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时间:2023-10-18 07:51:2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精选11篇)由网友“z6170987”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篇1: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诗词大全

临江仙

作者:冯延巳  朝代:唐  体裁:词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独自凭阑干。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煞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

篇2: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诗词大全

临江仙

作者:冯延巳  朝代:唐  体裁:词   秣陵江上多离别,

雨晴芳草烟深。

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

沙头惊起双禽。

徘徊一向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篇3: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诗词大全

临江仙

作者:冯延巳  朝代:唐  体裁:词   南园池馆花如雪,

小塘春水涟漪。

夕阳楼上绣帘垂。

酒醒无寐□,独自倚阑时。

绿杨风静凝闲恨,

千言万语黄鹂。

旧欢前事杳难追。

高唐暮雨,空只觉相思。

篇4:李清照《临江仙》赏析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临江仙》参考注释:

①几许:多少。

②羌管休吹:吹,《历代诗余》等作“开”。笛曲有《梅花落》,此处语涉双关。

③暖风迟日:春风温暧、阳光融和。

④肥:《历代诗余》等作“时”。

篇5:诗歌《临江仙》赏析

诗歌《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上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作品赏析【注释】: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或六年(1136 )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 )。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 ”(胡仔评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 。”(《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 。”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 。“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 )。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彭孙迥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认为其特点很象苏东坡。南宋黄昇说 ,陈与义“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 。”(《白雨斋词话》卷一)陈与义填词时是否有意模仿苏东坡呢?从他的为人,诗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发。陈与义作诗,近法黄(庭坚)、陈(师道),远宗杜甫,不受苏诗影响。至于填词,乃是他晚岁退居时的遣兴之作,他以前既非专业作词,所以很不留心当时的词坛风气,可见并未受其影响。譬如,自从柳永、周邦彦以来,慢词盛行,而陈与义却未作过一首慢词;词至北宋末年,专门雕饰,有矫揉造作之感,周邦彦是以“富艳精工”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可见陈与义填词是独往独来 ,自行其是,自然也不会有意学苏(东坡)的。

不过,他既然擅长作诗,晚岁填词,运以诗法,自然也就会不谋而合,与苏相近了。以诗法入词,固然可以开拓内容,独创新意,但是仍必须保持词体本质之美,而不可以流露出直粗疏,失去词意。苏东坡是最先“以诗为词”的,但是苏词的佳作,如《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永遇乐》(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诸作,都是“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 ”(夏敬观手批《东坡词》,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评词者不可不知此意也。

篇6:临江仙诗歌赏析

临江仙诗歌赏析

临江仙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黄陵庙侧水茫然。

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鱼灯风飐碎,白萍远散浓香。

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注释】

1.银蟾:月亮。

2.楚江:流经楚地的长江。

3.飐:风吹物使其颤动。

4.清商:古代民乐简称。

5.朱弦:瑟弦的美称。

【描写】

迷蒙的月色,迷蒙的烟寸,迷蒙的`灯影,迷蒙的花香,心上人呀,你隐在这迷蒙的境界里,这迷蒙的境界有许多迷蒙胧的故事。黄陵庙中祭祀着大舜的两个美丽的妃子,她们依然含泪企盼夫君归来吗?楚王梦游高唐遇到的那位巫山神女,依然“旦为朝云。

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吗?还有湘水之神,那多情的湘夫人,依然在弹奏在弹奏着哀婉的锦瑟吧?心上人呀,你隐在这些迷蒙而凄艳的故事里。但我苦苦寻觅,却寻不到你,你真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呀!云散了,天晴了,消散了那迷蒙的境界,消散了那迷蒙的故事,也消散了你的身影,我的希冀……

篇7:《临江仙》诗词赏析

《临江仙》诗词赏析

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连。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屑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上阙的写作有什么特点?(5分)

2.“粉”是白色的,为什么会“生红”?“长恨锦屏空”的原因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遇过的一位姑娘的爱恋和思念。(2分)上阕一句一景,且句句含情,情景交融;(1分)暗暗交代了双方感情由浅及深、逐渐递变的过程;(1分)通过局部特征刻画了女子的音容笑貌。(1分)

2. 粉生红是因为脸上有了红晕。碰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姑娘感到害羞,脸变红了。(3分)“长恨锦屏空”的原因是:所爱的姑娘没和自己在一起,而且现在没有一点消息。虽然借酒暂时可以麻醉自己,但酒醒后因为思念反而更觉寂寞。(3分)

赏析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戴、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在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踏青” ,则春日亦有此游戏。“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在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天晚上,在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罗裙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如在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正因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在梦里相寻了。“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在春雨飞花中,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在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 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女子深沉的爱恋和思念。

晏几道是一位没落的贵公子。然而,他与绝大多数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在许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严肃的态度塑造底层女子的形象。此词便表现出词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无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崇高情操。

补充资料

全词58字,阳声字竟有34之多:“前”、“见”、“穿”、“针”、“上”、“曾”、“逢”、“裙”、“香”、“风”、“靓”、“妆”、“沁”、“脸”、“粉”、“生”、“红”、“便”、“春”、“远”、“行”、“云”、“终”、“同”、“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中”。有时一句几乎全是阳声字,如“穿针楼上曾逢”、“酒醒长恨锦屏空”。这是词中的关键句,比较恰切地表现出梦回酒醒后的迷惘。此种音响效果与梦境相互配合,增添了“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斁,追寻已远”的韵味,使读者久久回荡在梦境的抒情气氛之中。

篇8:《临江仙》赏析鉴赏

作者: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

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

小O。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

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重点字词解析】

①“梦后”二句:梦后、酒醒为互文。楼台高锁与帘幕低垂,写居处环境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②“落花”二句:出自五代翁宏《春残》诗。③小O:一歌女的名字。④心字罗衣:指衣领绣有心字图形。两重心字,重叠的心字图形。⑤“琵琶”句: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本句由此化出。⑥彩云: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此词由李白诗化出,喻指小O。

篇9:《临江仙》赏析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为怀思歌女小O所作。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写梦回酒醒后的落寞感伤。前两句互文见义,“酒醒”之际亦即“梦后”之时。“楼台高锁”,是从外面看,“帘幕低垂”,是就里面说,也是同一个地方的互文。二句描画出自己今日孤独冷清的环境和心情。此日之酒,已不是当年把盏听歌之美酒,而只能是借之销愁的苦酒了。所作之梦,也应是追怀当日笑乐的感伤之梦了。“去年春恨”一句,承上启下,揭出风流云散已非一载,而转眼伤心又一年,此情此际更难排遣,从而过渡到当前的春景。“落花”二句写作者倚楼所见之暮春景象。“落花”“微雨”点春,“人独立”与“燕双飞”对照,点恨。“落花”代表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微雨”隐喻着迷离汗漫的忧愁。双燕归来细雨中,触景伤情,使词人倍感己身之孤单落寞,如烟往事说从头。

《临江仙》下片前两句回忆初见小O时的情景。“记得”二字,语气郑重,言之凿凿。词人能清晰地回忆起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小O的`服饰,其对小O之深情自不待言。“两重”句,借衣饰之美衬写小O人美,也包含两情相悦之意。美丽多情的歌女小O,无疑也喜欢这位风流倜傥而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她如何来表达这种喜欢呢?“琵琶弦上说相思”,口不能言而“说”以琵琶,小O娇羞含忍之态已见,而弦凝指咽处更是风情万种。“当时”二句,出语俊逸,以长在之明月绾合今昔,今时之月,犹是昔时之月,曾照玉人归楼台。而今月亮仍是那个月亮,而伊人已渺,回首往事,低回不已。“彩云”,喻指小O,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彩云既谓其飘逸之美,亦隐含“彩云易散”,美好的恋情容易消逝之意。亘古不变的明月,正反衬出入世的沧桑多变。作为一十敏感多情的词人,晏几道无法表现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自信和达观,而只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伤感的回忆。这种回忆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毕竟他曾经拥有。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临江仙》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篇10:《临江仙·春景》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晁补之

原文: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译文

正是三月暮春时节,水边平地上长满了青草,一片暗绿。花儿已开始凋谢,没有一丝风,船帆也都卷起来了。高高的垂杨树下,小船横斜。江水有半篙深,正利于行船,夕阳西下,耒归的游子又增加了一段愁绪。

当年在灞桥分别之时,回首眺望,只见美人也在卷帘伫视。如今远在江边,多么希望青鸟使者能为我传送信息到红楼啊:昔日的恋爱生活已成为楚峡之游,而今只能在梦中飞到扬州去和你相会了。

注释

①汀州:汀指水边的平地,州指水中的沙洲。

②木兰舟:用木兰树木材造的舟。船的美称。

③篙(gāo):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滑:指春天江水上涨,行船流利。

④灞(bà)水桥:地名,在长安城东。唐代人们离开京都,多在此处折柳赠别。后来就成了与亲友话别地点的代称。

⑤青鸾(luá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红楼:指美人居住的房子。

⑥行云归楚峡:宋玉《高唐赋》序里有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他欢会的事。此后文人多用巫山云雨代指男女恋爱欢会。楚峡即指巫山。

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一个游子的旅愁和乡情,思绪绵绵不尽,风韵清幽潇洒。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首句指明地点,时间。暮春时节,自然使人升起一段因时序变化而有的愁思。“绿暗”二字浓墨重彩勾画出“汀洲”的景色。这一句展开了一幅岸渚沉寂,芳草萋迷的画面。接着点染岸边近景;风已平静,落花满地,船帆暂卷,岸边株株垂杨柳,水边只只横斜的木兰舟。在木兰舟中,所载着的是一位萍踪无定的游子。面对这般春深之景,这位游子的感受是“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江中春水方生,行船流利,故日“滑”;夕阳西下,游子未归,触景生情,故而生愁。半篙春水,一段愁情,亦有将愁比作春水之意。这里用景物衬托游子含愁的形象。整个上片,由背景引出人物,由远景写到近景,由写景过渡到写情。在写景中,着重摄取“绿暗”、“垂杨”、“夕阳”略带有萧瑟的物象;静风、落花、暮春,皆寂静迟暮的物象,烘托出游子旅愁的'沉重。

上片由春暮带出落花,由落花引出风静,由风静引出落帆。由落帆写到木兰舟,最后写到游子之愁,环环相扣,在意象上一气呵成。下片则是写“愁”的生发和具体化。灞水桥,是离别之所,游子想到了灞桥分别,万分感慨。灞桥上的杨柳年年不知有多少被折下,却无法使要远离的人留下,越想越难过。回望红楼,仍见美人正卷帘伫望;如今泊舟江渚,怀想佳人的凝望与容颜,已很模糊,真希望西王母身边的青鸟代为传信,可是蓬莱路远,无计可通。“青鸾无计入红楼”,这又多令人心烦意乱,惆怅满腹。“青鸾”一句,对游子愁的内涵和来由,略略一点。这个游子不仅有江湖漂泊之感,且有思念情人之愁,心情的怅惘寂寥可想而知。于是,这漂泊的旅愁于游子心中激起点点涟漪,绵绵遐思;缅怀消逝的过去,憧憬美好的未来。

“行云”句暗用巫山神女的故事。还用行云归楚峡喻往昔感情的消逝。然而,游子不会让它就这样溜走,心中还是想把握这段感情的,所以他希望“飞梦到扬州”。这里暗用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也是虚指冶游之地。既不能忘情,故求之于梦。梦是可以超越时空局限的,而游子不满足于一般的梦游,而是飞梦,可见其思念佳人之心有多急迫。

下片承上片由“愁”展开,因愁而忆,因忆而思人,梦中求人,写出心中一段缱绻之情。

这首词明丽妩媚,颇能反映“词为艳科”的传统风貌。全篇由景到情,由描写环境到人物心情的刻画。词意连续,笔墨潇洒,余韵不尽。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3—11),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生平

游历生涯

少年时代的晁补之随父亲游官四方,曾一度寓居洛阳。治平元年(1084),他十二岁时,从父仕会稽(今浙江绍兴),过曹娥江,游上虞观海。此后一直在江南各地,历览胜览,开拓了胸襟眼界。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冬,苏轼通判杭州,时晁补之正待父杭之新城,以久慕轼大名,乃往拜谒。乃听到苏轼议论,遂退而撰《七述》,备述钱塘山川风物之秀丽。苏轼读后大为赞叹,“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宋史》本传)这是二人订交之始,此后直贯终生,对晁补之影响极深远。熙宁八年,晁端友病卒京师昭得坊,官终著作佐郎。补之因家贫,竟不能以时葬,引为终身憾事。这年他才二十三岁,即奉母归巨野故里,耕读度日,常常为衣食困窘叹息。这一段艰苦岁月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痕迹。

官场生涯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晁补之27岁时“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后调澶州司户参军,改充北京国子监教授,才步入坎坷的仕官生涯。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哲宗即位,高太后执政,旧党得主国是。晁补之被召试京师,除太学正。不久,又以执政李清臣荐堪馆阁,经考试后,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

时苏轼任翰林学士,黄庭坚、张耒等俱供职馆阁,他们诗酒酬唱,度过一生中最惬意的时期。不过,晁补之虽居官京师,却因生性清孤耿介,不事干谒,一直未能摆脱穷苦的困扰。元祐五年,他终因校书郎官奉微薄,不足赡养,乃乞补外官,得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两年后又被召还朝,除秘书省著作佐郎。时期朝政动荡,哲宗亲政,元祐末,绍圣初宋王朝政局大变,用章敦为相、倡绍述之说,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南)。

以后,章惇又兴史祸,晁补之坐修《神宗实录》失实,遂于绍圣二年,敕降通判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到贬所不久,又以岳父杜纯弟杜纮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为避亲嫌,改差通判亳州(今安徽亳州)。朝廷纷争倾轧继续激烈。绍圣四年(公元10),党讫起,再治元祐旧臣。晁补之亦在籍中,被贬监处、信二州(今浙江丽水)盐酒税,乃匆匆赶赴贬所。不料行到丹阳途中,母杨氏夫人病殁,即奉灵柩还乡,服丧家居。到元符元年(公元10),因嫌巨野地势低洼土地贫薄,便迁居金乡(今山东金乡县)城东。次年夏服除,改监信州(今江西上饶)盐酒税。

一年后,政局又起变化,由于哲宗病逝,徽宗即位,皇太后听政,复用元祐党人。晁补之得遇赦,被召为著作佐郎还京师。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授尚书礼部员外郎、哲宗实录院检讨官、神宗国史编修官。他都再三上表辞谢而求外任,不许,只得改除吏部郎中。七月间,苏轼的病逝,使他悲痛深钜,一腔真挚情意尽数倾注到《祭端明苏公文》中。

然而,政局变幻难测。向太后去世,徽宗又绍述熙宁、元丰,改元崇宁,党论复起。元祐诸贤与司马光、苏轼等,被控为“奸党”,晁补之亦在其中,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修河桥以便民,民画祠其像。但任职才数月,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朝廷局势却急剧变化,再穷治元祐及元符末旧臣。补之遂于秋日离任,由吏部改授密州,又改果州,然皆不许。

崇宁五年(公元11)九月,宰相蔡京籍司马光、苏轼等一百二十人罪状,谓之奸党,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皆在其中。补之乃管勾江州太平观,退返金乡家园闲处,是年已过五十,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废黜生涯。由于他一生仁途坎坷,屡遭贬谪,多处漂泊,对宦海生活感受尤深,所以他归隐乡里后,“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这一阶段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诗、词、文各体俱备,多方面表现出他的生活和复杂矛盾的心绪,取得较大成绩。到大观二年(公元1180年),政局渐有缓和,补之先是改提西京崇福宫,又改提举南京鸿庆宫。大观四年(公元 1110年),“党籍”事消,补之诣吏部侯调,得起知达州,未赴,寻改知泗州。至官无几,便于是年中秋日病卒于泗州官舍,终年五十八岁。

篇11: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临江仙

陈与义〔宋代〕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堪惊:总是心战胆跳。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上片忆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歌颂梅花的诗句及赏析

南乡子诗歌

清明的优美诗句

清明祭祖诗句

清明的作文写作素材

欧阳修——《蝶恋花》

欧阳修蝶恋花古文欣赏

体现清明节的诗句

祭奠亲人的诗句

写清明节的古诗大全

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临江仙,临江仙冯延巳,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精选11篇)】相关文章:

清明优美的诗句2023-02-27

表惆怅的诗句2023-10-21

古诗有风诗句2023-06-11

描写小雨的诗句2022-04-30

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2022-06-12

清明节的古诗有什么2023-06-18

古代梅花的诗句欣赏2022-06-06

表达失落惆怅的诗句2023-01-11

梅花的诗句悲伤的2022-11-21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2022-10-2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