的调查中均超过了60%,即使在制造业中也达到了31%,大大高于以往认为容易发生离职的低学历专科生群体。

专家认为,工资是本科学历员工高离职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层次的员工呈现出工资越高,员工离职率越低的特点。员工离职率低的企业,其年平均工资一般都明显高于离职率高的企业平均工资的一倍以上。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认为,本科学历的员工易离职,首先因为这个群体的数量比较大,就业人数高于研究生、博士等高层次的就业求职群体,略低于专科生的群体。但是目前的就业实际情况是,本科生往往在求职中所谋求的职位都会低于预期的理想职位,的确也有不少学生出于就业的压力不得不暂时选择中低层次的职位。但在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后,本科学历的员工普遍会去谋求争取更合适的职位,换言之,他们的提升空间和潜力以及自身向上发展的动力都是最大的。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过于关注实际收入待遇,也使本科生的离职显得有些盲目和浮躁。这是大大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弊病。

篇4:员工离职情况调查报告

员工离职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写成的调查报告。本文将介绍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背景:

公司近期业务订单随市场影响而时有变化,生产部对一线生产员工进行了重新统筹和安排;其调整过程本身或调整的方式方法,给岗位操作员工的工作心态,带来了一定的波动。现就个别员工提出离职一事为起点,分别对生产现场员工(班长一名、岗位操作员工三名、生产管理人员一名)进行了面谈;从中了解到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现状及思想波动因素。

二、生产现场员工思想心态:

1、工作量不足,工作安排难以周全,少数员工思想波动。

业务订单不足,导致岗位操作员工工作量不足,少量的工件怎样分派?安排谁干活?谁休假(带薪?不带薪?,5月份车间仍个别员工安排休假)等问题上安排难度增大,岗位员工担心自己分不到活,心理上滋养了不稳定的`因素;对上月(5月份)生产安排中抱有抵触、不满情绪的员工明显增加。

2、辞退员工,让在岗位的员工心存余悸:

公司5月份决定精减现有操作员工,由所属部门单方面提出辞退名单,人力资源办理离职手续。80%的离职员工因对公司心存感恩,接受了公司决定;但其中有2—3人通过不同途径了解一点劳动保障内容,进行了争辩;经办人员进行多次解释,才得以处理完毕。员工离职,无辞退理由或理由不充分,对现有在职员工的影响大少不容置疑。

三、生产现场工作安排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公司任务暂时不多,员工普遍表示理解,在任务不足的情况下,车间仅有任务的分派,其合理安排、统筹就犹为重要;在上面提到的5月份工作安排,其生产任务分派随意性大,由现场管理人员把握分派;无公平、公正指导标准和规范,无疑给青年员工心态滋生不稳定因素,青年员工的稳定心态会有所打乱,形成不思进取的工作情绪。

四、员工离职,引出的话题:

1、近期钳工班员工**提出离职一事,显露出生产现场工件分派不合理和公司对员工待遇福利不明确或随意性;学徒是否有补助?补助多少?是否有参照依据?经了解:没有!(这应该是人力资源经过统筹分析后,制定出的有针对性的规范化文件);现行情况是:对于学徒(以此为例)岗位定性,由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决定,就“**”而言,其入职第一个月车间给予补助金200元,第二个月补助金100元,无通知,无说明,导致员工心理不平衡。

2、公司针对现有的不同岗位不同补助标准,由生产车间随性确定,其可塑性很大;其执行、实施者本人的素质与个人喜好,必会融入实际工作中;对公司整体管理造成“人治”、“随意”误区。

五、员工是公司的财富:

1、针对员工提出离职的问题,管理人员应该合理解释,尽量挽留,分析出员工提出离职的真实原因,以便公司改进和完善留人机制;若以粗暴的态度和语言对待,其本身体现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违“公司”、“员工”共同发展的企业宗旨。如有个别生产管理人员对待提出离职员工如此回复:你在这里骗钱呀,做二个月就想走,一个月后再说。这样的管理人员如此处理此事,必定让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2、目前,生产一线现场基本由二部分员工组成:一是年龄大一些的员工,工作兢兢业业,操作熟练,服从安排,心态平稳;另一种是入职不久,属波动型青春期年龄,思想激进,特别自拥超越感。公司营造怎样工作氛围?建立怎样的“比”、“学”、“赶”、“帮”的企业文化?怎样通过这样的措施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六、我个人认为(建议):

其一,公司尽快建立健全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相关的规范、制度和操作流程,做到有规可依,公平公正地综合处理;遇到问题,对事不对人;尽量避免个人处理问题的随意性。

其二,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培训机制。通过不同形式上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如公司倡导的:在每次每周生产例会中,穿插“精”、“短”的培训内容。从平常的一点一滴中帮助管理人员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其三,尽快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运行体系,完善员工竞聘机制、入职、试用、离职等相关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约定在职岗位员工工作努力或不努力,都有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相对应;让员工在生产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上进”思维习惯,在这种“上进”中有他们近期达成的目标(高级技工、优秀员工、岗位能手等);当然,一些制度的建立并推行、实施,必然会触及原来一些办事习惯和处理风格,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首先从思想上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通过在培训学习中一步一步改变观念,从原来街道作坊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转变。

篇5:员工离职调查报告参考

离职三大主因

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变化,不同的阶段造成人才离职和更替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那么近一个时期,是哪些因素成为影响“人心思动”的主导因素呢?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显示,“更好的发展机会”、“家庭、健康等个人因素”以及“对薪资福利的不满”是排名前三位的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

调查分析显示,由于目前企业发展迅速,造成求职机遇和人才流动的频繁。这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遴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智联招聘职业顾问郝健说,现在是产生机遇的时代,每个人谋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的空间也大大增加,“奔前程”而且奔个好前程是个人的头等大事。因此,既然社会能够提供出更多的发展机会,自然人才流动会相应增加。但是,这种流动也需要合理性,例如“扎堆”式的集中向某些热门行业或职业拥挤或者大量的跨行业跳槽,则都是不正常的离职流动。另外,现今竞争激烈,人才面临的各种压力都非常大,也的确会有人出现“不能承受之重”的情况。而“对薪资福利的不满”产生的离职始终都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职高发期的两大时段

企业的发展都是长远的建设和规划,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需要时间的。而从此次离职率的调查显示,工作2-3年后的员工人群是离职的第一个高发阶段,而比较新的动向是在工作7年后的员工人群呈现出第二个易离职的高发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规划的时候,需要格外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工作2-3年的员工离职率最高,达到了33%,而工作年限超过5年则呈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在工作7年以上的员工离职率达到了16%,特别是在制造业员工离职率则超过了20%,呈明显增长的态势。

本科生离职率偏高,工资是“诱因”

在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科学历的员工与其他各种不同层次学历的员工比较,是容易离职的一个群体。其离职率在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类的调查中均超过了60%,即使在制造业中也达到了31%,大大高于以往认为容易发生离职的低学历专科生群体。

专家认为,工资是本科学历员工高离职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层次的员工呈现出工资越高,员工离职率越低的特点。员工离职率低的企业,其年平均工资一般都明显高于离职率高的企业平均工资的一倍以上。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认为,本科学历的员工易离职,首先因为这个群体的数量比较大,就业人数高于研究生、博士等高层次的就业求职群体,略低于专科生的群体。但是目前的就业实际情况是,本科生往往在求职中所谋求的职位都会低于预期的理想职位,的确也有不少学生出于就业的压力不得不暂时选择中低层次的职位。但在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后,本科学历的员工普遍会去谋求争取更合适的职位,换言之,他们的提升空间和潜力以及自身向上发展的动力都是最大的。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过于关注实际收入待遇,也使本科生的离职显得有些盲目和浮躁。这是大大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弊病。

[员工离职调查报告参考]

篇6:离职原因调查报告

离职原因调查报告

一般来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外部因素:社会价值观、经济、法律、交通以及求才市场竞争者因素。

2、组织内部因素:薪资福利不佳、不满上司领导风格、缺乏升迁发展机会、工作负荷过重压力大、不受重视无法发挥才能等。

3、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人格特质、职业属性以及个人成就动机因素。

员工离职的利弊:

1、益处。其他性质的离职,如竞争淘汰、退休和辞退等,虽然会在短期内构成一部分离职重置成本,但从长期来看,能够促进企业优化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个性结构,从而推动企业长期的营业利润增长。因而,对应不同性质的离职,必须区别对待,进而得到合适的管理结论。

2、弊端。离职带来的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运营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企业为了填补员工离职造成的岗位空缺,不得不重新发布招募广告、筛选候选人、录用安置新员工,安排对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这些费用都构成离职重置成本。离职重置成本往往还包括员工离职前三心二意工作造成的生产率损失,离职发生到新员工上岗前岗位空缺的效率损失,为培训新员工以及和新员工和其他员工工作磨合损失的生产率,员工离职造成的组织知识结构不完整对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员工离职在职员中造成的人心动荡的效率损失,等等。

人才流失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都对企业经营没有任何益处,人才流失造成的离职重置成本会侵蚀企业营业利润,造成企业营业利润下降。

1创业欲望趋动。

2不满足现有工作环境、薪资及福利待遇。

3不适合公司现企业文化理念需求。

4没有提升平台或者职业发展空间。

5不满直属领导或者同事关系不融洽。

6不能让自己有成长的感觉,学不到更多业务知识,公司传帮带做得不到位。

7公司拉派结派,有压抑或者被排挤感,无法融入团队。

8公司事业前景不被看好。

9选错行业或者职业,想重新定位调整自己。

10公司位置或者上班路径不便。

11公司年龄结构有问题,适龄青年不易到到对象。

12个人或者家庭原因。

13突发事件或者挖角挖人。

14其它原因。

员工离职的原因,其实不外乎是二个

1、薪水

2、成就感。

所以分析原因可以由以下几个方向去思考-

1.分析离职人员的职务和职等。最好分成行政、车间(那个生产部门:分装。前置。加工或工种:普工。车工。针工。焊工等等。)、后勤

2.整理每个单位的离职比例(记得用比例不要用人数。比如一个部门有200个人离职2个,跟20个人离职2人,那个情节是不一样的哦。),针对离职比例比较高的`,进行优先检讨。最好找出过去几年的同期的离职比例。这样就可以比较出来是否真的离职率增加,还是正常的流动。

3.然后针对有明显异常离职率的单位,进行二项了解:(1)是否该单位的薪资标准低于市场(2)单位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是否正常,是否受爱戴。

只要进行以上的分析,找出员工流动的主要原因,那么就可以对症下药,降低流动率。

篇7:员工离职调查报告

(一)主要离职原因调查说明

1、不适应倒班工作:主要集中在应届学生和无工作经验者;因之前无倒班工作经验和夜班工作经验,对于三班两倒上12小时休24小时工作制表现出不适应,尤其对夜班工作反应强烈,试用期是离职较多的不稳定期,倒班工作尤其是夜班工作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2、身体原因:多集中在已从事倒班工作3-6年,年龄在28-32之间的老员工身上,由于常年倒班工作,身体超负荷,生物钟紊乱,婚后投入家庭、孩子方面的精力较多,需要正常的作息时间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导致离职;

3、失地动迁:自20××年起,新区投入大规模建设,周边农户陆续被征地动迁,失地农民除获得大额补偿款外,动迁后的住址也远离公司,公司内涉及动迁的员工或因得到大额补偿款心态发生较大变化选择自营后申请离职,或因搬迁后上下班距离较远申请离职。因动迁引发的离职陆续还会增加;

4、停产待工:20××年2-6月公司一度因无订单导致开工不足,此期间一线员工平均工作天数不足往常的一半,工资收入明显降低,在连续两个月出现此类状况的情况下,导致部分员工的离职;

5、个人原因:本地员工主要是因为在照顾配偶、子女、父母的同时,影响其正常工作;外地员工因常年在外地打工,与家人相处时间较少,从而导致员工离职;

6、基层管理问题:基层管理不当主要有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基层管理者本身的素养及知识结构;由于我们招工的条件的限制,车间多数员工都是高中同等学历,加上之前没有过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在通过竞聘走上基层管理岗位的时候除了在技术方面可以指导员工外,管理方面更多的是在按照上级指示工作,在需要发挥管理能力与员工进行沟通或解决一些突发问题的时候显现出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了一些本来可以在萌芽状态解决的事情不断升华;第二,自身定位及管理方法和技巧,一些组长和工段长拿捏不准自身岗位定位,对日常学习的知识缺乏灵活转变不能活学活用,导致一些员工对他们失去信心,促使离职;7、其它原因:无固定休息、周边就业机会增加等因素也会导致员工产生离职想法;

(二)应对措施:

1、对无工作经验的新工和校内招收的学生进行“职业化训练”培训,在上岗之前进行军训,并在试用期内安排一对一的师傅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逐步进入工作角色;

2、针对基层管理问题,一方面明确班组长的角色定位,定期进行班组长职业化训练,组织班组长间的交流讨论,针对问题开展提升管理技巧的培训;另一方面,鼓励基层管理者在职学习,出台“员工在职进修管理办法”针对在职期间取得国家认可学历的本科以上员工公司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三方面,引进管理专业美文阅读网,从车间主任助理岗位起步,定向培养,逐渐打造一支专业知识与技术经验相融会的基层管理团队;

3、针对失地农民工离职,公司与新区劳动就业中心合作,针对在职失地农民及再就业失地农民进行思想引导及就业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只有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支撑一份美好的生活,合理支配失地补偿金,纠正职业心态,减少离职;

4、实行“员工出勤补偿计划”,针对因公司原因导致的员工开工不足,出勤率低,给予相应比例的补贴,确保员工日常收入的相对稳定,保证员工生活的正常开支,减少因开工不足导致的员工离职;

5、加强员工离职管理。定期进行离职数据的统计。监控公司人员流失情况。规范离职面谈。对主动离职或公司辞退的员工,应以制度的方式规定直接上级和人力资源工作人员与离职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以起到了解离职真实原因及挽留优秀员工的目的。

员工离职除上述分析说明中已知的显性问题外,还有诸如人际沟通,环境因素及员工心态、家庭影响等隐性因素,控制企业员工的合理流动还需要结合公司文化、员工结构、年龄层次等方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全员参与,共同为企业员工离职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努力。

人力资源部20××年6月11日

篇8:酒店员工离职情况调查报告

酒店员工离职情况调查报告

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严格落实,让不少酒店的腰包都缩了水,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客源被进一步分流出去,面对外忧,更多的酒店企业还面临着内患,那就是员工,酒店企业在人才招聘、保留等方面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问题。保障酒店员工团队的稳定是酒店在市场中制胜的关键后援保障之一,对此有效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和核心能力,是酒店面临的重大管理挑战。

此次迈点网就酒店员工离职情况展开调查,帮助酒店管理者及HR人士更好的了解今年酒店整体的员工离职情况,剖析员工离职的原因,同时探讨酒店在员工管理方面的改进意见,以期为企业在员工保留上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离职率居高不下

此次,参与调查的酒店人,四星级酒店及以上的占比50%。从迈点旅游研究院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酒店整体人员的离职率居高不下,离职率在10%以下的酒店仅占12%;24%的酒店离职率在11%-20%;;26%的酒店离职率在21%-30%;20%的酒店在31%-40%;离职率41%的酒店占18%。和去年相比,高达47%的调查对象表示酒店员工离职率升高了;42%则表示和去年差不多;离职率有所下降的酒店仅占11%。

员工离职率高已是整个酒店行业不争的事实。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员工离职除了传统的“薪酬、福利、发展”等因素外,分析认为进入之后由于酒店房价提升及国家政策影响,许多酒店的效益明显不如,这也给酒店员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间接导致其离职。

二、今年人数减少 明年多数不增员

高离职率之下,带来的当然是人员的变动,61%的酒店表示与年初相比,酒店目前整体员工的人数减少了;人数几乎保持不变的占26%;人数有所增加的酒店则占13%。

已经来临,对于这一年,酒店在人员编制上会有怎样的计划,调查显示有增员计划的酒店仅占19%;甚至21%的酒店计划裁员;大多数酒店(占比60%)则计划与20基本保持一致。

从酒店对人员的编辑计划上可以看出酒店在新的一年对人员的招聘显然有所保守。如今人力资源成本在酒店整体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人员的成本支出不断上涨,加上人员频繁流动带来的额外招聘成本无疑成了酒店的负担之一。

三、餐饮部员工流动最频繁

酒店诸多部门中,哪个部门对“高离职率”做的贡献最大,结果显示餐饮部居首,61%的被调查者这么认为,其次是前厅和客房。

餐饮人员离职率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分析认为,从人员的整体结构来看,餐饮服务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导致人员整体素质的偏低,加上传统的观念影响,此外像薪酬方面,在餐饮部,虽然厨师长等管理层的薪资较高,但占多数的普通餐饮服务员的薪资并不高,同时在餐饮部工作,需要承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负荷。一家酒店的后厨新人表示,服务员、传菜员这样的工种,越是年轻人越愿意多流动,能多挣500元钱就跳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对于餐饮部人员来说,培训的不足也是导致跳槽的主要原因,对多数餐饮员工来说,职场发展通道较窄,因此他们渴望能够得到技术上的培训与成长,但在这方面,酒店的培训明显欠缺,虽然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得到提升,但此种方式能够培养的人数也毕竟有限。

四、薪酬福利仍是员工离职导火索

对于员工离职的原因,薪酬福利满意度低无疑是众所周知的主要原因,此外,像企业文化认可度低,缺乏职业规划等也是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薪酬福利、企业文化、员工职业规划这三大方面应该为酒店企业所重视,能够在这方面做的完善的企业相信在人员保留上也能做的较好。

在提及酒店在人才保留上做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多数酒店人纷纷表示是提高薪酬福利水平。目前许多酒店企业也加强比较本企业与市场薪酬水平的差距,像迈点旅游研究院推出的区域酒店薪酬报告,就给到了酒店行业薪酬方面的参考。当然在此迈点旅游研究院也提醒各位酒店企业,在比照报告的同时,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规模、性质以及在市场上的定位等实际情况条件,切莫只关注一个数字。

职场上,除了员工主动提出离职,还会有被动离职的情况,被动离职是指离职的决策主要由企业做出,包括解雇、开除等形式。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被动离职往往是确定的,是可以被企业所控制的。那么员工被动离职的原因出自哪里?调查显示60%是在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46%是因为出现了重大过失,当然还会因为酒店裁员、岗位取消等原因。

对于企业需要“炒员工鱿鱼”时,应寻找相关法律依据与制度依据、调查事实、收集证据、履行相应法定程序等,在一些情况下要和员工明确说明理由并支付一定的赔偿金,否则,一旦处理不好,往往发生很多“秋后算账”的事情,员工到处宣扬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更甚者会让企业陷入无休止的诉讼之中。今年,迈点网就报道了多起员工被迫离职或被动离职下未获得任何补偿等新闻事件。

在此提醒酒店企业,遵从相应的规定,理性化的处理该类事件非常关键,否则对酒店来说到最后往往损失的不只是与离职员工耗费的精力,不管谁对谁错,往往还会对酒店口碑或名誉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员工流动应警惕负能量

员工的离职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关键技术或商业秘密的泄露、客户的流失、岗位的空缺等。那么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结果显示员工离职最容易涣散军心,影响到其它员工的工作心态,有74%的酒店人这样认为;其次分别有63%和61%的酒店人认为还会导致人员架构不稳定和增加招聘、管理成本。

一个员工的跳槽往往会在企业内形成一股负能量,经常是把很多人一起都带走了。在这点上,关键岗位员工或管理人员离职影响最明显,某些影响力大的员工离职事件会造成群体心理动荡,减弱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动摇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对此,企业一旦发生员工离职,应该就离职事件与员工进行积极的沟通,说明原因,鼓励未离职的员工努力工作,让他们对前景充满信心,切莫让离职的负能量充斥职场,让员工私底下胡乱猜测、传播。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创建好的企业沟通关系和良好的人员关系,创造一种保持发展及积极的内部环境。

六、不只是关注薪酬而是注重回报

对于如何控制离职率,酒店计划的措施,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多数酒店采取最多的三项措施分别是提高薪酬福利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其次是加强离职面谈。

对于加强离职面谈,这一项可以反映企业想从中真正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助于企业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可以对优秀员工进一步挽留,对于前者,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离职面谈的效果其实并不佳,面对人力或者管理者的面谈,多数离职员工的内心并没有充分的信任感,同时也不会说出内心真实的离职想法。对此,离职面谈得注意技巧和方式,同时要让员工放下心防,取得对方信任从而说出心里话,此外,除了离职面谈,酒店管理者以及HR也要在平时多做好人员的沟通,以及在适当时候做一些内部的调查,从中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至于提高薪酬水平,随着企业薪酬水平的提高,企业在后期加薪的余地会越来越小。提高员工工资待遇虽然是留人的手段之一,但仍未必是最有效的手段。不少酒酒店的管理者就抱怨,工资也给员工加了,但最后还是走了,留不住,特别是当下85、90后的新生代员工,他们不仅仅是通过涨工资就可应付的一代人。

对此,酒店应从单纯关注员工的薪酬福利转移到给到员工的回报上面,这个回报涉及的方面非常多,这个回报不只是给到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福利,同时还包括其它方方面面,大到员工的职业发展,小到员工的一顿工作餐。除了能够给员工提高薪酬水平外,企业真正应考虑的是:什么是员工真正需要的,是他们认为重要的因素,这和企业认为重要的,给到他们的到底有多大差距,同时酒店又是可以从哪些方面真正可以着手做的,举了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对饭店来说,例如员工餐这样的小事,不要求你提供的非常豪华丰盛,但至少要做的好吃吧,这也是对员工的回报。

现阶段,最佳东方联合浙大推出《饭店一线员工工作满意度》调研活动,该调研拟通过员工的问卷调查与企业管理案例研究,对我国饭店企业在员工培训管理、员工工作环境、员工回报体系三个方面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找到我国饭店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的重点突破方向。在此笔者呼吁广大酒店人能够积极参与及宣传这一活动,方便后期能够有更具指导性的报告给到行业及酒店人。

篇9:离职人员原因调查报告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一起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离职基本状况分析

截止到20____年9月中旬,我集团各用人单位离职人员共计14人,其中本科学历者共计12人,占所有离职人员的86%,目前尚未出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离职。

统计显示,离职人员最多的是建筑公司,占29%;其次是热电厂和国贸部(原市场部),各占21%。

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份离职人员增加了1/4强,其流动方向也更趋向集中(苏沪地区)。

二、离职人员去向及原因分析

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跟踪调查显示,离职人员基本上没有离开长三角地区,其去向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就近到苏州或上海就职,比例为36%;第二到无锡市区工作;第三,回自己老家或自己办厂。

统计显示,大部分的离职人员离职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薪资方面。在下面的原因分析中将详细说明。而部分离职者选择市区工作除了上述原因,还反映出我公司地处无锡郊区,许多职员觉得交通不便利。

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部分求职者不能避免以无锡为跳板的嫌疑,离职人员中去向苏沪地区的人员呈增长趋势,截止到9月初,这部分流向的人员占了1/3强,这主要是因为跟无锡相对比,苏州地区的发展势头已然越居在前,而其外企的薪资福利待遇均远远高于我公司;而上海原本就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对相当多的求职者来说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根据离职人员的流动方向,上面初步分析了其去向苏沪地区的原因。而就薪资方面来说,一方面由于本年度公司在开展新一轮的'工资改革且时间比较持久,致使员工在工资方面的意见和不满日增;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司按照惯例要留存部分工资,这对于高层领导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普通的职员来说,在工资水平原本对外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且均按起级工资发放的前提下,再扣除留存工资难免会引起员工不满和去意。

三、发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在员工招聘和离职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当然每个用人单位都会产生员工流动,而且也只有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率,才能不断充实公司的新鲜血液和思想,避免近亲思维桎梏的现象。但是如员工流动过于频繁,我们则应该警惕,并多角度积极寻找员工流动的原因。

篇10:企业“离职面谈”调查报告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但是,多年来员工离职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员工离职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不能留住他们? 离职面谈,作为HR亡羊补牢的一项基本工作,如何才能帮助企业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保留人才,降低员工离职的负面影响,体现企业人性化管理,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被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

6月,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针对“员工离职面谈”这个话题对个人和企业HR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1178份个人问卷和771份企业问卷。从参与调查的企业性质来看,771家企业中有45.0%是民营/私营企业,其次为外商独资企业占到36.8%。个人反馈方面,民营/私营企业为44.1%,外商独资企业次之,占31.1%。

从反馈样本的行业来看,771家企业中有28.7%是工业企业,其次为非必须消费品行业企业占到20.6%。个人反馈方面,工业行业为28.3%,非必需消费品行业次之,占20.0%。

771家企业中人员规模为150-500人有32.3%,其次为500人以上,为28.8%。从个人反馈的学历来看,本科学历有53.9%,其次为大专学历,为28.5%。

离职面谈现状喜忧参半

离职面谈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多数企业的认同,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对离职人员进行离职面谈。但是离职面谈的效果又是如何呢?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离职面谈对HR工作有帮助的企业占53.7%,作用不大的占45.3%,甚至有少数企业认为离职面谈会产生负面作用。说明离职面谈虽然在整个HR工作特别是在离职管理中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和员工进行很好的沟通,难以从离职面谈中提取有效信息等使得“离职面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离职面谈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在企业面临的所有困难中,最让HR感到头疼的是“离职员工不愿配合”,占50.8%,其次是“改进意见无法实施”(48.5%)和“面谈技巧掌握不够”(46.7%)(见图一)。从个人反馈的情况来看,“谈了也没有用”和“谈话的场合不够轻松”是导致员工不配合也就是不愿意透露真实想法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1.74%、和42.9%(见图二)。员工在面谈中反馈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会打击员工继续吐露心声的积极性,使得员工对离职面谈的期望下降;安排的场合不够轻松,谈话氛围比较紧张,容易导致离职面谈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企业在面谈时技巧掌握不够,使得双方无法顺畅的进行沟通。这些数据表明,企业与员工在对离职面谈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着相当的一致性,这也为企业后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向。

【HR】在进行离职面谈中,您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多选题)

【个人】如果公司安排对你进行谈话,有哪些因素会导致你不透露真实想法?(多选题)

细致工作是离职面谈顺利进行的前提

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得知员工离职的信息后,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在何时何地与离职员工进行面谈。

在离职面谈的时间选择上,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75.6%的企业在员工“递交离职报告时”进行离职面谈,主要是考虑到在员工刚开始提出离职时,更可能将一些可以消解的矛盾和误解消除,尽可能的挽留企业需要的人才。

对个人而言,愿意在“离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职面谈占到38.7%,占最大多数的比例。离职一段时间后,个人与公司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心态较离职时更为平和,不用担心被公司同事误解,而且已经找到了工作,不用担心公司对新的工作机会造成影响等,这时可以更好的提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意见。而对于企业而言,在“离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职面谈,一方面成本较高、可操作性较差,另一方面,企业进行离职面谈的其他目的(比如挽留员工)无法达成,因此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企业(0.8%)会选择员工离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职面谈(见图三)。我们建议,企业应更多的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离职人员的感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离职人员约定,在其离职一段时候后与其进行相关的沟通和交流,以取得更好的面谈效果。

【HR/个人】进行离职面谈的时间一般安排在?

关键岗位员工是离职面谈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所有离职人员中,哪些员工会变得格外关注?

从离职类别来看,虽然面向全体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的企业占41.0%,但更多的企业(53.4%)离职面谈主要是针对主动离职员工进行的。

从岗位类别来看,企业离职面谈的重点关注对象是关键岗位员工。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可以得知,有55.1%的企业在离职面谈时主要针对的是关键岗位员工(见图四)。而较少的企业在离职面谈时关注一定级别以上员工,说明企业在离职面谈时更加注重公司内具体岗位和部门,而不是针对级别。

长沙某耐用消费品企业HR总监告诉我们:“对于离职员工,我们是都会进行离职面谈的,但是也有所区别对待,比如一线员工,离职面谈的主要执行者是下面的主管,他们有固定的离职面谈表格,这个会比较简单一些;如果是一些重要部门的员工离职的话,一般都是我们人力资源部的人来进行;关键岗位如技术、销售、开发、财务等主管级别以上的一般都是由我自己来进行离职面谈;特别重要的岗位的话,由公司副总或者是总裁直接进行面谈。”

【HR】贵公司主要针对哪类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多选题)

图四

谁来和离职人员进行面谈呢?我们的调查显示,有76.4%的企业在进行离职面谈时的主要执行者是人力资源部门。通常,和离职人员进行离职面谈的最佳对象被认为是用人部门主管,理由是用人部门主管更了解员工的需求,对员工的个性和工作状况也更加熟悉。其实不然,员工离职时更希望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第三方中立部门。而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是一个相对独立和中立的部门,同时,离职面谈也是很多企业离职程序中的一环,离职面谈自然成为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专业训练和指导离职面谈的关键

“不要谈论私人问题,直接切入主题;不要谈论个人工作能力的问题;不要说‘你正好有时间去休假’这样的话;不要说员工的工作不重要……要把谈话控制在15分钟以内;谈话要清晰、简洁并且尊重对方……”这些是最近在网上流传较广的某跨国企业裁员时第三方专业机构给离职面谈执行者的指导意见。

在实际操作中,离职面谈在很多企业中被认为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只是企业和离职人员进行简单的谈话,而没有对离职面谈的主要执行者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只有25%的企业对离职面谈主要执行者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指导,而高达75%的企业的离职面谈都是依靠面谈者自身的经验进行。根据我们的访谈得知,经过相关训练和指导的企业的离职面谈对企业实施离职面谈的帮助和作用更加明显。而目前针对离职面谈有专门训练和指导的企业以外企和大型企业为主,国内诸多企业还需要在这个方面向其学习。

面谈内容是离职面谈的重点

根据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制度规定或者是离职流程中形成的惯例,在确定面谈时间、地点和人员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与员工面谈的具体内容。那离职面谈主要是谈论一些什么内容呢?每个企业在不同时期都有其关注的重点。如有的企业在裁员时,离职面谈的重点就是放在“员工心理安抚”,使得裁员的行动能够顺利进行;有的企业在某段时间离职率较高,希望通过离职面谈发现引起众多离职的原因,进而改善相关管理方式、工作流程等,达到降低离职率的目的。

从企业和个人的反馈来看,希望面谈的重点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真实的离职原因”,分别为83.9%和44.1%。排在第二位的却明显不一样,企业认为应该是“给公司的看法”(53.4%),而个人认为是“在公司内的发展机会”(37.5%)(见图五)。可以看出来,企业更多的关注是离职员工对企业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可以获得企业面临的问题,以此做出相关的调整和改善,而个人在面谈时更多关注自身的机会和工作状况。员工与企业在这点上的差异说明两者对离职面谈的内容认知上是有点不匹配的,建议企业多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进行离职面谈,才有可能让其表露心声,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HR】对离职人员进行离职面谈的主要内容是?【个人】在离职面谈中,你希望面谈的重点是?

信息利用是离职面谈的保障

离职面谈承载着企业对它的众多期望,但是在现实环境中却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企业需要在离职面谈中加以改善才能更好的面对,在企业计划的改善措施中,“更好的利用获得的信息”高达88.1%,“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的企业也有61.2%(见图六)。

企业计划更多的从自身方面进行改善,通过前面的数据我们已经得知,固执的“就是不愿意”进行离职面谈的员工毕竟占很小的比例(15%)。造成离职面谈效果不佳或者面谈不畅的主要是企业在离职面谈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不当造成的。

【HR】贵公司在“离职面谈”方面进一步改善的措施是?(多选题)

图六

越来越多的HR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意识到离职管理,尤其是离职面谈在整个HR管理中的重要性,因为,通过离职面谈不仅可以获知员工对企业现行管理制度的看法,对后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供了参考和方向,以此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和满意度;更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体现企业的人性化关怀,对离职员工是一种安慰,对在职员工是一种鼓励。虽然,现实中离职面谈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是只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和途径,这些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HR在这方面是任重而道远。

在离职面谈的实际操作中,前程无忧顾问建议:

1、在时间上尽快安排与有离职意愿的员工进行面谈,同时在公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在员工离职一段时间后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

2、在地点上应尽量选择安静的私密的环境

篇11:离职与调薪调查报告

离职与调薪调查报告

员工整体流动性明显上升,平均离职率为20.1%。同时,20企业调薪幅度为7.2%,预计企业调薪幅度还将维持小幅下降趋势,为7.0%。这是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日前发布的《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的结果。

高科技行业跳槽频繁 传统行业流动加快

2016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员工整体离职率较上升较为明显,达到了20.1%。从各行业员工离职率来看,高科技、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的员工离职率依然较高,分别为25.1%、24.4%和21.1%。

在“互联网+”模式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科技行业涌现出大量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该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依然热度不减,研发人员作为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其活跃度较高,加上传统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频频挖角,造成该行业员工离职率相对较高。2016年,制造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势必对人员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得员工离职率日渐走高。随着网络电商的迅速发展,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传统消费品企业加速转型,以应对市场变化,从而导致人才流动的趋势更为明显。

操作人员离职率居高

专业技术人员依然抢手

2016年,操作人员的离职率依然是所有职位等级中最高的,达到27.2%。受劳动力供给下滑,区域生活成本上升,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加大了一线操作人员供给缺口。此外,一线操作人员面临年龄断层,90后新生代对工作条件、住宿条件和企业的文化氛围都要求更高,“甩手不干”现象成为常态,进一步使得一线员工流动性增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加速转型,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及产品创新,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增大,人才竞争激烈,造成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率同比增幅增大,离职率继续走高。

企业调薪覆盖率降低

集中于关键岗位核心人才

在经济趋缓的环境下,多数企业对调薪趋于谨慎。2016年调薪企业的比例为84.3%,其中调薪一次以上的企业比例从20的16.2%下滑至11.2%。面对持续上涨的人工成本及运营成本压力,20企业对于调薪依然会延续保守策略。

与年相比,2016年企业调薪覆盖率在50%以下的企业比例小幅增加,调薪覆盖率90%以上的企业比例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企业整体调薪覆盖面较2015年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窄;预计2017年企业调薪覆盖面还将进一步收窄。调研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长缓慢,盈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更多企业将采取减少调薪次数,降低调薪覆盖率的调薪策略,并将有限的调薪资源向关键岗位与核心人才倾斜。

高科技、金融行业

调薪幅度依然领先

2016年,在全行业调薪幅度整体下降的情况下,高科技行业的调薪幅度出现小幅上涨,以9.1%的幅度稳居榜首;金融行业、房地产、生物医药行业紧随其后,分别为8.6%、7.6%、7.6%。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预计各行业的整体调薪幅度还将有所下降,其中高科技调薪幅度最高,为8.8%,金融行业位居第二,生物医药、房地产行业紧随其后。

在经历了2015年较为激进的“抢人”大战后,2016年企业对于人才的`争夺趋于理性,更强调对员工的激励和保留政策,员工涨薪幅度依然保持一定竞争力,预计2017年高科技行业薪酬涨幅小幅下降为8.8%,但仍将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在金融行业中,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各细分领域中,保险行业基于较好的盈利能力以及宽泛的投资范围,成为各路资本的新宠。此外,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既懂IT又有金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较为抢手,其薪酬仍具一定上涨空间。

2016年,房地产行业的调薪幅度为7.6%,但仍略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2016年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日渐回暖,主要缘于各种宽松政策的推动,但整体上房市库存压力依然很大,企业面临潜在风险仍然较多,房地产行业整体上还将处于调整阶段,因此企业在调薪上会继续保持保守策略,预计2017年房地产企业的调薪幅度会继续小幅走低,为7.4%。

国企不降反升

技术研发人员钱景看好

调研显示,2016其他性质企业调薪幅度悄然走低,国有企业的调薪幅度不降反升。在“供给侧改革”政策主导下,国企改革持续深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逐步与市场接轨,原有薪酬体系势必有所调整。

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企业在调薪资源向关键岗位倾斜,在不同职能中,技术研发人员2016年实际调薪及2017年预计调薪均为最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研发人员是高科技行业核心人才,也是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竞相争夺的关键人才,由于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企业正迫切期待以薪酬杠杆来激励这些关键人才,以提升企业整体绩效。

篇12:员工离职原因调查报告

员工离职原因调查报告

员工离职一直是造成企业内部波动的重要原因,用人单位也并不希望人才队伍不断“飘摇”和更迭。日前,由北京中外企人力资源协会调研的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对协会超过100家会员单位去年全年的离职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得出了目前企业的离职率在13%的结论,而通过调研分析了离职的主要原因、离职高发群体和高发期、本科生易离职等调查结果,广大企业和求职者从中可以把握人才流向的一些重要脉搏。

离职的三大主因

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变化,不同的阶段造成人才离职和更替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那么近一个时期,是哪些因素成为影响“人心思动”的主导因素呢?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显示,“更好的发展机会”、“家庭、健康等个人因素”以及“对薪资福利的不满”是排名前三位的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

调查分析显示,由于目前企业发展迅速,造成求职机遇和人才流动的频繁。这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遴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智联招聘职业顾问郝健说,现在是产生机遇的时代,每个人谋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的空间也大大增加,“奔前程”而且奔个好前程是个人的.头等大事。因此,既然社会能够提供出更多的发展机会,自然人才流动会相应增加。但是,这种流动也需要合理性,例如“扎堆”式的集中向某些热门行业或职业拥挤或者大量的跨行业跳槽,则都是不正常的离职流动。另外,现今竞争激烈,人才面临的各种压力都非常大,也的确会有人出现“不能承受之重”的情况。而“对薪资福利的不满”产生的离职始终都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职高发期的两大时段

企业的发展都是长远的建设和规划,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需要时间的。而从此次离职率的调查显示,工作2-3年后的员工人群是离职的第一个高发阶段,而比较新的动向是在工作7年后的员工人群呈现出第二个易离职的高发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规划的时候,需要格外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工作2-3年的员工离职率最高,达到了33%,而工作年限超过5年则呈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在工作7年以上的员工离职率达到了16%,特别是在制造业员工离职率则超过了20%,呈明显增长的态势。

本科生离职率偏高,工资是“诱因”

在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科学历的员工与其他各种不同层次学历的员工比较,是容易离职的一个群体。其离职率在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类的调查中均超过了60%,即使在制造业中也达到了31%,大大高于以往认为容易发生离职的低学历专科生群体。

专家认为,工资是本科学历员工高离职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层次的员工呈现出工资越高,员工离职率越低的特点。员工离职率低的企业,其年平均工资一般都明显高于离职率高的企业平均工资的一倍以上。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认为,本科学历的员工易离职,首先因为这个群体的数量比较大,就业人数高于研究生、博士等高层次的就业求职群体,略低于专科生的群体。但是目前的就业实际情况是,本科生往往在求职中所谋求的职位都会低于预期的理想职位,的确也有不少学生出于就业的压力不得不暂时选择中低层次的职位。但在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后,本科学历的员工普遍会去谋求争取更合适的职位,换言之,他们的提升空间和潜力以及自身向上发展的动力都是最大的。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过于关注实际收入待遇,也使本科生的离职显得有些盲目和浮躁。这是大大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弊病。

篇13: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发布

员工离职率调查结果发布,调查结果显示:

“为什么我们的员工会离职?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还是劳动力市场导致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及各种类型企业的稳定和高速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严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HR)们正面临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给招聘带来的压力,各家企业均开始逐渐参与到内部、外部以及区域、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离职率问题呈现在各企业的HR面前……为此,在日前刚刚闭幕的北京中外企人力资源年会上发布了度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

●现实情况:发展带来挑战

索迪斯公司北方区人力资源总监徐媛媛表示:“从整体看,全年求职人数和实际企业需求人数是差不多的,为102.6%,这就意味着,企业有100个职位招聘,而市场上有102个人供我们选择,这个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多角度分析员工离职原因

“这两年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导致人员需求和供给关系不平衡,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徐媛媛分析道。正是由于这种供需关系的紧张,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候的可选择性低,保留员工、降低员工尤其是关键员工的离职率,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所谓员工离职,在本次调查中被定义为,员工主动离职,包括劳动合同期内单方辞职和劳动合同届满员工一方主动不续签。而离职率的计算方法为,用年离职员工总数除以年平均员工总数。根据《20全年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中的数据显示,全行业年度离职率平均值为16.6%。

“从性别角度分析,大部分行业男女离职率情况相当,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等行业中,男女离职率比例高达5:1,女性远远低于男性。

从整体教育背景看,大学本科和专科学历的人离职率是最高的,分别占到38.52%、35.78%。

●调查结果:员工离职情况不容乐观从这些年统计的离职率情况来看,20是13%、是14%,而20则达到16.6%。“通过跨年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来,员工流动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平均离职率在上升。我们把每个月都作了一个分析,希望具体看一下每个月的员工离职情况。”通过分析,徐媛媛说道:“每个行业的情况都不一样,从全行业来看,2月最低,为0.9%,这可能与发年终奖有关。3月开始攀升达到1.4%,4月则达到最高峰。而从5月往后,离职率都不是很低。这说明员工在一整年中都会关注其他职位的情况。”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并结合员工离职原因调查,可以得出结论,有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家人、健康等个人因素,学习再深造以及其他原因,成为员工离职的四大主要因素,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发布]

篇14:企业离职员工管理调查报告

企业经营过程中,员工离职是正常现象。有些员工的离去令人惋惜,有的则属于淘汰出局,对于这些离职的员工,企业该如何应对?这是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无暇深虑的话题。整天忙着做招聘、做培训、做考核、谈话挽留,实在挽留不住就离职了,与我还有什么关系?

殊不知,相对于外部应聘者只看到企业的光环,在职员工有所顾虑,离职员工曾经在企业工作过,又由于某种原因而离去,对企业有更真实的认知。一名员工离职,无论什么原因,对企业来说首先意味着损失,或者说潜在的风险,离职员工可能把对企业的抱怨向外扩散,也可能把企业的秘密带到竞争对手那里,那么该如何减少这种风险?离职员工对企业来说也意味着机遇,“好马不吃回头草”的想法已经落伍了,一名员工如果决心回到前一家企业,能够很快地适应,并发挥出超出你想象的能力,这远远不是空降兵可以比的。

离职员工管理是更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试想,当应聘者、在职员工、离职员工都说一家企业不错时,谁的话最有分量?毫无疑问是离职员工。但是,离职员工管理也更难,需要企业放下身段,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而且麻烦的是收益无法准确衡量。这是一件广结善缘的事情,维系10名离职员工收益可能为0,维系100名离职员工可能还是0,维系1000名离职员工,只要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员工回来,你就赚了!

虽然目前几乎没有中国企业开展了体系化的离职员工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需要这样做。事实上,老板、HR们也很清楚,离职员工管理意味着降低企业风险、塑造雇主口碑、赢得人才竞争优势的方法,这样的认知能够从离职员工管理调查中明显感受到。离职员工管理调查,接受调查的对象为企业人力资源模块负责人,或者招聘、员工关系管理主管。调查收集数据316份,其中有效数据274份,有效率86.7%。

离职员工管理停留在风险控制阶段离价值挖掘阶段很远

对于离职员工管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离职访谈,63.1%的企业会这样做。离职访谈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缓和气氛,了解员工的真实离职原因,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挽留。通过离职访谈,企业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如果挽留成功,能够为企业继续创造价值,稳定目前的员工队伍;即使挽留不成功,或者无需挽留,也能缓和员工的情绪,好聚好散,降低负面信息扩散和企业机密外泄的风险。

但是,离职访谈只是第一步,还有第二步持续沟通,第三部再雇佣通道。目前国内开展这两步的企业比例锐减,降至10%左右。事实上,做好这两步才是离职员工管理的关键,因为这两部能够有效挖掘离职员工的价值。

第三方离职访谈应用并不普遍

进行离职访谈时,访谈形式对于员工感受有很大的影响。约80%企业通常会采取离职员工的主管经理对其访谈的形式,约50%的企业会采取HR人员访谈,这两种方式更多地是在安抚员工,同时部分询问出离职的原因。员工欢送会是外国企业常用的方式,在中国似乎行不通,像离婚典礼一样,很少有企业做这样一个正式的告别,员工也更愿意选择与自己关系好的其他员工再聚一次。第三方离职访谈与公司主管或HR访谈形式类似,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找员工的真实离职原因,从而更好地对在职员工进行保留。第三方离职访谈也能让离职员工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公司切实希望向更好地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评价,但目前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只有14.5%的企业采用。

与离职员工持续沟通时多注重分享公司信息

持续沟通表明了公司的一种态度,认为这些员工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体现可能体现在成为商业伙伴,或者再次成为公司雇员。无论如何,这都是公司发出的积极信号。在持续沟通时,公司表达目的性过于明显,想获得信息,了解员工在哪家公司工作,工作如何,而不是分享信息,告知公司的最新动态,向离职员工征求未来发展的意见与建议。虽然了解员工动向与今后的合作或雇佣直接相关,但往往欲速则不达,索取可能让离职员工产生警戒心,影响深入的沟通,而分享可以让离职员工敞开心扉,表达更多的信息。

是否返聘离职员工需要更多内部支持

持续沟通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再雇佣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心做事业的离职员工。其之前离职的原因很可能是没有适当的平台发展,如果公司恰好有更合适的机会,同时该员工在目前的公司里遇到障碍,回到原公司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在持续沟通过程中,公司有意向再雇佣的员工,应持续互动,告知业务与空缺岗位信息。一旦该员工认为合适,表达出回归意向,这时需要公司辅以一系列的措施。离职员工返聘与新员工招聘流程不同,一般直接由公司管理层人员面谈,因此需要设置绿色通道。为了让员工更安心,在福利保障上可以考虑延续之前的时间,而不是以新员工对待,这也是国外很多公司通行的做法。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是打消返聘员工的担忧,他是否能与其他在职员工,他的前同事很好共事?这点必须公司事先内部协调好,如果无法协调,就要权衡离职员工返聘是否合适,应该安排在哪个岗位上了。

无论离职员工最终是否能回归到企业里,通过精细的离职员工管理,我们都达到了一系列目的,减少员工离职时的向外抱怨程度、降低公司机密外泄的风险、树立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发展潜在的合作伙伴。其实,你可以把离职员工看成一个更容易发表负面评论的消费者、一个更挑剔的合作伙伴、一个更有目的性的应聘者,因为他曾为公司服务,与公司之间信息更对等,所以要求更高。这也不得不要求公司更规范、更健康发展。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知名的公司是怎么做的吧。摩托罗拉设置离职员工90天内绿色回归通道,工龄在离开前的基础上延续计算;SUN非常自豪为业界培养了众多CEO;麦肯锡有一套称为“麦肯锡校友录”的数据库,把员工离职称为“毕业离校”;惠普对离职员工握手话别,还陪送“嫁妆”……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得到多数离职员工的积极评价,我们就有很充足的把握说:嗯,这是一家不错的公司!

[度企业离职员工管理调查报告]

篇15: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调查报告

一、离职基本状况分析

截止到20xx年9月中旬,我集团各用人单位离职人员共计14人,其中本科学历者共计12人,占所有离职人员的86%,目前尚未出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离职。

统计显示,离职人员最多的是建筑公司,占29%;其次是热电厂和国贸部(原市场部),各占21%。

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份离职人员增加了1/4强,其流动方向也更趋向集中(苏沪地区)。

二、离职人员去向及原因分析

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跟踪调查显示,离职人员基本上没有离开长三角地区,其去向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就近到苏州或上海就职,比例为36%;第二到无锡市区工作;第三,回自己老家或自己办厂。

统计显示,大部分的离职人员离职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薪资方面。在下面的原因分析中将详细说明。而部分离职者选择市区工作除了上述原因,还反映出我公司地处无锡郊区,许多职员觉得交通不便利。

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部分求职者不能避免以无锡为跳板的嫌疑,离职人员中去向苏沪地区的人员呈增长趋势,截止到9月初,这部分流向的人员占了1/3强,这主要是因为跟无锡相对比,苏州地区的发展势头已然越居在前,而其外企的薪资福利待遇均远远高于我公司;而上海原本就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对相当多的求职者来说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根据离职人员的流动方向,上面初步分析了其去向苏沪地区的原因。而就薪资方面来说,一方面由于本年度公司在开展新一轮的工资改革且时间比较持久,致使员工在工资方面的意见和不满日增;另一方面,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司按照惯例要留存部分工资,这对于高层领导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普通的.职员来说,在工资水平原本对外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且均按起级工资发放的前提下,再扣除留存工资难免会引起员工不满和去意。

三、发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在员工招聘和离职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当然每个用人单位都会产生员工流动,而且也只有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率,才能不断充实公司的新鲜血液和思想,避免近亲思维桎梏的现象。但是如员工流动过于频繁,我们则应该警惕,并多角度积极寻找员工流动的原因。

篇16:关于离职

我在一家商场工作,上岗前商场收取了500元押金和100元培训费。但是押金条上写的是现金收据,现在想要离职,在法律上是否可以退还押金(同时我有已经离职的同事,押金都没有退,法律应该有规定不许收取押金的。)

[关于离职]

篇17:离职

离职

离职lí zhí[释义]

①(动)离开职位。他早就~了。(作谓语)

②(动)离开工作岗位;不再回来。

[构成]  动宾式:离|职[反义]  复职

篇18:离职

我是在试用期最后一天通知部门经理离职,她说要招到人才放我,可是都已经过去11天了。还没招到人我想明天就不去了,会发我这11天的工资吗,不会算我自动离职吧(我没签过任何合同)

[离职]

离职人员原因调查报告

人员离职分析报告

杭州教师离职分析报告

离职面谈记录范文

个人简历离职原因怎么写

简单的离职原因范文

离职原因怎么写

辞职与离职的区别

营销人员离职报告酒店

出纳人员离职报告

离职调查报告
《离职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离职调查报告(共18篇)】相关文章:

国企离职报告申请2023-01-08

个人原因离职报告优秀2022-08-29

企业对离职员工的管理方案2022-07-01

个人原因离职申请书2022022-05-04

离职申请表填表说明及2022-04-30

药剂师离职申请报告书2023-05-15

没有离职证明怎么办?2022-08-11

酒店职员离职报告书2022-09-10

个人原因离职的辞职报告2022-04-30

没有离职证明怎么办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