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06 21:15: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13篇))由网友“可食用玫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1: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县情

××县位于*、*、*三省交界,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共和国将军县,同时又是一个贫困县,人口大县,农牧业大县。全县人口103万人,辖27个乡镇,876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4215平方公里。××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县,国家商品粮重点县,全国品牌茶生产基地,全省生猪养殖重点县,全省大豆产业化、肉牛养殖重点县。,全县出产粮食50万吨,棉花1000吨,花生5500吨,蔬菜34万吨,水果吨,水产品7000吨,中药材3000吨,木材20万立方米,楠竹50万根。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全县现有涉农市场16个。从分布上看,城关地区占有12个,27个乡镇仅占4个;从类型上看,农产品批发市场仅2个(均在城关),农贸市场14个;从建市时间看,近新 的仅2个,10年前建的14个,其中有9个系上世纪80年代所建,规 模、硬件设施等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二)存在问题

1、现有市场数量不足。

××县人口大县和农牧业大县,现有16个涉农市场远不能满足本地人民群众日常消费购买需要,更不可能承担起农产品外销的重任,直接导致农产品买难、卖难,产品腐烂、变质,“有品无市”伤农。

2、现有市场质量不高。

前面说过,全县16个涉农市场有14个是10年前所建,其中9个是上世纪80年代所建,市场陈旧残破,严重老化,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市场硬件设施,都已不适应时代贸易需求。同时,16个市场中,纯菜市场占了8个,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仅占50%。

3、现有市场布局不合理。

××县辖有农村乡镇26个,而分布在乡镇的农贸市场只有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一个,绝大部分农民销售产品只能以街为市,占路为市,既影响农村集镇的市容市貌和交通,更严重导致农产品不能适时、保鲜销售,农民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

4、新建市场有计无力。

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应当属半公益性质的.建设。如果市场运作进行建设,投资者靠收取租赁费恐怕猴年马月都无法收回投资,此类项目招商引资根本无人问津。而××又是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充其量只能是“保吃饭”财政甚或吃饭都难保,乡镇政府保运转经费都存在缺口,靠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也只能是幻想。

三、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情况

××县是国扶县,当然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点扶持。但单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建设来看,××还未享受到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省出台了《市场体系建设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有对口扶持政策,我们县积极申报相关项目,得到了关心支持,近10年新建的童家岭菜市和伍市农贸综合市场共争取到16万元资金支持。

四、今后扶贫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县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具有现实需求和优势。一是农业出产优势。××是一个农牧业大县,农业出产品种丰富,出产量大,粮食、茶叶、蔬菜、药材、木材、生猪、山羊、肉牛、水产等都形成了规模基地种养。二是地理优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处,历来是边界贸易的重地。境内交通运输便捷,106国道穿境而过,现已开建的杭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京珠高速在××开设出口,到省会长沙只需90分钟,到古城岳阳只需60分钟。我们认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步伐,是解决农民买难卖难、促使农民增产又增收的重要途径,恳请国家对此项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一)在一个时期内,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建设。

(二)长期支持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

(三)对贫困地区农产品交易税费进行减免。

篇2: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最新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全面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提高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全面完成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推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围绕重点项目承接、实施和监管等环节,深入住建、国土、农业、水利、城投公司及部分乡镇和项目业主,全面了解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我县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我县项目建设实际,形成如下专题报告。

一、在建各类项目建设情况

(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20我县中央投资项目共19个,截止年4月底,两个年度的中央投资项目已开工17个,已有3个项目竣工,未开工项目2个。

(二)自治区层面推进重大项目情况

2015年我县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个,均是预备项目。一是天峨县扶贫生态移民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试点工程一期工程。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征地3400多亩,项目已于3月27日获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已着手开展用地预审、环境评价、规划选址、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前期工作。二是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龙滩翻坝系统工程一期工程。项目业主为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前期手续已基本完成。

(三)市级层面推进重大项目情况

2015年我县列入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共8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3个,续建项目3个,竣工项目1个,前期工作项目1个。

一是新开工项目:分别是粮食局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城东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和第六小学建设项目,一季度共完成投资322万元。其中,两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均已于1月份开工建设,目前都在进行基础部分施工;第六小学建设项目现已完成总体规划批复,预计在9月份完成前期工作,正式开工建设。

二是续建项目:分别是龙滩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城区污水管道一期工程、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续建项目,一季度共完成投资80万元。其中,龙滩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完成场坪开挖,正在进行主楼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城区污水管道一期工程正在进行龙滩公司转角至法院段、向阳路印刷厂段的施工,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正在进行桩基部分施工,因受群众强烈阻工已停工,目前我县正在考虑强制性保护施工。

三是竣工项目和预备项目:竣工项目为旺谷新型材料厂方解石加工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2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试行生产;预备项目为县城三桥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的编制和项目立项批复,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

(四)县级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2015年我县计划安排投资500万元以上基本建设项目共118个,总投资108.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4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51个,总投资99.9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8.72亿元,一季度已经开工建设16个,占年度计划开工任务的29.6%,完成投资0.7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7%;续建项目13个,总投资3.92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55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0.5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4.8%;竣工项目23个,总投资4.6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96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0.7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6.7%;计划开展前期工作项目31个,总投资263.56亿元,年度计划投入前期工作费0.39亿元。

(五)其它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在抓好以上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县还积极与其它项目业主协作配合做好以下几个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工作:

1.加快推进天峨县交连岭风力发电站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天峨县向阳镇西北面的交连岭一带,距离天峨县城直线距离约35km。场址中心地理坐标约为E106°51'11.01“,N25° 5'44.99”。根据初步风机布置,初估装机规模约为100MW, 拟安装50台单机容量2000kW的风电机组,预计投资8.91亿元。项目业主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交连岭风电场项目内部立项工作推进中,争取尽快通过内部立项后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目前场址范围内四座测风塔正常测风中,计划近期对新增立的三座测风塔进行验收,对原设立测风塔进行巡检。

2.加快推进龙滩升船机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建设500吨级升船机(兼顾1000吨级单船)1座。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项目业主为大唐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目前正在启动前期工作,计划2015年6月开工建设。

3.协调推进龙滩水电站二期工程。配合龙滩水电站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目前项目还在论证中。

4.协调推进河池·天峨桂黔红水河经济合作产业园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按广西A类产业园区规模设计,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10万人,预计年GDP达150-200亿元人民币。计划将其建设成为黔桂产业合作基地、承接西南出海大通道中转加工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样板区、区域合作创新试验区、移民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园,发挥珠三角、东盟面向中国西南的水陆门户、物流枢纽 ,广西迎接贵州乃至大西南出海的大通道,河池对接成渝、黔中经济的桥头堡作用。目前,我县已启动项目的规划等相关前期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季度,我县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实现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对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劲的拉动作用,一季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亿元,增长33.0%,增速排在全市第3位,仅次于巴马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一是全县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全县一、二、三产业之间没有形成协调发展,70%以上的工业产值主要依赖于龙滩水电工业。二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县属工业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边远山区发展滞后,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库区生产开发和后期扶持工作还比较繁重。四是交通发展滞后,对外无高等级公路,通达能力差。

在项目投资建设方面:一是项目建设管理仍待完善。各类项目策划的力度、深度不够,重大项目储备少,而且缺乏重大产业项目支撑;项目建设缺乏激励机制,策划、报送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造成项目开工接继不上。部分部门对项目前期工作不够重视,项目报批材料不齐,影响项目审批材料及时上报;部分项目报批材料质量不高,反复完善报批材料耗时较长。三是资金缺口大,筹措难。由于我县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项目融资难度大,地方财力有限,自筹资金难,影响重大项目推进。四是项目用地指标的落实制约项目前期推进。近年来,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征用难度加大,部分项目土地审批权上收中央,对项目土地征用审批的程序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用地指标问题已成为制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的首要因素。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认识。重点项目建设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助推经济的载体。没有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劲拉动,全县跨越发展也是一句空话。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牢牢抓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项目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围绕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项目、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龙滩翻坝系统一期工程、龙滩升船机工程、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规划等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名镇建设等领域投入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衔接和项目对接,争取更多国家、自治区、市规划的重点项目和产业布局项目资金,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确定全县重点项目前要充分研判和论证,听取方方面面的建议和意见,立足我县资源和实际情况,把握我县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新形势下重点项目工作的新特点,认真分析研究国家、自治区、市相关政策,掌握现阶段国家的投资方向和扶持重点,确定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优势、有前景、效益好、质量高且符合我县实际的好项目,比如,生态移民搬迁、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项目。同时,要从方向性、长远性、战略性的角度,进行充分论证,增强重点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成功率,进一步避免因项目论证不充分造成投资损失、时间浪费和机遇丧失。

(三)进一步解决项目建设的用地难题。一是加快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对征地入驻后,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且短时间开工无望的项目,占地面积大而建筑面积小的项目,圈而不建、建而不用的项目,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通过“腾笼换鸟”把优势项目引进来,由于不需要利用新的增量土地,引进的项目开工快、投产快,尝试运作“无地招商”,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利用率。对低效用地的部分企业,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和复合厂房,限制建设单层厂房,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投资率。二是健全和完善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搞好土地现状调查,摸清底数,尽快拿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利用土地办法,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同时,要定期召开征地问题协调会,同项目业主、有关部门一起寻求突破口,解决用地问题。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四是兼顾群众和项目单位双方利益,做好拆迁补偿工作,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进地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和环境。

(四)进一步破解融资难题。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继续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主动与金融单位衔接、推介项目,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实现银企双赢。另一方要面加大市场融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大力促进和引导民间合理、合法投资。

(五)进一步强化科学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有利平台加大招商推介力度,重点引进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碳酸钙等工业项目和小水电、风电等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优势,提高招商项目包装推介水平,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严格项目预审制度,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项目落户。力争引进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六)进一步合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需要在诸多方面协调、对接、统筹,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合力推进。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上下、内外对接协作渠道,围绕重点项目的谋划、审核、用地、环评、规划、统计监测等关键环节,找准自身工作的着力点,真正做到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形成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

(七)进一步理顺重点项目管理机制。要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的要求,认真抓好项目对接协调,认真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已开工的项目和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并形成更多的工程量和投资量。各项目包抓领导和单位要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多深入一线,加强协调与服务。对已开工的项目,要督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对未开工项目,要自加压力,深刻查找分析原因,制定相关措施,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早日开工。继续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人马、一套实施方案的工作责任制,明确项目内容、时间进度、实施标准,对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建设环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联合检查和专项督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八)进一步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相关部门应统筹协调全县项目前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开发策划、深化前期、动工建设、竣工投产的接续机制,形成每年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扎实细致全面分析项目信息,为政府决策项目建设提供切实可行计划。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增强捕捉项目信息的敏锐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切实抓好明年项目的政策对接、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要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工作汇报力度,毫不放松的抓好项目争取工作。政府应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掀起真抓实干、大干快干项目建设的新高潮,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篇3: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资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健全机制,转变增长方式,深化结构调整,实施节约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增收工程

1、把基地做大。

全县要实施“43132”战略,即,种植高油、高糖、高蛋白玉米40万亩,30万亩疏菜,其中无公害蔬菜10万亩,优质大接李1万亩,高产奶牛达到3万头,优质牧草2万亩,逐步培育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区域。一是做到专业化。把全县12个乡镇、321个村都建成特色区域,专业村,引导玉米大乡、蔬菜大乡、奶牛大乡向专业大乡发展。培养更多的青椒村、豆角村、萝卜村、土豆村等一批蔬菜专业村和奶牛、肉牛、猪羊等养殖专业村,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色,一户一业,突出骨干产业,形成鲜明特色。二是做到规模化。全县要发展10个种植蔬菜3000亩以上的大村,20个亩以上大村,30个1000亩以上大村。1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1万户,使蔬菜种植走向工厂化种植,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同时要发展10个养殖奶牛1000头以上的大村(园区),10个500头以上的大村?穴园区?雪,10个户均一亩经济林的大村。10个人均半亩经济林的大村。100个种植玉米2000亩以上的大村,1万个种植玉米20亩以上的大户,发挥本地优势,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三是做到科技化。要以乡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一万个科技示范户,户户达到一个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带头人,搞好技术服务,带动基地建设科技水平的提高。四是做到标准化。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大力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

2、把龙头做强。

我们要“扶大龙、育新龙、兴小龙”,扶大龙,就是对规模大、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从资金、技术、市场上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的龙头;育新龙,就是对那些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加大向国家争取资金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最近正在引进的广州雅仕利就是一个利县利民的好项目。我们应在土地、基础设施、软硬环境上大力扶持。兴小龙,就是对那些目前虽然规模较小,但特色明显,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小型龙头企业在税收优惠、管理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加以扶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竞争力。

3、把品牌叫响。

我们要在整个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树立名牌意识,创出科技含量高,品质优良,外形美观,经济适用,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名牌产品,对具有我县特色的优质粮、精细菜、肉、乳产品、大接李、紫皮蒜等都要抓好产地、产品认证,注册品牌。还要搞好分等分级、改善包装,扩大精品生产规模。同时,要继续组建农民营销队伍,拓展市场领域,让我县的农畜产品占领全国,走向世界。

二、改善生产条件,建设基础工程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其余未开发区的建设,抓好一、二期工程项目的改造,每年以3万亩开发速度递增,十一五期间完成新建改造工程30万亩,实现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大连网。

2、十一•五期间,水利工程的重点是抓节水工程的上档升级,在现有二大园区的基础上,每年以二万亩的速度递增,到,全县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5万亩,今年我县已列入全省节水型农业示范县,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逐步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3、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抓好大、小石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这是首都水资源项目。工程总投资594万元,其中国补资金470万元。主要工程为防渗东、西、南干渠三条,全长11.1公里;防渗支渠13条,全长16公里,新修改造建筑物59处,新建大石峪引清入渠工程130米,管理房一处、300平米。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改善我县大小石峪灌区的条件,提高峪口区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行洪能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4、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抓住国家土地整理的机遇,加快对国土资源整理项目的实施步伐。现在正在进行申报的国家投资义井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通过国土资源厅两次踏勘,于1月20日正式上报国土资源部。项目涉及义井乡九个行政村,是国家级的土地整理重点工程,预计总投资3912万元,开发整理土地3万亩,是全省目前国土整治中的重大项目区。我们计划从秋季开始,用二年时间完成项目,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为进一步争取国家十一•五期间的土地整理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善生存环境,建设生态工程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继续抓好生态建设,改善生存环境。进一步依托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首都水资源二期工程和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工程,围绕二山(南山、龙山)二河(桑干河、浑河)一梁(黄花梁),实施生存环境的治理工程。实现南坡建屏障,龙山上旅游,桑干披景秀,浑河换绿装。全县境内建设两个绿化圈:一是环县城周围绿化圈;二是环山坡县界绿化圈。

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安居工程

1、搞好规划

我们要结合全县实际,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一是整治100个行政村。要以村容村貌整治,整理废旧水坑、露天粪坑,清理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的问题,打通县、乡村连通道路、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垃圾集中堆放点,规范村委会与村民活动场所。做到五通五规范:五通是,户户通自来水、通排水、通水泥路,通路灯,通天然气努力实现骨干道路通乡村,村内道路连街巷,街巷道路到农户。五规范是,规范厕所、粪坑、污水场、垃圾点、农民活动场所。二是改造100个脏乱村,对于人口不足千人,村庄杂乱、房屋陈旧、街道不整、垃圾无序,环境荒凉的村庄宜拆并的拆并,不宜拆并的要按照规划逐步改造,按照全新的标准,实现住宅小区化,养畜园区化,饲草分散化;三是建设12个中心村。按照五通五规范的标准,将现有的'乡镇所在地的12个村作为中心村建设,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四是培养10个试点村,对于一些人口集中、住宅整齐、基础较好的大村,如石庄、罗庄、接马峪、北河种、龙泉、席家堡、北曹山、中曹山等村可以作为试点村,按照标准,先走一步,重点培养,带动全县。

2、人畜分居

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应首先解决人畜分居的问题。要规划居民住宅区、畜牧养殖区、饲草堆放区、粪便处理区,用革命性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人畜共居,不讲卫生,有损健康,影响安全的传统恶习。

3、生态移民

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对小石峪、北楼峪、茹越峪、大石峪除主峪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在白马石建设村外,其余一律进行生态移民。对于一些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进行集中移民,民政统一供养,其余人员可分流到县城和其他乡村。

五、发展公益事业,建设保障工程

一是县、乡、村都要建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和一块实验基地,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和村民转业转岗技能培训;二是加强文化建设,以村建立文化活动阵地,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每个村建设1个图书室;引导鼓励农民实现三个有:每户有一条信息通道(电话、电视、电脑),有图书架、有一个学科技会经营的明白人;三是改造村级小学,配置必要学习设备,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四是发展卫生社会事业,建设乡办医院、村卫生站,探索建立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办法,提高村级医疗站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强疾病疫病防治,提高全村环境卫生水平;五是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保持计划生育领先水平;配套完善多村计生站等社区服务体系;六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发生社会治安案件;七是以乡村建立敬老院,五保对象全部入院,村民养老保险率达到80%。

篇4:水果批发市场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说明

为了了解本市居民在水果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时间9月24日至25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总数是200人。调查工作结束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与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二、调查目的

了解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喜欢程度和对未来水果市场发展的看法。将调查结果结合当前实际对水果市场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要求,实现扩大水果市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样品类属情况:在有效样本中女性120人,占总比例60% ;男性80人,占总比例40% 。 个人收入情况: 500以下占总比例10%;500~1500占总比例10%;1500~3000占总比例70%; 3000~4500占总比例5%;4500以上占总比例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市总的消费偏低,商家在定价时要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情况慎重定价。

四、调查小组组员介绍

乐员芳(组长) 程红萍 龙芳 宋春婷 王芳 魏伏花 吴丽 吴鹏 吴小平谢明英

五、调查范围

东华理工北区,洪客隆,抚河,步步高,东华理工南区附近。

六、调查内容

1.水果总类:苹果、枇杷、山竹、葡萄、榴莲、芒果、香蕉、荔枝、 火龙果、柑橘。

2.喜欢的水果;

3.喜欢水果的原因;

4.购买水果时担心的问题;

5.每周用于购买水果的支出;

6.哪个季节购买水果更频繁;

7.对水果的依赖程度;

8.购买是水果最注重什么。

9.促销和广告对水果销售的影响

10.水果以后的发展前景

七、调查结果

1.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促销方式提高水果销售量,比如水果打折、会员卡、抽奖等。

2.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环保水果产品。

3.消费者对于新产品还是充满好奇,都会尝试购买。

4、季节也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水果以及水果的销售量和价格。

5、通过此次对市场各类水果的调查,我们可以明确看到,水果消费市场的前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越的。关键是我们要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的的消费者在不同的季节对水果的各类的产品有不同的`需求,那么要去满足消费者的实际的需求。从调查数据显示来看,显然,苹果,香蕉的市场占有率相对其他水果品种较高,葡萄,芒果等类产品相对较低,但是还是同样很受消费者青睐。其他类水果,比如荔枝和柑橘所占比例各达10.266%和14.073%。

6、水果是是补充人体机能的重要的物质之一,消费者必不可少得需求。对一系列数据分析,目前的水果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但前提是要去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对各类水果做出一些符合当前市场的措施调整,尽可能的缩小各类水果比例,改进水果质量,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 岁的年龄段;

8.在所调查的消费者人群中,消费者喜爱水果的程度的年龄段从大到小依次为:18岁到30岁,30岁到45岁,18岁以下;

百分之四十。而当他们购买水果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第一,其次便是口味和价格。由此可以出五十至一百之间的消费者还是比较少的。

留问题。随着现代农业的高科技发展,农药残留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次便是水果的不新鲜问题。

12. 消费者在路边摊购买水果的比例是最大的,占百分之二十八。

篇5: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总缆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为了解我县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征和举措,××组织××于××年4月17日至26日深入到全县××个乡镇对近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辖××镇××乡,××个村委会,1300多个自然村,农业人口9.87万户37.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1%,有耕地面积28.1万亩,人均0.75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几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本地特色,主攻优势产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培育壮大优质粮食、优质果菜、优质畜禽、水产品等支柱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量17.32万吨;经济作物种值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水果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38.5万吨;出栏生猪40.44万头、牛1.39万头、羊1.84万只、家禽391.68万羽,实现养殖业产值亿元,水产品产量9618吨,产值亿元。全县农业总产值21.19亿元,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3325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在中央和区、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农电网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其中高速路公里,二级路公里,三级路公里,四级路公里,全县134个行政村,有122个行政村通四级路,通车率%。二是农电网改造取得明显进步,全县134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电,并完成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小水电开发蓬勃发展,截止20底,全县共有水电座,装机台,总容量达到万千瓦,年发电量万千瓦时。三是“十五”期间,共兴建人畜饮水工程处,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困难。四是通移动电话行政村132个,通村率98.5%;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拓展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五是广播覆盖率达92%;电视覆盖率95%;六是建沼气池4.23万座,入户率43.77%;农村卫生厕所改造4.93万户,普及率49.95%;七是大力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从年开始,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年来共投资万元,完成改造万亩,全面配套沟、渠、路、桥、涵、闸等,提高农田抗御自然风险能力,促进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万元,兴建各类水利工程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确保农田旱涝保收。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万元完成了万亩农田和座水库的标准化改造任务。标准化整治后的耕地利用率普遍提高,推动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三)加速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乡镇建立了农村科普学校,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科学技术培训,使每个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一技两项种养技术;县成立了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对就业人员进行岗位前培训,提高了就业人员技能。年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为农民增收亿。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展到广大农村,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村民都纳入救济范围。2006年,对全县所有孤儿、五保户、特困户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人数达人,全年发放保障金余万元。高度重视基层保障网络建设,在完善县社会福利中心的基础上,改扩建了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人,占总数%。切实解决农村孤儿和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困难,对全县孤儿实行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切实解决他们就学和生活难题。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大对乡镇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年全县共投入??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改造、村卫生室建设以及购置医疗设备。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培训,动员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报名参加学历教育。目前,全县拥有所乡镇卫生院(所),个村卫生室,共拥有农村医务人员余名,基本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需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将生源少、条件差的中小学进行撤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从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万元用于危房改造,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危房已基本消除。大力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心镇学校100%开设信息课,全部高中建有校园网,所有中学接入市教育科研网,80%小学实现“校校通”。

(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乡风日益文明。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龙头,全面实施清洁工程,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政治文明。成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机构,各村委会普遍制订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等。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监督制度,以财务公开作为重点,逐步规范集体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将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纳入了对乡镇、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全县××个行政村都能按有关规定全面公开村务内容,村务公开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发展。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我县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和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较弱,组织规模小,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

(二)农村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基础财力剧减,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只能勉强维持乡、村组织机构基本运转所需,加上各乡镇、村都负有一定数额的历史债务,拿不出更多的财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大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目前有30余座水库处于带病运行状态,抗涝旱能力薄弱,各类水利灌区灌渠不齐全,标准不高,水毁、老化失修严重,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截止到××年,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事物、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农村总体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全面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村级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在客观上导致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发展。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部分村民有不同意见。

三、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意见和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全力打造优势农业、市场农业、生态农业和项目农业,以此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一要培植壮大现代农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立足本县特色,依托科技进步,主攻传统优势产业。围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水果、绿色食品稻米三个国家级绿色品牌和草食动物、家离、水产品、种桑养蚕等特色农业产业,着力建设好蔬菜种植基地、水果生产基地、稻米生产基地、草食动物养植基地、家禽养植基地、水产品养植基地、种桑养蚕基地等七大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基地,在全县形成特色养殖、优质水果、粮食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四大优势农产品种养区域,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二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突出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巩固壮大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安冷库等龙头企业,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支柱型月柿、柑橙、板栗等农副产品新加工龙头企业和尽快启动二塘农副产品交易农贸市场等项目,力争形成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落实鼓励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各项政策,发展一批种养大户。全方位提升×养殖协会、农副产品种植营销协会等农村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带动农户增收。四要切实优化农业综合服务。积极组织技术服务队,下乡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为农民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努力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展为农民“引项目、跑资金、送物资”活动,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着力搭建信息平台,完善农业信息的采集、分析、发布体系,及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政策、市场、技术、营销服务。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新农村建设要成为“民心工程”、“群众满意工程”,着重要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办好办实,当务之急,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解困和防洪工程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加快武水河、甘溪河、腊水河等流域的综合治理。力争用3-5年时间,解决6.3万人和5.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全县中小型水库全部达到防洪标准。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和通达工程,力争5年内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70%的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年要开工建设**一级公路,认真做好临连公路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完成通乡公路建设29.2公里,通村公路建设53.9公里,开工建设镇南、金江、汾市3个客运站。加快推进小水电建设和农电网改造,力争××年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6000千瓦。抓紧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力争到××年,农村电网覆盖率达100%,全面实现城乡同网同价。三是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进一步抓好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年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00口,重点建设好20个沼气生态示范村。加强森林防火防病虫和征占林地整治工作,保护好森林植被。四是切实抓好村庄规划建设和村容整治。要根据条件和实力,在交通干线、城镇周围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选择一批建制村,精心编制村庄规划。新村规划要尊重民意、体现乡村特色、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调整和修订规划必须严格按程序报批。同时,要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依法保护耕地,杜绝大拆大建、占用耕地建房现象。尽快启动“示范新村建设”,××年要重点抓好10个县级、22个乡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秀美型、田园风光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村容整治,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全县70%建制村的村容治理。

(三)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一是深化农村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农村财务村帐乡管、组帐村管以及农村财务管理民主化。抓好农村财务的清理整顿工作,做到年审计面达到100%,村级财务公开率达到100%。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督“一票否决”制、涉农收费公示制、减轻农民负担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减轻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加大对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组织运转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正常需要。二是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稳定增长。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年要改造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基本消除危房。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工作,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农科教相结合,重点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各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电影放映点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助推乡风文明。三是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广和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工作,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残疾人扶助等社会救助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农村低保对象的生活困难问题。()五是建立健全“村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亲民、爱民、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深入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活动,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要精心部署,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流动车等宣传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经济能人对农村进行结对帮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县委、县政府要成立专门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机构,统一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要建立目标管理考核责任机制,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把各部门和驻点包村单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服务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范围,把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各级各部门班子执政能力、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工作进展和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奖优罚劣、行之有效的考评验收机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层层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三是完善奖励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必要的行政推动基础上,着重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自身落后面貌的积极性,把政府的投入和农民的投工投劳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建立起强有力的工作推动与落实机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做到“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有计划、有投入”,进一步完善城乡对口帮扶和政府机关、各级领导干部等重点帮扶机制,并实行奖惩制度。另一方面,形成农民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关系,既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又对农民实行“奖勤罚懒”的机制,政府对那些在新农村建设上干得好的村集体和村民,多给物资和资金扶助,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篇6: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总缆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为探索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征和举措,了解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县政府经研室于近期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深入落实近几年来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本地特色,主攻优势产品,大力发展临武鸭、临武香芋、优质水果、大冲辣椒等特色农业。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2.9万亩,增长3.5%;经济作物种值面积20.8万亩,增长5.9%;实现养殖业产值3.82亿元,增长3.8%。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对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舜华鸭业成功跻身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鸿源果业、金福科技、恒丰林业创建成为省、市龙头企业。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湘南脐橙临武优势产业带建设工程完成投资多万元,建成脐橙基地2.5万亩;西瑶楠竹开发工程投入1200万元,完成楠竹低改2.7万亩。“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大力实施“村财乡管村用”,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20共化解乡村债务576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GDP

(万元)

增长

(%)

农业总产值

(万元)

增长

(%)

农业产业化经营

产值(万元)

增长

(%)

农民人均纯

收入(元)

增长

(%)

168465

11.9

70045

5.0

25520

28.3

2703

5.75

188542

12.3

69970

3.6

38500

43.7

2898

7.21

219110

11.4

72147

0.2

44000

14.7

3151

8.73

273605

13.3

84083

5.0

54120

23.3

3592

14.00

342543

13.2

91806

10.1

68000

14.8

4008

11.58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农电网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大力实施“五通”工程。“十五”期间,我县紧紧抓住国债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机遇,投资9500万元,完成通乡公路改造83.1公里,新建通村公路22公里,新改建农村水泥路45公里,全县81%的乡镇和31%的建制村已通水泥路。农电网改造取得明显进步,全县298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电,并完成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小水电开发蓬勃发展,截止2005年底,全县共有水电52座,装机114台,总容量达到3.5万千瓦,年发电量8723万千瓦时。“十五”期间,共兴建人畜饮水工程650处,解决了3.68万人的饮水困难。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拓展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5年底,80余个行政村完成“五通”(通电、通话、通自来水、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的任务。二是大力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从开始,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5年来共投资2300万元,完成改造5.7万亩,全面配套沟、渠、路、桥、涵、闸等,提高农田抗御自然风险能力,促进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2.2亿元,兴建各类水利工程1.5万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5万亩,确保农田旱涝保收。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2.8亿元完成了7.2万亩农田和29座水库的标准化改造任务。标准化整治后的耕地利用率普遍提高,推动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三是以中心镇为龙头,加大农村规划建设力度。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快了中心镇建设步伐,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从开始投入50多万元完成县城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案,为科学决策城乡规划提供了依据。大力推进城关、武水、金江等中心镇建设,增强中心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全面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编制完成肖家坪果林观光园区规划、“城恒假日”生态园规划,为发展壮大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把农村列入城镇总体发展规划,把供水、供电、电讯、有线电视等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武水邝家村、城关曾家岭村、双溪贝溪村、麦市五星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武水邝家村成为全省基层建设示范村。

(三)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制订了《关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若干意见》及《实施细则》,大力实施“青年农民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培训工程”、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县每年投入80余万元资助近2万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为促进培训后的农民就业,还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紧紧抓住中央扶持农民工定向培训基地建设的机遇,在全县22个乡镇建立劳动服务站,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农民工送信息、送岗位,2004―2005年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为农民增收1.2亿。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村民都纳入救济范围。2005年,对全县所有孤儿、五保户、特困户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人数达5800人,全年发放保障金170余万元。高度重视基层保障网络建设,在完善县社会福利中心的'基础上,改扩建了城关、同益、金江、汾市等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250人,占总数14.5%。切实解决农村孤儿和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困难,对全县孤儿实行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从2005年开始,对全县所有未成年孤儿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费,对临武籍在校贫困大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5000元,切实解决他们就学和生活难题。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大对乡村尤其是山区乡村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2005年全县共投入1125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改造、村卫生室建设以及购置医疗设备。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培训,动员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报名参加学历教育。目前,全县拥有16所乡镇卫生院(所),268个村卫生室,共拥有农村医务人员400余名,基本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需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将生源少、条件差的中小学进行撤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从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危房改造,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危房已基本消除。大力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心镇学校100%开设信息课,全部高中建有校园网,所有中学接入市教育科研网,80%小学实现“校校通”。

(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乡风日益文明。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龙头,在农村居民中深入开展“市民十不准”的自律承诺活动,大力弘扬“和谐一体、励治一新、敢为一流”的临武精神,丰富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加强了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选好配强22个乡镇文化专干,并落实好相关待遇,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政治文明。成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机构,各村委会普遍制订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等。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监督制度,以财务公开作为重点,逐步规范集体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将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纳入了对乡镇、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全县289个行政村都能按有关规定全面公开村务内容,村务公开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发展。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我县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和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较弱,组织规模小,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

(二)农村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基础财力剧减,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只能勉强维持乡、村组织机构基本运转所需,加上各乡镇、村都负有一定数额的历史债务,拿不出更多的财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大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目前有30余座水库处于带病运行状态,抗涝旱能力薄弱,各类水利灌区灌渠不齐全,标准不高,水毁、老化失修严重,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事物、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农村总体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全面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村级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在客观上导致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发展。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部分村民有不同意见。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着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全力打造优势农业、市场农业、生态农业和项目农业,以此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一要培植壮大优势产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立足本县特色,依托科技进步,主攻传统优势产业。围绕临武鸭、临武香芋、优质水果、大冲辣椒、草食动物、红薯、烤烟、楠竹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着力建设好临武鸭养殖基地、大冲辣椒生产基地、楠竹生产基地、香芋生产基地、脐橙加工基地、山羊肉牛养殖基地、红薯生产基地、烤烟生产基地等八大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基地,在全县形成特色养殖、优质水果、粮食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四大优势农产品种养区域,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二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突出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巩固壮大舜华鸭业、鸿源果业、金福科技、小徐瓜瓜食品厂、恒丰林业等龙头企业,尽快启动香芋加工厂、脐橙加工厂、湘南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力争形成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落实鼓励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各项政策,发展一批种养大户。全方位提升临武鸭养殖协会、山羊养殖协会、香芋营销协会、蔬菜营销协会、果木研究协会等农村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带动农户增收。四要切实优化农业综合服务。积极组织技术服务队,下乡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为农民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努力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展为农民“引项目、跑资金、送物资”活动,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着力搭建信息平台,完善农业信息的采集、分析、发布体系,及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政策、市场、技术、营销服务。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新农村建设要成为“民心工程”、“群众满意工程”,着重要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办好办实,当务之急,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解困和防洪工程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加快武水河、甘溪河、腊水河等流域的综合治理。力争用3―5年时间,解决6.3万人和5.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全县中小型水库全部达到防洪标准。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和通达工程,力争5年内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70%的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2006年要开工建设临桂一级公路,认真做好临连公路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完成通乡公路建设29.2公里,通村公路建设53.9公里,开工建设镇南、金江、汾市3个客运站。加快推进小水电建设和农电网改造,力争2006年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6000千瓦。抓紧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力争到,农村电网覆盖率达100%,全面实现城乡同网同价。三是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进一步抓好植树造林、水土保持,2006年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00口,重点建设好20个沼气生态示范村。加强森林防火防病虫和征占林地整治工作,保护好森林植被。四是切实抓好村庄规划建设和村容整治。要根据条件和实力,在交通干线、城镇周围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选择一批建制村,精心编制村庄规划。新村规划要尊重民意、体现乡村特色、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调整和修订规划必须严格按程序报批。同时,要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依法保护耕地,杜绝大拆大建、占用耕地建房现象。尽快启动“示范新村建设”,2006年要重点抓好10个县级、22个乡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秀美型、田园风光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村容整治,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全县70%建制村的村容治理。

(三)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一是深化农村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农村财务村帐乡管、组帐村管以及农村财务管理民主化。抓好农村财务的清理整顿工作,做到年审计面达到100%,村级财务公开率达到100%。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督“一票否决”制、涉农收费公示制、减轻农民负担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减轻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加大对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组织运转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正常需要。二是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稳定增长。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2006年要改造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655m2,基本消除危房。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工作,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农科教相结合,重点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各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电影放映点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助推乡风文明。三是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广和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工作,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残疾人扶助等社会救助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农村低保对象的生活困难问题。五是建立健全“村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亲民、爱民、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深入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活动,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要精心部署,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流动车等宣传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经济能人对农村进行结对帮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县委、县政府要成立专门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机构,统一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

机制。要建立目标管理考核责任机制,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把各部门和驻点包村单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服务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范围,把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各级各部门班子执政能力、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工作进展和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奖优罚劣、行之有效的考评验收机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层层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三是完善奖励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必要的行政推动基础上,着重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自身落后面貌的积极性,把政府的投入和农民的投工投劳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建立起强有力的工作推动与落实机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做到“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有计划、有投入”,进一步完善城乡对口帮扶和政府机关、各级领导干部等重点帮扶机制,并实行奖惩制度。另一方面,形成农民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关系,既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又对农民实行“奖勤罚懒”的机制,政府对那些在新农村建设上干得好的村集体和村民,多给物资和资金扶助,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1] [2]  下一页

篇7:县电子政务建设的调研报告

县电子政务建设的调研报告

最近,我们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有关乡镇和部门,就电子政务建设这一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行电子政务的现实意义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构建一个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政务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发布、事务网上处理、行政主体与公众网上互动。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的构想;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服务和管理水平。推行电子政务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步伐。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政府通过网上办事,使得原有的服务平台由办公室、柜台转向计算机屏幕及其它输入输出设备,公众只需通过交互式的“人机对话”,任何问题皆可随问随答,所办事情立等可取,真正让公众享受到“单一窗口”、“跨机关”、“24小时”、“自助式”的一站服务。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实现各类经营主体与市场的对接,拉近距离,减少风险,提高效率,进而促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某新闻信息网开通以后,迅速拓宽了我县招商引进的渠道,很多网友和客商通过互联网认识和了解某,一二三产业招商引进呈现新的气象。如浙江千岛湖一客商在网上看到观音湖的资料后,产生了浓厚的投资兴趣,多次来电咨询有关政策等方面的情况。

2、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建立节约型机关。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80%的公共信息由政府掌握,但因公开途径的制约,很多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电子政务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促使各类资源的快速整合,避免信息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政务网络和信息处理设备强大的计算储存功能,可以将人力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为精简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创造条件。政府通过网上招商、招标、采购、电子邮件交换、远程会议等手段,既可以简化行政程序,又可以免除车马劳顿,能节约大量显性和隐性成本。北京市电子政务平台正式上网运行后,市民不仅免去奔波之苦,而且“政府10分钟干了过去一天的活儿”。美国由于实现政务电子化,仅1992年至4年间,政府就裁员24万人,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

3、有利于依法行政、催生廉洁政府。电子政务被许多国家作为政务透明化的重要标志。政府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及时掌握信息、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它采用一种开放式管理方式,将政府机关的职权、程序、办事过程、办事结果、时限、监督方式等上网公示,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政府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的发生,杜绝“暗箱操作”和“肆意妄为”,保证政府决策的顺利执行,从根本上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增强政府竞争力,为建立和谐社会环境打下坚实基础。我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将预算单位的收支活动全部置于网络之上,通过新的支出程序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联网,对每一笔支出事前进行审核、事中实时监控、事后绩效评价,避免了截留、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中心成立以来,纳入管理单位结余资金近300多万元,有效地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4、有利于拓展阵地、加强党建工作。通过在网上开辟党建工作专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马列主义教育,增强党员网民的党性观念,永葆先进性,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将党的影响力延伸到世界各地,解决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难的问题,让长年在外工作的党员有一个自己的“家”。广大党员通过留言板、网上论坛等界面进行网上互动,达到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互通情况的目的,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吉林省白山市委在长白山网站上建立党支部,网络9名流动党员,其中市内4名,省外3名,国外2名,他们通过“网上党支部”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同党组织保持联系。通过开发使用党费管理软件和党员网络管理系统,有利于实现党费管理的电算化和党员的动态化、网络化管理。

二、某县电子政务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某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电子政务工作,通信网络基础建设飞快发展,市县光缆传输工程全面完工,城区主干道已完成光纤改造,基本能满足用户宽带网安装需求,目前,已有40个单位和企业接通了光纤,33个单位采取ADSL方式上网,12个乡镇交换设备扩容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不久将实现光纤入户。某县农业信息网、县统计信息网、机要保密信息网、公安保密信息网、电信企业信息网、金融部门业务网已先后开通,通过网上受理业务和交换文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管理规范化。2005年元月26日,某新闻信息网开通试运行,截止8月30日,网站访问总量已达5万余人次,其中孝感市外2万余人次,国外点击率300余人次,已成为宣传某的.窗口和开放引进的平台,县纪委、工会和兴仁堂药业等十多家单位和企业的网页利用某新闻信息网站平台并联上网。

从总体情况来看,某县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初级和探索阶段,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对电子政务认识模糊。一些机关干部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对电子政务的现实效益无切身体验,以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上网工程。大部分单位对推行电子政务积极性不高,认为在国家没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某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现在搞条件不成熟。二是互联网用户数量少。上网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前提。虽然我县各单位部门已普及计算机,很多家庭拥有个人电脑,但宽带上网每月的租用费让一些单位望而却步,而个人宽带用户则更少,全县互联网用户不超过3000户,而且大都集中在城区,所有乡镇政府仍采用电话线上网,无一接通光纤。三是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推进电子政务无总体规划,建设无指导性原则。多数单位网站(页)无互联互通的桥梁,网络资源分散,有的部门网页设计品位不高,无鲜明的某特色,政务网站的“信息孤岛”现象还比较突出。四是网络服务有限。多数单位因资金等限制还未建立网页,已建的服务人群少,服务领域窄,服务形式单调,有的仅满足于网上亮相,只是简单地把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没有把审批等事项同相应软件系统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五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县里没有成立相应机构,电子政务监管不够,有的防范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有的网上发布审核不到位,泄密和乱发信息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管理措施不到位,网站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网页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有的教育培训不到位,大多数人员尚不具备计算机网络必要的管理和使用能力。

篇8:县卫生系统行风建设调研报告

县卫生系统行风建设调研报告

9月22日,县卫生局组成由局长为组长,2名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调研小组,分别与县、乡两级的医疗单位、部分医务工作者和群众、出院患者等进行了调研座谈。在此基础上,wmxz.cn调研小组回来后与部份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认真讨论,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1、当前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反映的突出问题。

首先,“看病贵”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显示,“收费高”和“医疗效果不理想”是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不满的最主要原因。

被调查对象反映,有的医院、科室采取一些非正当的方法,如滥检查、滥用药、乱收费来增加经济效益。在不合理医疗费用中,除了药价虚高“掏”去了患者大量钞票外,还有医院名目繁多的“赚钱”手法。社会上流传的“死得起,病不起”的口头禅,反映出群众对高额医疗费用的高度不满和百般无奈的心境。

其次,部分服务环节薄弱,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未如人意。目前,不少医疗机构都在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服务方式,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和服务。但是,群众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仍有较大意见。部分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对病人或敷衍搪塞;或缺乏同情,态度冷漠,言语生硬;或片面依赖仪器检查结果;甚或不守医疗规程,酿致差错、事故,既给病人带来痛苦,又引发医疗纠纷。

2、医疗卫生行业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首先,风险高、压力大的职业特点引发了医务人员的畏难情绪。调研中了解到,面对医疗这个风险高责任重的职业,医务人员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医生每日面对病人,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及时向病人家属交待有关事项,若有欠缺或差错,便有可能受指责,甚至遭打骂、上告。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医务人员曾经因工作压力过大,产生畏难情绪,有过转行的念头。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在医疗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更使医务人员感到困惑。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会导致医生为自我保护而在医疗上变得保守。

其次,对医院长期实行差额管理,大部分医院仅能维持人员及日常业务开支,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基础设施及大型设备购置上,普遍有等、靠、要的思想。再加上引不来人才,医疗队伍后继乏人,已直接影响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1、医疗体制欠明晰,导致医疗机构主体责任的混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医疗体制改革却大大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的体制与投入机制不相适应。医院难以实现“科学合理的经营”,成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合格”的经营主体。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定位为带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医疗服务为宗旨。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家应保证其资金供给。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除了基本建设和特大型设备外,日常经费拨款还不到在编人员工资额的50%。

医院是当前我国药品消费的主要渠道,必然成为药品生产和供应商推销产品的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切商业行为的终极目标。高价格、高利润可以说是目前医药两家的共同需要,因此,市场上高价药品越来越多,即使不是新药,也要想法子换包装,把价提上去,医院也乐于使用;而平价药利润少,如今便是无厂家生产,也少有医院愿意使用。其结果必然是医药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群众不满情绪日涨。

2、传统的医德教育方式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新形势的要求。

医德教育是医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塑造医务人员高尚情操、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医德医风这个话题一直在讲,活动也搞得不少,但医疗卫生行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一路走强,近年甚至成了群众投诉意见最大的行业之一。“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有被“白衣狼”侵害的危险。

在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性。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人们一种合理的要求,讲求经济效益成了管理者追求的一项重要指标。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出现重经济轻医德的倾向。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也相当重视医德医风教育,但教育手段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仍然沿用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或采取“一票否决”等形式主义管理方式,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持之以恒的制度建设,使本属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变成突击性的运动化形式,时抓时停,结果不但收效不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或不如实上报情况的现象。

三、建议:?

1、加快改革步伐,建立与社会主义县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医疗卫生体制。

民意调查显示,老年人群及低收入人群担心在医改中把医院推向县场后将会显著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反对意见颇多;其他人群则表示医院应该走向县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需求呈现多样化,一方面高收入阶层“绿色健康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弱势群体”仍徘徊在寻求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上。这为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分类经营管理提供了必需的社会条件。医疗卫生机构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的健康保障服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推行和完善社会主义县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体制应当适应县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近年我县实行医保制度的改革、医疗单位分类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县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为我县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吹响了前进号角,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和政策导向,是搞好我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保证。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定位,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设计,以确立医疗单位在县场经济中的“科学合理的经营”地位。医疗卫生部门是以保障广大人民健康为宗旨的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国家对于公共卫生的监控、疾病预防及基本医疗服务应当承担主体责任,列入政府工作规划及公共财政支出计划,提供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经常性资金保障,使其成为真正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集中精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外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及项目,应改行县场化经营,允许国家、集体、民营或外资多种投资主体,在符合医疗卫生机构准入条件的前提下,以独资或合资形式经营,竞争发展。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在资质认证、服务范围、质量标准、价格和税收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则并实施有效的监管。?

2、加大对基层以及社乡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

建立城县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是适应我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民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的迫切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非典”事件中,暴露出我县基层卫生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的缺乏。政府已注意到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但要全面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除了增加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改革创新的新思维,重组整合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要按国务院的要求,结合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和相关的标准,并参照建设教育强乡的做法,全县统一标准和要求,分步分乡达标完成,力争在三五年内构建起可靠的公共卫生保障网络。要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的.建设,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和社乡卫生服务站的投入,真正实现“小病在社乡,大病进医院”的设想。对个别财政力不从心的乡县,县财政要给予扶持,并要求乡级财政配套资金,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要规范公共卫生补偿机制,7月县卫生局、财政局联合签发《关于印发县城县社乡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具体项目和补助标准的通知》,要求各乡财政按每万人口不低于10万元标准补助社乡卫生服务机构,且随经济的发展和服务项目内容的调整,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县政府要把这一项目的落实情况纳入有关责任人的年度考核目标,强化执行《通知》内容的力度。?

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规定简化双向转诊手续,合理分流病人,真正做到“小病在社乡,大病进医院”,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县整体医疗资源效益,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制定社乡卫生服务人员准入制度,并运用竞争上岗、实绩考察、末位淘汰等形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务水准,增进群众对社乡卫生服务站的信任度。?

3、扭转“以药养医”状况,理顺药品流通渠道,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政府要下大决心解决“以药养医”的状况,从机制上切断药品购销中不正之风的源头。要降低虚高的药价,必须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宏观控制,并从药品生产审批的源头抓起,由卫生、药监、物价等部门共同实施。重点加强对新特药品和外来药品进入县场的管理。一要加大药品定价的透明度,规定合理的利润空间,严禁抬高药价;二要规范药品的流通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三要扩大药品公开招标范围,严厉惩处经销商联手抬高药品标价的行为;四要禁止医疗行政机构、医院非相关部门的公职人员与药厂、经销商、医药代表的联系,对因违规而获得利益者应给予严厉处罚。此外,要积极实行药品单独核算制度,对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的药品进货、库存、销售、利润等情况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加强外部监督。?

4、改进思想教育方式,弘扬“抗非”精神,不断提升医德医风。

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我县白衣战士在“抗非”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以及一直以来形成的悬壶济世、救治众生的优良传统。医务人员良好的医德内在素质是在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医疗活动中修养积累而来的。当前,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尚既继承了传统医德,又受到县场经济环境的强烈影响。各人的医德基础水平不同,职业道德行为有异,更增加医德医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解决医疗卫生行风问题,要改变教育管理模式,要从建立具可操作性、能持之以恒的制度入手,把医德医风建设真正作为日常工作内容长抓不懈。一要强化学校教育,把医德教育列入教育大纲,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医德修养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方法;二要严格岗前培训,强化医德继续教育,结合临床正反两方面实例,细化对医德行为规范条文的理解;三要强化医德考核手段,制定公平、公开的奖惩办法,把医德医风表现同个人考核、晋级、薪金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自觉性,逐步使其成为一种自我修养行为。?

调研中发现,年龄大、资历深的医务人员被病人刁难的机率较少,而年龄和资历较浅的则反之,这是医德形象和信誉的一种反映。医德形象具有公开性、示范性和社会性。社会主义医德,讲究的是要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制度是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我县应把对医疗系统的行风检查作为一项社会制度坚持下来,通过具有公信力的行风检查,加强社会对医疗卫生系统的监督。?

同时,要及时发现、宣传医疗卫生界的新风尚和好人好事,表彰要形成制度。建议2-3年搞一次评议表彰活动,让全社会广大群众都来参与评议,以弘扬医疗卫生界的主旋律,让群众了解医务人员,增加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信任。此外,建议由政府搭台,社会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扶持卫生事业发展的专项奖励经费。?

5、完善医疗法规,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舆论环境。?鉴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风险性及其医疗单位的公益性等因素,应考虑将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与普通民事纠纷的损害赔偿加以乡别,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我县的实际情况,从刑事、民事、行政法规的统一角度制定处理医疗纠纷的地方法规。这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健全医疗事故鉴定的监督机制,并加大透明度和公开性。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医疗界、法律界等有关人士参加,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的合议委员会,增加医疗事故鉴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消除患方对鉴定结论的怀疑,减低处理医疗纠纷的难度。?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保险和患者医疗意外保险制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医务人员(94.0%)认为需要建立保险制度。这是解决医疗事故赔偿和化解医疗纠纷的一条可行出路。可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医疗事故保险制度。用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各类医疗机构注册医务人员,依照所在医疗机构的级别设定的保险费率,由院方统一投保;患者可本着自愿的原则,按不同病种设定的保险费率,自费投保。?

加大医疗卫生政策、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要增加群众对医疗卫生政策、制度的认知,提高对疾病医治的知识,指导患者理性地认识、接受治病的方式、方法和效果,增进医患之间的互信程度,化解因误解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传媒与医疗机构要建立互信合作关系。一方面,传媒要积极正面报道医疗服务情况,弘扬医卫界救死扶伤的主流精神,营造医患互信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对医疗事故或纠纷进行报道时,应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促进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和有利事业发展的角度,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传媒,wmxz.cn提供客观真实的情况。?

我们从这次调研中深深体会到,中共县委和县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发展我县的医疗卫生事业,我县医疗卫生系统广大干部、医护人员、职工一直以来忠于医疗卫生事业,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深信,在中共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在广大医护人员的拼搏奉献下,通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我县医疗卫生系统的医德医风必将大大提升,我县的医疗卫生事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篇9: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年初县政协制定的X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为了加快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步伐,县政协组织县农牧局新能源办、部分市县政协委员、部分乡镇联络组长及政协办有关人员,于XX年7月至8月间,深入乡村,就我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进行调研,8月26日县政协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农牧局关于农村沼气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和参加调研的委员们的意见,调研组根据调研的情况,起草了调研报告,经县政协主席会议、县政协常委会议研究,修改整理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村沼气池建设现状

我县非常重视以沼气池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XX年以来,我县连续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沼气建设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民心工程之一。县农牧局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技术和项目上的支持,推动我县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积极培养沼气示范户,组织农民学习和观摩,激发了广大农户建池积极性;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培训农民技术员198名,组建了52支沼气池专业施工队,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级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建立沼气物业服务站17个。

全县的沼气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目前全县共建17立方米以上户用大中型沼气池2万多个,涉及全县20个乡镇、270多个行政村,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我县连续被评为省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在XX年全市沼气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县作了典型发言,省电视台也曾做过专题采访和报道。在XX年省组织的沼气建设大比武活动中因成绩优异,省新能源办奖励我县新能源服务面包车一辆(保定市只奖了3辆)。

二、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

沼气作为绿色能源,对农村生产生活是一项重大变革。沼气建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约能源,减轻经济压力。据了解,一户四口之家建一个12立方米的沼气池(我县因地制宜,所建沼气池一般是17立方米),如果管理得当,原料充足,所产沼气可解决常年的做饭、烧水和照明用能。

第二,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沼气池对人畜粪便密闭发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阻断了疾病传染源,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

第三,保护生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村发展沼气,减少了秸杆焚烧和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沼液沼渣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的'破坏,能够促进“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作物)”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建立农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的沼气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沼气建设的意义了解不深,缺乏建池积极性。在乡村调研时,罗庄乡的南罗庄村支书,对相关的惠民政策和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了解后,当即表示要争取列入项目村,大力发展沼气。由此可见,沼气建设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二是有些农户有等、靠、要的思想。国家给扶持就建,不给就不愿建,给少了也不愿建,没有认识到沼气建设关系到自己的卫生环境、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部分农户对沼气的认识仅限于解决点灯做饭,而对沼液、沼渣的使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的综合效益缺乏认识。

(二)建设经费不充足。推广农村沼气发展,资金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一是农户方面。随着建材和人工工资的上涨,每建一个17立方米(因我县处北方地区,经测算,建17立方米的大池比较适宜)的沼气池并完成改厨、改厕、改圈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在平原地区需要资金3500元左右,在山区则需4000元左右。国家对沼气项目的补助标准因项目不同从800元到1200元不等,其中大部分还是炉具等物品,只有少量现金,资金的大头要由农户自筹,直接影响群众的建池积极性。因此,在我县出现平原经济状况好的地方建池多,山区经济水平差的地方建池少的情况。二是农业主管部门方面。国家补贴的沼气建设项目款直接对应到农户,县农业主管部门因缺乏配套资金,办公经费紧张,在沼气建设的宣传、推动和后续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完全依赖中央投资,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往往是项目终结,建设推广也告结束。

篇10:农产品调研分析报告

各位同学,你们是怎么样写关于农产品的分析报告的呢?看看下面的农产品调研分析报告] 模板吧!

一、 背景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尤其是果蔬的安全和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冷链是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冷链这一块发展比较缓慢,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果蔬损失相当严重,是美国的15倍,尤其在运输中的环节损耗,由于需要二次装卸还有运输中没有很好的制冷,使得果蔬质量下降,很多发生质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合理的优化运输方法和运输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解决运输问题,和我国农产品远销,以及降低农产品损耗和保持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从温饱型向营养调剂型转变,国内消费的肉、蛋、奶、鱼、果蔬等主要农副产品需求量迅速增加,国内生鲜产品市场已基本建立,供给量正逐年上涨。此外,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增长,包括水产品、畜产品、果蔬在内的生鲜产品在出口农产品总量中占相当比重。,我国出口畜产品达36亿美元,家禽产品达9.1亿美元,水产品达78.9亿美元,同比增长值分别为13.0%、40.8%和13.0%;出口蔬菜680万吨,同比增长13.0%;出口水果364.6万吨,同比增长16.6%。国内外市场对生鲜产品需求的扩张,引发了对于专业化、一体化的生鲜品冷链物流需求的释放。

生鲜产品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因此物流过程中必须使用专门的冷藏设施和冷藏运输工具,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必要的保鲜处理。由于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控制要求极高,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环节的管理难度和操作难度都比较大。在我国,目前冷链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流通领域发展滞后,冷库资源和冷藏运输资源相对短缺,生鲜产品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技术落后,国内80%以上的生鲜商品还是采用常温流通手段。常温链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生命周期短,不仅使生产者利益受损对消费者饮食安全构成隐患还造成巨额浪费。以农产品为例,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年蔬菜产量超过5.6亿吨,水果产量超过1.6 亿吨,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据统计,由于保鲜流通环节的落后,我国每年大约有8000万吨果蔬腐烂,占果蔬总产量的20%-40%,浪费总资金达800亿人民币高居世界榜首。显然,传统的生鲜产品的流通方式已很难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效率低下的生鲜物流系统也已成为我国生鲜产品流通的瓶颈。另外,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都将刺激着高效率、专业化、一体化的冷链物流迅速发展。

二:调研的目的及内容

(一)调研的目的:

(1)。了解周谷堆农产品市场的现状。

(2)。了解农产品的组成,和与其相关的信息,比如产地、价格、运输方式等。

(3)。了解农产品损失的主要原因和损失造成的影响。

(4)。了解周谷堆农产品仓储方式,以及其存在的问题。

(5)。 分析周谷堆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和措施。

(二)调研的内容:

(1)。了解周谷堆农产品市场的现状,对市场现状进行实地的考察。了解市场的组成,以及存在的问题。

(2)。对市场的农产品种类进行调查,以及各自的产地、销售地。

(3)。对周谷堆的农产品进行采样调查,对其生产地、销售地、运输工具、运输方式、批发价、零售价等的调查。

(4)。对农产品的损失进行调查。了解其损失的主要原因和损失造成的影响。

(5)。对农产品的仓储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有哪些仓储方式,及其仓储效果。

(6)。对周谷堆的信息化现状进行调查。

三、调研的基本情况

1.市场现状

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本省特色农产品品种加外省调入的品种形成多品种、价格平稳、交通便捷、服务周到、收费低廉等优势,使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场内农产品平均日成交量近600万公斤、成交额2500多万元,并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流通局面,成为区域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作为踞皖之中的“大菜篮子”。

水果交易市场:水果交易市场是周谷堆市场建立最早的市场,经过市场十多年来的滚动发展建设,目前已由初期的占地6000平方米发展成为占地28000平方米,经营品种从单一到多样化,场内汇集了南北中名特优水果,国内品种应有

尽有,并且有部分国外精品水果在市场上市,日平均交易量100万公斤以上,为周边区域最大的水果批发交易市场。

蔬菜交易市场:蔬菜交易市场是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三大专业特色市场(蔬菜、水果、水产品)之一,也是市场发展的龙头部分,现占地40000平方米,建有电子地磅、电子结算系统等现代化管理设施及手段。日成交量200-250万公斤以上,交易品种达一百多个,货源来自省内周边地区及全国各大蔬菜生产基地,除满足合肥市及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外,还辐射到省内各地及省外的湖北黄梅、江西九江、河南商城等地,交易辐射半径达400公里范围,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流通局面,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菜篮子”。

水产品交易市场:水产交易业务自开拓引进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营品种从单一的淡水鱼类,发展为集淡水、特水、海水产品及冷冻水产品等多种交易为体的综合型水产交易市场。目前水产市场占地18000平方米,繁荣兴旺,品种齐全,价格平稳,日平均交易量100万公斤,现已发展成为安徽省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

畜禽肉类交易市场:畜禽肉类交易市场占地10000平方米,建设有目前省内较为先进的轨道吊挂式交易设施,配备了专用预冷库和冷藏库,交易设施齐全,经营环境优越。肉类市场采用现代化的电子结算交易模式,整个交易流程实行无货币化,保证了买卖的公平、公开,也确保了双方的资金安全。

综合零配交易区:新建成开业的综合零配区是以零售及加工配送为主的交易区域,该区域整合了牛羊肉、腌腊制品、冷冻品交易业务,新引进了海产品、贝类及高档精品鱼类新业务,成为市场业务发展的一个亮点。

粮油干货交易市场:粮油干货市场总占地55000平方米,经营全国各地主、杂粮、油料、东西调料、南北风味,以及禽蛋等,品种繁多,价格平稳。

2.信息化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检测中心:周谷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占地200多平方米,下设:化学实验室、定量定性分析室以及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配

备专业检测人员和农产品质量监督员。装备有原子荧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进口)、液相色谱仪(进口)、64通道大容量农残速测仪等检测仪器。目前可对农产品农药和兽药残毒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分析。可检测出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砷、汞、铅、镉等有害重金属残留;孔雀石绿、结晶紫、氯霉素、瘦肉精等兽药残留物质。

全场电子监控系统

全场电子监控系统,担负不间断监控、录制各种事故状况的任务,对保障市场的交易秩序,打击欺行霸市、偷盗、打架斗殴等行为起到了良好的监管作用。

肉食电子结算系统

肉食市场建成了国内较为先进的轨道吊挂式交易设施,采取现代化的电子结算交易模式,方便了客户交易,也提升了市场管理水平和档次。

蔬菜电子结算系统

20**年6月1日,周谷堆蔬菜电子结算系统建成并成功运行,实现了IC卡结算模式,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模式的一次革命,彻底改变了沿用多年的对手交易方式。

一次性结算系统

一次性结算系统是蔬菜市场及水果市场农产品入门登记采用的收费系统,该系统针对卖方一次性结清所需的交易费用。系统与60吨地磅相连,系统自动调出已存取的车辆信息,进场时按重量收取交易费,操作简单,方便。

这些是周谷堆市场现有的信息化设备,但是并没有被普遍的利用。周谷堆的信息化还存在一下一些问题:

(1)。没有完善的网站,信息共享度太低。

(2)。很多的在周谷堆的业主没有自己的电脑,信息的传递多数是通过电话。获得信息的途径太单一。

(3)。没有很好的监控设备,对于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无法实时完成。

3.主要的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很凌乱,有比较大的货运车,也有很小的三轮车。冷藏车

很少。

4.仓储设备

设有一个集中仓库,但没有自动化设备,而且制冷设备很简单空调,还有很多个小型的仓库,其制冷也是主要以空调为主。

四、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两天的调研及对各个批发商的采访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损失的.原因如下:

运输过程中的损失较大,原因是运输设备极不完善,没有很好的制冷控温设备,运输设备比较落后;

基本无冷藏处理,预冷、制冷更是很少采用;

运至目的地后的仓储设备落后,完全的人工搬运,机械化低,仓库内制冷设备简单,无法满足不同果蔬的需求;

信息化程度低,可能会出现过远运输,很多时候会由于果蔬周转太慢导致损失严重;

对运输过程监控也只有电话联系,没有GPRS系统无法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车辆内部没有温控设备,导致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

五、调研意义

1. 在对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研活动中,了解了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运作程序及其现状,进一步分析该市场运作的缺陷所在。针对其中运输损失这一块提出可行的优化方案及为改善信息闭塞问题而加强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2. 在对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研活动中,针对周谷堆市场来自不同产地的同种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查,得出其价格不同的各种原因中有由于运输距离的长短而导致中间损失的不同,从而支持了我们的理论:运输过程会产生不小的损失,达到了调研的预期目的。

3. 在对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研活动中,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使大学生获得了一个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在校大学生走出校门,进一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加朝气蓬勃的姿态投入到下一步的生活学习中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促进中部崛起、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11:农产品分析调研报告

蔬菜“价格高、品种少、季节性供给矛盾突出”引起了县委、的高度重视,也是近几年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市场蔬菜价格究竟与周边县市差距多少,县市场蔬菜为什么价格高,蔬菜为什么难以发展起来?带着一个个问题,我们组织专门的人员对我县市场蔬菜产销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城市场蔬菜产销和价格情况

1。蔬菜供给情况。据调查,xxxx年度全县正常生产经营的商品蔬菜基地仅有4家297。8亩,以生产辣椒、茄子、豇豆、白菜、结球甘蓝、萝卜、黄瓜、西葫芦等大宗品种为主,蔬菜产量1150吨左右。另外,县城周边有150~200户农户采取常规方法种植蔬菜,在7~12月夏秋季上市为主,上市量2600吨左右。因此,全年县城南北市场上市蔬菜总量大约3750吨左右。

2。市场销售情况。以县城常驻人口5万、人均日需菜量0。5公斤计算,全年需菜量9100余吨,蔬菜缺口达到5350余吨,本地蔬菜上市旺季缺口50%左右,淡季可能达到85%以上,全年平均缺口率达58。8%。

为满足市场供给,我县蔬菜供应旺季每天有蔬菜贩运车辆7~9辆(其中往3~4辆、往大余4~5辆),每天运进量达8~9。5吨,淡季贩运车辆5~7辆(其中往2~3辆、往大余3~4辆)每天运进量达6~7。5吨。还有些不经县城中转的贩菜车辆未作调查,如扬眉片三个乡镇至南康贩菜、铅厂镇到大余贩菜、过埠片(3个乡镇)直接到贩菜,这些数量还很大。不完全统计,全年运进县城的蔬菜总量达5300余吨。这些蔬菜大约有80%在县城南北市场销售,20%转批乡(镇)集市销售。

3。蔬菜价格情况。据县物价局对超市蔬菜和县城南北市场蔬菜价格监测,青椒等14个品种全年平均(算术平均)零售价4。99元/公斤,比4。77元/公斤(市物价局监测数据)高出4。6%。其中蔬菜大量上市的旺季(6-10月)14个品种平均每公斤4。804元,比5。264元下降了8。74%;但蔬菜淡季(11月-次年5月)县城和蔬菜价格基本持平,都在5。1-5。2元/公斤。县城蔬菜旺季和淡季价格也相差较大,14个品种平均价格相差6。1%。如:青椒最低价格在7月份4元/公斤左右,在9月份、春节前后高达8~14元/公斤。就县城南、北两个农贸市场蔬菜价格也相差较大。据调查县城南门市场蔬菜价格普遍比北门市场高出20—30%左右。

从调查的情况看:县蔬菜价格主要是季节上的价格偏高。在本地露天蔬菜大量上市季节,蔬菜价格普遍较低,比还低,甚至出现卖菜难问题;但本地蔬菜上市淡季,因为市场上的蔬菜主要靠外地调入,中间环节增多,蔬菜价格相对较高,尤其一些难以种植的品种,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如茄子在6月中旬本地生产上市季节,价格较低,最低时段1。0元/公斤,而在春节前后,市场零售价高达6元/公斤;过埠果木刘艺海xxxx年早春所种植的萝卜在上市初期价格好时,卖4-6元/公斤;而在后期大量上市时,出现买不出去,甚至亏本,只好清理作肥料2万多公斤。

二、县城蔬菜价格高数量少的原因

县城蔬菜价格高、品种少、供给不足,主要是外面的蔬菜老板不愿意来、本地的有一技之能种植蔬菜的能人又不愿意种,种植面积少;外面的蔬菜调入贩运成本高等。调查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一)生产环境缺乏吸引力。一是气候条件上,县属典型山地,早春气温上升较周边县市慢,阴雨寡照日数多,光照不足,蔬菜生长缓慢;另一方面湿度大,病虫发生概率高,增加防治成本,降低质量安全标准,产量低。因此,同一品种,在、大余能获得上市早、产量高的预期,但县的难度更大。二是土地上也没有优势。外面的老板进来,必需集中连片一、二百以上,离县城较近,并且土地平整,便于搭棚和机械化操作,但是这样的土地我县除了过埠果木,其它地方就很难找了。另外,在劳动力方面,由于我县土地规模面积小,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在时间上难以赶上进度,在劳动力工资成本上又大大增加。

(二)扶持政策缺乏吸引力。蔬菜扶持政策上,我县每亩扶持500元,按每亩1400公斤蔬菜,每公斤0。18元;而及几个中心城区县,每亩商品蔬菜至少补助3500元以上,每公斤达到1。25元。

(三)市场容量缺乏吸引力。县城按5万人,每天人均0。5公斤蔬菜,也才2。5万公斤。按每天30个品种,每个品种平均才需要800公斤的市场需求,对于规模蔬菜基地,不可能种很多品种,一个品种往往种几十亩,所以除了少量销售外,大量的蔬菜要销往周边的市场。据调查了解,我县蔬菜运往,运输成本要比等周边县增加0。2元/公斤。

(四)投入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一是一次性投入大。如种20亩蔬菜,其中10亩大棚,一次性投入就要近40万元,一般人是不敢涉足的;二是技术要求高。蔬菜生产环节多,病虫防治难度大,管理要求精细,茬口安排十分关键,每一环节做不好直接影响产量和上市蔬菜价格,赶不上高价季节,弄不好就要亏本;三是蔬菜自然灾害风险大,遇上早春的霜冻或阴雨低温天气影响延迟上市时间,错过价高季节,有量无价,今年的天气就是典型的例子;四是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生产成本高,如果赶不上好的市场价格,就可能严重亏本。如生产一公斤辣椒,土地租金按600元/亩年,每亩产量3500公斤,成本0。17元/公斤;简易钢架大棚19000~0元/亩,五年折旧,生产辣椒3500公斤/亩,成本1。1元/公斤;种植一亩荐辣椒每亩需劳力50个工,每个60元,3000元工资,产量3500公斤/亩,成本0。8~0。9元/公斤;生产每亩辣椒的肥料、种子等物资投入1000元,成本0。3元/公斤。仅上面四项生产每公斤辣椒成本就要2。37元,如果市场低于3元/还能种吗?

(五)蔬菜贩运成本高。一是运输费直接推高蔬菜成本。农业品运输高速通行费要求车辆容积量(或吨位)达2/3以上,而我县蔬菜批发容量较小,经常存在凑不足车的情况,需缴纳通行费,无形中增加贩运成本。二是路途比周边县较远,运费较高,增加贩运成本。三是入市短运费、上车费、停车费用等。四是等地蔬菜批发市场一般在零晨起至上午8点以前,整个过程中根据每品种到场时段的数量变化而价格变化很大,较近路程的批菜商可以有时间等待低价批入,而因路远,必需赶在早上6点前到达本县,没有选择低价位的时间。据调查了解,由于这些原因直接推高蔬菜成本0。2元/公斤以上,还不包括没有选择低价位的时间而推高的蔬菜价格。

(六)摊位零售成本高。据调查,我县南北市场管理机构属自收自支单位,需对菜场经销商收取摊位费,蔬菜类收取标准为2~3元/平方米/天,每个蔬菜零售固定摊位面积16。8平方米,需缴纳摊位费33。6~50。4元,俩个人的工资200元/天,以每天销售100~150公斤/天,摊入蔬菜成本0。22~0。5元/公斤,摊入成本1。6~2。5元/公斤,所以蔬菜转入零售商后,基本上每品种都需加价

三、促进我县蔬菜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蔬菜价格较高,关键是种植面积少、贩运成本高,要丰富的菜篮子,降低价格,关键要发展生产,降低流通环节费用。为此建议:

(一)确立发展思路。我县商品蔬菜近期要以解决蔬菜供给的春淡和秋淡为重点,因此在发展的思路上,以设施蔬菜为主,开展早熟栽培、抗热栽培、秋延后栽培、越冬栽培缓解春淡和秋淡市场蔬菜供给压力;以大路菜为主,外面调入一些难以种植的特色菜为辅,进行市场调节,满足市场供给。

(二)探索经营模式。近期蔬菜发展以立足本县市场为主,重点支持5-20亩(其中大棚占50%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蔬菜合作社发展规模蔬菜生产,并积极支持与超市、蔬菜贩运户开展订单生产、农超对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三)加大设施投入。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建立比较稳定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加大基地水利、公路、机耕道等设施投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提倡生产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并对水利等设施实行有偿使用,调动全社会投资兴建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四)加强资金扶持。建立蔬菜发展专项基金,完善和稳定以奖代补办法,提高大户种菜积极性;为种菜大户扩大产业规模提供资金援助,金融部门放宽蔬菜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和个人抵押贷款条件,或财政给予贴息;对乡村支持种植大户开展土地流转给予资金奖励等,切实解决种菜大户、企业生产资金周转难、贷款难、土地流转难的问题。

(五)开展科技扶助。以重点大户、合作社为依托,建立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并利用试验基地,进行现场培训、宣传、推广,邀请专家授课,举办培训班等,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蔬菜科研试验经费。  (六)推行蔬菜保险。保险机构要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保险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开展蔬菜保险工作,减轻蔬菜生产风险。

(七)组建流通公司。积极支持企业开展蔬菜营销,培育多种形式的蔬菜营销组织,发展各类农产品组织和合作社,解决蔬菜生产中的信息、技术、品种、销售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逐步形成生产、流通与销售集团化运作。

(八)加快市场建设。配套和完善县城南、北农贸市场,建设集蔬菜展销、检验检疫、储存配送、信息发布为一体的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形成一个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产地交易为基础、以农民产销组织为补充的现代蔬菜物流体系。

篇12:xx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xx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发挥共青团自身优势      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xx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云梦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全面把握我县14万未成年人思想动态,并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服务xx县三个文明建设,团县委按照县文明委的统一部署,于5月上旬至6月底,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实地参观、组织基层德育工作者讨论座谈、个别访谈、文献调查等形式,获得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初步掌握了全县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初步对策。 一、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整个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县各级团队组织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并举,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云梦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三观” 我们依托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广泛开展“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寻访先烈足迹,继承先烈遗志”、革命老区游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爱国精神。陶冶未成年人。我们还以青年中心、青少年活动室、青少年文明社区、文化广场等阵地为依托,以文化育人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社区大家乐、文艺节、广场文化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了未成年人的情操。 2、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我们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在实践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深入开展少先队“手拉手”“雏鹰行动”、“少年军校”、夏令营等实践活动,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长才干、受锻炼。大力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大力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绿色环保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3、以服务育人为手段,竭诚为未成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务 我们积极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律自护能力。切实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扫黄打非、网吧整治工作。实施“希望工程”,开展献爱心活动,资助36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们还推出了县十大杰出青年、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一大批青少年典型,以典型引路为切入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 尽管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有效整合、配置教育资源的手段还十分有限;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我县未成年人现实思想状况 在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下,青少年道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1、忠于祖国、建设家乡是青少年思想意识的主流。据孝感市开展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自觉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在云梦的发展进步上,广大青少年认为云梦能够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顺利推进一主三化进程,并最终建设成为楚天强县,他们也期盼在云梦实现现代化和家乡的建设发展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勇于竞争、勤于学习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要特征。在改革大潮的挑战和考验面前,青少年崇尚知识、公平竞争观念普遍强化,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强烈和迫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青少年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仍然喜欢读书、看报以及参加各类知识培训,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需求尤为明显。 3、成就自我、服务社会成为青少年的主流价值取向。身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云梦青少年,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既有成就自我的强烈愿望,也有回报社会的拳拳之心。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都把学业事业有成、受到社会尊重、奉献社会作为自己人生的主要追求。 4、遵守公德、热心公益在青少年中蔚为风尚。青少年处在改革开放时代,但对参与公益服务、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充满热情。近年来,我县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献爱心活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力军。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青少年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道德建设在实践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改进。 1、青少年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缺乏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一些青年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对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还缺乏一致性,青少年受到诸多社会因素和消极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萌发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思想;比较注重当前利益,精明有余而坚韧不足。现在的'青年无论在人生目标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就业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深受市场导向的影响,十分务实,特别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有时过于实用功利,相对缺乏为国家和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 2、在道德建设上存在知行分离的倾向。当代青年对责任、平等、公正、自立、纪律等基本道德规范都很认同,道德的认知水平较高,但自律性不够强,比较缺乏对传统美德和现代公德的实践,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知行分离、重知轻行的现象,甚至出现一些道德逆反行为。 3、在机制建设上,家庭、学校、社会存在脱节现象。从我县的总体情况看,由于在基层缺乏良好沟通协调,学校、家庭、社会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仍存在方法、目的上的差异,难以对青少年形成和谐统一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社会中对青少年道德建设的负面作用仍在不同层面上呈现出来。 4、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如今生活、学习、工作条件日益改善,尤其是城镇青少年很少遇到以前那样的困难、挫折,因此,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意识逐步弱化,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逐渐下降,稍稍碰到一点儿困难和挫折,便茫然失措、承受不了。有的因此消沉、怨愤甚至绝望,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伤害。 5、青少年强调个性、独立,具有批判精神,但常常有点“自我中心主义”。现在的青少年许多是独生子女,学习条件很好,生活比较优越,他们评判事物的标准也往往不同于成年人。常常紧紧追逐潮流,很愿意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有时还有较强的攻击性,喜欢批判。 三、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青少年逐渐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潜在地增强了青少年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物质的追求。有些青少年互相攀比,比吃穿玩乐,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在生活中逐步淡化道德修养,逐步淡化文明礼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严重影响着未成年思想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他们物质来源不够或缺乏的情况下,往往不惜挺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社会精神垃圾和不良风气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单位和个人置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社会责任于不顾,将宣传封建迷信、宣扬犯罪及渲染暴力、色情、恐怖的书刊、图片、录相、光盘等推向市场,善于模仿、缺少辨析能力的未成年人会被这样的文化产品刺激心灵,误读社会,还有那些管理不尽规范的电子游戏厅、电脑网吧、迪吧等,也是侵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温床。到处可见的美容院,舞场OK厅,到处可闻的麻将、扑克声,等等,严重地败坏着社会风气,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另外,社会腐败现象也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唯利是图、拉帮结派、权力至上等意识,这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 3、教育者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的根本原因。目前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思想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德育理论指导下的义务性、束缚性、规训性的教育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人的正当权利和需要,权利与义务脱钩,将他们作为一种驯服、支配的对象,难以使未成年人养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意识。 4、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陈旧,教育者以消极作为的方式对待主导价值观教育。一些教育者对价值观教育有畏难情绪,认为主导价值观教育是市场经济社会难以实施的,仍然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解释市场经济的问题,让人误以为主导价值观无法与市场经济相衔接。价值观扭曲使孩子们从扭曲的示范和矛盾的教诲中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5、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重智育而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明显的存在。同时,学科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长期相互脱节,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于传统的说教方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德育的效果。学校德育过度强调认知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 6、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知识较少,方法简单,难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家庭教育的要求。由于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乏科学方式,家庭教育方法简单滞后,给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有的家长对子女溺爱娇宠,百依百顺,造成女子自我放任,好逸恶劳,骄横任性;有的家长片面认为拳脚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子女稍有不对,轻则辱骂,重则棍棒相加,造成了子女的逆反心理和孤僻性格;有的家长自身行为不检点,无形中影响子女,使子女步其后尘,染上恶习。 7、失学、辍学现象还未完全消除。由于一部分农户家庭还很困难,还有少数未成年人因为家庭贫困而不得不中止学业,无法接受正常的国民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一些失学、辍学的青少年由于所受教育有限,加之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上歧途。 四、共青团在加强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大有作为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贯彻落实《意见》要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要按照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若干意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对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非常重要。要多角度对青少年进行熏陶。大至广播、电视、报刊、电脑网络等,小至社区的宣传栏、街招广告等,都应开辟一定数量的道德公益广告和宣传栏目,形成全方位的影响,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坚持不懈地宣传正确的道德取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青少年的头脑中,使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特别要注意加强对社会上出现的青年现象的引导,满腔热情地肯定青年的进步,旗帜鲜明地反对与时代的要求、与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相违背的倾向。要重视互联网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和管理的力度,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同时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开展道德教育。要不断推出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优秀精神食粮,加强对青少年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依托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对青少年开展生动形象的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教育。要抓住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契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让青少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加大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力度,打击黄赌毒,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总之,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 2、推进实践阵地建设,增强道德建设的可操作性 建设教育阵地是进一步推进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使其从无形到有形,从分散到集中,从突击性到经常化、具体化。着重是要实现教育阵地网络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多门类建立多功能的教育阵地,为青少年广泛提供实践机会。一是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形成以其为龙头,以各地青年中心、青年活动室、青年科技图书文化站等为延伸的青年文化活动阵地网络;二是建立县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形成以其为龙头,以各地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为支点的实践阵地网络。同时,还可考虑通过吸收民资以股份制形式,实施市场化运作,创办各类有益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扩充、延伸青少年道德建设阵地。 3、构建服务机制,调动未成年人投身道德建设的积极性 有关调查表明,当前青年的需求日趋务实、多元,并呈现出层次性,如企业青年渴望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技能,农村青年渴望致富奔小康,青年学生渴望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外来青年则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谋得一条出路,失足边缘青年需要得到教育和感化等等。要着眼于为青年创造优良成长环境,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大力开展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方面的服务,进而促进青少年在道德建设方面积极性的提高,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要深入宣传贯彻青少年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并致力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和完善,为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保障。 4、健全奖惩机制,保证道德建设良好的舆论导向 恰当的褒贬是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有力工具,特别是青少年,由于社会阅历浅,认知能力尚存欠缺,需要通过科学的道德评价,对道德行为的奖惩为他们树立榜样。这就必须形成科学的道德建设机制,树立恪守道德的典范,大力褒扬品德高尚者,谴责道德沦丧者,为未成年人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形成良好的道德评价氛围,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 5、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大力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要从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出发,紧紧抓住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针对青少年不同的成长阶段,要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针对不同的青少年群体,道德教育应该各有侧重。一以贯之地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之贯穿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成为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把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青少年特点的道德教育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进行系统规范的道德教育,使青少年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在少先队中开展雏鹰行动,增强他们自学、自理、自护、自律、自强的能力。在中小学团队组织中广泛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培养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在青少年迈入成人阶段的时候,广泛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强化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青年干部职工中开展诚信教育和岗位培训,引导青年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6、抓住实践环节,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牢牢抓住实践环节,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吸引青少年普遍参与,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要落实到行上。针对青少年的实际,开展丰富多采的道德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效果,既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又体现了道德教育的知、行统一。开展实践活动是共青团的优势所在。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立足于在实践中教育青少年,推动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手拉手、青年文明社区等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发展,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青少年在参与中接受生动具体的道德教育。同时,要适应新形势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形式,充分发挥道德实践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勇开风气之先,弘扬时代新风正气,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充分发挥他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7、完善动员机制,扩大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参与面 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必须充分挖掘、利用社会内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议成立市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来自市相关部门、社会各个方面,其职能主要是协调、组织、发动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做好本单位和社区共建范围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同时,要通过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在各社区内普遍设立志愿者服务站,并按其特长优势加以规范、分类,组建专兼职的未成年人教育者队伍,为未成年人提供切实广泛的服务,并在实践中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执笔:金文华)

篇13: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安排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机构设置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担,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情况: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占51%;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占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占5.4%,中级职称的134人,占21.2%,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占73.4%。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卫生防疫任务。近年来,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使监督员队伍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倒置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3.房屋及其它情况:

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2003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察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

(二)、医疗救治体系:

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2002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2003―2004年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则,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部分领导对“非典”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

(二)、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严重滞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卫生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

近年来,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医疗功能有所加强,而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削弱的不良情形,造成很多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缺不全。目前我县虽已形成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决大部分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无力购买医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条件差的现象;二是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受房屋条件所限,均没有设立规范的传染病门诊,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存在医疗隐患;三是县卫生防疫站虽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楼,但建设资金不足,缺口40万元,同时由于缺乏设备配套资金,无法配备较先进的检验设备,而现有的检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四是平罗县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制约了急救业务的开展和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陈旧,“120”急救系统及车载设备几乎没有,只能应付一般情况的急救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需要,不具备应对较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条件简陋,设置床位少(仅为6张),一旦发生多例“非典”病人,将无法应对。且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在医院内,与其他病员及医院职工家属区较近,无隔离带,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五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公共卫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村卫生室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仍然存在;六是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七是县、乡(镇)两级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村委会的作用,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寓条于块,条块结合,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综合应急机制。

(三)、经费紧缺,限制了公共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有效开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县卫生防疫站除搞好计划免疫和结核病防治外,还相继开展了慢病防治监测、爱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业病监督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而这些项目所需经费均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县财政对此实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导致医疗单位出现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现象,业务经费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肩负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工作,承担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许多工作都是无偿服务。近年来由于县财政经费较为紧张,划拨给乡镇卫生院的经费只是职工档案工资的60%,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30%~40%,而业务收入又无法弥补职工工资的缺额部分。工资待遇低,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造成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卫生工作的质量。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1、建立全县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指挥和组织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任务,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部门乡镇协调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组织保障。卫生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负责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2、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建成以县卫生局为中枢,县级疾控、医疗、监督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预警网络,进一步规范监测、报告和分工协作制度。

3、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卫生安全、职业中毒、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修改完善各类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科学分工,严格责任,逐步建立起包含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在内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4、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并对应急救治队伍每年实行专门强化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本着业务覆盖全面、技术过硬、组织严密、反应迅速、协调高效的原则,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各个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以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后继处理之需。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的硬件条件。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政策、项目支持,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县乡二级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同时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经费的必要投入,本着协调同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投入适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较薄弱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强。

2、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借助国家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资的良好形势,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疾控中心,全面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

3、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同时,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充实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

4、加快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的建设,积极利用国债资金,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平罗县中医院旧址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的传染病楼,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焚烧等设备,并对原中医院旧病房进行改造,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医技科室,同时应通过多方筹资,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新建的传染病楼将承担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

5、改扩建平罗县 “120”急救中心,拟新建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规划建立一个急诊手术室、血液净化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扩建临时输液室、观察室、抢救室、内外科诊断室及会诊室。急救中心将新增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血透仪及附属设备、手术室设备、救护车及车载抢救设备,对现有部分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6、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建设。继续实施以房屋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套为主的农村医疗机构“三项建设”,力争在5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诊断急救设备的新三件(心电、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10年内实现急救设备洗胃机、呼吸机、心电除颤仪、麻醉机、尿、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在中心卫生院的普及。

7、建立先进、快捷的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信息网络。在目前县级疫情实现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并实现微机联网,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全面的卫生管理信息网络,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指挥处理提供先进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

去漆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园项目可研报告

农业机械项目可研报告全文

蔬菜脱水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肉类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蛋鸡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药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蒜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茶籽油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13篇)】相关文章:

环保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08-28

花椒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03-07

LNG加气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03-23

磷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07-05

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可行性报告2023-08-13

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内容2023-11-04

核电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02-21

橱柜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07-21

电子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07-20

汽车租赁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全文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