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会议心得体会(共15篇)由网友“elephan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十九届六中会议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是非常之年,也是关键之年。
这一年,中国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一年,是中国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
这一年,是节点,也是新起点。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只有牢牢把握住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势,才能锚定好发展方向、找到发展之路。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
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今,“十四五”规划的蓝图正在绘就,新的篇章即将开启,奋斗征程永远向前。
篇2: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在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特殊背景下,中国擘画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的新发展蓝图,不仅是中国接续奋斗的生动缩影,也释放出中国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鲜明信号。
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1953年,在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在全国实施。到20,中国制定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规划,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圆满实现。通过一连串的五年规划,中国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五年规划有效确保了国家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从中既可以看到共和国不断前行的发展轨迹,也能读懂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今,“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标注了新方位。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飞跃。,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的15.5%提升至20的16.3%;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壮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接近30%,连续位居世界第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突出成效;“一带一路”建设也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年,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凭借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率先从走出疫情阴霾,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复苏。“十三五”时期的突出成就,充分显示出中国上下一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爆发的巨大力量,为中国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让世界分享了中国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化。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疫情引发的问题和激化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外部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特殊意义不言自明。
英国广播公司称,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将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重大。彭博社称,面对与美国加剧的紧张关系、世界经济受新冠疫情重创而陷入衰退的背景,围绕此次会议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中国将如何利用国内资源维持经济增长。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对于中国避免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新加坡《海峡时报》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为中国近期和更长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外媒的广泛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期待中国“十四五”能够为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报道中写道,“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中国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这给中国制定新的政策框架搭建了绝妙的平台,给予了中国巨大的优势。”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再次凸显中国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定力和韧劲。随着“十四五”规划绘就的蓝图徐徐铺开,中国坚定不移谋发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定能回答好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命题,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篇3: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加快,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5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保持在80%上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将达到46.5%左右,这些数据得来不易。微观上,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降至0.025人以下,注册志愿者人数到或大幅攀升至1.6亿人左右;宏观上,社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放管服”不断推向纵深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正稳步推进的鲜活注脚。
制度建设和技术进步是社会治理的“双翼”。社会治理指标规划基本围绕制度建设和技术进步两个方向进行资源配置与目标设置。可以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制度建设为主,技术进步为补充,重点在于利用制度规则和现代化技术来调节社会主体间相互关系,降低社会有效治理的各种成本,达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制度建设与技术进步相得益彰,也是过去几年社会治理探索中的一大亮点。
“十三五”期间,政府、社会主体与国民个体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利责任越发明晰,社会治理结构、主体间组织方式等体制创新逐步完善,各主体共建共治的合作架构越发稳固,共享治理成果的制度规则也不断完善,可以说,党委领导力和社会自治成熟度的不断提高、不同地区社会治理差距的逐步拉近,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事业开启新篇章。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国际经济社会大环境加速变化,结合这些“变量”来展望,“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可能会更加趋于稳健。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向“公平普惠”“和谐互助”“安定有序”方向发展。中国的社会治理将以一种稳健的步伐向“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传统理想社会变迁,呈现“安泰”之美。
“均无贫”,向更加公平普惠的社会发展。在全面摆脱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问题仍需要我们应对,与此同时还应从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逐步构建“无歧视”社会,解决经济中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收入不平等、文化教育不平等问题,提高全民全生命周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和无寡”,向更加和谐互助的社会发展。只有从制度上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明确社会治理主体间责任义务,才有可能达成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目标。“十四五”社会治理相关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包括从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到村社层面的乡规民约,让人与人的关系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社会自治能力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社会组织的发展、志愿者队伍的充实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发挥会更引人注目。
“安无倾”,向更加安定有序的社会发展。国际社会竞合日趋复杂化,中国社会的安定至关重要,社会治理要向着更加安定有序方向发展,这也是为国际竞合提供基本保障的需要。进入“十四五”阶段,“安全”“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将更加突出,通过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体系的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将有更多制度化的解决方式,复杂国际环境中国家、社会的安全状况也会进一步改善。安定的环境与秩序的完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最终导向中国社会治理的旨归——国泰民安。
篇4: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从1953年至今,中国已制定和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引领新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与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奇迹。
从到20,“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使我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等跃上新台阶。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一场场座谈会开门问策,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一次次深入地方考察,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总书记把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有机统一,为迈入“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根基。
未来五年,中国必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断取得新辉煌。
篇5: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精选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献,对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系统制度保证、奠定坚实治理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要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治理是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制度功能的发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篇6: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是一次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总结过去、拨乱反正,发出了“富起来”新时期的政治宣言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积极展望未来,系统构建制度,发出了“强起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书。五中全会通过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决定》,系统地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实践和创造什么”这些重大政治问题。《决定》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即有制度上的新设计,又有体系上的新补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有效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另一个就是要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者不可割裂,高度耦合,需要一起设计、整体推进。新中国建设七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的,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在未来的发展中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必须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地演进。所以说,这次的《决定》相当于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总号角。
二、进一步增强了四个自信
(一)理论自信是前提。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扬光大,是历史客观发展的大趋势。我们要在坚持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系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不断革除体制机制中的弊端,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面持久,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的绩效,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
(二)道路自信是法宝。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要想实现国富民强,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三)制度自信是基础。制度是治理体系的扎实根基,治理体系是制度的有效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经过5年多的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决定》,系统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整基因图谱,一共由十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它统领和贯穿其他十二个方面的制度,并着眼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出了六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二是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三是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四是要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制度;五是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六是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并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明确了工作阶段,制定了时间表:首先,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时,让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其次,到2035年,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更加顺畅,并且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必须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更加完美,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三、我该怎么做?
(一)强化首位意识,坚持“学在前列”,坚定不移提升精神境界。把抓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一是示范带动,加强学习。树立起“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学在先、学在前,先学先懂、真学真懂。原原本本通读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原文,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深学细研、掌握内涵要义,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学思践悟,结合实际。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优异成绩彰显奋力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三是持续稳固,形成常态。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会议精神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目标纲领。学习会议精神不能一劳永逸,要把学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久久发力、形成常态,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的内涵、要义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二)强化站位意识,坚持“做在前列”,坚定不移提升工作能力。一是不断提升政治定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锤炼政治品格的重大实践,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永葆忠诚之心。二是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始终坚持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开展,紧扣工作大局,紧贴领导工作思路,紧靠基层群众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对市场监管工作的认识、分析和研究,不断提升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三是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树立服务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意识。
篇7: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日前发布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由“新”到“先”,一字之变寓意深,这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由“新”到“先”转变的含义,读懂其中蕴含的“强大势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由“新”到“先”蕴含着“因势而谋”的“先人一步”。“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为“十四五”中国发展进行了把脉定向。从以往要求“育新机”到如今强调“育先机”的转变,既是对我国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深刻认识,也为当下国家发展指明了路径,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抢抓机遇,下好先手棋。我们要读懂由“新”到“先”蕴含着“因势而谋”的“先人一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善于根据形势任务变化,抢抓新机遇、下好先手棋,谋划新思路、开辟新天地,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由“新”到“先”蕴含着“应势而动”的“高人一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这些危机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着眼前沿、培育先机”正是化危为机、开启新局的良方。在危机中“育新机”是顺势而为增强抓住机遇的战略意识,而在危机中“育先机”则是应势而动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在改革创新上早人一着,在谋划发展上高人一筹,快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要读懂由“新”到“先”蕴含着“应势而动”的“高人一筹”,充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集聚解决问题的高招实招硬招,共同战胜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
由“新”到“先”蕴含着“乘势而上”的“快人一拍”。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疫情中危局和变局,带领全国人民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六稳”“六保”为重点,“稳”住基础、“保”住底线,赢得发展主动权,彰显了我们党乘势而上带领全国人民防御各种风险和困难的快节奏高效率。展望“十四五”,我国已经在时间的坐标中书写了伟大的发展奇迹,也必将在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风劲正是扬帆时。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考验的是能力也是勇气、是智慧也是精神。我们要读懂由“新”到“先”蕴含着“乘势而上”的“快人一拍”,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快干实干真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高质量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更好地取得新的决定性成就,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篇8: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为我国改革发展事业绘制了施工图纸、标明了前行方位。
当前,“十四五”大幕已经拉开,改革又到了新的关口。逐梦征程再出发,砥砺前行再奋斗。党员干部作为改革“排头兵”,当练好“画圆”的本领,攻坚克难、集中力量“画好圆”,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在改革的“大盘子”上盛放更多发展成果,在砥砺奋进中收好官、开好篇,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创造新的伟大事业。
唱好“同期声”,以坚定信念画好砥砺奋斗“同心圆”。信念如北斗,光亮聚星辰,以长明不息、亮度不减的指引支配着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志与力。置身蜿蜒曲折的改革发展道路,面对诸多躲不开的问题和绕不开的难题,党员干部的信念是攻坚克难的力量,也是矢志创新的力量,决定着改革发展事业的成败。党员的信念之力就是扬帆之能。紧扣新发展理念,要做潮头先锋,而非岸上看客,强化使命感与责任感,明确立足改革发展大局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出招接招,在开展大调研中拆招解招,活化思维模式、谋求方法创新、摆脱路径依赖,在求变中求新,在求进中求突破,做信念坚定的表率,在求索的道路上步履坚实,不因时而怠。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近景,是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等各项改革任务,每一场都是硬仗,每一时都不可有丝毫松懈,要以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信念为有力支撑,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荒山中开辟新天地,从急流中架起过路桥,在“下足劲”中攒足“更多力”,在“不可能”中开辟更多“可能”,为恢弘壮阔的“远景图”绣好细密针脚。
握牢“实干拳”,以火热初心画好民生温度“融合圆”。改革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尽管改革的方法是变化的、创新的,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却是不变的。从改革开放至今,走过的改革历程、做出的改革举措都是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人民至上”是深化改革不断取得卓越成就的“密码”。好的改革一定是带着温度落地的,每一项重要政策的调整都是对人民期盼的回应。党员干部当以火热初心点燃聚力改革、服务人民的干事动力。无论是公共医疗服务的提升,还是教育资源的优化,无论是推动产业升级,还是夯实经济增长点,改革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扇面”都要感知民生冷暖、知解群众忧虑,在确保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中促进社会肌体的革新与完善。党员干部要握牢“实干拳”,以一颗火热初心来托举人民幸福,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始终紧密围绕群众的所愿所盼来开展,让初心爆出耀眼的火花,也温热群众的心窝,让干事创业的火和群众心中的光写就新时代满卷的“诗和远方”。党员干部要以初心为“半径”,发扬查实情、知民情的实干精神,通过进村入户、实地走访和亲切交谈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为改革做足准备、注入温度,在为民办事的“每一公里”都加足马力,力避改革在回应民生关切上的“跑冒漏滴”,求取“最大公约数”。
手擎“破山斧”,以吃苦意志画好担当作为“最大圆”。苦以养德,苦以立业。能吃苦是党员干部能征善战的重要法宝,也是党员干部推动改革事业发展必备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力量。无论是扎根农村的黄文秀,还是不怕吃亏的李连成,亦或是舍生忘死中立下赫赫功勋的张富清,都是能吃苦、肯吃苦、会吃苦的时代楷模,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彰显了实干苦拼的可贵品质。改革是走“深水区”,是啃“硬骨头”,矛盾长期存在,问题叠加衍生,改革不是一时突击,绝非“一猛子”的用力或者“一阵子”的坚持就能成事。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党员干部当时刻牢记“两个务必”,以吃苦意志和十足定力干好改革发展事业。会议指出,“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注重激发基层的改革创新活力,支持开展差别化创新”,聚焦基层创新创造,党员干部要做好长期吃苦的心理准备,在深入基层中练好脚力,不怕长出水泡、磨出脚茧,不怕磕绊吃重、山陡路弯,更不怕重担压沉磨肩,把“烫手山芋”接好,练就腿脚力量,也练强谋事本领,擦亮共产党员吃苦耐劳、实干苦拼的鲜明底色,推动基层事业走在改革发展前列。
篇9: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次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时代催人奋进、时势造英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没有“旁观者”“过路人”“清谈客”,都是参与者、见证者、实践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肩负着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重任,承担着为民服务之责,当借鉴衡量钻石价值的“4C标准”,来锻造个人的青春与价值,落笔“十四五”新答卷。
色泽(Color)——涵养“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忠诚底色,坚守初心、砥砺奋进。珍贵的无色、罕见的浅蓝和粉红是钻石的高贵色,而“军人绿”“护士白”“党员红”是党员干部的无价之色。抗洪前线,无数军人战士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战”在一线,直面风险和挑战;扶贫一线,千千万万党员干部不畏基层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做积极的行动派,敢为人先的“领头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医护人员的牺牲和忍耐、坚持和奉献,才有了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各地经济的有序复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对党绝对忠诚,以对信仰信念的笃定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对初心使命的始终坚守,团结向上、砥砺前行。
重量(Carat)——涵养“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务实韧劲,矢志奋斗、风雨兼程。重量是影响钻石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身上有着沉甸甸的担子,这是新时代交托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担子的重量决定人民对我们的期许分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十四五”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6大“新”目标之一。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才能切切实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只有做到全心全意爱民、贴心交心亲民、诚心诚意为民、公平公正惠民,才能彰显“无我”之大境界,成就“不负人民”之大作为。
切工(Cut)——涵养“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能力素质,博采众长、学习强技。切工的差异决定钻石品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决定党员干部的工作成效。日常工作干的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党员干部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技傍身、面面俱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为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确定了新的航标和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学好知识、增强本领,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固其根本”“浚其泉源”,努力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新时代年轻干部。
净度(Clarity)——涵养“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洁品性,坚守底线、克己奉公。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外部进行观察,而将钻石净度分为七个等级。吾日三省吾身,在学习工作中,党员干部也应当保持一颗自省之心,常拿“放大镜”向内检视,见微知著、查漏补缺、防患未然。“十四五”规划是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路径,体现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困于眼前的利益,做好人生的长久规划和设计。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追求高标准,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把权力用之为公众谋福利,唯有让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和结果,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只留清气满乾坤。
篇10: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金秋烂漫,战鼓不歇;大国点兵,规划先行。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一幅宏伟壮阔的建设蓝图跃然纸上,标志着我国开启了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翻开斑斓画卷,瞄准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要深悟和把握“十四五”规划的精神内核,从“关键词”中萃取干事创业的思想动力和方法能力,行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筑稳“党旗领航”定星盘,凝聚奋楫之力。全会强调,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前进之路何畏风浪,自新中国成立一路走来,党中央谋定而动,乱云飞渡,潮打不翻,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决策面前科学定调、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重要挑战面前攻城拔寨、坚毅前行,把大党风范融入大国担当、浸入发展大局,把美好蓝图逐渐变为生动现实。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风雨来袭时战胜一切困难的主心骨,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形成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定力,时刻校准“定盘星”,真正当好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勘划“人民至上”载重线,把握弄潮之势。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奔走多地调研,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还首创性地开通网上征求意见渠道,全会公报中的“人民”一词就出现了23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被写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点点滴滴足以彰显“人民至上”理念的分量。面对“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在坚定践行群众路线上精描深绘,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多一嘴“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责任之问,多一点“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担当,多一分“贴近群众”的烟火气息,经常深入“寻常百姓家”听民心,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好发展主动仗,绘浓新蓝图的人民底色,真正守护好、践行好党的“根基”和“血脉”。
练强“危中育机”内家功,积蓄破浪之能。面对当前发展的“时”与“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提出“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三个“新”要求,点明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放眼长远,要想决胜于千里之外,关键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党员干部要辩证把握“危”与“机”的关系,深刻认识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升改革创新和驾驭风险本领,砥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要发扬斗争精神,练就一双“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慧眼,树立底线思维,以敢于斗争的勇气和斗争到底的魄力唱响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曲”;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全会精神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岗位上,找准发力使劲的关键点,拿出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形象扬帆奋进新征途。
蓝图绘就,远景可期。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深厚的底气、更加过硬的能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铿锵进军!
篇11: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吹响了新的号角。“发展”“人民”“高质量”等热词频频出现在全会报告中,你get到内涵了吗?
热词1:“发展”
【热词背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一词在全会公报中出现72次,向外传递着“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紧盯发展目标,正视挑战,把握机遇,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自觉担当,融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热词2:“人民”
【热词背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一词在全会报告中出现23次,人民至上贯穿始终。
,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保障现行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提高生活质量,确保全面一同迈入小康社会,党中央部署了一系列脱贫攻坚任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也取得了历史性成绩,脱贫成效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和如一的为民情怀。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将人民群众摆在首位,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热词3:“高质量”
【热词背景】“高质量”一词在全会公报中出现9次,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
高质量体现着人民对日益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打破区域壁垒,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取暖”,在就业、文化、交通等中完善公共服务。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摆脱僵化的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善于用大局眼光去谋事、想事、做事、成事,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篇12: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精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会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四中全会集中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开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主要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无论是编制发展规划、推进法治建设、制定政策措施,还是部署各项工作,都要遵照这些制度,不能有任何偏差。涉及方向性问题,必须以这些制度为衡量标准。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效率、维护稳定、要有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跟从、照搬照抄。
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自觉,带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带动广大干部员工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推动我院发展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以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引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13: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精选
首先,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党为什么能领导一切呢?我想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千千万万的党员,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一腔热忱干事创业,涌现出扶贫干部黄文秀,川藏线上的邮路使者其美多吉,无数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以点带面,共同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其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时刻刻走在前列,遵纪守法,坚决落实“两个维护”,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敢于善于和谣言做斗争,号召监督身边的亲人、朋友不信谣不传谣。
最后,守初心,担使命,做合格共产党员。看开学第一课,为从渣滓洞、白公馆里逃出来的老地下党郭德贤奶奶平静的讲述那段极其惨痛的经历而泪目,在感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之余,更检视了自己的不足,和平年代,没有血雨腥风,没有枪林弹雨,但是各种诱惑也层出不穷,在物欲横流的新时代,如何守住初心,依然值得我去思考,去努力,去践行。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推动每名党员在夯实理想信念中汇聚信仰之力,在增强行动自觉中蓄积前行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政策真正惠及辖区居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让期待落空。
我愿做一滴水,融入共产党的汪洋,以切实的行动,直面群众关切,回应百姓期待,不负江湖对庙堂的祈盼。
十九届四中全会学习感悟
近日,学习中组部长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通读细读后成为帮助我学习和理解四中全会精神的正确指南;文中详解关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鲜明指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第一个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要求。
从我党的光辉历史看,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根本制度是实现我党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
从我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看,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是人民新选择这样的制度,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民主权利;是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保证。
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健全党的全面领导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结晶。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在制度上不断探索不断形成完善,为治理国家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政治保障。
十九届四中全会学习有感
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议精神,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现将心得体会如下:
一是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与群众密切联系,要自觉地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等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直,特别是要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好,带头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带头抓好学习。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当务之急就是要原汁原味、逐字逐句的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弄明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实质、核心主义、主动向党中央看齐,自觉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积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全部贯彻落实。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就必须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讲落实会议精神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行动中,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业务工作本领,积极立足于岗位实际,做好表率,当好领头羊,努力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14: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精选
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在京召开。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是会议的鲜明主题。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为我们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应勇立时代潮头,坚持与时俱进,“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不同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从而不断增进中国制度的现代文明品格。这是我们在面对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风险挑战中愈加充满中国制度自信的坚定文化底气。
篇15: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精选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三大条第五小条、第九大条第四小条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基层治理的意义非凡。乡镇、街道是国家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水平和人民群众最为关系密切,决定着国家的根基。基层的事情基层自己知道得最清楚,做好基层治理多发挥基层自己治理的作用最合。基层治理让基层群众参与自治,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十九届六中会议心得体会(共15篇)】相关文章: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心得体会精选2023-09-18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主题心得征文2023-03-12
党员关于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2022-05-06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2023-01-13
县召开人代会简报2023-10-09
青年大学习第五季第五期的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022-12-01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2022-12-10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2022-06-28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2022-09-27
2035年远景目标优秀的感想作文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