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theoutside”为你分享20篇“城市建设考察心得体会”,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城市建设考察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3月3日至7日,市委办组成的考察组一行5人赴##杭州、衢州和萧山,就两市一区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考察。所到市(区)对我们这次考察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配合,分别召开了3场专题座谈会,并安排我们现场参观了城市新区、开发园区和部分城建重点项目。虽然这次考察活动时间短暂,情况了解不够全面深入,但一路所见所闻,让我们感触很深。 一、总体感受 这次##之行,我们的直观印象是,##的城市化进程势头迅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拉近,特别是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圈已基本形成,城市集群正在崛起,城乡一体化的格局逐渐显现。
一是城市化的理念新、起点高、思路活。杭州市提出了“##省省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并按照“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构筑“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城市框架,城市规划的外延大大超出了以往的城市概念,着力从 3个层次推进城市化:一个层次抓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共同构建长三角城市群;一个层次是以高速快捷的城市路网为依托,以产业为连接,着手打造环杭州湾城市带;一个层次抓中心城镇建设,集中力量发展13个中心城镇,通过撤乡并镇,有效扩张乡镇行政区划,推动其向5-10万人的小城市方向发展。萧山市提出了把城市化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题,确立了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以提升工业化与加快城市化整体推进萧山现代化的工作思路,把“实力萧山、活力萧山、魅力萧山”作为推进城市化的总体目标,着手实施由强市型向都市型转变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江南新城的规划建设中起步高、手笔大,确立了建设“杭州浦东”的目标定位。衢州市提出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观点,并立足自身条件,大胆提出借力发展的思路,一手抓接轨上海、一手抓山海协作,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推进年”活动,积极开展城市招商,加快了外来资本参与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有效地解决由于区位造成的制约因素。二是区划调整和新区开发力度大。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和开辟城市新区是我们所到三个地方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中的共同做法,在这方面他们的工作力度大,成效也十分明显。杭州市于进行了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萧山、余杭撤市建区,市区面积由原来的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而在此之前?杭州市城区可规划用地仅剩400多亩,已基本处在饱和状态。发展空间的解决为做大城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几年,杭州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城区建设?先后推出了“钱江新城”、“江东和临平工业区”、“大学城”和“城中村”改造等4项工程,几项工程规划面积就达220平方公里,这些举措对迅速壮大了杭州中心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萧山区通过实施钱江世纪城市的新区发展计划,使城市建成面积由五年前的15.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2.1平方公里。衢州市也于20进行了衢县撤县建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并按照再造一个衢州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并着手实施市级行政中心搬迁至新区的计划。此外,绍兴、嘉兴、宁波、金华等也都已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说,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城区,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的迅速扩张已成为##各地的共识。三是政府职能转变到位、市场运作能力强。从杭州和衢州的管理体制看,市委、市政府把主要着力点放在市本级的发展上,对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放权,对于调动县级的积极性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在城市管理、开发区和新区建设的管理体制上,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进行城市经营,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建设中资金紧张的矛盾。特别是杭州市在新区开发上就体现了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他们一方面用足于省里给的各项特殊政策,整合各类资源,充分让有限的政府投入发挥出最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采取常规和超常规的方式,从民间资本、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以及国家政策中筹集建设资金,采取政府、部门、企业“三位一体”的开发模式,走“自我筹资、自我建设、自我经营、自我还贷”的开发建设路子,有效地解决了建设与发展、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四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力地加快了经济发展。杭州的经济连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城市竞争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经济总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8。萧山撤市建区后继续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依然保持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全省县(市、区)级首位,特别是工业发展很快,,工业增加值就达300亿,全区产销超亿元企业达到157家?10亿元以上15家,仅万向集团一家企业就达到157亿元,在全国发达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中名列第七。
衢州去年也实现了GDP增长14.2%的较快增速。 二、几点启示 ?一区域经济的大融合是当前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机遇。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化步伐加快的趋势,实际上向我们传递着一个重要信息,新一轮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以城市为核心,城市竞争力越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就越足。城市经济越发达,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强,正如杭州的发展受到上海的辐射带动、萧山的发展受到杭州的辐射带动,衢州的发展受到全省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一样,三明的城市发展也同样应该融入全省城市发展的大局,当前,全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更好地接受沿海发达城市的辐射、乘势而上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创造了新的机遇,能否抓住这个机遇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一轮区域经济的大融合中,把握机遇、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借力发展,做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经济,并通过自身发展,增强对周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把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作为推进三明城市化进程的着力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首先要解决城市发展空间问题,空间不足已经成为三明城市发展的最大掣肘,这个问题不得到根本解决做大城市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最终实现永安--三明--沙县三地的城市一体化应该成为推进三明繁荣带建设的根本目标,当前特别要在发展城市联盟方面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对城市联盟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要进一步明确。为
篇2:城市建设考察报告
城市建设考察报告
为借鉴学习兄弟县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7月6日,我县组团到等地考察了城市建设工作。考察团由县委副书记为团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团长,部分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乡镇的党委负责人等共21人参加。考察团先后学习考察了等地的城市建设,通过学习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学习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启迪了思维。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此次学习考察活动主题明确,主要学习考察兄弟县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听、问、看等方式先后听取了城市建设经验介绍,实地察看了城市建设现场,既有理性认识又有亲身感受。县国土面积30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辖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近年来,通过实施迎宾大道、公园、公园、出口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城市面貌快速改观。县国土面积1641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31.5万人。近年来,通过创新征地模式,主打了新区和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城市品位迅速提升。县国土面积287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60个行政村,人口75万。近年来,通过破解资金、用地、招工等难题,将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主推手”,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市国土面积172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总人口82万。近年来,通过主动融入特大城市建设,激活民营经济,形成了家具、矿产品、成衣、食品等县域经济主导产业,被称为“的温州”.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很多方面能够服水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签。
二、主要体会与感受
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兄弟县市强劲的发展态势、浓厚的建设氛围和大胆创新的实干精神。他们科学务实的城市规划理念、灵活高效的征地拆迁模式和令人瞩目的城市建设业绩,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主要感受有五点:
(一)规划起点高。如县20xx年通过大力开展“城市规划编制年”活动,实施了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规划编制工作,是城市规划经费投入最大的一年,是专项规划编制项目最多的一年,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最多、编制面积最大的一年,修编完成了《县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编制了《县近期建设规划(20xx-)》和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城、龙翔片区、新都片区、金华片区及深商产业园、浙商产业园等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年新增控规面积23.4平方公里;市积极策应与大“同城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晰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先行,在加强与大相衔接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赣南大道入城节点、大广高速出入口和南出入口节点等城市节点设计,把城市节点作为城市的“展厅”、“门面”和“会客厅”.
(二)征拆模式新。把补偿当作“了断”,把安置限于安居,这是目前许多地方开发建设、征拆补偿较为普遍的作法。征地拆迁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一次补偿、钱地两清,开发建设主体总是把利益的天平倾向自己一方,把征地拆迁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作为利益的对立面来看待,很少考虑失地农民的后路,这种利益上的本位主义,使征拆对象和失地农民既伤利更伤心,造成用地方和供地方的情绪对立,导致征拆工作成为“天下第一难”.如何有效化解征拆难题?县以迎宾大道项目为试点,改革传统的拆迁安置方式,全面推行产权调换房安置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做到“四个一”:
1、树立了一个好理念。一是拆迁让群众说了算。改变以往拆迁由政府说了算的做法,把决策权交给群众,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走访群众、问卷调查、会议座谈等形式,就项目规划建设、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等重大问题,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补偿安置问题,专门召开听证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拆迁户代表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征收补偿方案。二是利益让群众最大化。在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的制定上,找准政府与群众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确保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让群众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受益。三是服务让群众最满意。改变以往拆迁工作,政府既当指挥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把更多的政府职能转向服务员的角色,通过与拆迁户交朋友,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以诚动迁、以情拆迁。
2、制定了一个好政策。一是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在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时,改变以往政府与拆迁户相互争利的做法,既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又结合本地市场行情,在多次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方式、返购价格和市场均价。二是适当出台优惠政策。实行拆迁店面同等面积安置店面,对在限定时间内签订拆迁协议的,除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补偿外,按其合法有效建筑面积的25%增加奖励安置面积,产权调换房两年内自愿转让的,可直接办理到受让人名下等。三是公平公正执行政策。针对以往拆迁工作中存在“早签吃亏、晚签得利”现象,建立了“五公示一监督”新模式,即对政策依据、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奖励措施等进行公示,成立专项监督审计小组,有效确保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消除了群众对拆迁的疑虑。
3、组建了一支好队伍。一是党政领导勇于担当。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部分人大、政协副职任副总指挥的项目指挥部,把整个拆迁战线分成若干个责任段,分别由指挥部副总指挥分段负责,并成立综合协调、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和工程协调等若干个工作组,负责协调解决拆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抽调人员集中攻坚。从27个责任单位抽调了84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拆迁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到拆迁一线,所有抽调人员与原单位脱钩,统一接受指挥部办公室管理,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签到,一边倒开展工作。三是责任单位包干负责。对所有拆迁户分别落实包干县领导、包干单位和相关乡镇,由包干单位与指挥部签订《征地拆迁包干责任状》,实行“六包”,即包政策宣传、包安全稳定、包协议签订、包弃房、包拆除、包后续工作。
4、建立了一套好机制。一是建立定期例会制。每周三、周五定期召开指挥部副总指挥、工作组组长、办公室成员单位参加的专题调度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每天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每周按完成工作任务量,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排名,并将排名情况,以手机信息的方式通报给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出台了《县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锻炼考察选拔干部暂行办法》,对拆迁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优先提拔重用。同时,对未完成任务且排名后3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四是建立倒计时推进制。对各项工作限定完成时限,制定倒计时时间表,明确目标、量化任务和落实责任,实行倒计时推进。五是建立以拆违促拆迁制。集中精力、人力和物力,对金塘返迁安置区77户违章建房户进行了强制拆除,彻底扭转了拆迁拆违工作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拆迁工作的开展。六是建立一户一策制。由包干责任单位负责,对全部拆迁户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摸清拆迁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社会关系、主要诉求,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三)项目投入大。如市近两年共安排各类建设项目100个,投资总额达380亿元,其中城建项目66个,计划投资22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6亿元。在保障房方面,完成了3600套公租房、1252套经济适用房和800套廉租房、400户棚户区改造建设任务。在民生项目方面,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百家和谐城等工程。在园区市场建设方面,加快推进了1000亩泓泰家具市场和5000亩家具产业园建设,规划和启动了占地500亩的灯饰照明市场、占地3000亩的龙华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一期)、占地5000亩的镜坝节能照明产业基地(一期);县在县城南部主打新区建设,新区规划总面积3795亩,基础设施计划总投资达4亿多元。并以一条长3.8公里、占地1207.5亩的渥江生态景观带为依托,规划建设了高品质景观绿化植物园。同时,在县城新区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95.5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4亿元的国内一流文化艺术中心,成为该县集休闲、娱乐、文化、体育、商贸和行政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位城市公共服务综合区。
(四)融资渠道活。如市为破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20xx年组建了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将收储土地和其他国有资产打包作公司资本金,以项目为依托向银行融资投入城市建设,实现融资、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为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可持续的来源。同时,还积极经营城市无形资产,采取BT、BOT、TOT和PPP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目前相关模式已成功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县在采取BT模式运作新区开发中,要求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建设中,首先建设好新区的绿化景观及部分基础施设,前期投入资金待新区开发用地拍卖后支付,有效地解决了政府投入资金紧缺的难题。
(五)推进机制实。如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办,并下发了《县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意见》。坚持一周一督查。各项目责任乡(镇)、单位及时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困难、问题,并于每月初将情况报县推进办。坚持半月一小结。每半个月县分管领导召开阶段小结会,总结项目推进情况。坚持一月一推进。原则上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集县推进指挥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一季一调度。由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情况进行分析通报,重大问题不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专报,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坚持一年一考核。每年组织一次项目建设考核工作,并进行全县排名。年内组织一次全县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巡回观摩,在年底前组织一次“看特色、看变化”活动。实行一项目一档案。逐个建立重大项目台帐,确保项目情况的真实度;市为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专门出台了《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从部门职责、项目确定、开工准备、项目实施、工程验收、资金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和管理。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兄弟县市城市建设的实践证明,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县的城市建设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的做美城市,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全面掀起上项目、兴产业、促发展的高潮,切实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有力促进全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一)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要在加强与瑞金都市区规划融入与对接的基础上,高起点展开规划编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加快“东进南扩”战略,走组团式、片区化的路子,打造月亮湾新区、城南、城北等城市综合体,快速拉开城市框架,合理优化城市结构,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待市人民政府批复后尽快实施好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并在第四轮总体规划的指引下,尽快完成各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坚持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年,我县计划实施178个项目,总投资约354亿元,年内完成投资约175亿元,其中城建项目75个,总投资约129亿元,年内投资约72亿元。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做到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一是要着力主攻月亮湾。在确保整个新区项目齐头并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安置区、新区路网、河道防洪堤、三个中心、公园绿化、第四小学、第四中学、出让地块等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建设,以月亮湾新区的建设速度来带动全县各个项目建设的进度。二是要着力打通“主动脉”.全面加快会杉线升级改造、环城南路、城区三个出入口升级改造、206国道东移、百里湘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使对外交通更加便利。三是要着力梳理“微循环”,在全力推进城区路网畅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好同济大道拓宽、清平乐大道、文园路、沿河南路、教育大道北段、湘贡路、贡滨东路、林岗三路、湘南四路、翠竹路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增强城市道路的衔接性和通畅性。四是要着力做强工业园。必须把台商、九二等园区当作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平台来抓,当作做大城市规模的重要途径来抓。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快排污、供水、变电站等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功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坚持内引外联,激活资金。城市建设没有资金投入,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善于经营好各类资产,做强城市。一是要经营好土地资产。必须做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城区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供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二是要经营好增量资产。要以县城投公司为平台,探索城市开发建设新机制,对新上的城市建设项目,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鼓励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吸引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三是要经营好存量资产。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资产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变现。四是要经营好无形资产。要将城市的街道和桥梁的冠名权,公共场所和建筑物的广告发布权等无形资产,通过公开招标、竞价拍卖使用的方式,使之具有资本属性,产生新的价值。
(四)坚持体制创新,和谐征拆。要实现和谐征拆最核心的还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变应变,顺应发展新形势和群众新期待,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一是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拆迁难”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至有“拆迁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但只要我们平时加大规划法律、法规宣传,找准与拆迁对象的切入点,坚持和谐拆迁理念,政府不与被拆迁户争利,不与被拆迁户对立,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拆迁户需求,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也是可以积极推进的。二是要构建切合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长效保障机制。结合我县经济发展水平,遵循“低标准、全覆盖”的基本原则,继续科学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逐步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失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全面确保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创造就业机会保障失地农民充分就业;通过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税收优惠减免,同等享受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来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三是要探索灵活多样的补偿安置方式。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要坚守底线,尝试改变以往宅基地安置方式,大力推行产权调换房安置和货币补偿安置。可参照、等地的有益做法,制定好相关的政策措施,使产权房安置的利益最大化,使宅基地安置的利益最小化,引导安置户统一安置在高标准建设的安置小区内,不仅可以做到节约、集约用地,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可防止宅基地建设因管理不当,变成城市新的“城中村”和“棚户区”.
篇3: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
关于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
按照区委的有关安排和要求,区城建工作考察团于7月11日至17日,重点对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碾子山区、吉林市的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此次学习考察过程中,城建工作考察组将思想观念定位在学习经验找不足,谋划城市新发展的思路上,虽然时间短、行程紧,但很有针对性。通过实地学习,参观考察,大家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思想压力,激发了新的工作动力。
一、经验和体会
1、高度突出经营理念,城市建设大气魄、大手笔。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的发展目标,实施了以经营土地为重点的经营城市战略,用大气魄、大手笔构建城市。仅和两年间,通过经营城市,政府收益就高达7.9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靠土地招标拍卖得来。通过对位于市区内的劳动湖进行综合治理,使昔日的“臭水湖”变成了房地产开发建设的“黄金海岸”,增值近1亿元。并对开发权采取竞标方式,兴建了一个生态型、智能化的居民小区,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过去,齐齐哈尔城市公益事业、公用事业一直由政府补贴,如今,道路、桥梁、广场、户外广告权等有形或无形资产都成为了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今年,通过对出租车经营权进行拍卖,为政府增收近亿元;自来水公司改制后,每年承担政府贷款300多万元;东出口的百米大道冠名权出售给联通公司,原市府路、新开路的.冠名权出售给中环广场冠名为中环路、中环南路;通过出让广告权引资160万元将市区的公交站牌和候车长廊装饰一新;通过土地出让、资产置换、冠名权出售等方式,成功运作了一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拓宽改造了东出城口和南出城口道路,启动了修建的博物馆和停建5年的体育馆,建设了联通大道、中环广场、大齐公路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并在昔日荒凉的嫩江边上新建了面积7.8万平方米、高20层的现代化党政机关中心办公大楼,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改善了办公条件,而且带动了沿江地带土地的大幅度升值,使周边地区形成了新的开发投资热点,增强了政府的威信与凝聚力,为齐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找准区位发展优势,城市建设新思路、新理念。
地处山区的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是我区的友好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太发达,但碾子山区委、区政府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创意新颖,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缘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特别是麦饭石花岗岩资源,找准了区位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打造石文化”的发展思路,“靠山吃山”,将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把古老文化运用于发展之中,从小处着手,把小事做大,推进城市建设及改造招商项目,建设了重山园,修建了生态广场,发掘了大卧佛。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推介,广交友好市、区,充分让外界了解自己,关注自己,提升了碾子山区的知名度,变不畅为顺畅,吸引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商流,将昔日封闭落后的小城建设的主题鲜明,生机盎然。
3、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城市建设高起点、高标准。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松花江从该市中心穿过,睿智的吉林人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把城市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大融资力度,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以道路建设、住宅建设、小区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攻坚战,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供保能力不断增强,建设了一批以世纪广场、临江广场、松江中路等一批城市精品工程,体现了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造型别致的单体和群体建筑为点缀,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创造融山光水色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和风格。按照以人为本、以绿为主、以精取胜,地、树、花、草综合造景,运用大写意、小工笔,简洁、亮丽、新颖、时尚的造景方法,经过坚持不懈的发展建设,松江西路、解放大路等街路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成为一道道绿色的风景线,特别是随着清水绿带工程的实施,沿江西岸在绿化建设上创精品、上档次,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观路,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和鲜明的地方风格特色。
二、差距与不足
通过考察,虽然各地在城市建设方面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贯穿于其中的普遍经验仍是大思路、大智慧带来大发展。大家在考察过程中,边学习,边思考,边讨论,对照先进,自揭已短,深刻感到我区的发展还存在着以下需改进之处。
一是要重新认准区位优势。我区地处大庆市门户地带,三永湖、董家泡、赵家南泡均在中心区内,并且与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遥相呼应,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自身的区位优势,但没有得到有效和充分发挥,没有能在“水”字上大做文章。这是我们忽略的优势之一。
二是要努力做大做强自己。找准优势是思想和观念问题,打造特色是水平和干劲问题。那么,
篇4:市城市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城建先进经验,为民XX县建设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建言献策,日前,民XX县政协主席马光耀、副主席李珍带领住建、城管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县政协委员,赴甘肃省XX市、XX市学习考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情况。实地参观并与XX市,XX市XX区、XX市政协及住建局有关人士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学习考察,深感XX市、XX市创新思维、理顺体制、完善举措、健全机制,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对我县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二市的基本情况:
XX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以世界文化遗产明代万里长城西段起点—“嘉峪关”而命名,全市总面积2935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1平方公里,下辖雄关、长城、镜铁三个区,全市常住人口30万人,城市化率达92%。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等殊荣,是中央确定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九个典型培育城市之一。
XX市位于XX市西面20公里处,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辖XX区和玉门、敦煌2个县级市,金塔、瓜州、肃北、阿克塞4个县。中心城区有常住人口28万,市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是国家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区域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绿洲城市。XX市是XX市下辖县级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辖新、老2个市区和4镇6乡,总人口19万,其中城市人口13万。
二、 几点启示:
这次学习考察,对全体人员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冲击、心灵上受到巨大的震撼的同时,思想上也产生了深刻的启迪。
1、以科学的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发展。XX市、XX市的城市建设规划真正体现了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和高水平。如XX市注重研究城市总体规划落实中的重大问题,严把项目设计关、建设关和验收关,立体式谋划城市发展,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突出城市布局与环境建设的和谐性、建筑风格的统一性。注重将地域文化特色、自然人文景观有机的融合起来,特别是坚持总体规划、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四规统一”,切实发挥规划超前引领作用。XX市重视总规的统领作用,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领、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成立以省上专家为主,市上专家为辅的XX市城市规划评审委员会和建筑设计评审委员会,分别对各项规划编制和各类建设项目选址、规划建设方案等进行技术审查,使得“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决策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建立了现场踏勘、集体决策、领导会签、规划条件告知、专家评审、专家咨询、规划公示、放验线管理、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十项制度,并将住宅小区配建活动中心、物业办公、幼儿园、停车场、公厕、蔬菜小门点等公建服务设施作为强制性指标严格落实,真正依照总体规划安排部署城市发展。坚持对每一个建设项目由2家单位设计3套方案,召开评审会进行比选,对建筑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风格色彩等进行严格把关,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
2、以超前的思维拓展城市建设的思路。在戈壁砂滩上建城市,滴水如油,寸土如金,困难可想而知;但一路走来,看到的是“水在城里、路在绿里、房在园里、人在景里”的精美画卷,经济社会协调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绘就了在城市建设方面处处体现了思想解放、理念创新和措施超常,创新为城市建设注入强大活力。如XX市依据“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把讨赖河两岸作为城市发展的点睛之作,重点围绕“两湖一河”,打造智能高端生活基地、文化休闲、区域商贸物流及会展中心。已投资6亿元,相继实施了“两湖一河”生态环境建设、园林景观工程,XX区绿化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XX市注重优化建设布局,办公区、生活区、商贸区、工业区安排得体、各具特色、参差分明、错落有致,办公区体现了庄重,商业区体现了繁华,工业区体现了现代,生活区体现了休闲。旧城区主要体现明清风格,XX区主要体现简欧风格。XX市把城市发展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文化教育促进城市高品位发展。如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项目建设资金整合,建成功能完善、气魄宏大、造型新颖的“三馆”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与青少年活动中心资源共享。将学校、全民健身中心摆在城市黄金地段,大大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并且以新城开发带动旧城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3、以精品亮点提升城市建设的品位。一项精品亮点工程,往往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是一个城市品位升华的关键所在。嘉峪关的“西部明珠”(气象塔),XX市的世纪广场、市政大厦,XX市的“三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等,都是城市中的精品亮点。尤其是城市公园建设布局合理、主题鲜明,照顾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给人留下了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同时,注重城市亮化,以丰富多彩的城市夜景提升城市品位。如XX市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辐射周边繁华商业大街、主要公共建筑等的全方位夜景亮化方式,既保持了城市独特的地方风格,又改善了城市景观,美化、亮化了城市环境。XX市XX区、XX市也着力打造出一批能够体现大手笔、高品位、有特色的地标性建筑、精品亮点工程,提升了城市形象。
4、以优化人居环境展现城市亲和力。学习考察中所到三市,都坚持以打造生态宜居、和谐自然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加快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市水系,优化人居环境。一是按照“一条街道一个风格、一块绿地一处景色、一个小区一种特色”及“主要地段规划一步到位、植物一次配置、景观一次成形、绿化当年见效”的建设思路,着力增加城市绿地率、提高绿化档次、打造园林绿化精品。严格实施绿色图章制度,做到绿化与建设项目同步审批、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通过规划扩绿、建景增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扩大了绿色总量,拓展了绿色空间,实现了出门见绿、处处享绿的目标,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四季常青的和谐景观。二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展现城市活力与灵性。如XX市面对干旱少雨的市情,把水作为城市的血液和命脉,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巧做“水”文章,做好“水”文章,做活“水”文章。依托讨赖河等水系,在市内相继建设了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公园等13个风格、特色、大小均不相同的群众休闲公园和娱乐场所,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5、以产业支撑城市建设的发展。嘉峪关、酒泉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雄厚的工业产业,为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如嘉峪关以明长城嘉峪关为主的旅游品牌,有收入规模居于全国企业500强第183位,钢产量规模居于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18位的酒钢。酒泉有全国最大的卫星、航天发射中心,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仅风能资源的理论总储量达到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占全国风能资源总量的20%。玉门有我国第一个建成的石油基地,这些支柱产业为市政建设打下了经济基础。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单纯地就城市建城市,必须深刻体会“做城市,就是做经济、做产业、做民生”的概念,把城市建设同培育财源、发展经济有机结合。有了雄厚的地方财政收入,就有可能投入更多的城市建设资金。
6、以精细的管理维护城市形象。考察中了解到,XX市、XX市城市管理中体制机制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管理规范。如XX市将最初的单一部门主管逐步分解为多部门联合管理,成立了城市规划局、园林管理局、环卫局、城建管理监察支队等专门机构,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积极推行“支队管面、大队管块、中队管片、队员管段,定区域、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定任务、定标准,定奖惩的“四管”“七定”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并通过实行高峰岗、错时管理等模式,使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了全方位管理、全时段覆盖和不留执法空挡。XX市制定出台《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城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城市管理逐步向法制化轨道迈进。严格落实监督考评机制,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监督考核办法,把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各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充分调动了各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将城市管理责任、区域网格化、扁平化合理进行划分,通过“全球眼”监视器24小时不间断监控,监督员动态巡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网络平台综合考核,明确管理责任,细化管理措施。从一条街、一栋楼、一个店面、一块广告牌抓起,采取垃圾落地不超过15分钟保洁的办法和实行“定段、定人、定面积、定作业标准、定工资报酬、定考核标准”的“六定”措施,确保各自辖区及城区各单位小区、门店卫生干净整洁。
三、对我县城市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县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市政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县城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但跟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与“两新” 目标,“三大历史任务”和“八个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在城市总规落实、市政功能完善、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借鉴三市城市建设经验,立足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严格把关,认真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先行作用。经过反复修编,我县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日臻完善,可以说是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中的一个大手笔规划。但是城市建设不但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规划,更重要的是以优质项目落实规划,以品牌建筑体现规划,以精细的管理维护规划。要借鉴XX市经验,坚持总体规划、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四规统一”。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统筹编制各类园区发展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城市园林精细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乡村规划,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开展城市设计和重要节点景点研究。围绕各功能分区的性质,积极调整生产空间、优化生活空间、改善生态空间、提升文化空间,形成以生态带为区隔、以交通线为纽带、以文化区为灵魂的组团化城市格局。县城主要城区、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力争实现全覆盖,城镇重点区域和节点必须编制建设性详细规划,切实发挥规划超前引领作用,真正使规划成为城市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建立健全规划落实监管机制,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和调整程序,真正做到依法编制、依法审批、依法实施、依法管理、依法监督,坚决防止规划随意变动、调整过频过快。要加大对工程设计、放线、施工竣工验收的监管力度,通过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日常巡查、竣工综合验收的现场核查等方式,规范建设单位图纸审查、红线控制、招标投标、安全质量监督、工程监理、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建设市场行为,不断加强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管理。工程竣工验收中,要做到整体验收和局部验收相结合,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严把工程基本建设的最后一关。坚持与总体规划不衔接的建筑不要设计,不要落地,建了也不能验收。
(二)多路并进,合力攻坚,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一是实施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政策激励”的原则,综合考虑保障性住房建设、村(居)民安置、城市景观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规划编制,使城中村、城郊村规划编制覆盖面达100%。针对县城城中村、城郊村分布格局和近期招商引资情况,制定城中村、城郊村改造三步走战略,即:一次性整体拆除重建、分期滚动拆除重建、整体保留环境整治,为城中村、城郊村全面改造奠定基础。二是实施路网建设工程。从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和群众需求出发,在城市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连接桥梁和贯穿路网,尝试用架设高架桥或开通地下通道的办法,减轻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使城市路网科学合理。同时,在旧城区改造时,合理拓XX区路面,并修建水管、线缆入地通道,为以后的线缆入地和水管维修改造等奠定基础。三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对影响城市形象的建筑物、低档次门面和围墙、破旧广告牌等予以拆除、改造,对建成区主次干道两侧的建筑界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装饰改造,加快跨路线缆入地工程,拆除并重新规划建设旧市场、旧商场,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城区在建房屋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区亮化改造,扮靓城市夜景,对新区新建建筑物强制性配建亮化和地下停车厂工程。
(三)打造精品,突出特色,大力提升城市形象。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生态文化和资源,城市建设要善于解读、整合、包装当地优势,进行加工,重点开发,特别要重视以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为手段,升华城市形象。一是凸现城市亲水特点。在城市整体布局结构上充分利用水系与城市各项功能布局,将水和城市总体布局巧妙结合。积极实施“引水进城”“引水环城”工程,将湟水和大通河水引入城区繁华地段和商业街区,构建“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县域水系,形成清水环城、清水穿城的城市形象。二是展现地方建筑特色。按照一街一景、一区一景、景景不同的思路,将县城规划建设与民族风情、人文历史、河湟文化、旅游开发紧密结合,突出文化内涵,突出自然景观,突出地方特色,塑造青海东部门户特色景观。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专项研究,确定符合我县山水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城市色调,尤其是城市中心区、主入口、重要通道、节点的建筑色调要形成基调统一、细部丰富变化的韵律感。三是加大城市绿化力度。以城区河道绿化、小区绿化、道路绿化改造、绿地补植等为重点,不断扩大绿化数量。要按照“一街一品,一区一景,各具特色”的思路,因地制宜,大规模增植乔、灌、花、草,丰富绿化层次。在绿化模式上,对新建道路,通过平面林缘线、立面林冠线和中间分车带的丰富变化,构建层次分明的绿色长廊。对XX区道路,实施拆墙透绿、规划造绿、见缝插绿、腾园让绿和新建补绿,提升绿化层次。居民小区、学校、机关、工厂和庭院,要建设小绿带、小花带、小花池、小雕塑,千方百计植绿增绿,达到景不断链、绿不断线,突出乔、灌、花、草整体搭配,实现绿化、美化、文化的和谐统一。四是打造精品工程。要以设计新颖、造型别致、气魄宏大的高层建筑、大型广场等一大批精品工程做点缀,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给每一个街道片区,赋予文化内涵,创造融山光水色与人文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和风格。增加健身中心、生态公园、休闲广场等民生工程建设,方便居民休憩娱乐,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四)多元投入,多元经营,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要不断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创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新路子。一是政府积极争取资金。逐年加大对市政设施、城管设备、城市管网、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二是通过市场引导、政策带动、项目招商,激活民资、启动内资、吸引外资,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城市建设,变过去的“有多少钱办多少项目”为现在的“有多少项目谋划多少钱”,实现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三是搞好城市土地经营。针对建设资金渠道单一,缺乏融资平台等困难,成立相关开发公司,由政府授权,参与城市建设土地收储、融资和土地整理开发,使政府对土地的供应由单纯的生地批租向熟地出让转让发展,通过土地升值筹集城建资金。通过市政建设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等形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和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市政建设。
(五)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城市管理要规范有序。为了进一步强化规划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提升城市品位,建议加强规划和城市园林机构,成立民XX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并充实力量,作为直属县政府的办事机构,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据《行政处罚法》、以及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对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道路交通秩序、工商行政管理、市政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城市节水管理、停车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等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行政执法,相对集中行使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等城市管理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权。日常管护实行由城管负责,同时加强公安、卫生、工商、交通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逐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和“大城管”格局。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考核到位,保证城市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随着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推进,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城市管理面积不断扩大,环境整洁、市容美化亮化、市政施设维护、城管设备改善、地上地下网络建设任务逐年增加,城管人员严重缺乏。为保证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政府应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投入,在安排城管年度工作经费预算时,应对城市管理工作经费予以足额考虑,明确具体的经费额度,并随着建成区的加大逐年增加投入经费。同时要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保证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需要。
篇5:城市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关于城市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8月24号至27号,笔者随北海市“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考察组”在考察市解决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和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同时,顺便也实地考察了市城市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的城市定位,使市的城市建设成为“有为之为”
早在“九五”中期,市委、市政府就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市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着眼于市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把建设成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行居方便、市民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围绕这一定位,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市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尽快改变城市建设落后面貌,把市区建设成为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协调,具有完备的现代化城市功能、鲜明的山水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市委、市政府按照保护山水城、建设园林城市、发展生态城的规划构想,以极大的决心、勇气和气魄,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启动一批重点项目为先导,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以城市中心广场、解放桥、象山广场和正阳路步行街建设项目,中山中路等几条城市街道的综合改造项目,以及更大规模的环城水系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工程,展示了市城市建设空前的力度和发展态势。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市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奋力开拓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开工重点项目33个,当年竣工13个――新文昌桥首创市城市桥梁比路宽、桥底雕刻、融交通与旅游于一体的桥梁建设新风格;翊武路二期改造有效地改变了四会路口至广西师大附中路口的交通瓶颈和该路段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状况;中心广场的建成结束了没有大型城市广场的历史,人民终于拥有了一个集商业、集会、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民主路、中山北路、滨江路、南环路、七星路等路面拓宽,管线下地,立面改造,交通状况和街容街貌得到明显改善;桂阳公路雁山镇段改造完工,改善了旅游通道上交通阻塞的现象;城北防洪堤( 二、精心组织,市场运作,使城市建设做到了“事半功倍” ㈠团结高效的组织领导是先导。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划、设计以及总体构思,进一步强化了领导体制,做到了整个城建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市长是城市建设的总指挥长,各项工程都有相应的指挥长,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强化了指挥长负责制。各部门、各单位在城建过程中,都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按照市政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共同确保了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㈡确保工程质量是关键。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质量第一”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切实建立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为使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评说,各指挥部都极端重视工程质量,绝不为赶工期,为节省一点儿建设资金而降低质量要求,更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工程。在各施工单位之间开展了工程质量竞赛活动,使每一项城市建设工程都成为让群众满意的优秀“作品”。 ㈢文明施工是支撑。在市政建设中,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把大规模城建设施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要求各有关部门、各施工单位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施工管理。有关部门在整个大规模城市建设中,精心组织力量,打破常规,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手段,认真做好交通管制、疏导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等工作。在各项工程、各施工单位之间,组织开展了文明施工竞赛活动,绝不允许以重点工程为借口,以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以经费紧缺、人力不足、条件有限为借口,污染环境、干扰市民。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地安全规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安全施工。 ㈣坚持依法办事是保障。深入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工作,坚持和完善工程的招投标制度,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办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单位在这个问题上搞随意性,自作主张,另搞一套,更不允许以权谋私。特别是招投标严格按规定的原则、程序,公开、公正地进行,绝不允许暗箱作业,搞假招标、假投标。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市级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原则,带头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不搞条子工程人情工程。纪检、监察、审计、建设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一经发现工程项目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就及时认真地查处。 ㈤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是前提。实施城市建设工程之所以进展顺利、成绩显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搞好城市建设最基本的经验、最深切的体会。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动员组织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工地附近居民群众积极配合和参与工程建设。各部门、各单位在实施拆迁过程中,注意认真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维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妥善做好安置工作。 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是重要条件。城市建设工程是市发展经济社会的重点工程,搞好这项工程,事关跨世纪发展的大局。城市建设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特别是有拆迁安置任务的单位,都以大局为重,做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小家”服务“大家”,多做具体的艰苦的实际工作,教育群众,化解矛盾,多为重点工程着想,多为政府分忧,经受考验,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各部门、各单位都从实际出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重点工程,为重点工程建设排忧解难。 三、关于城市建设经验的几点启发 ㈠城市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城建本身就有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经济行为。从经济方面考虑城市建设问题,也就是讲求城市建设的经济性(即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是否节约,是否有足够的回报与收益、从经济上分析是否是最优方案等等)。长期以来,许多城市包括北海市对城市功能、规模的界定和远景蓝图的描绘,面对城市建设的经济性考虑不多,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建设后果。比如,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不相协调,目标脱节、措施各异,脱离经济能力贪大求洋,盲目铺摊子,出现了一些半拉子工程;有的不考虑长远发展,搞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有的成本观念淡薄,一味地进行投入,致使城建投资效益严重流失等等。凡此种种,都与我们对城市建设的经济属性认识不足和经济论证不充分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在城市建设中引入“经营”理念,并切实加强“经济论证”,包括城市建设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论证、投入产出论证、投资来源与偿还能力论证、投资效益与回收期论证、建设成本论证等等。这不仅可以使城市建设的合理规模得以从经济上度量,也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 ㈡城市建设需树立一种“经营理念”。市城市建设经验的核心之处,就在于他们建立了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城市设施的经营与市场运作机制,将城市资产纳入市场化经营轨道。目前我市城建工作要树立4个观念:一是树立产业观念。按照城市建设的经济属性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城建经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将城建经济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并象搞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那样精心地谋划项目、核算成本、计算盈亏,要特别注重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引导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城建经济,真正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产业。二是树立市场观念。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将所有可以推向市场的城建活动和城市设施推向市场,放开手脚让市场去优胜劣汰、调剂余缺。三是树立资产观念。将已经形成的城市资产(包括有型资产,如土地资产和各种城市设施等;无形资产,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特色文化以及路桥冠名权等)当作经营城市的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项城市资产在城建经济中的作用,同时要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地优化结构、增加总量,以求城市资产的滚动增值。四树立效益观念。彻底改变那种视公用设施为福利产品的旧观念,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划、交易规则)和政策措施,让城建投入能够获得相当于社会平均利润的经济回报,从而赋予城建经济真正的经济内涵,并使其得以发展壮大。 ㈢经营城市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毋庸置疑,社会效益是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城市建设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天职,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但问题在于,城市建设是一个经济活动,不能也不可能凌驾于经济规律之上,因此,城市建设也要讲求经济效益,包括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眼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等等。尤其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要更加明确地阐明城建经济的合法性与寻求城建效益的合理性,并通过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确保城建投入的合理收益。同时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推进城市建设,要把城市建设纳入“大经济”的范畴,统筹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顾此失彼、失之偏颇。 二是城建投入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经济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建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既对立统一,又互为因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建投入时,要投入的恰如其分(包括动机的把握与“度”的控制)、投入的合情合理、投入的积极有效。总的原则应该是:既满足需要、适度超前,又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现实中有几种倾向需要克服: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囿于原有的城建投资渠道,满足于修修补补、维持现状,城市设施的缺口越来越大,状况越来越差,成为影响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将城市建设建立在较低的起点上,结果使城市走上“建设――改造――再建设――再改造”的恶性循环,造成建设资金的严重浪费;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有的行政首长过于追求任职期间的政绩,热衷于城市面貌的迅速改观,在经济地理、客观需要、投资回收期和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缺乏论证的情况下,不惜举债建设工业城、商贸城、科技城等“面子工程”,使城建资金造成一种极大的人为浪费。 3、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城市建设要讲求经济效益,但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环境,不能在环境上搞赤字。在防止污染的问题上,如果吝惜当前的一份投入,则日后将以20倍的代价偿还,而由此造成的污染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理智,而且也是经济理智的要求;城市发展必须考虑环境容量,并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视为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真正做到经济、环境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施、同步实施。 “法变而日新”。我们相信,只要借鉴等地的经验,在立足北海实际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发挥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北海的城市建设就一定会实现再一次腾飞。 关于城市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8月24号至27号,笔者随北海市“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考察组”在考察市解决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和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同时,顺便也实地考察了市城市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的城市定位,使市的城市建设成为“有为之为” 早在“九五”中期,市委、市政府就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市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着眼于市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把建设成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行居方便、市民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围绕这一定位,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市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尽快改变城市建设落后面貌,把市区建设成为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协调,具有完备的现代化城市功能、鲜明的山水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市委、市政府按照保护山水城、建设园林城市、发展生态城的规划构想,以极大的决心、勇气和气魄,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启动一批重点项目为先导,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以城市中心广场、解放桥、象山广场和正阳路步行街建设项目,中山中路等几条城市街道的综合改造项目,以及更大规模的环城水系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工程,展示了市城市建设空前的力度和发展态势。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19市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奋力开拓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开工重点项目33个,当年竣工13个——新文昌桥首创市城市桥梁比路宽、桥底雕刻、融交通与旅游于一体的桥梁建设新风格;翊武路二期改造有效地改变了四会路口至广西师大附中路口的交通瓶颈和该路段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状况;中心广场的建成结束了没有大型城市广场的历史,人民终于拥有了一个集商业、集会、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民主路、中山北路、滨江路、南环路、七星路等路面拓宽,管线下地,立面改造,交通状况和街容街貌得到明显改善;桂阳公路雁山镇段改造完工,改善了旅游通道上交通阻塞的现象;城北防洪堤(11.92公里)建成,在当年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虞山公园建成使用,改善了城市公园布局;鸟语林公园当年投资、当年建成使用,开创了吸纳海内外发达地区资金建设旅游景点的先例。XX年完成续建重点工程项目24个,其中正阳路步行街,象山广场,中山中路快、慢车道等8项工程完工,继续建设项目16个,新开工重点项目18个。XX年1-6月份,已动工项目45个,新开工项目31个,续建项目14个,完成投资近30亿。 二、精心组织,市场运作,使城市建设做到了“事半功倍” ㈠团结高效的组织领导是先导。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划、设计以及总体构思,进一步强化了领导体制,做到了整个城建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市长是城市建设的总指挥长,各项工程都有相应的.指挥长,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强化了指挥长负责制。各部门、各单位在城建过程中,都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按照市政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共同确保了各项工程顺利进行。 ㈡确保工程质量是关键。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质量第一”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切实建立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为使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评说,各指挥部都极端重视工程质量,绝不为赶工期,为节省一点儿建设资金而降低质量要求,更不允许出现“豆腐*”工程。在各施工单位之间开展了工程质量竞赛活动,使每一项城市建设工程都成为让群众满意的优秀“作品”。 ㈢文明施工是支撑。在市政建设中,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把大规模城建设施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要求各有关部门、各施工单位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施工管理。有关部门在整个大规模城市建设中,精心组织力量,打破常规,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手段,认真做好交通管制、疏导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等工作。在各项工程、各施工单位之间,组织开展了文明施工竞赛活动,绝不允许以重点工程为借口,以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以经费紧缺、人力不足、条件有限为借口,污染环境、干扰市民。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地安全规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安全施工。 ㈣坚持依法办事是保障。深入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工作,坚持和完善工程的招投标制度,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办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单位在这个问题上搞随意性,自作主张,另搞一套,更不允许谋私。特别是招投标严格按规定的原则、程序,公开、公正地进行,绝不允许暗箱作业,搞假招标、假投标。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市级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原则,带头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不搞条子工程人情工程。纪检、监察、审计、建设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一经发现工程项目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就及时认真地查处。 关于××市城市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篇6:城市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篇7:××市城市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篇8:赴厦门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规划的考察报告
8月1日至8月3日,在县长、县城六大片区建设总指挥的带领下,总指挥部办公室、各片区正副指挥长、办公室主任和开发公司经理一行28人实地参观考察了厦门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五缘湾、杏林湾片区,听取了厦门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翔安指挥部、厦门市规划局、五缘湾运营公司、杏林湾建设指挥部的相关介绍。现将
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厦门城市规划的经验
1.先谋后动。传统的城市规划内容只注重空间布局,往往不考虑城市运营、资金平衡和项目的收益,发展建设被动地服从规划的要求,既影响项目的品质,也影响规划的实施。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厦门市规划局一改以往就规划而规划的模式,按照“先策划后规划”的理念,在规划编制前聘请策划公司对
片区的战略定位、产业安排、功能布局、亮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资金平衡估算等进行论证研究,并供领导决策参考,确定后再聘请规划设计单位将策划成果转化为规划成果,以规划的语言落实行动的项目,从而大大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如五缘湾片区即是先聘请国内知名的咨询机构王志纲工作室和英国阿特金斯顾问公司联合策划后再行规划。
2.滚动规划。规划的首要任务是促使规划项目落地。针对规划编制周期长、费用高、运营操作部分不明确等问题,厦门市规划局按照“积极配合项目、重点结合控规、分阶段制定规划”的思路,首先将建设项目的重要公建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在第一阶段完成,以迅速应对开发主体,保障项目落地。同时不断跟踪服务,优化细化道路、市政管线、土地招拍挂等技术指标,相对稳定后形成第二阶段成果,以指导各类土地的运营和片区配套的实施。紧接着编制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内容,汇集成最后的控规成果。
3.明确定位。准确的定位是片区发展的“灵魂”。厦门各个片区均根据各自的区位、交通、资源特点进行明确的定位,既功能互补,又各具特色。如五缘湾片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高崎国际机场与会展中心之间,通过厦门大桥、东通道、五缘湾大桥与岛内紧密相接,且拥有8km长临湾滨水带,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突出。五缘湾片区定位为“活力生态港、财智精英城”,功能以商务办公、生态居住、休闲度假为主,是集商业服务、高端养生理疗、旅游休闲、文化娱乐、高新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区。围绕定位,五缘湾相继推出了高星级酒店、餐饮休闲街、商业娱乐中心、温泉度假村、湿地公园、帆船港、飞地营运中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为片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功能混合。厦门市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每个片区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融合,生产、生活等设施一应俱全,配套完善。片区内各项目也按照功能适当混合的理念进行空间布局。如火炬高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83km2,,由0.7 km2,火炬同集园和4.13 km2的火炬(翔安)产业区组成,首期主要建设130万m2的通用厂房和20万m2的生活配套区,生活配套区内文教体卫商住等功能齐全,完全可自我满足生活、学习、文化休闲等各种需求,避免了钟摆式交通和通勤压力。
5.平衡规划。厦门首倡“就地平衡、积极平衡、紧张平衡和综合平衡”四大平衡规划理念,其核心是“谋资金”,即将独立的项目与周边的开发利用相结合,通过合理规划项目,使每个项目得以实现自我平衡。比如在修建道路、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时,将周边土地的利用一并加以考虑;在规划工业园区时同时考虑生活区;在规划brt时优先考虑土地升值潜力大的地区,从而为项目资金的筹集创造条件,使城市规划从跟随城市发展的被动轮,变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动轮。
6.公交优先。倡导以公交优先的多样化交通方式,特别是大力发展有专用路权、快速便捷的brt(快速公交)系统。brt的线路、站场、乘客服务系统等均按未来提升为轻轨的要求设计,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城市的滚动发展。另外采取打通丁字路、断头路,多建支路、加大路网密度的办法不断舒展交通,提升城市的通达能力。
7.以人为本。厦门城市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民生工程和民众的需求始终作为规划工作的重心和圆点,致力于提升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如厦门为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兴建了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书法家广场、环岛木栈道、体育馆、运动馆、奥网中心等一大批高水准的文化休闲设施,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大规模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形成了分层次、多样化的梯次住房供给保障体系,降低了入城门槛,为高速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8.环境优先。本着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理念,厦门按照“保护山水、紧凑发展”的模式,组团式推进各片区建设,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工程。在开发项目落地前,先行打造绿色生态项目,营造优美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如杏林湾片区充分利用其拥有世界最大水上园博园和珍稀海水温泉的优势,大力实施环境改造和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清淤造湖、退塘还海,推进杏林湾区岸线景观优化设计改造,使杏林湾成为独具特色的“鹭岛西湖”,吸引了华侨大学、厦门理工、武汉理工、华夏学院、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大学进驻,成为厦门大学城、高尚休闲居住区和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厦门片区运营的经验
1.扁平管理,高效运作。各片区实行指挥部领导下的企业代建制。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片区征地拆迁实行属地负责制,给予4000-5000元/亩不等的工作奖励经费;项目建设由片区运营公司负责,日常工作经费实行报帐制,投入产出由财政审核,另给予3%的代建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办公室负责收集反馈,提交指挥部会议即决即行,限时办结。如火炬高新区为迎接台湾光电企业进驻,130万m2通用厂房建设限时180天完成,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管线、土地、发改、征地拆迁等部门脱钩常驻工地,边规划、边设计、边征地拆迁安置、边报建、边建设、边配套、边招商推介,系统管理、同步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金戈铁马、狂飚突进”的推进要求,工程各方参建人员深入一线、攻坚克难,“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超人用,星期六休息不安排、星期天安排不休息”,超常规、不违规,高效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为片区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先机。
2.四大平衡,积极筹资。“四大平衡”即就地平衡、积极平衡、紧张平衡和综合平衡。“就地平衡”就是打破传统规划内容,在重大项目谋划初期,提出投入产出的安排供领导决策参考,做到项目投入产出的'大体平衡,从而统筹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张平衡”就是对构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土地拍卖、银行贷款以及建设工期等主要环节一环扣一环,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工作,紧张调度;“积极平衡”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精神,多方筹资建设,创造项目建设条件,实现收支平衡;“综合平衡”即一个项目与其它项目统筹考虑,从全市的高度总体调配资金,综合运作、整体平衡。“四大平衡”的核心是谋资金、求项目实施。围绕如何在不增加城市发展成本的前提下,利用市场的自身规律精心策划每一个项目、每一块土地,促进城市的大力拓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适度倾斜,重点突破。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融资能力和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厦门市根据各片区的发展条件,采取东西对进、逐步向北发展的策略,以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为先导,启动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推进片区的快速发展。如五缘湾片区,以政府投资为先导,先行建设五缘湾特色商业街、运动馆、营运中心、湿地公园、梅湾木栈道、五缘学村以及市政配套设施等带动性的项目,掀起了五缘湾开发的热潮。在重点片区有土地运营收益后,再由市委、市政府综合平衡,统一调配资金,投入其他条件较好的片区发展,实现有序推进、滚动发展。
4.建管同步,协调发展。一是在建设期即成立运营管理公司,按照“三保”(保洁、保绿、保安)的要求,边建设、边管理,建管合一,建设考虑管理,管理服务建设。建设过程中按照景区标准加强管理,通过管理突出景区效应,打造一流环境,吸引企业、商家进驻;二是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如五缘湾大力实施清淤造地、退塘还海、保留湿地,缔造“城市里的田园”,营造美丽港湾,成为厦门的“新客厅”;三是土地开发与产业培育并重。严格按照片区的功能定位将产业落实到具体的地块,从而保障片区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五缘湾通过营运中心(总部经济)、高技术研发园区、帆船港与游艇展销中心、环湾旅游开发等产业培育,以项目为支撑,增强片区的持久活力,使之真正成为“活力生态港、财智精英城”;四是保障失地失海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采取“金包金、金包银”的办法,集中在安置区或保留村庄提供商业发展用地,提供一些商业性、经营性项目,为失地农民提供未来生活的保障和充分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即当股东又当员工,从而真正融入城市、变为市民,实现和谐征地拆迁。
5.勾地储备,净地出让。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土地的使用价值,厦门推出了“勾地”模式。即“提前储备、上网公布(提前一年)、征集意向、定向修订”。为使规划项目更加贴近市场,每年定期召开规划项目推介会,向开发商发放《项目开发意向征求意见表》,在不突破控规大纲总体提标的前提下,合理吸纳开发商的意见,确定拟出让小地块的规划指标,优化整合后带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按楼面地价挂牌出让,从而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实行净地出让,即“产权明晰、围墙围合、场地平整、市政通达”。在熟地条件下出让,从而有效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土地二级级差,实现效益最大化。
6.设施先行,广泛推介。厦门各片区建设前,均由政府先行投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拉开片区发展框架、完善文教体卫等城市基础配套服务功能来提升片区环境品质,吸引各类社会投资,推动片区开发。另外,通过筑巢引凤和政府职能的转移来带动片区的发展。如为推动杏林湾片区的开发,规划将市政府的行政办公职能转移至杏林湾片区,引导社会投资跟进。在五缘湾则集中建设飞地营运中心,由海沧、同安、翔安区政府集中在五缘湾片区建设11栋办公楼,充分利用各区的招商引资资源,共同把蛋糕做大。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同时,各区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并筹办各种活动等形式包装、提升片区的形象和知名度,为片区发展造势。如五缘湾通过举办水手节、放松节积极推介片区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形象。
三、厦门经验对我县的启示
1.统一认识,营造浓厚的创业谋事氛围。当前,周边县市发展态势逼人。虽然我县在区位、交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城市空间窘迫、供地紧张的矛盾依然突出,必须加速拓展城市空间,为项目落地提供载体和平台。为此,必须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特别是要把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六大片区建设上来。六大片区建设90km2控制区不是异想天开,不是简单的模仿,这是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市场需求内在推动的结果,周边发展态势逼迫所然,也是规划先行控制的需要,特别是当前政策是以项目定供地。同时90km2也不是一厥而就的,需要各级干部群众的努力,只要万众一心,加之市域城镇化高速推进的外部驱动力,目标是实在而可行的。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工作的实绩,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激励机制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强力推进六大片区建设。要大力倡导“5+2”、“白+黑”的创业拼搏精神,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倡导谋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开展项目竞赛,实行“领导挂点、现场调度、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和政治物质奖惩用人激励机制,讲正气、荡邪气,消灭假大空,反对积极表态、消极应付的不正之风,积极破解征地拆迁和融资难题,为迎接海西经济春潮而高歌猛进。
2.加强运营,充分发挥片区公司的主体作用。五缘湾路桥投资运营公司只融资投入了60亿元,出让片区三分之一土地即获收益130亿元。可见片区运营公司不仅是融资的平台,更是效益产出的主体。要大力推行项目代建制,超常规不违规,只争朝夕谋发展。鼓励运营公司整合片区所有有形和无形资产加大融资力度,通过片区公司的投资拉动效应带动整个片区的大开发。同时,片区运营公司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的市场竞争,主动拿地,在市场经济的风浪博击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为片区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3.未雨绸缪,以项目为片区发展的灵魂。厦门片区运作最核心的就是围绕项目储备和开发来推动城市空间的拓展。项目要求高质量、有特色、有活力、有带动性,能够体现片区的形象,为片区未来的发展注入活力。给我们的启示是各片区要聘请专业的策划咨询公司对片区进行形象包装和战略定位,确定空间发展时序和重点开发的亮点项目。加大项目储备力度,要推出和储备的项目均应做资金平衡和可行性研究论证,确定项目具体的运作模式和融资渠道。策划中要特别注重项目的形象定位,充分挖掘人文、社会、经济、区位、交通、环境价值,全方位包装。如五缘湾桥梁建设取意为天、地、日、月、人共生共融,以“海上生明月”的设计理念,湾内五座园拱桥一线排开,创造了新海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动态更新,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参照厦门经验,概念规划所覆盖但尚未编制控规的区域,可分四阶段来编制控规。即“控规大纲——征求意见、定向修订——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控规”。首先,以片区为单位,按不同土地使用性质划大地块编制控规纲要,确定大地块的总指标,不细分至小地块,从而确保规划的弹性和贴近市场需求。其次,由总指挥部项目部、规划、国土、片区运营公司共同提出下一年度地块出让计划,经总指挥部审定后上网公布,并召开规划项目推介会,根据开发商意见由规划部门根据总体平衡的要求落实具体地块的相关规划指标,在此基础上再编制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最终汇集成控规的最后成果。
5.基础先行,提升片区环境品质。各片区要优先投资道路、管线、亮化、绿化、文教体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手笔拉开片区发展大框架,以大气魄、大胸怀纳大投资、大项目。要注重片区景观环境营造,特别是道路设施建设要管网同步实施,路灯、绿化配套,加大道路绿化率,营造生态景观走廊。按照每500m有一处集中公共绿地的要求建设生态广场和公共开放空间,改造好山地林相,保护和利用好原有地形植被建设城市绿肺,营造特色空间,形成山水城林共融的城市格局,从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彰显片区魅力,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统筹发展。
6.突出重点,优先投资发展潜力大的片区。按照“先南后北、东西对进”的空间发展策略,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效应。短期内政府投资主要应以城南片区、红金片区、洋塘片区结构性市政公用设施为主,在实现投入产出平衡的基础上逐步滚动推进,切忌贪大求全,撒胡椒面,以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总指挥部要用好资金综合平衡调配权,集中资金投向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其他片区应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积极向社会融资,引导社会资本优先投向功能性和基础性项目,在力求平衡的前提下积极经营好片区。
7.系统管理,实现片区和谐发展。按照建管同步的要求,组建片区规划建设、城管分局和物业管理公司,参与项目建设期间和后续的管理,实现建管合一、文明施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研究出台更加惠民的拆迁安置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考虑失地农民的社保、低保、就业和发展问题。倡导公寓式安置,按现行拆一补一供地标准在安排安置公寓后多出的土地和返迁土地用于出租公寓、商贸小区、农贸市场等设施建设,为失地农民提供多元化的收入,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片区的和谐发展。
8.以人为本,把民生工程作为片区发展的推力。每个片区都要规划文化、艺术、教育、医疗、环卫、体育、市场、广场、公园绿地、停车场、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设施,功能混合,使之自成体系,并优先投资。将空间规划与经济规划相融合,策划与规划相联动,把社会经济环境价值思考贯穿规划的全过程,从而切实体现规划为“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进而改善片区投资品质,带动其他房地产和经营性项目的开发。
9.产业联动,打造休闲度假之都。21世纪是休闲度假时代,县具有余年历史、“千里赣江第一县”、“客家摇篮”,具备成为市域乃至港澳闽台旅游目的地的独特资源、区位、交通优势。各片区,特别是城南、汶潭、储潭片区要紧紧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学”着力建设旅游吸引物,打造“活力无限、健康时尚、丰盛美食、欢畅购物、快乐观光、轻松求学、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的大众化、高品位的山水休闲度假之都。由旅游局牵头,每年定期举办各类节日(如樱花节)和赛事,通过制造节日,倡导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营造休闲氛围,提升知名度。
10.广泛宣传,加大片区项目的招商推介。项目要在完成控规大纲、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包装,尽量做到净地出让,减少后续的矛盾和纠纷。通过上网发布、代理推介、招商推介、节日推介等形式广泛宣传。要充分挖掘片区的形象价值,量体裁衣,打特色牌,炒概念、推项目。
篇9:赴江苏滨州等地考察学习城市建设的报告
赴江苏滨州等地考察学习城市建设的报告
赴江苏、滨州等地考察学习城市建设的报告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城建经验,创新我县的城建思路和措施,提高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水平,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日前,县领导带领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的负责同志,按照“带着问题找差距,带着题目定措施”的指导思想,赴我省东营、滨州、聊城三市和江苏省有关地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考察团一行参观了东营、滨州、聊城、淮安、江宁区、镇江、无锡、常熟、张家港、苏州、昆山、周庄镇、江阴、华西村等14个城市和村镇,行程达3500公里,先后与滨州市建委、聊城市东昌府区委及区建设局、常熟市委及市建设局、昆山市委及市建设局的有关领导进行座谈,听取了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情况的介绍,实地察看了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工程、房地产开发、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并于7月24日在江阴市召开了考察学习讨论会。
考察所到城市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城市在新世纪初所展示的现代化的都市气派、强大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网络、亮丽的住宅小区、发达的服务设施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考察中,对他们崭新的建设成就、超前的发展眼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深受启发和教益,进一步看到了我们在观念、机制、工作上的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加坚定了高水平、大手笔建设现代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城市在城市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
一是思想解放,观念超前,对城市地位、作用的.认识深刻。所到城市把城市建设看作生产力,认为加大以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投资回报,而且能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长,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常熟市把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桥头堡,下大力气把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5亿元、财政收入41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2.4亿美元。
二是领导重视,思路明确,城市发展势头强劲。一是强化对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如滨州市、聊城市东昌府区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个城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做到组织到位、政策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二是高视野明确城市发展思路。如江宁区按照“立足江宁看江宁,站在南京看江宁,展望全国看江宁”的方针,提出了把江宁建成高科技花园城市、江苏最大的知识创新基地的宏伟目标,使城市建设进入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三是善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如昆山市抓住机遇,实现了城市建设的“三步走”,已成为既具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又洋溢现代化气息的新型工商城市。
三是规划先行,认真实施,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一是明确城市定位。如常熟市明确了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城市、繁荣的工业城市、开放型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的中等城市“五城”同创的城市定位。二是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在规划上舍得投入。如滨州市在新文化行政中心起步区详细规划编制中,先后委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编制,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多次论证评审。三是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实行“阳光规划”、“民主规划”。如江宁区在规划编制工作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规划方案评审,在建设现场公布规划方案,接受市民监督。
四是建造精品,突出特色,大力提升城市形象。所到城市特别是江苏省江宁、常熟、昆山、江阴等市区给人印象较深的有:一是加快了全方位、立体化、高标准的交通体系建设,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道路建设标准高,每个城市都有一条甚至几条高标准的景观大道。三是以城市绿化为重点,加强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绿化档次高,城内有公园和绿地精品工程。四是新区开发起点高,每个城市都在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新城区,努力提升城市规模和品位。五是房地产开发规模大,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新颖、居住环境优雅、物业管理有序。六是城市有特色、有亮点,极具吸引力。如聊城市东昌府区做足做活“水”文章,全力创建“江北水城”。这些城市功能齐全、形象鲜明、特色突出、社会繁荣,已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五是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城市管理规范有序。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如聊城市东昌府区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市、区)两级政府、(市、区、街)三级管理、(市、区、街、居)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社会监督,依法治城”的新格局。二是明确各级责权,管理重心下移。如昆山市在城市管理中,由市委分管书记牵头组织,实行执法部门和城区单位包干管理,详细明确了各级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事权。三是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考察中了解到,江苏省多数城市实现了“建管分离”,成立了专门的综合执法大队或执法局,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商行政、交通管理、市政管理实施一体化管理,做到建设、管理平起平坐,各司其职。
六是多元投入,多元经营,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近几年来,江苏省有关城市不断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创了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一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如常熟市政府去年投入城建资金50亿元,今年将投入100亿元。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筹措城建资金中的主导作用。如常熟市把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的资产来经营,通过市场引导、政策带动、项目招商,激活民资、启动内资、吸引外资,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城市建设,变过去的“有多少钱办多少项目”为现在的“有多少项目谋划多少钱”,实现了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三是搞好城市土地经营。所到江苏省的几个城市,政府对土地的供应已由单纯的生地批租向熟地出让转让发展,通过土地升值筹集城建资金。
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厚积薄发的良好局面。城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篇10:城市建设心得体会
城市建设心得体会
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该区域一个时期规划力、经济力和竞争的集中体现。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建设与发展、发挥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城镇水平、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增强城镇实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形象是加快建成中心县,促进经济社会跨越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在江苏昆山学习,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现就如何加快xx城市建设,浅谈个人思考和几点意见:
1、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承载功能。
以县城规划控制区行政区划调整为抓手,加快周边乡镇融乡入城步伐,尽快拉开“一城五区”城市框架。加快城区路网建设步伐,尽快拉通东西环线,强力推进新城区四个办事处主、支干道路建设,着力疏通城市交通,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2、加大公益设施投入,优化人居条件。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居条件、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加快城市建设,必须注重城市公益设施建设。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将洮水水库(东阳湖)作为城乡居民饮用水资源,尽快启动洮水水库供水工程,加强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加强供气设施建设,采取政府出资收购和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融资方式,力争全县人民早日用上天然气。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杜绝垃圾散装和二次污染,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完善商业、学校、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3、推进美化、亮化、绿化建设靓丽城市。
推进亮化美化绿化,建设清新靓丽城市。城市面貌是城市的“脸”。建设清新靓丽城市,既可以提升人气、展示活力,也可以美化城市形象、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美容”,大力推进城市的亮化、美化、绿化。去年以来,我县新增绿地面积5.66万平方米,城市面貌明显改观。要突出抓好园林绿化,在市区主要街路、重点区域、出口广场和住宅小区实施绿化带设置工程,扩大公共绿地面积,增强绿化观赏效果,提升城市品位。
4、注重环境整治,保持国家卫生城市。
保持干净整洁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强化环卫工作城市“美容师”职能,落实街道、社区管理职责,加强城区集贸市场和商场商店门前“四包”。继续保持国家卫生城市,消除卫生死角,使广大市民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抓好城市物业管理,新老住宅小区一律实行物业管理模式,探索“政府花钱买机制,百姓花钱买服务”的'办法,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物业公司,对小区卫生、绿化和楼房维修等工作实行全程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证城市常建常新、整洁美好。
5、规划经营行为,打造秩序城市。
规范经营行为,打造秩序城市。良好的经营秩序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市场管理,合理规划市场布局,大力整顿市场经营秩序,坚决取缔马路市场、路边市场、游走商贩等占道经营行为,使各类商业活动入场经营,秩序井然。加强建工管理,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清理违章建筑,使城市设施整齐划一,协调统一。对施工场所和金属加工网点应实行限时管理,降低噪音污染。同时,加强交通管理,规范交通秩序,保证路路畅通。
6、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市民素质。
突出主体作用,打造高素质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建设和管理城市,必须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爱”的理念贯彻始终。引导市民践行行为规范,履行责任义务,讲文明、讲诚信、讲互助、讲奉献,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有损于城市形象的现象和行为。以市民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更好地推进城市管理、加快城市发展。
7、强化城市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
建立县镇(办事处)、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和“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在县城和四个办事处逐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模式。推行综治、警务、调解、治保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治安管理模式,建成覆盖县城和四个办事处、重点镇的路面监控电子系统,逐步全面实现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
篇11: 考察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执法水平, 12月13日,嘉兴港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各科室、中队相关负责人赴杭州市西湖区城管局学习考察城市管理工作。
考察组人员首先实地察看了杭州市西湖区城管局古荡中队制度建设、星级中队建设、执法装备配备以及城管队员的保障等情况,听取了杭州市西湖区城管局有关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以及执法工作的特色和亮点。西湖区城管执法局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将自产自销农户集中到封闭式小区内,划定农产品疏导点集中管理,并将管理权力下放到各社区,让社区干部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将社区监管纳入年底考核中。既解决了农户卖菜难、市民买菜难的问题,也减少了流动摊点,改善了城区秩序。同时,西湖区城管局还根据本地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单位绩效考核制,不断深化管段基础责任制,推行执法队员全员绩效考核制,实施重点工作督办制,建立健全监管巡查机制、序化管控机制、保序责任制,并积极探索将执法融入监管、将执法融入建设、以建设配合执法、以监管配合执法的管理新模式。西湖区城管局在信访工作上创新工作模式,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实行一对一服务、投诉半小时到现场的承诺制,有效减少和避免重复投诉、恶意投诉,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通过此次学习,对杭州市城管理念、城管体制、城管作风、城管形象等工作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进一步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特别是对建筑渣土管理、市容市貌长效管理、信访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有了深刻认识,并交流了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杭州市城管工作的先进经验对提升港区城市管理水平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下一步将结合港区实际,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篇12: 考察心得体会
一、洋思中学整体情况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创办于**0年,是一所寄宿制初中学校。原址在泰兴市天星乡洋思村焦岱队,占地面积仅有7亩,26间平房,其他一无所有。**年,学校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办学规模也因其教育质量的提高而逐步扩大,至20xx年,占地面积已达104亩,总投入近8000万元。20xx年8月,为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由原来的校址迁移到泰兴城新区,占地207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学校有一流的教学楼、综合楼、400米塑胶跑道、足球场、餐厅、浴室、师生公寓、先进的电教控制中心、校园网络中心。有教职工410名,学生3618名,有教学班72个,每个年级24个班,每个班级学生不超过56人。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等称号。中国共产党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先后做出学习洋思的决定。20xx年,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内参)连续4期长篇介绍洋思中心的成功之道。《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等刊物都做过长篇报道。省内外赴洋思中学参观考察学习者达八十多万人次,学校老师应邀赴省内外其它地区介绍经验500余次、上观摩课数以万计。
二、深入参观考察情况
(一)、校园环境和学生作息生活情况
1、校园环境。洋思中学的校园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朴素大方、整洁干净。江南的亭台水榭和现代化塑胶操场、篮排足场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校园环境既古朴幽雅又富有时尚动感。学校处处皆学问,洋思人别具心思选择成功篇、爱国篇、幸福篇、道德篇、健康篇、奋斗篇、友谊篇、理想篇、知识篇和时间篇制作成展板树立于校园之中,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中肯易懂,如“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等话语,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学校的墙壁被设计成一面知识长廊,英文单词、语文教科书中的古文、诗词、激励语言,学生可以边走边学,时时刻刻起到潜移默化、反复巩固练习的作用。
2、学生作息生活情况。洋思中学的学生都是住校生,8人一间宿舍,内有洗漱、卫生间。学生没有统一的校服,除有及特殊情况学生不准走出校园。学校实施半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学生早晨5:50起床,迅速洗漱,6:10之前小跑到教室。6:20晨读开始,晨读的内容可以是背诵英语单词或课文,也可以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还可以是提前诵读要学的文学作品,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排课每天轮流指导学生晨读。6:50晨读完毕,学生由老师组织集体排队到学校食堂吃早餐,每人固定的位置,吃完饭自己动手洗碗,先吃完饭的学生回到座位上可以继续看书背诵,等全体学生都吃完早餐后才统一站队回班上课。上午四节课,7:25上课,11:25下课,每节课45分钟,下午三节课,体育课每周2节,每天学生有90分钟晚自习时间。
(二)、参加座谈会情况
在与洋思中学的校长老师们座谈交流中深深地感受到,洋思中学的老师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愿意学习、有能力学习、且有学习潜力可控掘的,他们既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又能正确对待这种差异,他们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对每个学生只要教育得法,只要提供必要和适当的学习条件,他们都具备学习且学好的能力。洋思中学蔡校长常说这样的话:“教师一届学生未教好,还会有下一届;而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希望学校和教师百分之百地成功,所以我们必须教好每一个学生”。学生在校的六个学期,前五个学期学校抓全面、抓全体,一个学生都不放弃,通过看平均分和及格率,在最后一个学期抓强化,使30%的学生学习有重点,个别后进生有老师单独指导,且在抓全面的基础上突出抓优秀率。洋思的老师们坚信尖子生是自己学出来的,老师要学会放手,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要给孩子们学习进步的时间和空间。而后进生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洋思中学的经验就是从抓全面、抓补差开始,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三)听课情况
在洋思中学的三天时间里,我随机听了四节课,分别是初一生物课、初三语文、数学、化学课。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哪门学科的课堂,学生们都能全神贯注地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独立看书、思考、提出问题、相互讨论的时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可做。自学、互学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觉去读、去听、去写、去背诵、去动手试验,使你真切地感到洋思的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预先设计好师生共用的讲学稿,在讲学稿中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难点、重点,当堂练习随堂进行,老师巡回指导过程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教师的授课语言精炼,富于引导启发性,师生关系和谐平等、轻松愉快,学生答错了教师不怨、不训,在眼神和态度中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和暗示,使学生真切地感觉到老师是既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更是学生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三、个人感悟
洋思中学从一个师资、生源都并不理想的薄弱学校发展到今天声名鹊起的名牌学校,我觉得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洋思的教学模式符合初级中学的实际情况。
洋思中学是一所初等中学,针对初中阶段各学科知识容量相比高中阶段要小,教学内容相对浅易,且初中学生正处于对社会初步认识阶段,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时机,洋思中学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口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所遵循,自学、互学的学习习惯培养使学生们在同伴互助学习中接收了知识,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长期坚持让学生自学和当堂训练,养成了认真作业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学习成绩自然稳步提高。
2、洋思的办学理念抓住了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积极主动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洋思人的追求目标和行为准则,它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信任,更是使所有家长放心的.一块广告牌。洋思人口头上念叨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这些话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和鼓励,使学生学习更有信心、更加努力,教师更有责任感、更有紧迫感,更能钻研教学,摸清学生实际,从而形成良性高效的“教学相长”状态。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洋思人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结束了课堂上的“满堂灌”、“集体授课”的现象,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浅入深地紧张地学习的过程。学生仿佛被扔在海水中学游泳,被送到战场上学打仗那样,急中生智,创造性地学,高效率地攻克知识堡垒。同时,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意志、品质、习惯等等都真正得到了培养。为保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效果,洋思人有两个措施:一是坚持“三清运动”。“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最重要的是“堂堂清”,每堂课所学的新知识掌握或基本掌握了,“日日清、周周清”才有可靠的保障。洋思的每个班都按学科建立了学习小组,小组间正常开展学习竞赛,为了小组的荣誉,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互督互查,分工负责,一次清不了,两次、三次……一般经过“二清”“三清”,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极个别仍不能“清”的,由任课老师利用双休日帮助其“清”。二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洋思人有三个“锦囊”:一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合理分班,坚决不分快慢班,调动竞争的力量;二是结对帮扶,优差生同桌,调动合作的力量;三是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以炽热的情感使过去备受老师冷落和同学歧视、家长打骂的后进生有了自尊、自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差生的学校”,自1991年以来,洋思中学创造了连续10多年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保持100%,全校几乎每个学生每门功课都在良好以上教育奇迹。
归纳这种课堂模式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关注后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目标明确,时间管理严格,教师通过依纲扣本、精讲善诱来促进学生的治理,活动紧张有序、活泼高效,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减轻课后负担。三是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解惑与训练策略促进学生的自学、质疑、作业,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培养。四是教师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备学生、备课件、备练习作业题。五是整个教学过程对师生双边来说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机过程。朴实易行,适合初中知识内容相对粗浅、记忆的内容相对多,反复巩固的训练模式行之有效的特点,这对小学、高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4、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和奉献精神是洋思中学成功的关键。
据校方介绍洋思的每位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都要讲上百节课,接受同行点评,直到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后方能走进课堂。如此高标准的要求,使每位教师都能一心一意脚踏实地研究教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掌握班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洋思中学教师一天的工作量要用十几个小时来计算,教师每天每分钟都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班主任老师对班内每位学生的所有情况都能了如指掌,只有教师付出的多,学生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掌握的多。所以,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业务精干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每所学校办学的关键。
短暂的考察学习结束了,但洋思中学给我的启发与回味才刚刚开始。洋思中学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任何一个成功的经验都有它内在的力量积蓄和外在的客观条件,只有领会洋思的精髓,把洋思朴素的办学理念、务实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与兴安盟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盟学校发展的道路,真正做到学他人之长为我所用!
篇13: 考察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在增强先进性的同时,必须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十六大党章“党员”一章的第一条规定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份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党章的这一修改,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其中,把“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份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把其他社会阶层中具备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符合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利于调动这些先进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把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团结和吸引在党的周围,提高我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增强自身先进性和不断扩大群众方面不仅予以重视,而且还大胆突破,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但是,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中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对此强烈不满。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用来教育和武装全党,改造和克服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解决党员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提高全党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一个社会要全面发展,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进行。社会风气的好坏,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我们要把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将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篇14:考察心得体会
我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校,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于5月23日特派一部分老师赴以军事化管理著称的大市xxx高中和有着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成果的xxx市职教中心。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整个考察过程井然有序,内容丰富充实。
本次考察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为目的,先后认真听取了两所学校主管教育校长的经验介绍,具体事件处理方法的传授,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受益非浅,现将考察心得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一、经验介绍
1、xxx市xxx中学的管理理念
该校在管理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全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全校从学生到校长都一律着军装,一言一行都以军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求学生晨跑,长期组织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锻炼学生的吃苦能力。
2、xxx市职教中心的管理理念
该校在管理上有两点值得学习。其一,班主任的管理上很有一套,他的那儿的值日、值周教师只凭扣分不教育,教育的工作全部xxx市落在班主任的肩上,最后就用这个分数来考核班主任的先进,也以此来区分班主任费。其二,从第一点来看,班主任的担子是相当重的,所以与其他老师相比,班主任在总的考核分上的很大的优势,就是先给基础与15分,最底也有8分。
而其他科任老师最分也只有10分,所以相对而言,xxx职教中心的全体教师考核中,前面几名基本上是班主任,且在评优级职称上也都是班主任优先,从而使班主任的工作由原先的被动变为主动,管理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两点思考
1、提升文化底蕴
一个学校要提高,要发展是要有内含有文化底蕴。虽然我们是一所职校,主要以学习技术为主,但是无论什么技术都离不开相关的文化知识,只有有了书本中的知识和了解相关的操作步骤方法,才能使学生在专业方面有重大的发展。所以文化课并不能忽略,也不能仅仅讲学生感兴趣的笑话之谈。
2、提高管理效果
一个学校,特别是一所农村职校要发展好,发展快,只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效果。一旦管理失控,这所学校将面临着毁灭。对于管理而言,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的结果会大相径庭,希望学校的领导能力加强这方面的思考,使每个教职工都能为校主动,都会参与管理,相信学校的明天会更辉煌。
篇15: 考察心得体会
7月28日,我们赴四所中学考察,所到之处看到的是美丽的校园、科学规范的管理,各个学校都进行了课堂改革,在有效教学上下功夫,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觉得本次考察收获颇多,对自己的震动最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对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考察的收获
中学作为一所教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一般,生源素质不高的即将撤并的学校,他们凭借尊重科学、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凭借“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的朴素而又富有成效的管理策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的做法,又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常规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把每一件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后六中学把“早读课效率”、“学生作业管理”、“教师备课管理”等看似平常的工作作为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研工作新路子。中学的成功实践还证明了一个事实: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管理不好的教师。要将学校办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
中学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一)狠抓集体备课,制定有关规定;制定“讲学稿”的新的备课模式,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二)讲学稿的使用原则:
1、根据“讲学稿”内容进行课本预习;
2、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笔记以便今后复习;
3、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三)对教师使用“讲学稿”的要求:
1、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上课前抽查,了解学情,再次备课;
2、用“讲学稿”进行课堂教学时,努力做到:新知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讲学稿”进行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讲、精选、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实验中学提出“两类结构”教学法,实现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工具”,每个学生面前都有一张纸上面画着一棵“知识树”,即为这节课或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他们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掌握了“两类结构”,就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学生就能自主地学习、独立地学习、高效地学习,最终实现教师少教或不教而学生能多学的目的。“三环二线一核心”的有效教学:“三环”即“例题找方法”、“习题悟方法”、“试题验方法”;“二线”指例题、习题、试题等教学内容构成的知识线(明线),以及贯穿于其中的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线(暗线);“一核心”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线”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方法线”让学生形成了能力,教师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变得“会学”和“乐学”。
总之三个中学的做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务实、高效,将常规落到细处,抓好课堂的高效,多方面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下一步工作中的做法:
1、召开全体教师会,学习考察中的先进经验,形成文字性学习材料发到每位教师手中。
2、学习中学的“讲学稿”,在教学案上狠下功夫,推广初三实验教学案的经验,抓好集体备课,七、八年级实行教学案。
3、学习后六中学的经验,将常规落实到底,抓严细节,抓实过程,备课注重实效性,推门听课,加强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4、借鉴实验中学的经验,“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在七、八年级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实行周周清,解决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的问题。
总之,教改就是抓常规,“常规管理”的理念并不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抓常规就是抓课堂的高效,它要求我们求真务实,探索和遵循教学规律,以新思维审视老问题,用科学的手段破疑解难,恪守原则、优化细节、抓常规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常规,用改革的手段完善常规,使常规管理形成风格、形成特色,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16: 考察心得体会
4月10日,广东省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雷丽珍、林宛烨老师的带领下赴山东考察学习,身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荣幸。为期一周的山东省教育考察学习,通过聆听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斌教授的讲座,了解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开拓了我的教育视野;通过参访5所山东省重点中学,与山东省名校长的座谈交流,领略了山东省名校长的办学风格以及教师校本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深入课堂实地听课,课后与山东省名校师生深度交流,体验了山东省高级中学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成功做法。结合一周参访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潍坊一中、潍坊中学、昌乐二中等5所重点中学,下面就考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作一个总结。
有位哲人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当学生学成名就,回首学校生活时,值得回忆的不是学了哪些知识,津津乐道是学校浸润过的文化熏陶。
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校园文化犹如师生生长的空气,为师生成长提供氧气,不但能保证师生的肌体生存,更能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张扬个性。学校文化主导着每个学生的言行,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与行动。我们所参观的山东省5间重点高中校园人文气息浓厚,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每间教室、每个走廊都能给人以全新的不同的启示和熏陶。无论是展览室,还是学校的每一栋教学楼,处处体现着学校的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校园文化是有形的,它体现在学校的各种设施以及设施的巧妙布局。校园文化又是无形的,它存在于师生的精神世界之中,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山东省5所重点中学的校园文化有形的体现在学校巧妙布局的设施中,又表现为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时时刻刻都散发着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行走在潍坊一中大气高雅的校园里,感觉如是“走进森林享受自然”。校园场馆设施、景点饰物、自然环境等凸显了“容”、“雅”文化符号。学校道路、建筑和景点的命名、名人雕塑、文化石、宣传版面等和谐统一地构成了潍坊一中的文化氛围。始建于19的潍坊一中,在近百年的办学实践中,从建校之初的校训“容忍”,逐步形成了包容大度、志趣高雅的“容雅”文化(新校训)。经过沉淀形成的学校“容雅”文化,“容”意味着容纳万物,包容个性,容许特长,其核心是开放,是民主;“雅”意味着兴趣广泛,志向高雅,崇尚一流,其核心是品味,是创新。“容”和“雅”构成了学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思想源泉和内在动力,营造了宽松和谐、开拓进取的良好育人环境。潍坊一中的“容雅”文化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凝聚成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凝聚着每一名师生,成为“容雅”文化的信仰者、践行者。
篇17: 考察心得体会
11月9日,参加市上组织的教育系统“学青化、促内涵、提质量”现场会,通过中午在眉县青化初中的实际现场观摩和下午的会议交流,我有以下感受:
一、青化初中的亮点:
1、办学理念接地气,符合学校的本土特点。
提出了“走进青中是主人,走出青中是成功;和高的比,和强的争,和快的赛;永不言败,永不言弃,永不服输,勇往直前;做一个大气、正气、硬气,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目标,这个目标激励人,振奋人。确立了“育阳光少年,成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树立了“质量就是生命、习惯就是素质、实力就是尊严”的办学信念,提炼出了“注重细节、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拒绝平庸,把平凡的工作做经典”的校训。理念是灵魂,目标是方向。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改变他的期望。同样:改变一个学校首先要改变这个学校的精神;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改变一个学生首先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这都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切合实际,值得学习。
2、高效课堂的实施,促进学校质量的提高,体现了实力就是尊严。
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提升。高效课堂的223课堂推进(两种理念,以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基本点,建立两个系统;高效课堂自主管理系统,自主学习系统,落实三个推进:课堂精讲精练、作业精选分层布置,纠错专项反复训练)。特别是“天天清”活动开展,实效性很强。解决了学困生学习提不高的高效课堂瓶颈难题,这是一个创举。连续三年中考的三连冠,升学率达到84%,而且这些都是很普通的农村学生,能和生源很好的城关二中抗衡,不佩服不行。特别是村民自发送牌匾,学校得到服务区的认可,也体现了教育的正能量的辐射功能。
3、极大的提高教师教育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动力。
整个参观的过程,我都被教师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蓬勃士气的这种励志教育方式感染。明确、简洁、催人奋进,具有极强的号召力的誓言;在课前喊、早操喊、体育课上喊,振奋有力的誓言组训激发了学生斗志。教师的课堂调控和课间的天天清辅导,让我感到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和极强的正能量。富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大课间的竹竿操和跳绳,我是心下佩服。
二 自己的感受:
1、作为校长,要有担当意识,要想方设法提高管理,勇于创新,不能故步自封。张校长就是我们的榜样的标杆。
2、学校要实行高效课堂,不能照搬固有模式,要有创新,要让理念落土生根,具有本土化的特点,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校本研训为抓手,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每学期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开展一个影响自己“高效课堂”改革的小课题研究等等量体裁衣,适合本校的特点,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细化过程,得到好的结果。
3、德育工作的细化润物无声,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干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师生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斗志励志教育贯穿学校的整个过程,校长的报告、学生的演讲、校园的标语,学校的青中梦,早操、升旗仪式、班级誓言、学习小组目标、个人目标,无一不在体现。的确把人的因素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德育效果显现了,成绩自然也提高了。家长的肺腑之言,成就了我的孩子,拯救了我的家庭。
三、对我校工作的启迪:
1、学习张校长,直面现实,善于学习,保持一颗上进心,落实苏局长提出的“认真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
2、用理念引导自己以及班子成员,学习张校长、青中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发言材料和观摩照片、视频材料,特别是苏局长的讲话,进一步明确学什么、深思考、怎么学的问题。
3、积极实施高效课堂,落实天天清的方法,从细节入手,解决难题。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真正的动起来。氛围先营造起来,感染师生再通过方法实施,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事业上。办好老百姓门前的学校。
4、通过励志教育,提高师生积极性,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篇18: 考察心得体会
5月14日至17日,按照统一安排,在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伟的带领下,酉阳国家公园建设筹备组共一行14人到贵州的黔东南地区及铜仁地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旅游考察,重点考察了镇远古县城、南花、德夯、西江千户苗寨、台江反排木鼓之乡、江口梵净山、云舍土家第一村等旅游发展较好且有特色的地方。一路下来,我们在紧张与欢笑中学习,在交流与思考中收获,可谓学习之旅,收获之旅也。
一、总体感受
(一)领导用意良苦。
在酉阳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领这么多人进行为期四天的实地考察,这本是一件难得的事,充分说明领导对这次考察的重视。在考察过程中领导要求我们多看景点、多取资料、多思细节、多交流,同时给我们传授了许多关于旅游方面的知识,以及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措施,当晚回到酉阳就马不停蹄地召集参与人员进行座谈,直到凌晨一点。整个过程中,领导与大家交流互动,各抒己见,大家深受启迪和认识得到提升。我在思考,此次除了单纯地考察旅游外,领导还想通过这次考察锻炼同志们,增加我们的团队意识,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为今后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此次考察与以往考察在形式上、在组织上、在细节上都有所不同,领导之意可谓用心良苦。
(二)贵州旅游发展很快。
印象中,贵州并不是一个发达的地方,去了之后,才发现这里无论旅游还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都远远比我们想像的要更好、更快,走过的每个地方都让我们震惊。进入铜仁,第一眼,它的民族风情园建筑气派和精致就已让我们震憾,虽然没有停下来仔细研究,但仅仅从外形上就已让同志们领略了贵州旅游的气势。镇远,一个六万人的小县城,利用它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有的山水景观,做到了全县旅游一盘棋,家家户户搞旅游,不仅整个县城总体做得好,且家家户户都做出自己的特色。西江千户苗寨,五年前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苗族文化比较突出的集镇而已,但短短五年时间,在雷山县高起点规化,高标准打造,公司化、市场化运作下,西江千户苗寨可谓一夜崛起,完全做到了“西江归来不看苗”。目前的西江在门票收入上每年就已接近5000万。而铜仁地区则利用梦净山的自然风光和佛教地位,在建设上、管理上、服务上下功夫,带动了地区几个区县的发展。
一路经过的许多地方,我们完全感受到了旅游在这些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也因为旅游,国家的许多项目在这些地区实施,让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同时这些地区的建设发展速度也让人吃惊,去年我去过西江,半年时间变化很大,更有规模更有气势了,令人叹为观止。
(三)贵州旅游发展值得借鉴。
一路上,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在观察他们发展的路线,考究他们建设的细节,努力发现其中的规律,希望能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起到借鉴作用。个人觉得这些地方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是打造旅游必须要有一个长远并且切合实际的策划和规化。我们所到的地方,都是在统一策划、规划后,按统一思路进行打造的。虽然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自由发展,随意打造的阶段,但最终都回到了统一规化打造的路上来。
二是每个地区的旅游都要找准自己的特点和突出特色。在镇远,就是利用青羊洞的文化底蕴以及依江而建的古县城作文章,旅客走过之后,都记住了镇远夜景的美丽。西江就是在苗族文化基础上,在规模上作文章,让其他地方无法在“大”字上超越,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梵净山则是利用梵净山在佛教上的地位,做到与自然的结合,让旅客去后觉得不虚此行。
篇19: 考察心得体会
应两校之约,3月17日至19日我带领学校领导及教师29人,去手拉手学校xx市xx小学学习考察。期间参加了他们学校的示范课“磨课”活动,观摩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示范课,参观了周一升旗和大课间活动,感受相当深刻,尤其是他们的示范课“磨课”活动,成为学校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求真务实的教科研活动――“磨课”活动
18日一天,我们观摩了xx小学语文、数学示范课“磨课”活动。观摩后让我们赞叹不已,这才叫真正的教研活动。五年级语文《东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已经是第三次磨课了,经过前两次的打磨,课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还不满足。更让我们振奋的是,接下来了评课活动,真正体现名师团队的指导作用。参加评课研讨的不管教研组普通教师,还是名师或校领导,都能平等的开诚布公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大到对教材解读的不同认识,小到对教师课堂中的一句话的推敲,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指导,有辩论,真诚的态度,深刻的思考,独到的见解,在不断的交流切磋中,有智慧的碰撞,优深刻的启发,有豁然开朗的顿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浓郁的教研氛围和教师团队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前,我自认为我校的教研已经很出色了,跟xx小学相比,自愧不如。
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自然
算起来我已是4次踏进xx小学,1800人的学校,无论是进教学楼,出教学楼,还是课间,楼内听不见一点吵闹声,放学都是站着对轻声慢步走出教学楼。如果是一次,学校为了迎接参观,严格要求的,那么我4次走进xx小学,看到的都是这样景象,这才叫习惯成自然了。我跟他们学校校长说:我们的学生跟你们的学生相比,就像土匪一样。
三、实实在在的减负――书包空了
因为深入课堂听课,和孩子们有了近距离接触,在三年级听课时,问孩子们你们作业多吗?孩子们说,我们没作业。看看桌斗里空空如也,扁扁的书包里也只有几本练习册、练习本。问有大作业本吗?孩子们竟不知道啥是大作业本。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参加课外活动。比较一下咱们,作业、、练习册、日记、读书笔记、小楷、错题集……学生厌作,老师忙不过来批,大兜小兜往回拿,学生累,教师累。真正的减负要从学生书包减起。
篇20: 考察心得体会
20xx年8月14日至17日,学校一行100多人,在校领导带领下前往醴陵四中进行考察学习,四天天之行,我们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考察团成员与这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学校内部管理,特别是学校常规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乡镇中小学校长提供了与邻市学校直接交流、对话的机会。搭建了深入贵港、桂平先进学校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丰富多彩,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期间,所有参加考察学习的人都认真听取汇报、学习、勤于思考,交流,在与兄弟学校的思想碰撞中,学习了新的办学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对常规管理内涵的理解,同时,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形式活泼,我们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特别是崔局长,林书记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我们更是深受感动。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
这次我们抱着“踏踏实实学习”的思想深入实地的查看了贵港、桂平两市的几所学校,他们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们叹为观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
是这几所学校通过坚持“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蒙公小学、蒙公一中的德育科研着眼于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十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已形成了这一特色科研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实用化。极力营造“书香校园”的和谐氛围,力争师生做“学习型”、“专业型”、“学者型”的人才,这一举措也是卓有成效。这两所学校无疑都是成功的学校,而且也在成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
这次考察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
此次学习考察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三)我校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博龙公路旁边,与亚山街相邻,为师生方便上下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存在着教育环境相对嘈杂和治安复杂的问题,周边治安环境和学生的道德问题较为突出,加上地方宗族观念和黄、赌影响,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增加了压力,硬件设施的相对不完善,活动场地相对狭小,这些都成为制约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师生的卫生意识不强,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也是学校领导班子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
二、启迪了思维,坚定了信心
观念更新、角色转变,从我做起。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想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要想真正有所发展,做为校长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转换:
(一)必须由被动服从型向创新型发展。创新是新时代中小学校长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名校长必须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强烈的成就需要,他就会锐意进取,敢于冲破妨碍创新的清规戒律,并养成求异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校长自身的事业心和工作动机,也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二)必须由“礼让风格型”向竞争型发展。
今天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战性,由此也导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竞争性。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校长惟有具备竞争意识,敢干竞争,善于竞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教育效益,并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学校管理者,
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礼让风格型”办教育的校长形象,由于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必须由稳重守业的模范型向开拓型发展。
开拓而不是守业是对中小学校长角色转换的又一个要求。校长不仅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动能力,注重谋求学校改革发展方略,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开拓型的中小学校长,在其社交活动中往往通过介绍学校状况,展示学校的发展前景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学校经费紧缺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交往时能够做到热情大方、坦诚无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充分显示自己的攻关才能。当然,在开拓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过程中,校长不能失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尊严和风度,更不能违章操作,而应该努力保持一种既奋发进取又品德高尚的专业管理者形象。
(四)必须由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型向科研型发展。
新时期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长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充当科研型校长的角色。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都是自己主动抓教育科研,抓学校规划和决策,健全校内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励机制,甚至独立承担某项科研课题,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科研环境。校长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教育科研的内行、专家。由于校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往往会出现教师人人参与科研、个个承担课题的可喜局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了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学以致用,路在脚下
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指导
意义。任何一个单位的管理说到底都是在进行人的管理,都要抓住人心。只要管理制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并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能被老师们认可,深入人心,就能使老师们自觉规范于制度之内,就不愁人心不齐,所以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法治替代人治,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坚持如下四个原则:高尚的事业造就人;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优厚的待遇挽留人;勤奋的工作培养人。通过成就事业留人、培养感情留人、提高待遇留人,形成了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凝聚人气,激发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关心学校,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业绩。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生源相对稳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发展制定过高的目标是不现实、不科学的,是对教师评价和学校发展的不负责任。对我们学校而言,升学率是至关重要的,但不是全部。因此,我们对学校管理措施进一步整改,明确了以下五点要求:
1、准确的设职设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
2、责、权、利三者分明,予给实干、能干的同志充分的权力和信任。
3、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制度,让老师们“流汗不流泪”。
4、适度的激励机制,激活全体教职工的事业热情。
5、及时准确的奖惩制度,体现对肯干、能干同志的充分尊重。对学校工作重心予以调整,提倡“一求人人成才,更求人人成人”。
学校提出“从最后一名学校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我们的口号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变成100%的现实”。真正把“关注学生”落到实处,不搞特色班和重点班,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要求全体教师从中、差生实际出发处理教材,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中、差生的提高,从而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标。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正确的,狠抓后进生对先进生是很好的促进和提高,水涨船高。在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同进,也保证了优秀生的学习环境和质量。
★ 外出考察材料
★ 外出考察心得体会
★ 外出参观请示范文
★ 外出考察工作报告
★ 外出考察心得体会
【城市建设考察心得体会(精选20篇)】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考察材料2022-09-18
外地考察材料申请2022-12-22
赴广东地区考察心得体会2022-12-28
学校班子考察材料2023-03-18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2022-05-06
外出培训考察结束心得2022-04-30
赴港澳考察学习心得体会2022-12-20
物业外出参观心得体会2022-10-13
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自查报告2022-09-21
小学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报告精选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