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理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共7篇)由网友“一美带我飙车”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试论心理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试论心理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试论心理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心理学各流派,诸如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以及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可以扩大历史学的视野,而且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然而,任何一个学派的'观点都不可能用于解释所有的过去行为,折衷的方法是选择最恰当的学派观点用于各个个案研究,将历史的心理学研究建立在更广泛和更稳定的心理学基础之上.
作 者:尤育号 作者单位:温州师院第一初等教育学院,浙江瑞安,325200 刊 名:济宁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2(6) 分类号:B84 关键词:历史 心理学 应用篇2: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该交际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因此翻译的语用观实际上是个动态的三元翻译观.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练兵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本文还尝试着把语用学关于规约意义、含意、礼貌、指示语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信,而达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手段不必追求千篇 一律,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和认识,对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作者: 张新红 何自然 Author: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期 刊: 现代外语 PKUCSSCI Journal: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 2001, 24(3) 分类号: H3 关键词: 语用学 关联理论 翻译 文化 对比 语用语言 社交语用 机标分类号: H05 H31 机标关键词: 语用翻译 语用学理论 译文读者 交际过程 译入语 认知语用学 翻译的本质 原文作者 研究对象 文化环境 实际应用 评估 接受环境 交际主体 规约意义 关联理论 翻译研究 翻译手段 翻译实践 翻译活动 基金项目: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 现代外语 --2001, 24(3)张新红 何自然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该交际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因...篇3: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终结果是心理(精神)康复,良好的心理(精神)状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内在因素。近年来,作为评估精神疾病损害程度与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研究日益受到临床医学专家家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心理障碍,存在自卑绝望心理,幸福感水平普遍较低,生活质量全面低下,严重影响其全面康复。积极的心态是主观幸福感最强有力和最可靠的预测因素,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心理健康状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研究人类最佳功能,引导实现自我幸福,揭示和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科,其目的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形成积极的品质,培养人们良好的适应能力。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关注、和睦关系、言语技巧、信任以及灌注希望、塑造力量等技巧与策略被称为积极干预,其内涵是增强患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正其缺陷。目前,积极心理学的临床研究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已得到广泛应用。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的临床心理干预称为积极心理学疗法,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幸福感。本研究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PPT,旨在探讨积极心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情感体验和行为的影响,为促进患者良好康复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1.1研究对象的选择
选取10~12月在我院精神科病区住院治疗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①所有病例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病情处于恢复期,阳性症状量表<10分,阴性症状量表>20分;③文化程度小学以上,年龄在18岁以上;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躯体疾患,身体运动功能差;②存在智力障碍;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退出标准:精神症状不稳定(需要增加药物剂量和加强护理、自残、严重伤人、毁物等暴力行为)自愿退出。
1.2研究对象的分组
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在干预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干预组有1例患者因病情波动,出现冲动伤人行为而中途退出研究,对照组3例患者因其家属要求患者出院而中断研究。为避免数据统计处理的复杂性,将中途退出及中断研究患者给予剔除。故本次研究对象实际为8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方法
2.1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系统性药物治疗和护理,经过2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患者阳性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处于恢复期后分组。入组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入组后,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接受日常性健康教育及娱疗活动,由病区娱疗护士负责执行,具体包括:精神病常识知识宣教、打牌、下棋、读报、看电视等。临床医师在查房时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不涉及积极心理干预。
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积极心理学指导,通过对患者访谈及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心理问题而制订出积极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工作由2名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精神科临床护士和2名娱疗护士负责,干预前,由我院2名心理科主任医师和和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统一对干预护士进行有关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知识再培训,力求熟练掌握和运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干预形式为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方案见表2。为保证患者配合完成此研究,实施前,责任护士首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取得家属的积极支持配合,为确保患者参与的连续性和积极性,依据阳性强化行为疗法M,对坚持参加此研究的患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干预时,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分组干预,40例患者分为上午组和下午组,每组20例。干预方案由参与本研究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制订,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每一个干预项目在2周内完成,干预人员根据各项目内容制订相应的干预时段。
2.2评价方法
2.2.1积极心理品质评估
米用幸福进取者问卷(theHappyEnterprisingIndividualQuestionnaire,HEIQ)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该问卷包括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和学习成长6个维度,各含6、5、5、5、4、5个条目,各维度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5、0.83、0.81、0.72、0.76、0.69、0.93。采用1~5级评分,对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求均分,得分越高表示幸福进取程度越高,积极心理品质亦越高。
2.2.2健康状况评估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HealthMeasurementScale,SRHMS)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自测生理健康(第1~18条,包括躯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3个维度)、心理健康(第19~34条,包括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3个维度)和社会健康(第35~47条,包括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3个维度)3个评定子量表。自测生理健康、自测心理健康、自测社会健康3个评定子量表分和量表总分的理论最高值分别为170,150,120,440,理论最小值均为0。SRHMS得分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健康状况,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状况越好。该量表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确定入组后,课题研究人员分别于干预前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因每一干预项目在2周内完成,故由不参与本课题研究的量表测评人员分别对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入组时)、干预1~2周、3~4周、5~6周、7~8周、9~10周后进行量表测查评比。评估过程采用盲法,测查人员和数据处理者不知道被测测患者为哪一组。每次测评结束后,评估人员将每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其各测评量表装订在一起。
2.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6.0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干预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检验,计数资料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不同时段幸福进取感评分比较(表3)
由表3可见,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两组HEIQ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3~4周、5~6周、7~8周、9~10周后的不同时段,干预组HEIQ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种干预方法的HEIQ评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即与测评时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F=8.35,P<0.01)。提示干预组积极心理健康好于对照组。
3.2两组不同时段健康状况评分比较(表4)
由表4可见,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两组SRHMS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3~4周、5~6周、7~8周、9~10周后的不同时段,干预组SRHMS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种干预方法的SRHMS评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即与测评时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F=6.59,P<0.01)。提示干预组健康行为好于对照组。
4、讨论
4.1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应用的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低自我效能感等。这种消极的心境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而且对预防出院后复发也有不利影响。积极心理学认为即便那些患有最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也不仅仅只是纠正缺陷,更要求减轻痛苦和烦恼,他们需要更多的满意、愉悦与快乐?。因此,临床护理中很有必要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干预,以增强患者积极情感体验,满足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促进康复。
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积极干预打破了仅仅关注于痛苦和如何减轻痛苦的局限,具有提高幸福感的有益效果,成为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有效的补充?。李小光等认为,积极心理干预效果优于一般心理疗法及常规药物疗法。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躯体、心理、康复一体的综合性治疗,心理护理是疾病康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心理治疗工作重点是疾病的评估或治疗,形式大多数是黑板报宣教、疾病知识简单讲解;曰常工娱疗形式大多是做健身操、下棋、打牌、看电视。这种传统型的心理护理具有一定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及减轻孤独感的作用,但在改变患者积极情感及积极个性特征方面效果甚微。积极心理治疗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人,强调既要看到疾病,更要看到人的潜能。通过积极心理治疗给患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动其潜能。积极心理学是关注人类的幸福、力量与最佳机能,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能使患者和家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树立健康意识,采取健康的行为。
4.2积极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
心理(精神)康复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终结果。本研究依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以矫治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心深层自我认知结构作为研究目的,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心理健康为干预目标,着眼于情感控制、情绪调节,自我感觉良好,积极的人生观,良好的应对技能,交友能力,积极的自我感觉等积极心理干预内涵,采用团体讲座、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等干预技术,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以提高理性认知、激发感恩心、担当责任、增强生活信念等为主题的团体积极心理干预。目前对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等方面。“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具有相似基线资料的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组经过团体积极心理干预后,其幸福进取感水平和自测健康状况均较干预前逐渐提高,表明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心理健康。对照组随着精神症状的有效治疗及控制,幸福进取感水平和自测健康状况先是降低,后是有所提高的波浪式变化,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精神症状逐渐好转,其焦虑、抑郁、自卑感、病耻感等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后经过临床治疗护理干预后,上述不良心理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因没有实施积极的情感干预、深层自我认知结构干预,患者的幸福进取感水平和自测健康状况变化不显著。这种情况反映了积极心理干预在患者心理康复中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干预组幸福进取感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得分在干预的早期阶段(1~2周)较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提高不明显(P>0.05),在干预3周以后的各阶段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或P<0.01),说明了患者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状况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质变过程,积极心理干预能够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感和健康状况。
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对幸福进取感和健康状况的团体积极心理干预效果起到了重要影响:①团体心理干预方案设计。针对幸福进取感和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的活动包括理性认知、感恩之心、温暧情怀、生存规划等主题。②营造温馨亲切舒适的气氛有助于增强团体心理干预效果。从患者的反馈来看,团体氛围的营造是良好的,多数患者用“温暧”“爰”“心灵的洗礼”等词语来形容对团体心理干预的整体感受,从而关注与参与积极程度均较高。③同质团体使患者间的共鸣感、归属感强,通过团体患者的互动和干预人员的辅导,使团体中的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尝试积极体验、发展适应行为、重建理性认知。④团体患者的个别差异为团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团体内多个影响源为患者提供了丰富的参照背景,他们可以学习模仿其他患者的良性行为,并通过反思、体验对己对事形成更理性认识。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干预研究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由于患者大多数时间具有情绪抑郁、自卑感和病耻感心理,因此,在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实施人性化关怀照护行为,尊重患者,激发患者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避免命令性、训斥性及批判性口吻。大多数患者对这种干预模式持赞成积极态度,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项工作的依据。今后可通过进一步加强完善各种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积极心理干预技术水平,增加心理干预时间等措施来提高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积极心理干预能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较之一般性心理干预,更能较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深层自我认知结构,提升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另外,本研究未对此干预性研究做进一步后期效果随访和远期疗效观察,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探讨。
篇4:对心理学理论在美声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论文
对心理学理论在美声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论文
美声教学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训练将人体发声器官转换成一种特殊的乐器,使其发出优美感人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极具代表性和规范性。学生个体生理条件和心理素质的差异,使得美声教学处于被动,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美声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调动学生学习美声唱法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学理论在美声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提高了对运用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心理学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在高校教学中心理学也同样受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教育紧抓的基本教育理念,贯彻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在美声教学中心理学运用和声乐技术同样重要。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已经基本成熟,对音乐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能主动选择决定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方式,美声专业教师往往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而忽略了引导大学生更有效的学习。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方面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专业教师,但心理学教师只局限于心理辅导,却不懂如何应用到美声教学中。心理学运用和美声教学没有充分配合起来,是目前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
其次,一些高校在美声教学方面,只注重培养声乐技巧并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建设,导致美声教学中心理学运用严重脱节。甚至有的高校并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建设,没有设立相关的'心理教育教师和心理教育课程,缺乏健康心理培养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严重阻碍了高校心理教学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学理论在美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要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美声教学中学生对学习目的的明确认识必不可少,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目标明确与否的关键因素。心理学指出,动机是出于某种生理或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目标的内动力,是实践进行动作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一般美声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声乐练习曲的训练,更多的让学生通过练习歌曲来学习美声,学生普遍认为声乐练习曲枯燥单调,曲调也不完整,从兴趣角度就选择歌曲对美声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欲速则不达,基本功的不扎实决定了学生根本不能驾驭高难度音乐作品。通过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对声乐练习曲的重视、加强学生声乐练习曲的训练是目前美声教师基础任务。心理学认为,某种程度上动机可以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性动机,短暂性动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长远动机则是通过某种活动而产生深刻认识确立的,一般不受外界突发偶然因素影响,相对来说较稳定,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美声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学生对声乐练习曲重视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长远动机,明确学生学习美声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兴趣固然重要,可一味顺从兴趣学习往往会使学习目标发生偏离,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结合心理学提高学生自我认识不同学生的先天生理条件决定了学生学习美声参差不齐的水平差异,这是美声教学中普遍存在现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一般或者较差,基础薄弱,往往产生自卑感,出现对学习失去兴趣、歌唱时紧张不敢张口等现象。相对的,有的嗓音条件好的同学因为取得些许小成绩而沾沾自喜,使学习停滞不前。这两种都是不良意识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意识是促进学习的有效保障。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心理学,通过心理暗示心理调节,对产生这两种不良意识的学生进行区别辅导。严苛要求条件好的学生,宽容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使其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形成稳步发展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结合心理学培养学生意志力除了在声乐技术和艺术修养上对学生进行精心辅导教育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声乐艺术因其优美性和审美价值被人向往,也因其学习过程中的艰难和高要求令人望而止步,因此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美声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还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来抵制不良情绪对学习意志的消磨。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各自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磨练学生的意志力,督促学生在学习上不断提升。
(四)心理素质指导艺术实践美声演唱作为不同于文学、美术的表演艺术,有其特殊的评价体制,要求学生演唱一气呵成,无从修改和调整,这对美声演唱者心理素质的要求极高。有的学生自我认识清晰、对成功充满自信、乐于挑战自我、对自身不足正确看待,这类学生通过考核的成功率很高。相反的,常见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导致临场发挥失常演出失败。不同性格的学生有鲜明的优缺点,经过综合分析得出自信的学生演出失败多为盲目冲动,自卑的学生则是胆怯所致,两种都是紧张心理的反应。因此,有效缓解解决学生紧张心理,是美声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不仅要弄清楚学生紧张情绪产生的缘由,针对性地予以辅导解决,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优势加以引导强化,因人施教。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态度,使其克服自大和自卑心理,加强基本功训练,多组织实践活动,消除学生紧张情绪以适应舞台环境。
三、结语
总之,美声教学离不开心理学运用的支撑配合,只有将心理学理论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建设和艺术修养提升形成良好的推动作用。
篇5:类比思维在中药学理论中的应用
类比思维在中药学理论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类比思维的概念、推理形式、特点,及其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对于传统中药学理论的继承、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作 者:苗彦霞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712083 刊 名:陕西中医 PKU英文刊名: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3(11) 分类号: 关键词:中药学 @类比思维篇6:认知心理学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理论就是把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交织在一起,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作 者:杨建平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体育部,北京,101149 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26) 分类号: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高校 体育教学 推广应用篇7:经济学理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经济学理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可以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行为经济学理论考察了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行为条件复杂、市场模式不完全的情况下对企业管理的行为。同时行为经济学理论也为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企业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行为经济学理论进行介绍与分析,研究了行为经济学理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偏见效应情况下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的企业经营管理解决措施。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企业;经营管理;措施
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指导企业管理者更高效、更完善地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管理团队的水平,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能力,使企业管理团队迅速成长起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系统不足之处。我们要从了解人性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管理者,找出企业管理者的优点与缺点,对缺点进行帮助与改正,对优点进行发扬宣传,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团队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团队健康有效的发展。
一、行为经济学理论相关概述
1.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并且被全世界公认的主流经济学,属于现代经济学体系,行为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行为与现象的理论分析框架,由视角、参照系、分析工具三部分组成。行为经济学主要是对企业中管理者的心理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强化心理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研究经济学中的心理学,使经济学研究更符合现实,从各方面进行自身完善,同时将经济学中的理论洞察力全面激发出来,用于对实际现象进行预测以及合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所以行为经济学理论是一门与心理学理论相结合的经济研究理论。主要通过可操控的试验以及观察研究对企业管理者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的管理行为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影响管理层决策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并对管理者的行为结合已有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提出的经济学理论。
2.将行为经济学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可行性
本文将通过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对比分析行为经济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1)人的基本假设对比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中人是具有独立的思想的,从本质上讲,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利己的。一切行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需求。同时自我约束力强,如果个人的喜好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外界所改变,性格具有完全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始终追求利益效果最大化与持久化。在行为经济学中,人的基本假设中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体,人的性格具有多面性,既有利己心理,也有利他与无私奉献的心理,人的自我约束力会因人而异,不同时段与不同环境个人的喜好会有所差异。(2)传统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方法对比传统经济学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抽象法、演绎法、现场观察法,其中演绎法是被公认为为数不多可信赖的现实经济活动范式。而现场观察法则认为是所有方法中最具有说服力的,传统经济学认为实验法不可用于验证理论。而行为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有认知心理学方法与实验法。通过认知心理学,与实验法对个体喜好进行更多的分析研究。(3)理论体系完整度对比传统经济学在个人偏好基本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标准化均衡分析,形成了规模宏大而且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同时涵盖了金融计量等微观与宏观方面的内容;行为经济学现有的理论条块还不成形,现在正在不断地进行实验验证与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指日可待。(4)模式对比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具有规范性;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具有描述性。由以上对比可以发现,行为经济学更多是研究对个体行为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研究。认为在经济环境刺激条件下个人的行为是受周围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表明行为经济学与客观现实有很大的相似度,将行为经济学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可行性。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行为经济学的应用
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时候,对企业以及员工的行为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过程,不仅是管理物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企业员工--人进行管理。在上世纪30年代,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这个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人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非自然人的行为,而非自然人的行为包含着机构、组织、企业团体的行为。《2010中国信息主管发展报告》中指出,企业管理团队中职位的权责关系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永恒主题。在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中管理者如果没有相应的主导权与决策权,对于企业开展全局性的工作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部分管理者所属部门经营状态有活力,而另一部分管理者所属企业部门经营出现冷门现象。当企业在推行相关政策的时候,还会出现领导层对政策明白,而基层员工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工作执行的困难与复杂程度,提高了企业管理失败的风险。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的相关成绩也需要通过其所管理的相应部门日常管理行为表现出来。本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分为三个主要方面:首先,应该对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能够准确把握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发展方向与相关技术需求要能够有审时度势的眼光,准确决策企业的走向。企业管理的最高层要能够站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立场上,通过管理者敏锐的洞察力与果断的决策能力,为企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其次,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制定企业项目的时候,需要与相关员工进行沟通,在得到对企业员工支持的情,再让企业中高层领导接受企业制定项目的规划。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需要结合企业运营状况,脚踏实地,锁定目标,不宜好高骛远。在尽最大努力增加企业发展效益的时候,也要考虑项目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困难,尽可能的避免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控风险。同时企业管理团队要以人为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于项目的执行负责人要分岗到位,使整个管理团队职责明晰,任何时候领导层都需要对项目的运行状态准确掌控,实行有计划运行。最后,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发挥充分的作用。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企业制度与技术等多个重要层面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经营管理者也逐步发现了自身职业内涵相应的改变所带来的工作实质性的变化。由于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全球企业经济发展形势还没有从经济危机的寒冬中苏醒过来。这也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济形势感到不安。所以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运用自己所在职位的便利与经验,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全部的智慧与力量。在有效对企业团队进行管理的同时,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针对企业运行情况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成为团队上层领导最得力的助手与策略参谋。
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企业管理中偏见效应解决措施。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都会承认在管理的过程中会有偏见存在,而偏见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管理者容易在管理的时候固执己见,对于他人的反馈意见视而不见,刚愎自用,这是偏见的最根本原因。如果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存在偏见将不利于企业管理团队的营建,也不利于相关项目以及政策的实施执行,还会造成对有实际才能的人才流失。因此我们要消除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偏见行为的存在。
1.通过改变视角识别偏见
我们在对任何一个人进行观察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个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进行合理划分。但是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经常会对所面对的人进行一种假设,从而产生一种对该假设有误而自己熟视无睹的偏见,这种偏见常见于有一定资历的企业经营管理,这种管理者往往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遇到人与事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处理方法,有时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最终决定对所见的人与事有偏见看法,使得决策结果不够准确。但这种经验主义,很多时候对于业经营管理者的'帮助很大,他们在进行辩论的时候,会借助经验例子举例证明,使自己的方法与理论具有更强的可信度。从而让对方折服,这就是经营管理者的模式识别。
2.通过承认不确定性,抵制行动导向偏见
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为企业决策的时候,为了追求企业的稳定发展,很多企业不愿承担有风险的计划项目。比如一个企业项目出台,企业管理者中会有某一管理人员对于项目持截然相反的看法与观点,而有另一种人,却对该项目非常看好,力挺方案的实施。对于管理者,他也是希望该项目能够实施,但是不会将下属员工的自信当作坏事,而出现这种决定的原因,就是行动导向偏见。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时候,一个可靠高效的管理团队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以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导向偏见。
3.通过改变现状,抵制稳定性偏见
当企业管理团队出现稳定性偏见的时候,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内对外采取措施。对外部,企业可以打破常规的管理模式,不断的进行投资与业务扩展,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同时扩大企业管理团队的规模。对内企业可以把公司财产向部门分配的额度降低,仔细研究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运营状况与职能,然后将企业的资金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分配,扩大企业优势部门的生产规模,将企业发展成为有特色的产业品牌。
四、结束语
行为经济学是一种研究人的行为的理论科学。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时候,充分运用行为经济学,对企业中的个人进行有效研究分析,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使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遇到任何问题能够从容不迫地解决。同时充分运用行为经济学,能够规避管理者错误的管理观念与管理行为,为企业健康正常的运转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军锋,殷婷婷.行为经济学兴起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J].经济学家,2015(12):68-78.
[2]温武.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房地产宏观调控[D].江西师范大学,2013.
[3]刘桂玉,罗拥华.行为经济学“新经济人”假定的方法论意义与实践价值[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03):21-25.
[4]李素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建构[D].湖南大学,2009.
★ 教学论文的题目
★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心理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共7篇)】相关文章:
会计专业简单论文题目2024-05-06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2023-09-25
学前教学论文选题2022-05-07
社会学论文选题2023-01-05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题目2022-11-06
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22-05-04
法律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技巧2022-10-20
论文题目2023-06-24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2022-05-25
班主任管理的论文题目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