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突发状况你该怎么做?((共8篇))由网友“霸拽小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突发状况你该怎么做?,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突发状况你该怎么做?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一
五种伤口不能贴创可贴
创可贴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必备的家庭用药,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伤口都可以使用创可贴,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反效果。
小而深的伤口不能用。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较差,不利于伤口内的分泌物和脓液排出,容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引发或加重感染。
动物咬的伤口不能用。对于狗咬伤、猫抓伤、蛇咬伤、毒虫蜇伤或咬伤等伤口,使用创可贴会使毒汁和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各种皮肤疖肿不能用。创可贴的吸水性及透气性都很差,不利于脓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污染较重伤口的不能用。发生感染或烧伤、烫伤的创面以及创面较大的皮肤擦伤使用创可贴来覆盖创面,可能会引发或加重感染。
表皮轻微擦伤不需用。一般来说,如果仅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大可不必使用创可贴,只要用碘酒或酒精涂一下,就能预防感染。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二
使用灭火器的一个误区
故事
某单位在安全部门办了动火证,准备施工,动火证要求现场备两只灭火器以备应急,谁知焊接施工的员工也太实在了:先将灭火器上的铅封拽掉,拔出安全销备用;还有的估计出于玩心,也有的先压两下压把以此来检验看好使不好使。灭火器是定期检验的,指针打在绿区是合格的,用不着这样来检验,他理解的备用灭火器就是先把准备工作做好,到时一旦应急只管压下压把扫射,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教训
首先灭火器充装打气是有成本的,不是随意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没有火情拽掉铅封、拔出安全销时间长了灭火器自然就失效了,这样做是无谓的浪费。有必要在员工安全教育时着重讲清这一点,同时也要督促动火单位的责任人、监护人和安全员做好监管工作,不能只管签字当甩手掌柜,要切实负起责任来,象发生这样随意动用消防器材的低级错误是绝不应该的。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三
安全行驶之二十六要点
1、白天开大灯行驶不好;错误,不但对汽车无丝毫损坏,而且能极大地降低事故率,西欧数十国家法律规定无论白天和黑夜必须开大灯行驶。
2、夜晚远光灯越强行驶越安全;错误,灯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灯光抬的越高越亮越危险。
3、常常使用大油门对发动机不好;错误,发动机在档位上转速经常提到4000以上不但无害,还对发动机有一定的好处,常常空档踩油门或长时间在高转速上才对发动机不好。
4、习惯性踩离合器是减少麻烦的办法;错误,习惯性踩离合器不但对机器不好,反而麻烦会更多,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5、汽车行驶时将中央门锁锁死是安全的办法;错误,这是极其危险的办法,汽车一旦出现事故时,会打不开车门,因而危险率进一步提高。避免小偷抢夺车内的物品,最好在堵车时或等红绿灯的时候再将中央门锁锁死。
6、习惯泊车后只拉紧手刹;错误,在不平的地面泊车后不但要拉上手刹还要挂在档位上,这样才是防止汽车因路面不平避免下滑的最好办法。
7、在高速行驶的路面上速度越慢越安全;错误,如果驾驶的是小型轿车,速度慢于60km/h反而是不安全的,根据车的性能速度常保持在80-110km/h较安全。
8、开车行驶在最右边的道最安全;错误,这最不安全,因为遇到超车和从右手并上该道的情况比别的道上的车要多。
9、单向行驶时如果有双道,压虚线行驶最安全;错误,这最容易出现事故,因为无论是前后行驶的车辆无法判断你行驶的意图。
10、高速拐弯时一边踩离合器一边踩刹车行驶最安全;错误,不可踩离合器,无论任何情况下,踩离合器行驶会增加汽车的惯性,应该将档位放低后再踩着刹车行驶。
11、汽车加装abs系统后是为了缩短刹车距离;错误,abs最大的优点不是缩短刹车距离,而是防止轮胎暴死,因此,即便遇到特殊情况将刹车踩死,其方向盘也是可以操控汽车的方向,学会紧急刹车后缓冲这段刹车的距离是认识abs的关键所在。
12、遇到其他驾驶不熟练者或违章者应通过喇叭或大灯提示他;错误,应该尽快远离他,按喇叭或大灯提示他只会增加他的紧张情绪,使他更加难以控制汽车。
13、拐弯或并道时应先看反光镜;错误,应先扭头看一下车的后面再看反光镜,因为,有时反光镜调矫的不好会有死角现象,此外,转向灯打开后会使靠近自己的车辆增加提速或放慢的几率,仅从反光镜不能完全判断正确性。
14、驾驶时抽烟,用左手拿烟顺手;错误,用左手只是往窗外弹烟灰顺手,应用右手,左手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要分心操控方向盘。
15、开车时听音乐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错误,好的音响设施和自己喜欢的音乐能进一步抑制疲劳的精神状态,能进一步调整更好的心理状态。
16、开车行驶时只注意保持前后车辆的距离;错误,除了保持与前后的安全距离外,还应尽量避免与左右手的车辆保持并列行驶,通过提速超车或放慢速度来错开并列行驶者,并列行驶的最大坏处是分心,容易使注意力从前方分散到左右,对初学驾驶者更容易造成紧张不安的情绪。
17、将驾驶座椅调的越靠近方向盘越有安全感;错误,这纯属心理作用,反而越靠近方向盘越容易增加紧张情绪,除不影响脚手操控外,驾驶座椅越远离方向盘越好,一是驾驶时的视觉更广大,左右眼的余光看到的会更多,二是座椅靠方向盘太近,必然绻着腿驾驶,长时间容易疲劳,三是出现紧急情况身子与汽车的操控台、方向盘缓冲的余地大,安全系数高。
18、除车窗反光镜的位置不贴太阳膜外,在其他地方大面积贴太阳膜不影响驾驶;错误,驾驶者的视线不光是前方,侧面和后方同样需要经常看,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增就增了加危险的程度,此外还会减少驾驶者的乐趣。
19、驾驶室内的反光镜是为了看后座的人;错误,是为了看后面行驶的车辆和左右反光镜的死角。
20、无论任何情况1挡起步好;错误,光滑的路面用2档容易起步,此外,在光滑的路面用1挡当刹车比直接刹车效果更好。
21、高速行驶时一边的轮子突然压到积水的路面很危险;错误,如果盲目踩刹车才危险,遇到这种情况控制好方向盘比踩刹车更重要和更安全的多。
22、光滑的路面应学会用好手刹和脚刹来控制汽车行驶;错误,应学会用好档位来控制汽车行驶。
23、空挡行驶时省油;错误,没有科学根据,熄火行驶才省油,但两者同样不安全。
24、习惯开快车的人驾驶技术高;错误,驾驶好的人是判断准确和果断,并将最坏的可能考虑在内。
25、提速超车时首先是观察和判断前方对应驶来的车辆情况;错误,首先是观察和判断后面行驶的情况,在确定后面没有车辆欲超自己的情况下再观察和判断前方的情况。
26、晚上行驶将前后的雾灯打开更安全;错误,更危险,尤其前雾灯的白光束非常强,影响对面行驶的车辆同样会影响自己的安全。只有遇到恶劣的天气无论白天或夜晚才可以使用雾灯。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四
用工程措施减轻或避防泥石流
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这是铁道部门和公路交通部门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
2、穿过工程—指修隧道、明硐和渡槽,从泥石流沟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这是铁路和公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
3、防护工程—指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他重要工程设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
4、排导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
5、拦挡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总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经济建设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设施。拦挡措施有:拦碴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
对于防治泥石流,常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比用单一措施更为有效。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五
心绞痛是冠心病引起的一个急性发作症状,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血管变窄、血流量减少,此时,若再遇到劳累、运动、情绪激动紧张、用力排便等加重心脏负担的情况,常可诱发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时,病人会突然感到胸骨下出现持续的压榨性或窒息性剧痛。病人道先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静心情,可就地站立休息,无需躺下,以免增加回心血量从而加重心脏负担。随即取出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片一片,嚼碎后含于舌下,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效果不佳,10分钟后可再在舌下含服一片,以加大药量。但需注意,无论心绞痛是否缓解,或再次发作,都不宜连续含服三片以上的硝酸甘油片。
若疼痛剧烈或随身带有亚硝酸异戊酯,可将其用手绢包捏碎,凑近鼻孔将其吸入,通常在吸入后10-20秒即可见效。
上述两种药物皆属于速效扩血管药物。其中亚硝酸异戊酯效果更快、作用更强,但维持药效的时间短,仅7-8分钟;而硝酸甘油片可维持药效达30分钟。由于亚硝酸异戊酯的扩血管作用强,故在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的低血压。为防不测,用药见效后,应立即找地方坐下休息。但是,同时有青光眼的病人上述两种药物均不能服用,否则可因眼压升高而引起剧烈眼痛、头痛、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对于冠心病病人初次突发心绞痛时,会因心脏突发的剧痛而隐入极度的恐慌之中。这对心绞痛的缓解十分不利。恐慌的情绪会明显加快心跳的频率,从而加重了心脏负担。初发心绞痛的患者,往往未随身携带急救药品,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过多地担心会发生危险,大多数心绞痛一次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而发生心肌梗塞者,多有过频繁发作历史。在没有药品的时候,停止活动就地休息,保持平静心态,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日常生活安全知识
篇2: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危险情况怎么办?
地铁中遇到危急情况怎么办
1.乘客应该在进入地铁车厢后,对车厢内的报警装置特别留意。报警装置是为发生紧急情况而设置的,通常安装在一节车厢两端的侧墙上方。乘客在选择按响报警之前,最好对事态进行初步判断,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大部分事故应该等列车行驶到站台后再解决更为合理。比如在车厢内遇到紧急病情,可以先拨打120急救电话,这样列车停靠站台后更容易处理问题。
2.人们在站台上等候乘车时,一定要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内,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乘车时,当站台人群比较拥堵时注意观察四周情况,以免发生坠落或者被人挤下站台等意外。
3.为地铁提供动力的接触轨携带750伏的高压电,位于靠近站台一侧,上面覆盖有木板的为接触轨。在地铁发生意外坠落的人中,因往站台上攀爬或者采取其他自救动作时碰到接触轨而触电身亡的事故已不鲜见。因此,专家提醒广大乘客,万一发生意外,不论情况多么紧急,首先要镇定,留意脚下以免触电。
篇3: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危险情况怎么办?
预防中暑有诀窍
多洗浴。水能带走暑热,有条件者可经常游泳。
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因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容易随汗排出。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出汗多时,要喝些盐汽水。
随身带上必要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发现不适可及时使用。
出行躲避烈日。减少产热,中午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酷热时,不论在户外从事什么活动,都应放慢速度。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篇4: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危险情况怎么办?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
19,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病例定义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五、疫情报告
(一)自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二)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三)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四)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
六、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二是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等;三是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四是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应根据调查目的不同而进行专门设计。
七、实验室检测
(一)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各省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监测。发生本病流行的省份每周至少采集5-1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和保存技术要求和标本送检单见附件1和附件2。标本检测方法见附件3。如有重症病例,应尽量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如有暴发疫情应采集部分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地区可将标本送至有条件的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填写个案调查表见附件4。
八、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 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篇5: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危险情况怎么办?
从5月2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强降雨和雷电大风天气,多个省区市气象部门纷纷发布强降雨和雷电大风天气预警。其中江苏淮北地区出现区域暴雨;北京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猛烈一次雷雨;湖北大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雷阵雨,8个县市区雨量超过100毫米,暴雨已造成3人死亡。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春夏交替季节容易使大气中存在不稳定能量,出现强降水和雷电天气比较正常。此次中东部大范围的强降雨和雷电大风天气过程缘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的对峙。近期,中东部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湿度较大,利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不断蓄积;此外,北方内蒙古地区冷空气东移南下,触发了大气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容易引起强降雨和雷电大风天气。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此次大范围的强降雨和雷电大风天气给中东部地区部分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使一些墒情偏差区域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对黄淮等地旱情缓解及春耕春播比较有利。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未来三天,长江以南大部地区还将有明显降雨,其中,江南中南部、华南、云南中南部、贵州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针对近期中东部大范围强降水和雷电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要求各地气象部门全力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专家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防御局地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和衍生灾害;公众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游玩如遇雷雨要避免树下避雨,远离有水的地方,并不要接打手机。
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几种情况:
1、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如: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如围墙等)、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如路灯等)、游乐设施、各娄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倒塌,造成压死压伤。因此,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开以上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千万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风避雨。
2、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易造成砸伤砸死事故。如:阳台、屋顶上的花盆、空调室外机、雨蓬、太阳能热水器、屋顶杂物,建筑工地上的零星物品、工具、建筑材料等容易被风吹落造成伤亡。因此,请广大群众及时固定好花盆等物品,建筑企业要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工具、零星材料,以确保安全。
3、强风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其他情况。如:门窗玻璃、幕墙玻璃等被强风吹碎,玻璃飞溅打死打伤人员;行人在路上、桥上、水边被吹倒或吹落水中,被摔死摔伤或溺水;电线被风吹断,使行人触电伤亡;海上(内陆)船只被风浪掀翻沉没,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被吹翻等造成伤亡。因此,在台风来临前,请广大群众要及时在安全的地方避风避雨,尽量避免在靠河、靠湖、靠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船只要及时回港避风、固锚,船上的人员必须上岸避风,车辆尽量避免在强风影响区域行驶。
篇6: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危险情况怎么办?
铁路旅客乘车安全须知
1.旅客应当接受并配合铁路运输企业在车站、列车实施的安全检查,不得违法携带、夹带匕首、弹簧刀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违法携带、随身托运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等危险品、违禁物品。旅客进站乘车、出站应当接受铁路工作人员的引导。
2.铁路运输托运人托运货物、行李、包裹时不得有下列行为:⑴匿报、谎报货物品名、性质;⑵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或者在危险货物中夹带禁止配装的货物;⑶匿报、谎报货物重量或者装车、装箱超过规定重量;⑷其他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3.旅客或托运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检查时:在车站,安检人员可以拒绝其进站或运输;在列车上,则由列车工作人员通知乘警依法进行检查。因拒绝检查而影响运输的,由旅客或托运人负责。对怀疑为危险物品,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又无法认定其性质的,旅客或托运人又不能提供该物品性质和可以经旅客列车运输的检测证明时,铁路可以不予运输。
4.站车查出危险品时,按下列规定处理:⑴在车站发现超过旅客限量携带规定的少量有危险性质的生活用品,可以由旅客选择交由送站亲友带回或放弃该物品;⑵旅客拒绝按本条前款规定处置危险物品或站车发现属于严禁携带和托运的危险品、违禁物品时,应将物品及旅客、托运人交公安部门处理;⑶列车检查发现的鞭炮、拉炮、摔炮、发令纸类的危险品应立即水浸销毁。
5.发现危险品或国家禁止、限制运输的物品,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按该件全部重量加倍补收乘车站至下车站四类包裹运费。危险物品交前方停车站处理,必要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对有必要就地销毁的危险品应就地销毁,使其丧失危害力并且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没收危险品时,应向被没收人出具书面证明。
6.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在站内、列车内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人,站、车均可拒绝其上车或责令其下车;情节严重的送交公安部门处理;对未使用至到站的票价不予退还,并在票背面做相应的记载,运输合同即行终止。
7.旅客携带品由自己负责看管。每人免费携带品的重量和体积是: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外交人员35千克,其他旅客20千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
8.下列物品不得带入车内:⑴国家禁止或限制运输的物品;⑵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危险品、弹药和承运人不能判明性质的化工产品;⑶动物及妨碍公共卫生(包括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⑷能够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
9.限量携带下列物品:⑴气体打火机5个,安全火柴20小盒;⑵不超过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100毫升的酒精、冷烫精,不超过600毫升的摩丝、发胶、卫生杀虫剂、空气清新剂;⑶军人、武警、公安人员、民兵、猎人凭法规规定的持枪证明佩带的枪支子弹。
篇7: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你知多少?
孕妇在工作中如何防电磁辐射?
1.电脑
电脑屏幕的X光辐射:这种辐射通常只需要一个纤维玻璃就可以阻隔,如果没有纤维玻璃,孕妇就要尽量保持与电脑屏幕的距离超过30厘米。电脑背面的电线圈辐射:这种辐射的危害较大,但一般人不会在电脑后作业。如果有准妈妈是在电脑机房上班的则要注意,尽量避免在电脑后作业。
2.手机
手机的辐射也是微小的一种,它的效力虽然没有微波炉强,但也可以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准妈妈最好减少使用手机的机会,也尽量避免将手机挂在腰间。目前对于“CDMA手机和GSM手机,哪个辐射大”的问题仍有所争论,因此,无论准妈妈使用哪种手机,都要尽量小心。
3.复印机
准妈妈在使用复印机时,身体距离机器30厘米为安全距离。目前市面上较新型的复印机把有辐射的部分装在底盘上,这种复印机对身体危害较小。
篇8: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你知多少?
生活中如何防电磁辐射?
据有关专家介绍,防电磁辐射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每一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3.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4. 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开启后要离开一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5. 居住、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及生活在现代化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等,有条件的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6. 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显示屏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导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
7.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
8. 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 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遇到突发状况你该怎么做?(共8篇)】相关文章:
网友总结公务员面试题型及案例:人际关系类2022-12-04
城管协管员女个人工作总结2023-09-26
小学新班开学第一课班会2023-06-19
安全教育教案2023-04-16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2023-10-13
安全教育教案小班2023-07-31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2023-05-21
城管协管员竞聘岗位演讲2023-09-21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2023-09-12
今天我在家大班教案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