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情随笔:城市生活中你曾失去什么(精选3篇)由网友“wlh567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生活心情随笔:城市生活中你曾失去什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生活心情随笔:城市生活中你曾失去什么
作为一个在县级小镇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中年人,在此想告诉所有想要从乡村挤入城镇生活的朋友们:乡村的极简生活可能是我们的幸运之光、生命之光,切莫轻易抛弃掉。
说起童年时期的乡村极简生活,朦朦胧胧中我有一种朴实、亲切、温暖的感觉。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都极其简朴。首先是物质生活极简,是一种真正的慢生活。吃的是粗茶淡饭,没有品种繁多的食品、水果、饮料;穿的是清一色的纯棉布或涤纶缝制的灰蓝黑绿服装,衣服款式单一,并且大多是缝缝补补缀满补丁;住的是简陋的砖瓦平房,陈旧简单,潮湿阴暗;出门靠步行,最奢侈也不过是一辆吱嘎作响的自行车;用的是煤油灯、搪瓷缸、木盆、瓦罐、火柴,连塑料制品都很稀缺。然后是欲望极简,懂得知足常乐,也非常容易满足,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攀比,不盲从,不跟风,不勉强自己参与任何竞争;精神极简,没有任何无效社交,专注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充分发展实现自己的爱好,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信息极简,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社交网络、没有QQ、没有微信、公众号、微博、朋友圈,因而没有信息骚扰,清净自在、闲适愉快。
但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是快乐的。当时,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尽管物资依然匮乏,但是,民风是淳朴的,人们普遍感觉生活在一天天改善,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期待。他们大都有一种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豪情壮志,精神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简单的生活里没有鸡毛蒜皮、人际上的磕磕绊绊,没有追求中的得失成败,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种种不公……农时种种地,闲时聚在一起打打扑克,没有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没有竞争,没有压力,生活轻松而惬意。
年纪尚幼的我们更是快乐的。“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们都是精神上的井底之蛙,头脑单纯,无忧无虑,纯朴实在到可笑的程度,享受着一种乡村的朴素的平等、自由、公正,没有攀比,没有歧视,没有烦恼、没有现实的忧虑、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我们的童年生活简单、快乐而又朴实。
那个年代,我们的玩具,不过是些泥土、砖块、沙堆、树枝、木棍、铁丝、玻璃瓶、皮筋等等,都是些极其简单、朴素、原始的材料;游戏项目,不过是些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绳、跳皮筋、踢毽子、弹玻璃球、撞拐、抽陀螺、打群仗、老鹰捉小鸡、瞎子抓人、官兵捉贼、偷北瓜、吹肥皂泡、捏黄泥巴、折纸飞机、捉蜻蜓、捉蛐蛐等一些因陋就简、原生态的传统游戏,更多的游戏项目则是我们自己即兴的创作和表演。但是,我们照样玩得自得其乐。
那个年代,大人根本不在意我们读不读书,听不听话。我们像无人管束的牛羊一样,一切顺其自然。我们白天随心所欲地翻看着黑白连环画《小兵张嘎》《南征北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第二个春天》等“小人书”,晚上不管不顾地观看着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一剪梅》《昨夜星辰》等电视剧,毫无少儿不宜的担忧。在学校,无忧无虑大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采蘑菇的小姑娘》《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样一些歌曲。偶尔的一场露天电影便是我们的精神盛宴,《五朵金花》《柳堡的故事》《瞧这一家子》《马兰花》《小街》《庐山恋》,这些老少咸宜的电影我们百看不厌。
那时,我们尽情地挥霍着我们美丽的童年时光。经常光脚爬树掏鸟窝,用没底脸盆下河罩捕小鱼,扯破家里纱窗做网罩抓知了,逃课去池塘里游泳洗澡。根本没有时间去想什么是乡村生活什么是城市生活。
生活沿着一条我们无法预知的轨迹缓慢往前进行着。像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我们历经着无忧的童年、青涩的少年、躁动的青年,慢慢长大成人。随着岁月远去,我们历经过的许多无法重构的体验,早已被岁月遮蔽,成为过眼烟云。朴实而健康的我,在小学课本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和长大以后我要做“科学家、教师、医生、解放军……”的这些知识和理想的熏陶下,磕磕绊绊上了初中,然后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后来又考上了大学,回到县城,开启了我的城市生活的人生旅程。
依稀记得,读中学之前,在乡村生活的那个年代,空气是新鲜的,散发着青草野花的清香;天空是湛蓝的,抬眼便可以望见缥缈的白云如轻纱般披挂在半空中,晚上满天繁星向你眨着眼睛,感觉触手可及;大地一片葱绿,树木茂盛,百草丰美,生机盎然;水是洁净的,池塘小溪清澈明净,水质洁净,鱼翔虾跃,乡亲们甚至还可以在那里淘米洗菜;房屋大都是小院平房,偶有两层小楼出没。透过窗户看出去,看到是错落缤纷的景致。尤其是,家庭是温暖的。一家大大小小几乎常年厮守在一起,没有外出打工几年不回的,也没有人把家里当旅店,人口再多,也要挤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相依为命,其乐融融。
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回溯城市生活的各种经历,我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许多年前,我看过一部新加坡电视剧,名字叫《调色板》,它的主题曲《城市节奏》一句歌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城市生活中你曾失去什么拥有是什么?”
当年,我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考进县城工作。有一天晚上,当我窝在火车站附近出租房里,一边抄着采写好的新闻稿件,一边吸溜着面条,突生豪气,心里默念道:“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现在,我的城市生活一晃过去了三十多年,诚如《青春日记》里唱的那样,“我在青春的日记里流浪,迷惘的脚步一行一行,走过欢喜走过忧伤,走过那些莫名的惆怅”,不知不觉中,踏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踏遍了县城角角落落,唯独把家乡遗忘了,使它变成了一年才回一两次的地方,犁地耙田、割禾莳田,也都成了电视新闻上听到的农忙。
“我对你谈起的那些梦想,还有我的年少轻狂……积蓄温暖积蓄力量,因为我和我的梦正奔跑在路上”,是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目标,我们都在奔向远方,连滚带爬,不敢停留,不敢喘息,唯恐自己赶不上时代的节奏,一直都奔跑在路上。打工的时候,气喘吁吁跑着赶公交车;实习的时候,匆匆忙忙抢出租车;工作的时候,披星戴月地拖着拉杆箱四处奔跑,到了酒店还得卡着时间打开电脑点看文件收发邮件。而我,几乎是三十年如一日忙忙碌碌,熬夜加班,满头乌发掉得快成秃顶了。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是不是很多人所谓的充实和努力。
城市生活中,你曾失去什么?
原来一直向往的城市生活,就如同上紧了发条,严格按照特定的节奏,嘎嘎作响地运转着,身不由己地奔忙劳碌,自己还要对自己说,我在实现梦想。可是,到头来你又拥有了什么?
纵然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可是失去了比房子更多的东西。比如,属于自己的温暖,属于亲人的时光,属于没有功利的阅读和休闲,都不知道到哪去了。
我们甚至失去了真正的快乐,失去了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拥有的恰恰是给我们带来痛苦和烦恼的东西。可悲的是我们当中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这种痛苦和烦恼的根源,而仍然在拼命地追求那些所谓的“辉煌”。我们把生活装扮得富丽堂皇,像时下许多人的居室,装上华丽的顶灯,铺上漂亮的拼花地板,表面上看起来豪华舒适,而实际上却使自己变成了生活的奴隶。“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一个整天鱼山肉海的人,根本吃不出鱼肉的滋味了。
说真的,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真的有种被围困在牢笼里的感觉。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向城市,空间变得日益逼仄。人们便如犹如飞鸟丧失了蓝天和森林,被圈养在金丝笼里。城市里树木很少,更没有森林。城市有的只是钢筋混凝土丛林,无数的人就栖居在那些笼子一样的方框里。压抑和窒息的感觉油然而生。然而,空间越是狭小,人的欲望越是膨胀。城市是一个发酵欲望、膨胀欲望的地方。在城市,享受和攫取的欲望比乡村强烈百倍。因为城市每时每刻都面对着潮水般新鲜好用而又赏心悦目的物质,同时也给人们洞开着各种享受的方便之门。这些物质刺激着人们的各种欲望,这些方便之门则又激发着人们的深层的窥探欲望和冒险欲望。
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恐怕是早已迷失了生命的本性了。有的人不断地追求财富,追求名誉和地位,力图使自己富有,使自己不同寻常,结果恰恰是丢掉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换来了无休止的痛苦和烦恼。有钱未必幸福,有了名誉和地位也未必活得轻松。可惜的是,多数人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因而无法摆脱欲望的枷锁。当我看到愈来愈多的人们把生活搞得日渐复杂的时候,我便会觉得乡村简单生活的可贵。
城市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现代城市的商业文化属性,一方面使它冲淡了门第、家族的制约,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平等和民主;但是另一方面,城市人、尤其是大城市人,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向于理性化和实际化。商业化原则是利益驱动原则,商业化城市的人际关系基本上是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和转移的准绳是利益和金钱。因此,城市变得日益残酷和薄情。乡村的亲切微笑的面庞,在城市开始变得遥远而模糊。城市里的诸多现代化便利条件和全球化联系,既给人们提供了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诸多机会,也把自己捆绑在了社会大机器飞速转动的齿轮上,无法自拔,从而变得身心俱疲,心力交瘁,麻木不仁。
城市生活中,我们还失去了蓝天、洁净的空气、宁静的生活环境。城市上空永远笼罩着一团富含二氧化碳,以及带着文明发展的热量、尘埃和汽油分子的混合物的污浊气体,这种成分复杂的气体遮蔽了曾经在乡村习以为常的蓝天。无论男女老少,刚出生的还是即将离开人世的,数不清的肺,都集中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呼吸着被工厂机器排放出来的烟尘和汽车喷吐出来的尾气污染过的空气。
城市是喧闹的。每个角角落落都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公交车、地铁、高铁等各种交通路线像蜘蛛网一样覆盖到城市每个角落,机车和机动车辆不时发出巨大声响;工厂里,工业机械生产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时时掀起声音的浪潮;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筑开发、旧城区改造,还有百姓家庭的室内装修,也不甘示弱,卷起阵阵轰响;菜市场、超市、餐厅、汽车站、火车站、人群集会以及家用电器、广场舞的音乐汇成声音的海洋,响彻全城。在城市,似乎没有一个安静点的地方。即使在家里,电脑、手机、互联网、自媒体、QQ、微信、朋友圈等等,时时刻刻捆绑着你,让你不得安宁,无法睡眠,无法真正彻底地休息片刻。
城市是繁华的,城市也是寂寞的。凡是人群集聚的地方就必然有寂寞。多年独自在外打拼,我总有一种被放逐被抛弃的感觉。就像一只被遗弃的狗,可怜巴巴地期待着那个永不回头的主人的眷顾,或者像烂醉如泥的潦倒诗人躺在小船上悲叹东流而逝的江水。
我自小在农村长大。故乡是我永远的港湾。只有回到故乡,置身于古朴的民居、狭窄的古巷之中,喧嚣的内心才能得以宁静,才能看清繁华的城市里的众生世相。在故乡,一棵树、一朵野花、一只蝴蝶、一只小土狗,就能让我感知生命奇迹的惊奇和美丽;夕阳远山、白云彩虹、稻田溪流,每一处细微的风景都能唤起我童年的回忆和遐想。但是,一切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
公众号:南风悦读
篇2:生活心情随笔:现在的你,中年危机了吗?
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看人去楼空,灯盏明灭,只有自己还坐在办公室完成未完成的作业。写心是我爱干的事情,除此之外,非有别图。静默时刻,最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教书七年,我到底成为了什么样子,还是当初理想中的自己吗?坚持阅读了吗?在教育专业化的道路上又走了多远?智术浅薄的大概不是刘备吧,大概是杨绛所说的我们年轻一代,通病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还有那句网络大v们的劝诫:想得太多,行动太少。这几句话的道理连缀起来,就是用脑少,懒得动,用一个词概括即是——懒。
“懒”这个字在大众话语体系下似乎是一个贬义词,因为不够自律,或许拖延,或许应付,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特别水,做出来的事情差强人意。大概是没有到非做不可的时刻,或者有非做不可的欲望抑或信念。大概是压力来袭时刻的自我规避,大概是身份转换后的不屑一顾,调整心态后的麻木冷漠。
为何变懒?还是因为累——多年工作的反复性、复杂性让人累;人际关系的处理拿捏让人累;上下班拥堵的交通让人累;家庭事务的不得不顾让人累…… 所以从身体到心灵的保护机制自动打开,寻一处角落,择一时安憩,安放那些青天白日里硬撑疲累的心,所以对于普通的大多数而言,那些个人的小梦想不得不暂且冷却燃点,青黄不接,慢慢抛弃。
这些年的累究竟带给我们什么了?一身病痛、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一吨琐事,万吨情绪。岁月交叠,不断挑战着我们的心脏,可是于自身的发展又有多少直接帮助?有些潜移默化是沉淀的时间物语,而有些疲于奔命无异于时间失语,话语权被挤压,受众面越来越狭窄,我们只能需要内化的正能量了,负面的情绪出口变作了沉默的发问“又能怎样?”无声的呐喊,心底的懵懂不语,到懂而不语,这无奈的修炼让人愈见平和、柔软,随他去,这处世的哲学,越来越“竹林七贤”。
可我还分明记得面对第一届学生的惶恐紧张,那是怕误人子弟的忐忑与不自信,生怕哪里教得不好,所以用笔用心用笔芯。走过的风景多是御用PPT的堆砌,学着怎么当老师,备课就像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各种梳妆,如武林外传里佟湘玉的猴屁股妆吓到外人一班,自我感觉还好,但是经验浅如微尘,不过那时的你好认真,作文批改应该是学生写两张你的评语至少一张,为学生习作泣涕涟涟,感动不已。随笔评点在写青春尾巴上的那个你,世事如书,愿做个逗号,停驻在青春的边上。那个时刻25岁,学识丰厚的时刻,输入是少的可怜的碎片化阅读,输出是从前的知识水库,终就有天会干涸。到了第二届有种手到擒来的感觉,因为一轮的积累,抓住基础依旧,备课也开始精致打磨,教育的面庞的美好是一个口红的惊艳,课堂的亮点也就成了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示范朗诵、板书设计、字词分析、情景表演、替换对比、主题阅读、勾连热门,每一堂课的面貌就是一个教师的样子,有人紧张焦灼,有人游刃自如,有人随性而发,有人预设强烈,有人娓娓道来,有人气势强大,有人智慧深邃,有人切角独到,“风格即人”应该是美学的追求,也是教师的个人范式,也是正面的教学标签。 这范式带来教学相长,这标签锲刻的是经年流衍的魅力,这是我们的教育之芯,可是终究不是我们人的全部。
这些年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做一名老师,可走出校园,我们除了做教师似乎什么也不会了。职业发展到了瓶颈,上下无倚,转行是妄想。这生命的可能性在什么时刻开始丧失殆尽,是拿着不多不少的工资条自我安慰,还是怨而无用的自觉珍惜当下,是天生性情的知足常乐,还是我也就是想想的可笑可悲。当身边的人有了更好的平台和台阶,人生的职场就只有了成王败寇,可你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就茫茫然失落落成为《中年危机前传》 的大片的主角。
谌容的《人到中年》把知识分子的人间悲喜剧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范畴,探索决定人物命运的历史渊源,而我们从学校出来,学着工作,从学生到教师,从人生最美25到不知不觉30+,从单纯学生气到干练气质佳,不曾逢着杜拉拉升职记里的尔虞我诈,三言二拍的官场做派,但“风格即人”的教育 篇章已然不够用了,我们是教师,也可以锻造自己成为心理咨询师,双语教师,专业领域的领航人,讲逻辑、教演讲、懂教育营销,积极拓展自己之外的自己,努力做教师领域的“斜杠青年”。除了业务精进,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
不只做一个教书匠,很可悲,有可能我们正在做,你不得不承认。
公众号:曲一奏雅
篇3:需求你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妙心情随笔
需求你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妙心情随笔
最近我看了一个演讲的视频,里面讲了在现在这个竞争残酷,物欲横流的社会。究竟应如何的存在,如何成为其中的一只清流独善其身呢。这也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我要静读闲书,乐在书里。夜来无事,最好读书。万籁静寂的时刻,神清气爽,亦没人打扰。坐进书房,为着喜欢的作家,喜欢的作品,喜欢的专栏,喜欢的`博客而读,对此时的自己来说,真的是一种享受。谁说只有美酒才醉人?读一本好书,一篇美文,甚至一句你喜欢的文字,我会觉得心里很舒服,这种享受来自心灵。
每天喝自己喜欢的茶,乐在茶里。“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或者,三五知己,品茶聊天。或者,一个人自斟自饮。茶可清心,我乐在茶里,把身份放一边,把虚荣放一边,把贪欲放一边。因为我知道,茶,承载不了那么多。我乐在茶里,以平常之心,喝盏中清茶,得惬意时光。
我要回归田园,享受自然山水之乐。最是喜欢一寸光阴,山涧溪水里自在欢喜。闲暇时邀上三两友人,去郊外,去山野溪谷,或花海水域去游玩。走进一片寂静质朴之地,就如同到了世外桃源。乡野农家,野花素草,自在河岸垂柳。避开城市喧嚣,我心逍遥如仙。
其实,生活原本如此美好,天空原本如此晴朗,需要改变的,不是身边的环境,只是我们的心态。
我以为,最完美的人生,是自己成全自己。
★ 女儿中考祝福语
★ 且说与青春散文
★ 对后进生的评语
★ 初二后进学生评语
★ 学生评价的评语
【生活心情随笔:城市生活中你曾失去什么(精选3篇)】相关文章:
老师给学生的毕业赠言经典语录精选2024-03-25
小学老师关爱学生事迹材料2022-09-07
差生操行评语2022-12-19
课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023-02-20
新学期教师对学生的评语2023-03-08
高中毕业后伤感的个性签名句子2022-05-07
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语2022-12-07
弄坏同学的东西道歉信2023-07-09
写班主任评语技巧2023-12-11
小学生音乐的班主任评语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