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

时间:2023-11-12 08:04:4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精选6篇)由网友“ydm82”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

篇1: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

《端午》原文

端午时节杏儿黄,

滇池湖畔艾飘香。

方见小儿扣绒线,

又遇老翁醉雄黄。

东邻茶社沏普洱,

西家酒楼米线长。

他乡剥粽思故友,

读罢离骚笑痴狂。

《端午》赏析

这首诗写的很平实,却能于平实中见匠心。

首联起笔,紧扣诗题,巧选诗歌元素,有力地突出了地域色彩,烘托了节日氛围。杏儿黄,艾飘香,都是端午节常见景物。成熟的杏子,观之令人垂涎欲滴;艾香氤氲,嗅之令人心驰神往。诗贵精炼,删一字则嫌少,增一字则嫌多。由于地名滇池对于地域和民俗的暗示性,一个“飘”字,既似炊烟袅袅,又似长袖善舞,产生了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的动态美。

如果说首联是对节日环境氛围的渲染,是做了一个背景,那么颔联则紧承首联来写,突出的是作为社会生活主角的人。由环境到人物,思路清晰,及其自然。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据说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屈原,很受重视,有着几千年传承的历史,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俗和节日文化。习俗是每逢端午节,家家除了在屋檐插上艾条以驱邪外,小儿还需在手足系上红绒线、在屁股眼涂点儿雄黄以驱邪。老人则爱喝点儿雄黄酒,青年人则赛龙舟,这就是我国端午节的民俗文化。这两句诗不仅选材典型,紧扣主题,而且以流水对的形式表现,取得了诗歌整体和谐与统一的艺术效果。一“见”一“遇”,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虚词“方”和“又”则强化了这种艺术效果,真可谓虚实相生、奇正相依,词语运用之妙,似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普洱茶和米线都是云南特色产品,地域色彩浓郁。颈联在修辞上具有互文的特点,“东邻”和“西家”合在一起生成新的意义和解释,有到处、处处的意思。这就不能不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到昆明人烟之稠密、城市之繁荣。人们在这节日里的欣喜和欢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和表现。当然,这不仅仅是作者所见所闻的他人之乐,更是作者之乐。作者乐他人之乐。古典文论有文如其人之说,又有诗言志之说,还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可见诗文都是作者心性情怀有意无意的表现和流露,而诗文便因此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了自己的性格色彩。从东邻茶社沏普洱的悠闲和西家酒楼米线长的富足里,我不仅读出了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作者,读出他生在盛世、平稳顺畅的快乐人生,我还读出了这个社会的和谐、安定和富裕。

尾联出人意外地让我品味到作者一丝淡淡的孤独。但这孤独并不是人生失意的孤独,也不是消极颓废的孤独,而是一种欲与故友共享幸福而不能的孤独。这孤独是一种爱心,是一种友情,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这孤独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容,也丰满了诗人的形象,更是诗人道德的自我升华。如果说前面三联我读出的是一个大我形象,是一个关注社会民生的有德者形象,那么我在尾联读出的则是一个敢于坦诚自己内心情感的、富有人情味的普通人的真实形象,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德者形象。“他乡剥粽思故友,读罢离骚笑痴狂”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亲人和朋友,此时此刻,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与我共享端午节的快乐和幸福呢?

篇2: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端午》

《和端午》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和端午》鉴赏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和端午》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篇3:端午节诗句《和端午》赏析

端午节诗句《和端午》赏析

张耒,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下面是张耒的《和端午》及赏析: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

竞渡:赛龙舟。

讵(jù):岂,表示反问。

殒(yǔn ):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篇4: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七律·端午》

《七律·端午》原文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七律·端午》赏析

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这首诗的主调是感叹年华逝去,感慨丛生。少年时代过端午节插艾挂符等兴味已不存,只喝几杯酒祈求平安而已。人已日老,白发增多,空望石榴年年红。再看看古往今来,不论什么人不是都会死去啊,有的被历史埋没了,有几个能留下名姓啊!

《七律·端午》的作者介绍

殷尧藩,唐代诗人。苏州 嘉兴人。约 唐文宗 太和初年前后在世。性简静,美风姿,工诗文,好山水。尝曰:“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游 韦应物之门,分契莫逆。元和中,举进士第,辟 李翱长沙幕府。后为长乐令,有治绩。与 马戴、沈亚之为诗友,酬答甚多。仕终侍御史。尧藩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篇5: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感兴》

《端午感兴》原文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感兴》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最为人所认识和称道。九死一生,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光耀史册!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作品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篇6: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出游》

《端午出游》原文

三山漂渺蔼蓬莱,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骑临流搴翠帷,万人拥道出重城。

参差螮蝀横波澜,飞躍鲸鲵斗楫轻。

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

《端午出游》作者简介

程师孟(1015~1092年),字公闢,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生于官宦之家。宋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历任光水、钱塘县令,桂州通判,楚州、夔路和河东提点刑狱,在夔路开仓赈济灾民,在河东兴修水利,防治水患。治平元年(1064年)入京任三司都磨勘司,管理河北四榷场事务。熙宁元年(1068年)九月,以光禄卿出为福州知府。翌年四月,动工修建子城城墙,并扩建其西南隅,又以余力疏浚河湟,修造桥梁。熙宁三年(1070年),师孟在庙学内建厅舍,州学教授有厅自此始。师孟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请文学家曾巩作《道山亭记》。师孟提倡植榕,绿化福州,还留下不少诗篇和“霹雳岩”、“天章台”、“冲天台”、“光禄吟台”、“宿猿洞”等题刻。同年六月,调任广州知州。福州人民为师孟建生祠于乌石山千福寺,在祠旁立石碑,镌刻他的诗作。师孟在广州6年后,入京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将作监,又移知越州、青州。后以年老辞官归里,进正议大夫。著有《奏稿》1卷,《续会稽掇英录》20卷、《广平奏议》15卷、《诗集》20卷、《长乐集》1卷。

端午祝福语简短诗句

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祝福语

端午节的名言诗句

端午节的祝福语诗句

端午节的诗句——《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

古代端午节的古诗句

小学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端午节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临中夏》(精选6篇)】相关文章: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2024-01-11

小学端午节的诗句古诗2024-01-14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2023-09-27

有关端午的文艺诗句2023-01-20

诗人写端午节的诗句2022-08-03

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2022-04-29

端午诗句 古诗大全2022-07-10

端午节节日的诗句2023-06-21

端午诗句经典古诗2022-11-24

描写端午节古诗句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