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推荐17篇))由网友“请假装看不见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 制、诏 、玺);
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4.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尚书省(最先拥有实权)、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分散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分割相权
宋初,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扩大。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武举,殿试等。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根本——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直接——胡惟庸案
2.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
二、内阁的创立
1.原因
减轻皇帝沉重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2.形成与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奠基)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正式形成)
明宣宗——票拟 批红 (发展)
明英宗——票拟制度化 (发展)
明神宗——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顶峰)
3.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4.权力
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过程
(1)清初(皇太极): 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
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
(3)雍正: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上传下达)
2.特点
简 速 密
3.职能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
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将诏令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执行
4.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二、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3)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4.局限性:(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2)小国寡民体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等成为政治社会的动荡的隐患。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概念: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背景: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 商贸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影响: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 、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 、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篇2: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1西周的分封制
时间: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
内容:
1、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公在推行分封制中起很大的作用。
2、分封制规定,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这些受分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影响:
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对世界而言)
衰亡: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增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战国末年,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1.2西周的宗法制
与分封制两制相同点:
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里),分封制(外)。
目的:
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受分封的诸侯与卿大夫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
实质:
宗法制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内容:
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之、庶子的后裔称为小宗。
3、由血缘系统,形成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作用(目的):
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在诸侯的领地内,除诸侯嫡长子继承外,还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其他各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下去,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商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消极),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1至高无上的皇权
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内容: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意义:
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内容: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还设立诸卿、中正、廷尉
职位 职务 地位 补充
丞相 帮助皇上处理全国的政事 最高
御史大夫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次于丞相
太尉 负责全国军务 等同丞相 未任命,秦始皇亲自掌权
诸卿 掌管各项具体政务 丞相之下 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中正 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
廷尉 管理刑狱、司法
2.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内容: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加至四十余郡。郡守是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促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者县长,由朝廷任命,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考察,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作用: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评价:
秦朝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秦朝郡县制的管理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地主阶级专制主义统治。
第三课——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3.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
2、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3、汉光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令的权利,使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二、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三、隋朝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四、唐朝
1、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
具体分工为: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隋唐时期,在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史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五、宋朝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长官是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两个机构和称为“二府”。为制约宰相,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作用:削弱宰相的职权,以总揽皇权。
六、元朝
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意义: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记忆表格
朝代 统治机构 补充
汉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唐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置:吏、户、礼、兵、工 称为六部
宋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
元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3.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设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3、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4、东汉末年,州逐渐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逐渐变为州之上的行政实体。
2、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2、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记忆表格
朝代 地方政治制度
汉初 郡国二制并行
东汉末年 州、郡、县
隋初 州、县
唐 道、州、县
宋 州、郡、路
元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评价:(1-5积极作用,6局限性)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郡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4.1宰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内容:
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4.2内阁的创立
内容:
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事务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深感处理全国事务的疲惫,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又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
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万历初年,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但是内阁只是顾问,票拟的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意义:内阁时郡主专制的强化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4.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内容: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由八国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极为后,为销弱旗主的
力,增加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议政会议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由于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会议决定的事,皇帝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上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写成文,经过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员执行。于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篇3: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A。春秋争霸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A。“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清朝的军机处
(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设立军机处
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B、影响: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1、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2、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3、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2)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
4、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相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秦汉: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
宋朝:削弱宰相实权(三省长官没有实权)
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又设军机处
5、秦至清的中央与地方机构
朝代中央机构特点中央机构地方机构
秦传承开创三公九卿郡县制
汉汉承秦制中朝外朝(三公九卿)郡、国并行
隋唐承前启后,有所创新三省六部道州县三级
宋进一步加强二府三司路州县三级
元有新发展一省二院行省制
明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内阁省府县
清达到顶峰设军机处省府县
6、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1)积极作用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注重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三要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于古希腊和罗马。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结构: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结构:
1、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结构:
一、政制发展
1、共和制
(1)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2)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2)君主统治: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了贵族利益。
评价: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对罗马法的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一条线索: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从英国到德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都建立起以议会的设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把握四个重点:一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与联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四是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发展。理解一个重要观点:尽管英、法、美、德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并且议会的权力在不断发展。
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知识结构: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宪章》:给王权设定了界限
2、《权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
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
影响: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从人治走向法治)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1721年,罗伯特R26;沃尔波成为第一任首相
2、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3、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三、民主化趋势:1832年议会改革法,扩大的选举范围,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正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美国的新体制)
知识结构: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的巩固
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知识结构:
一、共和国的建立
1、法国大革命
①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②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2、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9月,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二、政体的曲折发展
1、18,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3、1852年,路易R26;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875年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共和国,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意志的统一之路)
知识结构: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意志境内各地经济连成一体
2、统一的方式:王朝战争
3、统一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4、统一的意义:结束割据局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帝国宪法正式颁布
2、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三、“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1、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
2、198月,魏玛共和国建立(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奋起。五个重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第13课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原因: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中国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清政府的变化
1、权力结构: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2、思想:官员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人祸(外国侵略者及清政府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天灾(自然灾害)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3、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的事件:
1、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2、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3、《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会
评价:进步性(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一没有安定的环境,
最主要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三、天国的衰败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3)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第15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战争爆发的原因
2、爆发及经过
3、影响
4、民族危机的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救亡爱国的运动,有清政府的军事改革、爱国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背景
2、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
3、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4、发动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1、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五四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二、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三、意义(五四精神)
第五单元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权的性质
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
2、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
1、开始
2、结果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第21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线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1、中国一大(中共诞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国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国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南昌起义(建军)、井冈山道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领导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独裁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第六单元
把握一条线索: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从巩固新生政权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设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总之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突出三个重点: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三是“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放台湾问题的意义。理解一个重要观点:政权的巩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祖国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线索:
一、新中国的成
1、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新中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1954年宪法》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规定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线索:
一、十年错误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曲折)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发展)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2、基层民主选举
第24课祖国统一的潮流
线索: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含义)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第七单元
理清一条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把握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及其主要对抗形成“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第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结构:
一、“冷战”的兴起
1、“冷战”兴起的背景
2、“冷战”的表现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兴起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冷战”时期的“热战”
1、朝鲜战争
2、越南战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线索: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过程
3、影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含义及宗旨
4、意义
四、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2、缓和与动荡并存
3、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意义)
第27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时间主要对手外交政策外交活动
50年代
美国
三大政策,一边倒
1、中苏友好
2、独立自主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实践)
60年代苏、美争取两个中间地带
70年代苏三个世界,一条线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霸权主义两个重要转变加强与世界各国及组织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参加各种经济组织(WTO、APEC)
90年代以后霸权主义多边外交
篇4: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4、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
(1)领导阶级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革命性质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专政上台建立“苏维埃”政权(苏俄)。
(3)革命对象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对象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对象是“临时政府”反动统治。
(4)革命影响不同: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倒行逆施,对内镇压工农运动,对外继续参加“一战”。迅速被人民推翻,湮没在历史中。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采取了对外卫国战争、对内巩固政权、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1921年7月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3、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制定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二)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
1、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运动: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告结束。
(3)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2、国共合作
(1)原因:
①中共方面: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②孙中山方面:接受建议,同意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2)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1)在国共两党推动下,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7月北伐。
(2)失败: 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汪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7.15—1937.7.7)
1、中共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1)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1927年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日本大举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又进逼华北。
3、国民党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4、红军长征
(1)原因:
①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②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2)经过: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8月1日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5、西安事变
(1)原因:
①民族危机加深;
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分化。
(2)爆发:1936年12月12日。
(3)中共方针:逼蒋抗日,和平解决
(4)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日本罪行:屠杀中国人民;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1)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1940年发起百团大战。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
(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
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
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3、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①1946、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战爆发。中共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国共谈判: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结束。
②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③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④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国现代史: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1966年);“”时期(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今)。
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新中国成立
(1)筹备会议——政协第一次会议: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形成。
(2)新中国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
(1)主要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2)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确立: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了解““””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三、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1、平反““””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中共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了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4、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四、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①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台湾可保留军队。
②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③确立:
1982年宪法的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①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时间:香港——.7.1
澳门——.12.20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停火;
②80年代以来,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增加;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上达成共识;
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文件;
⑤,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立法维护祖国统一;
⑥12月,两岸真正实现三通。
篇5: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
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日本罪行:屠杀中国人民;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1)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1940年发起百团大战。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
(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
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
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3、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①1946、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战爆发。中共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国共谈判: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结束。
②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③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④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抗战历史故事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白增容、梁廷芳两人中弹受伤后被江水冲入下游后游到岸边而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此处屠杀只有伍长德一人未被焚死,得以逃生。只有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猜你感兴趣的:
1.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
2.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3.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
4.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练习试题
5.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
篇6:高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英美关系
(1)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2)1846年美国从英国手中取得俄勒冈。
(3)18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
(4)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企图与英法争夺战利品。
(5)一战后美国企图凭借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实现统治全世界的野心,同英国力图保持海上霸权,继续扩大殖民地的意图发生矛盾,英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因受英法控制,美国没有参加。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6)一战后许多问题上英美采取相近态度或共同行动。如武装干涉苏俄革命,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
(7)二战爆发后,英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8)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打着反殖民主义旗号,排斥英法势力。英国无力与美抗衡,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
美日关系
(1)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2)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不满,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19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3)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在华利益,美助蒋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败日取胜。
(4)日本投降后,美为扩大在东亚的势力,派军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5)二战后,美国大力在经济上扶植日本,尤其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进入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剧烈,政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双方矛盾加深。
【二】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
(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_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艺人。
篇7: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
(2)表现:
①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流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③城市手工业受沉重打击
④洋行大量增加
⑤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 理人)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3)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企业名字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 福州马尾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矿务局 1878
湖北织布局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3、军事工业性质、特点
性质 封建性企业
特点
(官办企业)
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但企业都是官办
的(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由封建官僚管理。产品
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一个工厂形同一座衙门。
4、民用工业性质、特点
性质 带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特点
(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 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总之,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起了诱导作用。
四、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
2.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期间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五、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
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民国初期)
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原因: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外部条件);
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工业发展也并不顺利
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
状况:发展受挫
原因: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②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状况:获得显著发展(夏天)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以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等措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显著发展。
(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第四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状况:日益萎缩(秋天,困境)
原因:① 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② 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第五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状况:陷入绝境(冬天)
原因:解放战争时期,为内战筹集军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掠夺措施
① 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② 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③ 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
④ 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如何认识?
① 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从实践结果看:《资政新篇》的无法实施;“百日维新”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诸东流
从理论上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实践和理论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②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
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因此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即国家工业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发展生产力(工业化)与变革生产关系(三大改造)同时并举。
二、“一五”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三、三大改造
1、内容
(1)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跟农业相似)
(3)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创举)
2、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遗留了许多问题。
四、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主要内容:
(1)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总任务: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4)经济建设方针: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2、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1958)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前提)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关键)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
(4)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2、 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左”倾思想转为实事求是。
(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2.内容:
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安徽、四川率先实行——1978年底11届3中全会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1982年,中央认为“双包”责任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从此全国推广。
3.作用:(1)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八、讲述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都不高,企业缺乏活力。
2.内容:
① 大致经历两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现在)。
②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一是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企业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九、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史实:
①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江苏的连云港和南通)
③ 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⑤ 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十、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1.主要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百年不动摇
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十一、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 过程:
①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目标具体化、系统化。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③ ,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到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 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2.意义: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怎么学好高中历史呢?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以下的几点是必须要记住的,如果你死记硬背的话,需要浪费多少时间!
1、时间,一定要有时间概念,历史最基础的就是时间。
例如:五四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南昌起义、红军长征、二战、三大改造等重要大事件,一提到这些,你就要立刻反应出来他们的发生时间与结束时间。
2、结构,就是知识的归类与总结,也可以说是书上的模块。
例如:古代商业的发展过程、英法美资本主义政治确立相同与不同之处,中国近代化道路,技术到制度到思想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思想对比,这都需要总结需要联系很多课的知识点,也是考试最容易材料放在一起考察的地方。
3、对一个事件的整体把握性。以宗教改革为例,它的背景是什么?它的主要改革提倡内容是什么?它对后来有什么影响等等。
如果你还是找不到学习历史的方向,小编建议你培养一种历史感。可以从多读书、读好书开始。读历史书时可以和其他学科的书进行对照阅读。所有的学科发展的轨迹就是它们的历史——所有的理论观察和实验的演变,所有的学术争论,所有划时代创新的迸发,都是历史本身。在读的时候,不能一维地读,而是刻意地去立体地、带着方向感和时间感地去理解文本。
再来说说历史的大题。例如高考历史最喜欢考的就是变化,不是考时代大背景变化下某个东西的巨变或产生,就是同一背景下某个东西的演变。
历史奇闻趣事
【1】
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带领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后又做英国公使的翻译,代表英国和恭亲王谈判,百般刁难。恭王怒道:“你等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甘做汉奸!”龚半伦曰:“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奸,我却看你是国贼。”
【2】
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一、蔡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二、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三、卓文君,汉代才女,与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四、上官婉儿,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奴。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当时的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
【3】
元宵节赏灯来历。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4】
清代的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中有令,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但是慈禧太后嘴馋,又不能不吃羊肉。于是又下令,管“羊肉”叫“福肉”“寿肉”。
【5】
黄忠60岁跟刘备混,德川家康70打天下,姜子牙80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年轻人,你说你急神马急?盖茨39岁成世界首富,陈天桥31成中国首富,孙中山28岁创办兴中会,孙权19岁据江东,丁俊晖15岁拿世界冠军,康熙6岁登基当皇帝,贝多芬4岁就能作曲。
【6】
【苏东坡】与妻子王弗感情极好,可惜“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恩爱夫妻难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殂谢了。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与苏轼同甘苦、共患难。闰之去世时,苏轼痛断肝肠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爱妾朝云对他不离不弃,称“敏而好义”,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
【7】
【被熊挠死的王】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天生勇力过人,不爱金银美女就爱跟熊打架。在自己的封地里有一个很大的熊苑,里面豢养着棕熊,灰熊,黑熊,马来熊,白熊……刘胥成天琢磨怎么跟熊掐架,为此请了老师。隔三差五的,进熊苑比拼一番,不过英雄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一天遇着只厉害熊,被活生生给挠死了。
篇8: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年8-10月)
(1)国共重庆谈判的原因:
国民党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二是蒋介石尚未完成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
共产党方面: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2)重庆谈判结果:签订《双十协定》(主要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3)重庆谈判的意义: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扩大了影响。国民党如果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就陷于被动地位。
3、政协会议的召开(1946年)和通过的决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二、内战爆发和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夏2、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展开运动战,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
1、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
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发起进攻的条件。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
(1)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2)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和谈
2、渡江战役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思想意义:
篇9: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和基本矛盾也日益暴露:劳资间阶级矛盾尖锐,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2)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法英德工人运动——阶级基础
(4)马克思、恩格斯所作的努力——主观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课本85页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第二帝国被推翻,第三共和国建立,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巴黎人民起义
2、巴黎公社的性质:无产阶级专政
3、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4、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
(1)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乘胜追击,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2)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3)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然是符合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巴黎公社具有偶然性)
5、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篇1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一、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
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独尊、至上、世袭。根本特征:至高无上。本质:君主专制。皇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因此皇帝个人的品行和执政能力决定了王朝的稳定和兴衰。
2、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丞相的职责:(略)
根源:制度本身。
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弥补这是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汉代:中外朝的形成
原因:卿相的无能;为了抑制丞相的权利。
结果:中朝成为了决策机构,外朝变为执行机构;丞相权利受到削弱。
中外朝的出现:是君主专制本质的反映。
4、唐代:三省六部制
出现于隋,完善于唐。
评价: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特点);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唐代社会繁盛的政治保障。
5、宋代:
措施:设副相、枢密使、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政权,确保君权的独断地位。
评价: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也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监察制度:
1、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使。
汉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
唐朝:御史台;(4)宋朝:提点刑狱司。(5)元朝:御史台。
2、评价:
积极: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局限: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识拓展:刺史制度的特点:以轻制重(以小制大)。
三、选官制度:
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
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
世袭。
2、察举制:
开始于秦朝;完善于西汉;衰落于东汉。
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方式: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的制度。
途径:征召、举荐等。
特点: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
3、九品中正制:
开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隋唐。
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
特点:世袭,等级森严。
4、科举制:
开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依据:文学才能。
评价:
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四、地方行政制度
1、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汉: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
唐代:道、州、县。
宋代:路、州、县。
元代:
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
评价: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承宣布使司、府、县。
清代:省、道、府、县。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趋势:
五、拓展与补充
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各自职责: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上书省(执行)。
2、宋代“二府”:即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
篇11: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
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1、确立和发展的历程:
(1)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共并肩战斗(基础)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标志着初步建立)
(3)1954年以后: 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4)1956年以后: 八字方针和爱国统一战线(发展)
(5)1982年: 十六字方针和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完善)
2、政协的性质:统一战线
3、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4年 一届人大召开前还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4、我国实行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因:
(1)历史原因: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共并肩合作战斗
(2)现实原因:有利于团结、统一;有利扩大民主;有利于科学、民主执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廉政建设
5、特点:
(1)前提: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共领导为前提
(2)目标: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
(3)关系: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共同参加国家政权和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
(4)地位:各民主党派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思想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
(1)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1949年9月 北平
(2) 大会主要内容:筹备新中国的成立
选举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通过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确定了: 国都 国旗 国歌 纪年法
(3) 大会的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4)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至1954年9月)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
1、背景:(1)民主政治是中共一贯的政治追求和主张,是长期探索的结果。
(2)建国后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展开。
2、确立: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1954年9月)
(1) 一届人大的主要内容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了: 新一届国家领导机构
(2) 一届人大的意义
3、比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什么?
《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原则是人民民主和新民主主义。
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原则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还没有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因此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展开,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取代了私有制,剥削阶级经过改造,阶级差别也逐渐消失。因此,《共同纲领》中的新民主主义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在1954年宪法中改为社会主义。)
4、思考: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不同特点?
西方:政党竞争,分权与制衡原则。
我国: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集中原则。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
1、定义:课本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风俗和习惯存在差异;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教育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别。
3、我国的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4、意义:
5、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篇1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 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2)具体原因:
l 对党和国家及国际形势做出的错误判断
l 被林彪和江青集团所利用
l 国家政治生活不正常,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
l 人们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观念
2、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1) 红卫兵运动对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
l 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公民基本权利及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
l 刘少奇冤案
(2)造反派全面夺权对民主和法制的空前践踏及危害
l “一月风暴”上海夺权和全面夺权——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l 造反派之间的激烈争斗、武斗——加剧了社会混乱,生产、生活得不到基本保证,
社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l 全国人大无法正常召开——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民主政治权力
l “砸烂公检法”——严重破坏法制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
1、民主法制恢复发展的历史条件
(1)的深刻历史教训(社会条件)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和平反冤假错案(政治条件)
2、全面立法与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各项法律的制订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制度化、法律化
1、重新召开“两会”: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
2、“十六字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3、《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选举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
篇1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产生此方针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又有改动,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③它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有
①中苏等17个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参加万隆会议
2.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3.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会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篇14: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客观条件
①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②沙皇专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③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④国际环境有利于革命。
(2)主观条件
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②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的正确领导
③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罗曼诺夫王朝)
(2)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列宁提出:下一阶段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即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3、“七月事件”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表明无产阶级企图和平过渡和夺取政权是不可能的。
4、十月起义
(1)19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先后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成立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
概括: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1)世界意义(2)对俄国的意义(3)思想意义
篇15: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什么是“一国两制”?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由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
(2)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
(3)1984年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1)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二、港澳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1、香港的回归
(1)中英谈判和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2)香港的回归
2、澳门的回归
(1)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澳门的回归
3、港澳回归的意义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海峡两岸隔绝敌对状态的结束
(1)中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 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两岸的和缓与交流
(2)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1)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
(2)汪辜会谈,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
3、“胡连会”(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关注台湾问题
(1)现状:一方面,中共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积极促进两岸的和缓与交流。另一方面: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成为阻碍祖国统一的两大因素。
(2)我国政府的措施和立场
措施:大陆方面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一直为两岸的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作努力。
立场:针对“台独”,我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国家统一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篇16: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复杂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
篇17: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一.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推荐17篇)】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23-11-12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2023-07-23
高一历史的教学计划2022-08-27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2023-02-11
高二历史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2023-10-30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2-08-06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总结2023-01-15
历史教学计划高一2023-03-28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3-04-26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