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方案

时间:2024-03-17 07:13:5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方案(共9篇)由网友“北斗星”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方案,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方案

篇1:初一生物教学方案

初一生物教案: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教学目标

目标

1、通过根吸收无机盐的演示实验,使明白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仅需要水,而且还需要无机盐。

2、了解氮、磷、钾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时的症状;懂得合理施肥的原理,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和优点。

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对照实验的。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无机盐的作用,合理施肥和无土栽培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继续进行科学价值观的。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功能之一,是阶段进一步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必备知识,是理解植物矿质代谢的重要基础,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是从事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必备基础知识,因此这两部分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本节中借助两个演示实验对这些内容加以说明,但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进入根毛内部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由于学生缺乏有关的基础知识,不能立即理解。只能通过一些实验来证明植物的生活确实需要无机盐,而且所需的无机盐是从土壤溶液里吸收的;加之,根吸收无机盐的实验在一堂课是不易看到结果的。还可以收集大量的生活或图片,或让学生收集有关进行汇报等方式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农业生产经验,对于合理施肥原理和无土栽培技术了解很少,因此,需要首先增加感性认识,创造条件,开设实验,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帮助消化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建议

本章中出现了有关“无机盐”的概念,但学生对此并不了解,所以在讲解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之前,必须先讲明无机盐是什么。为了保证证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中不含有无机盐的演示实验,要注意玻璃板一定要洁净,避免由于玻璃板本身的污迹引起误解。

根吸收无机盐的演示实验,短期内不容易看到成效,因此要提早准备这个实验,以便到讲课的时候能够看到实验的结果。在准备和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加,使他们看到实验的全过程,相信实验的结果是真实的 初中生物。实验用的植株最好是幼苗。土壤浸出液中再加以适当浓度的含氮、磷、钾的化肥,实验效果就会更明显。

但关于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只通过演示实验是不容易完全看出来的,可以请学生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彩色插图进行了解,教师再帮助分析每一种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缺乏时所表现出的症状,也可以列表边分析边说明。

在本节课的内容中,联系农业生产的知识较多。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无机盐的概念以及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联系农业生产实际,了解什么是合理施肥,无土栽培等概念。可以结合生产经验和正在推广的农业生产技术,从道理上加以联系,或者利用有关的录像加以说明。

在本节课中,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意识到肥料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使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根吸收无机盐的条件;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难点:让学生对根吸收无机盐以及无土栽培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手段: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学生对无机盐的概念比较陌生,所以本节课主要是从实际入手,通过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参与和观察,了解本节的各知识点。同时在本节课中要尽量利用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例子或问题,以便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完成下列两项活动:

1、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或课外小组完成课本64页演示实验和无土栽培几种植物。

2、学习收集有关“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的资料

一、导入:

1、提问:根吸收水分的原理是什么?

2、组织学生回答,引出演示实验:“土壤溶液具有一定的浓度,也就是说在土壤溶液中含有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演示实验”。

初一生物:《开花和结果》随堂练习

1.桃花的雌蕊由三部分构成,其基部膨大的部分叫………………………………( )

A.柱头 B.子房 C.花药 D.胚珠

2.一朵苹果花,哪一部位被害虫吃掉时,将不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

A.花被 B.雄蕊 C.雌蕊 D.蜜腺

3.在油菜地里常有蜜蜂飞舞,而稻田里却没有蜜蜂问津,这是因为……………( )

A.油菜花为虫媒花,水稻花为风媒花 B.水稻花为虫媒花,油菜花为风媒

C.油菜为网状脉,水稻为平行脉 D.油菜靠孢子繁殖,水稻靠种子繁殖

4.一颗饱满的花生中有3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和精子的数目分别应是……( )

A.3、3、6 B.1、1、3 C.1、3、3 D.1、3、6

5.玉米开花时如果遇到连绵阴雨,产量就会降低,下面解释正确的是………&hellip 初三;( )

A.风大、气温低,花粉不能成熟 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播

C.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D.阴雨天子房不能发育

6.人工授粉的是把采集到的花粉涂抹在同种植物的…………………………( )

A.雄蕊上 B.花朵上 C.雌蕊柱头上 D.花柱上

7.右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所指各部分的名称: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 _________ ⑦__________

(2)图中③能产生_______,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______。

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一、“先,后理解”,掌握基本要点

与其它理科一样,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阶段的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掌握正确的记忆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初中历史。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知识形成整体网络

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五、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统领生物学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篇2:初一生物教学方案

生物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 在生活生产中在许多问题都是可以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生物学教学本身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并要向学生传输正确的健康观点,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以后的生活服务。

1. 课前预习这是了解教师将要讲什么的问题,这也是所有学科都要求的。

2. 处理好听课记笔记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在听课时不必专门准备听课笔记本,在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空白处,这就是记笔记的好的地方。特别是老师上课时为了板书的规范而书写的内容不必花很时间去记,将更多的时间用来理解上课时老师所讲的内容 初中语文。在书上或笔记本上记下来的应当是老师上课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补充,而不能成为板书的抄书员。有许多同学做的笔记就是在书上做记号,在一些看书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下划线。但这种做记号的方法常会出现你没有做记号的地方在某次考试的中考就这是它。所以在看书时最好不要做记号,但为了帮助自己在较短时间找到知识的重点、难点,可以在一些关键词下做一下记号,这样可以避免对复习课本时产生干扰。

3.课后训练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要理解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题是必须的,但在学习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会取舍是平时正确处理训练与知识掌握关系中的一个技巧。

4.学会观察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生产联系非常紧的学科,在学习时不能成为书呆子,在平时应当做一个生物学知识的有心人。在闲暇时间去观察身边的花草动物,只能这样才能更多的识别生物,了解生物,增长生物学知识。

5.学会总结 及时的做好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可以更进一步的加深记忆。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免疫与健康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二、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三、安全用药

1.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2.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 初一。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 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初中生物: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2.下列有关组织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B.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C.组织是由形态不同、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D.组织是彼此否同的细胞通过胞间连丝构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化的结果 D.细胞伸长的结果

4.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下列具有保护功能并属于上皮组织的是……………………………………………( )

A.小肠腺上皮 B.心肌 C.血液 D.皮肤上皮

6.下列关于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器官是由相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B.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以某种组织为主

C.器官的结构特点不与器官的.功能相适应

D.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7.人体“摄取食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是通过( )来完成的………………( )

A.胃 B.肠 C.口腔 D.消化系统

8.下列正确表述人体结构层次的是………………………………………………………( )

A.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9.下列各项中,只含有一种组织的是…………………………………………………( )

A.果实 B.花 C.茎 D.洋葱鳞片叶表皮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器官的是&hellip 初三;………………………………………………………( )

A.桃花和桃子 B.油菜叶和玉米的籽粒

C.树根和树枝 D.番茄的果肉和菜豆的豆瓣

1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体的是………………………………………………………( )

A.番茄 B.草履虫 C.香菇 D.豌豆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都是有机物作为营养 B.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

C.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中 D.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13.草履虫的基本结构与的相似……………………………………………( )

A.衣藻 B.番茄果肉细胞 C.酵母菌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4.右图是草履虫的示意图,它靠哪一种结构消化食物呢?……………………()

A.4 B.1 C.3 D.6

二、综合题

15.动物结缔组织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6.一个成熟的番茄是一个_________,用开水烫过以后。表皮可以撕下来,这层表皮有_____作用,属于____组织,表皮以内的果肉属于_________,番茄中的种子属于_________。.

17.取三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然后把这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三块载玻片相同一侧的这滴培养液中,分别放食盐、冰块(不利刺激)、肉汁(有利刺激),预测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并解决以下问题:

(1)在每块载玻片图的下方括号内用箭头表示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2)你应借助于什么观察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并且写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目标

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能力;

2、通过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

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

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初中化学。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在讲述种子形成的时候,应该注意呼应前面讲过的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前面曾经讲过的种皮、胚、胚乳都要在这节课里找到来源。到这里为止,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这一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来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可让学生尝试用连接线将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的结构联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思考和讨论胚珠与种子的数量关系,回答出果实里种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关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图,绘制一张幻灯片,将根尖、叶片、木本茎的结构图分别绘在图中根尖、叶片和茎的附近。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使学生认清植物体中的各个器官确实是由维管束联系到一起的(根尖中开始出现导管,尚未形成维管束,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才逐渐出现维管束,这一点应该向学生讲清楚)。通过维管束的运输功能,还能够把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

篇3:细胞生物教学方案

细胞生物教学方案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等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进一步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3、通过示例与学生一起对已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有效梳理的能力;

4、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并学会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和掌握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基本概念;

2、复习单细胞生物,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并学会运用来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小组内活动:指导各学习小组本章各节你认为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什么是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有何变化?

3、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有何变化?

4、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什么分不开的。

5、细胞分裂过程如何?染色体有何变化?

6、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有何变化?

第二节:

1、细胞分化形成各种什么?

2、组织概念→分类→各组织的特点及功能

3、器官的概念。

4、系统的概念,强调是动物特有的结构层次

5、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

1、植物体有几大器官?分为哪两类?

2、植物体有哪些组织?

3、植物体结构层次如何?

4、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四节:

第一部分:以草履虫为例复习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它如何依靠一个细胞完成一切生理活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部分:小组间活动:各小组就自己的问题向发问,其他小组抢答,答对的有资格反问或点问其他小组。

第三部分:练习完成《长江全能学案》37面四、五、六题填表。

篇4: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案

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案

一、复习提问

1、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动植物细胞有哪些区别?

二、引言

一粒种子是如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一只小猫是如何发育成一只成熟的个体的?其实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三、讲授新课

1、讲解:受精卵形成后,逐渐形成一个由多细胞组成的细胞团。这个过程可以用橡皮泥来模拟。(1)用橡皮泥做成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球。用这个球代表受精卵。(2)将橡皮泥一分为二,但仍让这两部分粘在一起。再将每个部分一分为二,也仍让它们粘在一起,如此分裂下去,最后形成一个细胞团。

2、提问:以这种方式分裂,一个细胞经过2次分裂可产生多少个细胞?4次分裂可产生多少个细胞?6次呢?

3、什么叫细胞分裂呢?(请学生回答)之后播放录象:细胞分裂。

并请学生注意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有何变化?所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是否相同?

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节: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最后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5、提问:细胞分裂有何意义?(提示学生从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两方面进行回答)

单细胞生物:增加生物体个数。

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个数。

6、什么是细胞生长呢?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回答。

7、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在结构上是相同的,但为什么生物体会有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呢?那些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呢?(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了各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一个受精卵就这样经分裂、分化和生长,最终长成了一个生物体。

8、身体的哪些生理现象可以说明细胞是在不断的分裂、生长、衰老、死亡,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头屑脱落、伤口愈合等)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回顾上节知识,加深印象和理解。

使学生更为形象的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录象更加深刻的理解细胞分裂及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变化,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使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结果。

篇5:生物世界人种教学方案

生物世界人种教学方案

自主学习:

1、根据 方面的特征、世界的人种主要有 、、___________ 三种。人种划分的重要标志是 ,这主要与各地 的`强度密切相关。

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东部。

3、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洲、非洲北部和亚洲 部 和南部及 洲。

4、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的 部和 部。

5、欧洲主要以 人种为主、非洲人种主要是 、东亚的人种主要是 、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 人种。

6、大洋洲和北美洲分布着黑人,是因为 产生的。

合作探究:

1.读本45页图3-5.3-6.3-7完成下表

肤色头发面部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2. 非洲黑人头发卷曲,皮肤较黑;北欧人得鼻子高而窄,和地理环境有设么关系?

3.读本46页图3-8思考除亚洲外,还有哪几洲黄种人较多?

巩固练习: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我国主要是________人种。

2、以混血人种为主的大陆是 ( )

A、亚洲大陆B、非洲大陆C、南美大陆D、北美大陆

3、混血人种是 ( )

A、另外的人种B、该人种血液较浑浊 C、人种间通婚的结果 D、该人种皮肤变色

4、阿拉伯和印第安人分别属于 ( )

A、白种人和黄种人 B、黄种人、黑种人 C、黑种人、白种人 D、白种人、黑种人

5、因纽特人属于 (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学后反思:(略)

篇6:形形色色的生物教学方案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2.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的态度、创新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的特征的知识,初步形成乐于探索的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的编写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通过插图描述生命现象,引领学生体会生物的基本特征。本节课在设计意图上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取学校附近池塘里的水样,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生物,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命现象,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中不直接告诉学生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而是组织学生根据教材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是媒体展示、实物展示等),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中尽量多地收集一些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丰富拓展知识。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思维和想像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关于教材中所提到的生物的.四点特征,只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以增强感性认识,能够利用这些特征区别生物与非生物,而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则不需要展开来讲。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物知识,认识和熟悉一些生物。有些学生还饲养过小动物、养过花草、参观过动植物园等。一些学生通过阅读书籍、看电视等途径已经能够初步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但对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就很难表达清楚。

〖教学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石、水、土等将大自然打扮得生机盎然,绚丽多彩。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

下面请同学们看从西虹桥下取来的一烧杯水,我吸取一滴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加上盖玻片。放在显微投影下,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你是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

“我看见了6种生物,但我不认识它们,我认为能运动的都是生物”,一名学生回答。

“我认为老师在移动载玻片时,对震动有反应的都是生物”,另一名学生回答。

“大家说的似乎有一些道理,根据你们的观点,我们来判断下面两幅图中(机器狗和蘑菇)哪一个是生物?”

“当然蘑菇是生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马上说:“按照同学们的观点,能运动的是生物,那么机器狗应该是生物而蘑菇应该是非生物。”

这时同学们没了主意,急于想知道什么是生物?

我说:“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那么我们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征?(不说外貌特征)请小组讨论。”

同学讨论后回答:“人可以从小长大”“人有寿命,可以生老病死”“可以呼吸”“可以睡觉”“可以生儿育女”“需要营养”“可以吃饭、喝水”“可以排出废物”“可以运动”等。

篇7: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方案

关于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能力目标: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方法:探究式、讲解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

1、什么叫生物多样性?

2、研究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

二、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

三、教师点拨:

1、什么叫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内容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形式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研究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举例

间接使用价值:举例

潜在使用价值:举例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在本节课内,我学到了。

五、巩固提升:

练习:《基础训练》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篇8:高一生物内容构成教学方案

高一生物内容构成教学方案

一、糖类和脂质

元素类别存在生理功能

糖类C、H、O单糖核糖C5H10O5主细胞质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

脱氧核糖C4H10O5主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

六碳糖:葡萄糖

C6H12O6、果糖等主细胞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70%以上);

二、糖

C12H22O11麦芽糖、蔗糖植物

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糖原(肝、肌)动物

脂质C、H、O

有的还有N、P脂肪动、植物储存能量、维持体温恒定;

类脂/磷脂脑、豆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胆固醇动物动物的重要成分;

性激素促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

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三、鉴别实验

试剂成分实验现象常用材料

蛋白质双缩脲A:0.1g/mLNaOH紫色大豆

鸡蛋

B:0.01g/mLCuSO4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花生

还原糖班氏(加热)砖红色沉淀苹果、梨、白萝卜

淀粉碘液I2蓝色马铃薯

○具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四、无机物

存在方式生理作用

结合水4.5%

自由水95%部分水和细胞中

其他物质结合。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绝大部分的水以

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参与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3.水是细胞生活的液态环境;

4.水的流动,把营养物质运送到细胞,并把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

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如K+、

Ca2+、Mg2+、Cl--、PO2+等1.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2.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五、小结

化合有机组合分化

化学元素化合物原生质细胞

○原生质1.泛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但并不包括细胞内的所有物质,如细胞壁;

2.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核酸、蛋白质(和脂类);

3.动物细胞可以看作一团原生质。

○细胞质: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

○原生质层: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为一层半透膜。

篇9:生物绿色植物的一生教学方案

生物绿色植物的一生教学方案

绿色植物的一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重点)

2、描述根生长的原因。(重点)

二、教学重点:

难点:1、描述根尖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的生长部位实验。

三、教学准备:

1、培养小麦幼根。

2、根尖的纵切玻片标本;导管的模型。

3、FLASH:(1)根尖的基本结构;(2)根的生长;(3)重力对根生长的影响。

4、视频文件:根的生长。

5、用培养皿培养小麦种子,使其长出数条幼根。上课前一天,将幼根朝上放置,盖上培养皿盖,使根毛大量长出。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小资料]:1.有人曾对一年生苹果树苗的根系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其分支总数达50000条之多,而树干分支不过10条,也就是说根的分支能力是地上部分的数千倍。

2.一株黑麦平均每天长出11490万条根毛,每天伸长80km多,从萌发到抽穗,约有150亿条根毛。

[提问]:阅读了这两则小资料,你有什么疑问?

[讲述]:同学们提出的

阅读资料,提出疑问:(1)根的生长速度为什么这么快?(2)根毛是什么?(3)为什么根有大量的根毛?(4)根的结构是怎样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根尖的结构:由尖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

观察实验:小麦根尖的结构。疑问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希望通过学习,自己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提问]:能说说你所了解的根具有什么功能吗?

[出示]:人参和玉米根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根还有贮藏、支持作用。

[讲述]: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根的结构。

[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培养的小麦的幼根。在根的靠近尖端的部位生有许多白色绒毛状的结构,叫做根毛。

[讲述]: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各种植物根尖的结构基本相同。

[观察]:请同学们对照书上插图,认识根尖的四个部分。

[指导]:用放大镜观察根尖,就可看到幼根上距离顶端一段距离的地方,长着密密的根毛,多得数不清,这就是成熟区。靠近顶端的根毛短小一些,另一端的根毛有些已经枯萎了。

根毛的下部,白色光滑的部分是伸长区;再下部稍稍发暗的是分生区。根尖顶端略带一点黄色的帽状体是根冠。

[再观察]: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永外装片,再对比根尖模式图,了解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大小、形态等特点,填写“根尖的结构比较”图表,总结出根尖的基本结构。

积极回答:吸收水分,输导、固着作用。

仔细观察,认识根毛,了解根尖的概念。

利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熟悉四个部分。

根据老师的指导准确分清四个部分。

两人一组进行观察,认识根尖四个部分的细胞大小、形状和排列。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根的生长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细胞大小

细胞形状

[提问]:同学们在观察装片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课本内容没有提到的结构?

[表扬]: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他提到的管状结构就是导管。

[出示]:导管的模型。

[讲述]:在根尖的成熟区及其以上的部分,一些细胞死亡,细胞之间的横壁消失,细胞核、细胞质消失,形成了一条上下贯穿的管状结构,这就是导管。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是靠导管运送到植物上部的茎、叶、花、果实、种子的。

[播放FLASH]:根尖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小资料告诉我们根的分支生长的速度是很强的,那么根究竟是如何生长的?

[讲述]:根的生长与根尖的结构有关,根尖的哪个部位和根的生长直接有关

通过直观地观察,总结出:根冠的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分生区的`细胞体积较小,近似正方形,排列紧密;伸长区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成熟区的细胞体积也较大,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举手回答:发现了染成红色的管状结构。

把补充的知识记录在书上,了解导管的形成,认同导管的功能。

系统性地重温根尖结构,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探究实验:根的生长部位呢?下面就让我们利用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根尖的什么部位生长得最快?

[作出假设]:伸长区生长得最快。

[设计实验]:取一株幼根长约2cm的蚕豆幼苗(根较直和粗壮,便于实验和观察)。将根平放,吸去水,用圆珠笔轻轻地画四条横线(或用黑线轻轻地扎在幼根上)。测量各部分的长度,填入实验记录表中。再将幼根培养24h后,再次测量各部分的长度,将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算出净增加长度。

根尖生长记录表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实验前长度

24h后长度

净增加长度

[得出结论]:根尖的伸长区生长得最快。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根尖伸长的原因。

[结论]: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

[提问]:你能推测出根冠和成熟区的功能吗?

[提示]:根毛是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设计,全班交流后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

课后完成根尖生长记录表,第二节课进行汇报。发现:越接近根尖处,横线的距离越大,而幼根上部的横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讨论回答:分生区细胞不断地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使根尖的长度不断地增加。

说出根冠有保护作用,成熟区的特点是具有大量根毛。

认同这样的结构能增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讨论]:为什么移栽幼苗时,一般要带个土坨?

[讲述]: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

[播放FLASH]:重力对根生长的影响。

[讲述]:根还有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这对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利。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防止幼根的损坏。

观看FLASH,认同根的向地性

五、板书设计:

第3单元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教案

高中生物教育反思

人教版初中生物细菌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鸟的教学设计

鸟类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

浅谈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的几点策略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特点浅析

高一生物工作计划

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方案
《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生物的生命现象教学方案(共9篇)】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设计2022-07-22

高中生物阶段教学反思2024-01-05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方案论文2023-05-24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说课稿2023-03-07

初中生物教案2022-10-05

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2022-08-09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教案2023-01-17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2023-02-10

初一生物教案2022-04-29

八年级生物教案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