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7篇)由网友“gfjgfnm”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1: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
7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从此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有着重大意义。
柬埔寨贝尔代国际大学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评价说,70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中国人民通过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伟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亚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汉学家狄伯杰表示,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被大国欺压、被迫割让领土和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屈辱时代。从此,中国开始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恢复了中国人民的尊严。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教授马科斯·皮雷斯指出,新中国的成立让那些依然处于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人民看到了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迅速稳定了全国经济、社会和安全形势,并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
狄伯杰说,新中国在卫生教育、土地改革、科学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为后来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皮雷斯认为,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们不能忘记之前几十年打下的基础,因为保证国家主权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基础。
篇2: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正是最普普通通的干部群众的真人真事真情,赋予文字灵动的生命,赋予画面鲜亮的色彩。
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山西调研组的记者们走过了2年前总书记走过的路,见到了总书记见过的人。在老乡敞亮的新家中,杨娥子大娘紧紧地握着记者的手,又摇了几摇,舍不得分别:“我们想让总书记再来看看我们的新楼房,我要给总书记做他想吃的钱钱饭。”记者们用“春之声”系列文字,描绘乡亲们的笑脸,书写脱贫奔小康的新生活。
“中国蔬菜之乡”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是山东寿光组的记者笔耕不辍完成12篇札记的源动力。“西部海陆新通道”、“崛起的国际物流大枢纽”……分别奔赴广西钦州和重庆海关的记者们为西部经济有力的脉动所震撼。重庆海关调研组的文章《一把闪耀在中欧班列上的安全智能锁》在求是网上发表后,被《中国国门时报》在头版。
几路奔波几路情。党刊人置身火热生产生活一线,为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创造富足生活的故事而喜、而书、而歌颂。
幸福生活离不开人民群众投身社会建设的故事。在海南,有事无巨细、以实干拉近与群众距离的社区“网格员”符红霞;在江阴,有讲政治、勇改革、尚文化的村支书李全兴……江苏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让记者的笔头洋溢着激情;张家港精神和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让调研充满了斗志和豪情。
党刊记者的文字和影像也记录下了一个个普通人关于美丽中国的梦想。“那万绿丛中的唯一一朵红花,不正印证着许多像王老一样的普通人,对美丽中国的拳拳之心么?”海南之行,记者认识了一辈子养儿育女般培育红树林的“愚公”王式军。“最让我们难忘的是他拿着水壶给唯一一株开花的红榄李浇水的情景。”求是杂志社与海南省委宣传部联合调研组,围绕“精心呵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这一最大本钱”的主题,组织座谈会,深入昌江、儋州、三沙等地调查海尾湿地保护、沙化土地治理、热带森林保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等情况。
还有从伐木工当上林场管理所长的邵定春,年轻时曾因乱砍滥伐获刑、依靠生态旅游致富后年年上山植树的林庭洪……在湖北神农架,还有多少昔日的伐木人变成了守林人,用后半生来偿还前半生对森林欠下的债。记者们通过一个个与树木和森林交织的人生故事,折射出国家公园从开山伐木到立法保护的足迹。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片段,勾勒出一幅磅礴的壮丽画卷。一个越来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深情,汇聚着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广大华侨华人的深情。
新疆阿克苏调研组结识了维汉一家亲的养牛万能手马木提·艾德热斯,见证了民族团结、共同奋进的温情故事;厦门调研组采访了与总书记通信的集美校友任镜波,见证了广大侨胞、全球中华儿女心系祖国的动人故事。广东深圳调研组走进中英街周煌辉的小百货店,写下了最早一批“港商”“北上”深圳的故事。当记者要离开的时候,周煌辉又追着补充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而且“一定会越来越好”!
篇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在路上,在火热的生产一线,记者们真切地感到时代脉搏的有力撞击。
从落实“千年大计”的河北雄安新区,到浓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福建厦门,从“试验田”里崛起的深圳沙头角,到青藏“世界屋脊上的钢铁大道”……中国奇迹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
那么,中国奇迹的密码是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到生产生活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才能形成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民营经济发展何以屡引热议?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浙江温州。一篇篇调研报告、一条条微博短评,通过分析温州样本,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创造性论断: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一个“自己人”,不仅为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也标志着我们党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曾经是无机场、无铁路、无高速公路、无航运的“四无”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如今的脱贫战役进展如何?当年长征北进,面对磅礴乌蒙,红军如走泥丸;如今脱贫攻坚,云南昭通党员干部怎样做到决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在即将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重要关口,求是调研组踏上云岭高原,飞机换汽车辗转十几个小时,到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的地方去,深入最闭塞的山村中,走进最困难的老乡家,探寻深度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战胜贫穷、加快致富、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锦囊。
在河南兰考,一进张庄,记者首先看到的就是村主干道入口处悬挂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张庄考察的巨幅照片。就在这里,树立着一块“幸福路”石牌。“我会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按总书记给咱绘的图走。”张庄老党员游文超满怀深情地道出了张庄人的“幸福密码”,也道出了张庄人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无比爱戴之情。记者撰写的文章《张庄,幸福路上的村庄》在求是网上发表后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
把总书记的殷殷话语铭记于心,牢记嘱托,真抓实干,是安徽省金寨县的答卷。90年前,大别山里传来一声惊雷,安徽金寨西部爆发了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如今,老区人民通过精准易地搬迁、特色农业产业,离决胜脱贫的目标越来越近,特别是光伏扶贫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一艘艘船舶就是一个个细胞、一块块“浮动国土”。只有把“支部建在每一艘船上”,才能确保航船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进,才能确保我们的“浮动国土”始终是红色的。登上“吉祥松”号,中远特运组的记者们明白了为什么这支有着70年历史的远洋航运“国家队”,能够在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中发挥“举重若轻”的作用。
实践是思想最深厚的土壤,理论是实践最科学的指引。8年前,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与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结为共建党支部。“这是一次理论最高地与实践最前沿的联姻。”大庆宣传部的盖力学说。8年后,再次踏上大庆的土地,看着过去的照片,来自文化编辑部的李文阁同志非常激动。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处,大庆调研组带着好奇和期待在探索:已经60岁的大庆油田,将如何“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成功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当年,学两论,得出的结论是要解决需要油和没有油的矛盾;今天,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油气供应不充分的矛盾,大庆人就要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而努力、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评价。贵州调研组奔波在黔贵大地的山山水水之间,走进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和扶贫企业,讲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贵州的党员干部带领父老乡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故事。通过描摹村村寨寨一天天的“蝶变”,记者们把读者带到决战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火热现场。从故事,讲到故事背后:从战略和战术层面挖掘贵州为什么能“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的理论动因,总结贵州脱贫实践对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人类减贫事业发展的启发意义。求是杂志社和贵州省委联合调研组的报告《为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后,获得热烈反响。为此,贵州省委专门组织了理论研讨会,号召全省从中汲取继续决胜脱贫攻坚的智慧和力量。
党刊的调研,不仅要回望来时路,书写成就与辉煌;还要通过分析样本、解剖“麻雀”,来探寻这70年的奋斗经验,提炼理论,回应和指导实践。
篇4: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海外专家对此都有切身感受。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学者、曾任古巴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的何塞·罗瓦伊纳对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印象深刻。他说,1980年他以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驻华记者身份第二次来到中国时,恰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从那时以来,深圳由小渔村变成大都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院长强万纳里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扶贫方面的成就令他印象最为深刻。“中国减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南非大学非洲复兴中心研究员沙德拉克·古托说,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转变为世界工业巨人,这着实令人惊叹。
外国专家不仅盛赞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对中国改革开放提供的有益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秘鲁秘华文化中心主席陈路认为,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证明中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符合本国国情。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倪宁灵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启发了古巴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改革,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启发了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专家盖里雄·伊基亚拉表示,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教条、重实践,中国的实践证明了制度创新的重大意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篇5: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抚今追昔,在这个早春时节,我们追随着共和国诞生的步伐,来到红色圣地西柏坡。在这个萌动的小山村,寻根探源,温故知新。
巍巍太行山下,滔滔滹沱河畔,拾级而上,我们站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的“五大书记”铜像前,伫立仰望。
斯是陋室,却见证激情岁月。作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这里,历史见证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艰苦奋斗、披荆斩棘的峥嵘岁月;这里,一代又一代后来者栉风沐雨、接力奋斗,将红色精神赓续传承。
如今,滹沱河静静流淌在燕赵大地,见证历史变迁,先辈的身影和精神早已融进西柏坡天际那一抹灿烂的红霞,成为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新闻战线前进的方向;党所开创的事业,就是新闻工作者为之奋斗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回望来路,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出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在追忆感慨中触摸峥嵘岁月,在“赶考”的时代命题中整肃行装。能否深入田间地头体会人间冷暖,能否用妙笔镜头记录社会变迁,能否用脚步丈量生命的长度踏遍时代的沃土,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检验。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作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团中的一员,用行动传承精神,迈开双脚走天下,田间地头抓新闻,是我们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本分和职责。只有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奋斗精神,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才能在火热社会生活中,采编播发出“沾着泥土”“冒着热气”“带着露珠”的精品佳作。
春风化雨万物新,春雷催征马蹄疾。我们要把主题采访活动与增强“四力”结合起来,汲取历史营养,弘扬奋斗精神。我们将用笔尖镜头记录和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岁月变迁,我们将迈开双脚丈量大地,睁大双眼洞察天下,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新时代的绚丽华章!
篇6: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
一条街,回荡历史的钟鸣
在深圳市东南,大陆唯一与香港陆路相连的地方,有一条“境内关外”的“中英街”。驻足街口眺望,一侧是插着五星红旗的老广骑楼,商场和小店鳞次栉比;另一侧则是老港片里瓦房门店大字招牌的店铺。从街头走到巷尾,仿佛穿过一条历史的长街,历经风雨打磨留下的8块界碑,诉说着百年的岁月。凝视博物馆墙上的旧照片、玻璃柜里的老物件,一张张、一件件,铭刻着历史的瞬间。
183月16日,中英两国定界委员进行沙头角勘界。这是英国继强占香港岛、九龙半岛之后,依据所谓《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又强行“租借”九龙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就是这样一次划界,在沙头角陆地边境上形成了一条由中英两国分治长达百年之久的“中英街”。由20块界碑所分隔,一侧是华界,一侧是英界。
1949年10月17日,沙头角解放,乡民百姓奔上街头,中英街上响起了“解放区的天明朗的天”。三洲田庚子首义、港九独立大队抗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英街,见证了中国近代的百年抗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苦难走向辉煌。到了1951年,出于政治等方面原因,港英当局将沙头角边境列为禁区。这里成为两个社会阵营、两种意识形态较量的前沿阵地。
1988年,中英街的新八佰伴商场营业额突破7亿元,员工过千人。这家由沙头角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八佰伴成立的(中方股份占51%,日方占49%)合资商场,与平真商场、新一佳商场等国营单位,以及香港“谢瑞麟”等著名金店一道,成为中英街“购物天堂”最亮丽的风景线,中英街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人们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抢购服装、电子表、录音机、黄金首饰等商品,人流最多时一天有近10万人。这条250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发出了改革开放后商贸业改革的先声。
6月,中英街以其“一街两制”人文特色和完好的遗迹保护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在中英街《让历史告诉未来》大型浮雕墙下,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创馆馆长孙霄动情地说,中英街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而且这条小街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它就像一本教科书,将中英勘界、边境冲突、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奋进故事娓娓道来,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历史徐徐铺陈,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历史见证。
今日的中英街上有一座警世钟。每年的3月18日,当年勘界完成的“警示日”,大钟都会被敲响。鸣钟仪式由深港两地人士共同参加,已经举办了17届。古人云: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千里,小者也及里余。中英街,国家百年荣辱,可窥于一斑。历史的钟声,将长久在街头回荡,响在心头,又传及后辈。不禁又想,百年沧桑,七十载峥嵘,历史变迁的内在规律是什么?阔步走进新时代,又该如何感知“春天”的律动?
篇7: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
一个角,镌刻改革的印记
日出沙头,月悬海角。
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沙头角还是个方圆不足二里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饱经殖民侵略和历史磨难,曾经“十室九空人外逃,村里只剩老和少”,是外地人“笑着来,哭着走”的地方。然而到了七八十年代,这里却推出了中外驰名的购物天堂中英街。90年代,沙头角更被称为“天下第一镇”,名头一时无两。
是什么孕育了中英街?又是什么造就了沙头角?
听到这个问题,在场的人们不约而同提到了20多年前一位老人的来访。时间推回到1978年7月,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到沙头角中英街视察,他神色冷峻地凝视着香港方向说,一个小街,两个世界。人家那边为什么很兴旺,我们这边为什么很冷清呢?一定要想办法把沙头角发展起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79年4月,习仲勋同志向党中央提出了“让广东先走一步”的设想。紧接着,中央批准“在深圳、珠海和汕头三市试办出口特区”,随后改为经济特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79年4月,中英街诞生了沙头角镇与港商合作开办的特区内第一家合资企业——沙头角丝花厂。此后,以发展小额贸易为先导,再以“三来一补”为接续,沙头角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为令人瞩目的商贸业集散地。一份泛黄的材料记录着这样的历程:“沙头角地方财政收入1982年人民币160万元,1983年478万元……1986年突破1000万……1991年突破5000万元”。到90年代,镇内各种门店已达200多家,日营业额百万元以上,最多时达到400多万元。
东方风来满眼春。沙头角的崛起成为深圳改革开放探索奋进的生动注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鲜活例证。在“允许试”“先行一步”的政策环境中,市场经济带来的活力,对外开放激发的动力,经济特区、股份制、中外合资、保税港区等各种“新鲜事物”不断得到尝试和发展,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中英街这个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特殊环境下,其发展速度足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而且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之后说,“8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月,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首站就到深圳,在莲花山上,发出了深化改革的动员令。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到深圳:“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今天的深圳,已经成为一座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都市,展示了当代中国最壮丽的气象。今天的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续写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
沙头角,这个因出现过“日月同辉”景观而得名的地方,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一国两制”历史景区,成了改革开放壮阔浪潮中翻腾的一朵浪花、壮丽70年磅礴画卷中精美的一角。耳畔,仿佛一个声音响起:它曾经是一道门,国人只能从门缝中窥探外面的世界;今天,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它是世界看中国的一扇窗。
篇8: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
西柏坡,一个永远铭记于党的历史、共和国历史的名字,一座革命的圣地、精神的高地。70年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曾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70年来,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奋勇前进,向时代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作为有幸记录这一壮丽征程的媒体人,我们追随共和国诞生的脚步来到西柏坡,从这里出发,去追忆一段传奇,去书写新的篇章。
用心——这是一个应该自信也能够自信的时代,只有用心才能讴歌70年光辉历程,感悟时代脉搏、发出时代先声。70年间,我们从建国时的积贫积弱到现在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是党带领人民七十年接续奋斗创造的不朽传奇。我们哪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只有用心去讴歌这段历程,用饱满的热情礼赞新中国、描绘新时代,才无愧这个屡创辉煌的时代。
用情——这是一个昂扬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只有用情才能展现70年每一个平凡的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共同奋斗所成就的不平凡的伟业。70年间,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迎战一个又一个挑战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取得新的胜利,就在于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信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只有用情才能书写每一个普通人与共和国风雨同舟的生动故事,激发每一个中华儿女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共鸣,汇聚起磅礴的时代伟力,共创新时代新的奇迹。
用功——这是一个变化创新极为迅速的时代,只有用功才能创造精品力作。当今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带给媒体人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一个本、一支笔包打天下到手持云台、数码单反、VR设备……装入背包,我们的笔端更为灵动、镜头更为鲜活、话筒更为清晰,只有用功才能更好地记录这个变化中的时代,让时代之音传得更远、传得更好、传得更深入。
70年,我们用实践证明了赶考的成功,但感悟这一征程的壮丽并不是最终目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场历史性的考试远没有结束,仍在继续。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再回西柏坡,就是要寻根探源、追溯初心,在“两个务必”的激励下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书写好新时代新的历史答卷!
篇9: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
西柏坡五大书记铜像。
巍巍太行山下,滔滔滹沱河畔。
西柏坡,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70年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70年后,我们踏进这片土地。
是寻根探源,是追溯初心,更是坚定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纪元。图为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活动,欢呼新中国诞生。 新华社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1947年6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对外称工校。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离开陕北杨家沟,从吴堡川口渡过黄河也来到此。几间低矮狭小的土坯房,就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1948年9月12日,自辽沈战役发起,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套桌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1949年3月5日,当年的大伙房简单改造后,七届二中全会正式召开。在这次会议中,中国共产党人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铿锵有力的话语,宣示了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时的担当。
1949年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闭幕10天后,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军。半年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广大党员干部必然要经历一场“赶考”。
西柏坡纪念馆内,一块展板让人久久驻足,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
毛泽东同志旧居。张芯蕊 摄
在胜利面前,党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比如骄傲情绪、停顿情绪、贪图享乐的情绪等。国内革命斗争的形式可能发生变化,国际敌对势力也可能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展开围剿,面对内忧外患,要做到“两个务必”,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西柏坡时期,正是党的工作重心由战争转向建设、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制度治党”,才为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奠定了基础。
伟业铭刻史册,丰碑昭示未来。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开天辟地到新天新地,从革命到执政,从解放到复兴——回望历史,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保持忧患意识,勇于自我革命,努力艰苦奋斗,永葆赤子之心,不懈奋斗、不忘初心,一路爬坡过坎,才带领着这个古老民族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打破了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衰周期率,才把民族复兴推进到今天这样的境界。
壮丽70年,新时代已然展开,我们还要继续这场永远在路上的赶考。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到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郑重表示,“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春风化雨万物新,春雷催征马蹄疾。
70年后,全国近百家媒体的新闻记者以及部分高校学生等约300人追随着共和国诞生的脚步来到西柏坡,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
面对迎风飘扬的国旗宣誓,激情饱满、慷慨激昂的声音回荡在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伟大转折期的西柏坡上空:“锤炼“四力”,用踏实作风、清新文风讲述70年奋斗征程;凝心聚力,用生动事例、鲜活话语展现70年辉煌成就;守正创新,用融合传播、全媒表达奏响70年华美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梦想的彼岸就在眼前,这正是我们奋力划桨的时刻!
从西柏坡出发,新闻人将奔赴全国各地蹲点调研采访,以“赶考精神”去读懂这个伟大的时代,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磅礴力量,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
篇10: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体会
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因为这个词,曾经有多少人为它抛头颅、洒热血;因为这个词,曾经有多少人为了她同侵略者坚持到底;因为这个词,曾经有多少人为了它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个词就是——祖国。
翻开历史的昨天,多少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力量保卫华夏大地。爱国诗人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誓言,激励人们为正义而奋斗;七步成诗的曹植曾经说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让我们明白,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死亡在我们眼中也如同回家一样;“鉴湖女侠”秋瑾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首诗让我们知道,为了祖国,上刀山、下火海也都是值得的。作家郭沫若写的《炉中煤》让我们知道了他那像炉火中的煤炭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女中豪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也不为所动,不向敌人屈服,最后慷慨赴死,年仅十五岁;爱国战士董存瑞、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抵挡敌人来保卫祖国。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字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如今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绩。神州飞天,百年奥运,站我中华雄姿;汶川地震,千年雪灾,显我华夏同心。中国正在与时俱进,正在飞速发展。目睹这一切,我无比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的少年!
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将落在我们中华少年身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要像冰山上的雪莲,不怕风雪;像蓝天下翱翔的雏鹰,顶着风雨前进。我们要努力学习,勇敢拼搏,让祖国以昂然的身姿挺立于世界之林!
谢谢大家!
追梦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我们坐在教室中,认真听课,闻听小鸟的啼转,感受风儿的魔力。这都是无数伟大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望着墙上的五星红旗,我想到了960万平方千米神圣的土地,想到了现在祖国各方面迅速发展,在各个方面取得的优良成果。
我们祖国强大的背后,还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中华人民彻底的觉醒,开始了反抗,其中有许许多多革命英雄。艰苦奋战的杨靖宇,不怕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忠于革命的赵一曼……是他们,为了中国的平安与和平,献出了生命。
如今,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步步高升。中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79-xx年),xx年上半年中国GDP已超过日本,现居世界第二。于xx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以51金、21银、28铜首次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中国在1984至xx年的奥运会上,共夺得金牌163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这几个数据中也可见一斑了,中国的发展是如此的迅速。
在祖**亲的怀抱里,我们快乐的成长。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扎扎实实学好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我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一个有节气的中国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让我们高呼:祖国在我心中!
篇11: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体会
时间回到70年前。1949年的三月,在成功指挥“三大战役”、胜利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启程,踏上“进京赶考”之路。
从嘉兴南湖到“进京赶考”,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之船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为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继续做好新时代“考试”的答卷,全面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宣传,中宣部3月28日在河北西柏坡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全国近百家媒体的新闻记者以及部分高校学生等约300人参加了仪式。仪式后,数百位新闻人将从西柏坡出发奔赴全国各地蹲点调研采访。
追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伴随着信息革命在全球的兴起,面对国内外形势和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如何凝心聚力,画好同心圆?面对新形势,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如何更好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舆论,是我们时代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媒体融合,更是技术浪潮、时代所向、大势所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战略任务。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以创新为底色,用昂扬的姿态,在无数人的“指尖”“心田”传递了正能量,绘就了同心圆。
今天,从西柏坡出发,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所提到的“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这一要诀,锤炼“四力”,用踏实作风、清新文风讲述70年奋斗征程;凝心聚力,用生动事例、鲜活话语展现70年辉煌成就;守正创新,用融合传播、全媒表达奏响70年华美乐章。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用更多、更精彩的中国好故事,来展现壮丽70年的奋斗征程,凝心聚力中国梦,唱响时代最强音!
篇12: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心得体会
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圣地、精神高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70年,风雨无阻;70年,步伐铿锵。“进京赶考”的画面浮现眼前,“两个务必”的警言犹然在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战风斗雨、披荆斩棘,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勇毅前行,书写出新中国的奋斗史诗,吟颂着新中国的豪迈壮歌。
回望来时路,砥砺新征程。日前,“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西柏坡举行,全面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宣传。来自全国近百家媒体的新闻记者以及部分高校学生等约300人,走进西柏坡纪念馆、踏上中共中央旧址,重温中国腾飞的起航时刻,寻根探源、追溯初心。现在,数百上千名记者满怀激情,肩负使命,已奔赴祖国各地,在工厂寻访工匠、在田间走遍村庄,与老乡交朋友、与基层干部唠家常、真正用心、用情、用功讴歌祖国腾飞的光辉历程,记录中国人民的点滴幸福。
行走着、观察着、思考着,一字一句写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在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线索等待我们去挖掘。充分展现70年发展成就,既要描绘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也要通过小切口讲述普通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的小故事,消除群众的距离感,写入读者的情感深处,才能完全激发爱国强国报国的共鸣共振。
点滴幸福中的真实细节最能打动人。在奋斗的新时代,从不会缺乏艰苦奋斗、接力奋斗、团结奋斗的动人细节。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一张张剪影、一幕幕场景用文字、图片、影像撷取下来,用群众看得懂、听得进、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呈现出来,为历史存下弥足珍贵的一笔。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中国人民70年来创造出的“人间奇迹”,要我们用手中的笔来记录、用肩上的镜头来展现,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交出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
篇13:学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精神心得体会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圣地、精神的高地。在西柏坡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切中主题,意义深远。而对于采访团成员来说,在这里向全国新闻战线发出倡议书,同样蕴藉深刻,涵泳深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新闻记者走进西柏坡,抚今追昔,追溯源头,不仅可重温初心,还能获得滋养,更能受到精神洗礼,增添使命感,积极响应新时代召唤,奋勇向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置身于气象万千的新时代,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更有动力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无论礼赞新中国还是描绘新时代,无论展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还是讲述普通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都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歌颂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这正体现出倡议书的价值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全面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宣传,意味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发挥的空间也更广阔了。只有做到倡议书所发出的倡议,用踏实作风、清新文风讲述70年奋斗征程,用生动事例、鲜活话语展现70年辉煌成就,用融合传播、全媒表达奏响70年华美乐章,才能不辜负信赖,交出优异答卷。
这次大型采访活动只是一个阶段,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方向,却是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行,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春风化雨万物新,春雷催征马蹄疾。”在西柏坡寻根探源,我们汲取了无穷力量,以饱满激情开启了新的征程。把主题采访活动与增强“四力”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谋善为、善作善成,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中华大地上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华章,在全社会形成爱国强国报国的共鸣共振。
篇14:学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精神心得体会
有时候,人的记忆会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多年前那个炎炎夏日的午后。
86岁的治沙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铭庭坐在家里阳台的摇椅上,回忆起60年前他与红柳结缘的那一天,仍清楚地记得每个细节。
1959年,刘铭庭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寻找优良固沙植物品种。“我们在沙漠里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个沙丘上长满了红柳,也叫柽柳。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些红柳与以前见过的不太一样,最主要的是叶子的形态呈细长的针形。”刘铭庭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种,会在防风治沙中发挥很大作用。
刘铭庭对这一品种作了深入研究,这一品种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塔克拉玛干柽柳”。随后,刘铭庭和同事又相继发现了多个新种,将我国柽柳植物研究推向世界领先地位,他也成为柽柳属植物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从此,刘铭庭与红柳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不断研究,刘铭庭实验田里的红柳苗株由每亩5万株提高到50万株,高出当时的国际水平。
上世纪80年代初,位于沙漠南缘风口处,饱受沙害之苦的和田地区策勒县又一次面临“流沙围城”。在一次治沙现场会上,刘铭庭立下“军令状”:利用研究成果在5年时间内治理流沙6万亩。用洪水冲刷引种红柳和其他固沙植物,刘铭庭和同事仅用3年就完成了任务。如今,已有数百万亩红柳护卫在沙漠南缘。
“治沙是有效果了,可是沙区群众的生活苦啊,以前治沙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我想跳出这个怪圈,治沙也要致富。”1985年,刘铭庭开始在中科院策勒沙漠研究站试种红柳大芸(又名肉苁蓉),一年后,红柳大芸成功长出。
后,已经退休的刘铭庭收到于田县政府的“求助信”,希望他将种植大芸的技术教给当地农民,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科学技术不能锁在抽屉里。”带领群众致富本就是刘铭庭的愿望,他从治沙站拉上自己培育的红柳大芸苗木就去了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平整出50亩试验田。为了照顾刘铭庭,老伴也带着儿子在试验田里定居下来。
20多年间,他手把手免费教会了许多周边群众种植大芸。目前,和田地区已推广红柳、大芸种植数十万亩,大芸亩产最高达200公斤以上,一亩大芸能收入4000元至8000元。
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但看着曾经一片荒芜的沙丘被绿色覆盖,看着沙区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刘铭庭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篇15:学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精神心得体会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小院里参观者络绎不绝,解说员的快板声不时在梨花盛开的院落里回响:“毛主席,亲切的嘱咐牢记住,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好作风,警惕糖衣炮弹来进攻,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又不躁”……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西柏坡这片红色热土上感悟共和国70年历程,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共产党人“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止,“赶考”精神始终薪火相传。
在西柏坡,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不少。下槐镇南文都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端树不辞辛劳,和村民一起扮靓山村、打造生态观光园,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在张端树心里,脱贫户说的那句“共产党好”比什么都值。赶考,就是用共产党人的初心赢得群众的真心,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时代在发展,问题也是“一山放过一山拦”,前行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山多地少等难题,西柏坡的群众从卖茶水、卖鸡蛋、卖花生起步,逐渐发展起了旅游服务业。今天,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加快转型升级、守护绿水青山等,常常是基层干部挂在心头的大问题。近年来,平山县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批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高科技产业项目陆续投产,让革命老区面貌一新。怎样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考验着今天“赶考”者们的智慧和能力。
滹沱河奔流不息,一如发展的接力棒不断传递。“80后”大学生闫二鹏主动回老家西柏坡创业,他不满足于过去传统经营模式,注册了培训公司,聘请了专业人员,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服务品牌。一批批朝气蓬勃的奋斗者,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改革发展实践中,书写着新的答卷,他们是西柏坡更是共和国的希望。
驻足柏坡岭,春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从这里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历史的辙印分外清晰:奋斗征程永无止境,“赶考”永远在路上……
篇16:学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精神心得体会
一块田,耕耘共同的家园
,这注定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性年份。
后,“中英地界,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英界碑的铭文终于成为历史。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标志着“一国两制”时代的开启。也是在19,国务院批准增设深圳市盐田区,辖沙头角镇和盐田、梅沙2个街道。次年,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员会成立,深圳市盐田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组设立,依法成立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实践“一国两制”的试验田。沙头角中英街结束了“两国分治”,开始实行“一街两制”:一侧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一侧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两种制度,就这样面对面矗立着、展示着、交往着,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
我们走进中英街一家日用小百货,与老板周煌辉攀谈起来,他是30多年前从香港新界来中英街的最早一批“港商”,靠着这个小店,他娶妻生子,在盐田买了车买了房。当问起“还有什么愿望”,他脱口而出“希望一直这样”。我们望着从地板摆到天花板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来自香港和大陆两边络绎不绝的老主顾,明白了这半句话的涵义。当我们走出“周记”(非店铺名)的时候,周煌辉又追着补充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外媒曾评价,从“一街两制”到“一国两制”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创造性杰作。透过“周记”的橱窗,我们近距离感受到,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一国两制”是如何成功地解决了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与个别地区实行资本主义、中央拥有全面管治权与授权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一位从香港通关过来的老人主动走向我们,“你们是记者吧?我是香港人。香港为什么繁荣?因为背后是国家。”的确如此。对于香港,遇到困境危机时,有国家的坚强后盾,寻求发展机遇时,有紧靠内地的先天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CEPA服务贸易协议”顺利签署,从“沪港通”“深港通”到“债券通”;从增进民生福祉到支持香港依法治理;从“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到香港以唯一非主权地区身份加入亚投行、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枝一叶总关情。“香港一定会繁荣昌盛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香港的殷殷期许和满满信心。如今,香港被公认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和最自由经济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亲自见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一年多来,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新实践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支持和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也是港澳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的客观要求;支持和推动港澳同胞与大陆同胞积极开展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与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是落在我们肩上的历史使命。
具有得天独厚地缘和资源优势的盐田,再一次站在历史机遇的潮头。盐田区将深度对接“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盐田所能”,利用沙头角与香港陆地相接、文化相融入相融的优势,全力打造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力求在两地合作、共创繁荣的前沿,为两地生活融合、文化融合、人民融合,做出更多新的探索。
“从民乐中可以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你看,阮的造型,包含着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这24品,又代表着二十四节气。”盐田民乐团粤港澳国乐分享会上,青年指挥家孙鹏向我们详细介绍着民乐知识。他是这支非职业的盐田民乐团的指挥,还兼任香港中乐团特邀助理指挥、澳门中乐团常任指挥。其他乐团成员也几乎都是来自香港和大陆的专业乐手,他们在业余时间排练,穿梭于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当我们问起下一步的打算,孙鹏顿了顿,“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又一次改革开放,既是三地的机遇,也是我们这代人的际遇。我就觉得,大湾区建设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经济政治方面很复杂,但在文化上,粤港澳同宗同源,天然相融。我就想在这片活跃度极高的经济热土上,通过民乐分享、文化交流的方式,把一家人欢聚的气氛搞得越来越浓……”他一口气不歇地说着。这让他憧憬,让他兴奋。也让我们遐想,让我们坚信,青春正好,当不负年华,不负远方,不负伟大时代!
篇17:学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实施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新时代。
皮雷斯指出,中共十八大对新时期发展形势做了充分考虑,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中国将经济发展引擎转变为国内市场和创新,劳动者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同时社会福利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说,中共十八大后,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和社会问题的挑战,中国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变得更加繁荣、公正、现代和平衡,更具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罗瓦伊纳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反腐斗争赞赏有加,认为中国领导人采取实际行动反腐倡廉,建立长效反腐机制,不断获得民众信任。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称赞中国过去几年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建立起全面的医保体系,取得了很大进步。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最能体现中国发展成就的一项举措。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会带动中国国内的发展,更会改变世界经济空间和商品流动状态。
展望未来,海外专家普遍对中国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认为中国一定能取得更多成就,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狄伯杰认为,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新的生产力将得到释放,减贫和城市化将再上新台阶。
伊基亚拉认为,中国今后数十年仍会保持当前的发展轨迹。他期待中国与非洲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加强合作,引领发展中国家协同发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皮雷斯相信,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将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社会公正、科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发展也将为世界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 精选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初心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叩问初心》警示片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022-11-21
第二季度三品三德主题教育总结2023-07-17
参加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教育培训班心得体会2023-07-05
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演讲稿2023-02-05
开学第一课理想主题心得体会作文2023-02-25
“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心得体会2022-05-07
从严治党主题教育心得体会2023-03-15
体悟党味砥砺初心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2022-05-06
基层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2022-10-09
第二批主题教育个人对照检查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