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论文(共15篇)由网友“狮子77”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论文
在对学生的字词教学中,从三方面入手:
一、按字的构造进行教学
字,从构造上可分为六种。(一)、象形字。象形造字法是摹拟事物的外部形状造字的方法。比如:“山”就像一座大山的样子,在一群山的中间有一座高高的山峰。木头的“木”本来是一棵大树,上面是许许多多的树枝和树叶,下面是大树的根。“休”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等等。用这种方法向学生讲述,学生不但易于记字形,还能掌握字义。(二)、指事字。 指事造字法是通过在象形字或象形图绘上增添指向性、标示性符号来创设新字的方法。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上、下等,这类指事字很少;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刃”在“刀”加一点,表示刀口;“甘”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在教这一类字时,对学生进行提示性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三)、形声字。 形声造字法是利用相对独立的偏旁,来创设新字的一种方法。从结构上看,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下面六种方式:
左形右声 河、晴、财、购、优、征
右形左声 都、切、致、胡、战、剃
上形下声 空、芳、宇、爸、翠、箱
下形上声 勇、盛、基、袋、盒、照
外形内声 阁、固、匣、囤、赴、廷
内形外声 闻、问、辩、辨、赢、嬴
由于学生接触这一类的字较多,对学生进行讲解、说明,学生就能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四)、转注字。 转注造字法是在会意字上增添字形中原本已有的字根;或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上增添与其原本意义相通的字根,以其作为“类旁”,从而创设新字的方法。它不是直接造字的方法。如:我在教学生学习“抓”和“姥”时告诉学生:爪——抓,“爪”的构形为一手。增添“手”(扌)旁,转注为“抓”,表示“爪”的本义之一(动词义),即抓取。老——姥,“老”的本义为更年期以后的老女人,引申后则表示一般的年老、老人。“老”字增添“女”字,经转注后写作“姥”,专一表示“老女人”。(五)、假借字。假借造字法是一种利用已有的文字(即本字)来创设新字的方法,即借用原本已有文字的形、音、义,以类旁或声义旁的置换来创设新字的方法。如:“贪”借“含”的形、音、义,以“贝”置换本字下部之“口”,表示侵吞财贷。沙——砂、纱。“沙”字从水从四点小,乃是一个会意字。“砂”从“沙”假借而出,表示砂粒。“纱”从“沙”假借而出,表示稀疏而粗糙的丝麻织物。(六)、会意字。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如“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如“盥”字。盥洗、洗手的意思。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只盆的`形状(皿),上部是只手的象形伸入盆内,盆中还有水,表示在洗手。于是我在教“众”这个字时,启发学生 :“一个人用‘人 ’表示,两个人是‘从’。三表示数目很多,那么,有很多人应该这样表示呢?” 由于前面已经讲过象形字的构造特点,学生很容易掌握“众”这个字的字形和字意。
二、按字的读音进行教学
汉字从读音方面分为多音字和同音字。多音字可以音义结合。多音字的读音往往与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所以,记忆多音字时,可以与它的意义一起记忆。关注词义的区别、词性的不同、口语书面语的区别等。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多音字不能正确地发音,甚至只发一个音。每遇这种情况,就让学生查字典,以确认某字是多音字,然后区别读音,弄清不同读音的字义。如“看”有两种读音:“看”与别的字组成词有“监视”、“守护”之意的读“kān”(看门、看家、看守、看护,看押、看守所、看家狗等);有观察、瞧、访问等意的读“kàn”(看见、看书、看齐、看待、看望、看病、看重、看电影等)。让学生通过对多音字不同的读音进行组词以加深对字的理解。而同音字在字形上总是有差异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差异,联想出它的形近字,从而进行区分。如:同音字“报”和“抱”。我们除了可以通过他们都是与手有关的动作,记住是提手旁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形近字的联想来记住他们的右边部分。中国的汉字中有很多会意字,我们可以抓住汉字形上的会意展开想象来区分同音字。例如:同音字“明”和“鸣”。“明”由“日”和“月”组成,“日”“月”同在,则“明”。“鸣”意为小鸟张着嘴巴在叫。有些同音字有相同的部件,我们可以先记住相同的部件,再通过不同部件来会意联想,从而进行区别。如同音字“蜜”和“密”。“蜜”的下面是一个“虫”,表示与一种昆虫有关的东西,如:蜜蜂、蜂蜜。又可表示与蜂蜜有关的甜甜的东西,如:糖蜜。“密”的下面是一个“山”,表示与山上的东西,像植物之类,如:茂密、稠密。告诉学生区分同音字的方法,对同音字他们就能轻而易举地掌握了。
三、按字形进行教学
形近字虽然形近,但在字音或是字义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分析形近字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从该字的基本特征出发,寻找教学的最佳方法。如形近字“渴”与“喝”这两个字,它的偏旁部首、意义和字音不同,学生经常用错这两个字。这两字的差异在于:①声调不同。②偏旁、部首不同。③字义上不同。前者是“口渴”之意,后者有“饮水”之意。在教学中,采取了比较法来引导学生区别这两个字--即从字义及字音上去辩识。对于形近字,还可以由韵母区别字形。如学生写“东”“东”与偏旁组成字时混淆不清,亦采用了如上的方法,总结出凡“an”韵的字写作“东”(炼、练、拣);是“ong”、“en”韵的字写作“东”(栋、冻、陈)。象这样的方法简单、易记、容易掌握。
总之,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将有助于学生减少错别字。同时加强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的教学,以提高学生据词定音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小学字词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字词教学提出了多维目标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就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认识、理解层面上,而是要在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及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上多下工夫。针对这一点,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汉字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字词教学目标要求是: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习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等。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就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认识、理解层面上。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字词的教学工作呢?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目标
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基本理念,即在字词教学中要“音形义”相结合,以“义”为核心,以理解、运用为目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意思或多个意思。从广义上讲,汉字是一个音形义的结合体,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在借助写作、说话等来表达情感的时候,运用的是语言文字的意义,而不是它的形和音。而思维所表达的内容就是语言文字的内容,所以,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目标要以“义”为核心,以理解和运用为目的。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字词教学不仅仅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理解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把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字词教学更有深度。因此,在字词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以达到能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那么,如何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呢?
1.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配合教师的识字教学。如,在看电视时,屏幕上会出现许多学生认识的字,家长不妨有意地问一问:“你认识这个字吗?”“它怎样读?”学生读对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学生读错了,家长要耐心指导。另外,家长带孩子外出时看到的广告牌、宣传标语、商品名称等都是识字的好教材。由于学生和家长在一起时心情会很放松,在这种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识字的恐惧感便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主动识字的兴趣。
2.学校生活更是学生识字的良好环境。学校的课程表、座次表、黑板报、各种规章制度等都是学生识字的鲜活素材。有了家庭生活中养成的自主识字的习惯,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自主快乐的识字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并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四、结合语境,理解体验字词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有些词语单独理解起来较难,但如果将其置于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就会让词语充满生命的色彩,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词语。如在教学《论语》一课的“学”“思”“罔”“殆”等重点字词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把这些字词放到句子中去思考,先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之后再反复诵读加以内化,以达到积累运用的最终目的。
五、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验字词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场景,以及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刻的思想道理来感动读者的。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就能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的特定氛围中,从而快速体会到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唤醒”一词,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一声春雷唤醒了笋娃娃,‘唤醒’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学生说:“叫醒。”教师又再问:“同学们,每天早晨,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叫醒你的呢?”有的说:“快醒醒,该起床了!”有的说:“快醒醒吧,上学要迟到了!”教师接着问:“那谁来学春雷公公的样子来唤醒小春笋呢?”这时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都争抢着回答说:“小春笋,快醒醒吧,冬天已经过去了。”“小春笋,你快醒醒吧,你旁边的小树都发芽了,你也该长大了。”“小春笋,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花开了,你快醒醒吧。”学生通过换词、换位等方法,从实际生活出发,能深切地理解并积累词语。可见,在字词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把品析词语、理解课文和认识世界结合起来,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充实到语文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兴趣。
六、运用评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不断地给予学生评价激励,能消除学生对学习字词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学习字词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动成长还要靠外界的强化和成长环境的创设。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评价平台,如在“识字小能手”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在课外学到的新字;在“识字金点子”活动中,学生可以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识字方法;在“纠错周”活动中,学生会把自己写错的字告诉同学们,请大家引以为戒;在“展示台”活动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七、字词教学活动要系统化
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整体观念,把字词教学放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去思考,使识字、阅读、写作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因此,字词教学不能不分年级、不分学生具体情况地采用同一方法,而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活动不断发展的过程,应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字词教学来说,低年级主要是打好基础,熟练掌握汉字拼音、笔顺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简单地分析字形的方法;中年级阶段主要是熟练掌握识字方法,能熟练地查字典和其他工具书,基本上掌握音形义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高年级阶段已经形成识字技能,自学能力也初步形成,培养目标则是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达到“半自动化”。
总之,字词教学应该贯穿小学甚至初中、高中各年级语文教学的始终,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教师要潜心研究,帮助学生掌握字词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小学字词教学论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是它的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它最大的使命,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科学研究证明,儿童年龄越小,语言发展能力越强。而对于刚走进校园的孩子来说,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任务。所以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因此,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和探索,对此,我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识字课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满快乐的体验课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教不应该予以否定。1、用猜字迷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迷中牢记字形。如教“处”字时,学生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个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是个“处”字;在变幻一下“半个多,在一旁,一竖一点站边上”是“外”字。再加:“们”和“闪”字,我编出“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的谜语让学生猜两个字底。2是通过编儿歌、顺口溜识字。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教“聪”字时可以这样编一道顺口溜:“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又如“高”字,可以编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画”字时“一块豆腐割四块,放进锅里盖上盖”。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再如有认识请、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旁衣你出,再换“米”字真精彩。小学生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我们只有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有趣的活动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样,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也会十分活跃。使得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学习和认识最后记住“汉字”。3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如“拼字游戏”“词语接龙”“找朋友”等等。
二、是拓宽识字环境,教学课堂无限延伸
(一)识字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有限的空间,而应该利用一有利的空间。例如社会环境识字。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其实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大环境,为孩子学习汉字方面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课堂。例如街道上的“路牌名”、“商店招牌”、“商场”以及各种宣传标语,电 视屏幕中经常出现的字,“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等等,学生都会在无形中通过听、看、问、记。牢记这些字词。
(二)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成才最重要的场所。在校园里,经常让学生熟悉的“表扬栏”、“宣传栏”、“光荣榜”等等。营造书香环境,享受知识环境的无限乐趣,同时在班级里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每周、月、期等开展各种“识字明星”、“识字天才”、“字拥大王”等评比活动,并给予精神或者特质奖励,来激起学生识字的渴望和浓厚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自觉识字的习惯。
三、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制作生活的教学课件,使原本单一、枯燥的识字教学,配以生动的图画,用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产生神秘好奇的感觉,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识字活动。激起学习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的汉字世界的欲望。“字”配“画”恰当地结合,让原本静止不动的汉字活动起来,丰富学生的想象,深刻的记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是注重培养识字技巧
我国人口众多,方言现象也比较繁多,有许多的方言和通用的普通话差异很突出。这时,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普通话的读音,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一)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后,可以指导他们 按音序排列来把方言音影响严重的音节归类整理出来,反复带学生去区分,多读多练,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减少了学生读错音,写错神出鬼没现象。
(二)是帮助学生通过汉字的部件,偏旁的对比的收集整理、归类,反复把容易混淆,写错的字加以归结、纠正。久而久之,时间长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掌握正确汉字的能力增强了,就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可以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习一个生字,复习一组字,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效果也更加突出了。
(三)通过查字典识字。
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个重要工具,语文的一项重要技能。教会学生查字典不但能够早日让学生独立识字阅读,还可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因为学习音序查字法基本与认读拼音是同步的,在学习查字法的同时也巩固了拼音,学生是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相结合相辅助,得到拼音与汉字双重进步的良好效果。
学习知识,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研究、熟悉、掌握,最后运用它们。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孩子的方法五花八门,不是千篇 一律,只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识字方法,扩宽识字令域,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处处从学生主体实际出发。引导鼓励学生想象、实践,让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为孩子一生的语言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是成功的识字教学的真谛,也是检验识字教学的唯一标准。
篇4: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
【摘 要】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识字教学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加之小学生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所以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特点,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注意抓住“引发兴趣,乐学乐记”这一环,采取多种字词教学方法逗趣激发小学生学习识字,收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字词 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许多工作要做。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识字教学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加上小学生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所以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特点,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注意抓住“引发兴趣,乐学乐记”这一环,逗趣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主动识字、认字。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字词教学方法: (1)象形法。所谓象形法就是将学到的每一个象形字,从原始图形到今天的演变流程图描绘出来,引导孩子们观察、思维、联想,一步一步地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在教“日月山水田”等字时,就采用此法,先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自己试着发现这些字与图在外形上的联系,教师再总结矫正,这样学生对字的音、形、义记忆一步到位,很快就能达到熟记牢记状态。 (2)联想法。联想法就是在学生掌握汉字部首和声旁的基础上,利用熟字分析“新字”,并联想出字义。如在教“众、男、尖”等字时,可以让学生这样联想:人+人+人=众,三人会和,即是“众人”,田+力,表示在田里劳动出力气的是“男人”,上小下大就是“尖”。像这样一联想,学生对字形义就印象深,不 (3)游戏法。游戏法就是运用游戏,利用小学生的无意注意,使认得的字更加巩固。如“找朋友”游戏法,把学过的字按部首和声旁拆开,分别制成卡片,随便放在一起。游戏时,老师读一个字,如“想”,让学生在纷乱的卡片中找到“相”和“心”,放在一起成为好朋友。再如“汉字扑克”游戏:两个学生合作,准备字卡,平均分。游戏开始,一人出牌,一人读,读对了就把这张牌送给他,如果不会,就由出牌者当老师教,并作为礼物送给出牌者,直到牌都交换了,然后重头再来。游戏结束后又可以寻找别的伙伴重新再玩一次。类似的识字游戏很多,这样既增加了识字的乐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其他的识字游戏还有“摘字宝宝”、“抢读生字卡片”、“开火车”、“摘苹果”、“汉字大考场”、“翻字卡”、“藏字”、“邮差送信”、“剪刀石头布”、“字卡传传传”、“找朋友”等等。 (4)查字典法。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A版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分别设计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学生掌握了查字典方法后,就可以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自己查字典,了解字义,教师检查落实自学效果。既减轻了教师的识字负担,又锻炼了学生查字典的技能,一举两得。 (5)阅读中识字。就是在感悟课文时认识生字。“读”是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内化吸收的过程。感知性的读文过程便是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会完成两个主要目标: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字音。这样就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义在课文语境中得到明确深入的挖掘。 (6)生活中识字。识字教学中除了重视课堂学习之外,也注重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校园有宣传标语、校训、学生规范、黑板报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识字教学的学习资源。孩子最爱看动画片了。儿童一般对动画片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及相关内容,如数家珍,老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动画片有关的字。同时与家长进行配合,在学生上学、放学的路上以及日常生活上,注意提高儿童识字兴趣,对广告栏里、店铺的.墙上、商品的包装上、报纸上、说明书上的字主动念给儿童听,提高其识字的兴趣。 词语教学看起是枯燥的,没有多重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乏味。所以词语教学应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上,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促进了学生其他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从而让字词教学显得情趣盎然。 学海无涯,教海更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还要不断探索、研究、总结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更上新的台阶。
篇5: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论文
摘要: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字词数量的掌握有直接的关系。丰富的字词量,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在进入初中以后,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课后生字词的教学,只让学生简单抄个几遍了事,加上有些学生对字词积累很不认真,有些甚至对此满不在乎,这样,没有真正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目的,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万不可忽视对字词的积累。我们所读的每一篇佳作,无不是由精美的词句构成。忽视了基础的字词积累,看不起简单的字词总结,就如同只想要空中楼阁一般,最终无基之楼是要成空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字词 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因此,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
1、贴近实际,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累字词。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笔者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2、挖掘历史,在历史积淀中让学生积累字词。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3、开展课外阅读,通过扩大阅读量让学生中积累字词。在众多识字教学体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句意,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认识生字,以此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4、多读、多写,多改,在改正错误中让学生积累字词。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的“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检查,发现学生的错字、别字后应及时纠正,以加强学生的记忆。
5、强化语境,在具体应用中让学生积累字词。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一上课就检查字词,尤其是文言文,学生还没有走进文本,教师就进行字词大检查,这种情况会造成学生机械记忆,效果很差。教师的关键作用,是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开启思维,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6、排开课本知识,在对学过知识复习中让学生积累字词。比如在学习“寒暄”一词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联想与“暄”相似的字,如“宣泄、喧哗、渲染”等词,然后引导学生区分这些词。“寒暄”是问寒问暖的意思,所以偏旁是“日”等。这种方法不只用于课本,学生在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可以做这种梳理。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自行梳理的习惯,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7、传授方法,在掌握造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字词。妙趣横生的汉字有它特殊的造字法,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有助于对汉字的掌握。笔者在讲解“好高骛远”的“骛”与“趋之若鹜”的“鹜”时,让学生知道“骛”是追求,“鹜”是“野鸭”,因此下面是“鸟”。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可以说受益匪浅,默写中的同音字就用这种方法解决,事半功倍。文言文、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学生可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用这种方法推敲,这也是很有效的。
8、相互联系,在记忆中让学生积累字词。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大部分知识的获取都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应该教会学生用积累记忆法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字、词和一些诗词的记忆。这种方法的主要做法是,将平时教师讲授或自己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字词的音、形、义和一些名篇名句随时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将这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并抓牢学生对字词的积累这一教学环节,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不应封闭于满足考试的局面中。只有掌握了字词,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只是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字词教学在初中阶段不应被弱化。
篇6:字词教学文言文论文
字词教学文言文论文
一、文言文字词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
即使在文言文字词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不经过分类和推敲,逐个进行分析,这样就会导致因为词汇掌握得不清楚而使课文变得琐碎凌乱,因此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掌握信息的方法,遵循教学原则。我们必须明白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起主导作用而已,应该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从课堂教学的模式上进行改革,文言文教学要贯彻落实读、译、疏、说、备、查六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一)要做到教学的系统性
“文言”中“言”指的是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也就是所谓的文言知识,“文”有两层意思,即文章的知识和人文内涵,所以要体会文言之美。教师要将文与言紧密联系起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竭力避免千篇 一律的“读读课文、看看注释、查查工具书”那种枯燥僵硬的教学方式,要努力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意味深长的字词,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文言字词的系统应用。
(二)注重文言字词的方法教学
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交流和探讨,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欣赏和品味古诗文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学当中,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借助《现代汉语词典》、课下注释等分组翻译课文,能力强的,允许口译;能力差的,要笔译。通过翻译,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训练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发现的疑难问题或疑难句子的翻译,或小组讨论解决,或教师课堂讨论解决。在学生译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那些翻译有困难的学生。翻译时,给学生介绍“一留二补三引申,四释五变六调整”的方法。“一留”指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专有名词原文保留。“二补”把古汉语的单音词补充为双音词。如“齐师伐我”(《曹刿论战》)翻译时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三引申”只把词的'引申义翻译出来。如“伛偻提携”(《醉翁亭记》)“伛偻”是“驼背”,但这里引申为“老人”。“四释”,指解释,古今对照,用今意解释古意,如“余”释为“我”。“五变”,指变通语气,使译文通达。“六调整”,指调整句式。如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调整过来,使译文得体而明确。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操作要领,文言学习就不会困难了。
二、文言字词教学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字词的重视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大障碍就是对字词的理解,如果不能扫清字词障碍,就无法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字词教学是古诗文学习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考查学生对文言知识掌握的标准之一;对于一些课外文言文的理解,要以课内的字词积累和理解为基础,形成一定的文言知识积淀才能形成能力的拓展和迁移,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如果平时教学注重字词的学习,就会提高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进行分类识记
能力形成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虽然识记的直接目的是应对考试,但是只有熟练识记字词的意义才能为以后的文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对学生来说,能把枯燥无味文言词语的意义都记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分类识记文言词汇的方法:
1、积累古今意义差别比较大的字词。文言文中有一些字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古今意义分成以下几类进行识记:词义范围缩小,例如《论语》当中的“可以为师矣”中的“可以”一词,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可以”;词义扩大类,例如《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成年男子的配偶”;词义的转移,例如《出师表》中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为“身份低微”,今义为“卑鄙、下流”。
2、积累通假字。例如《愚公移山》中的“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马说》中的“其真无马邪”中的“邪”通“耶”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积累各个词性的字词,做到很好地掌握此类字词的字音与字义,从而使字词的学习变得事半功倍。3.积累文言虚词。文言虚词的学习往往难度比较大,比较常用的虚词用法往往比较灵活,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就会促使学生在文言阅读方面有所提高。例如一些常用的虚词“之”、“而”、“其”、“为”等,其中“之”字可以用作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当作“他、它、他们、这”等;可以用作助词,分为结构助词、提宾助词、音节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还可以用作动词,当作“去、往、到”,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和翻译通过对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归纳,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文言教学过程中,一般的教师都会采用串讲式和翻译式教学法,这两种方式应用最广泛,节省时间、便于操作,尤其是翻译式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翻译能力,但是笔者认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来提高文言字词的学习能力,才会促使学生在文言阅读方面有真正的提高。可以让学生自主诵读课文,之后鼓励学生查工具书或者将学生分组,让不同的组解决不同段落中的字词意义,在本组内的问题通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得到解决之后,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负责答疑。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此外,教师在文言字词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一些常用的文言字义和虚词进行记忆、比较、积累、归纳和迁移,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习惯,以达到文言字词活学活用的目的。文言文的字词实际上处于文言文教学的根本地位,教师只要在文言教学中将学生处于知识学习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变得更加开阔,教学策略更加有效,使文言字词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
篇7:小学语文教师字词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教师字词教学心得
在自己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通过语境帮助孩子理解词语。
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里面有这样几个词语:羡慕、饶有兴趣、不由自主,我是通过下面的设计进行教学的。
在指名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读的好,我借机给她一个精致的小礼物,这时所有同学都用自己好奇的目光望着这个礼物,我随机告诉大家:“这个时候,大家的表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饶有兴趣”,而且大家此时的心情可以用本文中的另一个词语来表示,那就是“羡慕”,而且大家的这种表情和心情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这就是“不由自主”,就是在这样的情景当中,我让孩子们理解了这三个词语,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走进文中细细体会。这样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在对《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进行教学时,对于这样几个成语:充耳不闻、无动于衷、视而不见、不折不扣,我是这样处理的——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放开玩,我站在教室门口不管不问,这样过了一两分钟之后,我问学生老师的表情可以用文中哪几个成语来表示,他们很容易就说出“充耳不闻、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接着,我又问学生:对于这样的老师你们怎么看?用上“不折不扣”这个词,对于刚才老师的表现做一下评价,他们很容易就说出了这样的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没有责任心的老师。
这些都是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实例,对于低年级的教学,也非常适合采用这样的方法,不过,教学的要求要再降低一些,比如:一年级上册课文中有“格外”一词,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遥远的,当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连用“格外”说了几句话——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妈妈做的饭格外香!奶奶对我格外亲!接着让孩子们说一说,这样就让孩子在对语言的不断感知中,对“格外”一词有了一些亲近和触摸,对词的意思产生一种感觉,一种意会。这才是真正的理解,也就真正培养了孩子的语文素养。
在字词教学中,当词意在学生面前真正成为一种立体的感知时,才是真正的有效学习。真正走进词语教学,真的感到研究空间无限大。其实,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我们潜心去研究,教学更是如此。只有带着一颗思考的心教学,教育灵魂才会逐渐丰满。
篇8:浅谈初中语文字词的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字词的教学论文
陈钟梁老师曾就字词的重要性讲了个小故事,说一个人吃了一个馒头不饱,又吃了一个馒头还不饱,吃了第三个馒头才饱了。于是这个人就说:“唉,早知道,我就只吃第三个馒头好了。”这种不打地基,便想起楼的浮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通病,反映到我们教学上是非常突出的。那么,传统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在哪里?当然是字词。 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提倡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熏陶,却忽视训练在积累中的作用,特别是目前的小学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水平各有高低,我们更不应忽视学生在词语的积累、掌握、运用方面的训练,否则就成了枯涸之源,无本之木。
世纪之初,语文课程标准新鲜出炉,其全新的语文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且不说课本的编排体系,也不说课文的选择,单是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就使我们心情为之一振,不见了烦杂的语法修辞训练,也不见了孤立的语言品味,代之的是从整体上的把握、深入浅出的理解、个性化的品味、创造性的欣赏,从而使“练习”更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我认为我们要用好用足“读一读,写一写”,使之成为字词教学的活水。“读一读,写一写”看似简单:无非是将课文中的生、难字罗列出来,要求学生读、写。有老师心里就嘀咕:过去我们不也这样做吗?注音、解释、读上几遍不就完了吗?其实不然,这“读一读,写一写”中还真大有文章可做。
我们可以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分成三个层次的练习来做。
首先,是基础性的练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注音、解释”的'工作。这个练习,主要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词汇。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要对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词汇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在每篇课文中挑选若干个词语去做这项工作。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去对“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每一个词语都去“注音、解释”,因为这其中一些词语是学生已有所接触的,再说大部分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所罗列的词语少则十几个,多则二十几个,全都写,对学生也是个负担。所以,我们做“注音、解释”只能有选择地做。
另一个基础性练习就是对“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进行分类。我们常说学生的作文词语贫乏,那是因为积累不够。
现在我们做的这个分类工作,主要是建立一个类似于“词语库”这样的东西。在布置学生做这项分类练习之前,先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合理的分类。经查,七年级(上册)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所列词语均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所以,我们可将所有词语分为四大类:写人的,写事的,写物的,写景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亦可在四大类基础上再细分,如写人的里面可分为写外貌的,写神态的,写动作的,写心理的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认为,能够正确分类是能正确使用的前提,而要正确分类的基础则是正确理解。
其次,是延伸性训练,即在“读一读,写一写”中所列词语(当然不是全部,因为有的词语并不符合此项训练的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的“找词”练习,具体做法是,挑选三两个词,以其中的某个语素为词头或词尾找三五个类似的词。如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有“训诫”一词,即要求学生以“训”为词头组词,即可组成“训斥”“训练”“训诲”等词,通过这种方法,我们量,又可感受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一举两得。
最后,就是拓展性练习了,即从“读一读,写一写”中挑出若干个词语(通常是三五个)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写时可让学生随意安排词语顺序,只要话通顺、流畅就行,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们还要给学生这段话创设一个特定的语境,规定用挑选的三五个词去表现这个语境;第三步则要求学生尽量写得长一些(这实际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新──创造性思维,比如,要求以“木头”开头,以“足球”结尾编写一个故事,中间插入的内容越多越佳)。当然,挑选词语也有研究,初始可以挑一些意义相关、含义相近的,这样便于连成一段话,慢慢的可以逐渐过渡,最终到挑选那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让学生去连话,就如同前面提到的“木头―足球”一般,达到培养学生缜密思维,丰富联想,组织语言的能力的目的。就能以一个词为纽带,牵出一连串的词语,既可扩大词汇。
总之,重视字词教学,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贯穿于字词教学,利用一个知识点进行两种以上能力的教学和训练进行立体教学,不仅有助于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具有较快促进能力相互生成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在字词教学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学会鉴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智慧,让字词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
篇9:如何搞好初中字词教学论文
如何搞好初中字词教学论文
说到字词教学,这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拿手好事。他们或卡片展示,或图表归纳,或造句听写,不厌其烦,各尽所能。可是一到了初中,很多的教师在处理课后生字词时,无非就是读两遍抄三遍了事。犹如蜻蜓点水,没有真正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目的。不少初中生就靠吃小学阶段的老本,越到后来错别字越多,甚至到该写研究生论文了,还是见错就扔,贻笑方家。究其因,主要还是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字词教学环节薄弱了。字词可以说是思想之母,是文化之源,是构建语文大厦之砖瓦,切不可淡然视之!《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7~9年级学生应独立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这已经是很具体的要求了,有力地说明了字词教学仍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特为初中语文之字词教学击鼓呐喊,并陈拙见,以引金玉之言。一、朗读与听写,是教学字词之识记的传世良方课后的生字词,首要的就是记住它的音与形。音,主要是靠多用普通话朗读来掌握。可由学生预习时自己查工具书解决读音,然后学生自行多读几遍,直到自己感觉没问题为止。在学习新课之前,再由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时抽读校正。形,一般不要要求学生抄写多少遍,不要因此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那样会降低学生对字词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自己多看几遍,用手指划划自己似曾相识的字词就行。因为我们后面还有最关键的控制环节—听写。听写没有必要每课都这么做,可以以一个单元为范围,安排二十分钟的语文自习时间就够了,不用亦不宜占用太多时间。听写可由教师组织,听写后由语文科代表组织人员评改,可规定凡字、音错达三个以上者为不合格,需另行补听写。听写成绩可记入语文平时成绩以供参考。此法虽老却不旧,实践中很是管用,可谓治疗错别字顽症之传世良方。二、构句而成篇,是教学字词之理解运用的法宝学以致用,接下来的工作更为重要。字词最简单的运用就是构句。初中生了,当然不是单词构句,至少应该要求学生运用三个以上的课后词语表达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基础稍好的,应要求他们用上尽可能多的词语(三个以上可以不用本课的字词)写上两三百字的有中心的短文。特别优秀的,可要求他们把本课字词全都用上,写成六七百字的精彩文章。
具体操作是:
1.一般以每篇课文的字词为单位,一课一写。
如果某篇课文后面字词太少,或教学时间相对紧张,可两课一写。
2.片段或文章可以单独写在专门的本子上,也可直接写在课文生字词下边。
3.可独自写成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等,亦可三五人联写话剧、小品、相声,新编歌词等(抽查到其中任何一人时就集体朗读或表演)。
4.更关键的是要“发表”(班上朗读或表演)。
这一环节直接决定了写的质量如何,和能否坚持写下去的问题。因此要专门安排时间,至少要半节课以上,这可以从每周作文课里挤一节。因为这实际上就是在“小小”地作文。教师可以先随机抽点学号(要尽可能多抽点学号,以便照顾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此阶段可多用点时间);然后是学生自由“发表”时间,这是为写作或表演“高手”们提供一展才华的机会(如果当堂课精彩表演太多,再追加一节课也是值得的)。
5.发表之后应有评议。
刚开始可由教师担任评委,现场指出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文章或片段的优缺点等,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以后根据班上学情可适时让学生点评一二。此法贵在坚持,不可因抢时间或赶进度而中断。只要数周之后,学生形成学习惯性,当老师的忘了抽查,学生自己都不会同意,他们怎么会让自己因劳动成果束之高阁而才华埋没呢?这样做,我们就把字词教学与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且化整为零,分层要求,形式较为生动,照顾并保护了学生学习字词及语文的兴趣,易于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学生成长。不失为促进字词理解与运用之法宝。三、分类以总结,是教学字词之巩固融会的传统每学期新课结束,可由教师代劳,把本册语文书上的生字词按照音序或笔画排列,打印好,分发学生装订于书后,便于学生复习时不时诵读,予以巩固;还可选出其中易错的字词、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等集中编组成练习卷,进行期末总测试;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自己的错字卡片、雅词表格等作总结。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巩固和融会运用。实际上这些方法,早期的初中语文教材早也使用,只是现在不知为何省略罢了。其实,教学中的有些传统是不可以简单丢弃的,比如语文书后编列一个生字词表等。希望这能够引起教材编写者的注意。笔者如此教学生字词,用时并不多,不算“喧宾夺主”;在具体教学时很好地融合了学生听、说、读、写、查等多种能力的训练;分层要求,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形式灵活,过程生动,特别是字词掌握之关键——理解与运用,用活动形式展开,开放有趣,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实践中颇受学生欢迎,效果明显,不妨一试。
篇10:小学语文字词的知识点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 :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篇11:小学语文人教版字词知识点
小学语文人教版字词知识点
《窃读记》
生字词:
窃(qiè)读踮(diǎn)起脚支撑(chēng)贪婪(lán)暂时(zàn)倾盆大雨依依不舍饥肠辘辘(lù)湿漉漉炒菜抄写吵闹屋檐瞻仰惧怕面面俱到招牌石碑自卑脾气
中心思想:
课文作者林海音,本文以“窃读”为线索,通过对作者动作和心理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理解句子: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要,“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生字词:
水浒传(zhuàn)传(chuán)奇绿(lù)林好汉绿(lǜ)色将(jiàng)领将(jiāng)军滚瓜烂熟
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访谈录,用对话的形式,记录了苗苗与国学大师季羡林之间的交流。文中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文中的“小苗”指苗苗(谦虚好问)“大树”指季羡林(亲切随和、循循善诱、关心下一代)
《走遍天下书为侣》
重点生字词:伴侣(lǚ)娱(yú)乐毫不犹豫一趟(tàng)背诵(sòng)忽略零分某人编写浮想联翩篇章普遍欺骗偏方环绕富饶阻挠妖娆
课文主要内容:本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文章提出的读书方法是:“一遍又一遍地读”。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读过多少遍。这也是我一遍又一遍读书的原因。
词句解析: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积累读书的名言: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背诵第七八自然段。
《我的“长生果”》
重点字词:
如饥似(sì)渴似(shì)的美差(chāi)差(chà)不多直奔(bèn)奔(bēn)跑全班之冠(guàn)张冠(guān)李戴分(fēn)毫分(fèn)外禁(jīn)不住禁(jìn)止
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浮想联翩
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囫囵吞枣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 一律
大显身手心安理得呕心沥血不求甚解
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是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重点句子: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2、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仿句: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的读书生活恰似(),也似()。
《古诗词三首》
生字词:
洛(luò)阳榆关(yú)湖畔(pàn)帐(zhàng)篷账单榆树愉快
湖泊(pō)停泊(bó)中间(jiān)间(jiàn)隔丈量(liáng)重量(liàng)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朝诗人王安石,采用写景抒情的方法,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间(jiàn):间隔绿:吹绿
诗意: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二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采用叙事抒情的方法,借用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异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复恐:又怕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诗意: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长相思》作者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他被称为“清代第一词人”。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诗歌采用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表达了词人及将士的思乡之情。那畔:那边,诗中指关外。聒:声音嘈杂故园:故乡
词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风雪之声的。
“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很大,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
《梅花魂》
生字词:
凉飕飕(sōu)衰(shuāi)老分(fèn)外抹(mā)净低头折(zhé)节
腮(sāi)边颇(pō)负盛名玷(diàn)污秉(bǐng)性眷(juàn)恋埋葬大抵无所谓灵魂魄力眷恋卷曲衰老哀伤衷心
眷恋:怀念,留恋。
大抵:大多,大都
盛(shèng)开盛(chéng)饭折(zhé)叠折(shé)本教(jiāo)书教(jiào)室
愈……愈……: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加深,相当于“越……越……”。
1、“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中五件小事: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
2、我知道的爱国诗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大事,匹夫有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重点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会背。)
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4、改陈述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5、仿句:旁的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我们青少年要从小学会坚强面对生活,愈是困难,愈有挑战,我们愈要勇敢,愈要坚持。
老师对我们愈严格,愈认真,就是对我们愈负责,我们愈要尊敬她。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桂花雨》
生字词:
箩(luó)筐杭(háng)州鲜(xiān)艳
朝鲜(xiǎn)挑(tiāo)剔挑(tiǎo)衅
答应(yìng)应(yīng)该
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
改陈述句: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全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小桥流水人家》谢冰莹
生字词:
潺潺(chán)婀(ē)娜(nuó)点缀(zhuì)
干涸(hé)唱和(hè)和(hé)好
1、“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江南水乡。
2、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个“爱”字贯通全文。
守望相助:为防备外来的侵害,相邻各处协同守卫瞭望,遇警互相通报支援。本文指家乡的人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生活情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出来了就开始干活,太阳落山了就回家休息,形容人们过着自食其力、无忧无虑的生活。
做阅读题的技巧和方法
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概括某段大意
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
如何联系问题去阅读
阅读全文之后就要开始进入做题阶段了,初中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应该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能在短文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采用“倒读法”,因为这种方式阅读节省了很多阅读的时间,并且,倒读可以直接的去理解题目和文章中叙事的人物、或者地点,可以一目了然。同时在阅读的时候要学会在文章中做标记,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把有用的地方,或者某一句有用的句子给划出来,对于存在疑问的句子也可以做一下重点标记。可以有效的帮助到在答题中解决问题。
篇12: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实用模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读书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工作经历、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做如下探析。
一、语文阅读的意义及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能力绝不是一、两节语文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结合大量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只要读懂就行了。阅读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的阅读,就必须提高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提高阅读者在阅读中所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一切均有赖于实施科学的阅读指导。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途径
(一)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 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 7 岁到12 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 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阅读教学和开展阅读指导。
(二)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
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频繁,语文的交际功能日益明显,所以社会生活需要小学生从小就强化自己的知识、智力与精神素质,这就是外部的驱动力;作为教师,更应该促进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产生自身的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师要对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以诱发其阅读的欲望,激发他的阅读兴趣,驱动阅读学习。但这还是一种短期的、易受影响的阅读动机。教师更重要的是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理想、求知欲、审美趣味等深层的长远的阅读动机,使之发挥更大的动力作用。
(三)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许多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地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提供阅读能力的关键。
要想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当然,要选择合适的书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对于他们年龄和学习都适合的,同时也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书来读。古话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在选择课外阅读物的同时,也要衡量一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是不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现今出版物多的数不胜数,稍有不慎,就会选择错误。所以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他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能盲目的阅读。
第二,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开展诗歌朗诵,辩论赛,交流会等,让学生能亲临活动中,参与到活动中,如知识竞赛这样的活动就能完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参与的同学肯定是在课下做足了准备的,观看的同学也能从中获益。如在美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校方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书籍,这样可以带着崇拜的心理去阅读,从心里就产生了这种兴趣。另外,还可以以黑板报的形式把一些课外小常识记上,每天都要更新,要让不同的学生对其修改、编辑,学生们会以好奇的心理去看、去记、去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四)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阅读从培养朗读习惯开始。绝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都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要注意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诵读的好习惯。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课外书都自觉地使用普通话,这样有利于将来的交流。朗读应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要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第二、注重默读习惯的逐步养成。生活中人们阅读的常见形式是默读,默读比朗读更便于集中精力思考,过去所说的“一边读一边想”,主要指的是默读。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少小如天成,习惯成自然”。在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校里, 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10—15 分钟的时间,在教室里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老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笔记,也不做分数纪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第三、养成“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喜欢图书、爱护图书”不仅仅只是一种阅读习惯,它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勤俭的作风,一种美好的情操和健康人格的体现。就阅读习惯而言,这里的“喜爱”包括收集到、购买到自己喜爱的图书,还包括使用好、保管好图书。这里的“爱护”包括给图书包书皮,阅读时小心翻阅,将损害的图书装订好、整理好,不丢失图书,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等。尊重作者、编者的劳动。阅读是个反复的过程,有些课文、有些图书要读好多遍。读过的图书还可作为一种资料保存以供今后查阅;有些图书还可以作为一种收藏或种纪念。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让我们通过阅读,畅游书海;让我们的语文阅读闪动灵光,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李夕建.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大舞台,(4)
[2]陈淑贞. 关注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福建论坛,(3)
[3]卢凤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企业家天地,2007(6)
篇1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字
一路欢歌一路笑,新课改已经走过第六个年头,小学语文教学的前途何在?
看看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的确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为了追求让学生做“主人”,就抛开文本,无休止地辩论、争论,结果越扯越远;有时候,我们也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于交流、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放着最好的课本资源不用,还美其名曰:“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时候,我们也会过于迷信多媒体教学,把课前备课的精力主要用在课件的制作上,妄想用富于变幻的声像吸引学生,然而,这样的课堂留给了学生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并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层次的东西,反而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本真。
小学语文教学须倡简,语文课堂须找回本真。然而,语文课堂应该怎样倡简?
我认为,语文课首先应该有简明的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所谓课程目标,是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的,我们做教师的,要给予学生什么?那无非就是要使学生学到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写作、口语交际、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每一堂课后,我们都应该问一问自己,这节课,我都为学生做了什么?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是否得到了切实提高?就拿写字来说,有的老师认为那是低年级老师的事儿,我是中高年级老师,我便只管教授阅读的`方法就足够了……看看我们的学生写的字,结构失调,笔顺颠倒,是谁造成的?那恐怕要问我们语文老师自己了。近期参加了一次教学观摩会,这次观摩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个授课教师都是伏在黑板前,认真、工整地书写课题,给学生以示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写好笔画较多的字,这样的景象也经常出现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是给孩子的未来打基础的,对孩子基本功的培养,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绝不能放松,我们在追求课堂生动精彩的同时,这简明的课程目标不能忘记。勿因善小而不为,凡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利的小事,我们应该经常做,认真做。
再说课时目标,我们的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分钟,你设计的目标越多,平均分配给每个目标的时间就会越少,水过地皮湿的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与其囫囵吞枣,不如细嚼慢咽。那么,课时目标的重点应该放在哪儿?那就是落实好一个“读”字。
其次,语文课应该有简单的过程和简便的手段,那就是以读为主,读中导悟,读中见悟。
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对语言的学习,小学生有他的年龄特点,他有自己的理解程度,所以,讲的内容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字,如果我们大讲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东西一旦超过了学生的理解程度,那他只好囫囵吞枣,我们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既然讲多了、讲深了没用,我们何不把更多的经历用在读书上。课文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语文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会学到会学,由浅认识到深认识,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要读书,该怎样读?平时,我们课堂上也布置读书,可是学生自己只是读一两遍就放下书,或交头接耳,或无所事事。学生要读书,而且要读进去,关键要靠教师的引导。所以,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地创设读书情境,有效地带领学生从读中感悟,再把感悟读出来。
以下几种方法还是十分有效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以一个恰当的问题布置下去,这个问题可以是认识全文的关键,更多的则是教师下一步讲课的由头,带着疑问走进文本,消除了漫无目的读书的现象,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充分理解了语言,加深了对语言的感悟。如《给予树》一课中,徐慧颖老师给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中写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深刻?”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人物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为后面的讲授打下了基础。再如《搭石》一课中,韩秋云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搭石?”,这个问题恰恰是韩老师接下来讲课的由头。
(二)句段的比较阅读。备课中,老师精心选择一些在表情达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让学生去掉这些词语读一读,在两相比较中加深对句意的理解,由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一个段落的理解有时会因一两个词语而升华。如王旭老师在执教《猫》一课时,把“说他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回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一句中的“吧”“呀”“呢”三个语气词拿掉,让学生读一读,看有何变化?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立刻清晰地呈现出来,效果十分明显。
带着问题读,比较阅读都体现了语文教学中读的主体地位,在读中学生有所感悟,实现了读中导悟,感悟出来了,接着就应该趁热打铁,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的形式读出来。
(三)恰当的引入其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表演等,让学生进入情境,读中见悟也就容易实现了。刘娟老师在讲授《鼎湖山听泉》时,先让学生听泉水的声音,再看美丽的图片,然后再出现文中写泉水的片断,在潺潺的泉水声中,学生面对优美的画面,书声响起,全场的人似乎都走进了天籁人籁之境。
音乐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语文课堂,在一段适合语段特色的音乐中,或教师范读,或学生齐读,语言的魅力显露无遗,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怎能读不出感悟,读不出意境来?
扣读导悟,读中见悟,语文的学习如此简单。
简明的目标、简约的内容、简单的过程只需要简便的手段,引领每一个孩子走进文本,在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写话交际这些最简便而又最实在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中完成对语文的学习,去掉了浮华,摒弃了浮躁,读出了本真的语文,上出了真正的语文课。(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
篇1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
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
吕鸿鹏
(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乡吕家拉小学)
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任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可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仍然存在“一言堂”现象,学生毫无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与大家共勉。
一、树立开放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开放课堂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导演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彻底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的位置,并积极践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白兔和小灰兔》《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解放学生身心,让学生走出教室,奔向广袤生活天地去体验、去感受。
二、采用开放教学方式
开放式教学是摆脱僵化、固定、权威教学方式的一种形式,就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要解放学生的头脑、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自由,从自由生活中受到真正教育。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教学中不能苛求课堂纪律严肃统一,而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运用各种方法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时,运用了多媒体播放形式;在学习《有的人》时,运用了辩论会的形式。开放教学形式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这种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精心构建开放式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大语文”广阔天地,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工作中运用新颖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彰显学生个性魅力。
、、、、、、、、、、、
杨小龙。小学语文个性化教育的前瞻性思考.新课程学习,(02)。
江美玲。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栾成勇。让学生的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江苏教育,(03)。
篇1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教师不能违背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良好势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乃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石、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曾记得《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一段话:“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学生对此感到疑惑不解。此时此刻,我便想到了《西游记》中各位大仙的兵器,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说道:“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学生齐声否定后,我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所谓‘吸进去’就是指将知识记入脑海中。”我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方法,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只有教师彻底放开学生的手脚,为他们搭建自由表达、自由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尽情的想象,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课堂氛围才能良好。
二、动手操作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抓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育家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实践操作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意识。如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学生通过想象、查阅资料、合作、动手操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教师变得书香四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助手
多媒体技术融声形于一体,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形象之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教师切忌泛滥使用多媒体,也就是说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事。如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首先,我播放了《小兵张嘎》的片尾曲,并加上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是哪里?(学生回答)同时,我适当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然后,我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紧接着播放配乐配、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兴趣的保障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氛围才能积极活跃。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教学《芦花荡》一课时,我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出示了两个问题:老头子最后与两个女孩儿告别时说了些什么话?老头子会因为这次失误而改变性格吗?学生看到问题兴趣便油然而生。紧接着,我让学生在事先分好的小组里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讨论得有声有色。这种活动给了学生自由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尽情想象、尽情表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就一定能寻找到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 文学文献综述范文
【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博士文献综述评语2023-03-24
朗读教学工作心得体会2024-03-30
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的文献综述范文2022-05-07
小班音乐《粉刷匠》说课稿2022-08-25
4p营销策略文献综述范文2023-08-29
文献综述 导师评语2022-05-07
教育教学经验心得2023-11-13
文献综述范文财务2022-09-07
课题文献综述范文2022-07-26
朗读教学心得体会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