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

时间:2023-10-30 07:43:0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集锦9篇)由网友“疯狂以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

篇1: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

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

1.下列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A.根和花B.茎和叶C.果实和种子D.根、茎和叶

2.标志着植物体进入营养器官生长阶段的是()

A.种子的萌发B.幼苗的生长C.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D.开花和结果

3.根的'主要功能是()

A.固定植物体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进行呼吸和繁殖

C.贮藏营养物质和支持植物体D.制造营养物质和分泌黏液物质

4.种子的胚根发育成()

A.主根B.侧根C.不定根D.根系

5.不定根是指()

A.不能形成根毛的根B.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

C.根系里各级粗细不同的根D.从胚轴的基部上生出的根

6.须根系的特点是()

A.主根和侧根有明显区别B.无主根,由侧根组成C.由无明显区别的主根和侧根组成

篇2:初一生物上册第五单元课时训练题

初一生物(上册)第五单元课时训练题

1.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2.小麦因水涝而枯死,拔下的麦子根部都已经腐烂。下列说法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水涝抑制小麦根对水分的吸收B水涝抑制小麦叶的'光合作用

C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D水涝抑制小麦叶的蒸腾作用

3.下图为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和环境之间流动的示意图,甲、丙表示含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乙、丁表示水离开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根据此图,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种作用的推论,何者错误?()

A.甲可能为呼吸作用B.乙可能为排泄作用

C.丙可能为光合作用D.丁可能为蒸散作用

4.“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新疆地区昼夜温度差大。而新疆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C.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5.下列哪项不进行呼吸作用()

A、萌发的种子B、未萌发的种子C、煮熟的种子D、新鲜的叶片

篇3:初一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同步训练题

初一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同步训练题

1.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萌发B.乙先萌发C.同时萌发

2.菜豆种子的结构中,在条件适宜的时候,能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体的部分是()

A.胚芽B.子叶C.胚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豆油,黄豆可以榨出豆油的部分是()

A.种皮B.子叶C.胚芽

4.网友因物价上涨戏称“豆你玩,蒜你狠”。从结构层次上看,“豆你玩”中的绿豆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

5.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8.分生区c.伸长区

6.在10个小麦种子袋中随机选出300粒种子测定发芽率,有270粒种子在一定时间内发了芽,那么这l0袋种子的发芽率是()

A.10%B.90%C.80%

7.若把许多观赏植物安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中将()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B.氧气含量增多c.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8.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最主要的不同是()

A.果实内有种子B.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C.胚珠外有子房壁

9.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的组成包括()

A.胚芽、胚轴、胚根、胚乳b.胚芽、胚根、胚乳、种皮C.胚芽、胚根、胚轴、子叶

10.做“豆瓣酱”用的豆瓣主要指的是黄豆的()

A.种皮B.胚乳C。子叶

篇4:初一上册第五单元生物课后同步训练填空题

初一上册第五单元生物课后同步训练填空题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是它可以以_______________方式,进行生活和繁殖。

2.池塘中,生活着许多同种草履虫。从结构上看,一只草履虫就是由一个_________构成的,这些草履虫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这些草履虫与其它生物一道形成一个_________。

3.AIDS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主要损害人体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很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而死亡。

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有______。

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有______。是单细胞生物的`有______。①大肠杆菌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发菜⑤放线菌⑥青霉菌⑦蘑菇⑧HIV⑨乙肝病毒⑩衣藻⑾疟原虫⑿涡虫

5、运用下列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

细胞数目最多的是______。细胞体积最大的是______。视野最明亮的是______。视野最暗的是______。

A.目镜16×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0×物镜10×D.目镜16×物镜40×

篇5:初一上册数学课时训练题

初一上册数学课时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李叔叔家客厅长6米,宽4。8米,计划在地面铺上方砖。为了美观,李叔叔想使地面都是整块方砖,请你帮忙选择一种方砖,你的选择是 ( )

A。边长50厘米的

B。边长60厘米的

C。边长100厘米的

D。以上都不选

2。(宁波中考)如图是老年活动中心门口放着的一个招牌,这个招牌是由三个特大号的`骰子摞在一起而成的。每个骰子的六个面的点数分别是1到6,其中可以看见7个面,其余11个面是看不见的,则看不见的面上的点数总和是 ( )

A。41 B。40

C。39 D。38

3。已知世运会、亚运会、奥运会分别于、、举办过。若这三项运动会均每四年举办一次,则这三项运动会均不举办的年份是 ( )

A。2070年 B。2071年

C。2072年D。2073年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18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率为20%,这种商品每件标价是________元。

5。我们知道8月3日是星期六,则李明的生日8月18日是星期________。

6。如图,甲类纸片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乙类纸片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丙类纸片是长、宽分别为2和1的长方形。现有甲类纸片1张,乙类纸片4张,则应至少取丙类纸片________张才能用它们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为了学生的卫生安全,学校给每个住宿生配一个水杯,每只水杯3元,友谊商城打九折;中百商厦“买8送1”,学校想买180只水杯,请你当“参谋”,算一算:到哪家购买较合算?请写出你的理由。

8。(8分)205月1日小明和爸爸一起去旅游,在火车站看到如表所示的列车时刻表:

年5月1日××次列车时刻表

始发点发车时间终点站到站时间

A站上午8:20B站次日12:20

小明的爸爸用手机上网找到了以前同一车次的时刻表如下:

12月15日××次列车时刻表

始发点发车时间终点站到站时间

A站下午14:30B站第三日8:30

比较了两张时刻表后,小明的爸爸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请你帮小明解答:

(1)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多少小时?

(2)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时速为每小时200千米,那么,该次列车原来的平均时速为多少?(结果四舍五入到个位)

【拓展延伸】

9。(10分)你玩过火柴吗?如图,用火柴棒搭正方形,所搭正方形个数n与火柴棒根数s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正方形个数n123456…n

火柴棒根数s

求搭1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篇6: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训练题

一、读音用心记。

混(hùn)乱漆(qī)黑血(xuè)迹(jì)颤(chàn)抖歧(qí)途腼(miǎn)腆(tiǎn)

二、多音字不可轻。

血xuè(血压)圈quān(圆圈)兴xīng(兴奋)

xiě(鸡血)juàn(猪圈)xìng(高兴)

三、形近字细分辨。

杉(杉树)混(混乱)曼(曼妙)砾(沙砾)豪(自豪)

衫(衬衫)浑(浑身)蔓(蔓延)烁(闪烁)毫(毫米)

版(出版)祥(慈祥)爆(爆炸)

板(黑板)详(详细)瀑(瀑布)

四、词语万花筒

1、词语会理解。

昔日:从前,往日。

绝望:毫无希望。

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源泉: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歧途:错误的道路。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2、近义词是朋友。

坚定——坚决绝望——失望悲痛——悲伤腼腆——害羞

谨慎——慎重得意扬扬——沾沾自喜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3、反义词是对手。

坚定——动摇精彩——糟糕谨慎——马虎赞扬——责备

五、课文内容回温

1、①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合同学的故事。②中心思想: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③重中之重——文章的重点句:

(1)“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答:文中3次出现。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奇迹。

(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答:这些具体的数字,这句话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3)“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答: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答题要点:父亲坚持不懈信守承诺儿子鼓励同学信赖父亲让同学先脱离险境)

2、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①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的是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许多年后事业成功了,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按时间顺序,讲述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母亲的评价是针对“我”七八岁就会写诗这件事,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父亲的评价注意的诗本身的质量。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②重中之重——重点句:

(1)“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答: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答: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我”,明

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3)“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4)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样的平衡可以让“我”既拥有创作的信心与灵感,同时,又可以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作品,这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保证。

(5)多年后,我成功的因素有:1〉母亲的鼓励,激励自己满怀信心地前进;2〉父亲的严厉、严格要求,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3〉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

3、18*课《慈母情深》(梁晓声)

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给我钱买书,而我说我没有权利买别的东西?

答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4、20*课《学会看病》(毕淑敏)

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注意黄冈小状元中关于这一课的练习。

写父母之爱的文章:《父爱,在拐角处》朱自清《背影》冰心《纸船---寄母亲》古诗《游子吟》

六、文学常识

1、《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2、《慈母情深》作者是梁晓声。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4、《学会看病》作者是毕淑敏。

篇7: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训练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训练题

《数一数》练习

一、填空题。

(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5个一千万是()。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千位,第()位是十万位,千万位是第()位。

(3)、6060600是()位数,在这个数中,最左边的6表示6个()。

(4)、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5)、一个数由1个千万,1个万,1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二、按要求数数。

(1)、从九十六万起,一万一万得数,数到一百一十二万。

(2)、从八百八十万起,十万十万地数,数到一千万。

三、写出下面各数前后相邻的两个数。

(1)、________、_______、40000、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34299、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八位数,她的最高位是()位。

A、百万B、亿C、千万

(2)、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A、数位B、位数C、计数单位

(3)、一亿是由()个十万组成的。

A、10B、100C、1000D10000

(4)、9876543中的“8”表示8个()

A、万B、十万C、百万D、千万

《人口普查》练习

一、填空题。

(1)、我们在读数时,先读()级,再读()级,最后读()级,读万级或亿级时,要按照()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字,每级()的零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个零。

(2)、写数时,从()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3)、306759000这个数中的5在()位上,表示5个(),亿位上是(),表示()。

(4)、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是6,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它是由6个()和3个()组成的。

二、.请读出下列数字。

134578919读作:

376008704读作:

2030607080读作:

00004读作:

90990900008读作:

57080023040读作:

1567009读作:

6302050读作:

50060003读作:

2060800读作:

4302000读作:

三、请写出下列数字。

三千零一写作:

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写作:

四千二百零三写作:

九亿零七写作:

三百亿零四万零四写作:

八万九千二百三十写作:

五百零三万四千写作:

二十五万零七百写作:

一百万零五十写作:

四千三百零二万三千五百写作:

六万八千零一写作:

四、用0、0、0、3、7、2、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1)、只读一个零的数。

(2)、读两个零的数。

(3)、读三个零的数。

(4)、一个零也不读的数。

《国土面积》练习

一、填空题。

(1)、与499999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

(2)、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时,就是把()位后面的()省略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为单位的数时,就是把()位后面的()省略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亿”字。

(4)、比一百万少一万得数是(),比一百万多十万的数是()。

(5)、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大的五位数是()。

二、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10000099999628000682000

560700006707万2812000○2809800

99200000200001

三、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363004203048万3100万640018万3亿

四、将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570000=()万

73200000=()万

8900000000=()亿

506000000000=()亿

《近似数》练习

一、填空题。

(1)、求近似数的方法是()法。

(2)、636900,四舍五入到万位,要看()位,()位上的数字是(),比(),向()位进一,再把右边的四个数都舍去,写上一个“万”字,约是()万。

(3)、49()000≈50万,括号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

(4)、找朋友(写题号)

近似数是()准确数是()

A、希望小学共有465名学生。

B、全国造林面积约为15460公顷。

C、兰兰妈妈去年为希望工程捐款1000元。

(5)、泰山海拔约1532米,每年前往泰山游览的中外游客约为736000人。

1532米≈米732000人≈万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49365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50万。()

(2)、3020000元用“万”作单位写作302万。()

(3)、3022285>302万。()

(4)、54□223约等于55万,□中只能填5。()

三、试一试。

精确到万大于万,小于()万

4416740000大于4万,小于5万

83498

116504

674436670000大于67万,小于68万

2320000

四、写出下面各数,再用四舍五入法写出精确到亿位的近似数。

四亿九千九百七十万五十九亿八千三百万

二亿零八百九十六万六百二十九亿四千万

五、内可以填几?

(1)、90567≈90万

(2)、90567≈91万

《认识更大的数》单元检测

本章知识要点:①大数的读写方法(“分级读写”);

②大数的改写(以“亿”、“万”做单位);

③求近似数(“四舍五入”)

一、填空。

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第()位是百亿位。

2、一万是()个千,一千万是()个百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3、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4、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5、49()000≈50万,()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

6、最小的八位数是(),减去1是();最大的八位数是(),加上1是()。

7、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8.一个数,由“四舍”后得近似数3万,这个数的千位上的数最大只能是()。

二、请读出下列数字。

134578919读作:

376008704读作:

2030607080读作:

200000004读作:

90990900008读作:

57080023040读作:

三、读一读,把横线上的数写出来。

(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

写作:_____________

(2)、首度北京的老年人口有三百一十九万人。

写作:_____________

(3)、嘉园小区的建筑面积是一百万零五百四十平方米。

写作:_____________

(4)、北京图书馆藏书一千五百万册,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之一。

写作: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排列顺序。

(1)、4670038467308046070380

()>()>()

(2)、60660600606060060606

()<()<()<()

五、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9678≈30万70000=万

30909≈30万800000000=亿

95678≈10000001269080070≈亿

10230000=万101006003≈亿

460000=万534728≈万

六、思考题:

1、一个数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4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只能是多少,最小只能是多少?

2、用0、0、0、0、0、1、2、3、4、5、6这十一位数,要求所有的0都读出来。

篇8: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课时训练题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课时训练题

Every year students in many countries learn English. Some ofthese students are children, __1__students are young people. Why do all these people want to learn__2__? It is not__3__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Many boy sand girls learn English at school. It is one oftheir__4__. Many people learn English because it is__5__ in their work. Some young people learn English__6__ their higher studies because some oftheir booksare __7__English. Other people learn English because they want to__8__ newspapers in English. Some people learn English because they want to__9__ in the USA, England or Australia .English is very__10__ inourlife(生活).

1.A.all  B.theother   C.both  D.other

2.A.English  B.Chinese  C.maths  D.Japanese

3.A.hard  B.easy  C.good  D.nice

4.A.books  B.classes   C.schools  D.subjects(科目)

5.A.good  B.useful(有用的)   C.fine  D.pleased

6.A.for  B.of  C.to  D.from

7.A.in  B.with  C.at  D.of

8.A.look  B.see  C.look at  D.read

9.A.go  B.work  C.like  D.come

10.A.help  B.helping  C.helps  D.helpful

篇9: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课时训练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课时训练题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A.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俄语

2.俄罗斯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A法语

B.英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

3.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

A.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

B.欧洲的西部

C.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

D.北美洲的东部

4.法语主要使用在()。

A.英国

B.法国

C.俄罗斯

D.西班牙

5.以下使用英语的国家有()。

A.美国

B.法国

C.俄罗斯

D.西班牙

6.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清真教

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中生物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地理学期教学计划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第一学期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
《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一上册生物第六单元课时训练题(集锦9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作文教学计划2023-01-08

八年级上册生物的教学计划2023-05-07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2-12-21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计划2022-08-09

八年级上册生物的教学计划2022-11-27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2023-02-14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2023-01-22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育教学计划2022-05-12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2022-10-22

初中生物教学计划例子2022-09-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