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我是谁随感日志(精选5篇)由网友“橡果子”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红楼梦中我是谁随感日志,方便大家学习。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红楼梦中我是谁随感日志,供大家参考。
篇1:红楼梦中我是谁随感日志
红楼梦中我是谁随感日志
青埂峰下,荒草凄凄,寂寥石兄还在悠叹红尘的繁华盛宴、柔情蜜意吗?曾凡心偶炽、静极思动,在僧道的携助下,化作一块通灵宝玉,枉入红尘亲历了浮世繁华、儿女情长,却终未脱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的紧相连属,三春尽时,终明了浮生着甚、盛席华筵一场幻梦而已!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这才是石兄真正的归宿!寓言告诉我:石头终究是石头,而不是玉,更不应妄想有朝一日成为玉!盛席华筵、荣华富贵终究是梦,儿女情长、缠绵缱倦也终究是伤。玉是富贵场、温柔乡的耀眼饰物,而石头本是垫脚之物,青埂峰下才是你的故乡!守住你的寂寞,才能守住你高洁的心,有高天冷月,看山花凋谢,有鸟飞虫鸣,听流水潺潺,作为一块蠢石,这算寂寞吗?
想黛玉一杯净土掩风流,却又怎能掩住一生的眼泪为谁流,一世的情啊为谁愁?又怎会想到到最后又是谁手拿花锄,为她收艳骨、拢香丘,香魂能否随花飞到天尽头?
想宝玉两入空门才堪破,三春去后诸芳尽,却不去悟,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的薄命司里,册册尽详说!
宝黛爱情唱千古,却唱的一个空门一个人间无影踪!一人一个红楼梦,就看你如何去品悟。无才补天、红尘游历的石兄,最终还是归于它的大荒,续演大荒,红楼梦里我是谁?你猜的'出吗?故事里说的许多真实,需要人们去推测,但故事里的人却不会说你的对错。所以谁是谁、谁的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生活中的自己是玉还是石?
篇2:红楼梦中葬花的是谁
红楼梦中葬花的是谁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因母亲早亡,贾母疼爱,接到贾府抚养教育,与贾母、宝玉同住。后来又死了父亲,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贾宝玉因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真心相爱。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之争[1] 。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历尽风刀霜剑,最后在宝玉、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林黛玉由对落花的怜惜,为落花立花冢,而感悟于自身的爱情和命运,写下一曲千古绝唱《葬花吟》。
黛玉为花立冢,为花哭泣,也是为自身的爱情与现实的无奈而立冢悲泣,黛玉葬花,亦是葬己。
【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篇3:小说红楼梦中葬花的人是谁
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小说红楼梦中葬花的人是谁?
红楼梦中葬花的人是林黛玉,出自《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节选: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 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 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 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篇4: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中国的夏娃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中国的夏娃
《红楼梦》把自己为中华民族所确立的全新的人物谱系合盘推出。也就是说从情性的角度出发,《红楼梦》为中国的新的人性观确立了楷模。
在《红楼梦》看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应运而生,属传统认可的大仁谱系;蚩尤、公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恒温、安禄山、秦桧,应劫而生,属传统否定的大恶谱系。但是实际上却都不值一提,《红楼梦》以“修治天下,挠乱天下”八字评语,表露了自己对这一评价的不屑。而对“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 又在万万人之下”的“情痴情种”、“逸士高人”、“奇优名倡”,例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红楼梦》则倾注了全部的深情。显然,这不谛是为中国历史确立了全新的人物谱系那么,谁是这个全新的人物谱系的代表呢?宝玉跟黛玉。
我始终觉得,宝玉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亚当。中国文化的亚当比西方文化晚了很长时间,但是毕竟出现了,宝玉就是亚当。他代表着中国的男性意识的第一次的觉醒。
至于林黛玉,我说她是中国文化中的夏娃,是女性中的女性,女人中的女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萨宾娜评价托马斯说:“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林黛玉同样如此,她是传统社会这个“媚俗的王国里”最叛逆的“魔鬼”。不但从来不去劝宝玉“去立身扬名”,从来不说功名利禄、武死战文死谏之类混帐话,而且全部生命就犹如花朵、犹如诗歌,不为传世,不为功名,只是生命的本真流露、灵魂的激情燃烧。一次“葬花”、一次“焚稿”(黛玉临死关心的也只是自己的“诗本子”,而她用“焚稿”来“断痴情”,也说明她是将诗与生命等同。美的东西不在,那她也宁肯不在),恰似精神祭礼,展现出她的惊世奇绝,“葬花辞”则是她自己所作的精神挽歌,“花谢花飞飞满天”,“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中国历史上咏叹鲜花的很多,鲜花盛开的时候,都去咏叹,鲜花不盛开的时候,就咏叹:哎哟,你当时为什么不开得好一点儿啊,是吧?但是,只有林黛玉才意识到,鲜花的衰落是生命的可贵的`一次性的最重要的昭示,所以她去葬花。
确实,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里没有人比她更懂得如何去呵护生命、呵护美、呵护爱。她对美的敏感,对爱的敏感,对人性的尊严的敏感是无以复加的。她在繁华中感受着悲凉,那遗世独立的风姿,睥睨一切的眼神,足供我们万世景仰。至于“质本洁來还洁去”,则是她以亘古未有的“洁死”对于龌龊不堪的男性世界所给予的惊天一击。中国文化里女性意识的最早的苏醒,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在妩媚的春天,面对“良辰美景奈何天”、置身“赏心乐事谁家院”,她突然觉得,哦,生命特别可爱。这是中国的女性第一次朦胧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美。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觉醒。真正的觉醒是谁呢?是林黛玉。我们看一看林黛玉的葬花,看一看林黛玉对美的那种极度敏感。我们就知道只有林黛玉才是中国文化里真正值得自豪的夏娃。
实际在《红楼梦》里林黛玉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有文才的。秦可卿、薛宝琴、晴雯的美都要超过她,诗才她也不是第一,肯定是宝钗,你看《红楼梦》,凡是一到背书的时候,都是宝钗来背。为什么呢?她有学问啊,像个学者。什么叫学者?学者就是知道的比别人多的人嘛(笑),但是黛玉最有灵性,是中国文化里面的第一个女性,这一点宝钗就不如她了。宝钗只是雌性。黛玉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真正的女性,凡是女性所有的,她都有,凡是女性所没有的,她都不要,她的对于美的呵护、对于情感的看重,对于生命的珍惜,对于爱的固守,都实在令我们惊艳啊。你看她临终前所做的是烧诗帕,为什么呢?说明凝聚着美与爱的诗对于她来说,实在是比什么都重要啊。
篇5:红楼梦中贾府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红楼梦中贾府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红楼梦》提及中秋节有多处,但实写却惟独两处:一处是第1回甄士隐邀贾雨村赏月饮酒,雨村豪兴大发,口占赏月诗一首。另一处则是集中写中秋的第75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和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分别描绘了宁荣二府中秋赏月的情景。
贾雨村的赏月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短短四句,透露出他不甘久居人下,誓要出人头地的胸怀抱负。关于此诗,甲戌本曾有一段非常重要的眉批:“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
为何有如此评点呢?如果我们认真通读前八十回的话,会发现中秋节气中所蕴含的文化密码。第1回叙中秋是起,其间结海棠诗社正在秋日,贾府一片繁荣景气,而第75、76回详写贾府中秋赏月之举则无疑是结了,意味着贾府由盛转衰的伊始。
75回和76回中,虽同为赏月,但其前后轻重有别。第75回叙宁国府的赏月,在一片嘈杂喧闹中,却隐藏着“墙下有人长叹之声”,陡增凉飒惨淡之气。这一气氛无疑也感染到了76回中荣国府的.中秋夜宴。表面上看,中秋之夜的荣国府依然“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但由于其时大观园刚刚经历过抄检,晴雯、司棋、入画都出去了,宝钗、宝琴也搬离了大观园,凤姐又病了,所以在热闹之外,处处弥漫着凄凉冷清的气息。
荣国府的中秋赏月,贯穿着拜月、行桂花令、月下闻笛、酒后说笑等系列情节。然而,即便是贾府阖家团圆,四代同堂,桂花飘香,笛声悠扬。但我们感到的只有凄清冷寂:索然无味的笑话、悲怨的笛声,更兼众人的强颜欢笑,连兴致颇高的贾母也不禁堕下泪来,足可见在所有贾府人心中,正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
这片愁云惨雾之外,仿佛还有两位超脱之人,林黛玉与史湘云,她们远离喧嚣,在凹晶馆联诗作句,赏月娱情。可惜的是,纸上欢乐,最终奏出了悲凉之音。当湘云吟出“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以“冷月葬花魂”之时,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冰冷的明月照着凋谢的落花,凄凉无助的,除了落花外,还有两个青春美丽的生命。
★ 梦醒随感诗歌
★ 飞蛾随感诗歌
【红楼梦中我是谁随感日志(精选5篇)】相关文章:
三毛简介2024-02-03
看书随感高一作文2024-01-11
现代描述女人的随感散文2022-11-02
花落有意随微雨心情随笔2022-07-17
描写春的作文高中范文2022-12-18
我的清明情结作文七年级2023-03-04
《百年孤独》600字读书随笔2023-03-04
以高三为题的作文800字2023-07-22
小学生说明文作文评语2023-09-17
新生军训体验随感作文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