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中国》正道沧桑思想宣传(通用5篇)由网友“wwwfjw007”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筑梦中国》正道沧桑思想宣传,方便大家学习。
篇1:《筑梦中国》正道沧桑思想宣传
【解说】作为中国西南铁路交通枢纽,成都北编组站总是那样繁忙。这里的铁轨有一条通往重庆,它就是有新中国第一路之称的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的修建始于清末1920xx年,但到新中国成立时,大部分路线依旧只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实际上,新中国建立之前,除东北三省外,中国铁路的主干线几乎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那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河山亟待重整。但是,正像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豪迈宣示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第三集 正道沧桑
【解说】北京,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十月一日和五月一日,天安门广场都会被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庆祝新中国的生日和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1950年的5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二十万人的游行队伍在大雨中走了七个小时,当家做主的劳动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高采烈、理直气壮地庆祝自己的节日。
【解说】新中国成立仅仅八个月,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已经展示了新的气象。这年6月,毛泽东发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全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然而,就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信心百倍、百业待举的时候,战争不期而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即美国第七舰队悍然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十月,美军越过“三八线”,直接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面对严重局面,新生的共和国,决策异常艰难。
【采访】阎学通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在这种条件下,很多人都认为,我们1949年刚建立新中国,百业待兴,需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没有能力打仗,是毛泽东看到了如果不进行这场战争,我们将来面临的安全环境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解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断。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在这个橱窗里摆放着这样一铲土,取自朝鲜战场。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同期声】
上甘岭战役是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这铲土就来自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阵地,我们可以目测一下当时土和弹片的比例,几乎可以达到一比一的比例。
【解说】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敌人使用了除原子弹之外的几乎所有现代化武器。而我志愿军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敢于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国威,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1953年,“三八线”上的炮声趋于平息。7月27日,中朝两国人民及其军队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和谈判斗争,终于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后来彭德怀曾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解说】全国人民在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国民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上来。
十多万民工、一千四百六十万土石方、十四座隧道、两百多座大小桥梁、四百多个涵洞……完成这些艰巨任务,使用的工具仅仅是简陋的十字镐、大锤、钢钎、锄头和铁锹。很难相信,成渝铁路,这条曾被搁置了四十多年的铁路,在新中国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全线贯通!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新生的共和国坚持“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除成渝铁路之外,鞍山钢铁厂、上海电机厂、塘沽新港……一批重大工程相继竣工。
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得三亿多新解放区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翻身解放。
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
【解说】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展柜内,摆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蓝本,这在当年属于绝密文件。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曾经积贫积弱的农业中国,开始迅速走上一条工业强国之路。
长春,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1953年7月15日,就在这片市郊的荒野上,人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就在这一天,六位年轻的建设者抬着镶嵌有毛泽东手书的汉白玉,埋下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块基石。就此,连续三年不间断的大会战拉开帷幕。三年后,1956年的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
白手起家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创造了诸多的奇迹: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辆卡车……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1956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第七个国庆节。游行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包括苏联援建的项目,中国实际实施了九百二十一个大中型项目,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五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采访】柳建辉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
当时整个社会是一种很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社会风气最好的一个时期。我认为与当时适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极大的关系。
【解说】建国初期,中央就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那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这块中央人民政府的牌子,随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造性地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人民民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这预示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在新的起点到来之际,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956年4月,毛泽东将这些探索和思考进行总结,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自主探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做了理论准备。
【毛泽东同期声】
我们并没有孤立的感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
【解说】党的八大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解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然而,当对梦想的追逐变得超越了现实可能性时,人们逐渐忽视了理性的声音。
在“一五”建设的成就面前,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于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到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高涨的建设热情和低迷的国民经济,提醒着决策者。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号召全党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随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同期声】
这件是刘少奇在农村调研的笔记,日历上所记录的内容是周恩来的工作计划和5月13日到农村调研的安排。还有这一件是陈云在上海农村的调研报告。展柜中展出的这几本日记本和日历上所记录的内容就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
【解说】 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发扬民主,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统一了全党认识。此后的几年,国民经济调整稳步推进。中国,从困难之中走了出来。
这群人像雕塑的原型,是来自于大庆油田的建设者。“大跃进”之后,正当中国工业处于调整、压缩局面中,地质部门和石油战线却爆出了震动全国的喜讯。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大同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了黑色油流。第二年,油田投入开发建设。
这位跃入泥浆挥舞双臂的人,就是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
【解说】 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专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那个艰苦创业的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雷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任劳任怨的平凡掏粪工人时传祥,为保护集体财物与风雪搏斗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最好注解。他们的名字被人们争相传颂,至今耳熟能详。英雄的篇章,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焕发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周恩来同期声】
我们要在今后建设工作中,进一步认识建设的客观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解说】 1964年底到1965年初,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完整、明确地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然而,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却被“文化大革命”打断了。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xx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即使在那段岁月里,国家建设的脚步依然艰难前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迫于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进行了一次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
攀枝花,中国西部的工业新兴城市。从这里看去,对面被金沙江环绕的这片区域就是攀钢集团所在地,被叫做“弄弄坪”。谁能想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里竟是“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芜之地。从1964年开始,数万建设者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从“席棚设计院”里绘制的蓝图,终于在1970年7月1日绽放出绚丽的钢花。
【采访】李东学 攀钢运输部纪委原副书记
高兴得都睡不着觉,晚上从鞍山调来的那些老同志坐在一起唠嗑都唠这些。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就好办了。
【解说】正是有了像这样的建设者,我国国民经济尽管受到“文革”冲击而损失巨大,也仍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
【解说】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1年10月25日,第二xx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四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降落在北京,他的此次行程,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关系的突破与发展,成为二十世纪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年后,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对此评价说,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的功绩。
篇2:《筑梦中国》正道沧桑思想宣传
【解说】作为中国西南铁路交通枢纽,成都北编组站总是那样繁忙。这里的铁轨有一条通往重庆,它就是有新中国第一路之称的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的修建始于清末19,但到新中国成立时,大部分路线依旧只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实际上,新中国建立之前,除东北三省外,中国铁路的主干线几乎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那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河山亟待重整。但是,正像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豪迈宣示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第三集 正道沧桑
【解说】北京,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十月一日和五月一日,天安门广场都会被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庆祝新中国的生日和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1950年的5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二十万人的游行队伍在大雨中走了七个小时,当家做主的劳动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高采烈、理直气壮地庆祝自己的节日。
【解说】新中国成立仅仅八个月,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已经展示了新的气象。这年6月,毛泽东发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全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然而,就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信心百倍、百业待举的时候,战争不期而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即美国第七舰队悍然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十月,美军越过“三八线”,直接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面对严重局面,新生的共和国,决策异常艰难。
【采访】阎学通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在这种条件下,很多人都认为,我们1949年刚建立新中国,百业待兴,需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没有能力打仗,是毛泽东看到了如果不进行这场战争,我们将来面临的安全环境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解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断。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在这个橱窗里摆放着这样一铲土,取自朝鲜战场。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同期声】
上甘岭战役是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这铲土就来自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阵地,我们可以目测一下当时土和弹片的比例,几乎可以达到一比一的比例。
【解说】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敌人使用了除原子弹之外的几乎所有现代化武器。而我志愿军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敢于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国威,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1953年,“三八线”上的炮声趋于平息。7月27日,中朝两国人民及其军队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和谈判斗争,终于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后来彭德怀曾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解说】全国人民在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国民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上来。
十多万民工、一千四百六十万土石方、十四座隧道、两百多座大小桥梁、四百多个涵洞……完成这些艰巨任务,使用的工具仅仅是简陋的十字镐、大锤、钢钎、锄头和铁锹。很难相信,成渝铁路,这条曾被搁置了四十多年的铁路,在新中国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全线贯通!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新生的共和国坚持“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除成渝铁路之外,鞍山钢铁厂、上海电机厂、塘沽新港……一批重大工程相继竣工。
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得三亿多新解放区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翻身解放。
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
【解说】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展柜内,摆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蓝本,这在当年属于绝密文件。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曾经积贫积弱的农业中国,开始迅速走上一条工业强国之路。
长春,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1953年7月15日,就在这片市郊的荒野上,人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就在这一天,六位年轻的建设者抬着镶嵌有毛泽东手书的汉白玉,埋下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块基石。就此,连续三年不间断的大会战拉开帷幕。三年后,1956年的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
白手起家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创造了诸多的奇迹: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辆卡车……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1956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第七个国庆节。游行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包括苏联援建的项目,中国实际实施了九百二十一个大中型项目,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五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采访】柳建辉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
当时整个社会是一种很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社会风气最好的一个时期。我认为与当时适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极大的关系。
【解说】建国初期,中央就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那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这块中央人民政府的牌子,随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造性地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人民民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这预示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在新的起点到来之际,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956年4月,毛泽东将这些探索和思考进行总结,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自主探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做了理论准备。
【毛泽东同期声】
我们并没有孤立的感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
【解说】党的八大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解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然而,当对梦想的追逐变得超越了现实可能性时,人们逐渐忽视了理性的声音。
在“一五”建设的成就面前,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于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到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高涨的建设热情和低迷的国民经济,提醒着决策者。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号召全党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随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同期声】
这件是刘少奇在农村调研的笔记,日历上所记录的内容是周恩来的工作计划和5月13日到农村调研的安排。还有这一件是陈云在上海农村的调研报告。展柜中展出的这几本日记本和日历上所记录的内容就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
【解说】 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发扬民主,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统一了全党认识。此后的几年,国民经济调整稳步推进。中国,从困难之中走了出来。
这群人像雕塑的原型,是来自于大庆油田的建设者。“大跃进”之后,正当中国工业处于调整、压缩局面中,地质部门和石油战线却爆出了震动全国的喜讯。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大同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了黑色油流。第二年,油田投入开发建设。
这位跃入泥浆挥舞双臂的人,就是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
【解说】 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专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那个艰苦创业的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雷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任劳任怨的平凡掏粪工人时传祥,为保护集体财物与风雪搏斗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最好注解。他们的名字被人们争相传颂,至今耳熟能详。英雄的 篇章,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焕发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周恩来同期声】
我们要在今后建设工作中,进一步认识建设的客观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解说】 1964年底到1965年初,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完整、明确地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然而,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却被““””打断了。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即使在那段岁月里,国家建设的脚步依然艰难前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迫于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进行了一次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
攀枝花,中国西部的工业新兴城市。从这里看去,对面被金沙江环绕的这片区域就是攀钢集团所在地,被叫做“弄弄坪”。谁能想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里竟是“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芜之地。从1964年开始,数万建设者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从“席棚设计院”里绘制的蓝图,终于在1970年7月1日绽放出绚丽的钢花。
【采访】李东学 攀钢运输部纪委原副书记
高兴得都睡不着觉,晚上从鞍山调来的那些老同志坐在一起唠嗑都唠这些。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就好办了。
【解说】正是有了像这样的建设者,我国国民经济尽管受到““””冲击而损失巨大,也仍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
【解说】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四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降落在北京,他的此次行程,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关系的突破与发展,成为二十世纪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年后,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对此评价说,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的功绩。
【解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思想宣传
篇3:筑梦中国第三集正道沧桑观后感
寓目《正道沧桑》,透过社会主义行为延续上演的一幕幕绘声绘色的活剧,总感想面前像有一支抱负的火把在熊熊燃烧,无论是黎明照旧薄暮,是风狂照旧雨骤,它都始终引导着人们向着崇高的方针奋然前行。梦想社会主义者固然没有找到正确的阶梯和支持本身的力气,但柔美的抱负照旧激昂着他们一向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打动的人生。科学社会主义降生之后,巴黎公社社员对资产阶层碉堡的初次进攻固然失败了,但《国际歌》唱出的“连合起来到来日诰日,英特奈雄耐尔就必然要实现”富丽歌声,一向鼓励着各国无产阶层向旧天下提倡一次接一次的激烈战斗。而在列宁的直接率领和批示下,比及“冬宫炮声”响起的时候,成本主义的链条终于被炸得断裂开来,社会主义抱负第一次结出了惊动天下的果实。十月革命的巨大意义,正如电视中那位接管采访的专家所言:“十月革命降生了天下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度,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实际,开创了人类汗青的新纪元。”
是的,有空想,更必要有动力,阶梯抉择数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阶梯是何等的不轻易,我们必需强项不移地走下去。
在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配合抱负追求,而“正能量”也成为了实现“中国梦”必需动力。可能说在中国,只有“正能量”才气敦促 “中国梦”圆满实现,“负能量”对实现“中国梦”没有起劲浸染。还记得,清末发蒙头脑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意思是说,要把握“大道”,必需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汗青,而我们可以这样领略:要实现中国梦的“大道”,就必需研究社会主义的汗青,以史为鉴,探求撒播正能量,去掉汗青上遗留下来的负能量,去伪存真,去糟粕留英华。而此刻我们可以说明古今中外汗青上对社会主义成长影响深远的履历教导,同时深入发掘、当真梳理、总结升华,获得我们最必要、最英华的理论、实践履历,它们将会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漫漫征途中不行多得的庞大精力财产。
近代天下,无数的社会主义先驱们掉臂统统地追逐勤苦实现社会主义抱负,乃至不吝为此捐躯生命。为什么,他们是为了什么?谜底很简朴,他们有抱负。
许多人也许会说又是这种卑鄙、无聊的话题。虽然,曾经的我也是个中一员。说抱负,谁不会,“抱负是柔美的,而实际是残忍的”,这是我们的感应,也是我们的无奈。要说我们的抱负,着实也很简朴,由于中国梦不只仅是我们对故国的期许,更多的也是包括着我们对本身将来的瑰丽筹划蓝图。就业压力、住房、婚姻等等,都是我们21世纪大门生面对的不行回避的压力,我们只是想平平庸淡的糊口,可能说保留下来,而这就是我们的抱负。
看到这儿,也许又有人想到了,不少汗青学家、哲学家讲过抱负信心发生引领社会民俗之先的期间好汉。而现现在中国正必要这么一群为了“中国梦”勤苦高远,全力格斗的担任者,此刻的80、90以及00后,自私心太强,小我私人主义流行,还不堪继续云云重任。客观的说,我小我私人而言很反感这种概念,要实现中国梦,确实我们任重道远,或者我们缺乏那种继续,可是丝毫没有躲避本身的责任。自私、小我私人主义更是无从谈起,在残忍的实际眼前,在各类亘古未有的压力、竞争中,保留下来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方针,假如连这点都做不到,更别提实现空想,奉献故国这些话题。在我们看来,实现本身的小中国梦,就是在为实现大中国梦开路搭桥。
综上说明所述,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必需当真进修社会主义5的成长史,只有做到以史为鉴,我们才气安不忘危,盛不忘衰,也才气看清实现中国梦必要我们具备的素质,更好的促进我们的进修和事变。
以史为鉴,筑梦中国。
[筑梦中国第三集正道沧桑观后感]
篇4:中国精神中国梦思想宣传精选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继续推进。进入新时代,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才能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才能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同时也要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全党一盘棋,使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步调一致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才能汇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是党的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一以贯之地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党自身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抓紧抓实,才使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战胜了一个个挑战,党自身也在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为了自身建设而进行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最终完成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证,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
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只有党的政治建设搞好了,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方向对头、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党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然导致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以实际行动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当今中国,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内政、外交、国防、民族等工作,对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对经济、文化、社会、群团等组织和党外群众进行全面领导。同时,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党都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地方党委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积极发挥在本地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上下功夫,领导和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不断完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保证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落实。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要优化党的组织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将党委常委会听取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党组工作情况汇报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注重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通过这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实施党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
三、坚定不移地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把讲政治落实到行动中。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服从核心、紧跟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做到对党忠诚、襟怀坦白,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地方党委要坚定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主动地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谋划地方工作,推动地方发展。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绝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湖北省委始终牢记视察湖北时“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四个着力”的殷殷嘱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纲领。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推动工作,指导实践。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化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9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武昌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传播革命思想,培育了一大批革命骨干。今天,湖北省委按照“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的要求,开办了“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我们要全力将其办成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学校、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队伍的大学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荆楚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和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重整行装再出发,各级党委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杜绝任何违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言行;坚决剔除那些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坚决巩固拓展正风肃纪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弹回潮,特别要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坚决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更有效地遏制增量、更有效地削减存量,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农村村霸,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不断提高党的全面领导能力。指出,领导13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一句空话。新时代新任务对党的全面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们党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锻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真正落到实处。
篇5:中国精神中国梦思想宣传
核心要点: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构成了我国政党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
■ 党的xx大以来,就坚持和完善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植根于我国土壤,适合我国国情,已彰显出我国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世界政党史上的一种崭新的政党关系,具有独特政治优势。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
■ 在新时代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提升制度效能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广泛地汇集各党派、社会各界的智慧,共商国是,共襄伟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效能提高到新水平。
■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 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是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使命。要顺应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形势,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关切,提升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国际话语权,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构成了我国政党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党的xx大以来,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就坚持和完善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彰显出我国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强调,讲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和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我国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这个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已植根于我国土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认识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世界政党史上的一种崭新的政党关系,具有独特政治优势。一是具有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团结合作优势。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的,在今天,这个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因为他们认定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二是具有统筹各方利益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优势。多党合作能够充分反映各方利益和诉求,通过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凝聚广泛共识,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统筹兼顾,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政局的持续和谐稳定。三是具有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政治参与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的是一种独特的民主形式,这就是协商民主。通过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把协商贯穿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保证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持续广泛深入地参与,充分集中社会各方面智慧,调动各方面力量。我们要切实增强多党合作制度自信,从全面贯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高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引导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重要指示,为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多党合作要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共同目标、协调一致行动,必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核心地位,是我们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越坚强,党的凝聚力就越大,多党合作的格局就越稳固,才能形成“众星拱月”的生动局面。党的xx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在新时代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必须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三、提升制度效能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它的效能。就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效能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中共各级党委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提供支持,认真听取和积极采纳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希望各民主党派充分认识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这些重要论述,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供了重要指导。
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等党内法规和政策文件,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提供了有力保障。各民主党派中央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等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书面意见建议539件。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对口8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提出意见建议40余项。中共中央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共124次,其中亲自主持召开24次,先后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xx届历次中央全会报告(征求意见稿)、“十三五”规划等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与党外人士真诚协商、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同时,通过人民政协这一专门协商机构,最广泛地汇集各党派、社会各界的智慧,共商国是,共襄伟业,形成了人民的事业人民共同商量的生动局面。
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要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实施“七大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要着眼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协商程序、健全保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认真总结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践经验,丰富民主监督形式,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效能提高到新水平。
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多党合作的参与者,其自身建设水平关系到多党合作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强调,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基本要求,继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要求,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性质地位,为加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xx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参政党也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职能,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水平。当前,民主党派成员已达到110多万,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成员成为民主党派的主体,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民主党派成员,队伍构成、思想观念更加多样,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建设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支持民主党派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组织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政治交接,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严把成员发展质量关,加强对各级组织和成员的教育和管理。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始终保持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
五、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是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使命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指出,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对人类有所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功实践,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彰显了中国智慧,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当前,“西方民主”标榜的“三权分立”“两党制衡”的制度设计,发展至今已经异化为选票政治、金钱政治,滋生出行政效率低下、经济发展停滞、社会族群撕裂等诸多弊端。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民主政体”,引发“颜色革命”“街头政治”,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政府瘫痪的乱局接连上演。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之治”。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这就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要顺应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基础、鲜明特征、实践价值,不断推进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彰显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要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关切,加大多党合作宣传力度,讲好多党合作故事,提升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国际话语权,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看筑梦中国观后感
【《筑梦中国》正道沧桑思想宣传(通用5篇)】相关文章:
2022年筑梦空间站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2023-02-08
我们走在大路上观后感2022-09-18
2022年度网上祭英烈活动总结报告2023-06-23
大学生筑梦中国的心得感悟2022-12-01
2022清明节祭英烈活动心得体会2023-10-20
斑斓中国梦作文900字2022-12-17
放飞梦想筑梦青春演讲稿2022-04-29
青春筑梦演讲稿2023-05-21
五四青年节关于奋进新时代话题作文 五四感想精选参考2022-10-09
演讲稿:我的小康梦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