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集锦19篇)由网友“竹林”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这个暑假,我的同事们都玩得有点大。
记得二十天前,我们上午开的放假大会,下午就有三位同事赶往首都机场开始了快乐之旅。陆续地,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启了全球各地各个方向的自由之行,感谢微信,让我在家中就可以随时领略朋友圈中各地的风光。说实话,我的心也是蠢蠢欲动的。总有一天,我也要带上家人一起去玩耍。
欣赏着朋友们分享的照片,深切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之美,进而想到人生也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力求丰富多彩。年少时梦想着追求成功,想着成功的方式应该高度专注,而不应该三心二意,记得多年以前有过一段时间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把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集中于一件事情上,坚持一段时间,哪有不成功的。现在想来,这样的想法真得是很幼稚的,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过度的专一必然是乏味的,是枯燥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看看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五彩斑斓,形形色色。
想想求学之路,才知道为什么在小的时候要全面发展,不会过早地分出专业门类来,因为年少时知识越全面,越扎实,将来才可能越健康,越有高度。即便只看一门学科,以数学为例,也不是单一方向发展的,而是分支越来越多,小学的数学教材是从数、形、统计三方面螺旋式前进的,初中阶段依然是从这三方面进一步加深,高中时总得来说再进一步加深细化,经过十多年的积淀,有的同学在数学方面有兴趣,到大学时就会在某一分支上继续深入学习,开拓研究。
回到我们每个人,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可逆潮流而动,智慧就在身边,要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决不可孤陋寡闻,决不可坐井观天,要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作自己的座右铭。都说五个手指没有一样长的,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只有一个最长的指头也是不可以的,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作用。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也要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记不清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想,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如此,我们可以确信:既不要孤芳自赏,骄傲自大,也不必刻意效仿他人,我就是我,一个独立的我。既然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就要相信自己存在的理由。
写着写着,感觉自己有点偏激了,但是写了就写了,就这样吧。
一种心情的流露,仅此而已。
境随心转,心也会随境转,谁说不是呢。
不完美乃真完美,总想自圆其说,却发现,自圆其说也很难呢。
本文作者:乐水(公众号:乐水微言)
篇2: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孩子
听了很久的歌,也听了很多的歌,最终都不知道适合什么听什么,或许每一首都有他背后的故事,不同的歌适合有着不同故事的孩子们。
每个人都是孩子,不管你有多大,不管你懂了多少,不管你受了多少的伤,不管你经历了多少了的痛苦,不管你有多纯真,不管你有多邪恶,不管……你始终只是一个孩子而已,始终都是……
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正是因为不同,你才有你独特的特色,正是因为你有了你独特的特色,你才能够与别人区分开来,所以我们不必太刻意的去隐藏自己,因为到头来,你将失去你自己。
每个人都是个孩子,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特色奋斗着,像个小孩子般,为了自己想要的,努力而又坚强的奋斗着。奋斗的过程或许会暂时迷失自己,让自己在迷雾中游走,拨开云雾方可见青天,你不去拨开她,只是一味的游走在迷雾之间,在迷雾之间徘徊,分不清自己的方向,分不清自己的终点,只会一味的在迷雾中继续前进,或许前面是悬崖,或许前面是会吞噬你的妖怪然后会慢慢将你据为己有,但是你就是看不见终点,你就是分辨不清方向和身边的一切,他们是如此的深不可测,他们是如此的让你着迷。尽管迷雾中的一切都是幻象,但是你就是不能离开,就是不能分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象,不知道你还有这属于你的许多东西在云雾之后。这些东西或许没有这里那么美,但是只要你细心,只要你拨开了云雾,只要你见到了青天,你就会发现,你就会知道,原来所有的一切不是世界错了,是你错了,
你一定要学会拨开迷雾,因为你还是一个孩子,仅仅是个孩子而已,所以要学会,一定要……
世界可以邪恶,但是你不可以,你要善良,因为太多的不善良才会有了邪恶的'世界,当然更因为你是一个孩子,仅仅是个孩子;世界可以黑暗,但是你不可以,你要光明,因为有了光明,黑暗到头终会无立足之地,终会被光明所取代,当然更因为你是一个孩子,仅仅是个孩子;世界可以混浊,但是你不可以,你要清白,因为就是太多的不清白,才造成了浑浊的世界,当然更因为你是一个孩子,仅仅是个孩子;世界可以取笑你,但是你不能取笑世界,你要学会正确看待事物,要学会微笑,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美好抑或是残缺,我们能看到他的残缺,自然也能够看到它的美好。当然更因为你是一个孩子,仅仅是个孩子所以你要慢慢的学会一些正确的东西并好好运用它
人有喜怒哀乐,人能够用表情表现出来,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一项伟大的特权,我们应该珍惜,有些时候就应该把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不用去掩盖自己,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小孩,不必刻意的去掩盖自己,想笑就应该笑,想哭就应该哭,我们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小孩,虽然我们会长大,但是我们始终都是一个小孩,一直都是,不管我们如何变化,孩子的身影总会在我们身上呈现,那永远会是我们人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小孩子的童真,小孩子的快乐,小孩子的烦恼,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一切只是我们想得太过复杂,一切都只是因为我们的成长忘记了我们仅仅、只是一个小孩,忘记了该怎样用小孩的方式处理问题而已。习惯了用小孩子的特色去追逐东西,因为我就是一个小孩子,永远都是。
篇3:周国平: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周国平: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一
我的怪癖是喜欢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体系的颓宫,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爱默生就属于这些我颇愿结识一番的哲学家之列。
我对爱默生向往已久。在我的精神旅行图上,我早已标出那个康科德小镇的方位。尼采常常提到他。如果我所喜欢的某位朋友常常情不自禁地向我提起他所喜欢的一位朋友,我知道我也准能喜欢他的这位朋友。
作为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和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已名垂史册。作为-名哲学家,他却似乎进不了哲学的“正史”。他是一位长于灵感而拙于体系的哲学家。他的“体系”,所谓超验主义,如今在美国恐怕也没有人认真看待了。如果我试图对他的体系作一番条分缕析的解说,就未免太迂腐了。我只想受他的灵感的启发,随手写下我的感触。超验主义死了,但爱默生的智慧永存。
二
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实际上试图建立某种体系,赋予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遍性形式。声称反对体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但是,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出现在天空下,显示出它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爱默生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每个人凭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这就是他的超验主义,有点像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学。人心与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永远无法在理论上证实或驳倒的。一种形而上学不过是一种信仰,其作用只是用来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可直接面对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仰。于是我看到,爱默生想要表达的是他对人性完美发展的可能性的期望和信心,他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个性解放的赞美诗。
但爱默生的人道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单纯回声。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和同时代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一样,他也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先知先觉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社会是这样一种状态,每一个人都像是从身上锯下来的一段肢体,昂然地走来走去,许多怪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是从来不是一个人。”我想起了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的手稿中对人的异化的分析。我也想起了尼采的话:“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他们的理论归宿当然截然不同,但都同样热烈怀抱着人性全面发展的理想。往往有这种情况:同一种激情驱使人们从事理论探索,结果却找到了不同的理论,甚至彼此成为思想上的敌人。但是,真的是敌人吗?
三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是取决于整个人生态度的。开卷有益,也可能有害。过去的天才可以成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压抑自己的偶像。爱默生俏皮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我要加上一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他们也许成不了西塞罗、洛克、培根了。
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是外在于灵魂有机生长过程的无机物。
我曾经计算过,尽我有生之年,每天读一本书,连我自己的藏书也读不完。何况还不断购进新书,何况还有图书馆里难计其数的书。这真有点令人绝望。可是,写作冲动一上来,这一切全忘了。爱默生说得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只要自已有旺盛的创作欲,无暇读别人写的书也许是一种幸运呢。
四
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我赞赏前一种自信,对后一种自信则总是报以几分不信任。
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有两样东西似乎是公认的人生支柱,在讲究实际的人那里叫职业和家庭,在注重精神的人那里叫事业和爱情。食色性也,职业和家庭是社会认可的满足人的两大欲望的手段,当然不能说它们庸俗。然而,职业可能不称心,家庭可能不美满,欲望是满足了,但付出了无穷烦恼的代价。至于事业的成功和爱情的幸福,尽管令人向往之至,却更是没有把握的事情。而且,有些精神太敏感的人,即使得到了这两样东西,还是不能摆脱空虚之感。
所以,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正如爱默生所说:“然而事实是: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着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爱默生写有长文热情歌颂爱情的魅力,但我更喜欢他的这首诗:为爱牺牲一切,
服从你的心;
朋友,亲戚,时日,
名誉,财产,
计划,信用与灵感,
什么都能放弃。
为爱离弃一切;
然而,你听我说:……
你须要保留今天,
明天,你整个的未来,
让它们绝对自由,
不要被你的爱人占领。
如果你心爱的姑娘另有所欢,你还她自由。
你应当知道
半人半神走了,
神就来了。
世事的无常使得古来许多贤哲主张退隐自守,清静无为,无动于衷。我厌恶这种哲学。我喜欢看见人们生气勃勃地创办事业,如痴如醉地堕入情网,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但是,不要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情:你仍然属于你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心灵是一本奇特的账簿,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都化作宝贵的体验记入它的收入栏中。是的,连痛苦也是一种收入。人仿佛有了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自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把这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
爱默生赞赏儿童身上那种不怕没得饭吃、说话做事从不半点随人的王公贵人派头。一到成年,人就注重别人的观感,得失之患多了。我想,一个人在精神上真正成熟之后,又会返璞归真,重获一颗自足的童心。他消化了社会的成规习见,把它们扬弃了。
五
还有一点余兴,也一并写下。有句成语叫大智若愚。人类精神的这种逆反形式很值得研究一番。我还可以举出大善若恶,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严肃若轻浮。在爱默生的书里,我也找到了若干印证。
悲剧是深刻的,领悟悲剧也()须有深刻的心灵。“性情浅薄的人遇到不幸,他的感情仅只是演说式的做作。”然而这不是悲剧。人生的险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生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大悲者会以笑谑嘲弄命运,以欢容掩饰哀伤。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爱默生举了一个例子:正当喜剧演员卡里尼使整个那不勒斯城的人都笑断肚肠的时候,有一个病人去找城里的一个医生,治疗他致命的忧郁症。医生劝他到戏院去看卡里尼的演出,他回答:“我就是卡里尼。”
与此相类似,最高的严肃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腊人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爱默生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真理用不着板起面孔来增添它的权威。在那些一本正经的人中间,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不,他们思考的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权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真正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宽容,愿意用一个玩笑替受窘的对手解围,给正经的论敌一个教训。他以诙谐的口吻谈说真理,仿佛故意要减弱他的发现的重要性,以便只让它进入真正知音的耳朵。
尤其是在信仰崩溃的时代,那些佯癫装疯的狂人倒是一些太严肃地对待其信仰的人。鲁迅深知此中之理,说嵇康、阮籍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倒是太相信礼教,因为不满意当权者利用和亵渎礼教,才以反礼教的过激行为发泄内心愤想。其实,在任何信仰体制之下,多数人并非真有信仰,只是做出相信的样子罢了。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起而论究是非,阐释信仰之真谛,结果被视为异端。一部基督教史就是没有信仰的人以维护信仰之名把有信仰的人当作邪教徒烧死的历史。殉道者多半死于同志之手而非敌人之手。所以,爱默生说,伟大的有信仰的人永远被目为异教徒,终于被迫以一连串的怀疑论来表现他的信念。怀疑论实在是过于认真看待信仰或知识的结果。苏格拉底为了弄明智慧的实质,遍访雅典城里号称有智慧的人,结果发现他们只是在那里盲目自信,其实并无智慧。他到头来认为自己仍然不知智慧为何物,说出了那句着名的话:“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哲学史上的怀疑论者大抵都是太认真地要追究人类认识的可靠性,结果反而疑团丛生。
篇4:每个人都是一个被牵挂着的风筝随笔
儿时,你是父母手中的风筝。
那时候,你人小心大,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干什么都行,总埋怨父母对你什么都管,对你什么都不放心,把你当风筝,既想让你在蓝天下飞翔,手中又牢牢攥紧了那根系在你身上的长线。
长大后,你才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父母对子女最无私的爱。
上学后,你成了老师手中的风筝。
上学前,父母嘱咐你,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实际上,是父母把那根系在你身上的长线交给了老师。
所以老师总是管这管那,而你一直都不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管教,叛逆成了你最正当最合理的借口,你总是努力想方设法摆脱老师手中的那根线。多年后,你才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老师对学生最深切的关爱。
工作后,你成了领导手中的.风筝。
领导让你向东,你就得向东;领导让你向西,你不能向南向北。你想在蓝天中自由飞翔,你想飞得很高很远,可领导始终攥紧了自己手中的那根线,你想挣脱领导手中那根线,巨大风险又让你举步维艰。退休后,你才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领导对部属的关怀.
成家后,你成了妻子手中的风筝。
当你把妻子娶进家门后,父母就把手中的那根线交给了她,她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头在自己手中攥紧,一头在你身上系紧,你飞远时,就用力把你向怀中拽;你快落下时,她又使劲抖动手中的线,给你力量,让你重新飞起来。
有时候,你总埋怨妻子管得太多。到老了,你才明白,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妻子对丈夫最深情的爱。
老了后,你又成了子女手中的风筝。
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对你管得越来越多,不让你吃这吃那,不让你干这干那,不让你去这去那,你感觉自己像一只风筝,有一根线被子女牢牢抓在手中;你感觉自己像一个没长大的儿童,什么事都需要子女叮嘱,什么事都需要子女帮助。
可假如真有一段时间,没有了子女的叮嘱,你还真感觉有些不适应。到那时,你才发现,那根线是一种责任,是一份子女对父母最孝敬的爱。
人生是风筝,总有一根线牵着你,或长,或短。你在这头,爱你的人在那头。
篇5: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哲理散文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哲理散文
一
我的怪癖是喜欢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体系的颓宫,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爱默生就属于这些我颇愿结识一番的哲学家之列。
我对爱默生向往已久。在我的精神旅行图上,我早已标出那个康科德小镇的方位。尼采常常提到他。如果我所喜欢的某位朋友常常情不自禁地向我提起他所喜欢的一位朋友,我知道我也准能喜欢他的这位朋友。
作为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和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已名垂史册。作为—名哲学家,他却似乎进不了哲学的“正史”。他是一位长于灵感而拙于体系的哲学家。他的“体系”,所谓超验主义,如今在美国恐怕也没有人认真看待了。如果我试图对他的体系作一番条分缕析的解说,就未免太迂腐了。我只想受他的灵感的启发,随手写下我的感触。超验主义死了,但爱默生的智慧永存。
二
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实际上试图建立某种体系,赋予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遍性形式。声称反对体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但是,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出现在天空下,显示出它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爱默生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每个人凭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这就是他的超验主义,有点像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学。人心与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永远无法在理论上证实或驳倒的。一种形而上学不过是一种信仰,其作用只是用来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可直接面对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仰。于是我看到,爱默生想要表达的是他对人性完美发展的可能性的期望和信心,他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个性解放的赞美诗。
但爱默生的人道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单纯回声。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和同时代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一样,他也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先知先觉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社会是这样一种状态,每一个人都像是从身上锯下来的一段肢体,昂然地走来走去,许多怪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是从来不是一个人。”我想起了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的手稿中对人的异化的分析。我也想起了尼采的话:“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他们的理论归宿当然截然不同,但都同样热烈怀抱着人性全面发展的理想。往往有这种情况:同一种激情驱使人们从事理论探索,结果却找到了不同的理论,甚至彼此成为思想上的敌人。但是,真的是敌人吗?
三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是取决于整个人生态度的。开卷有益,也可能有害。过去的天才可以成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压抑自己的偶像。爱默生俏皮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我要加上一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他们也许成不了西塞罗、洛克、培根了。
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是外在于灵魂有机生长过程的无机物。
我曾经计算过,尽我有生之年,每天读一本书,连我自己的藏书也读不完。何况还不断购进新书,何况还有图书馆里难计其数的书。这真有点令人绝望。可是,写作冲动一上来,这一切全忘了。爱默生说得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只要自已有旺盛的创作欲,无暇读别人写的书也许是一种幸运呢。
四
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我赞赏前一种自信,对后一种自信则总是报以几分不信任。
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有两样东西似乎是公认的人生支柱,在讲究实际的人那里叫职业和家庭,在注重精神的人那里叫事业和爱情。食色性也,职业和家庭是社会认可的满足人的两大欲望的手段,当然不能说它们庸俗。然而,职业可能不称心,家庭可能不美满,欲望是满足了,但付出了无穷烦恼的代价。至于事业的成功和爱情的幸福,尽管令人向往之至,却更是没有把握的事情。而且,有些精神太敏感的人,即使得到了这两样东西,还是不能摆脱空虚之感。
所以,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正如爱默生所说:"然而事实是: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着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
篇6: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故事
创业小故事 19岁大一男生的梦
老师:“喂,你好!“
等待10秒
男生;“老师好!我是大一的学生,我想去你的课堂学习。”
老师:“大一的学生就不用来了吧,好好学习。你不上班,我的课是学了立刻就要用的,否则,学了反而会影响你。”
听完这个话,老师再问他问题,回答的速度几乎都超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常人能忍受的7秒。不信你试试打开网站,如果7秒还没有看到你想看的,你的情绪就要向下了。
我听,也快没有耐心,我以为他掉线了。
这个时代很神奇,上次一个小伙子和我电话,36分钟,他说了30分钟,也不管我有没有回应,我回应的对不对,他都不在乎,自顾自说话,我也没有耐心。
继续看对话。
老师:“你好像不太爱说话吧。“
男生:“嗯,我有点儿内向。“
老师:“你不是有点儿内向,你是心思很重。”
等待7秒以上的对话模式继续持续。
男生:“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想去听你的课,现在我不想上学,觉得没意思,我不想让家人给我付学费。“
老师:“你不想上学!好不容易考上!你和父母商量了吗?父母亲啥意见?对于未来的世界,文凭还是需要的,这是你的资质。我也不能给你做主,让你不上学,后你后悔当初没拿到毕业证,我也没法说你去上学,因为毕业后,你说要是当初早出来了,那说不定已经混出个名堂来了。你的这个事情得和家里好好商量,然后自己决定。”
男生:“我父母挺支持我的,我作何选择,他们都同意。”
老师;“等你大三吧,或者你在大学也能创业,现在一部手机就可以创业,你可以学习视频编辑,为一些老板编辑段子,都可以,不会的就研究,学习,慢慢就会了。“
我觉得小男孩很有想法,高中就想着学习创业,回想我高中的时候,傻傻的,思想都比不上文迪同学,记得刚到深圳的时候,面试官问我一个问题,你最满意的一件事是啥事?我说是在深圳不会迷路。
后生可畏,但大学还是要完成的,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不要想太多,像老师说的,大学里也是可以创业的,不要被坏境局限,通过阅读学习,研究在上好学的同时还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虽难,虽苦,如果不难不苦不稀缺,哪里还有你存在的价值呢?
创业小故事卖螺蛳粉的老板娘
老板娘:“老师,连上你的麦,我很开心,好紧张!”
老师:“你好,别紧张,放松。”
老板娘:“老师,是这样的,我现在在湖南的一个小城市,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螺蛳粉店,但是呢生意不好,我想问问你呢,要开下去吗?老公说不开了,他是做门窗生意的,做了十几年了,也做烦了,说明年一起去广州开螺蛳粉店,那里人流量大,生意会更好,我现在犹豫不决。”
老师:“你为啥要去广州,只是因为你在湖南生意不好,就去广州吗?”
老板娘:“是的,我和朋友今年各投了4W的钱,如果去广州的话,要投入更多,我还得去借钱,有点不想。”
老师;“你去广州也未必能生意好,因为你没有解决你的赚钱能力,如果有赚钱能力,就是在镇上,在村里,都能赚到钱。在解决这个问题前,你投的多,赔的更多。”
忽然想起赵老师说的:“就算我在菜市场卖红薯,我也比别人卖得更好。”是的,当你有了赚钱的能力,去哪,做什么,都不是问题,因为道理都是相通的。
创业小故事面条小哥(今年9月)
小哥:“老师,我的面条生意不好,但是租金已经交到了年底,如果明年还要租下去,年底得交24000的房租,现在很纠结。您帮我出出主意好吗?”
老师:“你做了多久?”
小哥:“我做了三个月!”
老师:“三个月,你就想放弃?你是在闹着玩吗?“
小哥:“我去年做了凉皮生意,也是不好,就没做了。“
老师:“既然你已经交到了年底的房租,那就继续做到年低呀,选一些食品相关的产品卖嘛,不能浪费呀!卖个东西有那么难吗?才开始三个月你就想放弃,你到底有多少钱可以折腾呢?”……
这个小哥曾经是个厨师,觉得厨师挣得不多,就想创业,每次创业都是父母给钱,他能珍惜吗?
这几天看《影响力》,里面有一个观点很有理,东西不是千辛万苦得来,他不会珍惜的,所以让小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如何经营的方式就是他的父母不再给钱。
总结一下,该读书的年龄,认真读书,把学业做好,多余的时间可以去阅览室,尽全力把图书馆的书全部看完。
有了赚钱的能力再去折腾,或者在老板的公司培养好了能力再去闯一闯。否则费钱,费精力。
做一件事前,想清楚,就像买股票一样,如果你不打算持有十年,你就不要买,如果你不打算把事做十年,你就不要轻易开始,做好准备,瓜熟蒂落,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篇7:你们每个人都是小天使教学随笔
你们每个人都是小天使教学随笔
一个香甜的午睡结束了,孩子们在“小黄莺”的歌唱声中渐渐醒来,睁开一双双睡眼朦胧的小眼睛,有的还在被卧里伸懒腰。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都是能干的好宝宝,自己穿衣服鞋子哦。”有的孩子开始自己穿衣服,有的在床上等着老师来给他穿。我见了想激发一下他们,就说:“哇你们看那,宝宝小朋友真能干,他已经自己穿好衣服了,贝贝小朋友也能干的`,连裤子都已经穿好了。你们看多多小朋友真聪明,连鞋子都穿好了。”听我在表扬他,多多很得意地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聪明吗?”“为什么?”“因为我是小天使呀,所以这么聪明!”“哦,是吗?”“恩,我爸爸说的,我本来在天上飞的,后来爸爸把我从天上抱下来的。我还长了两个翅膀呢!”看多多一脸的幸福样,我也忍不住想:多可爱的孩子,孩子丰富的想象从父母好的教育方法中来。于是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你们每个人都是小天使呀,所以你们每个人都是很聪明的。”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自己穿起衣服来。连原先一直叫着要老师帮忙的孩子也自己动手开始穿起衣服来了。
篇8: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风景人生哲理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风景人生哲理
安稳流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如一朵花,静静开放,若一溪水,缓缓流过,素心淡定,人生则如沐春风。
风,一直吹着,吹过流年;云,一直飘着,飘过心的素笺;听,谁在寂静处数着自己的心事;看,那花丛中谁在叹息一枚花瓣的飘零?
尘世之间,人生风景,不都是镜花水月,也不都是繁花簇锦,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小宇宙,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光;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一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任何一个生命,都有一个孤独的旅程,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生命和人生价值。
红尘之中,生命形态,也不都是一瞬烟云,一片花影,谁都有不一样的心情,谁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谁都有不一样的姿态。每个生命都是不可代替的唯一,也从来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存在。山有山的故事,水有水的诗篇,云有云的飘渺,而表现出来的美丽自然也会不同。
若说,生命步入红尘或许都是偶然,但是,生命的差异却都是必然。一粒尘埃虽小,相互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人喜欢寒梅傲雪,有人喜欢桃李芬芳,有人喜欢逆风飞扬,有人喜欢默默独行。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正确和喜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行走的方式也会不尽相同,当然,归宿也就迥然,是故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
所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风景,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个人都是一朵尘埃里开出的'花朵,尽情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不去仰视,不去埋怨,即使别人不欣赏自己,自己也不要去仰望别人,只要懂得感恩和珍惜生命的存在,穿过纷扰走过属于自己的时光,从容的完成一个顺其自然的人生过程,就是最独特的风景。
所以,生命无需看透什么,万事纷繁多变皆是自然的风景,只要记得热爱生命,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养几分沉静,修几分安宁,自然就是最动人的人生。
生命说不同,也都相似,我们都是来去匆匆,时间岁月对谁都公平,该流逝的流逝,该拥有的拥有,只是我们积累的经验薄厚,只是我们彼此对生命理解的深浅,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成熟的程度不同,风景的美丽也有大也有小,却也风采各异。
总觉得滚滚红尘之中,有太多的不同,有太多的差异,也都会在生命静静的状态里得到统一,所以那些不同和差异也就微不足道了,只要静静的舒展自己的生命,展示自己的美丽,展现自己的风格,绽放自己的精彩,这都将会是一个一个人生美丽的风景。
虽然,人生路上风景可以不同,时光也可以老去,那些坎坷,艰辛,不如意都可以千变万化,但是,懂得生命的沉稳与安宁,优雅面对各种的不同,独特的自己,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明媚风景。
独特的我们,不需要灿烂的光环,也不需要伟大的光辉,走过风雨,要懂得温暖自己;面对山水,要懂得欣赏风景;遇到爱的人,就一路相伴相携。
做到素心善良,独立自由,没什么不好,适应着相同的世界,走出不相同的人生,遇到春花或落叶,能随遇而安,心有所想就够了,看见小溪流水,就让淹没记忆,让它带上生活的希望,奔流不息着前进。
若人生是一溪流水,就让它平静的流过,若人生是一幅画,就让自己静静的描绘,只要你热爱自己的生命,你的世界,一定会与众不同,斑斓的世界里,你也是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
篇9:《剪出一个世界》随笔
《剪出一个世界》随笔
在最开始的时候,剪纸课并不是由我来上的。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所以我临时顶替上我的朋友去给一班的小孩子们上课。
因为上次的手工课的场景是在太混乱了,所以这次上课就提前找了其他的`老师一起过去帮忙。或许是有男老师在场的原因,所以这堂课的秩序还是不错的,比起之前的手工课好多了。他们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想要折纸,所以在这节课上我也捉住了这个点,用折纸作为引诱要求他们坐好听老师讲,然后跟着老师讲的步骤去做。
但是突发事故都是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到来的,第二次派折纸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小女孩趴在桌子上,询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不理会我,只是一个劲地把脸转向另一边,身体在微微地抽搐着。小女孩在偷偷地哭着。我急忙安抚她,向她旁边的同学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旁边的同学也只是含糊地给出一个答案。好像是被他打了,同学指了一下不远处的一个小男生。小男生也不说话,我也不确定是不是他,又担心会不小心冤枉他。我只能通过剪纸来转移小女孩的注意力,让她不再哭。所幸的是,这样的确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其他的队友在这个时候也在教其他小孩子剪纸,他们似乎都沉迷在剪纸的世界了,一起围在老师们的身边,看着折纸在老师的手下被剪成一个个形状不一的图案。
小孩子的世界都是极单纯的,一张小小的折纸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大大的世界,沉迷其中,在这个世界里慢慢长大。
篇10:每个人都是一个杯子,你的杯子装了什么散文
智慧启引:『一只玻璃杯子,装了什么,我们就说这是一杯什么,只有什么都不装时,我们才说这是一个玻璃杯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杯子,那么一生中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可装。一个人不管拥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势、多少附加,自己原本只是自己。杯子不管装什么,从不属于杯子,充其量是充当一个容器,千万不要装了什么就以为是什么。一个人不管拥有什么、拥有多少,都不能改变自己,重要的是拥有自我。只有想到杯子原本只是一只杯子时,我们才可能更容易地找到自我。』
一只玻璃杯子,如果装了牛奶,人们会说,这是一杯牛奶;如果装了茶水,人们会说这是一杯茶水。不管装什么,人们都会说这是一杯什么。而只有在什么都不装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说“这是一只杯子”。
这段话耐人寻味。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杯子,那么一生中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可装。可以装财富,而且从来装不满,不管是巧取豪夺的不义之财,还是凭本事赚取,都是上不封顶。
那么,这只杯子可以装什么呢?
可以装仇恨。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要多少时间等待和准备?冤冤相报何时了?一旦结仇,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不错,一个人有爱有恨,也要敢爱敢恨。冤要申、仇要报,人活着就是争一口气、一张面子。但是又有“冤家宜解不宜结”之说。
仇恨其实是双刃剑,仇恨着别人也伤害着自己。如果让愤怒充满头脑,让仇恨充斥心间,其余都只有让路,冲动很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就这样命运可能为仇恨所改变。
可以装成见、忌妒。
这世上看不惯、合不来、谈不拢的.人太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交往必不可少,有交往就会有摩擦、有争执,谁也阻止不了,避免不了。
只是一切终究会过去,有人放得下、想得开,有人却总是耿耿于怀。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先入为主,发生偏差,有失公正,影响正常的判断力。就这样,人格可能为偏见所裂变。
可以装权势。
明明知道权力是倒金字塔,越往上越难,但是偏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职级越高,表明进步越快、能力越强、本事越大、价值越高,因而“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有权就有势,就有面子,呼风唤雨,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只是有的人一阔脸就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忘乎所以,利令智昏。人还是那个人,一旦权势附加,完全“判若两人,不可思议”。就这样,形象为权势所扭曲。
……
要装的、可装的没完没了,只是一旦拥有这些后,一些人容易被金钱、财富、偏见、仇恨等弄得面目全非。说白了,杯子里不管装了什么、装多少,与杯子本身无关。杯子原本只是杯子。一个人不管拥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势、多少附加,自己原本只是自己。
只是想要这样很不容易,需要淳朴、率真、淡定、宁静,坚守自己,不为外部所左右。尽管难以办到,也可能要付出代价,但这才是最难得的。这世间的诱惑如同空气中的细菌,无处不在,如果在意,随时可能打破内心的安宁,一旦失守,难以收拾。
杯子不管装什么,从不属于杯子,充其量是充当一个容器,千万不要装了什么就以为是什么。一个人不管拥有什么、拥有多少,都不能改变自己,重要的是拥有自我。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回过头来,淡定还在,宁静犹存,一切皆然。
虽然不是“牛奶”,“杯子”照样风光,“杯子”不能活在“牛奶”的阴影里。人不能看没得到多少,而要看得到了多少,不能屈从于身外之物。只有想到杯子原本只是一只杯子时,我们才可能更容易地找到自我。
篇11: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安静而孤独
经典语录: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安静而孤独
1、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2、相信爱情的人,迟早有一天会遇见爱情。
3、为什么有的人明明相爱,却又互相伤害呢?就是因为相爱,才会有那么多的执着、期望和要求,总希望他变成我所想的那样,于是也难免会失望、哭泣和怨恨,渐渐就不爱了。――张小娴
4、不到没有退路之时,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5、这个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天造地设的一双,只有付诸努力成为越来越适合彼此的对方。
6、人总在变,有人选择为生活改变,有人选择改变生活。
7、有人说,遇到对的那个人,不是强烈的动心,而是长久的安心C你知道,“他不会走”,无论你多么落魄多么不修边幅,他也不会走。你无需装得多么优秀,多么可人,他喜欢的就是你现在这样最自然的样子。
8、没有爱的生活就象一片荒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要“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让爱如同午后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房。
9、我们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去换取一个名叫成就的东西;我们把父母扔了,把自己丢了,去寻找一种叫爱情的东西。
10、真正的原谅,不是删除记忆,而是可以接纳那些“曾经”安稳地生活在你的记忆里。
11、喜欢发呆的人,心里藏着另一个纯净的世界。
12、总有一些时光,要在过去后,才会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
13、人的生命,似海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14、爱过一个人,是会因为他的幸福而真心欢喜的;只有爱着一个人,才会因为他的幸福里没有自己而难过。
15、一男一女,两个正常人,能心平气和地长久相守,是人世间最大的奇迹。――冯唐
16、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17、爱情是生活里最闪亮的那一部分。用一俗气的比喻,是一桌菜里放的那半勺盐。没有盐,什么都没味道,时间长了,还会得病。但要真是有些日子没盐,寡淡的日子还得照过。
18、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19、爱是人生中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20、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安静而孤独。
篇12: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信仰美文随笔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信仰美文随笔
在这个时代,几乎人人都有信仰,只是各自的信仰不同而已,但不管什么样的信仰,都令人值得尊重,而且任何信仰都需要深入了解并相信,才能称之为信仰。任何一种信仰,如果是稀里糊涂的信,都称不上信仰,属于迷信,包括基督教在内的所有宗教信仰。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有一颗平静的内心,有一颗温柔的心肠,有一颗智慧的头脑。一定经历过狂风暴雨,体验过高山低谷,也见识过人生百态。惟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何种境遇都能充满智慧的刚强壮胆,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强者通常平静如水,并且相对平和。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自然内心不够平静。内心不平静的人,处处是风浪。再小的事,都会被无限放大。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心中永远缺乏安全感。
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人应该会有自己最在乎的'人,他们才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倘若他们对你所做的事有误解或质疑,值得你花时间去回应和解释。
不自信的人,普遍内心比较脆弱。一个自信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事往往带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并时刻充满激情。所有的盲目自信,和空腹自信,都是自以为是。心中要有真才实学,哪怕在不断的试错,但终究能到达攀登高峰的那一天。
高度的自信,从高度的自律而来。自律又是什么?自律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来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自信也代表着对事情的控制能力,连最基本的时间都控制不了,谈何自信?
钥匙开不了不属于它的锁。不要想着勉强打开或者特别用力,不然的话伤人伤己。总会有合适的锁,当你打开,你的世界一下子更加五光十色了。而打不开的,总归是要放掉的。
人生短暂,转瞬即逝,有梦想就要虔诚、踏实地去做;经过了风雨历程,也未必都能见到彩虹。
篇13:每个人都是自己成长经历的牺牲者人生随笔
每个人都是自己成长经历的牺牲者人生随笔
人生做任何一个成熟而全面的决定,都要两票制,一票是理性票,一票是感性票。——马薇薇
看到马薇薇这句话时,万分感慨,生活中很多人,做事只有一票。而女生,多为感性!而这感性便将很多人推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大表妹打电话给我问:姐,啊三离婚了,你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她避免男的纠缠吗?彼时的我在市中心陪好友逛街,电话那边的声音穿过吵吵嚷嚷的街道清晰的传至我的耳朵,直击心灵。我多希望它是假的,懵逼三秒之后意识到当下的环境不适合继续,便约好半个小时回家后我回她。
回家后我立马回表妹的电话,方了解清楚始末。啊三和男的未婚生子(因为年龄不到法定结婚要求而没有结婚),现在因为男的好吃懒做一味伸手朝啊三要钱,啊三不给男方便连夜将其赶出家门。
啊三的女儿现在三个月,我问表妹:“啊三现在是什么想法?要女儿吗?”
表妹气愤地回:不要也不能要。
我:“她舍得吗?”
表妹的想法是女方18岁带着一个孩子,会被这个孩子拖累一生!所以不要也不能要!男方表示如果女方要孩子,他不会给一分钱抚养费。而女方不要孩子的话,从此之后女方不能再来看孩子。表妹问我:懂不懂婚姻方面或者是离婚的法律?有没有什么可以防范这个男的以后不会骚扰啊三的办法。
我们聊了目前可以解决的措施之后,表妹跟我抱怨说自己的家庭差,所以他们长成了今天这样子,然后问我:“姐,你也是在这样的单亲家庭长大的,你没有觉得不好不如意的地方吗,不过你今天这样,应该比我好很多很多。”我说:“有啊,我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怎么会没有呢!”我天生性格敏感,而记忆力又特别好,三岁便对周遭的事情记得一清二楚,包括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而父母冷漠的关系造成了我极度没有安全感。母亲语言暴力结成的阴影遍布我的童年,而我生性坎坷,一年级时在上学路上遇到过猥亵儿童的坏人,侥幸逃脱。哭得昏天黑地,老师安慰、父母不解,曾一度抗拒上学,父亲无奈只能亲自每天送我上学。父母离异,父亲一人扶养四个孩子。父亲压力大暴躁时逢人便说“四个女儿不如一个儿子”笼罩我整个青春期,我为了让父亲看到我没有比男孩差,农活、木匠什么都能干也干得很好。曾因和妹妹打架时差点被怒极的父亲打死,因奶奶的劝阻逃过一劫。年少时我最大的想法便是逃离我的家庭,去一个谁也不认识我的地方。
我曾经无数次想过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世俗的价值观就是对的吗?
表妹认为我比她好很多,其实不过是半斤八两而已。而我成长成今天这样不过是对父母感情的反思所致。认识我的人说你天天笑着,阳光活泼,家境应该不错。其中不乏一些说你今天成长成这样得益于你良好的家境让你受到了高等教育。只有我自己懂得自己看起来心志成熟不过是拔苗助长的后果,那些隐患、不安时时环绕着我。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想着反驳一两句,而后意识到其实没有意义!吃瓜群众都是将他人的优秀归功于资源、条件。而真正的智者从不轻易去论断、评判他人。
我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这么极度不安?而在无数次的思考和观察自己及老师的点醒,我明白极度的安全感缺失来源于天生缺爱即双亲的否定。母亲只要和父亲吵架便对我说“你命贱,你妹妹命好。你这一生会很辛苦!”父母在一起时天天吵架,我半夜醒来听到父母在说孩子怎么分,然后便是互相攻击。在这一段长达三年的争吵中,我的父母终于离婚了,我哀求母亲坚持时,母亲说:“因为你是女儿,你命不好,所以我坚持不了了,我要离婚。”而刚开始母亲回来见我们的时候总带着妹妹出去玩,却惟独不带我。曾无数次想问一句:“我是不是捡来的?”我意识到语言是这世界上最轻又最锋利,杀人于无形,让你心死人不死!说的人永远不想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我曾想原来那个把我带来这世界的人,最应该爱我的人竟如此不爱我啊!难道就因我是女儿身吗?!这是我可以选择的?!就这样我开始变得安静,我的成绩报告册开始以你是个安静的孩子开始,以你是个优秀的孩子结束。
正如董婧所说:“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缺陷不是因为父母一方单独扶养孩子造成的,而是父母因为孩子凑合在一起却感情不睦天天吵架造成的。单亲不一定会伤到孩子,不幸福的家庭才是伤到孩子根本。”我们这些被家庭误伤的孩子在这世界中负重前行。一不小心便重蹈父辈的覆辙。而正如像董婧所说的那样,当我父母离婚的那一刻,我的生活才步入正轨。年少的时候,父亲养家的压力没有这么大,便会陪着我们玩,练字、下棋、打球、摘果、种树,一起看电视,无所不玩。那是至今想起依旧觉得无比幸福的一段时光。而初中之后父亲便开始暴躁,压力过大的不满发泄在对我们几个女儿的不满。我们开始小心翼翼,学乖。开始学着做很多没有做过的事情,搬得起一两百斤的木块,用得了危险系数极高的电动工具,我曾因此断了指,妹妹胳膊被工具伤到皮,差点到骨头。茨威格说:生命中所有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用老师的话说:幸福是要付出代价的,你今天幸福,那你来日要为今天的幸福买单。你今天不幸福,你想要幸福,那你就得努力、认真。
我和表妹的差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的差距,小半来源于我们个体的差异。姑父对待表妹就如同我的母亲对我。而姑姑身为一个女子便没有我的父亲做的'好,这既是环境给女子造成的悲哀,也是女人给自己造成的悲哀。姑姑对生活恐惧,逃避生活的艰辛,由开始的给人打工变成沉迷于打麻将,家人屡劝不听便随她去。我的亲友们的婚姻大多不幸,即使在一起也是名存实亡。小学时我会因为小朋友说我没妈揍他一顿,初中后别人问我单亲吗?我可以不避讳谈这件事,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那个伤已好连疤痕都在慢慢消失,别人想揭都无从下手。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许会比一般人更敏感,更缺乏安全感,但他们同时也更加成熟或通情达理。生命有一种黑色幽默,有些令你痛苦的人和事到底是得到还是失去,真的很难讲。到最后,你的得到在成就你,你的失去也在成就你。爱你的人成就你,伤你的人也在成就你。过往经历成了生命的维生素,加了钙,补了铁。人生之路,有人见证,有人喝彩,有人诋毁,有人伤害,而到最后,这一切好的坏的温暖的恶毒的,都成为了养料。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都有各自的劫难,生命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
我们的成长,很多时候,不是通过学习一样东西获得的,而是通过克服一样东西而获得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痛,别人不会懂,也会有别人羡慕的幸福,只是自己不觉,这个就是迷失的地方。所有人最大的知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最好说话的是自己,而最难说服的依然是自己!有些道理我们明明都懂,可是最终能够伤害到自己的就只有自己!这个就是心魔!如何战胜它?忠于初心,勇于自省!天助自助者,你终将成为你自己的依靠。
愿你我在阳光下像一个孩子,风雨中像一个大人!用孩子的童真来发现世界,用大人的成熟来对待世界。让我们在阳光下,像个孩子一样奔跑,欢笑,谈情;在风雨中,像个大人般奋斗,思考,养家…
篇14:一个世界一颗心随笔
一个世界一颗心随笔三则
1.伤感和感伤的区别在于,一个很假一个很真。
真真假假,我便也不想再提什么了。
所以,我并没有想要写伤感的文字。伤感不如倔强来的痛快,不如疯狂来的永恒。
一个城、乌鲁木齐。白日在喧嚣里度过,人们来来往往,时而看到闲人,便也不去在意了。真正忙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罢了。
一个城、包裹在雪中的城,没有传说中的美丽。我不喜爱这里的空气,灰尘太大,可惜了白雪。每当出门时我总是深吸一口气,使自己融入灰尘中,尽管会咳嗽,但还是会好受的。这就是冬天里的一个城,白雪皑皑却被灰肆虐侵袭着。
但我爱这个城,我出生的地方。
爱它的喧嚣、宁静、尘埃、白雪、还有这里可爱的人们,瓜果。
也许有一天,我离开了这里。
我会以此文纪念我童年的一城。
2.好久没有写文了,删了很多日志,内容都很不起眼。我看到了那些爱文字的人的空间,每一篇都是他的灵魂,他的笔记。我却总是,呵呵。我却总是闲游着,没有特别爱的,也没有特别恨的。爱,麻木着。就开始学会玩弄爱,越玩越麻木,没有心动的感觉。
罢了罢了,一颗心,装不了太多。
时间总是很大度,它使我明白了我该爱的,不该爱的。有人问我是不是早恋了,我的'文字无时无刻提到了爱。答案很简单,我是早恋了,暗恋的很失败。笑吧,暗恋也可以算算早恋,尽管已经过去,提的都不能再提。我却又一次醒悟,我爱错过,盲目过。有了他,我不再注意身边的人,这样的我,很疯狂吧。
都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什么。
曾经有道题问我,你会喜欢你的人在一起,还是你喜欢的人?
当时我回答的是,当然是我喜欢的人啊。现在想想,还是前者是明智的。
一颗心,不大不小,装的是满满的爱与希望。
3.一个世界。我的世界就是一个城,我走过的地方,都是我的世界,存着我的记忆。
一个世界。我的世界就是一颗心,我不大不小的心,所以记忆是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不需要太大。
因为,悲伤没有了,快乐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我的世界还在。
篇15:一个核桃一个世界随笔散文
一个核桃一个世界随笔散文
昨晚,闲来无事剥了一个核桃,意外发现核桃上有一个小洞。我用牙签轻轻往里伸,不深,却挑出了一条肉色的小虫。这小虫看起来像蚯蚓的缩小版,身体大约一个笔尖的长度。这么小的虫子不足以让我恶心,于是我用牙签轻轻挑逗这只可爱的肉色小虫。
小虫被我从洞中挑…来,然后它又一点一点地爬回小洞,躲进洞里。我的心中涌起一丝波澜:这条小虫真聪明。躲在核桃里,外有核桃壳保护,内有核桃肉吃,既无须四处躲避天敌,又不要劳力寻找食物,真是一举两得。相比之下,活在大自然里的毛毛虫真傻呀,为什么不学学这条小虫,找一个可以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衣食无忧的地方待着,多好呀!
可随后,我的心中又浮现出一个疑惑:这条小虫虽衣食无忧,无所事事,可它真的幸福吗?
仔细想想它的一生,如果不是我敲开核桃,它就一辈子生活在这个核桃里,它的世界只有那三四立方厘米大小,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吃、睡、吃、睡……它无法感受阳光的温暖、风儿的和煦、露珠的甘甜;它无法体会朋友的友谊、快乐的滋味、艰苦的味道;它无法看到花儿的娇美、大树的挺拔、河水奔腾咆哮……最可怕的是它将无法实现一只毛毛虫应有的价值——化蛹成蝶。连唯一的'价值都失去了,它还幸福吗?
于是我联想到我们自己,我们和这只小虫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现在的年轻人是最好的例子。很多年轻人到了应该承担责任、应该独立生活的年龄时,却还在躺父母的怀抱里做“小孩子”。不用做饭、不用带孩子,自己的工资自己花,不够就找父母要。他们知道,父母会给予他们一切,父母就是他们的靠山。他们的人生价值就是依靠父母一辈子,以此保证自己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贪图安逸享乐,不愿意独立、不愿意走南闯北,整日蜗居在自己很小的世界里,与那条小虫有什么区别?
没有独立精神,害怕面对风雨,人就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看着眼前这条小虫,一种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我轻轻地将它放到楼下的草地上,默默地祝福它,愿它在破茧成蝶的那一刻,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我也默默地对自己说:愿自己长大后,能钻出那个坚硬的“核桃壳”,感受美好的大千世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16: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凡的世界经典情感散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凡的世界经典情感散文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
那是一个平凡的世界,那里发生的一些事我总觉得就是我小时候见过的,可能因为我也生活在农村。一部《平凡的世界》,前后看了三遍多,却我一直惦记着,只因为在那个世界中,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浓浓的温情。亲情、友情、爱情那些东西在那里是那么的温馨,让人为之一动。
我很喜欢孙少平与田晓霞这一对,共同的爱好,美好的心灵,他们俩在一起是那么和谐。一起分享心情,一起探讨书籍,谈论人生。曾有纳兰性德说过:赌书消得泼茶香。那是在说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间的情趣,我觉得孙少平与田晓霞就有这样一种温馨情趣。然而,世间不尽是美好。最后的结局虽然是晓霞为了救人牺牲,孙少平为了责任与道义娶了遗孀,但是那份爱情仍然在流淌,让人惋惜之余也多了一抹羡慕。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我想命运与他们二人开了玩笑,却也让给了他们觉得无憾了。
没有门第之见,也没有现在一般情侣的打打杀杀、分分合合,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有如流水般缓缓流淌。
那个时候,孙少安放弃润叶,转而迎娶贺秀连的时候,我曾经为他们深深惋惜。总觉得一切很不公平。然而生活总是在风雨后留给人们一道彩虹。田润叶虽然嫁给了不爱的李向前,但是日子最终是好的,一家三口和和美美。而孙少安和贺秀莲虽日子贫苦,却也携手并进,让日子一天天好过。更让我感动的是那份责任,那份他们主动承担的责任。孙少安因为对于家庭的责任,出于不能给润叶富足生活的担忧,选择让她另嫁他人,婚后出于对秀莲的责任,一步步让自己更加成熟,做事更稳。田润叶,一开始就不喜欢李向前,并且有离婚的念头。但是在车祸之后,向前主动提起离婚,她选择以沉稳的态度对待。对丈夫的不离不弃,对作为妻子的责任担当,让她成为最美的女人。都说心灵美人才更美,对于润叶,我始终认为她是最美的。
爱情不是得不到就互相诅咒,而是互相祝福。今后在谈论的时候,才能庆幸当年的理智与祝福。曾经的美好留在最初,今后祝愿彼此走得更好,毕竟最初的温暖是你们互相给予的。
当然了,除了孙家两兄弟的爱情外,还有田润叶弟弟田润生对遗孀郝红梅的坚贞不移,那同样是一份让人艳羡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却有着别人无可比拟的温情。
生活不尽是如意的,不是所有的爱情最后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也不是说都能坚守到最后。我觉得《平凡的世界》真实,是因为杜丽丽最终和武惠良以离婚告终。出轨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婚姻中不管谁出轨,都是被指责的一方。杜丽丽和古风铃的婚外恋始终是让人接受不了,更不要说身在其中的武惠良了。但是呢?武惠良并没有选择极端的方式,他放了杜丽丽。好聚好散,让曾经的那段时光驻足。
爱情是温馨动人美好的,亲情更是让人倍加温暖。
当我们受伤的时候,我们总想躲进父母温暖的怀抱,当我们觅得一爱人,就想得到家人的祝福,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就想从家人那里得到动力。我很感动,田福军的'大量,对晚辈的疼惜,对儿女的爱护。在只知道田晓霞喜欢的是孙少平时,他只是觉得命运捉弄人,好好一对良人,却要天人永隔。没有高姿态,有的是祝福与深深的惋惜。田福堂尽管不满意田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却也还是接受了,是那份对儿子深深的爱让他最终无芥蒂对待郝红梅。而孙玉厚,所谓一个父亲,真是为了子女操碎心,尽管文中写了孙少平和孙少安如何有想法有行动力,但是作为父亲,他始终担惊受怕的,就怕儿子有个不如意。女儿兰花也总是让他头疼,女婿的不争气,苦了女儿,却苦了那份为父之心。
说到这,不禁让我想到最近这段日子,父亲也总是为了我担忧。一方面是担心我初出茅庐,踏入社会不懂事会做错事,另一方面是担心我承担不了失败。总是天天宽慰我。养儿100岁,常忧99。
友情也让我感触颇深。每一天,我们都在经历事情,我们都在遇见他人,遇见一批人,然后散了一群人,再迎来另一批人。在来来往往中,我们一步步成长。兜兜转转,你抓不住,停不了,然后你一路前行,觉得孤独的时候,总有人会拉你一把,觉得开心时,总有人会打击你一把,在这样的来来去去,你收获了真正的友情,遇到挚友。孙少平和金波的友情就让我折服,虽没有什么特别事件,但是那份真心,足以给人力量。
现在的我们都太浮躁了,有时你连一本书都懒得拿,更何况是让停下来欣赏那些纯真的感情。有时候你宁愿花时间打游戏刷朋友圈,也不愿给父母一个电话,有时你宁愿出去和朋友喝酒,却不愿陪爱人听首歌。抱一份美好,让自己的心灵清澈起来,让自己充实起来,让自己变得美好。就像书中的人物那样,拥有一颗充实的心灵。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凡的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了他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篇17:一个回忆的角落杂文随笔
一个回忆的角落杂文随笔
今天,被张继科景甜霸屏了,猝不及防的就被撒了一波狗粮,爱情,不期而遇
狄更斯的双城记里有这么一句话,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而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懵懂灿烂的青春期里,拥有着纯碎的友情,爱情!那里几乎是每个人最美好回忆的存在,无知过,无悔过。每一天都像是过在心坎上,那里有某一个柔软的角落,也许住着某一个人,也许住着一个部落。
下课铃声的响起意味着安静的校园又要欢腾起来。教学楼的走廊上又站满了少男少女们。安可记得刚入校时要军训,校园里都是穿着迷彩服的稚嫩脸庞,那段时间,安可总是一个人来回,刚入校,还没有认识的人。下课后的安可喜欢从教学楼走廊的窗户上往下看,或者是花花草草,或者是来往的学哥学姐。
可能冥冥中自有天注定,有些人,只需要一眼,就好像前世就认识一样,原来是他。唐朝,隔壁班的男生,脸庞还算帅气,喜欢踢足球,这时候后来安可看到的。以后的日子里,安可总是时不时的会遇到他,或者在去往食堂的路上,或者在体育课的操场上。
可老天又好像在捉弄人,经常遇到,却又总也没机会认识。
安可并没有期待太多,那时候的少女总有些小秘密,对什么都抱有美好的幻想,爱情也是其中之一,注意到了唐朝,便有了心思,有了心思的安可,总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下一次见面会在哪里偶遇呢?他是不是也关注过我呢?我们会认识吗?
安可是个内向而又敏感的女孩子,朋友少,关于唐朝的事情也没有知道更多了,更不知道那是不是就是爱情。可是安可觉得,生活中因为他多了很多甜蜜和期待,尽管学业繁重,安可还是想认识他,安可不想以后后悔。
作为女孩子,跟男孩子表白需要莫大的勇气,何况安可其实很内向。总要去试试,就算失败了,也没有遗憾了。
那样青春的年纪里,爱情在少男少女的眼里都是完美的。安可也不例外。放学后的安可在走廊上徘徊了好久,因为唐朝总是很晚才离开学校,他是走读生,而安可是寄宿生。
安可的忐忑在那个青春期里显得尤为突出,安可觉得自己简直是疯了,从来没有做过这样出格的事情。
唐朝出了教室之后就往楼梯处走去,安可不知道唐朝有没有看到自己,安可只看到楼梯处有个穿校服的女生在等人,她等的那个人好像是唐朝呢!
他们相互微微一笑就走下了楼梯,安可远远的跟着,只当是顺路。
安可觉得有什么东西从心中抽离,悬在半空的心一点一点的`往下沉。
原来,唐朝已经有心上人了。
原来,这么久,不过都是自己自作多情。
原来,这就是暗恋吧!
或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安可吧?难忘的青春里,总会有那么一件事,一个人久久不能忘怀,或留下遗憾,或充满甜蜜,但他们都让回忆的时钟敲进心坎里,或者是颗朱砂痣,或者是道不能愈合的疤。
那个年代的我们,青春里都是郭敬明的文字,明媚的忧伤贯穿了整个夏季。
阳光透过树枝照进窗户,斑驳陆离,安可抬手遮住耀眼的阳光,仿佛看见窗外站着那个阳光的少年。安可自嘲的笑笑,距离那件事过去了很久,安可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学业上,马上就要高考了,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坐在这里读书了。安可略有几分伤感。
晚自习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复习,老师亦不在多管。安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转了一下笔,圆珠笔掉在桌子上,啪的一声,思绪又拉回了课本上。
铃声响起,晚自习结束了。安可像往常一样慢腾腾的收拾着书包。
“安可,有人找!”
不知是哪位同学喊了一声,安可差异的抬起头,走出教室。门外走廊上只站着一个少年,是唐朝。
“请问,是你找我?”安可不确定的问。
“是,我想问问你有没有时间一起走走?”唐朝略显窘迫的说。
“哦!”安可的心突然雀跃起来,好像阴了好久的天突然被太阳照进来。
夜晚的校园还很热闹,他们一前一后的走着,月亮有些朦胧,可是安可还是觉得好美。
他们围着校园走了一圈又一圈,校园里的人少了很多。
“你准备考哪所学校?”唐朝突然问。
安可抬头看看他,“我还没想好,不过不想出省呢!”
“哦!”
气氛又安静了下来。安可觉得就算这样一直走下去也愿意。
“我该回去了!”安可小声说。
“好,我送你到宿舍楼下!”
安可激动的一夜没睡,我们这样算什么呢?安可不知道,也不想管了。第二天安可继续去上课,注意到隔壁班围着一群人,原来有人转学了。
安可一向不爱看热闹。继续走回自己的座位。
“安可,隔壁班的唐朝转学了,听说他家很有钱呢!”
安可拿课本的手楞在那里,没有回话。
转学了吗?怎么会这么突然,安可有点不相信。安可觉得这一天好漫长,放学后的安可以为唐朝还会来找,可是空空的走廊里哪里还有人。
安可不得不承认,他们是有缘无分的,他们的情分就只有昨天的那一个放学后。
好些时候,爱情就是这样突然而来,又突然离开。快的让人措手不及。在那个懵懂的青春里,没有什么能明白说出来,可又好像什么都懂。
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安可都会想起这样的一个夜晚,既然现实已经如此,没有什么可懊恼的了,有的只是一丝遗憾,还有一处很柔软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小小的房间,房间里住着一个少年。
青春无悔,总有那么一瞬,会放下。
篇18: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知世界杂文随笔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知世界杂文随笔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知世界。每个人一天能接收的信息量都相同,仅仅是心灵敏感度的差别,不同的人才会最终摄入不同量的信息。
残疾人之所以受到同情,是因为这是个“健全人”占多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为普通人设计的。
深海视力早已退化的鱼,会认为它们的看不见是一种残缺吗?人听不到超声波看不见红外线,错过了那么大的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我们是否认为那是一种残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认为看不见的人失去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人没有翅膀,是否认为这是一种残缺?既然我们失去了这一大片天空。我们借助飞机飞翔的时候,并不觉得没有翅膀的自己是残缺的。那么为什么当人使用轮椅行走的时候,会认为他们是残缺的呢?
仅仅是因为他们与大多数人不同吧。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再认为不同是一种残缺了呢?每个人一天能接收的信息量都相同,失去的同时也意味着得到。残疾人的世界和普通人有同等价值啊。你问残疾人相比健全人有什么优势?你说普通人能蒙上眼睛,盲人却不能看到世界?但是一个普通人,在没有外力支配下,可以坚持蒙上眼睛、在有那么多不适的情况下坚持那么久吗?那痛苦且没意义。但是新的世界恰恰是那么久之后才浮出水面的。有退路同时意味着失去孤注一掷的`能力,这两者是同一个道理。要是你觉得孤注一掷是危险而不妙的事情,那是价值观的差异。
我们同情后天残疾的人,因为他们须得花上大量时间去适应这个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太不契合太不习惯的世界。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同情先天残疾人呢?
因为他们缺少与大多数人的共感。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是健全的,但是与别人交流时就会感到过大的差异。但是当外国人来到本国时,交流困难,文化隔阂,我们不也是微笑着、耐心地解释,而从不觉得“啊,外国人,真可怜”吗?
你可以说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世界观的差异完全不同于不同感官的人。但是说到底差别也不过是两点:他生活在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的世界里。他生活在为了普通人的生活便利设计的世界里。
并没有残缺。我希望你们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我怀疑残疾人的痛苦一半来自于他身边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是不完美的、丑陋的、残缺的。还有一半就是明明不属于大多数人的世界,却要强行融入这个世界。差别隔开了他与他爱的人,他却想要强行越过这层隔阂去触碰。穿越隔阂两方都会遭受疼痛,仅此而已。
没什么不平等。
挣扎到最后我想说这句话,不要look down upon them。
我想说明这一点,擅自歧(tong)视(qing)残疾人这样的行为和那种看着三观和你不同的人,叹息“真可怜啊”,甚至出于同情希望把自己的三观强加给他们这样的行为,本质上完全相同。自作聪明,太过可笑。
当然最后一句也不过是我的主观评判。最好还是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言,不要评价人。这些话,到头来也不过是写给自己的东西。
不要评价人。嗯,不过别人邀你来评判,希望以你的价值观来评价自身以寻求自己的位置,来给出答案,就是另一回事了。
篇19:《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人物传记推荐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Die Welt von Gestern)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自传体文学作品。该书写成于1939年至1941年间,是茨威格临终前被流放的最后几年里完成的。在茨威格离世以后,1942年才得以在斯德哥尔摩面世。
作品以叙述19世纪末生于维也纳的年轻犹太艺术家开始,跨越世纪之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叙述故事的同时,作者穿插了许多名人轶事,使用第一人称的表述。作品尝试以客观的心态描述当年欧洲的文化艺术,并通过“我”的看法呈现给读者。
关于在这部作品里,茨威格在多大程度上展现了自己的一生,仍存在争议。
内容简介
茨威格把个人命运和时代融为一体,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展示了他生活过的城市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风貌,记录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社会,描述了他与一些世界级的诗人、作家、雕塑家、音乐家交往的情景,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他从出生的城市维也纳和自己的犹太家庭写起,一直写到1939年9月已满60岁的时候,他认为这是“我们这些六十岁人时代的彻底结束”。
时代背景
二战爆发后,身为犹太人的茨威格被迫流亡到巴西。与战火纷飞的欧洲和亚洲不同,当时的南美洲保持了相对平静的环境。
20世纪上半叶是世界政治形势风云变幻的年代,茨威格作为一个奥地利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恰好站在了“地震最剧烈的地方”。他曾经在欧洲文化之都维也纳度过了自己丰富多彩的青年时代,随之又亲眼目睹了世界大战的残酷与无情;他曾经享受过最充分的个人自由,也亲身品尝了数百年来人类最大的不自由。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即使是手无寸铁、无能为力,茨威格也仍然无法让自己置身局外,他觉得应该为后世留下这个时代分崩离析的真实图像,这既是他的义务,也是他无从逃避的责任。于是,茨威格写作了《昨日的世界》,他试图以自己的文字证明,强权与暴政固然能够剥夺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却永远也无法剥夺他让自己的心灵自由飞翔的权利。
创作历程
1941年上半年完成《巴西》后,茨威格便全力以赴写作自传。
盛夏时节他迁居纽约的奥西宁,首先是因为弗里德里克几周前迁到这里来了。为了写自传,他需要常常和弗里德里克一起商量,征求她的意见,经常和她一同回忆往事。他常到弗里德里克的寓所去,更勾起了他无限的感触。有一次他绝望地承认,他真想呆在她那里,永远也不要再离开她。可是已经太迟,已经无路可退。
有位朋友发现,这时茨威格对各种毒药,它们致命的剂量,以及临死前最后时刻的心理极感兴趣。在他给保尔・柴希的一封信里,讲到魏斯和哈森克莱弗这两位作家的自杀:“他们失去耐心了。我们能够因此而指责他们,责怪他们背叛吗?我绝不会这样做。”他对这些失去耐心、不幸自杀的作家充满了同情。也许不久他自己也会失去耐心,但是现在他还忙着写他的自传。这一年他在这里度过的盛夏是紧张工作的一个月。日复一日,每天工作9小时,就仿佛茨威格在和时间赛跑,急于在一个指定的日子里完稿似的。绿蒂竭力赶上他的速度,阿利克斯也帮忙打字,书稿进展迅速。到1941年7月底,自传已大体完成。
至于写作此书的意图,茨威格在“序言”开篇说:“我从未把我个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至醉心于非把自己的生平历史向别人讲述不可。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地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许多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难和考验。”
★ 随笔作文
★ 人生的随笔作文
★ 关于作文精选随笔
★ 毕业随笔作文
★ 时光串烧杂文随笔
★ 什么是随笔
【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集锦19篇)】相关文章:
关于生活随笔感悟之海纳百川2022-08-10
美好随笔2023-03-18
生活随笔:莫忘人生的风景2022-07-17
静听溪水-随笔作文600字_随笔600字2022-05-08
没时间还是没心情的心情随笔2023-03-25
关于描写秋天心情随笔2023-03-20
培根随笔集下载2022-07-10
培根随笔集最佳译本2022-10-26
培根随笔集 教学设计2022-09-07
初中随笔500字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