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时间:2023-07-23 08:25:00 更多作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作文(精选12篇)由网友“我的鱼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篇1: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地起床了。早餐是外婆提前裹好的粽子,白白的,糯糯的,软软的,蘸点糖,可好吃了。

吃完粽子后,我也想要包粽子,于是就迫不及待的让外婆教我。粽子的形状可多了,有长粽,南方粽,北方粽,三角粽,塔型粽等,我们吃的都是三角粽,所以外婆自然教我的也是三角粽。

首先拿一片大叶子卷成圆锥形,托在一只手掌心上,接着把圆锥体装满提前泡好的糯米,如果不想吃白米粽,可以在中间一层装一点馅料,再在上面铺一层糯米,然后把上面的叶子向下折叠,直到完全盖住开口,再沿三角形折叠所有的叶子,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牢。这样三家粽就做好了。三角粽造型美观独特,可以制成咸甜的口味。蛋黄,咸肉和枣子都是很常用的馅料。裹好的粽子全部下锅煮上,不一会儿,满屋子的粽子香味,馋的我们口水直流。

到了下午,妈妈开始教我做粽子形状的香包。可香包太难了,我有点无从下手,妈妈就手把手一针一线的教我,终于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不太难看的粽型香包做好了,里面装满了可以驱蚊的艾草,闻上去一股浓浓的草药味。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龙舟赛了。我和妹妹看得可起劲了,一直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喊“加油”,眼睛一刻都不离开电视屏幕。

到了晚上,我们吃的还是粽子,有一些还是我早上包的呢。当然可不只有粽子,还有外婆的拿手好菜,每一道都很好吃。

一年一次的端午节就这么结束了,今天真的是“粽”义满满啊,好期待下一次的端午节呀!

篇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

1.用原文或按要求填空。

(1)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 。

(2) 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3)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__________ ,__________ ”以“蓬”、“雁”白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峻拔的高山,潺潺的流水,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遐思,歌咏自然山水的 篇章也因此 。

三峡风景,美不胜收。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让我们不禁 。

陶弘景笔下的风光,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苏轼笔下的月夜小景,清幽而宁静,让人不禁神游。

飞玉喷银、声震苍穹的钱塘江大潮是雄豪奇异的风景画;披发文身,手持彩旗,涛头弄潮是情味横生的风俗画。自然美与人情美纠缠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张岱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 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 。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峻拔( ) xiá思( )苍穹( ) yǎ趣( )

(2)解释下列词语。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多如牛毛 心驰神往 万籁俱寂 赞叹不已

b.多如牛毛 梦寐以求 万籁无声 拍案叫绝

c.油然而生 心驰神往 万籁无声 拍案叫绝

d.油然而生 梦寐以求 万籁俱寂 赞叹不已

(4)画线句由于用词不当而产生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3.名著阅读。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_(作者)的小说《 》。

(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

4.学完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之后,不少同学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请你也参与下列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小王同学搜集到下面一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新闻的方式,告诉你所有的朋友和亲人。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吴笑女):中央电视台今天(9日)在北京发布消息,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将于9月22日晚20点举行,届时将通过cctv-1、cctv-4、cctv-9三大频道面向全球并机现场直播,晚会全长2个小时。据介绍,本次晚会选择在素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的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所有的舞台都是在水面上搭建而成,形成演员在水中踏歌而舞的奇观。晚会将马头墙、砖木石雕、层楼叠院等建筑交相辉映,营造出水天一色,气韵相连的视觉效果。

(2)小张同学在网上搜集到四则有关“三峡大坝”抗洪能力的新闻,这四则新闻的时间依次为:6月1日,5月8日,10月21日,207月20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简述媒体对“三峡大坝”抗洪能力说法的变化,并表达你的感想。

(3)小李同学在网上搜索了本单元有关作家作品的情况,并做了如下笔记,在交流过程中,同学发现了一处错误,你能把这处错误找出来并改正吗?

笔记一:《水经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中山川景物的描写,作为文学作品,也得到很高评价。

笔记二: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笔记三:张岱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等绝代文学名著。

笔记四: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人称“山中宰相”。

二、古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河水南径①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②,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③,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④。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⑤,悬流千丈,浑洪赑⑥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⑦,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⑧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

【注释】①径:同“经”。②阨(è):阻塞。③河中漱广:意思是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④崇深:高深。“夹岸”四句,意思是两岸危石似乎将要倾坠入河,其实山崖高峻,捍卫着河道。⑤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⑥赑(bì):猛壮的样子。⑦浚波颓叠:意思是巨浪一个接着一个翻滚而下。⑧慎子:即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曾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5.用“∕”划分朗读节奏。

方 知 慎 子 下 龙 门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阙( ) 襄( ) 河( ) 窥( )

7.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8.甲文写春冬季节长江之水,既描写了“ , ”的静景;也描写了“ ,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乙文写黄河之水,首先既描写了“ ”的远景,也描写了“ ”的静景;然后用一系列四字句正面描绘水流的气势。

9.甲文写山之高,既有“ , ”的正面描绘;又有“ , ”的侧面烘托,多种手法巧妙结合。乙文写山,用“ , ”来形容山之高,用“ , ”来形容山之险,用词准确精美。

10.甲乙两文都来自郦道元的《水经注》,两文为什么都先写山后写水?

三、现代文阅读

诗画江南天目湖

苏冰 王永

①天目湖山水园,座座青山枕水而居,苍松翠竹,密生其间;片片秀水清透飘逸,青藻鱼虾,摇曳水底。青山与碧水,相互环抱,彼此相依。一路行去,山是水的依靠,水是山的明镜,山绕水,水映山,山重水复间还夹以大雾迷漫,令身临其境者恍入梦中,正所谓仁者和智者所乐之处。

②登上龙兴岛,野趣横生。重重叠叠的青山,弯弯曲曲的木道,高高低低的密林,耳边是鸟儿的欢叫,眼前是跳跃的松鼠,脚下是忽高忽低、起起伏伏、曲曲折折的山路……游人穿越其间,仿佛正颠簸在风浪乍起的海上,一会儿随浪“冲入云霄”,一会儿突然又“跌入谷底”,此起彼伏间,竟有如探险。翻过“海浪”,来到半山腰,这里是美丽的“蝴蝶谷”。美丽的生灵,正随着五彩的灯光变幻出不同的景致,屋里播放着《梁祝》美妙的乐音,恍惚间竟仿佛听到传说中山伯与英台的朗朗书声……

③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地,便踏进了令人神往的乡村田园。只见满目苍翠迎面而来,悠悠茶香拂面而过;天下第一壶,高高耸立,飞珠溅玉;江南水车,随风轻舞,浅吟低唱,远古磨坊,古朴怀旧,口吐琼浆;让我不禁想起纯净的童年……继续往前,绿色梯田,呈现眼前。(a)一棵棵茶树密密挨挨,一层一层,盘山而上;一排排茶花笑逐颜开,迎风伫立,衣袖曼飞。满山的茶,满眼的绿,满园的青翠欲滴和茶香四溢,瞬间占据你全部的视听。

④步入南山,翠竹密布,铺天盖地的绿,逼面而来,一直延伸至竹海与蓝天相接处。漫步竹海,清风送爽,枝叶随着风儿鼓动,一层一层的绿浪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去。竹影摇曳间,山间野花忽隐忽现,潺潺流水蜿蜒而下。叮咚的泉水,婉转的鸟鸣,不时回响在游客的耳边,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往前不几步,便是传说中美丽的静湖。(b)只见在茫茫竹海之中、两山夹峙之间,一泓净水破空而来,宛如一位熟睡中的美少女。她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安静得仿佛一首唐诗宋词,站立岸边我仿佛竟能听到她舒缓的心跳和轻微的呼吸。禁不住美的诱惑,我随手拣起一枚石块,轻轻投了下去。突然间她醒了,眨一眨清亮的眸子,抿一抿清秀的小嘴,羞涩地向岸边投来了温婉的一笑……脸颊边,漾开一圈一圈浅浅的红晕。

⑤沿着曲折的幽径,拾步而上。头顶绿荫如盖,眼前修竹婷婷,耳边是竹叶声声。高高的秀竹,傲然挺立,英姿勃发;碧绿的枝叶,轻盈飘逸,玲珑有致。清风过处,枝枝叶叶,相互交错,有如密友,窃窃私语。最动人的当数那色彩,老竹的竿儿,青翠中透着碧绿;新篁的竿儿,外表涂着一层薄薄的粉霜,里层的翠绿却被衬托得更加鲜嫩。此时游人不妨闭上双眼,来一个痛快的深呼吸感受竹子的淡淡芬芳,品味鸟儿的婉转悠扬,刹时你会发现闹市车马的喧嚣也好,世俗的烦恼也罢,这些全都与你无关。难怪当地那么多的老寿星呢,我猜想必与这竹子适宜修身养性、旷达超脱的情怀有关吧!

⑥哦,天目湖,你是天上的湖吗?万顷碧水总是倒映天上的风景!天目湖,你是江南的湖哦,天地的灵毓凝聚成梦幻山水的经典。

(选自《旅游纵览》年第7期,有删改。)

11.说说第①段中“正所谓仁者和智者所乐之处”中“仁者”“智者”所乐之处分别是什么?

12.作者在文中重点描写了哪两处的风景,各处的描写重点是什么?

13.文中描写竹林,重点抓住哪一个字进行描写?在这种描写中,哪一句话又显示了其中的细微不同?

14.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选文进行评点。(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

15.在作者的笔下,天目湖是如此的充满诗情画意。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让你流连忘返的美丽风景,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一处这样的风景。

四、写作

16.请你以“游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篇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1.(1)但使愿无违。(2)山随平野尽(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1)jùn 遐qióng 雅(2)仁者喜爱山,智者喜爱水。(3)c(4)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3.(1)老舍,《骆驼祥子》。(2)示例:他(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无情的社会现实最终将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4.(1)2010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将于9月22日晚20点在安徽芜湖举行。(2)自206月至2010年7月,媒体对“三峡大坝”抗洪能力的报道从“万年”到“千年”到“百年”再到“不能全部指望”。难道对它的抗洪能力,我们的专家至今没有统一意见?(3)笔记四中去掉“人称‘山中宰相’”这句话。

5.方知∕慎子下龙门。

6.通“缺”;上;黄河;窥看。

7.(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

8.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素气云浮,雾露沾人。

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10.因山形山势而有三峡和孟门之水,先写山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11.“仁者”所乐之处是“山”,“智者”所乐之处是“水”。

12.重点描写了“龙兴岛”和“南山”两处,龙兴岛重点描写“青山”和“秀水”,南山重点描写“翠竹”。

13.绿;最动人的当数那色彩,老竹的竿儿,青翠中透着碧绿;新篁的竿儿,外表涂着一层薄薄的粉霜,里层的翠绿却被衬托得更加鲜嫩。

14.a,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细致地表现了满山的茶,满眼的绿,满园的青翠欲滴和茶香四溢带给你的视觉冲击,令人神往。b,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静湖”之“静”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5.略。

16.略。

篇4: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 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答谢中书书》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湖心亭看雪》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归园田居》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表现了作者对农家淳朴风俗的留恋。但是也不要将这种情绪的表现作绝对化的理解,诗文中包含的感情基调是确定的,而具体的指向则是模糊的、含蓄的、多义的,《三峡》和《观潮》两篇文章,作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得就不明显,《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这两首诗都是在最后一联才含蓄的流露了作者的情绪。在写作技法上,摹山范水的诗文深谙“诗中有画”的妙处,努力用语言营造画面感,选取的景物非常讲究结构布局、色彩处理,通过远近、明暗、虚实、浓淡、藏露、疏密、奇正等对立关系的和谐统一表现,实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达到一种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尤其是《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使至塞上》这首诗,画面感很强。另外,这一单元的诗文都能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了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如《三峡》《答谢中书书》;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如《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篇5: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略无阙(quē)处2、重岩叠(dié)嶂((zhàng)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4、至于夏水襄(xiāng)陵5、沿溯(sù)阻绝6、虽乘奔御(yù)风不以疾也7、则素湍(tuān)绿潭8、绝t(yǎn)多生怪柏,9、飞漱(shù)其间10、林寒涧(jiàn)肃11、常有高猿长啸(xiào)12属(zhǔ)引凄异

二、词义理解。

(一)解释加点的字。

1、略(完全、全部)无阙处2、重岩叠嶂(直立屏障的山峰)3、隐天蔽(遮蔽)日4、自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月5、至于夏水襄(上)陵6、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7、或(有时,如有)王命急宣(宣布。传播)8、虽(即使)乘奔(奔驰的快马)御风不以疾(快)也9、则素湍(急流的水)绿潭10、回(回旋)清倒影11、绝t(山峰)多生怪柏12、悬(悬挂)泉瀑布13、飞(飞泻)漱(冲荡)其间14、良(的确、实在)多趣味15、每至(到)晴初霜旦(早晨)16、林寒(清凉、寒冷)涧(山涧)肃(寂静)17、常有高猿长啸(拉长声音叫喊)18、属(连续)引(延长)凄异19、空谷传响(回声)20、哀转(声音曲折)久绝21、故渔者(……的人)歌曰22、猿鸣三声(几声,三,不是确数,表示多)泪沾裳

(二)指同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缺口

(三)一词多义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③屠自后断期股(从)

2、绝:①沿溯阻绝(隔断)②绝t多生怪柏(极)③哀转久绝(消失)

3、其:①其间千二百里(代它们的,指白帝城到江陵之间的)②飞漱其间(它们,指怪柏)

4、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如)②岁以大穰(因为)③盖以诱敌(表示目的的连词,用来、以便)④投以骨(把)

5、故:①故渔者歌曰(所以)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

三、句子。

(一)朗读节奏。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句子翻译。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文: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它们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拦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四、填空。

(一)文学常识积累。

1、《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从四川省的奉节县东到湖北省的宜昌市。

(二)理解性默写。

1、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8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9、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0、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1、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5、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篇6: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一、字音

挚(zhì)爱脍炙(kuài)(zhì)人口亵渎(xiè)(dú)蕴(yùn)藏编撰(zhuàn)牙龈(yín)盲(máng)目策(cè)划受益匪f?i浅如火如荼(tú)萎w?i缩臭气熏(xūn)天铝箔(bó)版b?n权类型(xíng)梦寐(mèi)以求向日葵(kuí)旅(lǚ)行毅(yì)然烦躁(zào)深谙(ān)

二、成语

1)娴熟深谙:非常熟练熟悉。

2)脍炙人口:本指美味人人都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

3)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贷:推卸。

4)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话)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5)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6)受益匪浅:受益匪浅意思是: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7)高歌猛进: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8)令人作呕:比喻使人极端厌恶。

9)无暇顾及:没有时间来管或关心这些人或事物了.

10)相安无事: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11)紧要关头:

12)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13)悲喜交集:形容又高兴又难过,心情激动

14)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15)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16)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三、课文知识

1、《从小就要爱科学》作者苏步青,著名数学家。本文是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写的序言。本文说明了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了《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贡献。

2、《在太空中理家》选自《太空漂流记》,作者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本文记叙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在前线的冒险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3、《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生科技》,作者谈家桢,遗传学家。本文向读者介绍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人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的发展。文学用了四个小标题,首先说明了克隆的含义,接着介绍了克隆的实验、克隆的发展,最后介绍克隆技术对人类的造福及对克隆的思考。

4、《送你一束转基因花》选自《大自然探索》,作者小样。文章采用“总DD分DD总”的形式,指出了新型生物技术对于花卉育种的意义,说明了转基因花的科学含义和优良特性,展示了转基因花在商机和美化世界方面光明前景。

5、《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别云间》选自《夏完淳集》,作者夏完淳,字存古,松江华亭人。云间,松江的古称。

篇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m尔(shū) 篁竹(huáng) 挂I(juàn)

B.藻荇(xìng) 翕忽(xī) 为坻(dǐ)

C.风翳(yì) 丧乱(sàng) 差互(cī)

D.虬松(qiú) 穹碑(qióng) 髻鬟(hu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当他真正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之后,摆在他面前的这条路并不是一马平川、犬牙互差,而是充斥着许多的艰辛与不易。

B.当地突遭8级劲风狂吹,一时间乌云密布,飞沙走石,路上行人徒步难行。

C.车子一夜颠簸,行驶在辽阔的北疆大地,车窗外月色如水,偶尔会有一两辆车从对面驶来,更加衬托出x疆的博大和广袤。

D.汽车在斗折蛇行的盘山路上行驶了好半天,才看到小村隐没在满山蓊蓊郁郁的竹林和梯田上的茶园之间。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隶:随从。

B.自经丧乱少睡眠 丧乱:战乱,这里指安史之乱。

C.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膏:肥沃。

D.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这里指狗的参差不齐的牙齿。

4.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是少了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绮丽的景色了。)

D.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约束在一间房内,想出去也不能够。)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之作,该诗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怀。

B.《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全集》,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时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D.《满井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宏道,文章描写了作者早春游历满井时的所见所感。

6.根据语境,填写相应的古诗词。(5分)

(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作者发出了“ ”的呼喊。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写路途中山间水畔的优美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

(3)《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清幽恬静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4)《渔家傲》一诗中描写边塞苍凉壮阔景色的诗句是: ,它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齐名。

(5)《浣溪沙》中强调了诗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的诗句是: 。

7.(南宁中考)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 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8.(呼和浩特)你班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2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3分)

(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 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分)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__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____,理由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9~13题。(13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隶而从者( )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3分)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12.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 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 修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3分)

13.文章前面写“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后面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你如何理解这“一忧一乐”?(3分)

(二)(沈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V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⑥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V(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4.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1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V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1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17.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满井游记(节选)

袁宏道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u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用朱自清《春》中的句子描述画线句子所写的景物。(2分)

19.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四) (德州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5分)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

2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3分)

三、写作(50分)

23.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令我们流连忘返,古典华章中的意境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令我们陶醉……让我们相约走进美丽的大自然,陶醉在那广阔而神奇的天地里!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篇8: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富贵不能淫》

1.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3.重点字词

字音

衍(yǎn)丈夫之冠(guàn)淫(yín)

通假字

(1)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

(2)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3)丈夫之冠也(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一词多义

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

之:往之女家(动词,到);妾妇之道(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词类活用

(1)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4.重点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2.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篇9: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22课《愚公移山》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6、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 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 以:凭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扛 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 叩:敲,凿 15、始龀 龀:换牙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心:思想 固:顽固 彻:通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3、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4、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 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 指:古义:直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古义:扛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 陇断:古义:山冈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苦:古义:愁,担心今义: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5、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 面:名作动,面向,面对着

2、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作动,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作状,用箕畚装(土石)

6、一词多义

1、方:(1)方七百里(面积)(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3)方欲行(将要)

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

3、穷:(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2)穷凶极恶(极端)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4、许:(1)杂然相许(赞同)(2)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

5、通:(1)指通豫南(通向)(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政通人和(顺利)(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5)通计一舟(全,整个)

7、理解性填空

1、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初定计划时其家人“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之遗男也“跳往助之”;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笑而止之”。(用原文回答)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8、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文:用箕畚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译文:他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9、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1)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2)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3)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4)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4、鲜明的人物形象:

愚公(他大智若愚,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是一个有远大的抱负,对克服困难有坚定的信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认识的智者形象。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愚者形象。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目光短浅,无所作为而又好为人师,令人可厌可憎。

篇10: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2.重点字词

字音

舜(shùn) 畎(quǎn)亩 胶鬲(gé) 曾益(zēng)拂士(bì)

通假字:

(1)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2)富贵不能淫(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淫乱)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4)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 人恒过(过:犯错误)

一词多义:

(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3)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4)士: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征:征验

5、而后喻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7、国恒亡 恒:常

3.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4.重点内容

一、整体把握: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两部分。第一部分: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二、具体问题:

1、文章讲的是逆境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篇1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

1.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3.重点字词

字音

棘门(jí) 彀弓弩(gòu) 弩(nǔ ) 按辔(pèi)

胄(zhòu) 嗟(jiē) 曩者(nǎng) 被甲( pī)

车骑(jì) 作揖(yī)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词类活用:

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

一词多义

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名词,使者、使臣

使 使人称谢 动词,派遣

军 军细柳 动词,驻军、驻扎

军 上自劳军 名词,军队、守军

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名词,军营

诏 不闻天子之诏 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诏 使使持节诏将军 动词,宣告、告诉

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动词,作为、封为

为 天子为动 介词,被

之 已而之细柳军 动词,往,到……去

之 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之 称善者久之 音节助词,舒缓语气。

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介词,把

以 以备胡 介词,用来、来

以 将以下骑送迎 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以 请以军礼见 动词,用、行

古今异义

将军亚夫持兵揖 兵(古)兵器 ;(今)士兵

将军约 约(古)规定;(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军中闻将军令 闻(古)听从;(今)用鼻子嗅

使人称谢 谢(古)告知;(今)感谢

其将固可袭而虏 固(古)必定;(今)坚固,顽固

4.重点句子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译文: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

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5. 重点内容

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答: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答:正面描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侧面描写:“将军令曰”“将军约”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 ——军纪松弛。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篇12: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感谢信

敬爱的老师:

您好!

这一封信是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感激,若不是老师您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我的语文成绩不可能提上来,更不可能取得如今这样的好成绩,老师,感谢您。

我知道,自从您教我们班的语文来,您就一直特别的关注着我,因为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就是班上垫底,而我的数学成绩次次都是班上第一,偏科到这种程度,不仅老师您对我这种情况感到无奈,我自己也感到无奈。虽然我自己也用心、努力的去学过语文,可是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就不见好,有的时候我也不甘心,为什么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就不行?

我也曾深夜挑灯苦读,在语文上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可是完全没用,在不断的尝试下,有很多次我都想要放弃语文这一个科目,幸好有您,我亲爱的语文老师,若不是有您,我也不敢想象我现在的语文成绩会有多么的糟糕。

您首先是用话语来鼓励我,让我对语文又重新充满信心,再后来,您针对我的实时情况,让我做了很多套试卷,找出了我的问题所在,正是在老师您这样一对一模式的教导下,我的语文才会有所进步。以往我总觉得那些文字枯燥无味,而那些古诗词又晦涩难懂,但是在您的带领下,让我又重新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文字世界,让我知道原来在这个世界里,在这些文字的背后,是那么多的有趣,而我险些就与这个世界失之交臂了。老师,您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如今,我的语文成绩明显的提上来了,老师,您的这份恩情将永远的藏在我的心中。

在此,我祝福老师永远都青春活力,祝福老师受所有人的尊敬与爱戴。

此致

敬礼!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四年级教学计划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四范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作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3-03-2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022-08-1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后进生辅导教学计划2022-12-14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022-07-30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4-05-2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3-10-1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2022-11-2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023-10-29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2023-08-24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计划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