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么水果养生((合集6篇))由网友“雨荷张William”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冬至吃什么水果养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冬至如何养生
2019冬至如何养生_冬至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古人说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这一天世间阴气最重,阳气初生,冬至代表着下一个阴阳循环开始了。
都说“数九严冬”,冬至日正是“数九”的第一天。冬至一阳生,随着“数九”的进展,阳气也在逐渐的增长。
但阳气的生长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自然界中的热量依旧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温度依然会持续降低。
所以冬至时节要遵循“冬藏”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
01
最好的收藏方式——早睡
冬至,大地沉极之时,相当于是一天的子时(23:00-1:00),属水气。
自古节就是“劫”,节气转换的点上人要尤其注意,更何况冬至是阴阳转换的“点”。
冬主收藏,收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而归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睡眠。
冬至子时一阳初生,为一年最大的阴阳交接时刻,宜亥时(晚上21:00)入眠,让子时在睡眠中度过。
若子时(23:00-1:00)长久不能入睡,直接损伤的就是坎中一阳。
所以冬至当日,不宜奔波劳累,宜早早归家,和全家人一起吃个“过冬”饭。然后早睡安眠,在恬淡虚无中完成阴阳交接。
对于习惯了锻炼的人,冬至后的锻炼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同时晨起锻炼要减少。有些老人起个大早在瑟瑟寒风中活动,如果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冷风一吹,就会埋下受凉、感冒的隐患。
相比之下,在家跟梁老师的亲生太极和止观禅修老师——杨硕诚老师,学早起养生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2
跟着古人,睡前抄经
古人一向讲究,倡导天人合一。数九寒冬,在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古代,当时的文人们发明了一系列有意思的越冬活动。
其中流传最广,长少妇孺都喜爱的,便是——“九九消寒图”。
这个《九九消寒图》来自清朝道光皇帝。「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画,写完共需九九八十一天。九个字写完,春天也就到了。
冬日写字,双倍潜阳。冬至后,“写九”消寒,潜藏岁月,安身静体,让身体与精神都有长足蓄积。
跟随古人智慧的脚步,我们的睡前抄经之99消寒营,即将在冬至日拉开帷幕。
03
三招教你防寒保暖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
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
搓手时宜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两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泡脚:
“寒从足底生”,中医认为,人体内的寒气一般是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我们保暖。
每天睡前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泡脚15-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
泡脚水不宜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加入足浴包,效果会更好。
搓后腰: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
过冬至小常识
1.冷水洗脸
冬天天气寒冷,很多人早上会选择用热水洗脸,事实上,清晨冷水洗脸不仅能让人变得清醒、精神振奋,还可以预防冬季外出冷空气侵袭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3、温水刷牙
冬天刷牙最好用温水。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4、喝温开水
早起一杯温开水排毒每一天
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5、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方便时可用中药泡脚,这里有个药方,可以在水中放几片当归、红花、川断及金银花等,可以活血补肾,还可以防止冬天皮肤干燥、皲裂。
6、穿衣适温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摄氏度,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7、定时开窗
冬天开窗通风很重要
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开门开窗,加之现在家庭安装的空调越来越多。在空调房间内,往往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良。同时,室内外温差较大,还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
8、常晒太阳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冬季养生,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顺应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9、夜忌憋尿
很多人都有憋尿的习惯,认为忍一时并不会有多大的伤害,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有的人冬夜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专家提醒,可不要小看这不经意的憋尿,有尿意而不及时排尿对身体危害是很大的。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10、室温恒定
首先室温应保持恒定。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阳气。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22℃之间为好。室内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
11、睡勿蒙头
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全都埋进被子。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12、温水洗澡
冬季少洗澡多保湿,可避免乏脂性湿疹。洗澡时尽量用温水,避免过烫。一般油性皮肤的人在冬季一周洗两次澡即可,干性皮肤的人一周洗一次澡为佳,最好少用或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洗完澡后要擦保湿霜。
篇2:冬至如何养生
针灸通穴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女性冬至养生
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属性,女属阴,为凉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温暖的呵护。那么,冬季女性该如何养生呢?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属寒性体质,因此,日常中应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观而减少衣物,一旦受凉,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损害健康。
2.坚持晚间泡脚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但泡脚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适量进补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4.注意养肝护肝
对于女性,肝脏这个器官有着额外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女性肝为主,有疏通经血之用。因此,一旦伤肝,女性就会出现妇科方面的问题。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大蒜等。
更多
篇3:冬至养生吃什么
冬至养生吃什么
汤圆
汤圆有着“团圆”的意思,冬至吃汤圆如今在全国都十分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饺子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话,在现代里今天冬至吃饺子虽然是为了治冻耳朵,不过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饺子成为了一种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这些菜均偏温热性,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馄饨
馄饨原来是北方盛行的一种食物,但现在南方人们也喜欢冬至吃馄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八宝粥
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为发挥御寒作用,我们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我们不妨发挥创造力,将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鸡肉粥、糯米红枣粥、小米山药粥、银耳红枣大米粥等。
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历来作为补阳佳品,是冬至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羊肉的热量高于牛肉,铁的含量又是猪肉的6倍,对造血有显著功效,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冬至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冬至养生应注意生活起居
冬至养生第一步就是体现在生活起居上。我们应该要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后再出来活动为宜。同时,也要穿好贴身保暖衣物,以抵御寒气侵袭。另,若是在冬至时节前后能睡好午觉,在养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既能保养神气,也能劳逸结合,达到养生的目的。
2、冬至养生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顺畅
冬至气候寒冷,气温低下,不少人为了防寒保暖,在家的时候习惯紧闭窗户,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行为。若长时间待在不通风的室内,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在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不良气体等,将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从而会使人在这样环境中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等现象,不利于人体养生。因此,冬至应该尽量开窗换气,保证室内拥有一定量的新鲜氧气。
3、冬至养生应注意固本护气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药物养生应以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为主。所谓“先天之本”即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充盛,机体代谢能力强,人的衰老速度缓慢;所谓“后天之气”指脾胃为后天之气,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
因此,这个季节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用药要遵循一下原则:多补少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分类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观察规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这有遵循这些用药原则,才可以真正做到补偏救弊,防病延年。
中医的冬至养生方法
1、御寒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防寒保暖。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2、养藏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很重要。
3、补阳
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顺应这一趋势,冬至养生亦应适当补养阳气,可以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注意生活规律,定时开窗换气,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4、益阴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篇4:冬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冬至如何养生
冬至进补要因人而异
古代的适合对冬至是非常重视的,这天还会举行庆贺仪式,朝廷也会放三天假的,君不听政,民间也会歇市三天,和过年一样的热闹。
日前,国家级名中医、成都中医名医馆张勇教授如是说,冬至送出的“红包”,是进补福利。“冬至到,阴极阳始,人体内的阳气开始生发,易吸收外来营养,从中医角度而言,这是宜滋补的季节。
阴阳气交宜进补
“冬至,是一年中冷时节的开始。”“从中医学来说,冬至有个交替性,以阴阳观点来论,冬至前阴气盛,冬至后阳气回升,如何才能提升阳气?答案是进补。”
我国民间一直都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那么为什么冬天是适合进补的呢?这是因为到了冬至,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慢,消耗也会相对减少,冬至进补的话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就冬至而言,“它是天地阴阳气交枢纽,阴极必阳,从冬至开始,人体内的阳气开始生发,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所以冬令进补常选择于冬至日开始。”
进补之前先引补
进补如何才能补到实处?答案是引补。
“冬季进补时,好先做引补,给身体先打好底子,让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以免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比如脾有湿邪的人,脾胃虚、消化差,进补不仅达不到补虚效果,反而容易出现腹胀、恶心,让身体更虚。”
如果对体质情况不清楚,好进补前先看中医。“该养脾胃的先养脾胃,该去湿热的先去湿热,之后再进补。”一般来说,引补可在冬至前1个月进行,可选用芡实、山药、红枣、花生仁等食材,调整脾胃功能,做好引补工作,方能提高滋补效果。
有的放矢好进补
进补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按照中医理论,人体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以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介绍到,“气虚的,容易出虚汗、说话乏力、精神疲乏;血虚的容易贫血、失眠、面色差;阴虚容易盗汗、燥热;阳虚容易手足冰凉、怕冷。”
肾主蛰“厚味来补”
补阳,是冬日进补的重头戏。“冬至后,阳气开始生发,肾主阳,是生命的源动力,人能不能长寿、免疫力高不高,与肾都有莫大关联。”,补阳要多吃板栗、核桃仁、韭菜、羊肉、狗肉、鳝鱼、虾类(基围虾)等,中药上可选用枸杞、巴戟、羊藿等调补。“我推荐一个老少咸宜等方子,它出自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有记载,叫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60克、生姜15克,配上1000克羊肉,炖两小时即可食用,我自己加了一点料,陈皮10克,可以增鲜、开胃。”
12月21日冬至节气,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寒冷的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可见,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好时间。
冬至养生食疗怎么补
饮食进补原则
1、食疗方应按体质区分:冬季进补仅适用于体质阳虚或寒、湿等病理变化的人群,不适宜体质阴虚火旺和实热症候的人群。因此进补之前,一定要辨清自己的体质,好到中医门诊咨询后,根据医生开的处方进补。
2、滋补食物功效盘点: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也可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3、饮食种类宜多样化,注意平衡:饮食种类宜多样化,注意平衡:我们要注意谷、果、肉、蔬合理搭配,合适选用高钙食品。饮食适合吃清淡的,不适合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
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
适宜进补的人群有哪些
冬至进补既可治病,又可防病,那么,哪些人需要冬至进补呢。中医认为阳气虚弱者、易患冬病者、养生益寿者适宜冬至进补。有不足就要补充。人们进补应注意年龄,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晚则可能错失良机。一般情况下,男性在40岁左右开始进补,女性则从35岁左右开始。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以后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女子也是如此,35岁前身体健壮,35岁以后便开始精力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中医认为,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亦能受补,是进补适宜的时期。
冬至进补食疗方精荐
1羊肉炖白萝卜(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选菜肴)
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2枸杞子羊肉粥
枸杞子30克,羊肉100克,大米150克,葱白、精盐、味精各适量。将枸杞子洗净。将羊肉洗净,切碎。将大米淘洗干净,与羊肉、枸杞子、葱白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粥即可,食时加味精、精盐,有养肝阴、温肾阳的功效。
3芋头粥
做法:鲜芋头10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芋头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与淘洗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加入白糖,再稍煮即成。有补肝健脾益肾的功效。
4姜汁牛肉饭
做法:鲜牛肉100克,姜汁5克,粳米500克,酱油、花生油各适量。将鲜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状,放碟上,然后加姜汁,拌匀后加酱油、花生油搅拌。把粳米淘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如常法煮饭,待锅中水分将干时,将牛肉倒入米饭,约蒸15分钟,待牛肉蒸熟即成。有益气和胃,补肾健脾的功效。
5荔枝山药莲肉粥
做法:干荔枝15枚,山药、莲肉各15克,粳米150克。先将前3味洗净,粳米淘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篇5:冬至养生及注意事项
冬至时节进补注意事项
冬至适宜进补的人群
1、阳气虚弱的人群
上文说到,冬至这个节气是人体阳气弱、阴气盛的时候。如果你是阳气虚弱的人群,那么在冬至前后就特别容易出现手足冰凉、感冒流鼻涕、手上长疮等现象。因此,阳气虚弱的人群特别适合在冬至时节进补,我们可以将干姜、人参、辣椒、羊肉一同煮熟后食用,这样可以增强身体内的阳气。
2、中老年人
很多人上了年纪以后,特别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延年益寿成了很多人的追求目标。要想健康长寿,中老年人一定要抓住冬至这个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进补,养生益寿的效果会加倍。进补的基本原则就是,有不足的就要补充。比如说用脑多的中老年人要多吃核桃,而体力消耗比较大的人群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
3、患有冬病的人群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好奇,什么叫做冬病?其实冬病就是特别容易在冬季发作的疾病,比如说慢性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冻疮和尿多症等等。虽然中医上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冬病夏治”,但是冬季容易患上的疾病,好在冬季就把它彻底治愈。
一般来说,肾虚肾亏和阳虚外寒的人群容易患上冬病,而好的调理方法就是进补。如果我们在冬至这个时节注重进补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容易患上冬季常见疾病。
冬至3种体质不宜补
一、3种不宜进补的体质
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进补也需要按体质来,分清体质才能进补。
1.孕妇
孕妇并不适宜进补,女性怀孕之后新陈代谢快,同时负担胎儿的营养,所以不能随意进补。
首先,孕妇停经之后,脏腑的气血都用以养胎,所以会出现阴虚阳盛的现象,如果使用大补元气的食物,容易导致胎儿不稳。
其次,一些热性的进补食物,如羊肉、狗肉和胡椒等,擅自进补会导致体热加重,如桂圆吃多还容易引起鼻出血。
另外,孕妇还不适宜药膳进补,补药进入人体之后会加重肝肾负担,另外,一些补药如蜂王浆还容易含有激素,容易导致胎儿不稳。
2.无虚者
“补”是指补虚,上文我们也提到了“虚则补之”,反之补虚则不需要补。任何的进补食物或药物都具有一定偏性,如果盲目的补虚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身强力壮无虚的人不适宜进补。
3.生病者
进补是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生病的时候不宜进补。
首先,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现象,此时进补会导致病情加重,病邪不去,出现反效果。这是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误区,很多人平时忘记进补,越是生病时越忙着进补,病情越补越重。
其次,三高人群要注意进补的方式,高血脂不适宜肉补,高血糖不适宜精细食物和含糖食物,而高血压者需要注意盐、脂肪的摄入量。
二、哪些人需要进补
上文我们提到提到冬至时节不适宜进补的人群,那么哪些人又需要进补呢?
1.气血不足者
气血不足的现象
一般气虚不足会出现失眠多梦、四肢无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光或泛黄、头发枯黄等现象。另外,如果青少年气血不足还会出现发育迟缓,贫血等。女性气血不足还会出现月经不调,停经等现象。
补气血不足的食物
首先,气血不足可以选择的食物有羊肉、牛肉、红枣、鲫鱼、黑芝麻、桂圆、红豆等。
其次,可以选择的中药材有枸杞、百合、当归、山药、西洋参等。
篇6:冬至应该如何养生
冬至如何保健养生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针灸通穴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 如果哪天的语录
★ 冬天祝福短信
【冬至吃什么水果养生(合集6篇)】相关文章:
小寒的传统习俗及养生原则2024-05-07
冬日短信祝福语2023-08-07
立秋的健康食谱及习俗活动2022-08-30
立冬节气养生常识2022023-02-23
冬至最好的祝福语2023-02-04
今日芒种祝福语文案句子2023-05-02
10.8寒露养生祝福语2023-03-23
小暑节气抖音朋友圈文案简短2023-05-25
冬至问候短信祝福语2023-05-28
对长辈的冬至祝福语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