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时间:2023-09-19 07:56:3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锦集9篇)由网友“Mitaka”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篇1: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

二、目前是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大家要统一认识,提高意识,重视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搞好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做到:洗干净你的手,水果要洗净削皮后食用,煮熟食物,尤其是水产品(如鱼、虾、贝类等)煮熟煮透,不喝生水。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手。

3、搞好环境卫生,垃圾要按时定点清倒。

4、暴露空气中的熟食一定要做好防传播疾病的媒介。

5、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就餐,更不要光顾街边无牌饮食摊点。

6、如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剧烈的腹泻,呕吐,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如何安全选购食品

一、选择正规的商场和超市

采购是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有时我们可能为了方便和省钱,喜欢购买流动摊点和街头小贩的食品,这些食品的质量往往没有通过有关机关的安全认证。对城市来说,应当尽量到有珍贵进货渠道的商场和超市购买,并且他们能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对农村来说,在农贸集市购买食品时,要尽量选购信誉好,自己比较熟悉的商贩,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不安全的食品。

二、选择新鲜的食品

我们都知道,新鲜的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身份有益。世界上的每种食品都有其应有的色泽,要特别防范加过有毒染色剂而长久保持色彩鲜艳的食品。目前国家许可使用的食品着色剂中,大部分天然色素和一些人工合成色素在加热和光照条件下容易褪色变色,而工业用的'染色剂不但性质稳定、色泽鲜艳,价格也低廉,因此常常被一些不法厂商用于食品加工。

目前只允许很少的几十种色素用于食品,如胭脂红、柠檬黄、亮蓝等,而且对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严格规定。过量的色素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将带来极大的威胁。

还有一个重要注意点是防“白”,要防范非法使用增白剂和漂白剂的食品。食品呈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目前“白色危害”有两种,一是超量、超范围使用,另一种是违法乱用有毒害的漂白化学品,常见的有甲醛次硫酸钠和甲醛,甲醛属于剧毒化学物质,有强致癌作用。

经漂白剂处理的食品都有明显的识别特征,颜色比正常食品应有的色泽要浅;二氧化硫留量超标的食品闻起来有明显硫磺类质的刺激气味。

篇2: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食物中毒的分类特点有哪些?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

二、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

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三、家庭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除按照“个人对食物中毒的预防”的方法做外,家庭所有成员还要做到如下十点:

1、间使用过农药的蔬菜要在用药15天后才采食;

2、所有蔬菜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并反复冲洗后再食用;

3、腌制食品时不投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或色素,家中不存放亚硝酸盐,以防不慎而误食;腌菜时选用新鲜菜、多放盐,至少腌30天以上再食用;

4、农药、化肥、柴(煤)油、灭蚊(蝇)剂等有毒、有害物品不放在粮食仓库里,而且要关锁好,不让小孩接触到,以防造成意外污染食品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5、煮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按板需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具应分开使用。加工、贮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6、正确烹调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动物性食品、生豆浆、豆角等必须充分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7、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要食用。

8、不要采集、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9、在外面吃饭,尽量不要到无证饮食场所。

10、家庭自办宴席时,主办者应了解厨师的健康状况,并临时隔离加工场地,避免闲杂人员进入。

四、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因素有: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五、发生食物中毒时怎样进行急救?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最好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若无法尽快就医,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呕吐。

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喉咙,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六、中小学生常见食品卫生安全误区有哪些?

一是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二是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三是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四是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五是多吃营养滋补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六是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现在,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七是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它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不增加肾脏的负担。

八是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爱的味道,其它味觉是后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九是长期食用“精食”。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铬含量不足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

十是过分偏食。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

七、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八、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九、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

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床”。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十、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

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

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

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

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

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

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十一、哪些食物可有助于开发中小学生的智力?

第一、脂类食物是儿童智力的物质基础。富含“记忆素”乙酰胆碱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脑、蛋黄及鱼类和大豆等。

第二、蛋白质是儿童智力的源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主要有:肉类、蛋类、鱼类、乳类和豆类。但是考虑到学龄儿童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等因素,以学龄儿童而言,以乳类、蛋类和鱼类蛋白为首选。

第三、糖类是儿童智力的能源。含糖类的食物除面粉、米饭外,对儿童来说,适当吃些糖果等甜食还是有益的,但也不宜多食。

第四、维生素是儿童智力的强化剂。在常见食品中,富含维生素E的有玉米油、棉籽油、鱼油及莴苣叶和柑桔皮;富含维生素B1的有谷物皮、豆类、芹菜、大豆、瘦肉、动物内脏、发酵食品;富含维生素A的有动物肝脏、胡萝卜;富含维生素PP的有谷类、花生、酵母、动物肝脑。

第五、矿物元素是儿童智力的催化剂。对学龄儿童智力起着催化作用的有铁、锌、铜、硒、钙等,其中铁是大脑需氧的运输车辆,锌是大脑思维的火花(是60多种酶的激活剂),铜是大脑动作的调剂员,硒是大脑的安全卫士,钙使大脑才思敏捷。另外,鲜、铬、钴等对大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也起着重要作用。

十二、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

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十三、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

1、不宜空腹饮。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内停留的时间。

2、不宜饮冰牛奶。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

3、不宜温藏。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

4、不宜久煮。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5、不宜饮结块奶。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十四、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

十五、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十六、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料和食品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十七、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十八、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类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十九、山楂是否越多越好?

山楂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消食药。然而,营养专家发现,儿童进食过多的山楂不利于健康。尤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山楂片含有大量的糖分,儿童进食过多,会吃进较多的糖和淀粉,这些糖和淀粉经消化吸收后使儿童的血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如果这种较高的血糖维持到吃饭时间,则使孩子没有饥饿感,影响进食。由于山楂提供的能量有限,营养单一,长时期大量食用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贫血等。中医认为,山楂只消不补,脾胃虚弱者更不宜多食。

二十、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制备10条原则是什么?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4、注重熟食品的贮存;

5、经贮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7、反复洗手;

8、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清洁;

9、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10、使用洁净水。

篇3: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套、勤晒被褥。保持教室、寝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一、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1、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2、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

二、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三、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2、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3、不吃变质剩饭菜。

4、少吃、不吃冷饮。

5、少吃、不吃零食。

6、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7、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8、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或喝水。

9、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10、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四、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

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标示清楚、产品是否合格。

简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第一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5类,分别是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醋。

第二批必须标注QS标志的食品共分10类,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及速冻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分13类,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五、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89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 3℃ 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六、如何识别食品标签

1、必须标注的内容:

食品标签必须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正确标注各项内容。包括食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及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贮存指南、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保质期等。

2、标签内容齐全,标签内容完整、规范和真实。

3、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

保质期是指最佳食用期,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内容和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卫生质量;超过此期限,在一定的时间内食品仍然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是指推荐的最终食用期,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的质量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篇4: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的供给安全和食用安全两个方面,前者是数量上够不够吃的问题,后者是质量上吃了是否影响人的健康的问题。

食品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主要威胁之一,我国也曾经历过食品短缺的年代。要珍惜当下幸福生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通常我们所讲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是否含有有害成分,吃了会否影响人体健康。“病从口入”说明了人民发现食品安全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健康。

不安全的成分包括: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及寄生虫,有害化学物(重金属及其它环境污染物、农药及其它农用化学品等

如何控制食品安全?

不安全的成分污染了食品,就会产生不安全的食品。这些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可能不同,有的是在食品原料的种植、养殖阶段,有的是在食品的加工过程和贮藏过程中。

了解污染途径有助于防止或减少污染的机会,甚至可以去除污染物。例如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主要是用于农业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动植物病害,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如果种植、养殖环境的改善,可以适当减少农用化学品的使用。

什么是食品和饮食的卫生?

卫生是指维护生命或保护身体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包括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和增进健康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卫生也表示“干净”、“清洁”的意思,而这正是维护健康的措施之一。

食品的卫生是指食品的卫生状况和保证卫生的措施,饮食的卫生是指人在饮食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和保证卫生的措施,对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的健康都非常重要。前者是靠食品原料和食品产品的生产过程来保障,后者是靠饮食过程来保障。

篇5: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安全的温度是指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在5℃以下,60℃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可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长。即5℃-60℃,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险温度。

01 室温不安全

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室温放置时间越长,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风险就越大。从安全角度考虑,食物出锅后应立即食用。

02 食物冷却后再放冰箱存放

如果把温热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导致冰箱超负荷运转,食物中心温度无法快速下降,致病菌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达到足够引起中毒的数量。因此,要待食物冷却至室温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

03 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

畜肉、禽肉、海产品等,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分别包装。每次加工前取用小包食物,避免反复冻融而加速腐败变质,或造成营养素的破坏和丢失。

04 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冻室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预包装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最好也不要超过3个月。先买的先吃,时间过长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05 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10、个人卫生素质差。

篇6:食品卫生安全小知识

食品卫生安全小知识

一、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1、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2、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二、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三、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2、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3、不吃变质剩饭菜。

4、少吃、不吃冷饮。

5、少吃、不吃零食。

6、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7、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8、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或喝水。

9、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10、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六、如何识别食品标签

1、必须标注的'内容:

食品标签必须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正确标注各项内容。包括食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及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贮存指南、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保质期等。

2、标签内容齐全,标签内容完整、规范和真实。

3、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

保质期是指最佳食用期,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内容和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卫生质量;超过此期限,在一定的时间内食品仍然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是指推荐的最终食用期,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的质量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篇7: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普及

一、应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预防食品安全问题。一般来说,大学生应掌握以下的食品安全知识:

1食品的类型。

要明确食品所属于的类型,以便更具体地了解此类食品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

2食品安全的具体标识。

大学生要认清质量安全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和保健食品标志。

3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措施。

大学生要了解预防食品安全的措施,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4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之后的维权知识。

大学生不仅要学会预防食品安全问题,还要培养自己的维权意识,理应掌握维权知识。大学生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维权。

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食品安全的理念

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食品安全的理念,这样才能有效达到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目的。

1尽量在学校饭堂里就餐。

有些大学生不喜欢食堂里的饭菜,就经常在外面就餐。但是相对于外面的餐厅,学校的饭堂对食品来源、安全有一套标准,工作人员也是经过培训上岗,一般很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算出现了问题,学校对学生的赔偿会有保障。因此,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应尽量在学校饭堂里就餐。

2在外就餐时要选择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作经营证的餐厅。

在外就餐时一定要注意查看此餐厅是否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作经营证,如不具备,就换另一家餐厅就餐,如果你还不放心的话,还可以让餐厅老板开一张发票,证明你在此餐厅就餐,发生争议时以此为维权依据。

3在零售店、超市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此类食品的相关信息。

即使在零售店、超市购买食品,也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三、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

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标示清楚、产品是否合格。

简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第一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5类,分别是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醋。

第二批必须标注QS标志的食品共分10类,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及速冻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分13类,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 3℃ 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篇8: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普及

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10、个人卫生素质差。

二、食物中毒分类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充及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

三、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医学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四、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五、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一、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三无”小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勤洗手,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

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搞好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做到:洗干净你的手,水果要洗净削皮后食用,煮熟食物,尤其是水产品鱼、虾、贝类等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手。

4、暴露空气中的熟食一定要做好防传播疾病的媒介。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7、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就餐。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8、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9、如出现身体症状,尤其是剧烈的腹泻,呕吐,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三、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度。

篇9: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知识

1、水果蔬菜食用前要浸泡、清洗。

夏季是水果蔬菜病虫害高发季节,菜农、果农用农药杀虫在所难免。消费者应尽量到正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果蔬,并注意市场内有关农残检测的公示布告。蔬菜可食部分如果有破损,应立即食用,不要存放,以免破损部分长时间放置后产生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如果用蔬果专用的洗涤剂、农药去残剂清洗,要按照说明书使用。如果用清水清洗,先浸泡20~30分钟,再洗3遍。

2、死鱼烂虾不要食用。

各种鲜活水产品因气温高容易缺氧死亡,特别是黄鳝、龟鳖、螃蟹等水产品死亡后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切勿食用。

3、不吃街头散装卤菜、凉菜。

街头卤菜、凉菜摊点大都加工经营条件差,没有相应的低温冷藏、灭菌设施,在夏季高温下细菌繁殖迅速,而且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街头摊主可能会一走了之,难以追究和承担责任。另外,街头卤菜、凉菜通常会滥用色素、亚硝酸盐等违禁添加剂,使酱卤肉颜色鲜亮,吸引购买者,消费者食用后轻者产生身体慢性危害,重者会很快发生严重食物中毒。夏天买卤菜要到正规的卤菜店购买,正规卤菜店的切菜间或者配菜间都装有空调,使销售的卤菜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一次购买的量不要太多,能满足一餐的需要即可,如果有剩余,一定要及时冷藏。

十条食品安全小常识

1、认真对待“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产品,发现过期产品应向商店经营者报告。如果包装食品在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期内“变坏”或回家后发现包装破损,应退货并向零售商或食品加工商报告。

2、假冒伪劣食品涉及到使用劣质、廉价原料来欺骗消费者并降低竞争成本。如发现销售假冒品牌,假冒标签的食品及被污染过的食品等应向有关机构检举揭发。检举揭发这些事件可以帮助当局查处不法商贩,防止此类事件重现。

3、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其他海鲜应存放在冰箱底层,加工过的食品放在顶层。食品应包装或妥善盖好后储存。

4、不要将热食物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使冰箱内温度升高。

5、将罐、瓶和包储存在干燥凉爽的地方并防范昆虫或鼠类等。

6、记住在准备食物和吃饭前一定洗手。

7、处理生鲜食物的用具使用后,处理已烹调过的食品前或处理打算生吃的食品前用具必须彻底清洗。

8、认真选择食品采购和就餐的地点。确保其人员、餐具和其他设施都干净整洁。这是反映餐馆、包括“幕后”设施,卫生标准的重要指标。

9、热食物应该很热,冷食物应该冰凉。避免食用任何在室温下保存2小时以上的食物。在会议、大型社交活动、室外活动等需要预先、大量准备食物或外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尤其需要特别注意。

10、如果对水果和蔬菜等生鲜食品有怀疑,参考规律“煮食,烹调,削皮或扔掉”。

卫生健康饮食

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

如:校门口摆着的小摊里炒的、烤的东西。

⑵要购买卫生部门批准的食物。

如:在一些大型商场里的物品,比较放心,得到群众的认可。

⑶认真看说明书,生产日期。

如:细读外包装中的资料,当得到你的认可,再放心使用。

⑷注意个人卫生。

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⑸不吃身边的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没有营养,这些东西吃多了轻者生病,重者甚至能致癌而死。

小学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活动方案

食品安全教学计划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演讲稿

安全宣传年度活动总结

乡镇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总结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方案

小学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计划

安全活动周总结

校园安全宣传活动总结

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锦集9篇)】相关文章:

学校2022安全教育工作计划设计2022-08-05

春季学校食品安全自查报告2022-05-08

关于小学班级安全自查报告优秀2022-08-27

一年级安全课教学计划2024-02-09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总结2022-12-19

班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2023-02-11

关于学校食品安全自查报告2023-11-18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心得体会优秀参考合集2024-05-06

食品安全教学计划内容2022-12-04

小学六年级班级安全管理的工作计划2023-06-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