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春天-散文阅读

时间:2023-07-25 08:10:0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水墨春天-散文阅读(共12篇)由网友“OatLatt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墨春天-散文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墨春天-散文阅读

篇1:水墨时光散文

月色漫

墨笔描绘红妆

芊芊淑女

玉音婉转

云影霓裳

爱上了你的才华

可否写一首吴诗

以装点石阶和窗前的岁月

一年年,一季季

在春风中摇曳,在秋风中婷婷玉立

你是苏州,依旧是苏州

你装饰了你的江南

也装饰了我的梦乡

篇2:水墨时光散文

含蓄优雅

一时烟雨,一世繁华

水,意味着生命的孕育,起源和诞生。苏州,是一座浸透了两千五百年的城,其的风景总是喜欢和水联系在一起,简约如诗,空灵似梦,衬着独特的小桥,处处透着江南水乡纯净、柔美的意蕴,有看不尽的景色和讲不完的故事。人,生活在这样妙美而诗意的境遇中,其一定会感到无比幸福,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渐渐远去了,可那丢落在光阴里的句点,牵着一些浅浅的私语,在旧的文字里,印着旧的痕迹,那么美,那么绚丽,带着最初的心绪。看一曲曲流水的婉转,在画桥边贮立,谁为谁守候成为彼此的风景。

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两个字“姑苏”每每读起,都能觉察到满满的美学意蕴,会成为我今生诗篇的写照么?花的呢喃婉转成了风轻云淡,穿越眷恋的时空,把执手的欢笑,满刻成为记忆,光阴又会不会在不经意间老去呢!吴语软雅,水墨绽香,在种种诗意里,剪一段旧时光吧!微笑,描画,值得珍藏。苏州不仅是书画之乡,也是音乐之乡,作为一个美丽凄婉小家碧玉的城,最有幸福痴情的梦。低调的苏州是精致的,也是鲜亮的,走进苏州就走进了吴文化的历史长廊,名园古韵,清歌曼舞,在苏州的小世界里,有诗,有画,有曲戏,还有专属自我完整的四季。作为宋词里的女子,作为小宴笔下的莲儿,作为纳兰词里的她,最有诗人的气质,画家的意境。

丝柔的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如此言语濛濛中怎么能不让人想起雨巷,想起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醉在轮回的文字里,此刻的我,最想做一朵圣洁的莲,读你,仿佛已经千年。是啊!文字是灵魂归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在成就文字无穷魅力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苏州呢!不就是美的化身么?我想用最喜欢的水墨,描一段素白的时光,一些无言的往事,一些老旧的日子。水墨的情意,流年的时光,隽永绵长,最有散淡的情怀,最有闲适的心境。做一名静默的读书人吧!对窗而坐,伴守流年,借文字,写花的心事,写雨的绵缠,写叶的呐喊,同时与时光保持纯洁的友谊,在一纸素笺上描绘清韵,在一朵莲的记忆里嫣然笑语。当然,也许某一天,我得默然离去,但我不会说“再见”因为我想为下一世预约情缘。

携一颗善良的心,闲走,在微微的烟雨里,怀念一个小巷的诗意,或许当年的戴望舒也是如此情态吧!此刻,竟觉得自己就生活在民国,生活在淡淡的墨香里,用淡色的笔写一段春天的祝福,或许称不上是最美的,但却很真诚,偶尔也会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文字可以成为一种永恒,那么苏州,我愿你能在光阴里永葆青春。

一纸、一笔、一影、一月、一窗、一世界。忘记了岁月,也忘记了自己,许多年就这么地写着,走过了岁月,走过了风雨,苦不再其中,只乐在其中,一些清欢最有心的知足,所有的默契都在无言的文字里,是啊!你,我,还有那个他,活的都是光阴,一寸寸,一缕缕,很远也很近,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一个消瘦的灵魂,终究摆脱不了红尘!

苏州,我不知道你与多少人有过不曾谋面的缘,也许是因为她们的情思与你相同的原故吧!你的情语,我明白;我的文字,相信你也懂。践诺一个约定,没有任何预兆,轻盈轻盈地停歇在我的小屋,让我无名的墨色,可以浸染你这座城。就这样,在文字里相逢,在文字里知遇,在文字里盛开一朵爱情的花。我是一直相信文字可以绘制时光,你将你的微笑停留在时光的原点,让我记忆,让我来苏绣宋锦。

有时,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捡拾往事的人,怀着一份诗愁,带着点点禅意,在荒芜的'人生旅途中飘零,于仓促的流年里,这也算是一种归宿么?感叹自己存在的短暂,这支瘦笔可否将经历的岁月埋藏在满是皱纹的心事里?听,并且感受,此刻,谁在把江南的丝竹清音弹奏,以一种缓慢的优雅,交织着前世今生的企盼,像极了我此时的心情。美,在很多时候都是超越想象的,谁知道丰盈文字的背后躲着的是生活安守淡泊的简约!

窗外的雨帘,依旧在思绪,依旧在弥漫着古典主义的素美。苏州,你是梦居住过的城,是风流恋过的城,是雨水最喜欢呆着的城,你把你的芬芳留给了世界,我愿做你婉约的衬景,在你的熏染下,提升修养,阅读自己。文化,塑造了你的灵魂。你的生活、你的物态,你的魅力,被古人们写了又写,那些被烟熏染过的记忆,依旧保存着绿肥红瘦的心事,依旧保持着灵魂的纯度。如此,感受临窗听雨的惬意,体会古诗词里的韵雅,伴着默默的暖,隐藏在时光的角落里,一个人发呆,一个人静静思索,品岁月,品人生。这平凡的心,这平凡的生活,可否通透彻悟?寂寂的字符,在一枚枚旧词里被惦记,寻常的不寻常的时光,其实都是你、我、还有他人的模样。

桃花坞大街的灯火又阑珊了,繁华的世界怎抵得了小巷行人的缓缓静宁。做一个淡淡水墨画的人吧!朴素清雅,静静地走,默默地感受,不喧哗,不落寞。画一页江南,迟迟语,细细说。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寂寞的人,只是喜欢用诗意执着墨韵,种植爱,点缀光阴,乐意将美请进文章里罢了!如此,醉在水墨丹青的苏城素妆自己,品读泛黄书页里的慢时光,随着光阴,随着小典故轻缠。做好一名红尘的看客,把心放在书词里,用笔墨,讲花开花落的故事,守着灵魂的清凉,于流变的年华里,感受寻常。

细雨如织,落叶翩飞,我要珍藏青石板上那最后一次回眸。静静地爱在秋的季节里,闲握瘦笔,浅写寂寞。倘若,我还能在流逝的光阴里做自己,我定会用心画一段唯美的时光,饰情,撒一些小感伤,不沮丧,不张扬;倘若,我还能在喧嚣的尘世里,守住一个小角落,我定会安放好自己的灵魂,保持内心的平静,在人生的路上留下些深深浅浅的痕迹;倘若,岁月的诗行,再也不能写进忘香,再也不能相融情感,那我就让自己恋在文画里徜徉,独享属于自己的寂静安然。是啊!窗外的红尘,的确太匆忙,可否等等落下的灵魂?千年的光阴,远古的星辰,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篇3:水墨长天散文

小时候,外婆对我讲:“要记住你的曾外祖父,他叫李长天,是惠州有名的画家。”以后的岁月,曾外祖父和他的画,一直是个多彩的梦,深沉绵厚,伴我至今......

当我的脚步,再一次走过这古风古韵的古桥;当我的目光,再一次留恋这青砖黛瓦的古院;当我的双手,再一次触摸这朴拙简陋的百年画案的时候,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憾。仿佛又来到了曾外祖父李长天的身旁,看着他挥毫泼墨,我的身心渐渐融入了他的笔端,融入他的画里。

那是一派曼妙无边的水墨长天。

篇4:水墨长天散文

夜色渐渐淡了。

雾气氤氲的西湖上仿佛还留着月光的味道。

远山如黛,玉塔微澜,眼前的西湖像一幅刚刚展开的水墨画儿,清新淡雅,墨香犹存。

在这个翰墨飘香的早晨,我的曾外祖父李长天也开开始为他的新作谋篇布局,凝神苦思了。不知他的生花妙笔,这次将挥洒出怎样的水墨丹青。

当晨光透过天井和窗棂筛洒而下的时候,曾外祖父的画案上已经“紫陌红尘拂面来”。但见烟柳画桥,重岗复岭,观宇堤栏,气象万千,好一派撩人魂魄的秀美湖山。

曾外祖父是喝着西湖的水长大的,他的一生,爱西湖,画西湖,诗唱西湖。他用画家的眼神捕捉“苎萝西子”的风致,用诗一般的画笔舒展西湖的美。在他的笔下,常常集西湖的精彩于一图,但绝不拥挤杂乱,达到可望,可游,可居的观感。这内中的高妙,是叫人看不清,摸不透的。在大的气魄下,一些精致的细节更似神来之笔,尤其泗洲塔顶,几棵小榕树的.出现,顿将苍茫的古意,溶入了西湖的风貌人情,使整个图画,都因此生动了许多。

在他的西湖图里,不仅有唱晚独钓的渔舟,也有琴瑟笙歌的游船,一边是繁华享乐,一边是凄苦求生,明明是近在咫尺,但实际却天壤之别!这正是旧时的西湖,旧时的社会。这幅西湖图成了曾外祖父对现实人生的真实纪录。

曾外祖父在年幼时即师从他的叔叔李星阁,打下了扎实的国画基础。稍长,又对“元明四家”和“清四王”心摹手追,“每日研学不敢怠惰”。尤其推崇徐渭和八大山人。后来,又对近代大师潘天寿、任伯年和岭南名家多有涉猎,勤学苦练之余还记下了厚厚的笔记,论述自已的体会,多有独到心得。

在“论画披皴法各有流派”一文中,他曾说,“历代名家余固一一祥察,凡大家者,不在写意,不在线条,全在用笔,而用笔之法不在多寡,全在恰当,意在笔前,趣在法外...”,可见他在传统国画的研习上,下的功夫是很深的,采各家之长为已所用,而自家风貌不与人同。他使岭南派的阴柔与新安派的阳刚珠联璧合,开一派画风。

曾外祖父在30多岁的时候,已经山水、花鸟、人物各体皆精。笔法娴熟,气韵生动,用笔轻如披纱,重如点漆,在满纸风烟里,演绎出虚实相生的灵动意境。

曾外祖父李长天因画西湖而名重一时,但他最初成名,却并不是画西湖,而是另一幅风格迥异的“百鹑图”。在百鹑图里,他画了100只鹌鹑聚集在一棵古榕树下,或飞,或立,或啄,或打斗成团,或半露头颈,或树石边仅见一尾羽毛。精工细致,巧妙绝纶,令人不想掩卷。此图的用意也非常吉祥,有“百鹑喜庆”的意思,更是高出一筹。

1925年,在广州举办的全省第一届美术展上,这幅百鹑图深受岭南派大家高剑父、高奇峰的赏识,获得了“头等”。当时的省长陈炯明也深喜此图,认为“立意技法双绝”,欲以400大洋收藏下来。曾外祖父留下了画,但对重金却坚辞不受,陈炯明又盛邀他留在广州,也被婉拒了,曾外祖父的内心世界,一直是远离名利,追求高隐的,他很快又回到了惠州,回到了西湖边上,依旧用画笔,画他心中最美的图画。

旧时的中国,是风云诡谲的,惠州也如一叶扁舟,处在风雨飘摇中。现实是严酷的,不肯趋炎附势的曾外祖父,还是要以他的画来维持生计,听我的外婆讲,他经常是坐在一家茶馆里,泡上一杯清茶,等着求画者的到来,画什么呢,无非是给行将就木的老人留下几幅“真容”,以兹怀念。

当时由于“照相”未能普及,加上曾外祖父已经声名鹊起,登门求画的人家还是不少的,但曾外祖父所收的“润笔”绝不会高,看到一些人家的穷苦,可能还会免收。因此,收入一直是微薄的,只能勉强度日。

后来,外婆的哥哥染上了肺病,为了治病,曾外祖父变卖了祖屋和值钱的家当,时运艰难,生活几近潦倒。在窘迫之中,1938年,日寇又大举入侵,更深的国恨席卷了家愁。当时曾外祖辈半天在元妙观画画,半天在观澜小学教书,自号“半日道人”。日寇来时,元妙观众道星散,曾外祖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打理道观的正常活动。

一天,在进城时,他不肯给把守北城门的日军鞠躬,遭刺刀连刺三下,幸而仅划破长衫。也许是一身铮铮风骨压倒了寇军的气焰,使之油然而生敬畏。回到元妙观之后,在一片馨香俎豆的香火里,曾外祖父以迅疾有力的笔法画了一头威武的雄狮,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中国这头睡狮一定会很快醒来。

1949年,中国这头睡狮终于醒了。新中国的成立,让我的曾外祖父迎来了新生,他被聘为省史馆馆员,享受政府津贴,并分到了一套住房,可谓安居乐业。他的画作也由此进入了一个高产丰产的巅峰时期。此时他的创作风格变得老辣而苍渴,下笔如有千钧,笔笔力透纸背。

曾外祖年近九十的时候仍笔耕不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直到1971年的一天,在他91岁高龄的时候,他的生命融入了幽微的墨香,纡萦在水墨长天里。

曾外祖父的大半生在晚清和“民国”的动荡中度过,他幼年丧父,寄居伯父家中,中年丧子,家愁国恨祸不单行。但他以宽广的心胸包容了一个个苦难。无论什么时候,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始终以微笑面对人生。这一点正如他的画,在旷达泼辣的笔墨下包容了长天万物,他笔下的爱意,常常浓得化不开。

这长天下的水墨丹青,就是他的整个人生,整个世界。

这里有痛苦,更有快乐;有现实,更有追求。

这里分不清是生活还是艺术,分不清是现在还是将来。

他分明在用画笔,挥洒着隽永的人生。

这些,也许正是我苦苦追求的艺术真谛。

至此,我仿佛才真正走进了李长天的内心世界,走进了浓墨淡彩,馨香四溢,风姿绰约的水墨长天。

篇5:水墨江南散文

水墨江南散文

等你,流光掠过了唐风宋雨,盼你,花开花落多少个春秋四季,恋你,三百六十五天都浓情蜜意。梦里千百度找寻,杨柳渡口,青石桥头,细雨飘飞的巷口。你倾城的容颜,倾世的温柔,倾刻的擦肩便是一生一世的凝眸。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又一度春风,冰消雪融。春风似剪,轻剪嫩柳柔条,剪出小溪欢快的跳,剪出了杏花粉装玉雕。蜂恋蕊,蝶恋花,花香阵阵。花恋蝶,蕊恋蜂,蜂蝶匆匆。弱柳扶水、莺歌燕舞、青石桥头、烟柳渡口、一叶细舟、云雾升腾、一湾湾碧水萦亭台楼阁、绕花径小园、穿巷陌小桥,处处清新、片片花海,寸寸草青。再度的东风染指间铺开了江南的春天生机盎然,万紫千红。

姣姣软软的柳和和暖暖的风慢摇轻晃;温温润润的雨红红艳艳的花微微绽放;清清碧碧的水飘飘荡荡的舟轻掠水光。青草绿堤,天蓝水碧,花开盈眸,风送花香,雨润花蕊,花自开放。一花一木,小桥流水,小风细雨,都浸润着相思情浓,都润然着淡然从容,都凝托着诗墨词章。还有断桥那一段古老的仙恋传奇,柳眉弯弯、烟雨绵绵、清梦痴缠、情思三千,一袭素衣,裙袂飘飞,多愁善感,蹁跹醉人的女子氤氲盎然,情怀妖娆,非花非雾,如梦如幻。

江南有雨飘落,丝丝的雨轻吻油纸伞,滴落青石板上,珠落玉盘,溅起珍珠串串,串串珠玉轻托起莲步轻移,摇曳多姿,漫妙妖娆丁香般静幽的姑娘,一看倾世,再看倾国,灵动了黛瓦粉墙,清新了千年古巷,惊艳了一帘雨雾,沧桑了烟雨岁月却美艳依然,牵动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倾情于诗情画意,倾心于秦淮画船,倾暮于断桥苏堤。于缭绕间夹杂着花草幽香,散落的几滴花瓣飘然眼前,心旷神怡,沁入心脾,环绕鼻端,再一次梦缠魂牵。

风轻拨烟柳成画的春景,片片的绿映衬着花海里的红、随风飘散。翩然起舞的花片含香凝雾,陶醉于眼下美轮美奂,不由人不叹!一如曲线玲珑粉面桃红,睡眼醒松、黛眉远山、红唇朱染、素雅洁心的江南女子款款情深。

春风春雨两相逢,风轻轻,雨盈盈,悄然而遇,一片好春景。依稀百花次第放,花如海、香似浪。

烟柳渡口青石巷,乌篷船,油纸伞,传承千年,把古老守望。紫砂绍酒蓝花布,吴侬语,却依旧。

一袭红裙,一袭青衫,柔柳细雨织成线,连起情深一片,连起几多的爱恋,交织几世情缘。烟锁重楼一角,满眼斑斓五彩的春天,静好岁月,一任光阴如梭,花开花落,残红飘过,流水载落花东逝,斑驳了春色。

暗转的流年偷偷把夏日清凉的风抚摸,岁月荏苒,一季季走过,一年年转托,一世世轮回,花木草容郁郁葱葱,花姹紫嫣红满眼,叶绿油油一片,蝉声续断,夕阳残红,炊烟升空,有水流过门前小溪,一幅杨柳堆烟的墨染画卷。

莲韵倩影,风过荷塘,流香盈袖,素眉浅展,绿叶一片,花香迎面,一叶扁舟,一阵风轻,柔美越女,吴侬清音,娇软温润,情系莲、意蕴莲、爱花红、恋花浓,满目的荷,荷在心中。

静水依荷塘,蜂蝶恋花忙;

风来香西岸,雨来湿裙装。

青莲凝眸,粉花嫣然,碧水青波,鱼戏清浅,这一池水满满的相思,幽幽怨怨、缠缠绵绵、不离不散,一池花浓浓的情意、真真切切、丝丝莲莲、牵绊依然,一池叶千古眷恋,写不成诗、书不成词、元曲不能够染遍的`情思。

江南的夏是一首无词的歌,唱红了斜阳,唱亮了一弯月色,这里斜阳晕红嫣然,云雾漫妙,一如少女玉指轻舒的一卷诗画,溪水流韵,残阳如烟,又如浣纱溪畔,挚一柄红罗油伞,莲步轻移,款款深情、丰硕明艳的江南女子漫入眼帘,再如荷花轻舒慢染碧波间,倾香而放、花开凝眸。淡月才上柳梢头,玉肌娇娘、俏立兰窗、团扇轻流、红唇微张,啜一口香茗,才入柔肠,便化作梦里相思的清泪滑落,新愁点点,滴醒了愁肠百结的千年睡莲,水雾烟霞里如丝如线,拉扯着冗长的思念,荷花蕊上泪撒点点,摇曳着呢喃呓语,却便是真切的前世痴恋。

岁月如水,静静的流淌,转眼已是秋凉。传承百世的乌篷轻舟,一篙撑开柴门虚掩秋雨连绵的江南——这里的青山绿水、楼阁园林、小桥流水、石板小巷、珠玉串串,散落在水墨韵染的烟雨里。这里的百巷为幕、千溪为墨、乌篷小船为笔——描一幅秋水长天美到极致的青青画卷。秋雨霏霏,柔软无力,绵绵缱绻,雨燕掠湖穿亭,与水面轻轻一吻,满湖的燕影逐波而动、暮鼓声声,渔歌归舟,消失在一片雨雾升腾中……

秋来,秋愁秋绪秋满怀,又是这样的雨夜,弱水三千的情怀,这样的多情之地有多少青衫佳人离愁不了,有多少红烛西厢春宵漫妙,有多少胭脂秦淮画船轻飘。雨落残荷是一串串相思的煎熬,雨打芭蕉是一次次碎心的凝眸,雨滴梧桐是一阵阵醉后的心痛。望穿秋水、青丝成霜、容颜消瘦、风干清香,痴情等、醉心盼、缠绵恋。谁是谁的前缘、谁是谁的眷恋、谁是谁的期盼、谁是谁的云烟、谁是谁的画卷、谁又是谁的江南。

光阴似箭,一朵花开时间秋已渐行渐远,江南的冬轻装快马跃入眼帘。冬天的园林与春相比,少了点艳丽,苍灰朦胧,却多了一份幽静。弯弯的小桥,连着古老的青石小巷,连着碧水湾湾,又连着从古到今多少悲欢离合,浮华沧桑,一艘乌蓬轻舟顺溪而来,远远的、悠悠的、静静的、从记忆深处驶来,带来了远古的情怀。

月色里灰瓦白墙错落有致的起起伏伏,一弯小园角门,崔莺莺推门而入与张生月下情结西厢。上演着才子佳人欢喜离伤,白娘子、许仙、梁山伯、祝英台的想往。

小园里每一扇木门轩窗,都精美绝伦是被历史收藏了的时光,悠闲惬意的在这样江南音符里徜徉,时光静好一如既往的茶香,墨爽红装,残荷听雨,雪飘兰窗、梅花怒放、寒山钟声,步步恋、寸寸情、尺尺景,此情此时只愿醉饮江南,醉在江南的嫣然时光。

冬天江南真美的让人惊艳,此便缺失了春红万点,莺歌燕舞,夏日荷塘青绿裙装,三秋桂子的郁香,她的美恰便是退去浓装的丰艳少妇,一袭白裙,素颜不饰,心淡如水、风过无痕、冰肌玉骨、淡爽清秀、纤尘不染,淡淡然然的美让人窒息。粉装的山河,玉砌的吴越。

江南的雪柔软无力的被小风牵扯着。双手相迎片片雪花里是江南翰墨的诗香,是江南眷恋的词狂,是江南相思的曲伤,诗情画意的江南雪飞,柔情蜜意的江南流水,傲霜斗雪的江南寒梅。

素心似简,临窗是一片云烟,捻书入怀温婉了那一手诗卷,染遍江南。你独自陶醉在长短句间,恬淡、安然、清欢,墨香伴四季艳景淡泊宁静致远。

水墨江南,丹青画卷。

8月25日

篇6:水墨乡村散文

水墨乡村散文

我喜欢在冬日里眺望远方,最好是居高临下,朝着故乡的方向,把视线推远,再推远。只有在冬季,视野才会如此开阔,才会顺着心的方向落到遥远的家乡。

冬天的乡村,像极了一幅诗意悠远的水墨画。橙红橘绿都已谢幕而去,丰腴的乡村瘦了下来,瘦成了简洁而淡然的水墨画。高远无边的天空,坦荡开阔的大地,巍峨起伏的群山,参差错落的房屋,一切都是墨色勾勒晕染的样子,黑、白、灰,组成了韵味十足的图画。这样的时候,乡村像一只睡着的小兽,让人不忍打搅它的酣梦。

村口的几棵大杨树,早就落光了叶子,它们挺立着笔直的身躯,傲然迎战着冬天的寒风。这几棵大树,不知在村庄扎根多少年了,连村里年龄最大的.长者都记不清树是何时种上的。它们像村庄的守护神一样,屹立在村口,目送着游子远去,也迎接着归人的到来。冬天,它们只剩了一身枯枝,孤单而又坚强,永远朝着同一个方向,也像是在眺望什么。

乡村的房屋错落有致,像是在一张偌大的宣纸上,点染出了烟村四五家,分外有一种旷远安宁的味道。房屋安静了许多,也会传出鸡犬相闻之声,不过不再那么喧闹了。我知道寒冬之时房屋里会有多暖。天寒地冻,房屋虽然简陋,但极为暖和,就像一个暖暖的结实的巢,带给我们无尽的暖意。这种温暖,绵长持久,是我们一生的怀恋。

田野里空荡荡的,所有的生灵都躲进了冬天的梦中。空阔的原野,有几分忧伤和落寞,似乎在等待什么。土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寂静和辽远,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就这样绵延开去,绵延到无际的远方,让人感到天地之大,更显得人是渺小的,渺小到有一个小小的家就足够满足了。

傍晚时分,一轮夕阳挂在枝头。冬天的阳光一点也不刺眼,太阳就像一个温厚的长着,收敛了万丈光芒,变得无比慈爱。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与这轮橘红色的夕阳对视一会儿,感受它的内敛与柔情。

偶有一些不怕冷的鸟儿,在村庄里飞来飞去,它们叫着,闹着,让这幅水墨画有了些许灵气。冬闲时节,人们的脚步也慢了许多。只有这时,乡村才是悠然自得的。

如果来一场雪就更妙了。雪后的乡村实在是美啊,田野、屋顶、枝头,到处白雪覆盖。这时候,乡村的构图更为简洁,用墨更为俭省,一切都是淡淡的,浅浅的,像梦一样轻盈。水墨乡村,更加诗意盎然。

我的水墨乡村,在记忆中绵延着,悠远而宁静,美丽而深情……

篇7:散文《水墨忘年梦》

散文《水墨忘年梦》

国湘,年届花甲,头发花白,不善言辞,然他的敦厚执拗中却依旧流露出一种不服老的劲儿。

他酷爱中国画,默默无声,爱在心底里,从不与人说短道长,多年来一直笔耕不缀,他的人生岁月里曾有过的一段军旅生涯,使他比常人有着更多的宽厚、耐性与坚韧。平时,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几乎耗去了他每天的大好时光,他的真正画画时间都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不过,画画的最佳状态其实正在于这种业余状态,真心要画和被动要画可不是同日而语的!画画,找的就是要这一种感觉。而且,在风雅隽逸的听枫园子里,他幸运地竟与苏州顶级的画家群体朝夕相处,受到的影响和教益可是非同小可的!

可以看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他的画中依稀就有着一种追求传统经典的审美取向,笔墨的研讨、推敲,诗意的诠释,文人画的内涵气息,依依然飘溢、幻化着一种寄寓明月清风、品味山肴野蔌的悠闲心境。尘世繁忙,行色匆匆,人生能得几回闲?的确,把感觉交给念想,沉浸到自己的阁楼画室,沉浸到自己的一方艺术世界,就需要那一份出奇淡然的心境。严冬酷暑,春去秋来,其实画并无绝对的好坏优劣,关键在于是否真入斯境?画出自己的心中理念,画出一段对世界的真情告白,真正能感动自己了,而后再感动世人。这正所谓“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世间甜酸苦辣、腾挪劈叉,人情万象,万类霜天,隐逸归真,其实都是一种文化,一种智慧,谁悟其中情味的,不是高手,即为慧眼。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写意的,很讲究追求“象外之意”。中国人在一笔一画中都寄托着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对万事万物的体悟,这也是一种归属于大化认识的看法。看国湘的.画,笔笔都依据着中国画经典传统的要求,形貌章法,半工半写,敷彩作色,历历俱足,且“以气韵求其画”,借助于形象,“借物抒情”,有时还“离形得似”,追求“韵外之致”的效果。国湘比较擅长画高士图,常以古代品行高尚之士的生活情趣为主题,既体现了高士超脱的气质,又在画面里蕴含了很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高士图”在中国画中所产生的影响和美乃独具魅力。飘逸、潇洒、清高、淡泊,都已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独具意义的行为品格,还可以说,“高士图”技法之表现、实现构图、把握笔墨、面部施色、重在臆象等方面的要求,就是以那样一种淡远清空、含蓄朦胧的意境美,给人以深刻感染,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种“古诗之妙,专求意象”的创作理念,正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有的魅力之所在。读读国湘的作品《观瀑图》,便真有一番舒心畅意的周游,山间瀑布飞挂,溪流淙淙,古松云蒸雾蔚,幻若进入了世外桃源仙境,高士迎风吟哦,小童在旁抱琴,好一派寄情山水、充满闲情逸趣、让人无限遐思的风光画面。看看另一幅作品《枫桥夜泊》,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落第诗人张继的寂寥怅然的情怀,千丝万缕,汇聚心端。笔墨的大胆挥写与慎密思考,流露出一种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冲动,寂寞楼台,天际弯月,莫不给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诠释了深刻的含义!再看看《抚琴》新作,画面笔墨清雅,设色清新,韵味堪称隽永;两个贤士,一架古琴,似在议论,恍若契阔,松下有缘逢高手,琴音袅袅会知音。还有《东坡纳凉》,还原了宋代大文豪苏轼那一种——诗情内蕴、象妙理邃的文人形象,解衣磅礴,率意悠然,真真是风流倜傥谪仙客,活脱脱无忧无虑散淡人,读来有滋有味,味之再三,更有一种会心之乐酣然而来,

人生有酒,万古风情,一缕相思。陶醉在古诗词里,莞尔一笑,笑看红尘折叠里的林林总总;看国湘,忙忙碌碌,忙里偷闲真功夫,孜孜切切,笔墨倾情,静静演绎一出水墨忘年梦。

篇8:水墨丹青的散文

水墨丹青的散文

冬雨在你的墨迹未干的字画里,是那么的柔情。我特意挑个这个小雨霏霏的上午,去裱你送给我的字画。这阴沉的天空,好象被我的心情划破,露出一束光芒,把我心照的暖暖的。走在有些寥寂的街头,我仿佛看到了,每一个人都那么亲切,我在他们的脸上,寻找与你类似的笑容。

初冬的小雨并不喧嚣,它携着风略带寒意,可是它却鼓荡着我的情怀。雨丝弹奏着厚重的乐章,不带一点矫情,也不显吃力,而我的心情,被这个雨日的寄语,装扮的格外妖娆。

好想好想和风中的你对话。我想告诉你,这雨有你画风中的暗香。这风删除了我生命中多余的章节和繁华路上的那份孤独。

小雨无意间落到我的手背上。就如同我的年华悄悄流逝。我本以为,不会在有那怦然心动的感觉。我把我的情感,搁置生命笃定的行程。每度的回首,曾经被掏空的心都在隐隐作痛。可我今天不知为什么,总是向着你的方向翘首顾盼。

很喜欢那种与你隔世再见的相见。喜欢站与你分别巷口,回想挥手做别时的不舍。我问自已是“止步”还是踏上想你的征程。

我回忆与你相识的日子。我记不清那天的海,是深蓝色还是淡蓝。那个日子很平凡。我不知道它会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凭添各种的颜色。这个无雪的冬天,让我心灵最深处的有了一种永恒。我明白我们不能,并肩站在一起,去任风吹雨打。那份默契与相知,会让我们感到生命的美好。无论将来我们怎样的续写生命,都会让今天夺目。

我记住了,与你相识的那个平淡的日子。我从你的`眼睛里感觉到你的真诚。你愿意在我的文字中去翻阅我。去读哭泣中,跌跌撞撞的我。忽然我觉得是你缺席,才让我的生命不够精彩。

小雨缠绵的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的韵脚在遗落的诗句里,变的轻盈起来。过往的街景延长了那低婉的雨声。雨声,渲出你笔墨的余香。你每一幅的水墨丹青,都不由的让我惊叹一声。不管是淡墨青岚,还是水晕墨章,都会让我欲去还留。

也许是注定我生命还有这份感动,让我百转回肠的手持风情,看着你动人的微笑。那横在面前的一池丹青,让我不敢越它半步。就这么默默地望着你,是最幸福的事。因为你给了我足够幸福的理由。我在想,这个有你的冬天,是不是一定很温暖,雪也一定很洁白。而我会这个冬天里,对你说:“请你想我好吗?”

篇9:水墨湘南的散文

水墨湘南的散文

一、守鱼篷

在乡间的山岭或家园四周,是随处可见那大大小小的鱼塘的。在鱼塘某处较宽的坡地或塘基上,也总支愣着一架小小的守鱼篷,仿佛北国荒野上的帐篷。

这守鱼篷多用高粱杆或稻草搭成,里面搁一张破旧的木床或凉床,剩下的空间也就连转过身子都十分不便了。

鱼塘的主人一到天色黑尽,便钻进了这窄小的守鱼篷里,然后将身子斜斜地放在床上,很不经意地读天空中的星辰或月亮。星光抑或月光将这孤独的守鱼篷照得一片银白,浅浅的水光中时而有鱼跃出水面,且有水鸟绕鱼塘盘旋,然后便落在守鱼篷上,似乎想偷听守鱼人的梦呓。

瓦蓝瓦蓝的夜犹如无垠的湖,守鱼篷便成了这蓝湖中的一叶叶渔舟,这渔舟里是常常藏了那年轻的女子和汉子的,他们自然是一对夫妻,但也有不是夫妻的男人女人择了这人间妙境诉说幽情……

二、板田

天已是好长时间没落雨了,天底下板田自然便多了起来,它们毫无生气地躺在家园的各处,殷殷地盼望家园的人们帮助它们恢复元气重现生机。

板田就是因了雨水的断绝才被太阳晒裂了肌肤的。这些板田曾经是怎样的激情澎湃啊,它们曾用那种激情孕育了多少水稻和作物!如今,它们遭到了旱魔的暗算,蒙受劫难。

那些勤劳朴实的农民却没厌嫌这些肌体干裂的板田。他们决定用与板田同一色泽的情愫去滋润奄奄一息的板田,让它们从昏睡中复苏,让它们的激情和血液重新奔流不息。

于是,他们在收割水稻之后,又开始在板田里辛勤地劳作了。他们种上了麦子或油菜,种上草籽或各种瓜菜,然后将它们沸腾的情感注入奄奄一息的板田的脉博……

于是,板田重新换上了鲜淋淋的容颜。农民们凝望着板田里茂盛的麦子或油菜,凝望着如他们生命一样朴实的瓜菜和红嫣嫣的草籽花,禁不住走进板田的心脏里,不由伸手抚摸着板田强健的肌体……

三、作物

打开屋门,便能见到许许多多的作物站立在山丘和田埂上缄默不语。只有屏住呼吸静静地聆听,才能捕捉到这些作物生长的声音。

湘南丘陵农人有一种培植作物的秉性。无论是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还是一片开满野花的沃土,这些农人都要按照季节的轮回,像翻阅“农家历”一样,用白晃晃的锄头将那片土地一页页地翻开,然后,将某类作物种子分外精心地放进去,再用土地的肌肤将它们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让这类种子去感知土地的体温。

于是,我的湘南丘陵的农人们那一串串质朴的心事便会在不久的日子里破土抽芽。

于是,这些作物便会在一个个静谧的午夜将它们的根须探进农人们充满汗味烟味和泥土味的枕畔。而这些异常的气味又会将这些作物浇灌得更加葱郁茂盛。

接着,这些作物的生命便会长久地沉醉在人们殷红的血液里,并周而复始的为农人们繁衍和奉献着它们那充满遗传的思想。

十年百年千年,作物们一直在这种思想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而我那些纯朴的湘南丘陵的农人们呢?无论是阳光明媚的蓝天丽日,还是阴雨绵绵的暗淡时辰,他们总是喜欢来到山丘和田埂上,在作物的群体里意味深长地走一走,看一看,还不时弯下腰去抚摸其中的某片叶子。这时,他们往往能聆听到作物正在生长的“咔咔”声。作物这种从温热生命体内发出的声音恰好与他们的心跳组成一曲生命的合鸣。这些作物的魂灵里蕴藏着一种与他们的思想互为贯通的元素……他们就这样久久地溶入作物生长的氛围之中,让人难以分辨哪是作物,哪是作物的主人。

四、草垛树

屋前屋后或山山岭岭,是长了许多树木的,待那树木有了小饭碗粗细,农民们便在它身上集满稻草。那稻草扎得分外结实,被太阳晒得金黄。农民们一点一点将它们整整齐齐地绕着树干往上码,往上堆,一直堆到开杈的树桠处。于是,那细瘦的树干顷刻之间便被这样的乡情淹没,只见一棵四五人才可围抱的“草垛树”就那般拙朴地伫立在山间或家园的某个地方了,它的或稀疏瘦弱或浓荫覆盖的树冠便将我的乡村山岭描成了一幅质朴亲切的风情画。

秋冬季节,总会有牧童将牛牵到“草垛树”下偷吃被阳光烤得喷香的稻草。然后,这牧童便要骑在牛背上或坐在金色“草垛树”下哼着五音不全的曲调,放眼去读稀薄阳光里麻雀或画眉的嬉戏。

一幅幅版画或水墨就这样溶入了乡间的氛围之中。

“草垛树”下的牧童也就在“草垛树”的“肥”与“瘦”的生命更替中成了汉子或妇人,而乡间的“草垛树”却是拆了又堆,堆了又拆,在我的家园轮番伫立,使我在一次次回到家乡时,总为家园的风情依旧而激悦。

五、水车

水车往往以一种古朴的造型蛰伏在田间,任由农人把玩摆布。只要农人们摇动水车轳辘,那低处的水就会像他们的精神一样随着水车的歌吟爬上高处的农田,滋润我的父老乡亲们那缺少水源的生活。

丈余长的水车成了我的故园最经典的拥有。家乡的人们可以没有时髦或者哪怕最普通的家俱,但绝对不能没有水车。水车像他们的思想一样以一种十分质朴的方式凌架于他们的生活底蕴里。

无论是盛夏还是干旱的日子,农人们总是像背一条乌龙一样将水车背到田间去。阳光洒在水车的肌肤上,使沾满水珠的水车呈现一种与农人的脊背十分酷似的色泽……我家乡的农民们呵,他们摇动水车的姿式使我想起那盘恒天宇的鸟影,充满抗争与坚韧。

水车的一头浸在水里。

车水的人站在水里。

他们的思想都具有水的柔润与坚韧。

六、豌豆花

豌豆花开三月。豌豆的花朵是女性的花朵,是从女人的柔情里开出来的。她鲜灵灵水灵灵不正是多情女子娇嗔的眼眸么?不正是湘南少女满荡荡的心事么?

我将我溶入这片缱绻。

我在这片婉约的情调里培植我的诗歌。我看见那火红的淡紫的黛黑的幽蓝的素白的花朵将我的乡情映得亮丽如水;我看见豌豆地里采摘花草的村姑将我诗歌的枝叶藤蔓小心翼翼地拾进她们的竹篓;我看见蜂蝶采集花粉的那份投入就想起了我热恋的女孩。豌豆花,你是引我漫游乡土的新娘啊。

七、枣园

此刻的阳光已是分外的明丽,我感到被阳光笼罩的家园有一种十分清爽十分馨香的气息正在如水般地飘荡。我看见家园前的枣树在夏末的阳光中宁静得有如一幅幅水墨画。只有当那伫立于枣树枝头的画眉贪婪地啄食那鲜红的枣果的时候,这幅水墨画才有了几分动感。

我十分地怀恋家乡的枣园倒并不是因了这样的一幅幅生动传神的泼墨画。家乡的枣园于我更多的却是另一种诱惑。

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的我是十分地贪恋家乡的枣园的。每当枣子成熟时分,只要有风刮过来,檐前屋后的枣树就会纷纷落下一颗颗枣子,枣树下的坪地或浅沟里就会有枣果落地之声如爆竹炸响般充斥温馨的家园。每每这样的时辰,我总是要从家里拿了盛米的竹筒或脸盆口杯之类,手忙脚乱地蹿到枣树下,与小伙伴们争抢满地的枣子,有时为争得一颗鲜丽的红枣与某位同龄两额相碰,碰得很是疼痛甚至眼泪直流,即使如此,我们也全然不顾额上那个崭新的青包,一门心思只想从地上多争得几颗落枣。凉爽的夏季风就这样地吹刮,树上的枣果就这样纷纷地坠落,树下的少年就这样很不斯文地轰抢地上的落枣,那段少年的记忆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永久地埋进了心底……

如今再次敞开那段时光的往事,我还依稀记得枣树下的另一番意趣。每天清早麻麻亮,我总是要十分勤快地跑到枣树下来捡头天晚上跌落的枣子的。由于天色太早,枣树下还是模糊一片,根本看不清枣子。于是,便只好用手去摸,像在塘里摸螺蛳一样,有时摸到与枣子一般大小的砖粒时也十分欣喜地放进竹筒里去,那份认真而又滑稽的情态至今想来还不由得要哑然失笑。

往昔的家园是到处都长满了枣树的,最大的一株恐怕两双大人的臂膊也难将它严实地围抱。只是到了后来,家乡那一座座古旧的房屋都换成了红砖瓦舍,或在某块坪地上立起了一排排猪栏,这样,檐前屋后的枣树便逐渐地变得稀疏起来,家乡的枣园便变得日渐的残缺和孤瘦。

八、枣树

倘若那棵大枣树不被砍掉的话,它的身上至今又该增添二十多道年轮了,这应该算得上是一棵古树了。

那时,这棵大枣树就生长在我们村口旁边的一片沙坡上。印象中,那时候它已经比我村子里的人戴的雨斗笠还要大,需三个人才可围抱。那一年,它被砍倒之后,就被支离破碎地分解了,然后做了很多的凳子,摆在一间屋子的两边专供开会用。其中有一张两尺多宽、丈多长的大凳子,就是由它的主干独木而成的。这张凳子泛着暗红的光,仿佛是一层血液凝固在上面。在近百年的沧桑岁月里,这棵硕大的枣树上曾经因结了满树鲜红芳香的枣果而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画眉鸟。

松与鹤、梅与雀一直是古今文人墨客赋予了极大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色彩的一种经典意象,可枣树与画眉那独有的依恋情致却一度被他们疏忽了。然而,在我那到处长满枣树的家园故里,却正是那些枣树上的画眉年复一年欢悦婉丽的鸣唱浸润着父老乡亲们质朴得如同枣树一样的生命,才使他们的生命平添了几分生趣和快乐。可是,最终,那棵大枣树却还是被我家乡的人亲手砍倒了。而且,在它被砍倒后,它的枝枝桠桠几乎全在那些寒冬腊月的夜晚被当作开会取暖的燃料烧掉了,那燃烧的树枝上飘飘摇摇的火焰似乎是画眉鸟悲绝的鸣啼在一点一点地消散……据说,这棵大枣树是民国初年一个放牛娃栽种的。可是,在它要被砍倒的时候,这个放牛娃的后代不仅没有去制止而是抡起了那寒光闪闪的斧头。这么神圣美丽的一棵大枣树居然就被栽树人的后代带头将它砍倒了。这棵大枣树曾静静地站在我的家乡看着那个栽种它的放牛娃一点一点长大再慢慢地老去,然后又看着这个放牛娃的后代一点一点地长大成人,看着我家乡的父老乡亲走过一个个岁月的风雨。

它的每道年轮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家乡的风云变幻。如今,我却连用它的血肉和魂灵做成的那张凳子的残片都找不到了。每次回到家乡,看着这棵昔日的大枣树的生息之地现已成了几户人家的屋宇,我就努力去怀想二十多年前拿着一个量米的竹筒站在那棵大枣树下捡拾被风吹刮下来的枣子的那个少年,并常常很天真地推测,如果那时我已经懂得一棵可称为古树的大枣树那异乎寻常的人文价值,我会不会极力保护它呢?我有没有力量去呵护它呢?

正是因了对树木那特别的情怀,有一种隐忧便时常凝结于心,那就是我的家乡的枣子树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在减少。家乡人几乎每家每户都建了新房,但建房为什么一定要砍树呢?而且,我进一步努力设想,一百年后,我家乡的这些枣子树中是否会有一两棵幸存下来?一百年后,我的家乡是否还有画眉的鸣唱歌吟?

篇10:水墨乌镇游记散文

水墨乌镇游记散文

江南烟雨,蒙蒙而下。夹裹着乍暖还冷的初春,来到乌镇。

乌镇的名气不小,是多年以来真似幻的向往,是耳朵边人云亦云的传说,让全身上下每个角落的溢美之词都和这个地方形成了条件反射,铺天盖地地浮动。

即便如此,也没有高位期盼,毕竟言过其实的东西见的太多,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不想盲从地呼应这些美妙描写,也不想矫情地宣扬某些虚幻感受,前往的日子,也只是随性选择暮霭迷离的黄昏,从西栅开始行走,触碰。

西栅据说由十二个小寨子组成,漫步其间,星罗棋布的山寨九曲回环,大大小小的青石板桥漫不经心地串联起阡陌街道,呈现出国画般的布局。

从外面看,寨在水中,水在寨里;从里面看,人在船上,船在脚下。

再回首,已经是轮回切换,恍然有了不真实的感官。

西栅夜景号称乌镇的形象代表,永远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熙熙攘攘的小茶馆、旅店、商铺次第排开,依依呀呀的评弹在风中飘散,透过木质的门窗,能看见暗黑的河水,倒映着许多现代化的灯光,微波粼粼。

坐在水边的食客,伫立在码头凝视,看不见的心事一点点凸现在眼前的风景里,经过吴侬软风的浸润,层层解开消散,显得如此轻柔和隽永。

就是木质餐桌上江南小菜,和幽幽三白酒,亦是淡淡的醇香味道,仿佛见过,仿佛是自己。

横刺的小弄堂,静悄悄地露出溜光的小道,想来是走过的.人太多了,路上的青砖和石块参差不齐地拼凑着行程。

一路看过去,绿藤满面的院墙,滴答作响的水檐,青苔黑瓦的屋脊,还有不知名的一些花草树木,在狭窄的墙角、路边、窗下,惬意而肆无忌惮地盛开和垂败。

再深入,一些古老的建筑在另一条河流旁边,沉默地驻守。岁月附着的大门上,油漆剥落,门环无声,门前砖缝杂草生机勃勃,掩映着淡定的落魄。

继续深处走去,会有一座桥,能够看到京杭大运河的灯塔,还有大多西栅的格调。

桥有些高,俯首向下看时有些眩晕,少了些江南的小资品位,低调地突兀在水面,倒也是别样的错落。老屋,流水,小船,窄巷,奇妙而和谐地承载着难以言说的斑驳情怀。

沿河而行,灯影、船桨声里,小船划破微波的水面,缓缓融入周围的夜色。

河水渐渐宽广,也渐渐沉默,前方能看见令人仰望的京杭大运河,波澜不惊,气度从容。因而这里的水也有了不一样的骨骼神韵,有了无须表达的高傲和孤独。

因而时光造就了这个曾经小猫一样的镇子,让这个依偎于大运河怀抱的孩子,有了血脉相连的秀气、灵气和傲气,有了温婉绵长的性格。

小镇的水陆两道,到处都是好奇的眸子,人们匆匆忙忙,来来往往地寻觅着,似乎想在纷繁复杂中寻找久违的安宁和幽静。

可惜大多并不能如愿,在商业气息这么重的时代,乌镇也不是净土。本地人守望的这些岁月沉淀,早已被压缩在狭窄的小院小楼,只是偶尔有一些古色古香门槛窗棂悄悄滑进小河,就有了静水流深的韵味和意境。

据说本地人大多关门闭户,陶醉于自己的安静中,两个世界被门板轻轻隔离,嘈杂关在外面,留给游人。

一个小小的镇子,就这样在现代与古朴中安静地存在,交织着万紫千红的褒与贬,赞与叹。千百年来的小桥依然,流水依然。

眼前的景色,宛如写意山水,或者丝竹小调,在往返重复的岁月里,悄无声息地草长莺飞,冷暖自知。

这就是乌镇,就在这里,不悲不喜,不来不去。

篇11:散文:初夏水墨天

散文:初夏水墨天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隋代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诗句借来一用。虽然“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说的是秋景,但在初夏的雨后,凉意好似一个秋。立夏后就一连几天雨水绵绵不绝,不仅如此,前天还下了冰雹,有鸡蛋大小,庄稼受损严重,有个别地方申请救灾。

人们普遍担心,冰雹砸住人可是不行。结果,这几天,遇到下雨,净是四处奔波躲雨的人。好在天有好生之德,并没有听说冰雹砸人事件。倒是几年前在北京新街口,大夏天的中午,我和黄书记突然看到狂风暴雨,就听所乘车辆顶上,劈劈啪啪作响,象听评书一样,天空撒豆成兵,柏油马路有白色冰球疑似庐山瀑布飞流直泻。那是今生遇到冰雹最为激烈的一次。

十几分钟,待冰雹尘埃落定,现场一片狼藉。有多辆小车玻璃破损,车顶被敲打成坑坑洼洼,好比798的'铁皮艺术品一样。趁着雨停歇的时候,坚持来到一中塑胶跑道,有郑兄一道跑步。天地停留在雨后的镜宇,到处是阴云密布。黑白相间,还要奉上灰色色调。把个云图拿捏成水墨一般。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对于这种信息,可以用身体捕捉到,天云翻动,心潮澎湃,对应在一起。

感觉到的南天云,不是蓝天白云,仿佛被心放逐,而逐渐消逝于风起云涌的墨色天际。有一只喜鹊追逐一只大鸟向西北天际,我联想到昨日新疆同学“芳菲菲”送我北屯的雄鹰,又想到雁门关外的北燕来在中原,从微信中看到大同日报同学“远方的风景”带来的琥珀、蜜蜡、星月信息。心似风动,飘摇于遥远的地方。“青山不墨千秋画”的李白没来,但见足球场的水草丰美,是雨水一往深情地留存在这里,倒影出阴云密布的初夏天,真想像画家曹德富那样,挥动画笔,蘸着武夷山九曲溪的碧水,把握初夏天的基本特征,和阴天特有的风景,用一幅水墨画留存这初夏最好的心情。

篇12:水墨花香的散文

水墨花香的散文

桃叶渡,雁啼斜阳。

烟水悠悠,清风吹花,暗柳追凉。

一袭白衣,长波凝盼。

满眸的情愫零落成泥碾着尘。

微风轻轻地拂过脸庞,尘封的泪,跌碎了一地的思念。

纵然是天荒地老,依然执着守候前世的眷恋今生流转。

走笔红尘,清风轻盈一缕淡淡情愫。

前尘往事在清风中绽放出多少惆怅,

泼墨所有的心愁,系结所有红尘中的旖梦。

用一生爱恨生动所有的朝暮,

用绵绵的温存朦胧成最初的相识,

用岁月中点点滴滴的感动,凝结成曾经的丝丝过往。

缱绻来生,我依然只为你倾心。

千里江南,半窗夜雨。

红袖执灯,前世的记忆串成今生醉人的旋律。

一叶心湖,层层涟漪,颤抖着飞扬。

风起时,红烛摇曳,渲染着你如花的.面庞,

散发着成熟的韵致和馨香。

一种柔情款款流动,一瓢祝福的心泉,浇灌每一个如同今夜的日子。

文字在指间淡淡地倾诉,

不能入梦的清宵落墨成帖,婉转成一幅水墨高唐。

历数相思漫过如水情缘,借一缕浮动的暗香,

吹开你如花的心房,伴你悠然一方。

水墨江南作文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散文《周庄水韵》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周庄水韵》教案

初中散文秋天:四季水墨画

《儿童诗》教学设计

烟雨江南写景散文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江南的春天写景作文

关于《周庄水韵》课后反思

水墨春天-散文阅读
《水墨春天-散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水墨春天-散文阅读(共12篇)】相关文章:

优美散文:临安初雨2024-03-27

三月的深闺抒情散文2024-01-12

烟雨江南名家散文2022-12-21

春如线大班教案2022-12-10

伤感散文:春天的思念哭诉冬天的离别2023-09-20

烟雨江南的四季散文2022-09-10

兰亭卧蚕,半抹醉散文2022-10-21

豪迈与婉约散文2022-04-30

济南的冬天 教案2023-03-18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