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教案

时间:2022-09-09 08:02:31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教案(共12篇)由网友“寻清”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初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教案

篇1:生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不同的行为,如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迁徙行为等。

2.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3.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源,锻炼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制定并实施探究实验,锻炼实践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采用探究活动、多种媒体演示(视频、图片等)、启发互动、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策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活动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常识和兴趣点,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和引导

通过ppt课件呈现以下内容:

(1)骆宾王的著名古诗《咏鹅》。

(2)潘玮柏《壁虎漫步》中的一句歌词“有只壁虎懒洋洋地在漫步,但它吃起蚊子的动作很迅速。”

(3)播放视频短片: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地震前漫天低飞的蜻蜓。

篇2:生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教学目标

本节教学内容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为: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教材的内容上看,本课从观察宠物入手,从生活实际出发,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有关问题,提高认识,促进今后的学习。因此,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尝试编写探究实验报告。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创新;在问题探讨中,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探究实验的实施。

难点: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操作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世界》节目片段;经过整理的宠物行为观察日记及关键图片,并制作成课件;教材中“资料分析”中的图文制成的课件;动物行为相关资料课件;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关键步骤制成的课件,及采集和饲养资料;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布置学生准备。

学生准备:整理过的宠物行为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及记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查找有关菜青虫的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思路

知识源于生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深入生活,认识生活,在生活的体验中汲取成长的营养。这就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和动物有过接触,因此,同学们都能列举出一些动物的行为。通过课前一个月时间的观察和《动物世界》节目片段的精彩回放,增强了感性认识。因此从叙述观察到的动物行为入手,区分哪些是生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哪些是通过环境作用,由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再看资料分析材料,进一步学会区分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然后探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加深理解动物行为的成因,最后播放《动物世界》精彩片段,拓宽视野,增强趣味性,收到课虽尽意未止的效果。

动物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许多行为都有较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但从本质上理解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更为重要。因此教学中要以此为主线,精心设计,并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探究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和实施个性化的探究方案,肯定符合科学性的自主性探究活动,倡导创新,合作交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点拨、协助、积极参与的旁观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主动获取,积极探索,提高能力。

生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篇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尝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能力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操作,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2.使学生能够模仿教材的探究实验,独立完成一些课下研究课题。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时同学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确立团结互助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教学难点:探究动物行为成因的实验及其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启发式、实验式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行为的录像片或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材料。 复习:1、运动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请用一句精炼的话概述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3、行为泛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活动? (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爬行、奔跑、游泳、飞行等,还包括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甚至边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视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判断下列各种动作是什么行为?多媒体播放 包括取食、攻击、防御、贮食、繁殖、迁徙等行为。 导入: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都饲养过哪些动物?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好吗?(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 继续设问:同学说得栩栩如生,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那么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不用)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训练它)这就是说动物会学习,所以动物还具有学习行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新课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   A组 B组 新生儿会吃奶、刚出生的小猫、小狗会吃奶 儿童用筷子吃菜,杂技团的小猫、小狗表演节目   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这两种行为有什么不同呢? A组: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本能) B组:遗传因素的基础;环境因素的作用;生活经验或学习获得。(习得行为) 尝试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的环境 意义 (生存)所必须具备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判断:下列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小猫吃奶、鹦鹉学舌、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鱼的趋光性、迁徙行为 (小猫吃奶、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蜘蛛结网、鱼的趋光性、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而大雁南飞、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迁徙行为两种行为都有)  2.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意义 过渡: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遗传有关)。 学生看书P32~33 讨论:1)对比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有什么不同?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必不可少的行为。即对动物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比如初生的小袋鼠发育不完全,如果不具备爬向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下来,而学习行为是动物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保证) 2)对比资料3和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有。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别,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并达成以下共识: 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的能力不同,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也较短;动物的学习能力还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 3.认识人类的自身学习动动脑:请同学们阅读书P37“狼孩”的故事,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人类的学习行为复杂、多样,这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否则就像“狼孩”一样。 教师启发: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三.练习:P37. 2、3 四.小结:动物种类繁多,动物的行为形形色色,但是动物的行为具有共同特点,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一般有两种: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请大家一起来说说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五.作业:目标 六.板书:   第二节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意义   3、认为人类的自身学习七.反思:

篇4: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研究蜗牛的资料,让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2):通过对“研究蜗牛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3):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培养学生比较、区分事物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研究蜗牛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讨论“研究蜗牛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合作。

(3):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4.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5.教学难点分:

分析蜗牛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二.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设置疑问启动思维→展示资料→交流成果→小结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出示一些动物行为的挂图,设置疑问启动思维。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动物行为研究事例:蜗牛的行为研究(另:谈谈人类或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其间巡视、旁听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的评价并补充和完善,以达到教学目标。

实验1的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

1假设蜗牛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合理即可)

2实验控制的因素是光照,A端有光,B端无光。

步骤3中A端、B端都有光,蜗牛停留的时间是随机的,没有明显异。

步骤4中A端有光,B端无光,如果蜗牛喜欢黑暗的环境,则蜗牛在B端停留的时间应该长一些。

师:在试验1的基础上我们再看实验2。

试验2的过程

师:我们也做过类似的实验是什么呢?

生:狗分泌唾液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建立

师:在此基础上来讨论活动中3、4的问题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步骤(1)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伸展身体,这是涡虫的本能行为。

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收缩身体,这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

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电击”连续刺激,涡虫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

4.实验1的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的生活环境。实验2中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能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师: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知道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同学们已经在课前看了书,现在我们根据书45页和25也上的内容阐述着两种行为的区别。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

四、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野鸭的迁徙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山雀偷吃牛奶

2、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3、下列各项,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马戏团里狮子表演节目B、老鼠打洞C、小狗作算术D、蚯蚓走迷宫

4、乌贼遇到危险时释放墨汁,对这一行为不正确的叙述是()

A、是一种先天性行为B、是一种学习行为C、对个体生存有利D、是生来就有的行为

五.小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鸟育雏蜜蜂采蜜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灰喜鹊喂养小杜鹃动物的本能是生下来就有的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因为这些动物体内具备了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也就是生理因素成熟了。2.后天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动物的后天性行为-山雀偷吃奶油、蚯蚓的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行为也复杂,而且后天性行为在动物的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六、作业:

篇5: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4、 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 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强化;探究实验的实施。

难点:探究材料的准备。

三、 课前准备

教师:动物行为相关资料;果蝇的相关资料;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以及果蝇的采集和饲养的布置。

学生: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果蝇的采集和饲养。

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判断并说出资料1———5中是动物的哪一类行为?

小组观察讨论。

直接观察教材的资料。

引导学性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形成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能说出资料1、3的行为不是学来的。

小组代表阅读相关资料。

阅读教材资料。

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听取汇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激励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观察讨论,对比资料1与2、资料3与4、资料1与5,能说出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形成的时间就越短。

提示对资料2、4、5的对比观察。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人类或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

讨论“资料分析”中讨论题4,能说出人类或自身学习的意义。

提示对题4的讨论,在讨论中作为积极“旁观者”参与,在问答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根据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作出假设。

阅读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认可教材提出的问题,填写相应的假设答案内容。

提示阅读。在学生探究活动开始时,注意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科学问题;在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能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议论教科书及教师的提示,能说出探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实验对照和所控制的变量。

巡视,并旁听学生的讨论。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引导的技巧,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篇6: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乌龟的绕道取食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掌握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本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

课前准备:龟,木块,沙土,湿草,新鲜的猪肉碎末(馅)

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新课

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设计探究

阅读资料、小组讨论、设计探究

指导、组织、

完成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实施探究、分组实验、记录结果

指导、

倾听

讲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提问)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动物的哪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学习行为,并且我们也介绍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师:(导入新课)是的,动物行为学家通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行为学研究,即综合法。今天我们就运用综合法来做一个探究实验,看一下乌龟(已饿了一段时间,食欲较强)是否可以绕道取食。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5页阅读动物的绕道取食部分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一:

阅读动物的绕道取食,从课本35页到36页。

师:根据课本给出的背景资料和老师已给的实验材料,请你提出动物绕道取食行为的探究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老师已提前给乌龟用沙土和湿草筑了个巢,并且在它们的巢穴中喂食过新鲜的猪肉馅。

学:提出假设“乌龟可以绕道取食”

师:那你如何来证明你的假设呢?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完成探究(可书36页的有关内容)

学生活动二:

学:分组讨论后完成探究。

师:请各小组交流自己的探究。

学:在班上交流各组的探究。

师:大家的各有所长,下面由我和大家来在刚才的基础上共同讨论找到一个最佳探究。

先将饿了一段时间的小乌龟放好。

用木块挡成几条道路,每条道路宽约15厘米,长大约100厘米,其中有4条是走不通的(取不到食物的),一条是可以取到食物的通路。

把乌龟放在入口处,出口处放好沙土,湿草和新鲜的猪肉馅,观察乌龟要经过多少次错误尝试才能找到食物,并记录下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填入表格中(5次)。

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论。

学:实施新的探究,并记录观察结果,填好表格,得出结论

师:让各组发表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

学:各组发表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

师:引导学生结合此探究活动,谈亲身感受(不要过多限制学生)。

学:先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最后。通过此探究,认识动物的学习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通过本探究,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有所促进作用。

(三)课堂:

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动物的学习行为。通过本探究使大家掌握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了解动物行为的成因。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希望通过本探究,能够的学业有所促进作用。

篇7: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4、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强化;探究实验的实施。

难点:探究材料的准备。

三、课前准备

教师:动物行为相关资料;果蝇的相关资料;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以及果蝇的采集和饲养的布置。

学生: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果蝇的采集和饲养。

四、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篇8: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判断并说出资料1———5中是动物的哪一类行为?

小组观察讨论。

直接观察教材的资料。

引导学性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形成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能说出资料1、3的行为不是学来的。

小组代表阅读相关资料。

阅读教材资料。

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听取汇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激励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观察讨论,对比资料1与2、资料3与4、资料1与5,能说出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形成的'时间就越短。

提示对资料2、4、5的对比观察。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人类或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

讨论“资料分析”中讨论题4,能说出人类或自身学习的意义。

提示对题4的讨论,在讨论中作为积极“旁观者”参与,在问答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篇9: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根据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作出假设。

阅读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认可教材提出的问题,填写相应的假设答案内容。

提示阅读。在学生探究活动开始时,注意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科学问题;在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能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议论教科书及教师的提示,能说出探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实验对照和所控制的变量。

巡视,并旁听学生的讨论。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引导的技巧,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篇10: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

一、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动物的行为有其遗传基础,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繁殖后代是十分重要的。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类。本节教材在讲述这方面内容时没有像以往教材那样对动物的攻击、防御、贮食和繁殖等行为进行罗列,而是通过“资料分析”、“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等活动,倡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行为形成的机理,理解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

(3)明确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及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异.

(4)认识人类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文字、影像资料)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树立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信心.

(2)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自身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建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对动物行为的划分不能绝对化.

(4)懂得生存的法则:通过不断的学习去适应新的环境,免遭淘汰.

㈢教学重点:

(1)学会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

(3)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㈣教学难点

(1)学会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使学生懂得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遗传性.

(3)探究动物行为成因的实验及其组织教学.

二、说教法

本节课的导入可以从给学生展示生物的行为相关图片入手,结合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动物行为的概念,区别动物的先天性和学习行为;也可以通过录像片、VCD展示教师搜集和整理的有关动物行为音像资料,引入课题。本节主要采用设置情景法,课件演示法,资料分析法,探究实验法,分析比较法,讨论交流法。

三、说学法

采用讨论法,探究实验法,思考法,资料分析法。重视对学生的探究方法的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品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想象的魅力是无穷的。下面就请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任凭你的思绪遨游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尽情地去遐想自然界中千姿百态、奥妙无穷的动物行为。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动物种类约150万种,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因此,通过CAI展示几幅风景迥异的图片,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去想象多种多样的动物行为。学生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动物行为,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动物的行为确实很多,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待学生介绍完,教师也举例介绍动物的行为,营造师生共同切磋的氛围。教师举的例子就是家里养的小狗的某些行为,询问学生中养过宠物的人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大部分学生肯定深有感触。此时,教师询问学生狗会吃饭和睡觉、会在指定的地点大小便和会做简单的加减法是不是一出生就具有的,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行为天生就有,有些却要后天的训练。借此引出课题: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讲授新课

1.先天性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通过课题名称,让学生说说划分两种行为的依据,基本上学生都能理解两者的主要区别,也就容易理解两者划分的依据是行为获得的途径不同。然后就让学生把前面提及的狗的三种行为归类,学生非常轻松就能完成此任务,学习兴趣自然大增。

接着播放一段关于蜘蛛织网和黑猩猩摘香蕉的Flash,让学生在愉悦的同时加深了对两种行为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两种行为的概念。在听取了几位同学的回答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朗读一种行为的概念,教师同时指出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1.学会正确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在对两个概念初步掌握的基础上,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对于每种行为分别举两个例子),教师巡视指导,看看学生举的例子是否恰当。接着教师通过一张表格进一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表格下方共有六幅图片描述了六种动物的行为,让学生通过拖动鼠标把每幅图片移到相应的.位置。由于学生与电脑间的互动性,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很愿意去思考,去修改别人的观点,在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此时教室中学生的气氛高涨,非常想知道正确的答案。教师紧接着依次分析,可以从学生没有争议的图片入手,一张张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关于狗的嗅觉灵敏的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于鸟类的迁徙行为,学生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教师因势利导,再出示一个关于鸟歌唱的例子,从此例中让学生明白鸟歌唱曲调的不同的原因,深入分析得出对动物行为的划分不能绝对化,尤其是成年动物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两者的结合。此时,再让学生回答鸟类的迁徙属于哪一类,他们顿时恍然大悟。

3.两种行为的意义、局限性

前面都是对两种行为的初步理解,接着通过一些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和影象资料的分析,让学生深入探讨两种行为。

(1)出示三种动物的行为的资料:小袋鼠爬向母袋鼠育儿袋、蚯蚓取食实验、乌鸦设法吃坚果。先让学生说出各属于哪一类行为,再小组讨论分析各自的意义。最后,全班交流汇报,明确先天性行为的意义是维持动物生存的基本保证,学习行为的意义是为了动物更好的适应外界的环境,更好的生存。由于两种行为都有各自的意义,所以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两者缺一不可。

(2)出示小鸟喂鱼和大山雀喝牛奶的资料,在说出各属于哪一类行为后,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这点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教师可着重让学生分析小鸟喂鱼的例子,用具体的例子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利于学生分析问题。由小鸟哺育后代的意义(为了延续自己的种族)谈起,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其局限性。

(3)在了解了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后,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学习行为有局限性吗?此时,出示大山雀与红知更鸟偷喝牛奶的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之后,学生肯定会达成共识,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学习能力有差异吗?学生联系人类自身,不难得出结论,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同样是有差异的。学生深入思考为何学习能力会有差异。教师略做点拨,学生领会到学习能力的差异取决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正是这两种因素的制约,也透露出了学习行为的局限性。

(4) 既然学习能力有差异,那么一般来说存在什么规律呢?出示四张黑猩猩学习行为的图片,告诉学生黑猩猩属于灵长类动物,比较高等。观赏完图片后,学生肯定产生这种感受:黑猩猩的学习能力真强。再联系人类自身的学习行为,学生意识到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对其生存越有意义。(学生举例说明)

4.深入认识人类自身的学习

出示狼孩的资料,先让学生分析狼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属于哪一类。根据学生经验的积累(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小孩的一些行为),他们认为狼孩的一些行为与狼相似,是从狼那里学到的,因此属于学习行为。教师在加以肯定之后,让学生谈谈对人类学习存在的新的认识。这个问题可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剖析,如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大脑不同发育阶段学习的适时性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本堂课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了解,联系实际,畅谈自己今后的学习道路该如何迈下去。(情感的升华)

篇1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研究蜗牛的资料,让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2):通过对“研究蜗牛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3):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培养学生比较、区分事物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研究蜗牛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讨论“研究蜗牛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合作。

(3):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4.教学重点:

篇1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5.教学难点分:

分析蜗牛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二.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设置疑问启动思维→展示资料→交流成果→小结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出示一些动物行为的挂图,设置疑问启动思维。

神经调节生物课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工作计划

初中生物备课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学总结

初二生物教学计划

神经调节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生物之动物运动方式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教案
《初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物教案(共12篇)】相关文章:

初二下册教学计划2023-09-20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堂教学反思2022-10-19

动物游戏之谜优秀教案2023-05-30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1 (八下生物教案)2022-08-27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2023-12-16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反思2022-11-05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2023-04-05

初二下册生物教学计划2023-03-22

初中生物教学计划例子2022-09-15

初中生物课件小结2023-03-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