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3-02-16 08:08:41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1篇)由网友“nichts”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仙吕·解三酲·奴本是明珠擎掌

真氏

奴本是明珠擎掌,怎生的流落平康。

对人前乔做作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

三春南国怜飘荡,一事东风没主张。

添悲怆,那里有珍珠十斛,未赎云娘!

【注释】

怎生的流落平康:不料想流落到妓院。平康,唐代长安城有平康里,是教习乐伎的教坊所在地,后来沿用作妓院的代称。

对人前乔做作娇模样:在人前假装做娇媚模样。乔,假装。

三春南国怜飘荡:可怜我像江南春天的柳絮,飘荡不定。这句是说任凭主人带到各处去卖艺。

一事东风没主张:一切事都要受班主摆布,自己一点也作不了主。

【赏析】

这支曲是真氏的真心表白:自己是良家女子,不幸流落为歌妓,希望有人肯出重价为自己赎身,她愿同为她赎身的人结为终身伴侣。开头两句是写自己的出身和流落歌妓的`过程。三四两句是写做歌妓的痛苦生活。在人前强做娇媚的姿态,去讨游客的欢心,而自己的内心却有说不尽的苦楚和屈辱,但又无处去倾吐,只好“背地里泪千行”。“三春南国”三句是写卖身的歌女毫无自由的处境。像春风中的柳絮一样,任凭班主的摆布。最后两句是希望有一个象裴航那样真诚的人,不惜重价来赎自己,结为夫妻。这支曲较之珠帘秀在《答卢疏斋》中说“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说得更具全,更明显。两曲结合起来读,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古代歌妓伶人的遭遇是何等悲惨。

【题解】

这首小令是真氏倾诉自己满腔哀怨和对自由的渴望。

篇2:三戒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三戒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三戒》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原文】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

(1)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推,推求。

(2)乘物以逞:依靠别的东西来逞强。

(3)干:触犯。

(4)怒:激怒。

(5)窃时:趁机。肆暴:放肆地做坏事。

(6)迨(dài)及,遭到。

(7)麋(mí):形体较大的一种鹿类动物。

(8)临江:唐县名,在今江西省清江县。畋(tián):打猎。

(9)麑(ní):鹿仔。

(10)畜:饲养。

(11)怛(dá):恐吓。

(12)自:从。是:这。日:天天、每天。就:接近。

(13)习:常常。

(14)使:让

(15)如:依照,按照

(16)良:真,确。

(17)抵触:用头角相抵相触。偃:仰面卧倒。仆:俯面卧倒。

(18)益:更加。狎:态度亲近但不庄重

(19)善:友好,友善。俯仰:低头和抬头。

(20)啖(dàn):吃,这里是舔的意思。

(21)走:跑(过去)。

(22)狼藉:散乱。

(23)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四川省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贵州北部部分地区。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24)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25)则:却。

(26)庞然:巨大的样子。

(27)以为神:以为,把……当做……。神,神奇的东西。

(28)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蔽,隐蔽,躲藏。窥,偷看。

(29)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稍:渐渐。近:接近。

【翻译】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像,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着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着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微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暱。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黔之驴

黔地没有驴子,喜欢多事的人就用船把驴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仙。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偷地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小心翼翼,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躲起来,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碰撞、靠近、冲击、冒犯它,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盘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洪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此时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赏析】

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而又刻画细致、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临江之麋》寓意

该文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按作者在“序”中所说,“临江之麇”所讽刺的是“依势以干非其类”,就是倚仗他人势力求得与对方要好的那种人。“至死不悟”四个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也勾画出麋的可怜与可悲。这则寓言故事在写法上突出的是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写出犬吞食弱者的本性;“外犬见而喜且怒”用拟人的笔触刻画犬的心理活动。

《黔之驴》寓意

该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该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该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读者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该文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永某氏之鼠》寓意

凡是害人的东西,即使一时可以找到“保护伞”,这种庇护也是不可能长久的,最终还是没有好下场。对待那些坏人坏事,决不能姑息、妥协,要勇于面对、坚决予以打击,决不能任由他们胡作非为。暗喻小人得志虽能嚣张一时,却不能长久。这则寓言,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讽刺了纵恶逞凶的官僚和猖獗一时的丑类。

篇3: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白华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

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译文:

芬芳菅草开白花,白茅束好送给他。如今这人去远方,使我孤独守空房。

浓浓云雾空中飘,沾湿菅草和丝茅。我的命运多艰难,他还不如云露好。

滮水缓缓向北流,浸润稻田绿油油。边号边歌心伤痛,思念那人在心头。

砍那桑枝作柴薪,烧在灶里暖在身。想起那个健美人,实在让我伤透心。

宫内敲起大乐钟,声音必定外面闻。怀念使我神不宁,你却视我如路人。

丑恶秃骛在鱼梁,高洁白鹤在树林。想起那个健美人,实在煎熬我的心。

一对鸳鸯在鱼梁,嘴插翅下睡得香。可恨这人没良心,转眼之间把我忘。

扁扁平平乘车石,虽然低下有人踩。恨他离我如此远,让我痛苦实难挨。

注释:

1.白华:即“白花”。

2.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

3.白茅:又名丝茅,因叶似矛得名。

4.之远:往远方。

5.俾(bǐ):使。

6.英英:又作“泱泱”,云洁白之貌。

7.露:指水气下降为露珠,兼有沾濡之意。

8.天步:天运,命运。

9.不犹:不如。一说不良。

10.滮(biāo):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

11.啸歌:谓号哭而歌。伤怀:忧伤而思。

12.硕人:高大的人,犹“美人”。此处当指其心中的英俊男子。

13.樵:薪柴,此处指采木为樵。桑薪:桑木柴火。

14.卬(áng):我。女子自称。煁(shén):越冬烘火之行灶。

15.劳:忧愁。

16.鼓钟:敲钟。鼓,敲。

17.懆(cǎo)懆:愁苦不安。

18.迈迈:不高兴。

19.鹙(qīu):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梁:鱼梁,拦鱼的水坝。

20.鹤在林:鹤为高洁之鸟,反在林,比喻所爱之人已远离去。

21.戢(jí)其左翼:鸳鸯把嘴插在左翼休息。

22.二三其德:三心二意,指感情不专一。

23.有扁:即“扁扁”,乘石的样子。乘石是乘车时所踩的石头。

24.履:踩,指乘车时踩在脚下。

25.疧(qí):因忧愁而得相思病。

赏析:

此诗八章,每四句为一章。第一章以菅草和白茅相束起兴,映射夫妇之间相亲相爱正是人间常理。其中的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意义,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白茅包之”“白茅纯束”相参证,可见“白茅”在当时是一个常用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本来常理不言自明,可是这里偏偏是“之子之远,俾我独兮”。一正一反,奠定全诗凄婉哀伤的悲剧基调。

第二章以白云普降甘露滋润那些菅草和茅草,反兴丈夫违背常理,不能与妻子休戚与共。虽然从字面上看是白云甘露对菅草茅草的滋润与命运之神对被弃女主人公的不公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和映射关系,但实际上看似怨天实为尤人,矛头所向实际是这不遵天理的负心丈夫。

诗的第三章以北流的滮池灌溉稻田,反向对应无情丈夫对妻子的薄情寡义。此章虽然在起兴方法上与前两章一样,以物喻人,以天道常理反兴人情乖戾,故郑笺解释曰:“池水之泽,浸润稻田使之生殖,喻王无恩于申后,滮池之不如也。”但是紧接着长歌当哭的女主人公话锋一转,由“之子”转向“硕人”。关于“硕人”,前人如孔颖达疏引王肃、孙毓说,以为硕人指申后,朱熹《诗集传》以为硕人指幽王。揆诸原诗,以下提及硕人的两章都以物不得其所为喻,暗指人所处位置不当。郑玄笺解“硕人”为“妖大之人,谓褒姒”,与诗意合。话锋既转,下一章的感叹就显得自然而贴切了。

第四章承前三章反兴之意,以桑薪不得其用,兴女主人公美德不被丈夫欣赏,反遭遗弃的命运。与自身命运相反,“维彼硕人”,想起那个“妖大之人”却媚惑丈夫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这一切实在是煎熬人心的事情。

第五章以钟声闻于外,兴申后被废之事必然国人皆知。俗语“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之谓也。自己已经被废,心却念念不忘,于是有了“念子懆懆”的弃妇;既已弃之,必先厌之,于是有了“视我迈迈”的无情丈夫。对比中弃妇的善良和顺、丈夫的轻薄无情显得更为鲜明。

第六章诗意与第四章相近,以鹤鹙失所兴后妾易位。同时鹤的洁白柔顺和鹙的贪婪险恶与申后和褒姒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妖大之人”的媚惑实在是女主人公被弃的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她一次次地“维彼硕人,实劳我心”,想起那个妖冶之人就不能不心情沉痛了。

第七章以总是偶居不离的鸳鸯相亲相爱,适得其所,反兴无情无德的丈夫不能与自己白头偕老的悖德举动。这一章要与第四、五、六章连起来读才会更深一层地理解弃妇的怨恨。她实际上是在说:虽然那个妖冶的女人很有诱惑力,如果做丈夫的考虑天理人情而不是“二三其德”,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诗最后一章以扁石被踩的低下地位兴申后被黜之后的悲苦命运。被遗弃的妇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命运,“之子之远,俾我疧兮”。面对茫然不知的前途,必然忧思成疾。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诗的首章以咏叹始,三句以“兮”煞尾,末章以咏叹终,亦以“兮”字结句。中间各章语气急促,大有将心中苦痛一口气宣泄干净的气势。缓急之间,颇有章法,诵读之时有余音绕梁之感。

篇4: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醉桃源·柳

千丝风雨万丝晴。

年年长短亭。

暗黄看到绿成阴。

春由他送迎。

莺思重,燕愁轻。

如人离别情。

绕湖烟冷罩波明。

画船移玉笙。

译文:

千万条柳丝迎着风雨沐浴着晴日,年年站在长短亭旁目睹旅客来去匆匆。从暗黄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绿阴浓重,经历了春来春往的整个过程。莺、燕在柳丝间缠绵徘徊不断穿行,恰似长短亭上人们依依难舍、含愁相别的情形。环湖柳色绿如烟,映衬得西湖水波明净。一叶画舟在水面上划动,载着幽幽一曲玉笙的乐音。

注释:

[1]年年长短亭:指年年柳树都在亭边送人远行。

[2]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春天来时,柳条为暗黄色,春天去时,柳条为碧绿色。

[3]绕湖烟冷罩波明:指柳树沿西湖环绕。

赏析:

这首词咏柳。作者因古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遂将柳拟人化,借柳以咏离情。上片写驿道旁、长亭边的柳。这是人们祖道饯别之地,这里的柳年年岁岁为人送行,年年岁岁迎送春天,成了离情别绪的象征物。下片转写西湖烟柳。这里的柳也年年迎送春天,时时注目于湖面摇曳的画船,聆听着船上悠扬的笙歌,感受着男女游客们的莺思燕愁,于是它自己也依依含情,成了世间离情别绪的负载物。

篇5: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译文:

我向朝廷上书没有得到答复,躬耕退隐却天时不顺没得到好收成。

朝廷的盛会自己不能参加,我也不愿到权贵的家门阿谀奉承。

我到河朔寄居在朋友家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人的平安。

春天已经来了,姑且一同寄情山水,不必管它春风吹动杨柳。

如今世人只为自己着想,我对这种现象很不高兴,内心十分鄙视。

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自己想要的隐逸生活。

岂肯一辈子就这样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注释:

⑴不遇:不得志;不被赏识。《孟子·梁惠王下》:“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⑵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下》:“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献书: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及七国献书,诡丽辐辏;汉来笔札,辞气纷纭。”这里用来表示向皇帝上书。不报:不批复;不答复。《东观汉记·丁鸿传》:“鸿当袭封,上书让国于盛。书不报。”

⑶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不登:歉收。《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登:丰收,收成好。

⑷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宠礼》:“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预:“遇”也。

⑸五侯:泛指权贵豪门。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⑹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⑺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诗中实指唐代京都长安。

⑻春风动杨柳:指引起家中妻子的思念。语出《子夜春歌》。

⑼说(yuè):同“悦”。

⑽济人:救助别人。唐裴铏《传奇·韦自东》:“某一生济人之急,何为不可?”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晋殷仲文《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

⑾徒尔:仅能如此。

赏析:

此诗开头四句,紧扣题旨,连用四个“不”字,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怀才不遇的情形。首句说自己向朝廷上书,陈述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次句化用汉代杨恽《拊缶歌》:“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的句子,说自己退隐躬耕,却天时不顺,没有获得好收成,衣食无着。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世说新语·宠礼》),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最后一句运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汉书·元后传》)表达自己即使沉沦困顿,也不阿谀奉承。前四句,诗人用典,形象地点明了自己“不遇”的主题。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落魄后的诗人,远游河朔,投靠一位朋友为生。但滞留他乡,依附他人的生活,却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他们都平安无事吧?尽管心中牵挂,却因为无法回乡,只能暂且留在北地,登山临水,排遣忧思。尽管春日穆穆,杨柳依依,总在不经意间引人乡愁,却只能全然不管。既思乡怀人,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诗人这一矛盾的心理,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哀伤、悲愤的心情。

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说: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主人公在失意潦倒、栖迟零落的境遇下,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要求。这四句的转韵,诗意亦随之转换。值得一提的是,诗中所表现的虽失意不遇,仍然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篇6: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眼倦天涯。孔林乔木[一],吴宫蔓草[二],楚庙寒鸦[三]。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四]。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淞江遇雪

一冬不见梅花面,天决可怜人。晓来如画,残枝缀粉,老树生春[五]。山僧高卧,松炉细火[六],茅屋衡门[七]。冻河堤上,玉龙战倒,百万愁鳞[八]。

春日湖上

东风西子湖边路[九],白发强寻春。尽教年少,金鞭俊影[十],罗帕香尘[一一]。蹇驴破帽[一二],荒池废苑,流水闲云。恼余归思,花前燕子[一三],墙里佳人[一四]。

注释

[一]孔林:孔丘的墓地,在山东省曲阜县郊。

[二]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也可以理解为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殿。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三]楚庙寒鸦:楚国的祖庙里,只有几只寒鸦在飞鸣。

[四]投老:到老,垂老。

[五]残枝缀粉,老树生春:残枝上缀满雪花,犹如老树逢春。

[六]松炉:以松枝为柴的火炉。

[七]衡门:衡,通横。横 为木门,指简陋的柴门。

[八]玉龙战倒,百万愁鳞:将下雪比作玉龙争斗。宋·张元《咏雪》诗有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句。

[九]西子湖:即西湖。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人因称西湖为西子湖。

[十]金鞭:饰有黄金的马鞭。俊影:美好的身影。此指男少年。

[一一]罗帕:香罗帕,丝制的手绢。香尘:香气,香味。此指女青年。

[一二]蹇(jian)驴:瘦弱的驴子。

[一三]花前燕子:花和燕联系起来写,融汇景与情,是诗人的常用手法。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一四]墙里佳人:此用苏轼《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语意。

篇7: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楚茨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自昔何为,我艺黍稷。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我仓既盈,我庾维亿。

以为酒食,以享以祀。

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

或剥或亨,或肆或将。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先祖是皇,神保是飨。

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执爨踖踖,为俎孔硕。

或燔或炙,君妇莫莫。

为豆孔庶,为宾为客。

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我孔戁矣,式礼莫愆。

工祝致告,徂赉孝孙。

苾芬孝祀,神嗜饮食。

卜尔百福,如几如式。

既齐既稷,既匡既敕。

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

孝孙徂位,工祝致告。

神具醉止,皇尸载起。

钟鼓送尸,神保聿归。

诸宰君妇,废彻不迟。

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

尔肴既将,莫怨具庆。

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神嗜饮食,使君寿考。

孔惠孔时,维其尽之。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译文:

田野里生长簇簇蒺藜,去清除这些带刺荆棘。为什么自古就这样做?因为要种植高粱小米。我们的小米长得茂盛,高粱在地里排得整齐。粮食堆满我们的谷仓,囤里也装得严实紧密。用它们做成美酒佳肴,作对列祖列宗的献祭。请他们前来享用祭品,赐我们宏福无与伦比。

我们步趋有节神端庄,把那些牛羊涮洗清爽,拿去奉献冬烝和秋尝。有人宰割又有人烹煮,有人分盛有人捧献上。司仪先祭于庙门之内,那仪式隆重而又辉煌。祖宗大驾光临来享用,神灵将它们一一品尝。孝孙一定能获得福分,赐予的福分宏大无量,赖神灵保佑万寿无疆!

掌膳的厨师谨慎麻利,盛肉的铜器硕大无比,有人烧肉又有人烤炙。主妇怀敬畏举止有仪,盘盏中食品多么丰盛,席上则是那宾客济济。主客间敬酒酬答来往,举动合规矩彬彬有礼,谈笑有分寸合乎时宜。祖宗的神祇大驾光临,赐福回报子孙的心意,万寿无疆宏福与天齐!

祭祀中我们极其恭谨,因而礼仪周全没毛病。于是司仪向大家致辞,赐福给主祭孝子贤孙。上供的祭品美味芬芳,神灵很喜欢又吃又饮,要赐给你众多的福分。祭祀遵法度按期举行,态度恭敬而举止敏捷,庄严隆重又小心谨慎。因而永赐你极大福分,成万成亿绵长无穷尽!

各项仪式都已经完成,钟鼓之乐正准备奏鸣。孝孙也回到原来位置,司仪致辞向大家宣称:神灵都已喝得醉醺醺。神尸起身离开那神位,把钟鼓敲起送走神尸,祖宗神祇于是转回程。那边众厨师和主妇们,很快地撤去肴馔祭品。在场的诸位父老兄弟,一起来参加家族宴饮。

乐队移后堂演奏曲调,大伙享用祭后的酒肴。这些酒菜味道实在好,感谢神赐福莫再烦恼。大家都吃得酒足饭饱,叩头致谢有老老少少。神灵爱吃这美味佳肴,他们能让您长寿不老。祭祀十分顺利而圆满,赖主人尽心恪守孝道。愿子孙们莫荒废此礼,永远继承将福寿永葆!

注释:

1.茨:蒺藜,草本植物,有刺。

2.楚楚:植物丛生貌。

3.言:爱,于是。抽:除去,拔除。棘:刺,指蒺藜。

4.蓺(yì):即“艺”,种植。

5.与与:茂盛貌。

6.翼翼:整齐貌。

7.庾(yǔ):露天粮囤,以草席围成圆形。维:是,一训“已”。亿:形容多。一说“亿”犹“盈”,满。

8.享:飨,上供,祭献。

9.妥:安坐。侑:劝进酒食。

10.介:借为匄(gài),求。景福:大福。

11.济(jǐ)济:严肃恭敬貌。跄(qiāng)跄:步趋有节貌。

12.絜(jié):同“洁”,洗清。

13.烝(zhēng):冬祭名。尝:秋祭名。

14.剥:宰割支解。亨(pēng):同“烹”,烧煮。

15.肆:陈列,指将祭肉盛于鼎俎中。将:捧着献上。

16.祝:太祝,司祭礼的人。祊(bēng):设祭的地方,在宗庙门内。

17.孔:很。明:备,指仪式完备。

18.皇:往。一说为彷徨,即神灵徘徊。

19.神保:神灵,指祖先之灵。一说指降神之巫。飨:享受祭祀。

20.孝孙:主祭之人。庆:福。

21.介福:大福。

22.执:执掌。爨(cuàn):炊,烧菜煮饭。踖(jí)踖:恭谨敏捷貌。

23.俎(zǔ):祭祀时盛牲肉的铜制礼器。硕:大。

24.燔(fán):烧肉。炙:烤肉。

25.君妇:主妇,此指天子、诸侯之妻。莫莫:恭谨。莫,一说勉也。

26.豆:食器,形状为高脚盘。庶:众,多,此指豆内食品繁多。

27.献:主人劝宾客饮酒。酬:宾客向主人回敬。

28.卒:尽,完全。度:法度。

29.获:得时,恰到好处。一说借为“矱(yuē)”,规矩。

30.神保:神灵,神的美称。格:至,来到。

31.攸:乃。酢(zuò):报。

32.熯(nǎn):通“戁”,敬惧。

33.式:发语词。愆(qiān):过失,差错。

34.工祝:太祝。致告:代神致词,以告祭者。

35.徂(cú):往,一说通“且”。赉(lài):赐予。

36.苾(bì):浓香。孝祀:犹享祀,指神享受祭祀。

37.卜:给予。赐予。

38.如:合。畿(jī):借为期。式:法,制度。

39.齐(zhāi):通“斋”,庄敬。稷:疾,敏捷。

40.匡:正,端正。敕:通“饬”,严整。

41.锡:赐。极:至,指最大的福气。

42.时:是,一说训或。

43.戒:备,一说训告。

44.徂位:指孝孙回到原位。

45.具:俱,皆。止:语气词。

46.皇尸:代表神祇受祭的人。皇:大,赞美之词。载:则,就。

47.聿(yù):乃。

48.宰:膳夫,厨师。

49.废:去。彻:通“撤”。废彻谓撤去祭品。不迟:不慢。

50.诸父:伯父、叔父等长辈。兄弟:同姓之叔伯兄弟。

51.备:尽,完全。言:语中助词。燕:通“宴”。燕私,祭祀之后在后殿宴饮同姓亲属。

52.具:俱。入奏:进入后殿演奏。祭在宗庙前殿,祭后到后面的寝殿举行家族私宴。

53.绥(suí):安,此指安享。后禄:祭后的口福。禄,福,此指饮食口福。祭后所余之酒肉被认为神所赐之福,故称福酒、胙肉。

54.将:美好。

55.莫怨具庆:指参加宴会的人皆相庆贺而无怨词。

56.小大:指尊卑长幼的各种人。稽(qǐ)首:跪拜礼,双膝跪下,叩头至地。一种最恭敬的礼节。

57.考:老。寿考,长寿。

58.孔:甚,很。惠:顺利。时:善,好。

59.维:同“唯”,只有。其:指主人。尽之:尽其礼仪,指主人完全遵守祭祀礼节。

60.替:废。引:延长。引之,长行此祭祀祖先之礼仪。

赏析:

全诗共七十二句,可分六章。第一章写祭祀的前奏。人们清除掉田地里的蒺藜荆棘,种下了黍稷,如今获得了丰收。丰盛的粮食堆满了仓囤,酿成了酒,做成了饭,就可用来献神祭祖、祈求宏福了。第二章进入对祭祀活动的描写。人们步履整肃,仪态端庄,先将牛羊涮洗干净,宰剥烹饪,然后盛在鼎俎中奉献给神灵。祖宗都来享用祭品,并降福给后人。第三章进一步展示祭祀的场景。掌厨的恭谨敏捷,或烧或烤,主妇们勤勉侍奉,主宾间敬酒酬酢。整个仪式井然有序,笑语融融,恰到好处。二、三两章着力形容祭典之盛,降福之多。第四章写司仪的“工祝”代表神祇致词:祭品丰美芬芳,神灵爱尝;祭祀按期举行,合乎法度,庄严隆重,因而要赐给你们亿万福禄。第五章写仪式完成,钟鼓齐奏,主祭人回归原位,司仪宣告神已有醉意,代神受祭的“皇尸”也起身引退。钟鼓声中送走了皇尸和神灵,撤去祭品,同姓之亲遂相聚宴饮,共叙天伦之乐。末章写私宴之欢,作为祭祀的尾声。在乐队伴奏下,大家享受祭后的美味佳肴,酒足饭饱之后,老少大小一起叩头祝福。

读这首诗,可以想见华夏先民在祭祀祖先时的那种热烈庄严的气氛,祭后家族欢聚宴饮的融洽欢欣的场面。诗人运用细腻详实的笔触将这一幅幅画面描绘出来,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全诗结构严谨,风格典雅,由序曲到乐章的展开,到尾声,宛如一首庄严的交响乐。

篇8: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伐柯

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

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译文:

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这个规则在近前。要想见那姑娘面,摆好食具设酒宴。

注释:

1、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说文解字》:柯,斧柄也;伐,击也,从人,持戈。

2、匪:同“非”。克:能。

3、取:通“娶”。

4、则:原则、方法。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5、觏(gòu):通“遘”,遇见。

6、笾(biān)豆有践:在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此处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笾,竹编礼器,盛果脯用。豆,木制、金属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

赏析:

《国风·豳风·伐柯》是首男子新婚燕尔时所唱的歌,描述了他婚姻的美满。首章明白告诉读者:媒妁是使两人好合的人。男女双方的结合,要有媒人从中料理,婚姻才得以成功。作者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其道理就像做个斧柄那样简单明白,兴中有比,比喻浅显易懂。

诗的第二章赞美了新婚的妻子,但奇怪的是,一不赞其年轻貌美,二不言其和顺温柔,独独说“笾豆有践”,赞赏其善于料理祭祀宴飨事宜。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男子很兴奋地看到,他的新婚妻子料理宴席祭祀有经验。封建社会里,娶妻是以祖宗“血食”、延绵家族为目的,因而理想的女人不是貌美、健康,能生儿育女,而是能够辅佐宴飨祭祀。“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椒聊之实,蕃衍盈掬。”(《国风·唐风·椒聊》)暗示这位女子的外貌,是一个多子多孙的美女子。

诗中的男主人公满心欢喜因为娶这样的女子为妻。他郑重提出“笾豆有践”这一点并因此而满心欢喜,宣布其婚姻的美满。认为只有懂得笾豆之事,才真正“宜其室家”。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封建的伦理观念、宗法观念已经渗透到婚姻生活中,成为衡量爱情是否美满的准则了。

此诗从语义上分析,有两重意义,一是文本的表层语义,二是作为引申隐喻的深层语义。

从文本语义来说,《伐柯》以砍伐一支合适的斧头柄子作比喻,说男子找一个心目中的妻子,如斧头找一支合适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亲礼等基本的安排。男子心中的得意,情绪的兴奋,都凝聚在这首自得自悦的欢歌中。在古代诗歌中,常以谐音示意。“斧”字谐“夫”字,柄子配斧头,喻妻子配丈夫。诗中所说“匪媒不得”“笾豆有践”,也是具体地写出古时娶妻的过程:媒人两家介绍牵线,最后双方同意,办了隆重的迎亲礼仪,妻子过门来。这是中国古代喜庆民俗的场景,也表示中国人对婚姻大事的严肃重视。

从引伸隐喻义来说,重点落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两句诗上。此处的伐柯,已经不是丈夫找妻子那样狭义的比喻,而是广义地比喻两种事物的协调关系:砍伐树枝做斧头柄,有斧与柄的协调关系;做其他事情,也有两方面的协调关系。要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好的柄子配上好的斧头,那就不能背离基本的原则方法(“其则不远”)。如果砍下的枝条歪七扭八,过粗或过细,都不能插进斧头眼中,成为适手的斧柄。砍取斧柄,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那么,协调一件事物或一种活动的双方,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从具象的斧与柄的关系,上升到抽象的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个比喻就有了广泛的意蕴,启示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按一定原则才能协调。后人常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表示有原则的协调关系,来引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就是从广义的比喻性来理解这两句诗的。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一方面强调“匪斧不克”、“匪媒不得”,因为运动变化需要一个中介,所谓“自内出者无匹不行”,或如阳明子所言“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心外求理,“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自身,外面的中介只是“应”,“感”才是运动变化的主宰,或云“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整首诗是在阐述《易传》“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前半部分说“无平不陂”,后半部分说“无往不复”。

此诗歌者采取了设问的方式,从最浅显的比喻入手,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把娶妻必须行媒的道理说得很明确、很具体,给人一种不可置疑的印象。诗意单纯明朗,语言朴素自然。在一问一答的陈述中,歌者那喜形于色的情态也跃然纸上。由于此诗说到娶妻要有媒妁之言,再加上“伐柯”的比喻朴素明朗,浅显易懂,后世遂以“伐柯”“伐柯人”称作媒人,称替人做媒为“作伐”“伐柯”“执柯”。

篇9: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出处

唐代李白的《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原文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参考翻译

翻译

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

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

我们且在高台置酒,边看白云边喝酒,岂不痛快?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凑趣喝一杯。

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

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看看就想喝,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

总是要过长江去,到镜湖看看那老家伙————贺知章,不醉他成泥,我就是革命不彻底。在单父这个地方,我只是暂时呆一段时间,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地方的人情与风光。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诗明显是李白赐金还山回到山东单父(现单县)所作,当时杜甫高适与他一同来到这里,当然是李白请客,唐玄宗刚刚给了他不少黄金,沿途也收了不少馈赠,除掉给济州道士们的钱,估计还有不少赢余,后来在这里造酒楼,以及在龟阴买的地大约也是用这笔钱。

当时三人一定很爽,难怪杜甫到死都没有忘记李白,吃了别人的嘴软哈!那高适就有点不够哥们了,帮助李白出狱是宋若思干的,他在旁边看热闹,其实,当时他比小宋的官大,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儿的,恩,不哥们!

单县故事不少,牌坊也比较有名,李白当初也在这水边喝过酒,就把这些照片一起发给大家玩玩。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10: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译文:

游到香刹龙兴寺,所见的美景令我忘了回去的时辰,于是只得寄宿一夜,夜色中,大殿高高的门扉上映出了古松清晰的影子。方丈的禅室里灯火通明,几个晚课的僧人正在拨动着念珠诵经。白天这些僧人会向香客们布道,就是阐明佛教宗义,师傅们好像口吐莲花,将佛法的精神解释得高深广大。这时候殿外会停留一些鸟雀,殿内的法事并不会惊扰它们的自由飞翔。

注释:

游到香刹龙兴寺,所见的美景令我忘了回去的时辰,于是只得寄宿一夜,夜色中,大殿高高的门扉上映出了古松清晰的影子。方丈的禅室里灯火通明,几个晚课的僧人正在拨动着念珠诵经。白天这些僧人会向香客们布道,就是阐明佛教宗义,师傅们好像口吐莲花,将佛法的精神解释得高深广大。这时候殿外会停留一些鸟雀,殿内的法事并不会惊扰它们的自由飞翔。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1)龙兴寺:在今湖南省零陵县西南。

(2)香刹:寺院。此指龙兴寺。

(3)比丘:和尚。

(4)心:禅心。

(5)青莲:青色莲花,佛书中多喻眼睛。喻法:用事例比喻来讲佛法。

(6)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译文]

白日游览龙兴寺,晚上竟忘了回归,寺庙门外的松树林中吹来阵阵清风。灯活明亮照满禅堂,佛珠系在念经和尚的衲衣上。僧侣们的心境像白日一样明亮清静,佛法精微像眼睛一样纯洁干净。天女所散之花飘落不尽,处处都有鸟儿衔着天上飞。

篇11: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

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

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

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译文:

我的狩猎车早已整治坚利,供我驱驰的马儿早已备齐。看那四匹雄马有多健壮啊,驾起车竟直奔往东部郡地。

我的狩猎车早已准备完善,看那四匹雄马有多么强健。东都洛邑有很大一块圃田,驾起车奔往那里打猎射雁。

天子在夏季安排狩猎活动,点数步卒随从一派喧哗声。车上遍插龟蛇旗和旄尾旗,驾起车去敖那里打猎兜风。

驾驭四匹雄壮宝马来狩猎,这四匹马儿跑起来多和谐。诸侯们穿着红蔽膝金马靴,从四方赶来会朝络绎不绝。

射箭的板指护臂早已戴上,强弓和羽箭也已调适停当,射手随从们都已集合到位,就等着帮我把猎物来抬扛。

只见四匹黄骠马齐驱并驾,辕两侧的骖马照直往前拉;驭手驱车进退转旋皆有法,天子诸侯显身手箭不虚发。

猎罢得宽馀马儿萧萧长鸣,旌旗猎猎随晚风轻轻飘动。步卒驭手们静悄悄地列队,君王后厨并不于是否充盈。

大队人马井然有序转回程,只闻车马行进不闻人语声。君王是多么仁义可信赖啊,一定会成就伟业天下治平!

注释:

1.攻:修缮。

2.同:齐,指选择调配足力相当的健马驾车。

3.庞庞:马高大强壮貌。

4.言:句中语气词。徂(cú):往。东:东都洛阳。

5.田车:猎车。

6.孔:甚。阜(fù):高大肥硕有气势。

7.甫:通“圃”,地名,在今河南中牟西。

8.行狩(shòu):行狩猎之事。

9.之子:那人,指天子。苗:毛传:“夏猎曰苗。”

10.选:通“算”,清点。嚣(áo)嚣:声音嘈杂。

11.旐(zhào):绘有龟蛇图案的旗。旄:饰牦牛尾的旗。

12.敖:山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13.奕奕:马从容而迅捷貌。

14.赤芾(fú):红色蔽膝。金舄(xì):用铜装饰的鞋。舄,双层底的鞋。

15.会同:会合诸侯,是诸侯朝见天子的专称,此处指诸侯参加天子的狩猎活动。有绎:绎绎,连续不断而有次序的样子。

16.决:用象牙和兽骨制成的扳指,射箭拉弦所用。拾:皮制的护臂,射箭时缚在左臂上。佽(cì):“齐”之假借字,齐备之意。决、拾:射者所用工具。决以钩弦,拾以护臂。即扳指护臂衣。佽(音次):用手指相比次调弓矢。《传》:决:钩弦也。拾:遂也。

17.调(tiáo):调和,相称。

18.同:合耦,指比赛射箭的人找到对手。

19.举:取。柴(zī):即“紫”,或作“胔”,堆积的动物尸体。

20.四黄:四匹黄色的马。

21.两骖(cān):四匹马驾车时两边的马叫骖。猗(yǐ):通“倚”,偏差。

22.驰:驰驱之法。

23.舍矢:放箭。如:而。破:射中。

24.萧萧:马长鸣声。

25.悠悠:旌旗轻轻飘动貌。

26.徒御:徒步拉车的士卒。不:语助词。无义,下句同。惊:“警”之假借字,机警。

27.大庖(páo):天子的厨房。

28.于:往。征:行,此处指田猎归来。

29.允:确实。君子:指天子。

30.展:诚然,的确。大成:成大功。

赏析:

这是一首记述天子会同诸侯田猎故事的诗篇。《诗经》中涉及田猎的诗篇有许多,而描写场面之宏大,当首推此诗。全诗八章,艺术地再现了举行田猎会同诸侯的整个过程。

第一章是全诗的总冒,写车马盛备,将往东方狩猎。战马精良,猎车牢固,队伍强壮,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与自信。第二、三章点明狩猎地点是圃田和敖山。在那里人欢马叫,旌旗蔽日,显示了周王朝的强大声威。第四章专写诸侯来会。个个车马齐整,服饰华美,显示了宣王中兴、平定外患、消除内忧后国内稳定的政治状况。第五、六两章描述射猎的场面。诸侯及随从士卒均逞强献艺,驾车不失法度,射箭百发百中。暗示周王朝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第七章写田猎结束,硕果累累,大获成功,气氛由紧张而缓和。第八章写射猎结束整队收兵,称颂军纪严明。赞语作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田猎过程依次道来,有条不紊,纹丝不乱。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射猎的场面及各种不同的景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写射猎,仅用四句十六字就绘声绘色地将大规模的场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凝炼传神;“萧萧马鸣,悠悠旌旆”,画出一幅队伍归来的景象,尤意境宏大而优美,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出师表》阅读题答案

湖心亭看雪的优秀翻译

后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翻译及原文

明月何皎皎赏析-明月何皎皎翻译

所见古诗及翻译赏析介绍

望江南天上月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遣悲怀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及作者介绍

枫桥夜泊原文赏析及翻译

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诗《解三酲》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古诗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05-06

杜甫《画鹰》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2022-05-08

《天净沙·冬》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05-28

《陶者》原文及翻译赏析2024-01-17

破阵子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06-17

墨梅古诗原文及翻译2022-10-25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2023-07-27

绝句陈师道古诗赏析与翻译2023-11-08

临江仙探梅古诗翻译及赏析2023-05-22

村居古诗原文及翻译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