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作文600字(精选24篇)由网友“吧啦吧啦吧”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腊月二十三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腊月二十三作文600字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篇2:腊月二十三作文
腊月二十三作文
【腊月二十三作文1】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节日中的小年,从早上开始,鞭炮声不绝于耳,渲染了年的气息。因为今年回姥姥家过大年,所以小年陪爷爷奶奶过。
下午五点,我和弟弟和往常一样写着作业,奶奶开始做饭。不一会儿,爷爷、爸爸、妈妈、二叔和二妈陆续地回来了,我和弟弟写完作业去玩了,爸爸和二叔跟爷爷聊天,妈妈和二妈进厨房帮奶奶准备饭菜。
不一会儿,香味从厨房里飘出来了,奶奶大声地说:“吃饭了——”我便去帮忙拿碗筷,转眼间,空空的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香喷喷的.鱼;有可口的猪肘子;有香飘四溢的炖羊肉;还有美味的炒圆菜及色香味美的各种凉菜。开始吃饭了,一家人坐在一起,说笑着,显得其乐融融。阳台上的红灯笼,亮着光,给家里增添了喜庆。
炒圆菜是我的最爱,非常好吃,还有猪肘子蘸醋,哇!真香啊!。二叔边吃边赞不绝口:“啊!这鱼可真好吃,谢谢老妈!”“这鱼差点就烧糊了。”奶奶乐呵呵地说。 我也开始夸奖:“这炒圆菜真是太美味了!”“当然了,这可是你爷爷炒的。”奶奶说,我一听,吃了一惊:爷爷什么时候进的厨房?原来爷爷的厨艺这么好!可他却谦虚地说:“没那么好!孙女说好吃就好吃。”“谢谢爷爷!”我边说边夹了一大筷子菜放到嘴里,自称“食肉动物”的弟弟听了,也把筷子伸到了这盘菜里,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吃完饭,妈妈和二妈去洗锅,我们坐下来,吃着橘子、草莓,看着电视,聊着天,这情景多温馨呀!妈妈和二妈洗完锅后,也坐在沙发上,吃起了水果。窗外各种礼花炮在天空中展示着风采,把黑夜变成了白昼。
十点多了,我们要回家了,跟爷爷奶奶说了再见,乘着电梯下了楼,爸爸、二叔分别开车,我们便向家的方向行驶去。一路上灯火通明,整个城市沉浸在年的气氛里……
【腊月二十三作文2】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
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
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
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
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篇3:腊月二十三作文
说起腊月二十三,也许你只知道那是“小年”,你知道它的起源吗?
小年起源
小年的
小年传说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 年是洞房”的说法。这些你都知道吗?
之所以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因为它有了起源、传说、习俗。所以大家把它作为
篇4:腊月二十三祝福语
1、二十三,糖官粘,家家户户过小年;扫灰尘,贴年画,欢欢喜喜迎新年;拜灶神,多祈福,幸幸福福一整年;小年到,愿你合家欢乐,年年有余!
2、腊月二十三,小年祝福来,我为你祈愿,一祝你快乐没烦恼,二祝你幸福美如意,三祝你健康吉安泰,四祝你和家人团圆,吾祝你新年新气象。
3、小年夜,奉上一桌菜,红烧鱼祝你年年有余,云片糕祝你步步高升,桂花香藕祝你有贵人相助,麻辣豆腐祝你一路大发,糖心汤圆祝你甜蜜圆满!小年吉祥!
4、洗去旅途的苦恼,换上小年快乐的心跳;丢开闯荡的疲劳,抓住小年收获的美妙;放弃回乡的'艰辛,紧握小年团圆的美好;赶跑失意的泪水,展开小年舒心的微笑;朋友,祝你小年快乐,团聚美好!
5、小年里,用“浓浓好运”糖浆,做一盒“好运灶糖”送你,沾着“祝福果酱”吃到口中,保证甜蜜幸福“粘”着你,甩也甩不掉,小年快乐!
6、用“喜悦扫把”扫去灰尘,用“快乐溶液”洗涤衣服,以“顺心剪刀”雕琢窗花,以“如意毛笔”挥洒春联,祝福你小年快乐,万事如意!
7、神说: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健康的身体,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信赖的朋友你会拥有这一切!祝小年快乐!
8、开心迎大年,小年先登场。开心办年货,糖瓜甜又香。祭灶杂面汤,平安送吉祥。干净迎新年,庭院打扫忙。小年送祝福,幸福又安康!
9、小年插着快乐翅膀翩翩来到了,衷心的祝愿你鼠年如意,事事顺利;开心常伴,快乐无穷;日子红火,有滋有味;心想事成,步步高升;一马当先,好运无边!
10、鞭炮声响送灶王,祈盼上天降吉祥。红红火火过小年,粉刷一新屋亮堂。骏马奔腾近眼前。鼠年辉煌鼠年灿。一年胜过一年强,迎接鼠年备宴忙。祝你小年好喜乐!
11、小年到来不慌张,紧张有序购物忙。美味佳肴不可少,鸡鸭鱼肉冰箱藏。水果美酒各多样,来客招待送君尝。靓丽衣裳都买好,过年新装穿身上。快快乐乐过小年,幸福生活任徜徉!
12、牛叫猪喊宰杀场,人来人往热闹看。男人屋顶扫雪忙,女士室内擦门窗。鸡鸭鱼虾几大筐,喜办春年大宴餐。邀请发帖来聚汇,东奔西往张罗忙。愿你小年美乐滋,万事齐备欢心喜!
13、小年祝愿天下朋友:工作舒心,薪水合心,被窝暖心,朋友知心,爱人同心,一切都顺心,永远都开心,事事都称心!
篇5:腊月二十三祝福语
1、用“喜悦扫把”扫去灰尘,用“快乐溶液”洗涤衣服,以“顺心剪刀”雕琢窗花,以“如意毛笔”挥洒春联,祝福你小年快乐,万事如意!
2、小年里,用“浓浓好运”糖浆,做一盒“好运灶糖”送你,沾着“祝福果酱”吃到口中,保证甜蜜幸福“粘”着你,甩也甩不掉,小年快乐!
3、小年来到,鞭炮爆到,祝福驾到,好运报到,吉祥开道,幸福大道,欢乐高调,步步登高,金光大道,如意通道,开心逍遥!
4、小年来到,祝福要早,斟上一杯幸福酒,送上一句幸福话,捧着一颗幸福心,愿你新年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幸幸福福、甜甜美美、健健康康。
5、小年到,吃粘糖。黏住快乐幸福长,小年到,扫尘土。扫去烦恼悲伤除,小年到,发祝福。送去吉祥事事好,小年来到,快乐逍遥。
6、小年到,短信叫;万事顺,心欢笑;健康来,平安到;福禄至,财笼罩;好运满,温情绕;全如愿,吉星照。祝你小年快乐!
7、小年即将来到,祝福怎能不到,祝你小年大大的快乐,小年多多的好运,小年高高的幸福,一起打包,用欢笑邮递,用开心装点,小年快乐!
8、小年到,喜气绕,家家户户乐陶陶;窗户明,茶几亮,神清气爽日子美;煮饺子,放鞭炮,福运当头不可挡;送祝福,添祥瑞,情谊绵绵润你心。祝小年开心,幸福无限!
9、小年又登场,开心笑开颜;高兴购年货,生活香又甜;祭灶杂面汤,平安且吉祥;庭院打扫忙,干净笑连连;小年祝福到,愿你哈哈笑!
10、小年年来临,送你好心情:甭管大海再多水,大山再多伟,蜘蛛再多腿,辣椒再辣嘴,总之你最美,快乐永不悔!
11、小年快乐!万事大吉!合家欢乐!财源广进!吉祥如意!花开富贵!金玉满堂!福禄寿禧!恭喜发财!
12、小年到,福气到,新年发财好运到,天天开心是王道,财神追你到处跑,老婆听话又乖巧,家庭和睦乐逍遥,祝你小年热闹,新年美妙!
13、小年的糖瓜,粘下昨天,希望你忘掉所有烦恼,粘出今天,希望你记住我的祝愿,粘上明天,希望你拥有美丽新一天,提前祝你小年快乐。
14、有钱有房有拥抱,只是道德不牢靠;小孩有吃有玩有红包,只是心智没长好;小年却是真的好,还有大年可以闹。亲爱的朋友们,小年夜快乐!
15、趁太阳刚刚升起,趁小年刚刚到来,趁好运刚刚敲门,趁祥云刚刚笼罩,趁财神刚刚进门,趁福禄刚刚降临,趁早送上我的祝福,小年快乐。
16、小年到了,祝你小样子,一天比一天美,祝你小心情,一天比一天妙,祝你小脾气,一天比一天好,祝你小幸福,一天比一天多,祝你小日子,一天比一天甜!小年快乐!
17、小年到,笑一笑,朋友情谊莫忘掉。让短信捎去我满心的祝福,点缀你甜蜜的梦,愿你实现所有的心愿,拥有一个幸福的新年!
18、小年到,笑一笑。一笑烦恼消,二笑好运到,三笑吉祥来,四笑来钞票,五笑家祥和,六笑变年少。和和美美多喜气,嘻嘻哈哈多热闹。朋友,小年快乐!
19、小年到,乐淘淘,家家户户都热闹。老老小小齐动员,忙里忙外心里甜。窗明几亮心欢畅,购物辛苦不怕烦。我先把祝福快快送,祝你心情愉快过小年!
20、胡萝卜,抿儿抿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大年要收红包钱,小年先开整祝愿。祝愿你日子天天都像过年!我的祝愿甜不甜,快给我准备红包钱!
21、又一个春夏秋冬,又一个年年有余的小年,卸下时间的沧桑,换一身新年新气象,道一声恭喜,紫气东来招财进宝;求一只好签,岁岁平安生意兴隆!
22、小年夜,炮竹响,大扫除,去尘土,祭灶王,吃灶糖,灶王升天,言好事,降吉祥!
23、小年送你祝福一筐筐,愿你每天笑呵呵;送你温馨一片片,愿你心头暖洋洋;送你好运一年年,愿你腰包沉甸甸;送你健康一辈辈,愿你家庭甜蜜蜜。
24、收藏阳光染红灯笼,给新年多一点温暖,摘下彩虹点燃烟花,给新年多一点浪漫,送出问候包上祝福,给节日多一点音符,小年将至,祝你唱响幸福。
25、喜迎小年到,欢乐在咆哮,合家团圆热热闹闹;朋友祝福送,心意多真诚,友谊长存快快乐乐,小年里的喜气摇,拥抱好运烦恼抛。祝你小年快乐,幸福永远。
26、小年到,祝福到,幸福快乐少不了。扫去烦恼,洗去忧愁,迎接快乐进家门。新年新气象,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事业辉煌。
27、洗洗刷刷新年开花,擦擦扫扫开心跑跑,明明亮亮幸福荡漾,跳跳唱唱财神亮相。小年快乐,幸运久长。
28、街上鞭炮响连响,喜庆的气氛不可挡,小年我给朋友发祝福,祝愿朋友福气多,连年有福事业顺;祝愿朋友多快乐,没有忧愁过小年!
29、拎一瓶问候,摆两盘关心,倒三盏理解,围四方朋友,邀五面知己,喊六亲来聚,论七年之痒,说八面威风,盼九九归一,庆十全十美。朋友,小年快乐。
30、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你小子签我的饭局也该还了吧,小年快乐,前提是请我吃顿好的。
31、你如果现在是一个人,我祝你小年快乐;如果是两个人,那也小年快乐;如果是一伙人,请告诉我你们在什么地方。
32、驱走旧岁的严寒,迎来新春的温暖,小年到来祝福甜,愿你时刻开笑颜,生活过的很悠闲,赚钱发财不等闲,好运幸运喜相连!愿小年乐呵呵!
33、小年一过,大年就到,抓紧时间,演习幸福,吃点喝点,注意身体,吃好玩好,尽情开心,说说笑笑,欢度小年,快快乐乐,迎接新春!
34、腊月二十三,小年到眼前,幸福天天伴,好运不落单,快乐不断线,福气运气连,生意多赚钱,事业收入翻,爱情比蜜甜,团聚合家欢,天天吃大餐,幸福赛神仙!小年快乐!
35、小年到来新年临,屋内屋外打扫净。窗户明亮旧如新,事事如意人顺心。恭送灶王迎福音,快快乐乐新年迎。祝小年快乐!
36、小年许下小小心愿,祝你天天快乐没有心烦,小年发送小小祝福,祝你身体健康心能如愿,小年朋友小小相聚,共饮一杯交心交情,小年快乐。
37、小年到,喜事多,奇事更多!风吹着吹着,慢慢暖和了;雪飘着飘着,静静融化了;短信发着发着,赠送话费了!朋友,小年快乐!
38、把生活酿成酒浆,用快乐作瓶,用微笑命名,用和谐构图,用舒畅着色,聘请看短信的你做永远的品酒师!小年快乐。
39、在这快乐的小年之夜,让我们共同祈求三件事,一个好朋友,一个好胃口,一个好梦!
40、新年新气象,扫地擦窗抹台,屋里屋外要新象;洗碗刷锅搓筷,桌上桌下要景象;修身理发整衣,人前人后要形象。热热闹闹又一年,祝你快快乐乐过小年!
41、每逢佳节倍思亲,鼠年到来最开心,祝你生活处处顺,事业有成报喜讯,工作高效传佳音,和和美美真称心,小年提前送好运,大年大福临家门!
42、小年冷,你也记着放牙齿出来遛遛,找点乐子。小年短,你也记着存情意悠长久远,滋润心田。朋友,小年快乐,幸福无边。
43、小年送年货,摘一个快乐果,添一勺好运糖,加一瓢健康水,来一点平安色调,愿你品尝悠闲自在的味道,享受轻松曼妙的感觉,让心情潇洒不喧闹!
44、祝君小年好!新年新面貌!新年新心情!新年新开始!新年新运气!新朋旧友齐愿你,万事总如意,钱途千万里!
45、小年春节不送礼,发条短信送给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
46、红红灯笼挂起,快乐喜上眉梢;长长鞭炮响起,欢欢喜喜甜蜜;真情短信传起,温馨关怀送你:小年到了,祝你合家欢乐,快乐如意!
47、小年送你一朵花,奇葩绽开幸福全家,小年送你一颗枣,甜蜜话语要趁早,小年送你一句话,真情真意要你幸福,亲爱的,小年快乐。
48、小年到,欢笑到,快乐声声直到老;小年到,好运到,财运滚滚少不了;小年到,幸福到,一家团聚心愿了!祝你小年快乐幸福!
49、花开花谢,又是一年;云卷云舒,小年来到;辞旧迎新,快乐笼罩;购买年货,精神色俏;清理打扫,幸福围绕;小年来到,愿你一家大大小小喜上眉梢!
50、二十三,小年到,我的祝福早送到,一祝你们身体好,二祝你们烦恼少,三祝你们薪资高,四祝你们永不老!
51、小年到了,里外打扫,整洁;祭灶供糖,嘴甜;祈求灶神,平安;盼亲人回,过年;其乐融融,团圆;财源茂盛,事业;全家幸福,心愿;小年快乐,我的祝愿。
52、小年一到,祝福相告,没有烦恼,开心重要,没有疾病,健康重要,没有压抑,顺心重要,没有孤单,朋友重要,小年快乐。
53、小年来到喜临门,送你一只聚宝盆,装书装本装学问,装金装银装财神,装了健康装事业,装了朋友装亲人,时时刻刻都幸福。
54、祝你小年快乐,朋友八方相聚,事业蒸蒸日上,工资增长一倍,奖金连续翻番,喜气洋洋迎新年,欢欢乐乐把家还,万事如意,钱途无穷!
55、友情是香喷喷的大米饭,热腾腾的涮火锅,火辣辣的二锅头。又馋了吧,小年喝一盅吧!
56、手机一响,好运已经向你头上降,财神已经给你带来福禄寿三个神,赶快做好吃的招待吧;还有顺便把答应我的那顿饭一块兑现了吧;祝小年快乐!
57、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锅碗瓢盆洗干净,买来鸡鸭美味尝。愿你小年多如意,快快乐乐迎新年!
篇6: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再过几天,2月11日,便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也称祭灶节。中国旧时民间认为“灶神”是掌管一家人一年祸福的神灵。因此,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人们使用纸马、饴糖、米粑粑等送“灶神”上天,称为“送灶”,到除夕日又贴上新的灶神像,谓之“迎灶”。人们往往把节日和美食融合在一起。在这个中国人特有的节日里,人们会有哪些美食享用呢?听记者为你一一道来。
传统名点 灶糖
灶糖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即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的习俗是“送灶”,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人叫灶糖),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南方小吃 祭灶果
祭灶果是浙江宁波地区及南方一带有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是由麻枣,红白球配上油果、黑白交均糖、芝麻脚骨糖、寸金糖、白麻片、冻米糖组成,是一种老幼皆宜的糕点。
祭灶果主要原料糯米粉,芋艿浆,白砂糖。口味:松、酥、香。
灶的果品分两类,一种是从市场买来的祭灶果,里面都有用面粉做的红蛋、绿蛋、芝麻蛋、黑节骨、白节骨,另购一些小糖、水果等,还有一种是过去民间自制的祭灶果,有番薯片、炒豌豆、炒花生等。
节令食品 灶粑粑
粑粑用籼米、糯米为主料制作而成。米粉做成饼,用豆干,肉,蔬菜或咸菜等为馅,用素油煎出举家共食,迎接小年和即将到来的。
祭灶节,几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种习俗,而送灶神的祭品南方和北方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民间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形,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神。
人们把粑粑盛在大盘里,放在供奉“灶神”的神龛里,然后点上香火,放鞭炮,欢送灶神上天,颇为严肃认真,灶神送走后,全家人即可进食粑粑了。如今,很少有人那么虔诚地去“送灶神”了。但每当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这两天,制作“送灶粑粑”的习俗依然流行甚广,只是大都用来自家享用,很少有人用来作祭品了。“送灶粑粑”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节令食品。
做粑粑的材料是籼米、糯米、豆干、瘦肉、蔬菜或腌制的咸菜、姜、蒜、香油、酱油、淀粉、盐、味精及胡椒粉等。制作方法是将籼米、糯米洗净后沥水晾干,磨成细粉,将备好的萝卜洗净,剁成碎末,再入笼蒸熟或煮熟,挤出水分,把肥瘦兼有的猪肉剁成肉末,放入锅内加酱油煸一下,再依次加入萝卜末、盐等,边加边翻炒至熟。将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分剂后,用手捏成面皮,放上馅料,包制成扁圆形的粑粑坯。把坯入铁锅内煎烤,入锅前先在烧热的锅内壁上涂层食用油,放好粑粑坯后,盖上锅盖,用中火煎烤至有轻微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打开盖,均匀地洒些清水,加盖继续煎烤,如此反复二三次后,即可。
各地祭灶节,自有习俗不同,但大同小异。其中,各类美食以甜为主那是必须的。
更多关于小年的文章:
1、2015腊月二十三是几号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什么
3、过小年吃什么
4、过小年吃什么
5、2015公司年夜饭祝福语大全
篇7:腊月二十三经典散文
腊月二十三经典散文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乱拾翻”。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家家户户、娃娃大小打扫卫生,迎接新年。所以腊月二十三被称为扫尘节。“尘”与“陈”谐音,“扫尘”也叫“扫陈”,有除旧布新之意。相传“扫尘”起源于帝尧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扫尘节选择于腊月二十三呢?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人们便趁着灶王爷上天之日,家中里里外外彻底进行一次大扫除,以便驱除疾病邪祟,图个来年大吉大利。
记得这天,村里几乎家家都忙着翻箱倒柜打扫卫生,家具什物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儿一堆,那儿一摊,摆得满院子都是。一大早,母亲就从沟边的土崖下掰来一筐白土,放倒锤布石,一棒槌一棒槌捣碎,将面面土筛入大铁盆,浇上一瓢又一瓢清水,像农村打搅团一样,来个七十二搅,一直搅成不稠不稀的泥水糊糊,方才罢手。然后,母亲便把席子、被子、案板、锅碗瓢盆一股脑儿搬到院子里;搬不动的全用烂袋子、旧薄膜等细细覆盖上。之后,祖母和母亲就用烂头巾包了脸,戴上草帽,站上高高的板凳,或登上摇摇晃晃的梯子,怀抱一脸盆的稀糊糊泥水,用一把老笤帚蘸着泥水,在墙面上啪啪啪不停地摔打,一遍又一遍涂抹着我们黑黢黢的土窑洞。傍晚,鸡快上架的时候,她们终于把我们烟熏火燎的家粉刷得焕然一新。随后,母亲从里到外,墙犄角,屋旮旯,连铲带扫,清理出一大堆垃圾,用笼提着倒入门前的沟里;然后,再热一锅水,仔仔细细地把箱箱柜柜、坛坛罐罐抹洗一遍。这当儿,我总是和小伙伴在村子里跑来跑去,一个劲地疯玩。晚上回家一看,经过她们的辛辛苦苦的收拾,土窑洞似乎一下子整齐多了,亮堂多了,也温馨多了。
到了腊月二十三,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家有余粮喂猪的人家就开始杀猪了,他们忙忙碌碌,喜形于色,不亦乐乎。往往这时候,左邻右舍纷纷围上去帮忙。大人们总是靠近粪堆挖一个大坑,或者栽上一口大水缸,或者埋上一口圆圆的大饭锅;如果猪太大,又找不到大水缸或大饭锅,便在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大池子,里面铺上塑料薄膜,以便烫猪毛。杀猪宰羊的老把式从家里找出了生锈的刀子,蹲在又长又弯的磨刀石旁,霍霍霍地磨砺着刀刃。听见猪一声尖利的长嚎,准看见一拨子人将年猪死死地摁在门板上。眨眼间,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就戳进去了,一注殷红的猪血便汩汩地流了出来。跟着年猪就被放在滚烫的开水锅或池子里左右翻腾,或者在大水缸里被人抬着上下扑腾。好了,赶紧上案。人们团团围住年猪,火烧火燎似的,嘴里哈着气,好七八双大手纵横交错着,钳子似的,快速地拔着猪毛。一会儿工夫,一个白生生、赤条条的年猪,就被七手八脚地倒挂在了架子上。杀猪老把式手拿草抹布,一遍又一遍,狠劲搓洗着年猪美白肥硕的酮体。要开膛破肚了,有人赶紧端来一个大方盘,一刀子豁下去,猪的腹腔就被提前准备好的木棍撑开了。老把式便将手伸进热气腾腾的腹腔掏摸着,肚子、肠子、心肝肺一下子就被有条不紊、干净利落地掏到盘子上。人们挽着袖子,有的倒脏,有的翻着肠子,有的给猪肚子灌着热水。
这时候,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孩子,也凑上去,帮着大人灌水,翻肠子。只有老把式心里最清楚,我们是想着那个猪尿泡玩呢。他摘下猪尿泡,毫不犹豫地扔了过来。“给!拿去吧!”小伙伴们撂下手中的活儿,狗抢骨头似的,一下子就扑了过去。揉啊揉啊,吹啊吹啊,一会儿就弄出个明晃晃的气球来,大摇大摆地挑着玩,招摇过市,简直快活极了。
杀猪饭是村里人老几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天刚擦黑,杀猪的人家挨家挨户叫人去吃肉。人缘好、人气旺的人家,能坐几大炕。管你杀猪帮没帮忙,你去了,主人家总是满面春风,眉欢眼笑,热情招待。有白酒的话,总要先喝几盅。然后,就是一大锅肥膘膘滚豆腐,或者煮萝卜片、熬白菜,满盘子满碗往上端。泡上又绵又暄的大白蒸馍,呼哩呼噜刨上几大碗,心里真是热乎透了,舒服极了。饭后,通情达理、善良贤惠的女主人,还要给村里德高望重、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们,端一碗杀猪饭,拿几个馒头、几块血馍,送到家里去。
总之,在我的记忆里,不管家里过年杀没杀猪,我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吃到了白雪雪、油晃晃、香喷喷的杀猪饭。一想起那个味儿,就止不住舌下生津。
篇8: 腊月二十三日记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篇9: 腊月二十三日记
这次的小年,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奶奶家。打开门,“淘气”不见了,我有些手忙脚乱,以为它跑出去了。可过了好一会,“淘气”还没回来,我问奶奶,奶奶这才告诉我“淘气”死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般在我头上“炸开”,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淘气”它,怎么会....几天前我来奶奶家,“淘气”还摇着尾巴迎接我,可现在却....我问奶奶,“淘气”是怎么死的,奶奶说这些天闹狗,其中有好几家人的狗死掉了,具体什么原因,奶奶也说不清楚。我情绪低落的坐在床边,禁不住回忆起“淘气”的样子......
“淘气”是奶奶家养的一条狗,是二伯伯从老家带回来的。“淘气”的眼睛很大,眼珠子鼓鼓的,像要掉下来。一身黄色的毛,黑黑的鼻头,总是湿湿的,耳朵耷拉着,一有点动静,它的耳朵就会立刻警觉地竖起,注意观察着,过后,便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淘气”一见到我,就会立刻扑上去,有好的用嘴叼着我的裤子,并把脸在我的腿上亲昵地蹭来蹭去。有时我也会逗逗它,用我的脚轻轻地碰“淘气”的腹部,“淘气”就会四脚朝天的躺在那,闭上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另外,吃是“淘气”的最爱。记得有一次,我手拿几根骨头扔到“淘气”那,便回身走了,突然,“汪汪.....”一阵狗叫,我过去一看,骨头全没了,我只好再拿些骨头喂给它,“淘气”见了愉快地摇着尾巴吃起来。
篇10:农历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汉族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 过小年祭灶的食品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云南部分地方以正月十六位小年,过完小年才算过完年。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在中国,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习俗有两个:扫年和祭灶。
扫年
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据汉族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人们在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然后将灶王爷像焚烧,谓之“升天”,边烧边磕头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有的地方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上世纪50-60年代,祭灶王爷的习俗逐渐消失,但吃灶糖(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和打扫房屋的`习俗仍流传至今。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汉族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汉族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过了二十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晋东南地区汉族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汉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汉族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相关文章推荐:
1.小年习俗
2.小年养生常识
3.小年是什么意思
4.有关小年的知识常识盘点大全
5.小年传统民俗节日常识知识大全
6.小年是什么时候 有什么习俗
7.你知道过“小年” 有哪些传统习俗吗?
8.小年是几号 什么时候过小年 小年习俗有哪些
篇11:腊月二十三是什么节日
腊月二十三是什么节日
腊月二十三是什么几日:小年,腊月二十三是几号:2月4日,星期四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历史渊源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近代我国一些地方流传,小年“官三民四船五”,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其实,传统上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腊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祀。《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说,乾隆一朝,每年腊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于坤宁宫。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小年是什么意思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汉族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汉族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小年祭祀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
小年祭灶习俗
小年祭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探源
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传说
普遍传说灶神是位俊朗的美男子,因此中国北方由男丁祭拜灶神,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之说,或许为“严男女之防”的表现,如实在不得已,祭拜时必须戴着斗笠遮掩面貌。
廿三灶神
灶王爷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晋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祭灶日期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祭灶风俗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祭灶饮食
小年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祭灶歌谣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祭灶对联
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鼠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篇12:农历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的解说:
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 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关于腊月二十三的传说:
汉族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腊月二十三的活动: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2]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剪窗花
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物,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 年是洞房”的说法。
吃饺子
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吃灶糖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稍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然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农历腊月二十三]
篇13:腊月二十三日记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1月2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民俗专家表示,“小年”不小,从“小年”开始,人们约定俗成地祭灶、扫尘、穿新衣、贴春联、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大人们还得向晚辈发压岁钱,它为春节拉开了序幕。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中国民间称“灶神”为灶王爷、灶君、灶王、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是人们敬奉的吉祥神、保护神。据民间传说,灶神受天上玉皇大帝之命常驻人家,司察人间的是非善恶。
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老百姓的家中,察一家之善恶,奏一家之功过,保一家之平安。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王爷就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来年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到灶王爷手中。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十分重要。
既然灶神掌握一家的命运,因此,在祭灶时,每家都很重视,为的是求其高抬贵手,增寿降福。除鸡鸭鱼肉外,祭祀的供品中最突出的当属糖瓜,这类食品又甜又黏,不仅甜了灶神的嘴,也粘住了灶神的嘴,同时也粘住了灶神的心,为的是让灶神多说好话。
灶王爷一上天,直到除夕才回来,因此,人们利用这段时间贴年画,杀猪宰鸡,蒸馒头蒸糕,忙忙碌碌、欢欢喜喜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篇14:腊月二十三日记
腊月二十三
民间称这一天为“小年”,意味着宣告春节正式开始。旧时有糖瓜祭灶、祭拜祖宗等习俗。京津地区有民谚:“要命的糖瓜,救命的饺子。”这是指过去小年是债主催债讨债的高潮,也是穷人躲债逃债之时,熬到除夕夜煮饺子时,就不会再有人登门讨债了。如今祭灶活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放鞭炮、吃糖瓜的传统仍被沿袭下来。
腊月二十四
民间通常把这一天定为“扫房日”。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掸尘扫房子”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这时的大扫除与平时相比,扫房要更彻底,不留卫生死角,以达到让家焕然一新的效果。
腊月二十五
旧时民间在这一天有“糊窗户”的习俗。早年的住房一般没有玻璃,主要靠糊纸挡风。腊月二十四扫完房子后,转天要把旧窗纸撕下,房顶、墙纸都要除旧布新。贴上新窗纸、红窗花,糊好白墙并贴上新年画,以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如今许多家庭在这一天仍有擦玻璃、贴窗花的习惯。
腊月二十六
沐浴又剃头。天津有民谚称:“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有钱没钱,洗澡过年。”按照传统民俗,从这一天开始到腊月三十前,大人孩子都要洗澡、理发、洗衣,以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过去这一天也有“炖大肉”的习俗,以筹备过年所需的肉食。如今洗澡、采买肉食已很方便,但仍有人会在这一天理发烫头。
腊月二十七
“二十七,宰公鸡”,是因为“鸡”和吉祥的“吉”谐音,人们都希望讨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彩头。过去年俗有不少讲究:做好的鸡要放到除夕才能吃;吃时要摆在桌子中间,而且要整只放,不能切块;除夕夜不能吃完,要留一点,因为春节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才算圆满。如今已没有这么多约束。
篇15:腊月二十三日记
腊月二十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小年。一大清早我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小年一到就意味着除夕不远了。
我朝窗外望去:哇!好多行人正不约而同地购买年货。每个行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忍不住兴奋的心情,急冲冲拉着妈妈加入到人流中。真是“飞虎远去,玉兔归”我们即将迎来兔年,所有兔子形状的商品,都被视为吉祥物,挂满了大街小巷。兔子灯笼、兔子玩偶、兔子窗花、兔子头饰……琳琅满目。就连马路两旁的路灯也不甘落后,急忙把自己装扮起来,挂起了红灯笼,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
走了一大圈,饱了眼福的同时,也满载而归。跟着妈妈回到家,家里已经来了好多客人,我们品尝着美味的佳肴,共同欢庆小年夜!
篇16:腊月二十三日记
中国的腊月二十三日,俗称也就是“小年”了,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时间,所以要祭灶神。腊月二十三后的第七天就到在大年二十三了。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大家都要祭灶,据说,每年一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向天上玉皇大帝对这些大家给予赏罚。所以送灶的时候,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上摆上糖果、清水、料豆、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的升天的坐骑备料。人们在祭拜灶王爷的时候都要在灶王爷的嘴上擦蜜,这样灶王爷就会帮这家人说好话了。当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也要减去一百天呢!所以大家对待任何事都要认真,不要做坏事,不然被灶王爷发现了可就真糟了!当七天后也就是除夕夜了,大家还要把“灶神”接回来,因为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在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活动呢!一般接祭王爷都是男的主持,女眷不参加,因为古时候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腊月二十三不要吃“灶糖”灶糖是一种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就被称为“关东糖”拉成扁的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变得很硬,吃起来脆脆甜甜的,小孩子们特爱吃。
篇17:腊月二十三日记
昨天是小年,我和妈妈正准备放炮,正在这时朋友和他的爸爸妈妈也去放炮,我们顺路一起去了,先放我的轰炸机炮,轰!在地上打转的轰炸机炮,就象不听使唤似的,终于几声巨响,砰砰地炸了。我说:“啊,这次任务失败了!”
于是,朋友放他的火箭炮,轰!火箭发射了,火箭炮像支箭似的往前冲。然后,打到了远处的椅子上,朋友高兴的喊:“打中目标了!”接着我们放了一个又一个,我们还放了恐龙蛋。最后,是我的喷泉炮,轰!真美丽,我们围着它跳舞。
篇18:腊月二十三日记
在庐江,腊月二十三做“送灶粑粑”的习俗流传甚远。腊月二十三,又称过小年,以做送灶粑粑为特色。过了小年,预示着大年将至,很多人家准备杀年猪和鸡鸭等牲口,忙着打年货,买春联。在几十年以前,乡下人即使平时生活再苦,过大年也得要买些肉,杀几只鸡鸭,一来在新年伊始饱尝自己口福,为一家新的一年生活走上富裕祈福。二是招待新春之际上门拜年的客人,以答谢客人的拜看之情。过小年,乡下有一句民谣:“二十三送灶,老头儿望老奶奶笑,(说)好吃的日子要到”。
为了过小年做送灶粑粑,千家万户早已准备好了最好的“家菜”,作为粑粑的馅。农家人于夏秋季节将豇豆、马齿苋、蕨菜等晒干,小年的前一天将干菜浸泡煮熟,制成干菜肉心馅,或者用腌制回味后的雪里蕻,添加肉丝、芋粉,配置成味道鲜美的咸菜馅。做送灶粑粑是乡下人的一种习俗,首先讲究精巧的做工。腊月二十三上午,村上人几乎都煮好了粑粑面,制好了粑粑馅,中饭一丢碗,便开始一个一个地做粑粑了。有些人家人手多,做粑粑的揉好面,捏起一团,放在手心,双手搓动,待手中的面形成圆球,便把拇指慢慢按进圆球中部,当圆球形成一定空心时,填进粑粑馅,封住圆球的口。瞬间,一个粑粑就做好了。焊粑粑的,往铁锅里倒些香油,再到锅里点燃柴火。焊粑粑,很有讲究,一般不宜用猛火,要用文火。焊时没焊出“眼炸”,粑粑就不香,不好吃;焊胡了,则为焊老了火,当然味道也会不鲜。乡下农家,每户都有个把人会做送灶粑粑的,每个村子也都会有一两个会做送灶粑粑能手。有时,能手作为师傅被邻家请上门,对做粑粑的关键环节作指点。
过小年,很隆重,好似过大年。晚餐开始前,家家户户放鞭炮,村里的鞭炮声此起彼落。接下来的一个环节便是送粑粑,先是送给左右邻家,邻家当然也送给你家。若村子小,素性家家都送,相互送。粑粑送进门,第一句便是“尝尝,没有你家的粑粑好吃”。温馨的话语,欢乐地笑声,送灶粑粑传递着农家一年年的乡情,更是化解了相邻之间平时怨气,往日的纠葛和嫉妒也烟消云散。送灶粑粑,又是送和气,是村里人邻里团结、和睦相处的传承。
爱吃送灶粑粑的人,到了腊月便有一种相思。出门在外的人,一到腊月二十三左右,便想到了家乡的送灶粑粑,似乎闻到了家乡送灶粑粑的浓浓香味,于是打个电话回家,询问:“家里做送灶粑粑了吗?”家人总是回答:“做了,做了,留着呢,等你回家吃!”村里人,有的把送灶粑粑作为特殊礼品,装上十个八个,带回娘家,送给爸妈,既是慰藉,又是炫耀,意思是,自家人做的,自家人会做。如果家人外出,那送灶粑粑便会带的很远,带到合肥、南京,带到北京、上海,吃粑粑的人当然吃出了一种思念,更有一种思乡、思亲牵挂。本人孩子一直生活在北京,每年一到腊月,孩子们总是在电话中说:“家里可有送灶粑粑,带一些过来!”有一年腊月我去北京过年,从家里带了三四十个送灶粑粑。怕把粑粑压坏,于是用一个装服装的盒子把粑粑装好,单独提着,上车下车,小心翼翼。到了火车站候车室,将装粑粑的盒子放在座椅上,只身去了趟厕所,回来时,却不见装粑粑的盒子。原来,粑粑被人顺手牵羊了。那次,孩子们吃送灶粑粑的希望变成了失望,我的那些送灶粑粑却使顺手牵羊者一饱了口福。
做送灶粑粑是乡村的一种习俗,又成了乡村的一种时尚。这时尚从乡村农家村落不知不觉地向集镇城市蔓延。这些年,在集镇或城市经营餐饮的店家,把做送灶粑粑作为一次商机,腊月二十三特地加工送灶粑粑。在庐江县城,有的摆在门前,有的推车叫卖,一块钱一个,当然,送灶粑粑的价格比平时其它五毛钱一个的粑粑贵了一倍。尽管如此,购买送灶粑粑的人不吝啬,因为那叫吃传统,吃原味,吃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气氛。
篇19:腊月二十三日记
小年,北方的人们大多讲究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某些地区还吃各种糕类和荞面;南方的人们大多吃年糕类的食品。晋东南地区,还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曰: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又曰: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的习俗。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而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男婚女嫁之时,胶东农村还用面做鸳鸯,象征爱情专一永恒。同时,人们特别留意看谁家的媳妇、或闺女做的面食花样好和多,赞誉为:心灵手巧。
面花的品种有面灯、巧饽饽、面老虎、小型人物、鱼等动物、花卉、江米人等,它和民俗结合在一起,如同民间剪纸那样普遍。而且家家户户还要相互赠送,我认为,这是在暗中比手艺,比谁能干。明清时期,这种面花多用于春节,元宵,清明,八月十五,小年等节日,后来,延伸至婚丧嫁娶等事项,再后来,为表仪式的隆重,这种代表着美好祝福的面花便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家的神龛前,供桌上,花样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篇20:腊月二十三习俗
腊月二十三习俗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从祭灶开始。民谣有“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民间早就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即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在过去,农家灶间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的职责是管理各家的灶火,是一家的保护神。灶王爷像的两则还有“灶王奶奶”、“小灶王奶奶”,上面印有这一年的农历表,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开始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这一家人的安危;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所做的善事和恶行。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然后由他带回家中。因此,对于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给玉皇大帝的汇报至关重要,关乎这家人一年的吉凶祸福。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在灶间摆上桌子,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主人先向灶王爷敬香、磕头,然后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还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莫谈。”这是主人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的嘴甜甜的,光说好后,别说坏话。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之后,便将神像揭下(留下农历头)烧掉,火与烟便一起升天了。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还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挨户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实则以此换取各家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过《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鲁迅先生还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除夕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引领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其他诸神在过完年之后再度升天,只让灶王爷长久地留在这家的厨房内。
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很简单,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磕头就完事了。
扫尘
祭灶之后,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春节前扫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关扫尘,古代还有一个有趣而又诡异的故事。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人的身上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一个喜欢阿谀奉承、拨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有一次,三尸密报玉皇大帝,说人间有人诅咒天神,欲谋造反天庭。玉皇大帝听后大怒,随即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作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即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
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王爷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祥和,所以民间送灶后开始,到大年除夕之前,进行扫尘。
如今人们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小年更无多少人在过。不过,春节前大搞卫生的习俗保留至今。
篇21:腊月二十三祝福语
腊月二十三祝福语
1、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你的锅准备好了没有,我已经饿了一年了,小年了,欠了一年的饭局该请了吧,祝小年快乐。
2、小年春节不送礼,发条短信送给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
3、感谢你的关怀,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新春的祝愿,祝你平安幸福。
4、相聚的日子都只为酿一杯浓酒,倒成流动的相思,在新年的鞭炮声中凝视你如此迷人的面庞,只想对你说:爱你一万年!
5、祝福是份真心意,不是千言万语的表白。一首心曲,愿你年年平安,岁岁如意!
6、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小年快乐
7. 把生活酿成酒浆,用快乐作瓶,用微笑命名,用和谐构图,用舒畅着色,聘请看短信的你做永远的品酒师!小年快乐
8.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你小子签我的饭局也该还了吧,小年快乐,前提是请我吃顿好的
9. 神说: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健康的身体,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信赖的朋友你会拥有这一切!祝小年快乐!
10.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幸福--非你莫属。
11. 腊月二十三,小年祝福来,我为你祈愿,一祝你快乐没烦恼,二祝你幸福美如意,三祝你健康吉安泰,四祝你和家人团圆,吾祝你新年新气象。
12. 一年四季,即将岁末,新年新气息,说一声恭喜,五路财神运财来;赌一下运气,好事情排队来;饮一杯美酒,今后笑口常开;开一朵春花,新春大家乐开怀!
13. 除夕新解:除夕是“除”“惜”,辞旧迎新惜眼前,一生都是艳阳天。除夕就要“除”,除去一年尘与灰,除去一年疲与惫,除去一年辛与苦,除去一年烦与恼;除夕还要“惜”,惜取眼前痴心人,惜取眼前好时光,惜取眼前好朋友,惜取眼前好团圆!愿你除夕夜欢乐吉祥!
14. 在外打工把家念,春节很快到眼前,春运回家买票难,人潮拥挤注意安全,彻夜排队要保暖,一票在手心里甜,祝你平平安安把家返,开开心心过大年!
15. 我来捎个口信:又一个春节即将来到,行李包袱早早收拾好,春运高峰早点出发就好,吃的穿的家中都已准备好。你妈妈叫你回家过年。
16. 春节祝福还没收到吧?最近一切都还安逸吧?短信不是和你来玩咔,真心祝你春节快乐吧。不要感动流泪呀,我只是想来抢个大沙发。
17. 新年到了,我要送你三千万,一定不要跟我客气,记得要千万开心,千万幸福,千万健康。嘿嘿,小小心意,还请笑讷。
18. 天气慢慢转坏,凉风渐渐袭来;因为你的可爱,特意给你关怀;晚上被子要盖,免得手脚冷坏;没事刁根骨头,这样可以补钙;不要说我太坏,祝你新年愉快!
19. 我不只一次对你说不要这样玩命工作,要注意身体,可你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不趁春节多滚几个粪球,明年我吃什么?千万别累坏自己,祝你新年愉快!
20. 愿好运像地雷一样,时常给你踩到;厄运像流星雨一样,永远淋你不到;财富像垃圾一样,随处可以捡到;幸福伴你一生像苍蝇一样盯着你不放。
篇22:腊月二十三的作文
关于腊月二十三的作文
天真的是很冷,但年的气氛还是一天比一天浓,这不,腊月二十三到了,这就是所谓的小年。在我的家乡,人们是很注重这个节日的,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烙发面馍,说是给灶王爷送干粮,让灶王爷到天上多说好话,企求玉皇大帝能让来年风调雨顺,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期盼和希望。所以灶王爷的对联上就写着: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
人们对灶王爷是很敬重的,把发面馍烙的多多的,都放在灶王爷面前,然后烧香放炮送灶王爷上天去。 炮声一响,灶王爷就上天走了,他是带着人们的希望和期盼走的。在灶王爷走的这几天里,人们更忙,忙着准备过年,大年初一灶王爷就从天上回来了,人们还要给灶王爷送好多好吃的,因为他把来年的希望和福气带给了每一个人,他是永远受到人们的敬重的。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灶王爷是不存在的,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玉皇大帝也不存在,风调雨顺要靠人们的聪明才智来把握。但人们还是很注重这个节日的,仍要烙发面馍,仍要用炮声送灶王爷上天。
是呀!人们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节日气氛的,在炮声中,人们觉的年的气氛是一天比一天浓,心情很激动也很幸福。你家烙发面馍了吗?没烙赶快烙,要不灶王爷是不带福气给你们家的啊! 有人开始放炮了,人们都闻到了香香的馍味,嗅到了浓浓的年味。
篇23:高中作文:腊月二十三
高中作文:腊月二十三
中国人的传统中,向来最注重两日:节日和生日。理由很简单,因为无论节日也好生日也罢,都能给所有能够参与进去的人以机会去休息,去狂欢。我们的祖先当从丛林中脱掉兽皮走到田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辛苦五千年。无论那些帝王将相的家臣是如何的去粉饰所谓的上古民风淳,去夸张尧舜禹汤的禅让,或者是去吹捧有为之君的贤明,都改变不了我们这个民族被永远的拴在土地上,成为才子佳人的牲口的悲剧。当帝王将相整日无所事事飞鹰走狗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正在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步履蹒跚地在田间地头挣扎,在市井瓦肆拼命。于是就出来了一群人,他们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很荒诞的传说来给自己放假休息,并且告诉其他人,大家都要按照这个传说来做。有些胆大的人就跟着他们下水了,可是大家发现,原来不再辛苦的去卖命了是件多么称心如意的事情啊。终于,所有人开始约定,在这一天集体放假,去休息,去狂欢。然后“这一天”逐渐的增加,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后来,腊月二十三成了灶王爷的节日。
说起灶王爷,又是中国神话史上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以前读《淮南子》的时候就看过一篇文章说,灶王爷是炎帝死了之后的封神。而后来有人还给做了注释,说炎帝以火德管理天下,死后理所应当的被封灶王爷,但是谁封的没说。所以在另外一本书中就说黄帝是灶王爷,说黄帝死后做了灶王爷,这个应该不可靠。根据“可靠”的.神话记载,黄帝死后是坐着龙上了天,做了天帝,难道说皇帝在天上做天帝的时候发生了宫廷政变,把天帝给赶出了天庭,弄的我们堂堂黄帝只能栖身于灶台旁边,年头到年尾忍受着烟熏火燎?那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是不是也太惨了点?所以黄帝绝对不能做灶王爷。既然黄帝不能做,那炎帝呢?炎帝更不可能,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黄帝都不能做了,那炎帝更不可能啦。所以灶王爷只能是普通凡人或者小鬼神变化而来。他们的责任就是奉了玉皇大帝的命令在下界监视着每一家每一户,等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了。灶王爷就提溜着两个小罐,一溜烟的上天去了,据很有“学问”的人说灶王爷手里提溜着的那两个小罐,里面装的是灶王爷写的折子,灶王爷把这一年在下界的所见所闻,都写下来装到罐里。罐上写着某家某家的名字,到玉皇那里报告去了,把这家一年干的好事坏事都报告上去。也真够难为玉皇了,到了腊月二十三,所有的灶王爷都上天来报告了,那么多小罐罐他得看多久啊,真想给天庭派个收废品的上去,缓解一下压力。收回来的小罐子还能接着卖给灶王爷,可持续发展。
因为灶王爷是直接的玉皇大帝负责的,虽然位子很小,但是权力很大,所以为了来年能有个好年景。我们的老祖宗家家户户在灶王爷上天这一天都要祭灶。买点料豆,关东糖,搁上半碗茶,让灶王爷吃点甜的,喝点好的,燃起三炷香,把在灶台上那张灶王爷的神纸佛龛给烧了,这就美名曰送灶王爷上天,也叫二十三日去。等年初一的五更天,还得请他老人家回来,怎么请呢?再弄个灶王爷的神纸佛龛供奉在灶台上,这就叫初一五更回。这以前老人特别信奉这个,而且是要恭恭敬敬的“请”回来,烧了旧的神纸佛龛,马上到街上再去买张新的,恭恭敬敬的抱着回来了,路上遇到年轻人打招呼:“大娘好啊,买佛龛去啦?”
“年轻人不会说话,这是灶王爷,能说买吗?那得说请!”
年轻人被老大娘一顿教训,顿时谦逊了很多:“对不起大娘,您看我这年轻人不懂这个,那您是花多少钱请的?”
“嗨,别提了,就这么个破玩意儿,两块!”
篇24:腊月二十三大扫除作文
2016年腊月二十三大扫除作文
【腊月二十三大扫除作文1】
在我们北方,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要扫尘(除)的,所谓扫尘呢,顾名思义就是大扫除的意思。
这天,我懒洋洋的从床上爬起来,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看见远处窗台上飘着一片树叶,树叶上的晨露,水亮亮的,晶莹剔透,窗外传来阵阵鸟鸣声。成恩起床了……,父母的声音从客厅断断续续的传来,我想到时候该打扫卫生了。
想完,我便一个生龙活虎从热气腾腾的'被窝中“滚”了起来。等我们吃完饭,新的一年第一次大扫除就拉开帷幕了。
我们家打扫卫生一般是擦窗户、扫地和拖地。首先是擦窗户,我先把抹布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找来一张椅子,小心地站在上面擦起玻璃来。只见玻璃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使劲地擦了一遍又一遍,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窗户擦干净了。啊,真累!
窗户擦干净后,就要扫地了。我找来了一把扫帚,然后弓着背、低着头、弯着腰,手中拿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扫起来。我仔细地把每个角落扫了一遍又一遍,连一点儿纸屑也不放过。最后我把一大堆垃圾倒进垃圾桶里。这样,整个家都干净多了。
扫完地后,我开始检查地板,发现地板上还有一些污垢。于是,我找来拖把,放进装有水的桶里浸湿,然后认真地拖起地来。我对准污垢拖了又拖,终于把污垢拖干净了。污垢是没有了,可是地板却变成了一个“大花脸”,怎么也拖不干净。这时,我已经非常累了,满头是汗。妈妈见到我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连忙给我递过来一条毛巾,说:“孩子,你那么辛苦,还是别干了。”我听了妈妈的话,真想不干了。但是,我心想:这是新年的第一次的大扫除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干下去!想到这里,我说:“妈妈,我不累。”说着我又继续拖起地来,直到把地板拖干净。经过我的努力,房子真是变得一干二净了。
虽然我已经筋疲力尽,但我的功夫没有白费。
【腊月二十三大扫除作文2】
“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到我们的小年习俗,那可真多呀!让我给你细细说道。
我们这里的小年,大多都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一天,晚上要吃饺子。大人们都忙着发面,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顿。由于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所以这一天也会有些过年的气氛。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于是早上,我们全家进行了“除污总动员,”把家里扫的干干净净。
“二十八,贴花花。”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都要贴春联,剪窗花。在学校,我们美术老师也教过我们剪窗花,所以我剪了许多窗花小兔子,大老虎.....装饰的家里漂漂亮亮。而且,还要蒸很多馒头。吃个十天半个月。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于是,上午妈妈去市场买来了许多年货。有麦芽糖,春联,还有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玩的炮竹.......
晚上,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还有必须要吃的饺子。今天我非常快乐!
这就是我家的小年,在这里我祝大家人气超越圣母,财气敢当比尔盖茨之母,英气胜过萨达姆,帅气直追贝克汉姆,国际超人非你莫属!小年快乐!
★ 风俗作文600字
【腊月二十三作文600字(精选24篇)】相关文章: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2023-06-22
春节作文600字左右2023-11-17
小学生描写春节习俗的作文600字2023-03-08
《我家的春节》优秀作文600字2023-03-19
江西的春节作文400字2023-06-09
春节的风俗作文600字2022-09-25
腊八节的习俗作文600字2024-04-30
2022春节作文600字2023-01-16
春节国定2023-06-16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单元作文600字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