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主持人开场白(推荐14篇)由网友“山间初识面”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技术交底主持人开场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技术交底工作的管理,使其更好地指导生产,根据生产组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技术交底是一项极其严肃和重要的技术工作。它可以使相关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所承担的生产项目的特点、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材料要求、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条技术交底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验评标准、上级技术指导文件和企业标准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支持性文件。
(二)、根据工程特点及时编制,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
(三)、要注重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与安全事故的环节,及时提出防治措施和整改措施。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承揽的所有施工项目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分公司(厂)、车间、项目部。
第三章术语
第四条施工技术交底:项目施工过程中,在整个项目开工前,由主管技术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底。技术交底是企业开展生产工作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生产项目的特点、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严格贯彻技术交底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和管理,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同时避免技术、质量、安全、环境等事故的发生。施工技术交底应包含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质量措施、安全环保措施和文明施工、项目管理要求等内容,它是由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部门和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共同参与的一项生产管理活动。各项技术交底记录也是档案资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四章职责
第五条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公司层级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负责协调解决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技术管理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技术交底制度建立、监督检查和总结考核等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公司级施工技术交底。具体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施工方法,专项施工方案、关键性的施工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施工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案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七条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级施工技术交底中质量管理要求的交底,监督检查各级施工技术交底中质量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第八条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级施工技术交底中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要求的交底,监督检查各级施工技术交底中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第九条分公司(厂)、车间、项目部:负责技术交底工作的实施。
第五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十条技术交底必须符合产品制造、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应规定。同时也应符合各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定、准则以及所在省(市)区地方性的具体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第十一条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标准,施工企业制定的企业内部标准,并在技术交底时应认真贯彻实施。
第十二条技术交底应符合设计图纸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当设计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高于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应要求时,应作更为详细的交底和说明。
第十三条技术交底应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领导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技术交底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
第十五条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其技术交底深度与详细的程度不同,也就是说对不同人员其交底内容深度和说明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第十六条技术交底应全面、明确,并突出要点;应详细说明怎么做,执行什么标准,其技术要求如何,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应分项具体说明,不能含糊其词。
第十七条在施工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进行详细的交底。
第十八条技术交底联络单中应明确填写工程名称、设备可追溯号、施工单位、图纸编号以及受控状态等内容。
第十九条技术交底联络单应详细、清楚的填写需交底的工序或施工内容,执行标准以及施工要求。
第二十条技术交底中有特殊过程的,必须明确特殊过程的详细参数,并要求施工人员认真填写。
篇2: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技术交底的目的,一是使参加组织施工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业务主管人员、作业班组明确所担的生产任务或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二是明确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之间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图纸综合会审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十三条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接受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资料是工程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第二十四条技术交底应根据生产任务情况和施工需要,分别由项目总工程师、专业技术主管人员向各业务主管部门(或人员)及承担生产任务的车间(项目部)领导进行技术交底,再由各业务主管部门(或人员)分别向班组长进行专业交底,然后由班组长向施工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
各级交底要实行施工前交底、施工过程中指导检查、工后讲评,重点要将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防范措施讲清讲透,并随时检查实施情况。
篇3:技术交底会议纪要
建设项目名称:
20xx年桐乡市县道大中修工程、湖盐线路面整治工程、20xx年桐乡市乡道危桥改造工程。
会议开始时间:
20xx年6月7日上午9:30。
会议主持人:
会议由俞段长主持。
会议参加单位:
桐乡市公路管理段、xx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xx梁工程队、桐xx有限公司、xx有限责任公司、xx有限公司、浙xx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
会议参加人员附后。
会议地点:
桐乡市公路管理段会议室
一、桥梁改造工程设计技术交底
第一合同段
1.俞众线K5+962浪桥,桥侧边加宽。
2.河含线K0+520车字桥,两个桥台都利用,北引道保留,南引道改坡。
第二合同段
1.留良支线K0+920人民桥,老桥拆除。
2.羔石线K4+315才丁木桥,老桥拆除,跨径加大。
3.桥梁钢板焊接,钢板由厂家生产。
二、路面工程设技技术交底
(一)路面工程施工放样时,中桩位置顺着老路,基本上保持平面位置不变动。
(二).路面工程现场病害调查并处理好后再新做路面结构层补强施工。
沥清砼路面几种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案
1.纵横向裂缝:先用沥青灌缝,凿除或刨除10CM后铺玻纤网并洒布粘层油,回填AC-25型沥青砼。
2.网裂、波浪、凹陷:应凿除或刨除面层10CM厚度范围的沥青砼,以及松散的部分基层材料,在原基层顶面布设T010/140型浸渍沥青长丝无纺布,基层用水泥稳定碎石补强,厚度不小于15CM。基层顶面铺设玻纤网并洒布透层油,回填AC-25型沥青砼。
3.湖盐线K42+720~K43+160段全部病害处理完成后,喷洒热沥青后紧跟着铺设列克路用防裂布,再统一加铺6CM厚AC-13型沥青砼。
4.对于拉坡后,厚度不足处,加铺AC25型沥清砼。对小于6CM,铣刨处理后,铺AC13型沥青砼。
5.不同的厚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
6.裂缝处有翻浆时,必须挖除换填处理。弹簧处也要换填处理。
7.承包人提出AC13铺6CM是否会强度不足,设计代表解释是主要考虑防止面层渗水,维持原设计不变。
8.经过老路弯沉值较大采取补强加铺措施,顺着老路补强。
9.横坡顺着老路,要求路面横坡度不小于1%。当原老路路面的横坡度小于1%时,要进行调整。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方案
1.纵坡:⑴.考虑路面结构层厚度要求。⑵考虑路面平整度要求。
2.水泥砼路面施工基本保持厚度不变,纵向凹陷处,模板接头处要考虑平整度合格,凹陷处超过7CM以上者采取填宕渣,7CM以下者填与路面同标号的混凝土。
3.桥头沉降一般处理,下挖15CM,底层铺钢筋,浇15CM混凝土,钢筋网布置按补充设计。
(三)、另外业主要求:
1.要求监理工程师最迟于6月15号要发布开工令。
2.要求施工单位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施工中做好安全记录台帐,安全资料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工程施工应注意避开上下班等交通高峰期,应在施工路段及桥台树立安全警告、警示、导向、减速等标志牌、悬挂安全标语和彩带等,设立交通安全指挥员,夜间设置防雾警示灯。在施工中,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要追究项目经理的刑事责任。
3.工期尽量往前赶,路面工程工期要求10月底以前完工,桥梁工程要求9月底以前完工。
4.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一次成优,优良率达100%。水泥砼拌和机要使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和。把好材料试验试关,做好经常性材料抽检检查。在施工中抽查到一次不合格者要进行处罚。
5.桥梁改造工程名称在以后的资料中,使用“20xx年桐乡市乡道危桥改造工程”。
6.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和验收按照交通部最新版本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7.各个施工单位要尽快办理好工程保险。
8.各相关单位请做好通讯录上报,便于工作联系。
篇4:技术交底会议纪要
编号:
××××年××月××日,由总工程师×××主持,项目部安质、工程部全体、各部室负责人参加,在项目部会议室组织了临潼制梁场总体技术交底,现纪要如下:
一、工程概况
二、箱梁采用的技术标准
三、箱梁预制施工方案
预制场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概述、生产工期安排、梁场建设思路、模板方案、钢筋加工、高性能混凝土方案、预应力施工方案、孔道压浆、封锚、箱梁架设、制梁关键技术措施
四、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五、质量目标体系及措施
具体内容见作业交底书。
参加人员:××× ××× ××× ××× ××× ××× ××× ××× ××× ××× ××× ××× ××× ××× ×××
二零××年××月××日
篇5:焊接技术交底
焊接技术交底
二、焊前准备 1、焊接施工程序
图1焊接施工程序
2、焊前的技术准备和焊接工艺评定的选定
2.1将审批合格的焊接工艺卡下发施工班组以指导和规范焊接施工。 2.2根据焊接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编制每日焊接工作记录表。
三、焊接材料的选定
3.1焊材的选用
根据焊接接头的种类和规格,并结合相关规范和选定的焊接工艺评定选择焊材,具体焊材选用如表1所示:
表2焊材选用表
3.2焊条的烘干
焊条的烘干参数一般以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为准,没有特殊要求的按表3所示
表3焊材烘干参数表
四、焊接注意事项 4.1管子表面
1) 预备对接管子时,开焊前,应把管子表面可能影响焊接操作的漆、锈、锈屑、脏物和其他杂物清除。真正施焊前,可以采用业主同意的任何合适的方法,彻底清洁管端坡口。
2) 每根管管端内表面上至少 19mm( 3/4 in.)范围内,所有漆、锈、锈屑、脏
物和其他外来物质在布管组对前,都应用机械抛光。
3) 当管子与管子或管子与法兰焊接时,焊接区应至少有 25.4mm (1 in.)的宽带无外来杂物。
4.2管道切割
1) 管子要切割成段时,如果可能,应用机械方法切割。
2) 将与法兰连接的无论是工厂还是现场制作的管端,都必须切割准确并且为直角。
3) 长度小于 500mm 或小于管外径(取较大)的管段不得使用。 4.3坡口形式和尺寸的选择
为保证施工质量,现场管道坡口采用机械加工和火焰切割的制作方法,对管端进行再次切割或修整,确保管子的正确组对和间隙。 4.4 坡口加工应平整,组对前无裂纹、分层和夹渣等缺陷。
4.5焊接前,要对损伤的管子进行修复,如果不能修补,管子应当割掉重开坡口。 4.6管子切口质量须符合下列要求:
――切口表面须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小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坡口形式和尺寸的选择与焊接方法有关,并应考虑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避免产生缺陷、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有利于焊接防护、焊工操作方便等因素,结合现场实际,各类材质管道的坡口形式和尺寸选用如表4所示。
表4坡口形式和尺寸选用表
五、焊接工艺
5.1.1管道组对应使内壁平齐,其错边量不应超过管道壁厚的10%,且不大于1
mm。
5.1.2对口间隙和错边量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参与组对的焊工和质量检查员必须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施焊。
5.1.3与母材焊接的工、卡具材质与母材相同或同一类别号,并采用与正式管道同样的焊接工艺焊接。拆除工、卡具时不得损伤母材,拆除后将残余焊疤打磨修整至与母材齐平,打磨后并做渗透检测,按JB/T4730.4-标准评定I合格。不锈钢零部件组对时,不得在其表面使用碳钢工、卡具,当不可避免时,要采用无氯塑料布隔离,半成品存放时也要注意采用同样方法与碳素钢隔离,防止其腐蚀。
5.1.4壁厚不同的管道组成件组对,当管子的内壁差或外壁差壁厚差大于2mm时,
图2 不同壁厚管子和管件加工要求
5.1.5 定位焊应采用和根部焊道等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由合格焊工施焊,定位焊缝长度为10~15mm,且厚度不超过壁厚的2/3,定位焊缝基本均匀分布,保证在正式焊接过程中接头不致开裂,正式焊接前,焊工应对定位焊缝进行检查,发现缺陷时应及时处理,合格后方可焊接;
5.1.6 当采用工卡具组对,且工卡具与母材焊接时,工卡具材料要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
5.1.7 工卡具拆除应在热处理或试压前进行,用火焰切割或砂轮割除,不得用敲打法去除。
5.1.8管子对口时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100mm时,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网的10,允许偏差≯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允许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15,且不大于2mm,但全长允许偏差为10mm。
5.1.9直缝或螺旋焊缝错开间距不应小于100mm;
5.1.10禁止用强力对口和热膨胀法对口,以防引起附加应力。
5.1.11管台和承插口焊接型式见图3和图4,马鞍口和承插焊法兰焊接型式见图5和图6。
图3 管台连接型式简图 图4 承插口焊接型式简图
m=3.2mm或0.5倍的支管公称壁厚,取最小值 g=2-3mm
图5 马鞍口焊接型式简图 图6 承插焊法兰焊接形式简图 六、焊接工艺 6.1焊接方法的确定
本次管线焊接对于DN<50,且壁厚<5mm的管线采用全氩弧焊(GTAW);DN≥ 50,且壁厚≥3.5mm或壁厚≥5mm(管径不限)的管线采用氩电联焊(GTAW/SMAW),即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相接合的焊接工艺。 6.2焊前预热
6.2.1 当焊接环境温度低于下列温度时,应采取措施将焊接周边1米范围内的环境温度加热至0℃以上并根据壁厚范围将焊缝预热到规定温度后再焊接;否则不允许施焊:
a、非合金钢焊接时环境温度低于-20℃; b、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环境温度低于-5℃;
6.2.2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对于碳钢和其它不要求预热的管线在始焊位置100mm的区域内预热至10℃以上。整个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均不得小于预热温度。
6.2.3所有焊前预热均采用火焰进行预热。用火焰加热时,火焰不应直接触及焊道坡口。预热升温应缓慢而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预热温度的测量,宜采用红外线测温仪,测点应均匀分布。
6.2.4预热范围应以对口中心线为基准两侧不小于焊接厚度的3倍且各不小于100mm的区域。加热区以外的100mm以外的范围内,应予以保温。
6.2.5 预热温度宜在距对口中心50mm-100mm范围内进行测量,测量点应根据焊件情况均匀分布。 6.3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见下表,具体详见附件《焊接工艺规程》。
表5焊接工艺参数:
6.4焊接工艺要点 6.4.1 一般工艺要求
6.4.1.1 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不得施焊:
a) 焊条电弧焊时风速大于8m/s;
b) 氩弧焊时风速大于2m/s; c) 相对湿度大于90%; d)下雨或下雪;
e)焊件温度低于-20℃。
6.4.1.2 承插焊缝至少焊接两遍,并满足技术文件、标准规范的要求。 6.4.1.3 注意引弧和收弧质量,引弧时采用回焊引弧法,收弧时要填满弧坑,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相互错开。
6.4.1.4 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或试验电流,焊件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等缺陷。 6.4.1.5 多层焊时各层、道之间的接头相互错开30mm-50mm,接弧处保证熔合。 6.3.1.6 管道上被补强圈或支座垫板覆盖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检测合格后方可覆盖。
6.4.1.7 与阀门对接的焊缝施焊时,阀门要始终处于开启状态。
6.4.1.8 电焊把线及地线应绝缘良好,以防把线拖动时产生火花击伤管道表面。 6.4.1.9 氩气纯度不低于99.99%。
6.4.1.10焊丝使用前应进行清理,去除油、锈等污物。
6.4.1.11 焊接大管径焊口时,采用两人分两个半圆同时施焊,对于长焊缝采用分段退步焊,以控制焊接变形。
6.4.1.12 管道焊缝焊接应在保证在焊接工艺卡规定的范围内,在保证焊透和熔合良好的`前提下,采用小电流、短电弧、快速焊和多层多道焊工艺,并控制焊接层间温度。
6.4.1.13 除焊接工艺有特殊要求外,每条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如因故被迫中断,应采取防裂措施。再焊时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施焊。 6.4.1.14 多层焊接时,每焊完一层必须彻底清除熔渣,并对焊缝进行目视检查,确认无缺陷时,再进行焊接,对于不锈钢而言,要待焊缝冷却后,再焊接下一层焊道;
6.4.1.15 严禁在坡口以外的部位引弧,接地线应与焊件紧密连接,防止母材被电弧擦伤;被电弧擦伤的目材要及时修磨处理。
6.4.1.16 除工艺或检验要求需分次焊接以外,每条焊缝宜一次连续焊完,当因故中断焊接时,焊接前应检查焊层表面,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6.4.1.17每天工作结束后,在管道的开口端都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小动物、爬虫等进入管道。管端阻塞物应等到开始工作再拿开。对死口、长管段的两端都应设夜间临时盲板。
6.5碳钢、低合金钢管道焊接
本工程中工艺管道所用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管道材质主要有
20#,L245NS,Q345D该类材料焊接性能良好,在正确的焊接工艺保证下,可以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施工中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6.5. 1控制焊接线能量在18~30kJ/cm范围内,因为焊接线能量过大,焊缝接头热影响区晶粒会粗大,引起组织脆化,同时过大的线能量也会导致焊接变形量过大。
6.5. 2施焊时采用短弧,以保证电弧稳定并加强对熔池的保护。 6.5. 3定位焊应采用作为焊缝组成部分的定位焊缝。
6.5. 4打底时从两定位焊缝中间起焊,采用小摆动操作,确保两侧熔合良好,背面成形高度保证在1~2mm之间。
6.5. 5当使用手工电弧焊填充及盖面时,焊道采用小摆动操作,层间清理要彻底。
七、焊接检验
7.1检验焊接接头前,专职质检员应按检验方法的要求,要求班组对焊接接头的表面进行相应处理,清除表面熔渣,飞溅和其它污物。
7.2 焊缝外观应成型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边缘2mm为宜。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外形应平缓过渡。 7.3 焊接接头表面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7.3.1 不得有裂纹、未熔和、气孔、加渣、飞溅存在;
7.3.2 设计温度低于-29℃的管道、不锈钢和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管道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现象;其他材质管道焊缝咬边深度不应大于0.5mm,连续咬边长度不应大于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大于该焊缝全长的10%; 7.3.3 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缝余高△h应符合下列要求: 7.3.3.1 100%射线检测焊接接头,其△h≤1+0.1b1 ,且不大于2mm; 7.3.3.2 其余的焊接接头,△h≤1+0.2b1 ,且不大于3mm;
注:b1为焊接接头组对后坡口的最大宽度,mm。 八、质量保证措施
1、焊接环境管理
1.1为保证焊接质量,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除选用技术水平高的焊工外,还必须加强焊接气象管理,改善施焊环境条件。为此,在施工现场配备干湿温度计,并做好相应记录。
1.2当施焊环境湿度大于90%、焊条电弧焊风速超过8m/s、氩弧焊风速超过2m/s、雨天或雪天、环境温度低于0℃时,尽量避免焊接,必须焊接时现场采取以下措施:在预制阶段,可以采用制作的独立防风棚档风。同时对管道接口处用无氯塑料布(活动口)或水溶纸(固定口)封堵,防止穿膛风。
焊接区域局部防风棚
图10 防风保温棚
2、焊接管理制度
2.1所有与工程焊接有关的工作应严格执行焊接施工方案的规定,如有违反,造成质量事故者,将追究相关责任。
2.2焊工应按照图纸规定的焊接位置、焊脚高度施焊,焊缝外形偏差应符合本焊接施工方案的规定。当不能确定焊接的相关要求时,必须及时向技术人员询问。 2.3焊工施焊过程中发现焊接裂纹,必须立即向焊接工程师或质检工程师报告,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焊。
篇6:粉刷技术交底
粉刷技术交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交底时间: 年 月 日
交底内容: 一、图纸设计要求; 1、12厚1:3防水水泥砂浆粉平压光后拉细毛, 2、凡挑沿口、阳台口、屋面构架梁、突出墙面水平线条、雨蓬、外墙门窗顶等均应粉滴水线条。
3、楼层墙面在不同材料交接处用钢丝网粘贴。 二、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抹灰部件的主体均已检查合格。 2、抹灰用的脚手架应已先搭设到位,架子离墙面200―250L,搭好脚手板防止落灰在地面造成浪费。 3、将混凝土墙面等表面凸出的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把外露的钢筋头及铅丝头等清除干净。 4、对于砖墙应在抹灰前两天浇水湿透。 (二)材料要求 1、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2、中砂。 (三)工器具 刮杠、抹子、托灰板、靠尺、方尺、阴阳角撸子、尺杆、卡子等。 三、工艺流程 砼构造孔洞打泡沫膨胀剂-基层处理―做灰饼―冲筋-阳角做附角―交接处用钢丝粘贴―墙面浇水―砼面毛化处理―抹底层灰, 四、操作工艺 1、外墙面砼构造部位的螺杆孔洞及外架的孔洞应全部用泡沫膨胀剂填饱满。 2、基层处理:基础面要清除杂物、灰尘、将混凝土墙面等表面凸出的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大于50×50×50L的孔洞用C20细石砼分层填补密实饱满,把外露的钢筋头及铅丝头等清除干净。 3、做灰饼:在墙面的四周用1:3水泥砂浆,做成40*40L的灰饼,依次上下左右在同一平面上,其灰饼间距为1.2―1.5M,做灰饼前应先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及垂直度,在确定灰饼的.厚度,灰饼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冲筋:在上下两灰饼之间抹成竖向长条如柱状的灰浆带,上至墙顶,下至基础面,抹成一 条底宽60L、面宽50L的表面与灰饼面平的砂浆带。 5、阳角做附角:外墙及构件的阳角上至墙顶或构件顶、下至基础面做成俯角与灰饼面平的砂浆带。 6、交接处用钢丝粘贴:墙面在不同材料交接处用钢丝网粘贴,其钢丝网与接缝每边应不小于200L。 7、墙面浇水:在抹底灰前墙面应提前两天浇水湿透,每天浇水应不少于两遍, 8、砼面毛化处理:用砼界面剂或108胶水和水泥拌成素水泥浆,在墙面砼抹至3―5L厚,在其终凝前拉毛, 9、抹底灰:在以上操作工艺都全部到位后,用1:2防水水泥砂浆打底刮糙,厚度为12L,底糙要求平整、光洁在水泥砂浆终凝前拉细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五、立面门窗边抹灰时应根据设计图纸上所标注的洞口尺寸每边抹灰厚度为10L,例如: 1518、抹灰成型后窗宽为1500L、高为1800L,洞口净尺寸及横平竖直应严格控制,避免门窗框安装时无法安装造成返工。 六、质量要求: (一)、主控项目 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浇水湿透, 2、抹灰所用的材料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的凝固时间和安定性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30L时,应粘贴加强网,加强网与粉刷技术交底个别基层的搭接宽度不小于200L, 4、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必须黏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5、表面应清洁,接槎平整,颜色均匀一致,细毛垂直均匀,分格缝、灰线条及滴水线条应清晰美观顺直平整,滴水线条应内高外低,线槽的宽度和深度为10L,凸出墙面的线条大小一致 6、表面及阴阳角的平整度、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7、由于本工序外墙有保温的部分只要求底层抹灰,其质量要求必须一次到位。 (二)、允许偏差项目 1、立面垂直度5L, 2、表面平整度4L, 3、阴阳角方正4L, 4、滴水线条顺直3L,
七、现场管理: 1、进入现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项目部及公司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熟悉操作程序及质量要求。 2、按计划拌用材料,(特别是素水泥浆和水泥浆在搅拌后4小时内必须用完)严禁浪费材料。 3、保证现场的清洁卫生及操作面上的落底灰、下班前必须清理干净用完。
篇7: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为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作如下安全交底:
1. 塔吊电梯立之前必须有土建单位提供基础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基础承载力应大于150KPa,并有技术部门审批方案;
2. 塔吊、电梯在拆立前由生产副经理和安全技术组织拆装人员进行交底和注意事项;
3. 本机组人员必须在场、同时当面交待本机械电气设备使用情况;
4. 拆立人员必须了解塔机性能、安装程序、各部件位置和正确吊点;
5. 合理安排拆立人员,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6. 拆立过程中要统一指挥,一切程序都必须通过指挥实施;
7. 拆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额带,锁好带扣,高空作业人员等高(2米以上)作业时必须系合格的安全带,系挂牢固,高挂低用,穿防滑鞋,以防高空坠落;
8. 安装前要对结构检查有无变形、开焊、裂纹、破损;连接螺栓和拧紧力矩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拆卸前要对机械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问题,确认后才能进行拆卸;
9. 检查钢丝绳规格是否正确达到报废标准,润滑系统是否良好;
10. 要检查各限位是否灵敏可靠安全,开关是否灵敏可靠,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1. 拆卸由上往下按技术要求进行拆卸,不得违章作业;
12. 拆立塔吊、电梯要设立安全区域,并派专人监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13. 拆立人员必须按照塔吊电梯说明书和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拆立,不准随便更改;
14. 在拆立吊运过程中,要选好吊物的中心,吊索正确挂在吊点上,要确保安全;
15. 拆立改塔时,严禁只安装一个臂或只拆一个臂就中断作业;
16. 塔吊顶升前,先检查液压系统有无泄漏,标准节有无变形和开焊,型号是否正确,检查电缆长度和有无破损,并进行试顶,确保顶升平稳和安全;
17. 顶升过程中,要求按顶升工艺进行,各部销子安装正确,开口销打开,注意查看支承轮间隙是否一致;
18. 顶升塔吊作业4级风不得进行顶升,顶升过程中不得转臂,并将回转左右打眼固定;
19. 塔吊附着锚固之前检查框架、锚杆等是否有开焊、变形和裂缝现象,锚杆长度和结构形式是否符合附着要求;
20. 附着后检查塔身锚固框架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检查塔身与锚固框架是否固定牢靠,框架、锚杆、墙板、螺栓、销轴是否齐全正确可靠,垫铁、楔块等零部件是否安全;
21. 附着连接方式及紧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2. 最高附着点以下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4‰;
23. 锚固点以上塔机自由高度不得大于规定要求;
24. 拆立人员必须服从队长指挥和安全人员监督,如有违章作业或违反操作规程要立即制止;
25. 禁止酒后作业和打闹,拆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6. 立塔完毕后,必须由拆立负责人重新对各个部位检查一遍,安装是否正确,并做好记录;
27. 安全员要坚守岗位,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有权停止其工作,认真施行职责;
28. 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不合格者,不准进行当天高空作业,
在施工作业时首先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施工;认真做好工完场清,搞好文明施工。
篇8:交底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技术交底工作的管理,使其更好地指导生产,根据生产组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技术交底是一项极其严肃和重要的技术工作。它可以使相关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所承担的生产项目的特点、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材料要求、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条技术交底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验评标准、上级技术指导文件和企业标准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支持性文件。
(二)、根据工程特点及时编制,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
(三)、要注重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与安全事故的环节,及时提出防治措施和整改措施。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承揽的所有施工项目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分公司(厂)、车间、项目部。
第三章术语
第四条施工技术交底:项目施工过程中,在整个项目开工前,由主管技术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底。技术交底是企业开展生产工作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生产项目的特点、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严格贯彻技术交底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和管理,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同时避免技术、质量、安全、环境等事故的发生。施工技术交底应包含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质量措施、安全环保措施和文明施工、项目管理要求等内容,它是由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部门和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共同参与的一项生产管理活动。各项技术交底记录也是档案资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四章职责
第五条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公司层级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负责协调解决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技术管理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技术交底制度建立、监督检查和总结考核等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公司级施工技术交底。具体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施工方法,专项施工方案、关键性的施工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施工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案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七条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级施工技术交底中质量管理要求的交底,监督检查各级施工技术交底中质量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第八条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级施工技术交底中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要求的交底,监督检查各级施工技术交底中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第九条分公司(厂)、车间、项目部:负责技术交底工作的实施。
第五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十条技术交底必须符合产品制造、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应规定。同时也应符合各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定、准则以及所在省(市)区地方性的具体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第十一条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标准,施工企业制定的企业内部标准,并在技术交底时应认真贯彻实施。
第十二条技术交底应符合设计图纸中的各项技术要求,特别是当设计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高于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应要求时,应作更为详细的交底和说明。
第十三条技术交底应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领导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技术交底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
第十五条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其技术交底深度与详细的程度不同,也就是说对不同人员其交底内容深度和说明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第十六条技术交底应全面、明确,并突出要点;应详细说明怎么做,执行什么标准,其技术要求如何,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应分项具体说明,不能含糊其词。
第十七条在施工中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进行详细的交底。
第十八条技术交底联络单中应明确填写工程名称、设备可追溯号、施工单位、图纸编号以及受控状态等内容。
第十九条技术交底联络单应详细、清楚的填写需交底的工序或施工内容,执行标准以及施工要求。
第二十条技术交底中有特殊过程的,必须明确特殊过程的详细参数,并要求施工人员认真填写。
第六章技术交底的管理程序
第二十一条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技术交底的目的,一是使参加组织施工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业务主管人员、作业班组明确所担的生产任务或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二是明确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之间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图纸综合会审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十三条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接受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资料是工程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第二十四条技术交底应根据生产任务情况和施工需要,分别由项目总工程师、专业技术主管人员向各业务主管部门(或人员)及承担生产任务的车间(项目部)领导进行技术交底,再由各业务主管部门(或人员)分别向班组长进行专业交底,然后由班组长向施工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
各级交底要实行施工前交底、施工过程中指导检查、工后讲评,重点要将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防范措施讲清讲透,并随时检查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