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误((合集10篇))由网友“芋泥啵啵啵”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犯错误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犯错误
一、无意识的“错误”
解释:做某件事情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个性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结果而导致的失误。
场景1:红苹果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孩子,总是“闯祸”。妈妈不知教育了她多少回了,但总是当时点头认错,下次照犯。上回妈妈买的荔枝很好吃,她想给正在看电视的爷爷吃,在厨房门口就直接给爷爷扔过去了,没想到正好扔在爷爷的老花镜上,老花镜掉在地上“怦”的一声摔碎了。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妈妈真是拿她没办法了。
给妈妈的建议:很多妈妈看到孩子闯祸了,就劈头盖脸地说一顿,而不和孩子讲清楚原因。而像红苹果这样大大咧咧的孩子,这样说说极有可能扭头就忘记了,所以下回接着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妈妈应该让红苹果看到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后果,承认自己的“错误”,分析犯错的原因,她就会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也就会少犯此类“错误”了。
二、好奇导致的“错误”
解释:因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采取一些“破坏”行为或相对“过激”的行为,导致一定的损失。
场景2:豆豆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从小到大,凡是看到没见过的东西,她都会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小的时候,豆豆只是过去看一下、摸一下。现在豆豆长大了,5岁多的她,见到什么稀奇东西就会直接冲上去探个究竟。妈妈很担心豆豆会伤到自己。
给妈妈的建议:对好奇导致的“错误”,比如想弄清新鲜事物的新奇之处,而把玩具等拆坏或者探究某些危险事物等,从本质上说这类不属于错误,而是探索世界的起点。
但这种探索有时候会很冒险,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或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就需要妈妈帮助孩子分析这种行为的利害关系。如果损失或伤害较小,妈妈不妨鼓励孩子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小心。如果进行严厉批评,孩子不仅不会为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而骄傲,反而会觉得自己无能,会自暴自弃。当然,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太冒险,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很大,妈妈就一定要马上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且非常严肃而中肯地告诉孩子错误所在、错误性质和危害,并帮助孩子找出改正的方法。
三、趋利避害导致的“错误”
解释:为了避免爸爸妈妈的批评指责,不得不犯的“错误”;或者为了“讨好”爸爸妈妈(如想让爸爸妈妈多陪自己)而犯的“错误”。
场景3:性格温和、一向乖巧的雯雯,自从上了妈妈报的绘画班就开始撒谎。有好几次,明明不是自己的画,妈妈检查画时,雯雯就把小朋友的画当自己的给妈妈看。妈妈对此很是不理解,觉得自己一直教育孩子要诚实、不撒谎,并且自己和丈夫也从来没有给孩子做这方面的不良示范,孩子之前也一直都很诚实、很听话,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
给妈妈的建议:对待孩子为趋利避害而犯的“错误”,比如说谎以避免妈妈的批评等,此类问题表面看来虽然在孩子,但究其根源却在于妈妈,妈妈应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太严,是不是过分看重事情的结果,致使孩子不得不犯“错误”。过高要求的后果,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孩子尽了努力仍得不到父母满意的回报时,便会犯上述“错误”。如果是这样,妈妈先作自我批评,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引导孩子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四、盲目模仿导致的“错误”
解释:婴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被孩子所吸引、模仿,从而导致“错误”。
案例:妈妈一回家,就看见客厅地上都是垃圾,亮亮拿着扫把正在扫,可是越扫越乱。妈妈问:“亮亮你又在淘气,怎么把垃圾都倒在地上了。”亮亮看见妈妈绷着脸,小声说:“妈妈,我想帮你打扫卫生,可是……”
给妈妈的建议:孩子是好心办了坏事,妈妈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弄得乱七八糟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妨再给孩子做个示范,教孩子正确收垃圾的方法,然后让孩子把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妈妈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孩子乐于参与,多做几次,孩子就不会帮倒忙了。
总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错误,都应把错误转化成最好的教育资源。父母要少一点训骂与指责,使孩子从“错误”一步步走向“正确”,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篇2: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误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误
面对孩子犯的各种“错误”,父母应该认清孩子犯错误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人都是在不断犯错误之后才懂得分辨是非对错,慢慢成长起来的。一般来说,孩子所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无意识的“错误”
解释:做某件事情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个性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结果而导致的失误。
场景1:红苹果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孩子,总是“闯祸”。妈妈不知教育了她多少回了,但总是当时点头认错,下次照犯。上回妈妈买的荔枝很好吃,她想给正在看电视的爷爷吃,在厨房门口就直接给爷爷扔过去了,没想到正好扔在爷爷的老花镜上,老花镜掉在地上“怦”的一声摔碎了。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妈妈真是拿她没办法了。
给妈妈的建议:很多妈妈看到孩子闯祸了,就劈头盖脸地说一顿,而不和孩子讲清楚原因。而像红苹果这样大大咧咧的孩子,这样说说极有可能扭头就忘记了,所以下回接着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妈妈应该让红苹果看到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后果,承认自己的“错误”,分析犯错的原因,她就会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也就会少犯此类“错误”了。
二、好奇导致的“错误”
解释:因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采取一些“破坏”行为或相对“过激”的行为,导致一定的损失。
场景2:豆豆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从小到大,凡是看到没见过的东西,她都会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小的时候,豆豆只是过去看一下、摸一下。现在豆豆长大了,5岁多的她,见到什么稀奇东西就会直接冲上去探个究竟。妈妈很担心豆豆会伤到自己。
给妈妈的建议:对好奇导致的“错误”,比如想弄清新鲜事物的新奇之处,而把玩具等拆坏或者探究某些危险事物等,从本质上说这类不属于错误,而是探索世界的起点。
但这种探索有时候会很冒险,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或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就需要妈妈帮助孩子分析这种行为的利害关系。如果损失或伤害较小,妈妈不妨鼓励孩子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小心。如果进行严厉批评,孩子不仅不会为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而骄傲,反而会觉得自己无能,会自暴自弃。当然,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太冒险,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很大,妈妈就一定要马上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且非常严肃而中肯地告诉孩子错误所在、错误性质和危害,并帮助孩子找出改正的方法。
三、趋利避害导致的“错误”
解释:为了避免爸爸妈妈的批评指责,不得不犯的“错误”;或者为了“讨好”爸爸妈妈(如想让爸爸妈妈多陪自己)而犯的“错误”。
场景3:性格温和、一向乖巧的雯雯,自从上了妈妈报的绘画班就开始撒谎。有好几次,明明不是自己的画,妈妈检查画时,雯雯就把小朋友的画当自己的给妈妈看。妈妈对此很是不理解,觉得自己一直教育孩子要诚实、不撒谎,并且自己和丈夫也从来没有给孩子做这方面的不良示范,孩子之前也一直都很诚实、很听话,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
给妈妈的建议:对待孩子为趋利避害而犯的“错误”,比如说谎以避免妈妈的批评等,此类问题表面看来虽然在孩子,但究其根源却在于妈妈,妈妈应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太严,是不是过分看重事情的结果,致使孩子不得不犯“错误”。过高要求的后果,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孩子尽了努力仍得不到父母满意的回报时,便会犯上述“错误”。如果是这样,妈妈先作自我批评,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引导孩子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四、盲目模仿导致的“错误”
解释:婴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被孩子所吸引、模仿,从而导致“错误”。
案例:妈妈一回家,就看见客厅地上都是垃圾,亮亮拿着扫把正在扫,可是越扫越乱。妈妈问:“亮亮你又在淘气,怎么把垃圾都倒在地上了。”亮亮看见妈妈绷着脸,小声说:“妈妈,我想帮你打扫卫生,可是……”
给妈妈的建议:孩子是好心办了坏事,妈妈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弄得乱七八糟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妨再给孩子做个示范,教孩子正确收垃圾的方法,然后让孩子把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妈妈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孩子乐于参与,多做几次,孩子就不会帮倒忙了。
总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错误,都应把错误转化成最好的教育资源。父母要少一点训骂与指责,使孩子从“错误”一步步走向“正确”,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篇3:孩子犯错误应该如何对待
今天阳光明媚的日子,老师组织小朋友们游戏活动,活动后让孩子们去喝水,但平时很爱喝水的东东却坐在小椅子上不动,手在不情愿的玩弄着衣服上的拉链头。老师顿时就感到很纳闷:这个喝水大王今天怎么不去喝水了呢?老师走到东东面前提醒道:“东东,过来排队喝水了哦!”
东东似乎没听见老师说话,还是低头闷闷不乐地玩弄拉链头,老师蹲下又对他说:“东东,小朋友们都在喝水,你不是最爱喝水吗,怎么不去喝水呢?”东东抬起头,眼泪在眼眶里转圈,老师摸着东东的头说:“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能告诉老师吗?”他带着哭腔轻声地对我说:“老师,我尿裤子了!”这时,老师才注意到东东的裤子湿了一大块。东东调皮、聪明、可爱,很受我们和孩子们的喜欢,但是他也很要面子,“尿裤子”对东东来说:在小朋友面前很失面子的,所以为了不让其他小朋友看见,我就把他拉到了午睡室准备给他换裤子。
我抚摩着他的头说:“是你玩得太投入了忘了上厕所了,是吗?”东东点了点头说:“老师,妈妈知道了会骂我的。我好怕。”“那我们不告诉妈妈,好吗?”东东虽然答应了,但他还是有点犹豫,我知道他还在不放心,于是,我就又补充了一句:“那我们先去换裤子,然后把裤子洗干净放学的时候就会干的,我们再换上,这样妈妈就不知道了。”这时,东东的小脸也终于放松了,我边给他换裤子边告诉他:“以后可不能再尿裤子了,不然我可不能为你保密了哦。”东东使劲地点了点头说:“嗯,我以后不会让裤子湿了。”就这样这件事成了我和东东的秘密。
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更不要说孩子了。在日常活动中,当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有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尽量不要让他们的幼小心灵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去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相信我们的这个举动会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4: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常说,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教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求知”,所以我们会把一些规矩常常挂在嘴边,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自律能力差,我们更要常立规矩,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一些日常行为规范:上课不要随便讲话、不要随手乱丢垃圾、与同学相处要文明等等,我们甚至会说上千遍万遍。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往往抑制不住心里的愤怒:怎么说了这么多,还有学生记不住?对犯错的孩子一顿批评。面对老师的训斥,孩子大概一开始就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这些训斥他真的听进去了吗?下次真的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吗?还是迫于老师的威严他暂时知错了,过后,还是会犯呢?一切都有可能,我们不得而知。那么,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呢?《人品未失・凳子倒了之后》一文中,我得到了启示。
首先,教师要冷静,在心理上接受犯错误的学生,能容忍。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错误中成长是每一个人必经的过程,只有我们接受了这个既成的错误,我们才能去选择合适的方法,弥补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有效教育这个犯错误的学生。“容忍儿童犯错,是对儿童的一种理解,也是一种胸襟。”我想,这也可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平添教师的个人魅力。
其次,教师要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查明原因再教育才更具针对性,万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对着犯错的学生一通批评,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第三,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弄清原因的前提下,教师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步步分析、一句句说教,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做错了。(www.fwsIr.com)教师还要做到“因地制宜”,面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冷冻法,旁敲侧击法,暗示法,感化法等,创造适宜的心理和外部氛围,耐心等待学生自我反省、悔过、自新”。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有些孩子面对教师的说教可能无动于衷,这就要求我们“打持久战”,持续关注、继续教育,直到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决定改正错误为止。
第四,教师要学会放手。对于一些学生间的小矛盾,对那些没有酿成严重后果的突如其来的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给学生创造适度的自我教育空间,学生之间商量来的解决对策比起教师的`批评教育有时更为有效,而且,这也是让学生在学着生存,提前在小的环境中去适应社会规则。
文中说“面对犯了错的学生(有时甚至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给以狂风暴雨般的打击,往往不如施与春风化雨般的滋润。物细无声啊,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与呵护,从而健康成长”。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一生中难免会犯错,而处于道德面貌形成阶段的儿童,犯错的可能性更大。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一定要冷静思考、耐心应对,“如果再大声呵斥、批评指责、讽刺挖苦,会伤了犯错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再愧疚和自责,并对老师和教育心存怨恨。而老师的宽容,却是知时节的春雨,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及呵护,会使学生心存感恩,幡然醒悟”。这时,“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会成为他们“真正的约束”
篇5: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乱丢东西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乱丢东西
1、纠正其不良行为
如果孩子总把东西丢到地上,父母可以准备几个大纸盒,让他把东西扔到纸盒里。
2、不予理睬
对于孩子乱扔东西的劣习,父母可以不予理睬。父母可以任由孩子乱扔的东西散在地上,等孩子要用但又找不到的时候,再和他一起收拾,放回原处。使他有对比,知道哪种结果(散在地上或放在原处)是好的,从而慢慢地改正扔东西的习惯。
3、告诉孩子应物归原处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给他讲家里要有秩序(什么东西放在哪儿要有规定)的道理。物品用完了,要放回原处,下次再用,就能马上拿到。也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教给他这个道理。
4、给予孩子适当的惩罚
父母应当明确地告诉孩子,把餐具扔掉后就不能吃饭。一次不行,可以多试两次,他实在饿了,给他可以用手拿着吃的食物,绝对不要心软。
5、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要把家中收拾得干净、整洁。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也就不好意思随处乱扔东西了。
6、表扬孩子的好习惯
如果有一天孩子主动收拾物品了,哪怕只放好一两件,也要大大表扬。表扬对巩固行为有很好的效果,受到表扬的行为非常容易再出现。
7、增加孩子音乐方面的玩具
有的孩子扔东西是为了听不同的.声音,可以给孩子买小钢琴或敲击的木琴,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8、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
经常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整理好了之后与孩子一起欣赏,让孩子感受整洁的房间所具有的美感。
9、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乱扔东西是否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主要由父母的态度来决定。父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孩子开始掌握这项技能的时候,提供给孩子一些适当的玩具,比如线球、皮球等,并创造一个安全、宽敞的环境,让孩子扔个够。但当他慢慢长大后,应注意逐渐淡化他的扔东西行为,以免其养成不良的习惯。
篇6:父母如何对待智力落后的孩子
父母如何对待智力落后的孩子
一、应该听取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及其他专业工作者的意见,不要自作主张。
二、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父母与老师必须以同一方式训练智能不足的儿童,因为这些儿童特别需要在反复不断的操作训练中发展他的技能,仅仅让孩子对一些原则、知识有所了解是不行的。因为对于不同的训练方式,他们比正常儿童更容易感到困惑。所以,不论在学习的要求上或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上,父母在教导儿童以前,必须先了解并熟知老师的教导训练方式,以便相互配合。
三、尽量提供学习机会。
四、真诚的赞美,赞美与奖赏是一种有效的力量。当儿童表现良好时,父母必须明确地表示出欣赏与赞美。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世界。往往父母认为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孩子的眼光中却是很大的成就呢!但是,也要记住,不适时或过度的赞美将使儿童感到虚伪,甚至厌恶。
五、不提过度的要求,要针对儿童的能力提出合理的要求。因为太困难的要求只会使儿童感到失败、颓丧。聪明的父母应避免使儿童陷于困境。如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不应要求他静坐很长时间。一般说,儿童在他的能力足以承担的情况下,才愿意试着去学习。如果一个儿童对某一件事表示毫无兴趣并断然拒绝时,父母就要想到这件事对他可能太困难了,因此,不要强迫他去做,否则是有害无益的。
六、坚定一致的态度,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一定要一致。对儿童许下的诺言,必须遵守;对儿童的要求,必须贯彻始终。
七、要有耐心,智能不足的儿童,常常经过多次的教导训练,仍然没有学会干一件事。但是,如果教的内容是他能力做得到的,并且是与以前曾经学过的东西有关连的,那么,只要不断地多次反复,他终将学会的。在这期间,切勿中途放弃,并且当他忘记时不要责骂,要耐心地反复给予教导。
八、言教不如身教,智能不足的儿童对抽象的说明不易了解,具体的示范才是最好的教导方式。比如,要他们学拿筷子或清扫房间,要多次亲自做给他们看,并从旁指导。父母的态度应是“让我们一起做做看”,而不是命令式的“你要做这、做那”。父母的热心帮助将使儿童比较容易地完成一件事情。
九、重视日常生活的训练,父母应尽早帮助智能不足的儿童养成日常生活习惯,并且,除非有非常必要和充足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变。比如,起床时间、刷牙洗脸的顺序、饭桌位置的安排、上床的时间以及其他许多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及活动,等等。这样,既可以使孩子尽可能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又能从心理上形成安全感,有利于接受成年人的安排。
篇7: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犯的错误
面对孩子犯的各种“错误”,父母应该认清孩子犯错误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人都是在不断犯错误之后才懂得分辨是非对错,慢慢成长起来的。一般来说,孩子所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无意识的“错误”
解释:做某件事情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个性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结果而导致的失误。
场景1:红苹果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孩子,总是“闯祸”。妈妈不知教育了她多少回了,但总是当时点头认错,下次照犯。上回妈妈买的荔枝很好吃,她想给正在看电视的爷爷吃,在厨房门口就直接给爷爷扔过去了,没想到正好扔在爷爷的老花镜上,老花镜掉在地上“怦”的一声摔碎了。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妈妈真是拿她没办法了。
给妈妈的建议:很多妈妈看到孩子闯祸了,就劈头盖脸地说一顿,而不和孩子讲清楚原因。而像红苹果这样大大咧咧的孩子,这样说说极有可能扭头就忘记了,所以下回接着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妈妈应该让红苹果看到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后果,承认自己的“错误”,分析犯错的原因,她就会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也就会少犯此类“错误”了。
二、好奇导致的“错误”
解释:因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采取一些“破坏”行为或相对“过激”的行为,导致一定的损失。
场景2:豆豆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从小到大,凡是看到没见过的东西,她都会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小的时候,豆豆只是过去看一下、摸一下。现在豆豆长大了,5岁多的她,见到什么稀奇东西就会直接冲上去探个究竟。妈妈很担心豆豆会伤到自己。
给妈妈的建议:对好奇导致的“错误”,比如想弄清新鲜事物的新奇之处,而把玩具等拆坏或者探究某些危险事物等,从本质上说这类不属于错误,而是探索世界的起点。
但这种探索有时候会很冒险,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或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就需要妈妈帮助孩子分析这种行为的利害关系。如果损失或伤害较小,妈妈不妨鼓励孩子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小心。如果进行严厉批评,孩子不仅不会为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而骄傲,反而会觉得自己无能,会自暴自弃。当然,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太冒险,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很大,妈妈就一定要马上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且非常严肃而中肯地告诉孩子错误所在、错误性质和危害,并帮助孩子找出改正的方法。
三、趋利避害导致的“错误”
解释:为了避免爸爸妈妈的批评指责,不得不犯的“错误”;或者为了“讨好”爸爸妈妈(如想让爸爸妈妈多陪自己)而犯的“错误”。
场景3:性格温和、一向乖巧的雯雯,自从上了妈妈报的绘画班就开始撒谎。有好几次,明明不是自己的画,妈妈检查画时,雯雯就把小朋友的画当自己的给妈妈看。妈妈对此很是不理解,觉得自己一直教育孩子要诚实、不撒谎,并且自己和丈夫也从来没有给孩子做这方面的不良示范,孩子之前也一直都很诚实、很听话,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
给妈妈的建议:对待孩子为趋利避害而犯的“错误”,比如说谎以避免妈妈的批评等,此类问题表面看来虽然在孩子,但究其根源却在于妈妈,妈妈应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太严,是不是过分看重事情的结果,致使孩子不得不犯“错误”。过高要求的后果,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孩子尽了努力仍得不到父母满意的回报时,便会犯上述“错误”。如果是这样,妈妈先作自我批评,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引导孩子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四、盲目模仿导致的“错误”
解释:婴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被孩子所吸引、模仿,从而导致“错误”。
案例:妈妈一回家,就看见客厅地上都是垃圾,亮亮拿着扫把正在扫,可是越扫越乱。妈妈问:“亮亮你又在淘气,怎么把垃圾都倒在地上了。”亮亮看见妈妈绷着脸,小声说:“妈妈,我想帮你打扫卫生,可是……”
给妈妈的建议:孩子是好心办了坏事,妈妈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弄得乱七八糟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妨再给孩子做个示范,教孩子正确收垃圾的方法,然后让孩子把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妈妈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孩子乐于参与,多做几次,孩子就不会帮倒忙了。
总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错误,都应把错误转化成最好的教育资源。父母要少一点训骂与指责,使孩子从“错误”一步步走向“正确”,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篇8:国外父母如何对待给孩子零花钱
国外父母如何对待给孩子零花钱
来源:现代育儿报孩子一天天大了,国内的父母开始担忧给不给其零花钱,什么时候给,给多少。国外父母对此似乎并无担忧,让我们一起来借鉴一下:
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
日本的山本教授认为,孩子的零花钱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工具,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孩子们通过使用零花钱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山本说:“打个比方来说,金钱仿佛是一种很有魔力的东西,如果父母给孩子一些钱,那就意味着他们向孩子传递了这种‘魔力’,因此他们会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如何使用这种‘魔力’。”
在日本,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第二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
美国从零花钱:理财
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父母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父母不直接干预。但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教会孩子如何存钱。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在当前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
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孩子成熟后,父母常会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新加坡:倡导储蓄
“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从银行存款额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连提款卡也不申请。
篇9:父母应该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
不要把他们当成是孩子
12到18岁的孩子大多数都上念初高中,他们有了很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自己的小想法,而且不喜欢被父母和老师所约束,希望自己在老师和父母的眼里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而并非他们可以管束的`对象。因此,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以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
不要轻视他们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大人的口吻来和孩子说话,比方说:“你们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去玩去!”这其实很伤他们自尊心。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即使是小孩子也是这样,更何况是已经接近成年的青少年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并去考虑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有成人的感觉,并且感觉受人尊重。
让孩子独立地去做一些事情
与轻视他们相反,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件大人会做的事情,让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很有“我已经长大了”的感觉。
注意同伴影响
孩子小时候如果很叛逆的话,在同学和朋友当中不会受到欢迎。但是如果是在中学,可能会其他孩子视为“大英雄”。不同年龄和不同阶段的孩子受到同伴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篇10: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
1.原因
(1)幼儿自身的原因
产生说谎行为的一种原因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期想象的发展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他们容易把现实和想象相混淆,把想象的东西当作现实。例如,4岁的乐乐在照片中看到姐姐在游乐园玩耍很是羡慕,第二天就会跟老师说她去游乐园玩了。幼儿记忆的精确性也较差,在回忆时容易歪曲事实。例如,强强听到老师让军军把做好的汽车模型拿给大家看看,同时又告诉大家别忘了带易拉罐。结果强强回家却让妈妈给他买一个汽车模型,还说是老师说的。以上这些情况中,幼儿都不是有意在说谎,说谎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另一种原因是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愿望而有意识地说谎。如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赢得老师或父母的赞赏、逃避惩罚等。这就属于问题行为了,反映了幼儿的品德问题,需要及时矫正。
(2)家长的原因
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经常说谎,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学着说谎。慎言、修身对家长也是很重要的,至少在孩子面前要如此。例如,母亲不想去孩子奶奶家,就让孩子对奶奶说“妈妈生病了”。或者,曾经答应孩子某事却没有做到,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事后他也会学着欺骗别人。
教育方式的不当。对于孩子的过失,有的家长总是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概严厉训斥甚至是打骂,使孩子产生了畏惧心理,进而为了逃避责骂而说谎。
2.对策
对于幼儿有意说谎的行为,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孩子说谎将来变成一种习惯,就很难改正了。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间接教孩子说谎。其次,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所犯下的错误。
遇到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其明日说谎的不良后果,不要使孩子因为想要逃避惩罚而说谎。最后,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采取一些方法帮助孩子改掉说谎行为。如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一些故事,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其认识到说谎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平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发现孩子有诚实的表现,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强化其诚实的行为。
★ 升旗迟到检讨书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误(合集10篇)】相关文章:
违反校规的检讨书2023-03-17
如何写500字打架检讨书2022-08-03
班干部上课迟到检讨书2024-02-05
犯错学生检讨书2023-02-10
打架检讨书1000字2022-04-30
打人道歉书范文3篇2024-03-11
大学检讨书2024-02-04
学生违规违纪检讨书2023-03-25
学生违规违纪检讨书2023-12-09
关于在学校的小学生踩踏事件检讨书500字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