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复习计划怎么制定(共15篇)由网友“港岛妹妹”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五年级复习计划怎么制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小学数学五年级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一、把知识分块,进行分类整理复习。
五年级数学一共七个单元,但是重点知识分为三块,一是计算类:小数乘除法和解简易方程;二是图形面积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三是问题解决:小数乘除法的解决问题以及用方程解决问题。把知识分类也能让学生明了本册学习的重点内容,在练习时能对症下药,即题目到底是考查了哪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面对一些陌生的题目时也不会手足无措。
二、多训练计算。
本学期的计算占的比重相当大,于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计算法则,会计算每种类型的题目。最近一个月我每天会让学生做六道计算题。虽然让学生练习了,但是我做的并不好,检查不到位,只是让小组长把这个家庭作业落实,学生纠错率不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准备在课代表以及小组长的配合下,每天不定时抽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并掌握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最大程度的在基础计算上让学困生得分。
三、把每班学生按不同程度分类。
优等生、中等程度的学生、学困生。在复习时有所侧重,优等生在掌握基础题的同时,多做一些拔高的习题;中等生能够把基础知识、概念、计算做的非常扎实,拔高题并不做要求;学困生是个大难题,他们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有厌学情绪,多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乐趣是重点,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基本的小数乘除法、简单的方程,一定要重复训练,对他们进行模式训练,记忆为主。
“一帮一计划“也有所改动,原来优等生带学困生,但是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给学困生讲题时,极其不耐烦,总是听到有人抱怨认为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影响很不好,于是我大胆决定,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中等生带学困生,这样差距小一些,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些,而且发挥中等生的作用,一方面避免了有些中等生听不懂装懂,理解知识不透彻的坏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别人他也能体验成功,对自身提高很有帮助。
最后,复习一定不要只顾做试卷而脱离课本,且不说期末考试的题目都是书上例题的变形,更重要的是课本上的习题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不会超纲,有代表性,对于学生理解定义、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五年级数学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鼓励算法多样化和解决策略的多样化,这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此外,本册教材还有它自己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除法的过程中,教材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有 关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教材也没有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 计算法则,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笔算的算理和算法,教材只是展示学生探索笔算算法的过程,起到知识引导的作用。另外教材还注意把计 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算理算法的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培养其探索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本册教材安排的“简易方程”一章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探索规律入 手,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是对数量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本书对简易 内容的呈现和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既有利于 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将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另外将方程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为其以后学习相关内容做好了铺垫。
本册教材在“数学广角”单元还安排了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教学。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 的兴趣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篇2: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整理本学期以来的学习内容,按知识纵、横向关系进行梳理,构成网络。抓住平时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深入开展复习。做到课课复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充分发挥复习课---梳理、查漏补缺、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期末复习,相对单元复习来说,知识容量来较多、复习时间较短,这就要求我们对复习课需要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多而不漏,多而不乱的复习局面。
二、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学风一般,学习态度较端正,整体成绩差距不大。但有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经常人在心不在。所以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使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三、复习内容要点:
1.小数乘法 2.小数除法 3.简易方程 4.多边形面积计算5.可能性6.数学广角
四、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将小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决和方程式的解法。
4.在复习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五、复习策略:
1.按单元,适当调整,由前到后;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展开有条不紊的系统梳理;
2.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复习,主要针对第一步复习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补救等方面的复习工作
3.综合复习、分层练习,做到在练中复习;在复习中练,纵横交错混杂进行。
六、复习形式:
1.单元复习,再次将本学期所授内容重新再理一遍,以求能熟练掌握。
2.分类复习,将基础知识、计算题、应用题等进行分类复习与测试,以求稳扎稳打。
3.综合复习,通过测试、分析讲解,进行期终模拟形式。
七、复习措施:
1.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
2.根据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3.重视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
6.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7.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8.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做后要检查。
八、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分单元复习基础知识··············(一周)
16课时 分类复习与总复习················(一周)
16课时 检测、查缺补漏···················(一周)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0比任何的负数都大。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字母公式: S = a h
2.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字母公式: S = a h÷2
3.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 = (a + b ) h÷2
4.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7.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 10 10 10 1000
8.面积单位:
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m)。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m)。1平方千米(km)=1000000平方米(m2)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m2)平方千米(km2)
进率: 100 100 10000 100
9.重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
进率: 1000 1000
10.容积单位:毫升(mL)升(L)
进率 1000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5.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万位(从个位向左数第5位)后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万”字。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亿位(个位向左第9位)后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亿”字。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省略不写。
第四单元: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和里的小数点要和加数里的小数点对齐;差里的小数点要和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小数乘以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例如:0.3×4(就是求4个0.3的和是多少?或者是0.3的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用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求出积,然后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个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3. 整数乘以小数(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是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积,然后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个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5.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是用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求出积,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个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数位不够时一定用“0”来补足数位。
6.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反之就小。
7.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8.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按整数进行计算商里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9.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就是先把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如果数位不够时用0来补足),然后按除数是证书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0.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
1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商不变的规律。
12.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一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有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保留整数.
13.有限小数:一个小数的小数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数位是无限的叫做无限小数。
14.循环小数: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不断的依次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树叫做循环小数;这些依次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些小数的循环节。循环节的表示方法是如果是一个数字的循环小数就在这个数字上点一个圆点表示他的循环节,是2个数字循环的在这2个数字上点上圆点,3个或3个以上数字循环的只在循环节开始的一位和结束的一位上点上圆点。
15.循环小数的保留时用四舍五入法去近似值。
16.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相同。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能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和图示法)
1.长方形的长+宽= 长方形周长的一半
2.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反之,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3.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反之,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简明易记、方便运用。
2. 在数字和字母、以及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写作·表示;也可以省略不写,但是省略乘号时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例如5×a=5·a=5a x×y×7=7xy
3. 最需要注意的是用字母不仅能表示数还表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某种关系。
4. 求代数式的值
五年级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一、课前预习。
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学习比较浮躁,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前我要求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带着疑问上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每天都要告诉学生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
二、课堂认真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教学中,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小组或全班交流讨论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是生生、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得以推进的前提保证。为了提高交流讨论活动的质量,为了使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首先要有正确的坐姿:头正、腰直、足安。目光要紧紧追随老师或发言的学生。手里可以拿着笔边听边记。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还要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活动,学生就无法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充其量是一个“旁观者”。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活动中,才有可能产生和形成各自的想法,见解和创意。
4、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会交往的习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或全班的交流讨论活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断参与,才能逐渐学会表现自己,表现能力才会逐步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也会越来越有信心。学生自信心提高了,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合作大多以小组活动为主。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活动效率,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要对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与相关指导。
三、课后练习。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我一定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上多多努力。
篇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一、把知识分块,进行分类整理复习。
五年级数学一共七个单元,但是重点知识分为三块,一是计算类:小数乘除法和解简易方程;二是图形面积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三是问题解决:小数乘除法的解决问题以及用方程解决问题。把知识分类也能让学生明了本册学习的重点内容,在练习时能对症下药,即题目到底是考查了哪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面对一些陌生的题目时也不会手足无措。
二、多训练计算。
本学期的计算占的比重相当大,于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计算法则,会计算每种类型的题目。最近一个月我每天会让学生做六道计算题。虽然让学生练习了,但是我做的并不好,检查不到位,只是让小组长把这个家庭作业落实,学生纠错率不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准备在课代表以及小组长的配合下,每天不定时抽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并掌握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最大程度的在基础计算上让学困生得分。
三、把每班学生按不同程度分类。
优等生、中等程度的学生、学困生。在复习时有所侧重,优等生在掌握基础题的同时,多做一些拔高的习题;中等生能够把基础知识、概念、计算做的非常扎实,拔高题并不做要求;学困生是个大难题,他们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有厌学情绪,多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乐趣是重点,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基本的小数乘除法、简单的方程,一定要重复训练,对他们进行模式训练,记忆为主。
“一帮一计划“也有所改动,原来优等生带学困生,但是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给学困生讲题时,极其不耐烦,总是听到有人抱怨认为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影响很不好,于是我大胆决定,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中等生带学困生,这样差距小一些,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些,而且发挥中等生的作用,一方面避免了有些中等生听不懂装懂,理解知识不透彻的坏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别人他也能体验成功,对自身提高很有帮助。
最后,复习一定不要只顾做试卷而脱离课本,且不说期末考试的题目都是书上例题的变形,更重要的是课本上的习题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不会超纲,有代表性,对于学生理解定义、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之,期末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性,根据本班学生制定一个具有时效性的计划,能对症下药,这样的复习应该会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五年级数学复习技巧
一、抓串连
数学知识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的,总复习时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把有关的知识串连起来,能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记忆。如比、分数和整数除法之间是有关的,比的性质、分数的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规律也是一致的,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掌握住一大片知识。
二、抓重点
数学总复习,决不能只是多做一些题目,应该复习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卓越教育老师认为小学数学一共有十二册书,内容很多,要抓住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复习。例如复习数的概念时,就要抓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又如整、小数应用题,千变万化,种类很多,复习时就要抓数量关系和分析、思考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对一些掌握较好的知识,只要适当复习,引起回忆就可以了;对一些还没有掌握住的知识,就需要重点复习,把它们彻底弄懂,这是小学数学的高效复习技巧之一。
三、抓比较
有些小学数学知识之间容易混淆,要把那些往往会弄错的概念、练习题列举出来,相互比较,把它们正确地区别开来,这个也是小学数学的高效复习技巧。例如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在有的时候可以是相同的,但在处理二者的结果时,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在总复习时,要把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比较,灵活的综合运用,这对提高解题能力是很重要的。
期末复习阶段的易错点
1、分数计算题,结果需要化成最简分数!
2、分数计算题、减法的性质要熟练应用!
3、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题、要找准计算几个面!
4、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5、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要分清楚!
6、数量掌握画图法、假设法等数学思想方法,多角度考虑问题!
篇4:五年级期末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一、对复习的认识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习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习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二、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
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
三、复习内容和要点
(一)、复习内容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计算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3、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复习重点:
1、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三)、复习难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篇5:五年级期末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1.及时复习。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所以小朋友在复习时,必须要注意这个规律,做到及时复习。你们每天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您可以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同时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回忆一遍。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你们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2.分散复习。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对于小朋友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所以,您不妨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你们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交叉复习。当你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你们产生厌倦心理。
4.多种方式复习。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复习效果不好,尤其对于你们更是如此。想想看,我们成人学习英语时,有时是默读,有时大声朗读,有时抄写,不断变换方式或者结合并用。对于小朋友更要这样。比如复习语文,可以以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变换进行。复习数学,就可以看书、记公式、做练习题(计算题、应用题),而且习题也要注意变化题型。
5.灵活应变。您们在复习时,不能只看一会儿书或做几道题就算完事了,而是要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发现某一部分的内容自己已经掌握了,您就可以跳过这一段,复习下面的内容。如果你做了几道这方面的题目仍然出错,就需要您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力度。根据复习时间的长短,您也要采用不同的复习策略:如果时间很宽裕,您就可以从头至尾将书过一遍;如果时间紧迫,再平均分配时间显然不合适,就得重点复习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时只研读平日整理的错题库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篇6:怎么制定数学复习计划
怎么制定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1、巩固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和列竖式计算。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巩固对线段的认识,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能熟练、准确的画线段、锐角、钝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6、巩固对时间的认识。能认读时间,掌握钟表上一大格、一小格表示的时间,会根据时间画出对应的时针、分针,知道1时=60分。
7、能全面、有序的解答排列、组合题。
二、复习重、难点:
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认识时间,画角,画线段。
难点:画直角,观察物体,排列组合。
三、时间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综合复习、查漏补缺5课时
9、期末检测2课时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多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每个班仍有七八个学生接受知识较慢,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进行复习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篇7:小学数学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制定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钟面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篇8:小学数学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制定
1、整数和小数部分:复习整、小数的概念以及整、小数的运算和应用题。
2、简易方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应用题。
3、分数和百分数: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比和比例: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7、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篇9: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钟面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可充分利用小学奥数微信发的知识要点及老师发的试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
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3: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4: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3、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孩子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5: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
=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篇10:小学数学二年级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小学数学二年级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复习内容: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图形与拼组;图形的周长;混合计算,时、分、秒的认识;分段统计。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二年级五班,共有学生52人。我班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特别拔尖的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中间生比较多,还有6个学生学习习惯差,自觉性差,不愿学习,造成成绩在七十分左右盘旋,还有3名学生,智力水平较低,学习跟不上,成绩不理想。
通过平时的作业情况和考试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1.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方法,但计算能力差,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的现象,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2.在解决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要提高。3.学生在“长度单位”和“认识时间”的学习上,掌握不扎实。所以通过期未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五、复习措施:
1.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习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习,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近取材创设情境。复习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习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习题,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脱式计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习。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复习安排:
1.有关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 与复习1课时
2.有关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和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整理与复习1课时
3.有关图形与拼组、图形的周长的整理与复习1课时
4.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1课时
5.全面复习,升华认识 1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孩子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所以需要家长们平时多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写字姿势。家长督促他们写作业,及时检查他们的作业,发现没学会的知识要及时给他们讲解,每天的作业认真完成是学习的基本保障。对于学习相对落后的同学,我总是利用课外时间给他补,但是,课外时间有限,需要补课的学生较多,老师的精力也有限,这就需要家长们的积极配合。有时候,一个孩子忽然学习进步很大,老师就感到很欣慰,一旦孩子学习退步了,一问原因,一般就是家长最近很忙,没时间管他。学生学习退步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老师不希望有一个学生掉队。
2、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孩子每个星期回家做作业时要采取这样的方法:先复习这一星期所学的知识,理通脉络;然后再把这周的作业做出来,并进行检查;最后把下周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并坚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的学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3、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指望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注意
一、注意力方面: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篇11:三年级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第一单元:时、分、秒
知识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建立1时、1分、1秒的实际观念。
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2.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要求:
1.会转化有关时间单位并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
2.会正确选择时间单位。
3.会正确的计算经过时间。
第二、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
知识点:
1.会计算三位数一次或连续进位加、一次或连续退位减三位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灵活对三位数进行正确的加、减法计算。尤其是连续退位的情况。如:1003-298
2.通过生活中对估算的需求,使学生灵活掌握估算的方法,增强估算的意识。
3.算法多样,灵活选用合理、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和估算。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会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负责,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三单元 测量
知识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知道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要求:
1.使学生知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2.能借助身边的事物建立实际长度观念。如:观察尺子、借助实物、借助手势、借助一段路程、借助行走的时间、借助行走的步数等。(参照物直观感受:1分硬币大约厚1毫米、1支粉笔或一柞大约长1分米,在操场跑十圈大约是1千米的路程、时间、步数。)、借助实物建立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参照物直观感受:1个乒乓球、1分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克,2袋盐或4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25个左右的同学的体重或50千克的大米20袋大约都是1吨等。)
3.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先估测再测量最后选择合适的单位,能画出指定的任意长度。
4.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例如测量桌子的长度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
5.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加减及化聚。
1、纵向知识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也可以和时间单位、货币单位一起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化。
时间单位 长度单位 质量单位 货币单位
时 千米 吨 元
分 米 千克 角
秒 厘米 克 分
分米
毫米
2、加强选择合适单位的联系,增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体验。(选择合适的单位前,头脑中要有确定的参照物来比较。采用排除法。)
3、加强单位换算的练习,注意:换算前要统一单位,特别是“670毫米-170毫米=( )厘米=( )分米”这样的。
4、可以和长、正方形的周长一起复习,特别是估测的部分,有估测周长、给盒子打十字结一共用多长的丝带这样的练习。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知识点:
1.倍的意义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要求:
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知识点:
1.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及有关0的口算。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进位的{不连续进位的、连续进位的}、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4.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例如:归一问题、归总问题)
要求:
1.口算:一步加、减、乘、除及两步混合的
2.笔算乘法、脱式计算
3.乘法估算
4.结合生活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能正确分析解决归一归总问题。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识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各种四边形。
2.知道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会计算规则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3.能估计一些物品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要求:
1.通过比较会将四边形进行分类,并发现每一种图形自身的特点(边和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图形间的转化。
2.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3.能正确解决有关周长的各种变式问题。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知识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有解决问题的意识。
要求:
1.会根据图写出分数。
2.能判断生活中的分数,知道平均分被分的物体是谁得到的就是谁的几分之几。
3.掌握分数的意义,会填空。并能根据意义比大小、进行加减运算;
4. 能进行简单的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本单元知识点:
理解集合圈各部分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要求:
理解集合圈各部分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知识梳理
(一)部分整体的关系:
1、学校图书室买来350本新书,借给同学155本,还剩多少本?
350 — 155 = 195(本)
整体— 部分 = 部分
2、学校图书室买来350本新书,借给同学一些后,还剩195本,借给同学多少本?
350 — 195 = 155(本)
整体— 部分 = 部分
3、学校图书室买来一批新书,借给同学155,还剩195本,这批新书有多少本?
155 + 195 = 350(本)
部分+ 部分 = 整体
(二)大小差 : (要找关键句,通过关键句找到大数、小数、差。例如男生比女生多5人,说明男生和女生比,男生多是大数,女生少是小数,多的5人是差。表示大小差关系的还有高矮、长短、轻重这样的词语)
大小差数量关系 :大数—小数=差
大数—差=小数
小数+差=大数
1、京广中心大厦高208米,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中央电视塔有多高?
208 + 196 = 404(米)
小数 + 差 = 大数
2、京广中心大厦高208米,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中央电视塔高404米,中央电视塔比京广中心大厦高多少米?
404 — 208 = 196 (米)
大数— 小数 = 差
3、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中央电视塔高404米,京广中心大厦高多少米?
404 — 196 = 208(米)
大数 — 差 = 小数
(三)份总数量关系:
每份数× 份数 = 总数
总数 ÷ 份数 = 每份数
总数 ÷ 每份数 = 份数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表示每份数的那句话叫“每份数句”。复习时,要通过“每份数句”来理解份总数量关系。
1、一个粮店每天卖出15袋面粉,6天卖出多少袋面粉?
15 × 6 = 90(袋)
每份数× 份数 = 总数
2、兔妈妈采了56个蘑菇,平均分给7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到几个?
56 ÷ 7 =8(个)
总数 ÷ 份数 = 每份数
3、兔妈妈采了56个蘑菇,平均每只小白兔分到8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白兔,?
56 ÷ 8 = 7(只)
总数 ÷ 每份数 = 份数
(四)倍数关系:
一倍数× 倍数 = 几倍数
每份数× 份数 = 总数
几倍数 ÷ 倍数 = 一倍数
总数 ÷ 份数 = 每份数
几倍数 ÷ 一倍数 = 倍数
总数 ÷ 每份数 = 份数
1、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跳高的有19人,跑步的人数是跳高的3倍。跑步的有多少人?
含倍句:跑步的人数是跳高的3倍,跳高的的人数是一倍数,跑步的人数里面有3个跳高的人数。
19 × 3 = 57(人)
一倍数 × 倍数 = 几倍数
2、学校买来5个篮球,20个足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多少倍?
含倍句: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多少倍,是看看足球的个数里面有几个篮球那么多,有几个就是几倍。
20 ÷ 5 =4
几倍数 ÷ 一倍数 = 倍数
3、学校买来20个足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4倍,买来篮球多少个?
含倍句: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4倍,篮球是一倍数,足球是几倍数,是把足球的个数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本册未涉及)
20 ÷ 4 = 5(个)
几倍数 ÷ 倍数=一倍数
二、利用各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 “时分秒”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P8-9、11
2.“测量” 单位间的换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P25-9、10 P30-15 P34-4 P35-8 P46-14
3.“测量”单元中的列表法解决问题。
P33-做一做
4.“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面的问题
P86-做一做 P87-3.4 P88-5、6、7、8 P113-11、12 P114-16
5.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计算
P98-3、4、5 P99-9 P103-5、6、7、8 P114-15
6.计算单元中的估算问题
P19-3 P20-3 P47-3(3) P73-2、3、4
注意估算解决问题的复习,一是要打消学生的定势思维(见“大约”就估算);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价值;三是引导学生注意估算的合理性。
7.“集合”问题中求数量
P106-P107
8.需要两步的解决问题
(1)乘减(P63-2 P65-14)
(2)加减(P44-2 P47-3(3) P48-2) 连加(P46-12 P49-6)
(3)归一(P71)
(4) 归总(P72)
三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可充分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篇12:三年级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1回归课本,巩固基础
课本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做做例题和习题,巩固学习每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即为什么要这么做,正推的同时,还要学会反推,这样知识点才会掌握得更好。
此外,要多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学会分析每个单元考试的题型,去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小学数学的题型一般分为概念题、计算题、实践应用题、操作题。)
2找出和解决知识漏洞
数学学习,查漏补缺必不可少,多对以往的错题多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同学们还可两人一组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千万不要认为使用和分析错题本既费时又费力,一定要养成习惯,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就非常重视收集错题,然后在错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得到提升。
篇13:高考数学如何制定复习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在什么时间点该做什么事,学生都应做到心里有数。高考学科有六门,而时间紧迫,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学生应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才能提高各科的学学习效率。
保持最佳的复习心态、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
心态甚至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活动”,而且也是在情感、心态参与下进行的传感活动,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
那么怎样构成复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呢?
我们必须在复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给自己创造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
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它是数学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思维机制的运转就会加速。
严谨感是指追求科学工作作风的情感,它能促使人们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心理学告诉我们,严谨的作风会迁移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而数学学习活动又能形成严谨的作风。因此解题过程中,必须思路清晰,因果分明,准确规范,不应有任何遗漏与含糊之处,即“会做的要得满分”。
成功感是学习的“内动力”,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引发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要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这样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
所以,最佳学习心态主要由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轻松是数学活动成功的发动机,愉悦是成功的催化剂,严谨则是成功的监控器,而成功既是关键又是最终的目的。
我数学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数学高考试卷得分67分转化为标准分就是500多分啊!同学们,只要你努力都一定可以达到。90分转化标准分600多分,120分转化标准分700多分,138分转化标准分800多分。
大家都应有自己的目标,只要目标恰当,努力学习,一定都能实现。
具体学习计划怎样制定呢?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至少有多少时间学习数学?数学练习多长时间完成?每周是否能完成一套数学试题?
做到每天小计划,详细到看多少页书,做多少道题,复习到哪一页。
每周、每月中计划,详细到完成多少套试卷,复习到哪一章节,月考复习怎样安排,月考成绩目标的制定。
围绕目标制定大计划,不做无目标无计划的学习。
高考数学知识点之三角函数
公式一: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二: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三: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篇14:如何制定考研数学复习计划
如何制定复习计划,才能在考研中获得理想的成绩?相信大家都会费一番脑筋来思考这个问题。这里数学分为四个层次:懂、会、对、满。懂是说数学的一些经典教材你能看懂,辅导班老师讲授的内容你能听得懂。会就是课本和辅导教材上的题目,历年的真题,名师出的一些模拟题你会做。对就是你会做的题目能做对。满就是你会做的题目能得到满分,不会因为书写过程或其他原因被批卷老师扣分。
一定要动手做题
需要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动手做题,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看懂和会做绝对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辅导书上的题目、真题、模拟题你要会做,在复习的期间,碰到不会做的题不要着急看答案,要联系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想一想是哪个部分的内容,有什么常见的方法。如果还是想不出来看一看答案,看完了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种方法是否带有普遍性,如果有普遍性说明自己在前面的复习过程中有疏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个方法;如果不具有普遍性,那就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题目里给出了什么暗示。
计划是一门艺术
计划绝对不是表面的日期时间安排。计划是一门艺术。面对繁杂的科目,如果能达到复习效果的最佳是计划的核心所在。这就决定了计划绝对不是死板的时间安排,而是个发展中动态平衡的过程。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总体的安排需要计划,复习一门课也需要计划。看一早晨的书同样需要计划。因此,这里谈的计划,其实是一种统筹安排。一种清晰的复习思路。这就需要你充分了解自己的强项和薄弱环节,并相应的做出安排。更具有普遍和深刻的意义的是,我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
有的考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那么如何把会做的题目做对,可能是很多考生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会做的题目做不对,可能是在两个环节上出了问题。第一,是不是真的会做?有些题目我们第一次不会,看了答案或听了辅导老师的讲解好像是会了,勉强记住了,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所以每碰到一个不会做的题都要把它真正弄懂。对一个比较好的题,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它,尽量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解,不仅知道怎么做而且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做,怎么想到这样做,不这样做行不行。这些看上去比较费时的办法,只做一两次好像看不出效果;如果长期坚持,到一定阶段就会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时你的水平就真正提高了一个档次。第二,如果这个题目确实会做,但就是做不对,说明计算能力或者数学方面的基本功有问题。那就是需要长期练习的问题了。
篇15:高考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对于高考数学的冲刺复习同学们要轻重分明,全力补弱。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所启迪!
高考数学复习计划
2月17日~4月27日:专题复习;
4月28日~5月18日:综合演练;
5月19日~5月31日:自由复习。
1、重点、热点专题复习。高考热点问题、高中阶段数学的主干知识及与大学接轨内容是每年必考的重点,因此要把这些问题形成专题进行复习。如函数、不等式、直线和二次曲线、向量、导数、数列、线面关系、三角基本运算都是每年反复重点考查的内容,因此要以这些内容为主向外扩展,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系统
2、解决平时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平时练习和测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通过回扣课本概念、公式、性质或通过请教教师解决。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定时定量和规范训练,所有的练习要在高效中进行,以适应高考时间短、思考量大的情况。
学会用数学思想思考和解决问题。复习中要有意识地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并不断对此进行归纳、领会、应用,逐步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把握好复习起点。确立好正确的复习起点,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复习策略,切不可盲目从众,学会放弃一些自己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的目标,树立起只要能把自己的水平充分发挥就是成功的思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4、进入冲刺备战阶段。这时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高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作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这一期间还应放低高考调子,缓解紧张气氛。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视生理的调节。很多同学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这样,高考时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数学复习方法
1、做“存题”
数学学科的最后冲刺无非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扎实学科基础,另一个则是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是要靠“做存题”。所谓的“存题”,就是现有的、以前做过的题目。数学的复习资料里有一些归纳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资料,考生可以重新翻看这些资料,把过去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和“温故”,这也是冲刺阶段可以做的。
2、错题重做
临近考试,要重拾做错的题,特别是大型考试中出错的题,通过回归教材,分析出错的原因,从出错的根源上解决问题。错题重做是查漏补缺的很好途径,这样做可以花较少的时间,解决较多的问题。
3、回归课本
结合考纲考点,采取对账的方式,做到点点过关,单元过关。对每一单元的常用方法和主要题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错题重做,尽可能从课本知识上找到出错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结合题型创新,从预防冷点突爆、实施题型改进出发回归课本。
4、适当“读题”
读题的任务就是要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步骤,分析最佳解题切入点。读题强调解读结合,边“解”边“读”,以“解”为主。“解”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印象:“读”就是将已经熟练了的部分跳过去,单刀直入,解决最关键的环节,收到省时、高效的效果。
5、基础训练
客观题指选择题和填空题。最后冲刺阶段的训练以客观题和四个解答题为主,其训练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解选择题填空题的策略;传统知识板块的保温;对知识网络交会点处的“小题大做”。
【小学数学五年级复习计划怎么制定(共15篇)】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寒假计划表怎么写2023-06-22
小学生二年级学习计划怎么制定2023-10-24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计划怎么写2022-08-21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表2023-09-15
如何制定初中的新学期计划2022-05-04
小学数学毕业班总复习计划2023-11-23
小升初复习计划要合理2023-06-13
初二期中复习计划怎么制定2022-08-10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计划2024-01-13
小学四年级学习计划作文怎么写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