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

时间:2022-05-25 01:46: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共8篇)由网友“各民族共同慈父”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欢迎阅读分享。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

篇1: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 -资料

疫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因此接种后会刺激身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有些是正常的,很快可以消失,还有一些需要您的细心照顾,尤其对宝宝来说,

正常的和轻微的反应一般会有:

疼痛和局部的红肿。可能会持续1到2天时间。

家长应对:无需处理,观察小儿一般状况。

轻微到中度的发热。一般1-2天,部分可伴有头痛、头晕、寒战、恶心、乏力等。

家长应对: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超过38℃需用药物退热,同时注意多饮白开水,注意保暖。

轻度皮疹。多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一般出现在身体局部。

家长应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小贴士:卡介苗的反应不用怕

卡介苗是一种活菌苗,接种卡介苗后约一至二周,局部会呈现红色小节结,以后逐渐长大,微有痛痒,但不会发烧;六至八周会形成脓泡或溃烂;十至十二周开始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一个微红色的小疤痕,以后红色逐渐变成肤色。这是正常反应,父母们不必担心,不需要处理,不用涂任何药物,注意不要让宝宝用手去抓,以免继发感染,

资料

父母们特别需要注意哪些表现?

非正常的状态,例如严重的过敏反应、高烧或异常的.头痛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对于任何疫苗都很罕见,如果发生,它会在疫苗接种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哮喘、荨麻疹、疼痛、虚弱、心跳加速或眩晕。如果出现高烧或癫痫,会在接种后1-2周内出现。

家长应该怎样做?

立即联系医生或将宝宝送往医院;告诉医生发生的情况,在哪天什么时间发生的,疫苗是什么时间接种的。

接种前后不可不知的事

虽然疫苗接种很重要,但在接种前需要考虑到宝宝的情况。如果小宝宝当时有某些不适,需要暂缓或推迟疫苗接种的时间。如果存在下面的情况,是不能立即接种疫苗的:

▲ 卡介苗:患有结核病、急 、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或其他皮肤病者。

▲ 乙肝疫苗:宝宝在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对酵母成分过敏。

▲ 脊髓灰质炎疫苗:宝宝正在发烧、患急 、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 百白破疫苗: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惊厥史者禁用;急 (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缓种;有过敏史者。

▲ 麻疹疫苗: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者;对鸡蛋有过敏史者。

篇2: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

接种关

成成被妈妈抱到妇幼保健院,打了“百白破”预防针,回家后奶奶说要给成成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好让预防针“发”出来。外婆却极力反对,说一定要“忌口”,吃“发物”可能使预防针失灵。弄得妈妈左右为难,不知该听谁的。

医生分析

疫苗一般是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其防病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或抑制病菌、病毒的抗体来完成的,只要抗原达到一定数量,身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抗病力,达到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即使吃“发物”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至于“忌口”(如不能吃鸡蛋、鱼、水果等)更没有道理,因为打预防针与生病不同,注射疫苗后获得的抗病作用主要体现在抗体的质量上,而抗体实际上是一类特殊蛋白质,若能多吃点蛋、鱼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使体内制造抗体的原料增多,反倒可以提升免疫力。

过关策略

1.打预防针前,家长要给宝宝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向医生说清楚宝宝的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2.打预防针后,要让宝宝多喝温开水。

3.避免剧烈活动。

4.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烧、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发红、结硬块等,属于正常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果反应加重,出现高烧不退、红肿不消、活动力减弱、食欲降低等,应请医生处理。

5.饮食照常,不必忌口,可适当增加鱼、蛋、瘦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篇3:宝宝接种疫苗全攻略

宝宝接种疫苗全攻略

6个月前婴儿

在婴儿满4个月时,应口服第三颗小儿麻痹糖丸,至此即完成了全程的基础免疫,效果可维持2~3年。

百白破三联疫苗从婴儿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

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第二针后,因注射剂量增加了,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反应,如在接种后的当天晚上婴儿会哭闹不安,难以入睡,有时还会发烧。

7~9个月婴儿

目前规定在婴儿8个月时都应接种麻疹疫苗。在婴儿患有发热、其他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时,均应暂缓接种。对鸡蛋过敏的婴儿应当慎重使用麻疹疫苗。在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后,需间隔一个月才可接种麻疹疫苗。而接种麻疹疫苗后二周,才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

1岁婴儿

婴儿1岁时应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脑。按规定在婴儿10~12个月期间进行流脑疫苗的初次接种,需要接种2次完成基础免疫,2次之间应间隔3个月。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的,一种是减毒的',一般国内的计划免疫规定的免费的是灭活的,这一种初免是2针,间隔7~10天,减毒的初免的一针。两种比较,灭活的宝宝要多扎一次,但宝宝反应相对较小,减毒的宝宝可以少扎一针,但反应相对较大。

篇4:宝宝需接种的疫苗

宝宝从出生就要根据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定期接种多种预防疾病的疫苗。

我国目前实行的计划免疫包括宝宝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前者可以较为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也就是说母亲若患有乙肝,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宝宝被传染;

后者预防结核。

随后还将陆续给宝宝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白百破疫苗;

麻疹、乙脑、流脑疫苗;麻风腮疫苗等。

另外还有一些如 水痘、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选择接种。

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跟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环境相对洁净,上幼儿园后,跟外界就有 了密切接触,因此被传染上一些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育儿专家建议家长,最好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给宝宝接种预防水痘、甲肝等疾病的疫苗。

篇5:宝宝需接种的疫苗

并非随时、随地、任何宝宝都可以进行接种。

接种疫苗的时间、接种者的身体条件、有何禁忌症 等,都对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有着影响。

有以下情况的宝宝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宝宝不 宜接种;

体温超过37。

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宝宝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宜接 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宝宝不宜接种;

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 的宝宝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如果宝宝每天大便次数超过四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宝宝,六周 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此外,家长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 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

篇6:狂犬疫苗简介和接种方法

狂犬疫苗简介和接种方法

疫苗简介:

人用精制 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及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均为轻度混浊白色液体,久放形成可摇散的沉淀,含硫柳汞防腐剂。

接种对象:

可分为两种 :一为咬伤后预防,二为无咬伤预防。

⑴咬伤后 (暴露后)预防。 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

⑵无咬伤 (暴露前)预防。 在疫区有咬伤的高度危险或有接触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如疫区兽医、动物饲养管理人员、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毒实验人员、疫苗制造人员、狂犬病人的医护人员、岩洞工作人员,以及与其他哺乳动物接触频繁人员及严重疫区儿童、邮递员、去疫区旅游者,均应用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剂量:国产精制

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及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规格为1ml/安培,效价R2.5IU。 巴斯德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规格为0.5ml/安培,效价R2.5IU。

规程:咬伤后预防 0,3,7,14,30 无咬伤预防 0,7,21

具体方法

(1)咬伤后预防。 对一般咬伤,即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应于0(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该疫苗1安瓿,儿童用量相同。对严重咬伤,除应按上述方法注射该疫苗外,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在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体重)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体重),浸润咬伤局部和肌内注射。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疫苗全程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分别加强注射1针。

凡注射疫苗 1天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慢性病人如肝硬化、免疫缺陷症、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老人、严重营养不良和咬伤后48小时才开始免疫等7种情况,均应于初种时加2~3倍疫苗量,分部位注射,才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此外,有的虽属轻伤,但侵入的病毒量较多或伤及富含神经部位,亦可出现潜伏期短而单用疫苗无效病例。最近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建议,不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均应合用抗血清。

(2)对未咬伤健康者预防注射,可按0、7、21天注射3针。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强1针。

(3)该疫苗供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内侧区肌内注射。

(4)使用前将疫苗振摇成均匀悬液。

伤口处理

(1)就地及时(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对预防狂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先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对较深的伤口,用注射器伸人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乙醇消毒,继而用浓碘酊涂擦。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

(2)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按上述方法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3)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4)严重咬伤者伤口周围及底部需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5)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属严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

篇7:接种疫苗基本常识

接种疫苗可以说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日益成为现代人预防疾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疫苗由于其专业性比较强,在接种什么疫苗、如何接种疫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发挥疫苗的作用,在接种疫苗时有很多攻略需要掌握。

正视疫苗保护作用 全面接种疫苗

疫苗给人体带来的免疫保护作用经过了历史的证明。

上世纪40年代,我国天花发病率很高,但通过接种疫苗,1960年在全国消灭了天花。

再比如对付脊髓灰质炎,由于全力推广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包括脊灰减毒活疫苗和脊灰灭活疫苗),全球该病的发病率下降了99%。

我国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经过30年的努力,全国麻疹、百日咳、白喉、脊灰、肺结核、破伤风等6种传染病的发病人数减少约3亿人次,相关死亡减少400万人。

并于1994 年9月报告最后1例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后,至今保持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

因此,在接种疫苗方面,人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规定,全面地接种各种疫苗。

只有这样,才能让疫苗的价值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人们也可以获益于疫苗的更多健康保护。

儿童需要接种疫苗

成人也需要接种疫苗

免疫规划专家、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刁连东认为: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

而成人作为社会及家庭的支柱,在某种意义上,更需要受到保护。

如未经过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乙脑、流脑、乙型肝炎等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或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均可能罹患这些传染病。

因此,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每个成年人也应予积极接种疫苗,以得到适当的保护。

既要接种一类疫苗

又要接种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是政府根据疾病控制的需要,同时考虑国家的承受能力,免费向公民提供的、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婴儿出生后,父母都会从出生医院获得一份《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面明确标出何时需要接种哪类疫苗。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接种一类疫苗就够了,二类疫苗接不接种无所谓,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免疫规划专家、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刁连东建议: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是相对的,在国家财政允许、并且疫苗可以足够供应的情况下,二类疫苗也将会变为一类疫苗,如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麻腮风疫苗原来是二类疫苗,目前已改为一类疫苗;同时,二类疫苗又是对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许多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发病很高,危害很大。

父母只要能负担,应尽量给孩子接种更多的二类疫苗。

多接种一种疫苗,孩子就多一份保护力。

防患于未然很重要,有经济能力的家庭要尽量接种优质的疫苗。

家长在选择接种二类疫苗的时候可以根据传染病流行特征、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

家长在选择接种前,还应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症及禁忌症。

如孩子机体抵抗力较低,平时容易患病,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主动选择接种流感疫苗。

到专业机构按时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对专业性要求极高,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带孩子到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有合格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接种单位进行接种。

绝不能为图省事,随便找一家医疗机构进行接种。

在接种疫苗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是个人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

必须按照每种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因为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

随着孩子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

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必要的加强免疫。

接种疫苗应重视与医生的沟通

在接种疫苗前,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一定要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能接种疫苗;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要告诉医生;接种前应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以便挽袖子接种疫苗,也不会摩擦接种部位的皮肤。

提示:

疫苗接种答疑解惑

疫苗如何保护人们的健康?

疫苗是全世界良好健康的基础驱动力之一,它对于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下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每年通过疫苗预防的死亡数高达300万例,75万名儿童因疫苗而免于残疾。

疫苗对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产生了全球性影响,还可以预防疫苗可预防疾病导致的疼痛和残疾。

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在未接种或无法接种的易感人群中的传播,提供群体免疫力。

群体免疫力可以减少疾病的暴露和传播,其主要受益者为免疫低下的儿童、成人和新生儿,以及那些被传染后具有传播疾病风险的人群,如医务工作者等。

免疫接种能否给家庭带来额外收益?

免疫接种可以给家庭带来额外收益,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保障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减少看病支出;还可以避免家长不能上班的经济损失及雇佣保姆的费用等。

免疫接种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对大部分人群的免疫可以对整个人群提供保护,从而产生广泛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影响。

为什么有的疫苗接种1剂次,有的疫苗要接种多剂次?

根据各种疫苗免疫程序,有的疫苗需要接种1剂次,如卡介苗。

有的疫苗需要接种2-4剂次,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等。

这是因为,在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科学地、严格地临床试验,得出接种几剂次、多大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结论。

因此,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遇到需要同时接种2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需要多次接种的疫苗,最好每次接种都选用同一品牌的疫苗,以获得最佳的免疫保护效果。

孩子接种疫苗后家长该注意什么?【2】

专家指出,虽然疫苗接种有风险,但在正规防疫部门接种疫苗引起副反应的情况概率很低,家长们不要产生联想心理,应该客观、理性、科学看待疫苗接种。

不良反应:

每种疫苗都可能有,但发生的概率很低

疫苗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或大分子物质,在注射进人体后,通过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发生一些除正常免疫反应以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称之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实际上,每种疫苗都有一个副反应率,即使按规范接种,接种部位准确,人的免疫力和体质都没问题,也会有少数人出现副反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介绍说,从目前的生物技术水平来讲,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我们为了在人群中建立相应的针对这个疾病的免疫屏障可能要付出的一个代价。

一方面疫苗使人体产生针对性的、特异性的、保护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它可能会使极少数受种者发生异常反应。

但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产生严重异常反应的情况就更为少见。

总体而言,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

疫苗选择 :

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可重打、滥打

据了解,目前我国主要将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也称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

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的疫苗,接种原则是“知情、自愿、有偿”。

疫苗接种,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可重打、滥打。

由于计划内免疫所涉及的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特点,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按要求进行接种各种一类疫苗,当前国家要求入学、入托时对学生接种证进行查验,须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以备查验。

至于二类疫苗,家长则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家庭的经济情况、孩子的生活环境等综合考虑,理智选择。

任何疫苗的防护都不是百分百的,疫苗并不是接种的越多就越好,指望打了疫苗就可以不生病,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有时候,生病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系统必需经历的过程。

注意事项:

孩子身体有恙别接种,接种后多喝水少运动

减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应提高安全意识,进行疫苗接种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要充分了解接种的疫苗及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孩子身体状况处于最佳时期时进行适当选择。

若孩子身体有特殊情况,应在接种前主动向医生说明,确认是否可以接种。

如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湿疹,或是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度的儿童,应待这些疾病治愈后接种。

有疫苗接种过敏史及哮喘儿童须慎重接种;孩子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反应。

接种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接种后在接种地点观察30分钟。

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不要用手抓,尽量不要沐浴,以防感冒或发生感染。

打针后二至三天内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多喝开水。

尽量别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孩子在接受预防接种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反应。

少部分孩子可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属于正常的反应,如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发热、食欲减退等,一般都不需要治疗,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

但在此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少活动,适当休息。

如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可就近求医就诊,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如果确系异常反应,根据我国制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得到相应补偿。

篇8:疫苗接种工作总结

根据南阳市宛城区卫生防疫站关于做好20XX年度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南阳市宛城区20XX年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XX年4月进行的乙脑疫苗的接种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积极安排

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防疫站下发的乙脑接种任务后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共同学习乙脑相关知识、乙脑疫苗接种要求以及本次接种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安排于全面实施乙脑接种工作,根据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情况,对辖区流动儿童家长积极宣传,动员儿童家长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

二、大力宣传、加强认识

在会议后,一方面计免人员按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筛选适龄儿童,打印、发送通知单,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村医务必将通知单及时通知到每个家长,甚至要求接到通知单的儿童家长在领取通知单时要签字;一方面开始通过宣传栏宣传本次接种的适龄儿童、禁忌症和接种时间等内容;另一方面结合社区服务中心的宣传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向广大儿童家长宣传乙脑的发病季节、好发年龄、危害等知识,使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到接种乙脑疫苗的必要性并积极的配合乙脑的接种工作。

三、严格接种、认真负责

在接种时,在防疫站流病科人员的督导下,接种人员积极负责,接种前首先做好接种的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抢救药品、疫苗、方盘、冰排、冷藏包、棉签、酒精等需要的各种物品。准备了多个接种台,座椅等物品以方便儿童家长。接种时防疫站的督导人员和接种点的接种人员作到了六个要求重点:

1、严格筛选、查验接种对象,对有禁忌症的儿童暂缓接种。

2、尽量避免与其他疫苗的交叉接种,需要接种的.其他疫苗全部另行安排时间。

3、严格消毒和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

4、严格要求接种质量,全部运转对疫苗质量、接种部位、接种方式、接种剂量。

5、接种现场备有急救药品,以备万一出现的异常情况。

6、工作人员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社区服务中心树立良好的形象,接种现场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服务热情,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如:有一些家长未带接种证,有部分流动人口儿童无接种证等。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工作,加强整体计免工作质量。

四、科学统计、及时上报

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种后能够及时的上卡、上证,汇总接种结果,统计辖区应接种2100人,实种1900人,接种率100%;其中基础免疫应种680人,实种670人,加强免疫应种1245人,实种1230人。

总之,在防疫站的指导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20XX年的乙脑接种工作,为更好多保护青少年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大的保障,加大了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更大的促进了辖区的整个卫生防疫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宝宝初春唇部保养

儿童预防接种的看图作文

现实表现材料范文疾控科

儿童计划免疫临床护理

宝宝得了肺炎怎么办?如何让宝宝避免肺炎感染?

风湿免疫科口号

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简历表格

风疹的话吃什么好

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护理方法(共8篇)】相关文章:

社区卫生活动总结2024-01-14

幼儿园保健工作总结2022-08-28

事迹材料:优秀护士事迹材料2023-11-21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2022-05-06

核酸检测个人事迹材料2022-11-18

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总结的2023-07-29

服务总结范文2023-01-27

感人护士先进事迹材料2023-10-25

疾病控制宣传口号2022-06-03

五一假期安全教育工作计划书2023-12-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