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2-29 07:34:02 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建筑的心得体会(推荐13篇)由网友“如果”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建筑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借鉴!

建筑的心得体会

篇1: 建筑心得体会

通过建筑项目管理课程学习,受益匪浅,本人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收获

一.其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可概括为:自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建筑工程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系统管理. 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受业主委托承担建设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它们有义务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一些大,中型工程项目,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因缺乏项目管理经验,也可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代为进行项目管理. 在项目建设中,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处不同的地位,对同一个项目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其项目管理的任务也是不相同的.如在费用控制方面,业主要控制整个项目建设的投资总额,而施工单位考虑的是控制该项目的施工成本.又如在进度控制方面,业主应控制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而设计单位主要控制设计进度,施工单位控制所承包部分的工程施工进度.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设计方的项目管理;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供货方的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的管理内容及重点各不同.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分为建设单位的设计管理和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两种情况,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则主要分为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的工程项目管理,监理工程师的工程项目管理.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看似很平常 ,但在整个管理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协调; 组织关系的协调 ; 另一方面是配合关系的协调; 供求约束关系的协调; 这些关系发生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内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与其外部相关单位之间。 四.还有讲到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建筑工地上的安全。近几年来,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有重大意义。我觉得,在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 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型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我国普遍缺少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另外,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 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为抢工程进度,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而亡。

这是我学习这门课以来的体会和心得。学习的路还很漫长,但我深信只要我们加倍努力,知识能够成就梦想!

篇2: 建筑心得体会

这学期开始接触专业课,其中一门就是建筑环境学,下面就谈一下我对这门专业课的认识与问题。

首先,我们从专业的名字来谈一下这门课的地位,我们专业的名字叫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一本书占了专业名字的一半,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学校的建环专业的方向主要是空调技术与设备设计安装,其主要目的是给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设计时就不得不考虑室内的环境,这就不能不对室内环境有所认识,所以说这门课是我们以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要比较好的掌握住。

其次,我们从课程内容来大致了解一下这门课。我快速浏览了一下课本了解到建筑环境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质量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还简述了对工业、居住的室内环境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后续学习乃至以后工作需要用到的东西。人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室内环境的好坏还直接与人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相连,如果一个房间里的环境很差,人都不愿在里面呆着,那还谈何学习与工作,所以这门课还涉及到了其他的学科,借用课本绪论的最后一段“建筑环境学内容多样,内容涉及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劳动卫生学,城市气象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物理学等学科知识。”建筑环境学好像是一个以各种学科为基础的'学科,是各个学科在建筑学中的应用,我们大一大二所学的物理、化学都是为其准备的,所以我认为要想很好的掌握这门课还得补充学习一下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建筑环境学的基础性地位,一个学科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这不正是基础性的体现吗?

一个学科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也就说明它包含的内容很杂,也就是说日后要接收的知识是很多的,这对我们学习可以说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浏览完课本发现,这门课对计算上要求不是很多,大多数是理论概念上的阐述,这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记忆,所以要花费很多的脑细胞,不过好在书中的知识不是无脉络可循,其中三、四章可以归为一个系统来学习掌握(舒适性),五、六章可归为一个系统来学习掌握(健康性、生理),七、八章可看做室内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来掌握学习,我觉得这样比较便于帮助记忆与学习。

最后,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的最后目的是在了解建筑环境的基础知识上,掌握改变或控制室内环境的办法,并能够应用。其中应用是最重要的,正所谓“学而不用不如不学”。可能有人会认为建筑环境学这门课所涵盖的内容广而易,所以不太注重,但是我认为内容简单的反倒是我们不容易记住的,容易忽略的,有时事情往往失败于这些细小的事情上。虽然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不会要求学生有很深的了解,但是我觉得这门课有很多能够深入而且值得深入的地方,比如建筑与人们心理的关系,节能的技术等等,所以这门课可以说你想难就难,想易就易,不过它的重要性是不能够忽略的!谁更重视谁获得就会更多!

在这门课中,我个人最感兴趣是有关室内空气品质的介绍与调节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是以后发展的方向,现在全国各地雾霾天气日趋严重,这势必会造成人们对室内环境的清洁度的要求逐渐增加,各种空气清洁机的需求会逐渐增加,可能不会一下子暴增,但是这必然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如果我们能对空气清洁技术有所了解,我想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会有所帮助。

建筑发展至今,一个重要的问题不由得人们忽视,那就是能源与环境问题。在过去,人口比较少,资源比较多时,由于发展的需要,人们可以不理会资源的消耗,一味追求建筑环境的舒适,但时至今日,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不得不予以重视。可以说建筑与环境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是:1、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也是需要对室内环境以及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有所了解,比如说节能这块,就拿采光来说,如果我们能够保证建筑的天然采光能比较长时间的满足人们对光环境的要求(如在太阳下山前阳光较弱时,通过光的折射、反射等对室内照明),那么我们就能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建筑光环境有所了解,这在建筑环境学这门课的第八章会学习到,所以这门课很重要,掌握好这门课,你才有继续深入学习研究的资本。

简单不代表不重要,易学不代表不值得深入,内容繁杂不代表放弃,这就是我对与建筑环境学这门课的定位,也是我以后学习这门课的态度,建筑环境学作为我们专业的独有的学科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实一点学了这门课,以后我们在购买房子时也能买到合适的房子,总之要想学好暖通专业,必须先掌握好基础――建筑环境学,不打好基础,不学会走路,我们以后如何能跑,如何能飞,如何能在暖通行业大放异彩!

我想问的问题:

1、至今乃至以后人们仍希望建筑能满足人类的哪些要求?

2、什么是“霜洞”?

3、什么叫“病态建筑”?

4、建筑中风水对人们居住的影响是什么?

5、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想更好的增长自己的知识,深入一点学习,该怎么做?该看什么书?

6、在课程中会不会引入心理学、生理的一些内容?

7、我们在做实验时,是否可以带仪器出去测量?

8、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或者了解哪些设计规范?

9、在上课过程中,我们是否会学习到一些有关设计的知识?

10、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引入我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正在研究的课题等等?

篇3:建筑心得体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由原“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重组更名而来的。这个改变并不仅仅意味着专业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随着国际上本学科科研与技术应用的发展、人们认识的进步带来我们对本专业定位的一个重新明确,从而导致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对此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与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本专业改革拓宽的重要环节。在此重点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做一个总结。

困惑:“通才”还是“专才”?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吗?

这恐怕是很多应用型工程学科都面临的问题。一边是多数大学都要求增加基础课学时,削减专业课学时,另一边是用人单位对近年来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下降的抱怨。本专业教学改革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矛盾,就是:在削减了专业课学时的条件下,如何同时满足宽口径的“通才”培养要求以及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教育评估标准的“专才”要求?会不会让用人单位认为,清华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是搞理论的,不适合到设计单位等应用一线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这两者其实可以是不矛盾且相辅相成的,即所谓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所谓“通才”要求的是基础理论知识宽且扎实,所谓“专才”应该是具有灵活解决专业应用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从国际水平的角度看,现代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备工程师的宽口径能力与在设计中采用先进理论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技术是课堂上教不完的,仍然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从基础理论中不断衍生出来的。但是,强化基础理论教育仅靠增加基础课学时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在某种应用中反复强化运用才能把基础理论知识真正学到手,而不仅仅是考卷上的高分。那么,专业应用的实践训练就应当是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的优良载体。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灵活解决各类专业应用问题,这样的人就应当既是“通才”又是“专才”,有能力去解决他从来没有学过或者遇到过的实际专业问题。而用人单位批评毕业生只会读书不会干活的问题恰恰正是因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学扎实,只会脱离实际地背书,不会在专业实践中正确地灵活运用造成的。

解决了这样一个认识定位上的关键矛盾,一切问题就都能够迎刃而解了。

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前三个学期的课程都是由其他院系开设的,只有从第四个学期开始有本研究所开设的课程。我们对自己承担任务的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方法、培养思路进行了革新,特别是从已往注重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向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转化。而实现这种转化,光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技巧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课程的组成进行较大的重组改革。

我们可以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为教师讲授型课程与学生动手型课程两类。前者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实验教学,如传统的讲课;后者以学生动手为主,辅以教师引导,如课程设计。这种引导包括适当的讲课和个别辅导。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中,适当压缩教师讲授型课程的比例,加大学生动手型课程的比例,在教师讲授型课程中也强化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例如在培养方案中专业课有29学分,其中必修课11学分,必修的综合课程设计为12学分,任选课为6学分。因此可以说,在专业课的必修学分中,学生自己动手型的课程设计的学分比讲授型课程学分还大。我们把专业课进行了系统化的重组,课堂教学中强调基本概念、原理与宏观的技术分析,把技术细节与具体技巧剔除。因为技巧不是能够靠讲授灌输的,技术细节与技巧问题留待设计课中解决。这样才可能把课堂讲授的学时压缩下来。

此外,我们还在强化暑期实习的实战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教师讲授型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教师讲授型课程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环节,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前进入专业实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

实践型大作业:学生自己动手做研究

讨论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考核改革:大作业答辩、开卷考试

例一、建筑环境学

专业基础课“建筑环境学”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课称号。尽管本课程是最能代表学科本质特点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但只有32学时、2学分,而学生却感到在这门课上花费的时间最多,而且通过本课程,对专业的特点和意义有了飞跃的认识,成为本科生进入研究室参与专业实践的起步点。

本课程面向的是大二下学期的本科生。由于本课程课内学时少,内容多,教师的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讲主线和要点、难点,起到学生学习教材与参考书的“导读”作用,同时在各堂课后必须辅以大量要求分析思考的作业题,帮助学生在读教材的时候深入理解理论内容,搞清那些容易混淆或者容易错误理解的概念和原理。批改好每一本作业以及在网络论坛上答疑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当然给助教也带来很重的压力,正所谓“讲一、练二、考三”。

除了课后的作业题(小作业)以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做大作业,内容至少包括一个实验型大作业和一个论文,内容可以是文献综述、观点论证等。考核方式是: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大作业做口头报告,占40%;另一篇书面报告占20%;期末开卷考试占20%,平时小作业占20%。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做3个大作业,但后来发现跟大作业内容有关的概念学生搞得非常清楚,但大作业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学生掌握得就不够。因此从今年开始减少一个大作业,以一个期末开卷考试来替代,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全面掌握。

为了避免学生在选题上没有思路,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性题目,如:墙体对室外气象参数的热响应、挂窗帘的影响、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的区别、攀藤植物对墙体热过程的影响、不同下垫面对微气候的影响、不同小区布局对小区风场的影响、交通噪声对不同楼层的影响等等。除了这些题目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拟题目,教师和助教帮助他们确定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联系熟悉该方面研究内容的研究生,安排实验设备。研究生也可以在网络论坛上发布他们希望本科生帮助做的实验课题,由本科生选择。

学生们对做大作业非常踊跃,拟定题目、查找文献、找研究生咨询,都非常主动。有的同学对校内不同教室、宿舍的室内空气品质、热舒适水平、照明水平等进行了测试分析;有的对校内不同区域的热岛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有的对附近住宅小区的交通噪声水平和风场进行了测试;还有同学自己推出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模型,跑回河北农村家中测试没有采暖影响的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来进行验证;有的同学总结中西古今建筑的不同生态策略,提出自己对“生态建筑”发展的看法;有的同学则分析了“风水学”合理的和糟粕的内容…

学生普遍反映实践型大作业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影响很大,反映在:了解了专业,并大大提高了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会不依赖课堂和教材、利用参考书和查阅文献;第一次做研究型的实验,了解什么叫做研究;从二年级开始迈出了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第一步;第一次学写学术论文和做学术报告;成绩依赖于平时的积累,与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关系不大。

由于实验类的课题大部分都是在研究生指导下完成的,其成果都是研究生在课题中需要的基础数据,特别是需要历年积累的实验数据,同时也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组织能力。所以研究生对指导本科生做大作业表现非常积极,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例二、建筑自动化

专业课“建筑自动化”是江亿院士主讲的课程,48学时3学分,面向大三下学期本科生,采用的是英文教材。该课程由于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学,积极性非常高,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教学评估中多次在建筑学院名列前茅。

本课程除48个课内学时以外,还有20个实验和参观的课外学时,共有6个实验和1个现场参观。除此以外,整个课程分不同阶段有4~5个大作业,内容是为某种类型的建筑设备系统设计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以学生3~4人的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作业。不同阶段有多次讨论课,各小组派代表做大作业口头报告,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质疑。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至少有一次机会进行口头报告。期末成绩主要根据几次大作业与口头报告的成绩来综合给出。

在讨论课中,不仅发言的同学参与感非常强,听报告的同学也有强烈的参与感。因为大家都做过BAS方案,所以对他人的方案都很感兴趣,质疑、讨论均很踊跃,大家争相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讨论,同学们把老师课堂上没有讲过的问题或者在自己的方案中没有想过的问题都搞清楚了。在建设部学科评估中,该课程课堂的活跃程度令听课的视察组专家印象深刻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上述两个例子以外,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不同程度地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起到了促进学生主动自我学习的作用。

2、学生动手型课程仿真型课程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方式是(1)综合化(2)实战仿真。目前的专业课程设计是12学分,课内192学时,课外不限,贯穿整个学期。

专业课程设计是在专业课与运行实习完成后的第七学期进行的。改革的方法是不仅把原有的跟在各门专业课后的5个1~3周的小课程设计合并成一个综合课程设计,而且通过压缩专业课学时来获得课程设计总学时的增加。

课程设计综合化的原因是原有的多个小课程设计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只训练了学生做子系统(如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采暖系统、冷源、热源)的设计,缺乏对暖通空调系统整体的概念,更缺乏对总体方案的宏观把握、优化能力,因为实际工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子系统与整个大系统方案有关,例如用热泵做热源就不能用高温采暖,又如辐射板系统是空调与采暖兼用的。原有的方法没有体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而仅仅是把子系统设计的步骤一二三、怎么定某系数、怎么查表、该用哪个公式过一遍,结果只是训练了学生听从指挥做查表机器和计算器的能力,没有学到技术的精髓,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把课程设计内容综合化以外,还引入了跨专业合作的内容,让本专业的学生为建筑学同学所设计的3~4万平方米的星级宾馆配合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系统以及全年运行与自动控制方案。设计分小组进行,每组3~4人,选出设计组长,各成员分工配合完成整个设计。指导小组有教师5人,助教1人,建筑设计院工程师1人,合作指导。进度包括4周的方案论证阶段,6周的初步设计阶段和6周的施工图阶段。其中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与建筑师商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确定、遮阳的设置、被动式节能方法的采用、机房与管井的安排、防火分区的划分等,锻炼了学生的跨专业合作的能力。

为了模拟真实的设计过程,在阶段末安排有方案评审答辩、初步设计评审答辩与最终设计项目验收评审答辩,指导教师组模拟评审专家组。按学生三次答辩的成绩和期末提交的作业(设计说明书、图纸和电子文档)给出总成绩。在评定成绩中对学生设计的创新性和方案的难度有所倾斜,保护和鼓励创新性思维。

通过上述训练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各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学习如何入手处理较复杂的工程问题,学习工程设计方法与过程,了解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的运用,同时训练三个能力:

(1) 组织与合作能力,包括与其它专业合作的能力和与同组人员合作的能力,设计组长的组织能力。

(2)应用基础知识处理非常规问题的能力,包括应用调查和产品调查、对策的可行性论证等。

(3)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口头表达和绘图表达能力。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学会使用一些设计与计算分析软件。

通过毕业班座谈,学生反映该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实战型运行实习,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在所有的实践环节中,运行实习(原称生产实习)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实践环节。实习时间为5周,5学分。任务内容一般外单位委托的实际工程项目,即到存在问题的公共建筑现场去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初调节、故障检测与诊断、能耗分析、性能评价和改进,或对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进行检测、调试。成果的形式是向委托方提交测试分析、运行改进或系统改造的方案报告。如果能够在现场进行调节改进的,就在现场解决问题。

本实习目的在于在学习专业课后,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工程的测试、分析与调节,让其逐渐深入接触、学习专业知识并积累工程实践经验。通过这个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等。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交的实习报告的质量。

由于是实战型任务,要对委托方负责而非同儿戏,指导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学校的声誉和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实习分小组进行,一般由一位教授,一位讲师,两位研究生,带4~6名本科生,指导者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2~1:1。参加的研究生一般受过类似训练,可以协助教师指导学生。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必须一起参加实习。因此,每个暑假学期,本研究所全体13名教师除带认识实习的教师以外全部都要参与带运行实习。

学生在实习中意识到委托方是把他们作为解决问题的专家来要求的,因此责任心得到了大大的强化。在实习中往往会遇到很复杂棘手的问题,超出了本科生的知识水平,还是要依靠教师和研究生来解决问题,但本科生必须参与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研讨,调动他们的基础知识,了解他们自己的工作在整个解决问题的链条中起什么作用,观察教师和研究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提交成果和考核方面,要求本科生分工执笔向委托方提交的报告,研究生修改,教师最后把关。在向委托方提交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前,尽管向委托方的正式汇报往往是由研究生来做,但事先仍然须在学校做模拟汇报,让每个本科生有发言的锻炼机会,并作为实习报告答辩。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指导小组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报告的水平给出最终成绩。

近年来,我们的运行实习为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总医院、建国门饭店、长富宫饭店、亮马河大厦、国际饭店、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双安商场、北京发展大厦、广州世贸大厦、上海金贸大厦、广州地铁、北京地铁等全国各地几十座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枢纽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故障诊断、现场调试和节能改造方案论证。由于每次都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因此每年委托我们的实习任务不断。有的业主还和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我们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实习经费方面,一般由委托方提供路费、住宿费、餐费等,我们提供各种测试分析仪表和人力,也有部分项目的委托方付一定的咨询费。这样不仅解决了实习经费问题,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这种对实际系统的分析调研,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能力锻炼,要求对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充分掌握、灵活运用,而且还需要大量书本上学不到的相关知识,例如运行维护的水平、居住者使用习惯、施工安装的问题等等都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往往成为我们在专业课与随后的课程设计中的反面教材,提醒学生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不合理的设计。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困扰工科专业的“实习难”问题。尽管我们有本科生少、研究生多的优势,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仍然要求研究所全体教师投入很大的努力。多年来,为了保证运行实习的教学质量,研究所全体13名教师都投入了实习环节,老中青教师、科研和社会活动繁忙的院士都不能例外,对于青年教师则更是上岗必须的锻炼环节,因此带实习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除课程体系改革以外,实践教学的改革在其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达到了“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兼顾的目的。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已有三篇论文发表在正式刊物上。

篇4:建筑心得体会

《建筑设备》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建筑专业一个专项研究科目,属于建筑物的一部分。

建筑设备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一类建筑装备,而且需要精确地计算。

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两大块内容:

第一块内容是平日可以看得见的裸露在建筑墙体表面上的建筑装备部分,建筑使用人经常需要调整或更换的这部分内容,非专业人员也需要学会的一个内容,特点是实践性强。

第二块内容是平日看不到埋在墙体里或者地底下的建筑装备部分,一般人不是很了解,调整或者更换需要专业人员帮忙,特点是理论性强。

这门课需要深入浅出,先教会大家认识一个建筑物里所有建筑设备的相关内容和每一系统的结构,包括线路、管线的布置方式和要求,然后再深入了解每个节点计算方法,最后讨论如何跟建筑外围的管道、线路进行衔接等等。

篇5:建筑心得体会

近几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型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作为长期工作在建筑业管理第一线的老同志,尽管已退休,但闲暇之余,仍很关心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丰富退休生活,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国事,实事,身旁事。现结合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现状。

一、施工人员素质低

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大多是民工,这些民工普遍来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二、建筑市场不规范时

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下,偷工减料,安全意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

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野蛮施工

非机械动力工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非电工乱拉扯电线,不通过漏电开关,发生漏电事故时,漏电开关不起作用,造成触电身亡。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为抢工程进度,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而亡。

四、材料机具质量不合格

塔机吊钩失灵,吊斗失控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塔臂组装螺栓强度不够,以小代大,抗剪能力削弱,螺栓被剪切断,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索落下,砸伤地面工作人员。安全网质量差,不能有效拦截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伤亡。

五、防护设施不全

临边不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搭设低于施工作业层面高度,作业面没有实行全封闭。有的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不隔层设置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造成坠落事故发生。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班组安全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篇6:建筑心得体会

一、就像孩子在海边玩沙子一样,我的青年时代是在玩弄材料。

一个人不能忘记你来自何处,你的出生地和那些属于你自己别人没有的东西。 --伦佐 皮阿诺

初涉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入课堂时总是怀着一种既崇敬又觉得神奇的心态。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梦想到的土地,无论其多远,每个人都能成为他自己的建筑师。建筑学生应该多外出旅行以增加阅历,应该多接触建筑实际建造和材料使用以克服当今信息时代与物质时空的疏离。现在的信息社会,我们知道的越多,理解的越少。这个过程使我们逐渐地远离生命的真相,却活在一个图像的世界里。我们怎么与我们的梦想互动,赋予梦想丰富的背景,引导梦想的前进并将其阐述清楚?--旅游、阅读、理论分析、绘图、思考、交流、设计、感受自然还有生活。

在一天中要有一段时间应该一个人静静地度过,在这个躁动的社会下让自己拥有一个比较沉静的心态,和一种超越烦躁的修养。匠人之心,质直而专注。每一位伟大的建筑师都是,而且必须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现在的我们很少能够听到雅致、迷人、舒适、和谐这些词语。相反,可以听到社会目的、干涉、功能、适用性、风格、可持续发展和许多深奥的概念以及简单的专门术语。由功能、结构和理论决定的建筑只是留下一张白纸而不是一个故事。这张白纸可以引起许多抽象的想法,失去的是与用户有关他或她在建筑物内居住时的精神或神话方面的对话,留给我们的只是设计者的风格和个人的表达。而建筑需要的更多……

关于艺术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是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我们喜欢什么。建筑师的个性,建立在他的专业知识与对人世的深切关怀上。艺术不应是外在的癫狂,而是思想的张扬。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区别在于艺术家用支离破碎的思想来表达那些持续连贯的事情而科学家是用持续并且连贯的假设去研究那些支离破碎的事物。当摄影师将现实变为梦想的同时,建筑师正在将梦想变成现实。从这个角度看建筑在本质上其实是个乐观的职业。我们塑造了建筑物,然后建筑物塑造了我们。

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雕塑是凝固的舞蹈),是石头的史诗。

人类最原始的需求是建造能够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房屋是人生存斗争的产物。最初的最初,建筑只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偏安一隅,还是心灵栖息的美好家园?延续是人类的最高意愿,它孕育了生命超越的动力,具有自在的传承性,表现为时代精神的交替,负载着某些记忆和美好的梦想。然后建筑开始慢慢发展演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建筑既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表达自身的文化形态的同时又较完整地映射出人类文化史。建筑作为文化,它对人的心理作用表现在:

1人和社会的崇高性(善);

2科学和文明的召唤性(真);

3美和艺术的陶冶性和自我完善性(美)。

建筑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但它更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是社会活动的舞台,是社会文化外显的形态。欣赏一种建筑,要自欣赏一个社会及其文化开始才成。建筑的外延是什么?有人说建筑是从雕塑到构筑物(水塔、烟囱、聚气塔等)之间的一切,就是把建筑作了一个有关应用性和艺术性之间的截取。然而我们似乎应该从更多的角度来认识建筑。建筑作为:

场所--与生活契合

事件--反映时代、精神(理念)

语言--形式、材料

艺术--空间感

建筑是尊重现实的实践,是充满诗意的叙事。一些建筑物是沉默的,没有什么可说,没有声音--仅仅是一个物体,另一些就太吵了,还有一些可能会讲述一个包含骄傲和炫耀的愚蠢的故事。建筑物应该能代言它所处的时代和地域,却又渴望永恒。建筑中的人性美就是当人们沉溺在建筑技术、形态美学、陷入哲学思辨的同时,还能意识到自身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真正的建筑艺术形式是以建筑的美为目的。所谓美,就是使人引起审美心理上的愉悦,它并不为了其他的目的或者功利。可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建筑来说,总有它的具体的用途,因此建筑艺术不是一种纯艺术,建筑必然有非艺术的目的。建筑不仅仅是表达,它不是艺术,艺术能抒发或者激荡人的理想,而建筑则可实现很多人的理想。

真实是建筑的上帝。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建筑被视为人类搭建的情感容器,它在承载生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生命。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并不会局限于建筑的自身形态和美学功能,它还会建立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为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上,实现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结构形式的灵活尝试,也突出了对最新的建筑研究成果的关注和验证。建筑中的社会价值没有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那么容易体会,它所能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也没有现行制度来得直接。然而我们无法忽视它潜在的、深远的影响。在宽泛的空间概念中,相对独立的存在应该融合建筑的技术性,服务于建筑、景观环境和城市空间的细节表达,并关注建筑与其所处的环境或者社会性文脉之间的关系。时间是衡量价值的最好标准。在现实的建筑中,已经很难闻到精神的味道了。有价值的艺术品在传达出那种感性或可知觉的因素之后也会同样被外界识别。建筑的存在行为能否实现人类预想的价值和意义,取决于建筑和城市存在的最终状态,而设计或者竣工本身不代表建筑的真正存在,当建筑处于存在的界限之中,符合伦理秩序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幸福愿望,才是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现实有两种,一种是主观的现实,一种是客观的现实。

许多人乐于设计方案并构想建造方式。我们喜欢做梦,幻想设计和制造物品。我们喜欢学习知识,做艺术家,把复杂的组织积聚在一起。人们对建筑艺术有一种好奇心理,渴望亲自体验建筑艺术,期望建筑是异乎寻常的,把它当做一件艺术品来理解,将其视为一个故事牢记在心,感受建筑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的那种激动。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方法,一种以令人满意的方式使事物规范有序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回报你和社会的艺术。然而,真正幽微动人的互动,必须用沉静的心才能感知,因为建筑的宏观之美,人人皆能轻易感受,而微观之美,却只有柔软的心才有福气观察到。它应该能够启发我们的思想,开拓我们的情感领域,鼓舞我们的创造力……我相信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一定会有一种大家可以领会的语言,以便达到它激发我们情绪与思想的目的。然而所有的建筑都必须由建筑师来建造吗?事实上全部建筑中只有5%来自建筑师的设计,我们因曾经认为的美轮美奂的5%的建筑而致力于建筑师这个职业,但是我们没有接触到事实上正在设计那95%的建筑物的人,他们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为人们简单地建造他们所需要的设施。

建筑的市场很大,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方法,做的事情不一样。但是我们依然要明白,现实的建筑行业里,一个建筑师做事的方式是私人的,可是他做出来的作品可以属于每个人。一个设计师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作品,还在于他用自己的与客户、受众进行的沟通。设计师要有情感,但是这种情感更应该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功能、形式、空间的东西,还要考虑法律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我们不应该在遭受创伤的土地上抹抹药膏,而是使土地的肌肤更加光滑。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从来都只是我们自己而已。

房子越盖越好,城市也是越变越漂亮,但只是漂亮,却越来越不真实。市民文化,老百姓的价值在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渺小,而真正的社会价值往往是在利益方面的价值取向,大量的城市更新带来了一个英雄式的时代,塑造这一时代形象的,不是老百姓的生活迫切需要的,而是大量的地标建筑,是大剧院,体育中心。也许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缺少好的建筑,而不是缺少伟大的建筑。人类发展至今,在建筑上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在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上没有清醒的认识,永远用这种强势的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潜在很大的危险。建筑从来不是由一个单独的事件触发的,也不是由一个人的计划和设想的直接实现。建筑是对社会流动中各种相互矛盾力量不断进行调整适应的结果。为人类环境建立秩序和关系,这就是我们建筑师的任务。

篇7:建筑心得体会

暑期来临之际,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一部分成员加入了“暑期社会实践”志愿队参加从7月6日到7月12日为时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武汉市南湖名都社区举行,志愿服务队是由11人组成的一支“走进社区公益随行”社会实践队。

一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匆匆而加社会实践,我们也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逝,很快暑期社会实践就结束了。人总是在不同的经历中成长,所以活动结束后都要总结整个团队。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参,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我们整个服务队于7月6号来到南湖社区,按照实践策划实行活动,在这一周里,我们每天都有不同的任务,6号进社区帮助打扫卫生清理广告;7号走访餐饮服务作卫生安全方面的宣传;8号举办留守儿童募捐活动;9号慰问社区孤寡老人为老人送上一份关心和帮助;10号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做好服务工作;11号举行社区亲子运动会以及参与村委员会选举整理票数。以上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每天的活动在所有成员的积极配合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展的井然有序,当然中途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进行募捐活动之前没做好宣传工作导致社区居民不知道活动的具体事项;还有活动地点没有在开展活动之前确定好;还有最后的亲子运动会没有宣传,报名人员年龄不够一致,游戏组织的比较混乱;游戏临时更换而缺少应对措施等。但是问题出现之后,我们都会反思自己及整体的问题并且更正不足取得相应的进步。

不过总体来说,这几天的活动能顺利成功的完成都是我们每位队员努力的结果,整个活动期间,每位队员的积极配、,认真踏实做事、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时间一晃而过,却也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们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是我们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理成章的完成。虽然社会实践让我们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们不仅通过此次活动锻炼了自己,同时我们的行动也得到社会人士的肯定与认可,更多的是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也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以后这样的活动中,我们一致的认为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开展活动尤为重要活动的细节问题和策划临时更换时的应对措施,另外还有很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及交流方式。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从中认识了自身的不足,本次活动的影响很大,以后我们也会积极报名参与类似的活动,并且会在不同的活动中总结、进步、成长。

篇8:建筑心得体会

在实习期间,经常与公司的老前辈进行专业交流,听取他们对建筑行业的看法和观 点以及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这次实习时间相对有半年左右, 也正是这样才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了相对丰 富的内容。认识实习,培养专业兴趣是此次实习的目的。我们看了许多工地,每个工地 都有种流连忘返的情节。正是这种刺激感,我们对每个工地的状况和实际的印象也更 深。。关注就是责任,实践自有力量”这是我在一份报纸上看的,现在也成了我所信奉 的格言,更是此次实习的最大感受。也许是对本专业的爱好与兴趣,也有可能真是实践 的力量。 在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

一、专业知识掌握 的不够全面。

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尚不 能轻松胜任监理工程工作,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应该将所从事 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 只是在实践中学习, 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由于专业实习时间较少,因此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中 去,通过实践所获取的阅历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抓住机 会,多向从事水利工程的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 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 难题的本领。

三、专业知识在工程中运用不够灵活。

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切实感受到 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欠灵活。这主要是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 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因此,今后在学习和实践中应该重视积累和运用,使 所学的知识由量变到质变,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四、对理论只是的掌握不够扎实

实习时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没学好.在学校时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关,才在考试的时候随便 看一下,等考试过后就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管以后要用与否就都在记忆里消失了.熟悉 图纸的能力差,对平面的图形想象不出立体的样子.对于最新的施工规范不知道,致使不 能很快地判断出施工的对错。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 不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对于建筑方面的最新动态了解太少。

由于我们是在学校 学到专业课时才进行这次实习的, 因此这次实习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通过这次实习, 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 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 技能。 通过这认知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 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还远不够。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以前学习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正确的认识。 以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土木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 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趋规 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众对建筑物安全、合理、经济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现各种 问题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我想,那便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原 理,根据问题具体找出“瓶颈”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决好。其实,这些基本知识和原 理很多我们都学过,但如何将他们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则需要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学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 以小见大” 。

许多知识、原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在上次暑假实习时,我对工程采用基础静压桩法和锚杆固定的处理方案十分不解。 因为在学基础工程后,我一直记得授课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应尽量少使用静压桩,静压桩费时而且费用大,也就是这个小道理,才让我产生上面的 问题和疑惑。有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换个角度或换种思维可能就简单的多了。所以, 除了将所学的运用于工程中,还应注意灵活、熟练掌握和运用那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原 理和方法,从小处、细微处着眼,兼顾全局,一定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这次施工实习,使我更清醒地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事设 计还是施工或监理工作,我们都应该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在这段实习的时间,我学 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做 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社会经验。

不过,在同事们的 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这对我今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除 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 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实习是 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 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 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无数次的失败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 移,自己的意志也得到了磨练。我时刻提醒自己,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与时俱进。

总之, 这次实习的意义,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学分、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在开启“生 命之旅”大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最后,通过这次施工实习,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其实,在这么 短暂的施工实习中真的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这几天的施工实习中我从 更全面的角度认清了今后所从事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 正如在实习中老师和工程师 所说: “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是谦虚和学习” 。 这次实习使我接触到了许多之前不曾了解和认识的东西。 许多知识都是以前在书本 上所学不到的。通过这次实习,增强了实践能力,离开了书本,切身来到工地才真正感 受到实习的必要性,也使我认识到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在施工技术上,实际操作以理论 知识为基础,但又比理论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这需要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工作中积极思考,灵活应用,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几年的学生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在中国空军设计研究局实习的这段时间, 我懂了不少东西。大人们都说刚毕业的学生身上总存在着许多让公司头痛的“特点” , 现在我终于亲身体会到了。 以前作为一名学生, 主要的工作是学习; 现在即将踏上社会, 显然,自己的身份就有所变化,自然重心也随之而改变,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应从学习逐 步转移到工作上。这实习期,好比是一个过渡期——从学生过渡到上班族,是十分关键 的阶段。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 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

现在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该还算 是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 自己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特点”抹掉。感谢师傅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 诲,我从中受益匪浅。我于 20xx 年 3 月 7 日开始在山东九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习,在工程部担任资 料员。在实习单位,师傅指导我的日常实习,以双重身份完成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

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在 这段时间里,在这个岗位上,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虽然一开始有些单调, 有些无聊,但毕竟让我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我们的办公室在工地,这是一个让我了 解建筑施工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 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胜任单位所交给我的工作,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多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贡献。

从找工作到找到工作到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点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让我学 到了许多知识, 体会到很多, 相信此次经历对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通过这次实习, 我认识到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行业,如果将来想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自己 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 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从基层做起, 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这样给了自己压力,让自己不再觉得无事可作,让自 己在岗位上不断地去学习,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结束了,我相信在以后 的生活中我将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做的更好。

1、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 今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 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这次的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 重要性,了解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 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这次的实习,经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 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 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 以前对一些施工技术要点,只是粗略地知道其施工要点,而其具体的施工环节,具体的 施工步骤如何,却是知之甚少,但现在实习结束了,对我们这段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施工 技术,它们的具体环节及详细步骤,我们应该可以掌握了,这样就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通过这次的实习,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 业,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对一个这样复杂的交际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对象,增强 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5、通过这次的实习,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让自己更有兴趣将来能在建筑行业开 创天地。 总而言之,此次顶岗实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工作的经历也来之不易,我坚信通过这 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 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 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 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 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篇9:建筑心得体会

在大学还剩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我有幸来到本公司实习。当时学校离公司很远,但是我深知这个时机很难得,所以每天都怀揣着激情早早的起床赶到公司上班。在此之前从没有在设计院实习的经历,所以对设计的工作流程规范可以说是所知甚少,但是刚来的时候就听说在设计院里工作是凭真本事吃饭的,想在这混日子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坚决了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学有所成。

在本公司的工作环境很好,同事间都很和睦,相处的都很和谐,没有传说中的某些设计院的员工之间的尔虞我诈。但是我在心理上其实不轻松,因为对于像我这样从事设计工作的新人来说,要学的东西真是太多了。那么多本标准和图集都是需要记住和理解的,有太多是自己从来没见过和听说过的,但是都是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了解和融会贯穿的。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想想都压力山大。好在同事都很好,在有不懂的问习题向他们请教时,明显的能感觉到他们都很详细到毫无保留的给我讲解。他们的无私教导使我受益匪浅。 在毕业前的见习期内,我对设计的日常工作流程规范已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当前我应该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在公司同意留下我时, 我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此,感谢公司给了我一个学习成长的时机。回忆这几个月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尤其是在檀总的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对公司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在专业技能上、思想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几个月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归纳如下:

一、实习阶段的认识与学习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事设计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有幸成为本院的一员,在刚刚开始工作的这几个月里,尽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设计院这个集体中。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认真学习了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累经验。这期间主要学习了《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楼梯、栏杆、栏板图集》、《公用建筑卫生间图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标准》等等,尤其是对于各条标准的由来,由初步的认识上升到了更高层次的水平。第一次画施工图时图面真是脏乱差,后来在檀总的屡次指导下,一点点的学习了作施工图不仅要能让人看懂,而且也要使图面美观。后来在小项目方案上我也渐渐的能把学会的标准应用到其中了。这几个月的自我学习和檀总的指导下,我能感觉到自己在不断的成长。

二、加强本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近几个月的学习,在自己不断成长的同时,我也越来越认识

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有很大的欠缺,所以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会漫不经心。我会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四周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我相信这样下来后我肯定还会有很大的进步。这几个月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初步的设计工作经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后还要积极提高本身综合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习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这几个月以来,本人能敬业爱岗、不怕吃苦、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获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习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刚刚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特别是设计工作又是很需要能力的工作,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要多动脑筋,认真看图纸、看懂看透,熟悉设计标准;

第二,有时候有些急躁,学习的效率不够高;

第三,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与实践。

第四,理论联络实际这方面也很欠缺,对工程实际的施工方法和常遇到的问习题了解很少,以后应当经常出差下现场,多学学多看看,提高自己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习题的能力。

篇10:建筑实习心得体会

这次的实习让我体会良多,知道了许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的知识,也遇上了很多人,总之,收获颇丰。

20xx年10月1日我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定岗实习,实习单位是有xxx公司承建的xxx并网光伏电站中广核一期工程。来到工地,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用心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忙下解决问题。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实习的第一天十分兴奋、十分紧张,但过后,感到更多的是彷徨和无助。尽管学习成绩不错,但在单位真正工作的时候,能够说对专业课能够说是一无所知,一问三不知。当被问到能否熟练操作photoshop、excel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掌握的技能实在太少。由于很多东西都不会,看着其他人忙着赶项目,我们也只有坐着在那看。在我的争取下,他们把比较简单的一部分工作分给我们,就是计算a区一期配电房,楼地面和墙柱抹灰的工程量。但是拿到图纸以后,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就是我根本就看不懂图纸,更别说懂得计算规则了。一个人算了一个下午,都没有弄出一个头绪,而其他同事已经把配筋全算完了。我此时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由于什么都不懂,只有看标书,但由于好处不大,我向项目经理申请去工地现场。

于是我亲自接触了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程序。

一、施工过程中的学习

作为一名施工技术员我亲自接触了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程序。钢筋工程钢筋使用务必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务必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

1.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2.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潜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状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状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透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潜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这次实习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用心参与工作,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的过程时间虽短,但让自己明白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施工员。整个实习的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动力。工地虽说是苦了点,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篇11:建筑工作心得体会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已经工作两个月了,总结两个多月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比如放线比较慢,工作效率不够高,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古人有日三省乎己之说,第一就是要省“为人谋而不忠乎”。我为苏中建设工作,苏中建设花了大力气培养我,我就要做到尽忠职守,兢兢业业,干好本份。我写这篇心得体会总结过去两个月的经验教训,争取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同时也向领导汇报我的工作情况。

一开始我被分配给校工和陆工,他们两个人很年轻但是工作能力一点也不差,我们年轻人在一起工作很有活力,我学到了放线的技术:先把主轴线定好、标高控制点做好后,技术员要掌握吊线坠的基本功,不能老依靠经纬仪,不可能也不现实,放线量尺寸时一定要拉大尺,杜绝用小尺一尺一尺(工地上常用3米尺、5米尺)的量下去,免得误差累积。另外,两点高差较大时,一般量斜距、测两点高差用勾股定理计算求的通常误差小的多。我总结了几个要点:先整体、后碎部,常复核,前一步工作没做复查,下一步工作不能进行,测量步步要经过检核。测量放线在施工时尤其重要,一点疏忽可能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在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并不象在学校测量实习时量距有前尺、有后尺、有读数、有记录那么正规,往往是几个施工员就去放线,但必须做到慎之又慎,尺前尺后来回跑。要注意塔尺前后俯仰对观测结果影响很大,再一个就是塔尺下对点时也是不好掌握的,如果不仔细,差个3-5毫米一点也不奇怪。作为工地施工员,水准仪、经纬仪、墨斗、线坠的使用操作是一定要熟练的。

熟悉了施工员的工作后我被重新分配给孟工,孟工是管木工质量的,他经验丰富,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强。孟工告诉我工程做得好不好就看质量把关了,我学到了下面的要点:支模时必须要吊线,垂直度要保证在5毫米左右。螺杆的数量必须按模板孔标准穿心设置,严禁擅自取消和少穿。在浇混凝土时应做到有人守模。看模应做到吊线、加固、检查平整度、梁柱接头、空洞及漏浆现象,出现问题及时通知木工班组整改。柱子的验收标准是所有柱子面垂直度在+-5毫米。所有梁柱接头和整个柱子面平整度在+-5毫米。梁柱接头部位必须保证接头平整。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一些容易变形的地方要检查是否用了双排扣,另外在跨度较大的平板中间需要适当的起拱。

管钢筋质量的王工年纪比较大,他很细心,很负责。钢筋工干得不够好,王工就亲自带着我们5个大学生扎钢筋,钢筋墙板歪了就和我们拿起葫芦把墙板拉直,王工看见钢筋工把钢筋搭接长了或是多绑扎了一根钢筋等浪费钢材的情况就很心疼,每次看到都和我们一起借来大钳子和钢筋扎子把多用的钢筋剪断,就这样我们为工程省了不少钢筋。我也学到了钢筋质量管理的要点:首先严把钢筋进场关。楼板钢筋绑扎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的钢筋网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钢筋搭接分为绑扎搭接,焊接(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 和机械连接。其中绑扎搭接是指两根钢筋 相互有一定的重叠长度,用铁丝绑扎的连接方法,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钢筋连接。一般用于混凝土内的加强筋网,不用焊接,只须铁丝固定。钢筋焊接要错开接头,在同一位置的钢筋焊接面积不得超过该位置钢筋总面积的50%。为了使钢筋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在主筋外缘必须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保护着,这一混凝土层是钢筋的保护层或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是根据构件的用途、周围环境和钢筋在构件中的作用等因素来决定的。混凝土保护层非常重要,保护层太厚会使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降低,保护层太薄会使钢筋外露锈蚀。所以钢筋扎完后检查垫块有没放到位很重要。

在这期间我也跟欧工学到一些东西,我明白了做砼试块和钢筋接头制作及送检。

篇12:建筑工作心得体会

保险理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种很健全的制度了。保险理赔可以让个人和集体的损失降到最低,让生活和生产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以往的发展中,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这样,只要不断的前进,就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相信保险理赔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规范不断的完善,保险工作已成为工程招、投标、建设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在承包商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长,所遇到各种情况复杂,为了保障承包商的利益不受到意外损失,所有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都强制的要求承包商进行各种保险,主要投保工程一切险。这样当发生意外时可将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本文就向保险公司投保,签订保险合同以及出险后理赔过程谈。

1、保险合同签订

在fidic合同条款中,对工程保险有明确和严格的的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工程合同后,自开工之日起就有建设并照管工程的责任,直至业主发出最终验收证书为止。因建筑工程工期较长,受外界各种情况影响较大,为此承担的风险也高。比如当雨季到来时,暴雨和洪水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路基产生较严重的损害。

业主为了保护工程项目的利益,往往在合同条款中要求承包商对所建工程连同材料和待安装的工程设备投保,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对人身或财产损害和第三者责任险投保。对保险公司的选择可能是业主指定,也可能是承包商自己选择。承包商选择保险公司时,应特别注意其赔偿能力和资信,并认真阅读理解保险条款及有关细节,为更准确掌握理解保险条款,承包商可参加保险专家的讲座。在对投保的险种选择时,要分析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事故的可能性,准确的选择合格的保险险种。有的合同条款已指定了承包商必须投保的险种,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在投保时就必须按合同条款指定险种进行投保。签订保险合同前,须与保险公司磋商的主要保险条款和应注意仔细阅读理解的保险条款有以下几点:

1·1 保险合同的保险范围

保险合同中规定那些责任和事故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那些责任和事故不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保险范围将直接影响出现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受理索赔,所以要注意明确保险范围。

1·2 保险合同的免赔金额

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绝对免赔额和绝对免赔,保险合同中规定了免赔额和免赔在签订合同前要确定,出现风险事故后计算出的损失金额如在免赔金额内的,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

1·3 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和要求

出现风险事故后将按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进行理赔工作。并按照合同理赔条款的要求执行。如:合同中规定出险后承包人需在一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报案,超出期限需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等。在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后,承包商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提供已按合同条款要求所投的各种保险已生效的证明,并向业主提供保险合同副本。所签订的保险单应与发出中标通知书前达成的合同总条款一致。

2、出险后的工作

在承包商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了风险事故后,承包商的相关业务人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勘查事故现场,同时组织人力,机械对事故现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之前,承包商还应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发生现场及有关实物证据。承包商在对事故现场详细勘查完后,应该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一般保险公司与承包商工地现场相距很远,承包商在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出险情况时可以先进行电话报案,以最快速度通知保险公司。接着向保险公司报送书面形式的出险通知单。出险通知单的报送可用多种方式,如邮寄、电传等,但要注意报送出险通知单要留有底稿,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以证明承包商是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报案的。出险通知单内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承包人为减少损失采取的措施,所组织人员、机械数量,因灾害损失的金额等内容。同时在出险通知单的附件中要有全面、准确反映受灾损失情况的证明资料,这些资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一份详细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及时间、里程桩号和损失金额,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的报告。

由承包人绘制的事故现场平、断面图,在图中应标明里程桩号,原设计标高,原地面线标高,事故发生后测量的地面线标高,及大概的地形地貌变化等内容,以便于对比分析事故发生的范围,并计算受灾损失工程量。

依据所绘制图纸计算直接受灾损失的工作量。也可列出因此事故间接受损失的工作量。例如,雨季发生洪水冲毁施工便道,施工车辆无法通行,导致工期延误受到损失等。另外将承包商为减少受灾损失,防止受灾损失进一步扩大而组织人力、机械进行抢险的工作量也计算在内。统计计算完成后,汇总为受灾损失计算书,计算书中要特别注明上述情况产生的费用,用以确定索赔金额。

承包商对事故现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和照片。影像资料和照片要能反映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情况,要全面、详细的反映受灾后的地形地貌,及有关细节的特写。并在照片中能反映事故现场的里程桩号和时间,可在一张标示牌上写明里程和时间,放置在现场显眼处一同拍摄入照片。

(5)当地水文、地质、气象部门提供的有关出险时间当地水文资料或日时降雨量分布图。

(6)根据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作为索赔依据的其它资料、文件、单据等。

3、理赔工作

保险公司代表一般在收到出险通知后12h以内到达事故现场,协调有关索赔事宜。保险合同规定有如果保险公司代表在48h内未到达事故现场,将被认为保险人已认可被保险人所申报的事故发生属实。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师勘查现场并计算受灾损失后,承包人应对保险公司代表认可的受损失范围和理赔金额等进行研究,在依据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双方对有关赔款的一切争议,都可以协商解决,直至达到一致意见。承包人在对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证明资料要齐全,理赔款计算要合理,并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关条款规定办理理赔工作。

双方明确受灾损失工作量和赔偿金额后,须签订一份赔款确认书,说明出险原因、过程、受损失工程量及赔款金额等情况。在保险公司支付承包商理赔款后就结束理赔工作了。在理赔工作进行中,承包商要注意整理、收集与保险公司的来往文件、通知书,出险的各类证明资料,并及时归档保存好。承包商对理赔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人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精通,熟悉保险合同,并且能够熟练处理好对外业务往来。

4、结束语

工程保险已逐渐成了建筑工程项目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熟悉和运用保险合同条款、风险索赔的程序,可以减轻承包商的风险压力,并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后承包商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承包商对工程进行了工程保险,但有时保险公司不可能赔偿其全部经济损失。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和其它灾害的影响,所承担的各种风险比较大,因此承包商仍要经常注意各种潜在的风险征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并阻止受灾后损失的继续扩大。

当然保险理赔并不是上上之策,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危险生产降到最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相信只要这样下去,我们才可以做好保险理赔工作。不过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保险理赔工作还将会继续下去,做好工作就是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才是工作的必要性!

篇13:建筑实习心得体会

本此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建筑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放线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达到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这次实习也许只是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图纸是否能施工。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习一个月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这个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身经历,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建筑的构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当我们终于可以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来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狂风暴雨的。短短一月的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会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的,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会,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觉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实习实质是毕业前的模拟演练,在即将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即,这样的磨砺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开来,真正使所学所想有用武之地。

建筑实习心得体会

建筑设计实践的心得体会

建筑法规学习心得体会

建筑施工实训心得体会

建筑设备房设计心得

建筑设计实习总结

建筑设计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工地个人的实习心得体会

建筑工地实习心得体会

建筑实训实习心得体会

建筑设计实习个人总结

建筑的心得体会
《建筑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建筑的心得体会(推荐13篇)】相关文章:

建筑企业培训心得体会2022-04-30

建筑设计院实习报告2023-05-0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报告2022-08-19

《故宫博物院》的教学设计2023-06-24

施工技术实训心得体会2022-05-08

建筑设计院规章制度2023-05-23

建筑设计顶岗实习报告总结2023-11-18

建筑设计院实习报告2023-01-02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2024-01-18

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