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我长大了》

时间:2024-03-23 07:15:3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班音乐:《我长大了》(共9篇)由网友“ass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班音乐:《我长大了》,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音乐:《我长大了》

篇1:大班音乐:《我长大了》

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中的不同曲调。

2.会听音乐节奏做出动作。

教学目标

1.学唱歌去,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感受长大的心情

环境准备

篇2:大班音乐:《我长大了》

过程与策略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词意境,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说说学会了。。。。

二、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歌词内容,熟悉歌曲。

3.教师范唱。引导幼儿跟着教师的节奏感受情感。

三、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和教师接唱。

四、幼儿结合自身

有 效 语 言 设 计

1.开学啦,小朋友都上大班了,暑假你在家里学会了什么?

2.那我们一起来发音练习吧!

3.说说自己还会做哪些事情,把他唱到歌曲里去。

环境辅助

主题的引入

学唱歌曲

接唱游戏

篇3:大班音乐教案:等到我们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尝试仿编歌词。

2、激发幼儿快些长的愿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尝试仿编歌词。

环境与材料:

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激发幼儿快些长的愿望。

一次备课

一、听故事

1、教师将歌词改变成故事:有一个男孩叫亮亮,有一个女孩叫芳芳……

2、提问:

故事里面到了谁?

亮亮长了要什么?

芳芳长了要什么?

二、欣赏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

2、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3、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将幼儿按男孩女孩分组,男孩扮亮亮,女孩扮芳芳。

2、教师带领幼儿,不加伴奏,分角色对唱。

3、教师弹琴伴奏,带领幼儿分角色对唱。

4、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跟录音分角色对唱。

四、自编歌词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朋友们长后想做什么?

2、教师助幼儿将他们的想法仿编成歌词,并试着唱一唱。

活动反思:

现在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了,长高了,会跳舞会唱歌,很能干。但有些幼儿仍然十分依赖于父母亲,对自己行为、能力缺乏信心,不愿意尝试接受新鲜事物。针对这一现象我首先进行了此次主题活动中的《我长了》教学活动,此次活动,让幼儿在通过自己观察、发现、讲述、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中来意识到自己已经长了,可以自己做许多事情了。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尤其是在讲述自己长的变化时都抢着讲述,乐于与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幼儿积极响应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做值日生,并在墙饰中留有一版块“我是小小值日生”,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基本上能把卫生打扫干净。尤其是沈宇瞳小朋友,过去自己的事情从来不做,自从进入中班 后,仿佛换了个人似地,当起了值日生,坚守职责,小板凳摆放得整整齐齐,桌子擦得干干净净。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真的长了,我们心里由衷的高兴。

本主题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在开展活动时为了使活动变得有趣,我有了一些创新的想法。现在的幼儿接受的新鲜事物多、想象力丰富,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好奇、求知的欲望了也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发现、尝试、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进行起来师生都感到轻松、愉悦,幼儿接受得快、掌握好。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亲自体会到自己长了,不用教师的助会做简单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篇4:大班音乐教案:等到我们长大了

活动目标:

知道家人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辛苦。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并记录下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

图片,绘本,音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妈妈肚子的图片、孩子哭闹的图片、妈妈喂奶的图片、爸爸逗孩子开心的图片等。

2.提问:你们从图片上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你说一说。

3.小结:家人养育我们非常辛苦,现在我们长了,我们也要爱他们,回报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讨论:我们长了。

提问:你今年几岁了你觉得你长了吗那你可以做些什么

二、欣赏绘本《敬茶》,感受绘本里小朋友对家人的爱 幼儿自由讨论:除了可以给家人敬茶,我们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

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鼓励幼儿多说,但要说得实际,是自己这个年龄可以做到的。(如扫地、做清洁、泡脚、按摩等)

三、填写记录表

1.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你想为家人做的事情。教师可简单示范一幅,不要求幼儿画得有多好,能形象表达出做的什么事情即可。

2.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幼儿填写记录表。

四、分享记录表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本给家分享一下,说说自己能为家长做些什么,鼓励幼儿胆分享。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表,回家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篇5:《我长大了》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长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选择活动形式将“我”长大了的画面表现出来。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3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关心自己的父母。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教幼儿热爱家庭、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活动准备

1、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

3、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听音乐做律动。

(1)让幼儿自由观察教室的环境。

(2)老师:你在教室发现了什么?(小衣服、小鞋子等)这些你能穿的合适吗?

2、引导幼儿简单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1) 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老师:小时候的衣服、鞋子你们都穿不合适了,为什么?长大了你们学会了哪些本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吗?是谁辛苦把你们养育大的?我们要怎样对待他们?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

(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从婴儿长大的,现在已经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爸爸妈妈辛苦把自己养大,要懂得感谢他们,关心他们。

3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

5相互欣赏和介绍作品,结束活动。

小结

(1)引导幼儿体会成长的快乐并教育幼儿学会更多的本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关心他们。

(2)幼儿听音乐——《我长大了》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参与积极,准备的教具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方面,没能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如果能够增加一个让幼儿亲自体验的环节,让幼儿感受一下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的快乐与满足,并从不同的交流讨论中增强情感的体验。

3、幼儿的积极性调整上还有待提高,幼儿的发言面不广,有好多幼儿是想说而不敢说。对幼儿的激励语、评价语应该更丰富些,这样有待于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后应在这方面多加锻炼和提高。

篇6:大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

大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在长大,萌发长大了的自信心,逐步形成自我意识。

2、知道自己长大了不仅表现在外形上的变化,还应变得更能干,有更多的本领。

3、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萌发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并懂得为之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跳绳、筷子、水果模型、幼儿衣裤、鞋子、书本、铅笔、书包、文具盒等。

2、幻灯片

3、题板、小笑脸等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提问,导入主题“我长大了”

1、教师与幼儿热情打招呼,幼儿有礼貌的回应。

2、教师提问:你们是哪个班的小朋友?(你们都已经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是上什么班的,那时你几岁?为什么你们要从小班升到大班?可以一直上小班吗?

(幼儿意识到自己在不断长大)

二、通过体验、发现自己长大了有哪些变化。

1、感受身体上的变化,发现自己的外形长大了:

教师出示幼儿小时候的衣服让孩子比一比还穿的.下吗,从而发现自己长高了,变胖了。

2、通过交流、操作,感受自己的本领也增强了:

提问:“小朋友,你们想想,你长大了,除了身体上有变化还有其他方面的

变化吗?”“有什么本领是你会做的,但是小班的弟弟妹妹他们不会?”引导幼儿讨论、相互交流自己长大了有些什么本领。根据刚才幼儿说的本领,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

通过做题板,说说自己会独立完成那些事。让幼儿领悟作为大班的幼儿应该会做些什么。

认识题板(通过幻灯片演示认识题板上的字)——幼儿在自己会做的事上贴上笑脸——请幼儿个别演示如何完成这些事——评选出“最能干之星”——小结:作为大班幼儿应该尽量学会这些本领。

三、延伸部分

1、幼儿观看小学生上学、学习的情景图片。简单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

2、说说小学生要会些什么?

3、延伸出:“你们再长大点也要上小学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4、幼儿操作整理好书包

四、结束:幼儿背起书包排好队。

五、音乐中退场,结束活动。

篇7:大班主题:我长大了

活动准备:

1、教室环境布置(把四个分别装有婴儿衣服、鞋子,幼儿衣服、鞋子的篮子放在教室明显的地方)、音乐磁带、录音机、幼儿“爱劳动”图片若干、画报若干

2、幼儿人手一张16开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若干

活动过程:

1、伴随轻快的音乐走进教室,导入活动。

(1)让幼儿自由观察教室的环境。

(2)引导语:你在教室发现了什么?试穿一穿,看看这些衣服鞋子哪些你能够穿得合适?

2、与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坐下,进一步引导幼儿简单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1)引导语:婴儿的衣服鞋子你们都穿不合适,是为什么?长大了你们学会了哪些本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吗?是谁辛苦把你们养育大的?我们要怎样对待他们?

(2)通过与幼儿相互讨论交流,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从婴儿长大的,现在已经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并能做许多弟弟妹妹做不到的事情,是爸爸妈妈辛苦把自己养大的,要懂得感谢他们、关心他们。

3、出示图片和画报,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1)依次出示幼儿“爱劳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图片上他们有几岁?他们在做的事情你能做吗?

(2)出示画报,引导幼儿观察画报中有哪些图片是关于成长的?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说说长大了,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

4、与幼儿讨论要求,幼儿自由分组进行活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

(1)鼓励幼儿把刚刚说到的“我长大了,能做或想做的事情”画下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面内容丰富。

(2)找找看画报里面有没有你认为是关于成长的图片?找到后把它剪下来,放到桌面上的篮子里。

(3)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形式进行操作。

5、相互欣赏和介绍作品,结束活动。

(1)与幼儿一起把作品贴到主题园“我长大了,我能做,我想做???”中去。引导幼儿欣赏主题园,让幼儿说说自己作品的内容。

(2)鼓励全体幼儿,表扬有创造性,整洁的作品。

(3)幼儿收拾桌面上的废纸放到垃圾筐里。

篇8:《我长大了》大班社会活动

《我长大了》大班社会活动

《我长大了》大班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自己在逐渐长大的愉悦和自豪,感恩长辈。

2、用比较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成长变化,表达自己的感受。

3、比较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活动准备:

1、两名幼儿成长照片一组。

2、幼儿生活、学习的成长历程PPT。

3、音乐《火车开了》。

活动过程:

一、分享成长的快乐

1、猜照片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猜照片”,请你们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宝宝是你们中的谁?

2、教师把幼儿1岁、2岁、现在的照片呈现出来,请幼儿猜一猜。

二、回忆成长历程

1、出示PPT,共同观察回忆成长的过程

师:小时候的你是什么样子的.?现在长大的你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2、抚养你们长大的过程中是谁照顾你们,谁最辛苦?

小结:对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都付出了许多艰辛劳动,我们要关心、体贴他们。

三、发现成长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身高、体重数据测量表,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观看PPT,并说说从动作、自理能力等方面自己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3、引导幼儿观看PPT,并说说从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自己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4、师幼共同归纳总结成长的变化

四、表现成长的喜悦

1、游戏:火车开了,展示现在能干的我。

2、教师小结并引出讨论话题:你喜欢自己这些变化吗?你还会变吗?你希望自己将来变成什么样子?

篇9:《我长大了》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产生愉快来园的情感。

2、鼓励幼儿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快乐上幼儿园的感受。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从中体验到上幼儿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活动难点:

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愉快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人纸偶或布袋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人纸偶,导入话题。

①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会是谁呢?(出示小人纸偶)

②师:我们一起来为这个小人纸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好不好?

二、教师讲故事,幼儿听完故事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师:乖乖对它们说了什么?

②师:小花猫、小熊、妈妈是怎么回答乖乖的?

③师:我们小朋友也是和乖乖一样第一天来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小结:我们小朋友也长大了,所以来上幼儿园了。我们也应该向乖乖学习,每天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

三、教师启发幼儿自己设计动作表示自己长大了。

(教师可先给幼儿示范一个,让表现好的小朋友上前来示范。)

活动反思:

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长辈们都是围绕着一个孩子在转,特别是祖父母辈的老人更是溺爱有加,无疑养成了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本班孩子大多因祖父母同在成飞社区,平时由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包办代替严重,孩子们缺少应有自主锻炼,孩子们对家的眷恋,对家人的依依之情又显得尤为突出。在此情感的支持下,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小班幼儿意志还比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严格的朝着目标和重点开展这节课,一环扣着一环,首先是通过观察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从中发现自己长大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其次通过穿衣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身体的长大,这个环节进一步感知身体的成长让幼儿知道自己真的长大了,教师用欣喜的语气感染幼儿,对幼儿的成长表示肯定、欣赏,从而激发孩子对自己的长大感到快乐、自信和自豪的情感,再通过看图片和讨论以及幼儿自己实践整理实物,对幼儿能力上成长加以肯定和赞扬,使幼儿对成长的感知由身体过渡到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自己成长的自信和自豪感。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重点。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这个问题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困惑的,其实我也看很多名师上课,她们的活动给我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整个活动犹如和孩子之间一次轻松的谈话,简单、明了、清晰,同时在谈话过程中也能完成整个活动预期的目标”,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尝试很努力去找这种感觉,当然我知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我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大班幼儿毕业典礼的活动方案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猴长大了》

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大班教育随笔我长大了

2022幼儿园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大班毕业典礼优秀活动方案

大班幼儿园毕业典礼主持词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

大班健康活动《我长大了》教案

大班音乐:《我长大了》
《大班音乐:《我长大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音乐:《我长大了》(共9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元旦活动方案2023-01-10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不生气了》2024-01-09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2023-12-22

大班毕业典礼方案2023-12-26

大班体育教案:我学蚕宝宝2022-11-24

元旦节幼儿园活动方案2023-01-23

《头发乱了》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2023-08-17

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主题反思2023-02-04

大班主题《我长大了》教案2023-11-20

幼儿园毕业典礼活动策划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