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有哪些(锦集12篇)由网友“weileshan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学生的上课发言以及考试反馈,我感觉学生应该加强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结合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老师的经验,我认为小学生活泼好学,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时期。
首先,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小学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回答。
其次,尽可能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力求自身语言表达准确、流利,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听的环境。只要每一位学生注意老师的英语说话特点,比如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就很自然理解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养成听的习惯。学生听得投入,才会学得有趣,才有兴趣尽量模仿语言进行交流,体会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快乐。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小学英语的课时安排,每周三课时,学生不是天天能接触到英语,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只靠上课时听两三遍远远不够的,还要课后加强听读。我们所使用的配套磁带和光盘里面的发音准确,语音语调好听。在听录音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做有准备之战。每位学生养成每天听读的习惯,对每天所学的内容至少听读三至五遍,并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听读练习。
总之,小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不可能靠短期强化、突击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它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有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小学生的听力水平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学生的上课发言以及考试反馈,我感觉学生应该加强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结合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老师的经验,我认为小学生活泼好学,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时期。
篇2:《醉翁亭记》教学方法
《醉翁亭记》教学方法
一、导入课文
由齐读课文导入
二、师生交流,翻译课文,分析课文
方法:学生举手问不会译的句子,师生其同解决
1、第一段:重点字词及句子
(1)词语
环滁皆山也(环绕) 林壑尤美(树木和山谷)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走)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醉翁之意(情趣)
名之者谁(命名) 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太守自谓也(命名)
饮少辄醉(就)
(2)句子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
c、峰回路转,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子也。
2、第一段分析:
问题:(1)、这一段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醉翁亭的?
(2)、作者是如何来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的?作者是如何写亭子的.?
(3)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如何?
3、第二段重点句子及字词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 岩穴暝(昏暗)
晦明变化者(昏暗)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美的树)
重点句子: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4、第二段分析:
问题:这一段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其有什么特点?
明确:分为三层。分别写了朝暮之景,四季之景,以及欣赏美景的乐趣。三层是分总关系。
5、第三段:重点句子及字词。
重点字词
伛偻提携(老老小小的人们) 泉香而酒洌((酒)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排列)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形容宴饮尽欢的样子)
负者高于途(背东西) 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
宴酣之乐(畅饮) 苍颜白发(苍老的容颜)
重点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6、第三段分析:
问题:(1)、这一段分这几层,?请各用文中的三个字来概括。
明确:四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这些活动给作者怎能样的感受?“醉”与“乐”是一种什么关系?
明确:乐,且是与民同乐之乐。醉是表象,乐才是作者的真正感受。
7、第四段:重点字词及句子
重点字词
树林阴翳(形容树叶茂密成阴。翳,遮蔽) 太守谓谁?(是,为)
重点句子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8、第四段分析
问题:(1)、太守,众宾为何而“乐”?禽鸟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禽鸟:游人去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三、本文出现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峰回路转 觥筹交错
篇3:《再别康桥》教学方法
《再别康桥》这首诗将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化作缕缕情思,融会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吟成了宛如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般的抒情诗,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
2、通过《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
篇4:《再别康桥》教学方法
本文是高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首新诗,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培养起对新诗的欣赏兴趣,初步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知识,学习感受新诗语言和意境的技能。为此,本诗的教学采用如下方法:
1、知人论世法:
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2、品读入境法: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3、对比鉴赏法:
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别对象、告别时的情感、告别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会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徐志摩。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 “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2、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徐志摩的诗歌作品:
播放歌曲《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片断,出示《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让学生说说读过的志摩的诗。
二、初读诗歌,谈谈感受
情境营造:
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请自由朗读本诗。读后,用一句话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次研读,鉴赏诗歌
1、朗读指导:
(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
注音:
荇(xìng)斓(lán)畔(pàn)溯(sù)篙(gāo)
语气:
舒缓、低沉。
节奏:
轻柔、和谐、回环复沓。
押韵:
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2、内容研讨──读懂诗人:
新诗的内容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诸如语言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变化、结构的安排等,现在,请大家任选一个学习主题,认真研读课文。研读过程中,在笔记本上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后,学生交流。
可以将问题细化为:
篇5: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学校给我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工作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6月17日,我有幸到省教育学院参加了《20xx年辽宁省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素质展示会》,为期三天,聆听了14个市的代表进行的专业素质展示,对我触动很大,感受颇多:
一、思索之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内涵,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实验证明——运用各种手段搜集分析数据——得出答案、解释。这几个步骤,是科学课的一般模式。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科学教材(教科版)非常重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有机的把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相贴近,并且以单元研究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到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主题,主题下面又衍生出若干课题,这些相互联系的课题就构建了符合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素养框架。
二、思索之二:注重科学教育中的师生真诚面对。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行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科学课教师对学生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呢?不是你应该怎样去做这件事,而是“如果这件事情你愿意去做的话,就……”我觉得很有启示,这样的话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我们的科学课应该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指令。要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一道共同来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只有投入的探究,而没有思想的枷锁,充满“自由探究的空气”。每次在学生小组上讲台汇报时,我们不妨轻轻的坐在他们的位置中,让学生忘记教师的存在,把专注的思想用于互相探究上面。在教学中要经常启迪学生,要他们勇于提出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有效争辩。“我想知道的是……”“我打算这样来做……”“对他说的我有另外的想法”……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说出来,哪怕是他们的不举手的“插嘴”那也是很可贵的意见,就当它是闪亮的智慧火花。所有这些“有价值”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希望听到的声音。
三、思索之三:改变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
以往的评价以知识性为主的总结性评价为主,往往忽视了科学技能、科学态度等诸方面的评价。而现在新科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对过程的参与,主要是发挥评价的调控与改进功能,并在进行过程中不断调控,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例如盘锦市的高峰老师介绍的评价方法:1、个人评价。要用符合本学科的评价语言,如:你真像一个小科学家、你的回答很有创意……2、小组评价:(心得体会 )采取互评的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3、班级发放表扬卡。在教学中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可以参考教材的建议,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由自己、甚至是学生来制定,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运用。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达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那就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
四、思索之四:加强课后反思,要从自己所授的课中悟出一些新的发现。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第一、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第二、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以上是我在听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当然,要做好这些,需要我个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此次的听课对于我来说非常的重要,至少它告诉我再上科学课的思路。我非常感激也非常幸运参与了这样一次活动。
篇6: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今天张老师和两位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听来毫不费力,特别是张老师在讲座里所展示的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给了自己极大的启发,对自己今后的教学行为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以下是自己通过对专家讲座的潜心学习,认真梳理的实施思品课教学策略所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设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统领一堂课的灵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而教材是学科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最能忠实地反映教学课程标准,所以我们要向专家学习,仔细研读教材这一重要文本资源,理清专家思路,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并能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二、课堂导入
1. 知识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建立新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 情景导入:利用歌曲、故事、图片、视频等创设情景,能激发兴趣。设置情景宁近勿远,离学生生活越近越好。
3. 时政热点导入:利用时下热点、焦点、及时的新闻素材来导入,有时效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如用《千手观音》中残疾演员、西单女孩、旭日阳刚来导入到“磨砺意志战胜挫折”。
4. 问题导入:通过教师有效设问来导入,能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设置问题宁小勿大,要有的放矢。
5.活动导入:通过设置有关教学内容的活动来导入,能唤醒学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例:教师带领学生拍手,教师不断变化节奏,学生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就得集中注意力,这样自然过渡到“学会学习”上。但要注意活动宁缺勿滥,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三、设置情景
情景教学法是现在教师普通采用的一种教学法,根据情景的真实可感受程度,可把课堂情景分为可体验情景、可再现情景、可借用情景、可想像情景。教学中应灵活创设多种情景,做到虚实结合。虚拟情景问题开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真实情景易产生具体结论,有利于体现教师预设和引导。
在设置情景时要注意要先备知识后找情景。情景设置不易过多,否则学生思维跳跃过大,造成走马观花。
四、巧妙设问
设置情景是为教学服务的,内容服务于形式,所以创设的情景后面必须设置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设问要有梯度性,指向性,启发性。
设置问题易先“开”后“收”,先用选择冲突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打开思维,再用引导感悟式,固化形成结论。
五、归纳提升
板书是归纳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精巧的板书设计能概括总结本堂课知识,为教学锦上添花,还能为提高教学效果画龙点睛。
板书的形式:提纲式,结构式,图示式,表格式,辅助式。
利用能概括本堂课内容的名言警句或优美诗句作结尾,也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学生的道德认知的形成。
六、教学方式
1.情景启发式:要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不同的情景,如可体验情景、可再现情景、可借用情景、可想象情景等。
2.自主学习式:教师对本课的重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通过分组学习,自主解决。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合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3.探究讨论式:教师提出本课需要探究的问题,在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初三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对社会问题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适合设置一些探究讨论式活动,深化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4.活动体验式:教师通过学生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进行学习的方式。初一的学生年龄较小,对理论知识理解有难度,宜多用活动体验式。
通过对专家讲座的潜心学习和梳理,自己对思品课教与学的策略有了明确清晰的看法,这更坚定了自己对上好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课的信心,促使自己在教改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篇7: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本学期吴忠市教育局提出对我市中小学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我校也掀起了学习课标,学习教材和教法的热潮. 20xx年寒假,我校集中教师开展“双册教材教法学习活动”。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受益非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例如各个学段的目标更明确了,驾驭教材的能力提高了等。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
1、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读课文。
首先以一位普通的读者的身份去读,理解它的内容,理解它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所含蕴的哲理和所表现的情感,理解作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其次从学生的身份去读课文;了解学生对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积累水平生活体验与课文有哪些相同或差异之处,以便确立今后的备课路向。
2、钻研教材,选准好切入点。
抓好切入点,选准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切入点的选择主要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阅读的规律而确定。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有人说:“语文是灿烂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古筝,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如今新课程更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追求空间,课堂教学自主性和自由度的加大,课堂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自由度也随之扩展。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本人认为: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三、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模式;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学生零距离,心贴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心感悟。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体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文本的过程,既要平等互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心灵产生碰撞,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收到预期的成效。最后感谢我校开展的“双册教材教法学习活动”,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快速健康的成长。
篇8:《黄帝内经》教学方法探讨
《黄帝内经》教学方法探讨
《内经》是中医古典理论的奠基之作,其理论对后世医家都有深厚的影响,至今仍为中医的必读书目。
《内经》是中医古典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学生入门的必学课程。现代中医临床本科学生除了要学习中医外,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西医。因此探讨《内经》的教学方法、提高《内经》的教学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1重基础
《内经》是本经典著作,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义理深邃,很多学生刚接触时都觉得很难学,也没耐心学,更别说是背诵经典,况且内经理论来源久远,学生对内经里的理论感觉陌生,一旦产生质疑心理就很难再深入学习下去,甚至会对学习内经产生反感,从而觉得内经很死板、不灵活。笔者认为对于刚入门的本科新生,在为他们开设《内经》课之前,先要让学生对中医有一个了解。比如先学习好《中医基础理论》,让学生对中医学有一个笼统的看法,再开设《内经》课,这样让学生有一个过渡平台,不至于一下子就步入经典的学习中。学习内经前,《中医基础理论》即是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继续向前走。《中医基础理论》可以在大一第一学期开始,而《内经》就可以在大二开设。
2熟悉文言文,提高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
《内经》的文字都是文言文,对于现代的.学生,刚接触不免会觉得深奥难懂,所以学生要多了解文言文,同时老师也要适时地加以指导。另外,课堂上教室讲授的内容有限,整本《内经》不可能一个学期就可以学习得完,中医是门古老的医学,学生要想学得好,就一定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学习《内经》,其他古籍古书也要有所涉猎,这样才能提高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看经典讲求看原文,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思想,更好地学习古人的理论。
3多联系,厚德博学
《内经》不是一本单纯的中医书籍,里面也涵盖了其他内容,如历法、气象、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地理、天文等,可以说《内经》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因此我们学习内经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宝贵的知识,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疑问。学生要学好《内经》,就要多联系,多了解与《内经》理论相关的知识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历法学、地理学等。只有厚德博学才能更好读懂《内经》,读懂中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恰当地联系其他古代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浓厚兴趣。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可以多开设些与《内经》密切相关的学科,就如上面所说的《古代天文学》、《古代文化常识》等,让学生更了解中国文化,这样学习《内经》就不会觉得《内经》死板。
4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虽然与当时社会的变革、哲学思想的渗透、自然科学技术的影响不可分割,但作为医学论文的汇编,它的形成更与当时医疗实践的积累以有密切关系,因此老师讲课时一定要结合临床进行阐发。学生学习《内经》期间,要多实践,早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选择去医院见习,看看名医是如何看病辩证,体会《内经》对临床的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内经》的兴趣。在见习过程中如果碰到难题就应该主动查找资料或者请教老师。
5多创新
《内经》作为中医古典医籍,对后代医家的学术阐述有很多大的影响。当代中医学生要发扬传统,还要有所创新。对中医学要有所继承,还要有所发展,因此当代学生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单纯只以理论知识授课,学生很难有所发挥。因此,当代的《内经》教学中,要改革《内经》课程的教学模式。
5.1感官多重学习老师在教学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口、眼、受、耳、脑等一起参与学习,通过感官的多重学习,加深印象,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5.2学生上台讲课先把整个班分成几个组,老师给每个组布置讨论课的内容,学生在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组员与组员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发挥电脑特长,把资料做成多媒体。讨论课上每组派1~2个组员到台上代替老师讲课,台下其他学生做好笔记,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讲课完毕后,台下学生要提出问题,台上的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3拓展学生视野老师也可以邀请外院教授专家做学术讲座,拓展学生视野。老师在课外也要多查阅收集学术资料,并争取在课堂上多为学生讲解。
5.4改变传统考试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卷定乾坤”,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以面试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此部分的成绩可当做平时成绩,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找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论文的切入点,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辩论,也能够使学生学会怎么自主学习。
5.5敢于挑战权威作为学生,要精读《内经》中的文章,要以辩证的思路去理解《内经》,理解中医,敢于向经典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学术提出挑战,并在学习经典理论上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挑起“继承与发展”的重担 。现代医学迅速,中医与西医结合不一定就是无为的结合,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与西医中的知识联系起来,有联系才有比较,但要注意要以中医的学习为主。
《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内经》教学方法新颖灵活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内经》的教学模式,让经典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让学生更好地读懂中医。
篇9: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学期,我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时间坚持阅读第二轮继续再教育课程丛书,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中读得最多的是《新课程教学法》这本书。这本书涵盖了“新课程标准概”、“语文课程的目标及分析”、“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教学与评价建议”、“语文教材常见类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举例”以及“新世纪语文教师的素养”这些内容。可以说这本书既在理论上给了我指引,又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启发。尤其是第五章第三节里对阅读的教学策略的阐述,使我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观、价值观、方式观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就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这一论述谈谈我读后的心得体会。
P131页写道: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元解读”已成为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教师按照“教参”上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读课文,并设计相关的问题,学生顺着教师预设的问题理解课文,这种异化了的阅读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而且泯灭了学生的个性,针对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的审视,确定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阅读的综合素养。
那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改进当前的阅读教学呢?书中说到:“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的解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多元解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有客观差异,因而他们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第二,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的第一条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的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但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些教师把“多元解读”误解为“多元价值观”或者是“多元标准”。例如,在《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时问道:你们认为狐狸是个什么样的动物?当有学生说狐狸是“聪明的,很会动脑筋”的小动物时,教师不但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对这种解读大为赞赏,给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试想,如果社会上真的涌现出这么一批“聪明机智”的狐狸,我们的社会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尊重个性差异,提倡多元解读,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或共识的基础上的。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只是的积累还比较肤浅,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因而他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难免会出现肤浅、误解,甚至曲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的引导,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看完这本书,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如:在教学《20xx年的一天》这篇以想象日记为题材的阅读课文时,学生在了解了课文所描写的环境恶化的种。种现象(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水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后,一个学生忧心忡忡地问:“老师,27年以后地球真的会像作者描写的那样糟糕吗?”对于学生的提问,我在充分肯定他忧天下之忧的思想后,并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而是顺水推舟地将问题又抛回给学生了。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有理有据地进行推测,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说会的理由是现在的人们严重缺乏环保意识,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要不了多久,作者的预言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说不会的理由是许多人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并为之奔走呼告,有的地区已经实行了“退耕还林”的政策,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携手并肩,植树造林,为保护母亲和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地球村会恢复蓝天碧水的美丽容颜。直到下课铃响,争论的双方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见解,但我想答案的本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次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多向对话,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丰富,思维得到了拓展,个性得到了张杨,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了“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又如在教学《20xx年的一天》这篇以想象日记为题材的阅读课文时,学生在了解了课文所描写的环境恶化的种。种现象(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水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后,一个学生忧心忡忡地问:“老师,27年以后地球真的会像作者描写的那样糟糕吗?”对于学生的提问,我在充分肯定他忧天下之忧的思想后,并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而是顺水推舟地将问题又抛回给学生了。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有理有据地进行推测,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说会的理由是现在的人们严重缺乏环保意识,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要不了多久,作者的预言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说不会的理由是许多人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并为之奔走呼告,有的地区已经实行了“退耕还林”的政策,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携手并肩,植树造林,为保护母亲和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地球村会恢复蓝天碧水的美丽容颜。直到下课铃响,争论的双方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见解,但我想答案的本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次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多向对话,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丰富,思维得到了拓展,个性得到了张杨,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了“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通过对《新课程教学法》的学习,我的教学观念得到了全新的转变,这些新的理念也必将指引我,推动我去创设更富有活力、更体现人文关怀的新课堂,我也必将沐浴着新理念的春风,在新课改的路上越走越稳健。
篇10: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通过对临川四中施淑华老师组织的案例教学法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讲授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知识”为中心,忽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往往重说理、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或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表现在,这种靠教师讲授,缺乏师生之间必要交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易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其次还表现在,这种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以讲解理论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只重视理论的掌握,学生虽然有了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应付各种条条框框,但却不知如何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其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规定:教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创作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同时,还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必须给传统教学方法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必须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的特点出发,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进一步认识了解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势,运用案例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有其现实意义。
篇11:教学方法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洋思中学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对我影响很大。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况,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平时教学中总认为自已不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是错的。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对于我所教班级现阶段来说,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自学能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同学自学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自己什么地方还是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在学生自学前为同学们写出引路提纲,只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找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无论是什么学科,几乎都要讨论,因为通过看书,还有许多总是没有解决。通过问题讨论先要让同学们几个一组进行讨论,比较后,再提问或到黑板上演练,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比老师还宽。所以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班级或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或组织学生尽可能多的对实际的问题讨论解决,而不是老师直接说了答案。
3、对练习和当堂达标题的操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练习有讲前板演练习,讲后书面作业或者小考。这是同学们形成能力,把知识和应用联系起来的过程。尽量避免出现以讲带练,以练代测。
洋思教学模式,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便逐渐会发现思考中的学生最美,思考中的学生最可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够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在我们这里都可以成才。
篇12: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关键词】单词记忆 教学 交流词汇是在说话者或写作者支配下的词的总和。
英语词汇相当庞大,据估计有一百多万个。
遵循记忆规则,迅速扩大词汇量,这是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狠抓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实际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词汇 教学 方法
一、词及其构成方式(Word and Word Formation)
词是语音、意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
所有操一种语言的人,对于词都有一个直觉的认识。
因为人们通常说的每句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的。
但是,词并非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结构单位。
词是由词素(MORPHEME)构成的。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词素构成。
如cat和cats。
Cat这个词不能够被拆分。
如果拆分,其原意就会消失。
因为它代表一个独立存在的单个词素,即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在cats中,-s 是一个复数词素,是必须与其它形式相连接才能出现的词素,即粘着词素(BOUND MORPHEME)。
词的构成方式是指词的形式在形态上有意义的变化。
它主要包括下列三种方式:
(一)派生法(DERIVATION)
在词根(ROOT)上添加词缀以构成新词。
如slowly(slow+ly)。
通过这种方法构成的词在英语中不胜枚举,形式多种多样。
在词汇教学中,如果能够归纳添加词缀的规律,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类法(CONVERSION)
词的功能和类别的变更。
如Condition n.(条件)---Condition vt.(规定……的条件)。
有时,这种变化只限于超切分特征(SUPRASEGMENTAL FEATURE)的变化,如decrease vi.〔di:#39;kri:s〕减少, decrease n.〔#39;di: kri:s〕减少。
这些变化是英语发展的结果。
这些词灵活多样,含义广泛。
掌握它们的要点在于求本溯源,根据语境(CONTEXT)作透彻的理解,去伪存真。
教师不妨在讲解可转类词汇时,多加引申,进行归纳,既可节省学生记忆词形的时间,又可丰富学生的语言,并使语言简洁、紧凑、流畅。
(三)合成法(COMPOSITION)---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连在一起,构成复合词。
如:silkworm(silk+worm)。
英语的发展,合成法在构词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为英语的词汇增加了许多意义新颖的词语。
复合词的构成材料多由基本词汇提供。
因其组合灵活,善变,所以,这一构词法在现代英语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特别是复合名词更是层出不穷,所表达的内容繁多,词义广泛,丰富了英语。
由于合成法产生的词汇作用直接,在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教师勤于观察,用心琢磨,善于归纳,耐心引导,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也能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词义的变化(CHANGE 0F MEANING)
词义的变化是指词义的改变和新意义的产生。
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作为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者行为的名称,因而是单义(MONOSEMY)的,继而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新义,便成为一词多义(POLYSEMY)。
如:head 可以表示“头,人体的一部分”,“火柴头”,“上端”,“统治者,领袖”等。
一词多义是语言发展的结果。
后来发展的意义是以原始意义,即本义为基础的,它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在英语词典中,大量的词都有若干个不同的解释。
因此,教师要明确学好英语单词所具有的各种不同意义的重要性,不能仅仅满足于只懂得其中一个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还可以避免因只知一点,不知其它而造成片面的理解或理解上的失误。
但是,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来说,这绝非一下子能做到的。
有选择地掌握是必要的。
要记住词的其它较常见的意义,应首先记住其基本意义,这是词义的核心,其它意义就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词形、读音和词义的关系,有些词词形和读音相同而义不同。
如:arm〔a:m〕臂膀---arm〔a:m〕武器。
这些完全同音同形异义词(HOMONYMS)在词典中分别作为不同的词条收录,属于来自不同的词源。
它们的意义不是从其中一个词的原始意义派生出来的。
这在词汇教学中必须加以区分,切忌望文生意;也有一部分词的读音相同,而形和意则不同,如:air(空气)——heir(继承人)。
这些同音异义词(HOMOPHONES)在学生的听力训练中应结合语境(CONTEXT)加以熟悉区分,避免混淆;此外还有词形相同而读音和词义不同的词,如:lead〔li:d〕(率领)---lead〔led〕(铅)。
这些同形异义词(HOMOGRAPHS )极易混淆。
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学生记忆中同形词原有的读音会干扰后面同形词的读音。
而因为这些词形完全相同,学生会利用原有的经验去套读后接触的同形词,造成读音上的错误。
在教授这类词汇时,一定要把已经学过的同形词提供给学生,从词的读音和意义上加以区分,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同义词和反义词(SYNONYMS)
(一)词与词可以因表达同一逻辑概念而结合在一起,这些词称之为同义词。
历史的原因,英语中的同义词特别丰富;随着历史的发展,英语使用的范围日趋扩大。
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国家,从殖民时期便给英语注入新词。
随着美国的发展壮大,它对世界各个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就使得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对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美国英语中的一些词与英国英语平分秋色。
诸如,sidewalk 人行道(美国英语), pavement人行道(英国英语); railway 铁路(英国英语), railroad铁路(美国英语);gasoline汽油(美国英语), petrol汽油(英国英语)。
这些词同时存在于英语词典中。
将英语作为外语的人,有时对此不作严格区分。
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对此还是有区别的。
一组英语同义词各有其源,使用起来比较复杂。
有时即使是以英语为母语者也会感到窘迫。
(二)反义词是词义相反或对立的词。
例如:out(在外), in(在内)。
在英语中,反义词是常见的。
反义词可用作一种修辞手段突出两种不同概念的对比,给听者或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同义词由于意义上的相同或相近而形成一群词,一组类聚。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利用这两类词的各自特点,启发学生利用联想(ASSOCIATION)加以掌握。
词的联想对英语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并丰富表达力。
如以encourage (鼓励,激励,支持)为中心联想,可以联想到 back up, embolden, hearten, inspire, promote, support 等同义词或词组。
那么,再以这一群词为中心联想,可以联想到它们的反义词,discourage(使气馁,阻碍),dishearten (使沮丧,使泄气),等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同义词类比的特点进行对比,寻找同义词之间的差异,可巩固记忆;同样,我们如果启发学生把反义词加以对比记忆,就会多学一些单词,增加一些词汇量。
参考文献:
[1]王彤福,杨桂娣.《托福600分突破---词汇与阅读理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
[2]马德高,卢福林.《大学英语词汇星火式巧记速记》,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3]邱育明.《英文单词记忆新概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 web前端面试题
【教学方法有哪些(锦集12篇)】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活动游戏《摸一摸》教案2023-09-23
小班社会教案《摸一摸》2022-10-11
《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2-04-29
扇形教学设计2022-11-10
三年级下册《果园机器人》优秀教学设计2024-02-12
那《渡河少年》的教学反思2022-05-06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2022-11-02
述职报告的写法2022-04-30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2023-12-05
水不见了中班教案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