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通用12篇)由网友“婧臣雨”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欢迎大家分享。
篇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18岁失去光明,却依靠自身努力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当62岁的小华站上讲台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时,人们说:“她失去了光明,却用爱与温暖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体残疾人生不能残疾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我叫小华,是一名盲人的党员,也是嘉兴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千余名听众的注视下,年过六旬的'小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嘉兴大剧院的讲台。
小华并非先天失明。18岁,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两次意外事故让她彻底看不见了。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时隔40多年,当时的彷徨、无助和绝望,小华还记忆犹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榜样“海迪姐姐”的激励,让小华渐渐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决定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小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盲人”。从学习时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学成归来后,精湛的技术让她赢得众多回头客。
“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在小华心中,这个目标从未改变。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中医师证书,也见证了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小华用勇气与双手“推”开的人生新大门。
篇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中国飞人苏炳添的赛季,在北京时间2月14日的凌晨打响。在爱尔兰阿斯隆举行的AIT室内田径大奖赛,苏炳添以6秒52摘得男子60米冠军,取得新赛季开门红。
本次比赛在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体育场举行。在率先进行的60米预赛,苏炳添在第一小组第5道出发。起跑后苏炳添就占据优势,他逐渐加快摆臂频率,最终率先通过终点,成绩是6秒54。
1个小时之后,决赛发枪。苏炳添依然在第5道出发,他继续保持了非常好的节奏。由于对手没能给苏炳添太大压力,苏炳添出发后一路,最终以较大优势率先通过终点,成绩为6秒52。在苏炳添之后,日本的川上拓也,以6秒58获得亚军。英国选手劳森以6秒70获得第三名。
苏炳添不仅在比赛中夺冠创造了赛季开门红,根据爱尔兰田协官方的信息显示,苏炳添预赛和决赛的成绩,还创造了该赛事的新赛会纪录。
这只是苏炳添2019赛季的'首秀。根据苏炳添团队中兰迪教练的计划,爱尔兰赛对手偏弱,可以起到为苏炳添找到比赛状态热身的作用。接下来,苏炳添将在2月16日参加2019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英国伯明翰站,和2月20日德国杜塞尔多夫站的角逐。其中,杜塞尔多夫站为本年度的室内巡回赛总决赛。
在随后的室外赛季,苏炳添迎来爆发。他两次跑出9秒91,两度追平男子百米亚洲纪录。去年8月的雅加达亚运会,苏炳添以9秒92破赛会纪录夺取金牌。
篇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2月8日晚,《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了。获得“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的是: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峰,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大国工匠李万君,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最后,盛典特别致敬了中国女排。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听着他们英勇事迹的介绍,不禁热泪盈眶。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当中有不计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的科学家、工匠。有植根乡村,为了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教师、村官。有救死扶伤,给患者带来尊严希望的医者。有不顾威胁,坚守职业道德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为国捐躯的烈士和为救他人牺牲的平民英雄……
他们都拥有崇高的人格,拥有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用一生去执着坚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为事业默默付出,危急时刻冒死拼搏,为国人树立了崇高榜样。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希望和生机!......
榜样在前,也许我们无法达到榜样的高度,但无论我们是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奋发进取,兢兢业业。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篇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令我非常感动。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30年对家里不闻不问,70多岁了,愿望还是让核潜艇“更上一层楼”;年过九旬的高龄老人刘盛兰,自己都很穷,却靠捡破烂资助不能上学的孩子;只因为风雪之夜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就愿意守住誓言的陈俊贵;因为自己是一个村官,就带领村民们致富,甘心做老百姓贴心人的段爱平;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98岁医生胡佩兰……
这十个人各有其感人之处,但最让我内心震撼的还是绝症母亲姚厚芝。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却不愿意做手术。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含泪回答:“如果做手术的话,孩子就没有钱上大学了。”为了让孩子上大学时有足够的学习费用,姚厚芝绞尽脑汁才想到了绣十字绣。抱着这样一个想法,她忍着病痛的折磨,穿针引线,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缝制成了巨幅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伟大的母爱。”
听着主持人宣读着颁奖词,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妈妈慈祥的笑容,眼角淡淡的皱纹……我的爸爸、妈妈在苏州打工,只有星期天才回来。妈妈一回来总是忙碌着,整理房间,在厨房准备我和弟弟爱吃的饭菜,晚上收拾完后在一旁看着我做作业,然后陪我谈谈心……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风很大,还下着雨。望着窗外的风雨,心想怎么回去呢?然而,我准备出校门时,就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妈妈,她竟然冒雨来接我了,在寒风冷雨中,妈妈冻得瑟瑟发抖,无情的风儿不住地掀翻妈妈的雨披。
我赶忙叫了一声妈妈,妈妈一把拉住了我,问我冷不冷,分明地,我看见雨水在妈妈的脸上直淋下来,头发也湿湿地粘在额头上,冷的应该是妈妈。妈妈来了好长时间了,怕错了接我的时间。
这时,妈妈将雨衣脱了下来,将我包严实了,自己打伞,妈妈担心我冻着,一路上,我觉得妈妈就像一棵树,为我遮风避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母亲的恩情,学会感恩父母吧!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篇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几天前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节目。认真观看后,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笔耕写下不朽名篇获诺贝尔奖;有的人因前往灾区为孩子运送捐资丧失生命;有的人。
在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孝更绝伦足可矜之陈斌强,何处春江无月明之何h,悲莫悲兮生别离之高秉涵,爝火燃回春浩浩之高淑珍,动人以行不以言之陈家顺,冰雪为容玉作胎之张丽莉,孝更绝伦足可矜之陈斌强。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张丽莉老师。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泪落,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为了心里蜇伏许久的豪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感动,来唤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倡导正能量!这次让我深深的意识到了孝顺和行善是最不能等的事情,自己所要追求的梦想必须立即行动,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加油!在欣赏别人的感动同时,更要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努力感动自己,幸福快乐生活。
篇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近日,在央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我震撼。工作时,她的情全部献给了国防;退休后,她的爱全部捐给了教育。什么原因让马旭夫妇一生节俭却“一掷千金”?应该是他们比天还大的胸怀,比海还深的情谊,用最真诚的行动感恩故乡,报效着国家。我也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尽我所能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如今与他们相比,有些汗颜!不仅在物质上没有勤俭节约舍己为人,在精神上更是没有完全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无地自容。
转眼建国70年,多少人默默坚守不为功名,多少人兢兢业业为民服务,多少人勤勤恳恳为国奉献,饱含的家国情怀,迎来了国家的伟大复兴。如今,举国迈入新时代,我们基层公务人员更要以人为镜、以史为鉴,明得失,知进退,不仅思想与时俱进,更要身体力行支持国家繁荣富强。
一份桑梓之情,反哺家乡建设。“悠悠桑梓情,拳拳慈亲恩。”家乡的发展牵动着游子的心,不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应惦念家乡土地的厚重,担起家乡发展的责任,这片土地孕育着我们,滋养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很多农村人员为了自身和国家发展的需求进城务工。现如今,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奉献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触摸着、丈量着、耕耘着养育自己的故土,用实际行动助力农村脱贫,改变家乡风貌。除了马旭夫妇为家乡的“一次奢侈”,荣获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更是主动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献给自己的家乡昆山,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从家庭到家乡,从家乡到家国,他们精湛的学术造诣、赤诚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让全社会为之动容。
一首楷模之歌,引发社会共鸣。“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敬佩孟浩然高山似的品格,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回顾建国70年来的光辉历程、70年来的波澜壮阔,新中国从弱到强,到成为主导世界的重要力量,都离不开各行各业榜样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前有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人,今有赵忠贤、贺星龙、马旭等,楷模的力量薪火相传、永无止境!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也深知自己距离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要向楷模看齐,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榜样”精神,以身作则,牢记使命和担当,一起拼搏奉献,一起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一腔创造热血,建设科技强国。“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国70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创新创造引领,除了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等,还有全球最好的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世界领先的大型运输机、量子通信、北斗定位系统等等,更有自主产权的5G技术。但是创新创造永不止步,从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可以看出,我们必须敢于破旧立新,敢于出奇制胜,将核心技术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在机遇与挑战的共势下,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光荣传统,承继中国精神,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续写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专利创新的赢彰。
作为一名青年公务人员,我们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要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报国情操,更要循着榜样的步伐,争做“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儿女,用我们的努力,携手谱写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壮丽诗篇。
篇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五代人守灯塔三位亲人献出生命!在多平方公里的浙东海域上,矗立着12座灯塔。这里留下了叶氏家族五代灯塔工的足迹。1883年白节山灯塔建成,渔民叶来荣带着一家老小上岛,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没想到,这一守就是一辈子。更让人意外的是,一百多年来,子子孙孙追随着他的脚步无怨无悔守护灯塔。五代人百年坚守三位亲人献出生命,灯塔依然亮着全国最佳灯塔工、全国劳动模范……故事的主人公叶中央是叶氏家族的第三代灯塔工,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他的名字。
75岁的叶中央头发花白,回忆起灯塔工的生活,叶老一下子变得健谈起来。1883年,白节山灯塔建成,渔民叶来荣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1944年,叶中央4岁。他和父亲叶阿岳一起生活在鱼腥脑灯塔上,那时候父亲已经是一名灯塔工。有一次刮台风,一艘补给船要进港避雨,父亲一头扎进狂风暴雨中去帮忙,结果一个海浪扑来,船被打翻,父亲被卷入大海。掩埋黑发人,祖父带着孙儿上了白节山,祖孙俩守着灯塔相依为命。叶中央在祖父熏陶下,爱上了灯塔。19岁那年,他成为一名新中国的灯塔工。1971年春节前夕,几名灯塔工打点行装准备回家过年,叶中央却自告奋勇留下来,写信让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到灯塔来过年,没想到等来的竟是噩耗。途中,小船不幸翻沉,除大女儿被人救起,年仅29岁的妻子和5岁的'小女儿双双遇难。叶中央的妻女离世后,他本可以要求组织将他调离守塔一线,但最后叶中央只说“给我换一座塔吧”。这一回,他去了爷爷曾经守过的白节岛。叶静虎是叶中央唯一的儿子。
他本可以当一个合格称职的拖车司机。1982年,他接了父亲的班,成了白节山灯塔的一名灯塔工。孙子叶超群是个“90后”。4月,大专毕业的他在爷爷和父亲的支持下,登上了位于宁波镇海口的七里屿灯塔。惊心动魄的一夜冒着12级台风,爬上塔顶排除故障“做我们这一行,经常会碰上海难,生离死别见得多了。”
小时候,叶中央就跟着爷爷在白节山灯塔值班,最早听到的一次海难就是“太平轮”沉没。“刚好是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听爷爷说海上有一艘大船沉没了,就在驶离吴淞口不久,在灯塔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哭喊声,但越来越微弱,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
一早看到,海面上泛着油光。”叶中央说,后来得知这就是让世人震惊的“太平轮”沉没事件。他曾在舟山群岛最北端的花鸟灯塔守了3年,那里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
“以前根本没有网络,有没有台风,只能靠听收音机。对灯塔工来说,碰上险风恶浪是常有的事,我们早就习惯了。”叶中央和记者回忆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有一年夏天,白节海峡遭逢12级台风,我们在灯塔值班。一阵电闪雷鸣过后,灯塔电器被击坏。灯塔失明,船舶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我冲入暗夜,匍匐着爬向塔顶。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灯塔亮起来。最后,故障顺利排除。别看从值班室到灯塔只有100米的距离,但我足足爬了半小时。我们会在值班室和灯塔之间拴一根“安全绳”,抓着绳子爬行,稍有疏忽可能就被狂风吹落海里。“看得多了,就越觉得灯塔是不可或缺的。
在茫茫大海里,灯塔就是希望,就是家的方向。”叶中央说得很平静。无边无际的孤独一上灯塔就是11个月,只有海风只见海水叶超群,这个家族最年轻的守塔一员,仍在镇海坚守着传自父辈的这份灯塔情怀,“我刚踏上灯塔的时候,就倍感亲切,可能骨子里头就和灯塔有一种不解之缘吧。加上我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安静的地方。爷爷提议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新一代的灯塔工,生活不再像原来那样艰苦,电视机、电脑已经普及。
但白天看海浪,晚上看星光,孤独如影随形。刚到七里屿灯塔的那段日子,叶超群却有些不适应,“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整个岛上,走上一圈只要五六分钟。除了熟悉的几张面孔,只能听大海的声音。很难想象,爷爷一辈子呆在灯塔是怎么熬过来的。”记者注意到,叶超群用了一个字眼——熬。没错,那个年代的灯塔工要艰苦得多。那时候,他们的生活所需主要依靠补给船,每月一趟。如果碰上台风天,补给船来不了,他们只有挨饿的份。“有一次刮台风,补给船到不了。当时岛上只剩一个冬瓜,五个大男人就着一个大冬瓜,吃了整整一个多星期。”叶中央说,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与外界联系,只能点烟,“有一次我发高烧,连着烧了三天,到后来整个人昏迷了。他们就在岛上放三把火求救,我算躲过一劫。”然而,最难熬的还是无边无际的孤独。
灯塔工要在孤岛上连续工作11个月才有20来天的休息,这11个月时间里,只有海风,只见海水,“唯一能解闷的就是抽烟,那时候烟瘾很大,一天要抽三包,现在落下了病根。”
篇8: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看感动中国,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素材,我想,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激励自己要相信美好,相信好人终有好报,相信社会依旧充满温暖。
“伟大!”“感动!”“榜样!”这段时间,巡边老人魏德友的故事引爆网络,引发网民的关注,同时魏德友夫妇也入选了 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裕民县各族群众纷纷为老人点赞。
今年76岁的魏德友老人,在中哈边境5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他和老伴守了52年,走了近20万公里,被誉为边境线上“活地图”。他用自己朴素的方式诠释了一个普通老兵的爱国情怀,也因为他的事迹激励了新一代的年轻人。
今年39岁的马彩云是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2年了,她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忙,有时候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时间照顾,所以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抱怨,但在电视上看到魏德友的事迹后,让马彩云有了新的认识。
“今天我在家看电视,看到魏德友老人守候边境52年,非常了不起,我为老人感到骄傲,以后我也要像他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马彩云说。
察汗托海牧场克什玛布拉克村村民张华从电视上观看了海比尔·艾合麦提的事迹后敬佩地说:“作为新疆人,我的心里面特别的骄傲和自豪,以后我也要向老魏叔学习,因为坚持了就会有收获。”
魏德友老人坚守边境的事迹在裕民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有网民在微博上赞扬老人是“新疆人的光荣和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9: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王定国老人是唯一健在的经过2万5千里长征的.百岁女红军,中共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王老今年虽过百岁,满面红光,精神充佩,耳不聋,眼不花,步履稳健,身体健康。参加许多社会活动,为人民公认的社会活动家。她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父亲病逝后,母亲不得不卖了弟弟安葬父亲。为了支撑家里生活,又把十岁的她卖给人家做童养媳。1931年,她的家乡川东地区地下党活跃,王老的娘家成了地下党秘密联络点。她接受了新鲜事物,放了脚、剪掉辫子,毅然参加了营山县苏维埃的工作,当了营山县妇女独立营营长。1933年独立营编入中国
工农红军,王老193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调到红四方面军前进剧团,随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由于张国焘的错误,四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受到很大损失,许多同志被马步芳部队俘虏或残杀,剧团的孩子们全部被俘。马步芳没有杀他们而是扩大了剧团,利用他们唱歌、跳舞作宣传。他和剧团的孩子们,在狱中和敌人斗争,掩护了红军将领张琴秋(红军中唯一的女师长,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他们还参加了营救刘瑞龙、魏传统等300余名红军将士逃出敌营的工作。西安事变后,党经过谈判,把包括王老在内的一批干部要了回来。
王老分配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后和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党代表谢觉哉结婚。办事处主要从事上层统战工作、负责将苏联支援抗日的物资、药品转运到延安等地。1940年她随谢老回到延安,曾任延安市妇女主任,在延安女子大学、延安大学学习过。在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时,荣获由毛泽东主席提字的“再接再厉”的劳动模范奖旗。
篇1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他们的故事,感动着你我,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睛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原籍辽宁复县,1929年4月8日生于辽宁盖县。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科技顾问。曾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及总体设计部主任、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级科技委主任。长期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从事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与中远程导弹的总体设计工作,任总体主任设计师;参加领导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与发射;担任多种型号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负责绕月工程大系统的技术决策、指挥和协调,任总设计师。1985年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篇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秦奶奶,我给您剪剪指甲吧!”王威摘下口罩,笑着对躺在4号病床上的老人说。“好哇!快坐。”王威坐在秦奶奶床边:“奶奶,我给您讲个故事好不好?”王威笑着,边剪指甲边问:“您看我像得过重病的人吗?”“不像!你长得白白净净、气色又好,还这么漂亮,哪像得过重病的?”秦奶奶摇摇头。“我得过甲状腺癌,还是晚期!”王威说。病房里的人听后都睁大眼睛不敢相信。“是真的。”王威语气平缓,跟大家讲起自己患病的一幕幕——
“8岁时,我得了甲状腺癌。当时,我爸拿到诊断书,‘扑通’一下晕坐在地上。从此,我躺在病床上大把大把地吃药,一次次地打针化疗,头发都掉光了。爸妈带着我在黑龙江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但病情却急剧恶化。我脖子上的肿瘤越长越大,丑死了。肿瘤压迫气管,我呼吸困难,连睡觉都得坐着。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我坚持了8年。16岁时,爸妈带我来北京看病,检查的结果是:甲状腺癌晚期。当时医生说我活不过6个月,所有的医院都不愿接收我……那时,‘能够活下去’是我最大的愿望。”
王威抬起头看看秦奶奶,说:“来,您换一只手。”她接着讲:“春节,听着热闹的鞭炮声,我庆幸自己又赚了一年,但我也接到了病危通知。当时,我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大口地吐血,胸膛里像火烧一样难受,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人要走了,我能做点什么呢?我想起给《星光大道》写信,希望栏目组帮我完成最后一个心愿——我要捐献遗体。我登上《星光大道》,唱了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整个录制过程中,我没有流泪,只是微笑,我要为病痛中的人加油,也想告诉拥有健康的人保持健康、珍惜生命。12月19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我终于在同仁医院签下了遗体眼球捐献志愿书。
《星光大道》的节目播出后。我接到了一位特殊观众打来的电话,他就是煤炭总医院的王明晓院长。王院长说:‘王威,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帮助别人,如果你就这么离开了,作为医生我很不甘心。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尽全力挽救你!’很快,我住进了煤炭总医院。经各科专家会诊,检查结果是:甲状腺癌晚期,双肺弥漫性转移、淋巴转移、骨转移。医生们说手术风险非常大,我很可能就下不了手术台。手术还做么?我妈握着医生的手恳求说:‘手术你们尽管做!我把孩子交给你们了。’当天,手术进行了6个半小时,医生小心地剥离开与肿瘤纠缠在一起十几年的血管和神经,从我的脖子里取出了10个肿瘤,最大的比我的拳头还大。手术成功了!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我一个劲地傻笑,连泪水都觉得是甜的。
出院前,王院长来看我,说:‘孩子,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要像你们一样,救死扶伤,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王院长推荐我上黑龙江鹤岗卫校,学校破格录取了我,还免除了我的全部学费。7月,我毕业后回到了煤炭总医院,成为心脏中心的一名护士。过去,我是病人,被人照顾;现在,我是护士,照顾病人。这种转变多有意思、多令人高兴啊!”
说到这,王威甜甜一笑:“奶奶,您说是不是呀?”秦奶奶和病房里的人都说“姑娘,你太不容易了!”大家叮嘱王威:“你现在也得注意身体啊!”王威感激地点点头。
初,王威进行了身体系统复检,结果很好:血液中的癌细胞没有了。医生说:“王威现在的状态是健康的。她创造了奇迹!”而坚强、乐观的妈妈说:“这场病也许是上帝给王威一个化了妆的祝福。生病那些年,女儿可遭罪了,模样连我看了都觉得丑。现在,女儿健健康康,越长越漂亮,还有一份心爱的工作,我跟女儿一样,高兴!”
篇1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为了让山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她坚守深山36载。学生们对她的称呼,从最初的“支姐姐”,到后来的“支妈妈”,再到现在的“支奶奶”。
已经55岁的她,原本可以退休,离开山村颐养天年,但她不舍离去。“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她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西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乡村教师支月英。
“让山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
记者驱车从奉新县城到澡下镇只需20多分钟,可从澡下镇到泥洋村白洋教学点却足足花了1个半小时。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实地走一遭后发现,当地的偏远程度仍超出想像。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第一次到泥洋村时,先坐了2个多小时的汽车,再徒步走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
“这么偏的地方,就从来没想过要离开?”
“何尝不想呢?可是我走了,山里的孩子怎么办?”
山里的孩子也应该接受好的教育,这是支撑支月英留守深山的精神支柱。她明白教育对山区孩子的.特殊意义,“山里的孩子们与外界接触很少,掌握知识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支月英以校为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她50岁后开始学习制作课件,从网上下载丰富的学习资料。
“教学方法好,孩子们都听她的话,成绩都很优秀。”泥洋村村民李业美说,支老师常常利用傍晚的时间到家里辅导孩子做作业。早晨有的孩子喜欢睡懒觉,也被她从被窝里叫起来。
她的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为了解决隔代教育问题,支月英不厌其烦地家访,给爷爷奶奶们传授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们改掉坏习惯。
“总要有人作出牺牲”
中午12点,刚结束一上午的课程,支月英就匆匆到二楼的厨房做饭。三年级学生洪涛回家要走6里的山路,午餐便在学校和支月英一起吃。从学前班到现在,支月英没收过一分钱。
“村民们家里有事只要打一声招呼,支老师就管孩子们的午饭,有时十几个孩子一起吃,碗都不够。”被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两年前义务到白洋教学点支教的志愿者李霞说,支老师从不收钱,家长过意不去,常常送些鸡蛋和蔬菜来,支老师盛情难却,她便不时地给孩子们买书包衣服。
2012年,考虑到支月英的身体,组织上再次决定调她下山到镇里的中心小学。此时,比泥洋小学还要远10多里的泥洋村白洋教学点没有老师,村民联名写信请她去任教,她被村民感动了!
别人都往山下调,她却往山上钻。这让担心她身体的丈夫真的愤怒了,他把她的行李都扔掉了。
“山里需要我!”支月英对丈夫说,“总要有人作出牺牲,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丈夫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在行动上支持她。每次开学,丈夫都会帮她把课本送到教学点,米和油吃完了丈夫总是及时送上山。
支月英的到来,给白洋教学点带来了新气象,校舍从土坯房变成两层的楼房,还新添了乒乓球台和游乐设施。很多家长当年就是支月英的学生,他们纷纷把已经在外就读的孩子转回白洋教学点。
“我要一直坚持下去!”
“吃过了吧!”“今天脸色有点不好啊,不舒服一定要上医院!”支月英端着饭在村里到处转,边走边吃,不时地和村民交谈。
白洋教学点周边两个自然村的几十户人家,支月英都串过门,没有一个村民她不认识。午餐和晚餐,她总喜欢端着碗到处走。一些不愿意吃饭的孩子,一听到她的声音,赶紧坐回桌子吃饭。
泥洋村的村民都是客家人,讲客家话。几十年在一起,支月英的客家话讲得很顺溜。村民更是把她当亲人看,家里有好菜总要叫她去吃。冬天,山里冷,村民把火炉生好,给她送去。
在山区从教数十年,支月英也落下了一身病:一只眼睛几乎看不见,一只耳朵的听力衰弱严重,嗓子经常痛得发不出声。另外,甲减和糖尿病让她每天不离药。
已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支老师的去留一直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心情很复杂,既希望支老师能一直坚守,又担心她的身体。”李业美说,大家都觉得再挽留支老师,真的有点太自私了。
可支月英似乎还没把退休提上议事日程,她放不下山里的孩子,担心没有新的老师愿意来。“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支月英说。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通用12篇)】相关文章:
208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2022-09-05
感动中国人颁奖词2022-05-04
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2022-05-06
感动中国颁奖词50字2022-05-16
保险公司感动人物颁奖词2022-05-02
扶贫人物颁奖词2022-11-29
感动中国人物刘伟颁奖词2022-08-13
2感动中国颁奖词2024-05-18
感动中国颁奖词特点2022-05-08
十大感动人物的颁奖词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