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30 12:59:53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妈妈是天使”为你分享28篇“《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潘家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明确拟题要求,分析存在问题。

2、教授拟题方法,快速准确拟题。

3、鼓励创新思维,力求脱颖而出。

【教学重点】拟题方法。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是话题作文。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要想写好话题作文,拟好一个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作文题目,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今天,我想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话题作文”拟题的方法问题。

二、明确目标

幻灯出示学习目标

三、拟题指导

话题作文的拟题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呢?

幻灯出示:话题作文拟题的基本要求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要不落俗套。也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4、拟题时要善于联想。 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A、相关联想,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

B、相似联想,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

C、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

幻灯出示:

以“友情的力量”为话题拟题例析

1、《心灵的烟花》《朋友的举动》《两个人的友情》《友情战胜一切》《她是谁》。

2、《友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力量因友情而伟大》《伟大的友情》《友情的力量不可阻挡》《人类伟大的力量》。

3、《力量》《友情》《关于友情的几个问题的探索》。

4、《人生难得几回搏》《团结就是力量》《朋友》《理解》。

以上题目大多存在各种毛病,老师分析指出。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让阅卷老师非常喜欢的几个作文题目。

《友情的跑道》《友情的呼唤》《友情力量困难》《友谊,给我动力》《友情伴你人生路》《友情力量》《给乌云镶上金边》《这是为什么》《新龟兔赛跑》。这些题目,能给人带来一番美的感受,令阅读者产生遐想,而急于想读作品。

由此看来,给话题作文拟一个好的标题,不仅为自己写作带来方便,而且还有助于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呢!

幻灯出示:拟题金钥匙

方法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又如: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园林绿化都离不开它。请以“树”为话题为文。

以“梦”为话题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

以“树”为话题: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方法二: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

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育课。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人的修养。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的同学不那么喜欢。请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

发挥想象,《虚构的语文课》;

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

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等。

又如:手,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真正得力的助手,是我们吃、住、穿、玩的主要工具。纤纤玉手,是女性美的象征。请以“手”为话题为文。

我们可这样拟题:《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这些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从而顺利展开思路。

方法三: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一曲哀歌常使我们热泪纵横;当我们事事顺畅的时候,我们常常想纵情欢歌。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运用修辞:①《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比喻新颖,过目难忘 ②《“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

巧用借代,别出心裁:③《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采用设问,耳目一新。

方法四:巧点化,妙趣横生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以及成语、 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

例如:①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②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

③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④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⑤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

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看来,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方法五: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方法有:

①违反常情式拟题:《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

②借用数字式拟题:《1234567》,抒写音乐情怀;《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③展开想象式拟题:《8与发》《雷锋“出国”了》《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

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也很容易迷住阅卷老师,使他心甘情愿给你高分。

拟题举例:话题“诚信”

1、 用修辞:

诚信如水(明喻)

十字路口(暗喻)

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借代,其中“皇帝的新装”代指生活中的种种虚伪事)

一句话,一辈子 (引用)

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拟用)

诚信何价?(设问)

拷问灵魂(拟人)

2、仿化名作

诚信无价 ( 电视剧《情义无价》)

诚信飘流记 (小说《鲁宾逊漂流记》3、佳句改装

人间诚信今犹在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诚信满乾坤 (王冕《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4、移花接木

拍卖“诚信” (借金融用语)

心灵的审判 (借司法用语)

五、课堂总结

拟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审题的过程,就是立意的过程,就是选材构思的过程,因此,我们说“题好一半文”。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几种快速拟题的方法,通过训练,我们也知道,作文题目首先要准确、简明,此外,还应当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老师(考场作文的唯一读者)“一见钟情”。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给你的文章一双秀美的眼睛!

作业一:

[材料1]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眼泪就是窗户内永恒的风景。曾经为那张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彻夜难眠,又曾经为一个希望的破灭而失魂落魄。眼泪是情感的升华,是激动时的语言,是脆弱的自白,是心灵破败的碎片------

还记得珍藏在记忆中的那颗晶莹的泪珠吗?兴奋、喜悦、委屈、伤感------请以“眼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材料2]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一种丑陋,都是世故的圆滑;有人却认为“适者生存”,相信执着的生存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碌碌无为,不是蹉跎岁月;也有人认为“适者发展”,生存下来,为的是向前,为的是攀升,为的是进步。

“适应”的认识和思考与哪一种看法一致?请你以“适应”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业二:

以上两个话题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作。

篇2: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

【教学任务】

1、明确拟题要求,分析存在问题。

2、教授拟题方法,快速准确拟题。

3、鼓励创新思维,力求脱颖而出。

一、导入新课

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是话题作文。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要想写好话题作文,拟好一个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作文题目,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话题作文”拟题的方法问题。

二、拟题指导

话题作文的拟题有如下基本要求: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要不落俗套。也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4、拟题时要善于联想。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A、相关联想,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

B、相似联想,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

C、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

以“友情的力量”为话题拟题例析

1、《心灵的烟花》《朋友的举动》《两个人的友情》《友情战胜一切》《她是谁》。

2、《友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力量因友情而伟大》《伟大的友情》《友情的力量不可阻挡》《人类伟大的力量》。

3、《力量》《友情》《关于友情的几个问题的探索》.

4、《人生难得几回搏》《团结就是力量》《朋友》《理解》。

以上题目大多存在各种毛病,老师分析指出。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让阅卷老师非常喜欢的几个作文题目。

《友情的跑道》《友情的呼唤》《友情力量困难》《友谊,给我动力》《友情伴你人生路》《友情力量》《给乌云镶上金边》《这是为什么》《新龟兔赛跑》。这些题目,能给人带来一番美的感受,令阅读者产生遐想,而急于想读作品。

由此看来,给话题作文拟一个好的标题,不仅为自己写作带来方便,而且还有助于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呢!

三、拟题金钥匙――

方法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又如: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园林绿化都离不开它。请以“树”为话题为文。

以“梦”为话题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

以“树”为话题: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方法二: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

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育课。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人的修养。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的同学不那么喜欢。请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

发挥想象,《虚构的语文课》;

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

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等。

又如:手,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真正得力的助手,是我们吃、住、穿、玩的主要工具。纤纤玉手,是女性美的象征。请以“手”为话题为文。

我们可这样拟题:《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这些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从而顺利展开思路。

方法三: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一曲哀歌常使我们热泪纵横;当我们事事顺畅的时候,我们常常想纵情欢歌。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运用修辞:《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比喻新颖,过目难忘《“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

巧用借代,别出心裁:《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采用设问,耳目一新。

方法四:巧点化,妙趣横生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

章的题目,常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

例如: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     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

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高考作文之生动描写出文采教案

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看来,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方法五: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方法有:

①违反常情式拟题:《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

②借用数字式拟题:《1234567》,抒写音乐情怀;《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③展开想象式拟题:《8与发》《雷锋“出国”了》《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

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也很容易迷住阅卷老师,使他心甘情愿给你高分。

四、课堂练习

练习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醒,是在睡眠机制之外之上的另一个人生层面。人学会或学不会某些东西,取决于醒的程度。佛教的法器之一亦为道具之一,叫“醒板”。这一层意思,在所谓“禅宗”里面叫做“悟”,即非智识型的某种体味。它是周而复始的思想逡巡,在是似而非之间力图发现什么。

如果让以“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请拟题目――

练习二:通常人们拍集体照时,摄影师总是提醒人们“精神集中点,全往镜头看”。人们也总是瞪大眼睛看镜头。可是,眼睛瞪久了就会疲劳,没感觉眨眼睛而照片上却出现几个睡眼迷离的不雅形象。一次,某摄影师拍照前告诉大家全闭上眼睛,等他喊到“三”时一起睁眼看镜头。结果是照片上无一人闭眼,效果极佳。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只拟题目即可。

拟题如下:

五、课堂总结

篇3: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孔春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 个生字,能给词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地读音,读写并理解19个新词。

2.会用“为了”写句子。

3.了解课文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能分几个方面说出八路军战士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4.知道八路军照料母鸡的原因,体会八路军爱人民,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作风。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大意,读通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鸡”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家禽,但本课向我们述说的是一个和鸡有关的动人故事。听课文录音。

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要求如下:

读准生字,划出新词。不理解的请向字典请教。

这篇课文有几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3.本课中也有一些多音字,请大家查一下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然后想一想这些字该怎样读。

格外 背包 担水 困难

4.请8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注意听他们有没有读错。

5.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什么?写八路军战士一件什么事呢?

6.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疑问?

三.齐读课文。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1--4段,体会八路军战士爱人民的思想作风。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凄凉”、“幸存”的意思。

3. 说说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日寇 照料 喂鸡 侵犯 纪律

2.根据意思写词语: a 特别,超过平常; b 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3.认读多音字

二.导入新课,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是八路军战士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却照顾老乡的一群鸡并且不动一只鸡下的蛋,事情虽小,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只爱人民的军队是怎样对待人民的财产的。

三.学习第1段。

齐读课文,想想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该怎么读比较恰当。

1. 理解“凄凉”。

从文中那些地方看出凄凉?

想象:凄凉的景象。

思考:凄凉的原因。

2.用“凄凉”的感觉自己读一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四.学习第2段

齐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

想象:八路军战士进了镇还会干什么?

五.学习第三段。

理解“幸存”,为什么说这群鸡是“幸存地活下来”?进一步理解上文“凄凉”。联系下文“惊慌”,这群鸡经过日寇的“侵犯”,也已十分惊慌。

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4段。

1.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这段话主要写战士们怎么样?

2. 选择题:

a. 战士们争着照料这群鸡。

b. 战士们宁愿吃个半饱也要把饭喂鸡。

c. 战士们进进出出要数一下鸡。

d. 战士们在天黑时总要关好鸡笼门。

3.“照料”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找一找战士们照料鸡的句子。

4.分3个小组读3 个句子。

5.这3个句子时按什么顺序写的?圈出表示时间的词。

6.领读这一段

7.说一说战士们是怎样照料鸡的。

七.作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八路军照料鸡,收藏鸡的原因。体会人民军队爱人民、守纪律的好作风。

2.读懂开头和结尾,知道在文中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理解“盼头”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复习: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

2.导入:战士们是怎样照料这群母鸡的,有是怎样对待老百姓的鸡蛋的?再文中找出有关段(5--7段)。

齐读5--7段。

3.默读5--7段,想想每段说什么。

(1) 连起来说一说,战士们是怎样对待鸡下的蛋的?

(2) 当时战士们的生活很困难。想一想,会有什么困难?课文那一句话写出了困难的情况?

(3) 出示句子:

开饭时,每人能分到指甲大的一块咸菜,就算不错了。

读一读,你读后有什么体会?

(4) 战士们如此困难,为什么没有动老百姓的鸡和蛋?

4.这篇文章结尾有一个新词:“盼头”,想想这个词的意思。人民为什么说“有了八路军,我们就有盼头啦”?

5.开头一段与这篇课文写的事关系不大,拿掉它,直接从第二段开始可以么?讨论为什么,进一步加深理解“盼头”。

6.学了本课,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懂得了什么?

7.作业

[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瀑布(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文欣

教学内容:《瀑布》

教学目标:1.认字10个,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瀑布的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

教学流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课外书吗?喜欢读谁的书?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吗?看过他的什么作品?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名篇-------《瀑布》。

二、自学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它。

三、交流

1、汇报识字结果及方法

2、谁来读?指名读,正音。

四、感悟

1、生边轻读课文边想象:这首诗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象?

2、再次看图,说明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

3、读诗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觉得好吗?

4、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

五、画诗

1、以图画形式表达出来。

2、引导评价

六、诵读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受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诗作画,深理解。配乐朗读,升华诗情。

[瀑布(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门槛》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飘逸天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学习诗的语言,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领会文中的多种象征意义;

3、学会鉴赏散文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门槛的象征意义

教学设想:这是一首外国散文诗,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认真揣摩俄罗斯女郎、门槛等形象隐含的意义,体会字里行间深沉而悲壮的感情,也就能化难为易了。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教师启发,能力迁移。

教具:录音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的手法,使人们在海燕的叫喊声中听出了革命先驱对暴风雨的渴望,看到了革命勇士搏击长空的雄姿,文章具有散文的形式美,更具有诗歌的意境美。这种诗歌散文化、散文诗歌化的文学体裁,人们称之为散文诗。今天我们再阅读另一篇散文诗《门槛》,了解体会这种文体。

二、 教师启发诱导

1、 你见过门槛吗?

2、 你还能想到哪些门槛?

3、 作为一位革命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三、 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俄罗斯女郎是一位什么人?

2、 她面临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3、 文中门槛象征什么?

4、 俄罗斯女郎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四、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五、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总结。

1、“一个姑娘”象征勇于献身的革命勇士2、屠文写于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大楼,窄门,高高的门槛,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一副厚帘子掩盖着所有的凶险邪恶。这阴森恐怖的环境,象征着当时俄国社会中的严酷环境和革命形势,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凸现的底色。

本文的“门槛”可以理解为参加革命与不参加革命、进步与落后的分界线的象征,也有人理解为“革命者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屠格涅夫(1818~1893),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门槛》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中思想境界较高的一篇。作者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1月,俄国发生了女革命家刺杀彼得堡总督的事件,同时,屠格涅夫受到女革命家彼洛夫斯卡娅活动的影响,受到女友伏列夫斯卡哑献身精神的感染,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钦佩不已。于是,集她们于“俄罗斯的姑娘”之一身,通过虚幻的梦境,讴歌了俄国社会现实中的优秀分子,着力表现她们的崇高信仰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4、勇于献身的革命勇士,她具备理想崇高、信念坚定、意志坚强、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六、能力迁移

学生阅读另一篇《门槛》,思考文后的问题。

门       槛

我们家住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四合院,绿苔爬满了房上的青灰色瓦,房檐下的马蹄形檐铁也锈得只剩下几根铁镣吊,可是院子门口的门槛却在岁月的流逝中一直安然无恙。

门槛有一尺多高,三寸多厚,澄黄的铜皮紧紧地包裹着里面的柏木料子。它稳稳的高卧在门口,似乎永远也没有醒的时候。

小时候这条门槛在我眼里宛如一条高大的城墙。每次出门,我都先匍匐在门槛上,艰难地挪过一条腿去,然后身子向转磨似地转90度,接着挪过另一条腿去。我曾有过一辆小童车,车身漆得好像一只蓝色的鹏鸟,可是这只“鹏鸟”自己不会飞过高高的门槛。有几次我拖着童车在门槛前急得大哭,用脚踢这条僵死的家伙,嘴里愤愤地大喊着:“该死的门槛,锯了它,锯了它呀!”爷爷却对这条门槛很有感情。每次他送客到滴水檐下,总是习惯地把袍子下摆一拎,抬右脚在空中画一个轻巧的圆弧,身子随着重心的转移稳稳地落在门槛外,然后向客人双手一拱:“再见。”客人也抱拳一揖:“留步。”门槛成了割断主客之间绵绵话语的一把裁刀。多少年来,爷爷在门槛前的动作做得总是那么得体。

六十年代中期,我父亲买了一辆加重“飞鸽”。每天进出大门的时候,他都要憋足气力把这百十来斤的自行车拎过门槛,有时短不了被脚蹬板磕疼了踝骨,或是蹭破了腿腕。父亲找祖父商量:“爹,您看那门槛多碍事,是不是……”话没说完,就被祖父一阵呵斥顶了回来:“祖上留下的产业,只有补缀的份,没有拆散的理!”于是,父亲只好作罢。祖父的腿仍然每天在门槛上画着轻巧的圆弧,虽然那时已很少有打恭的朋友来访。

去年,我买了一辆“嘉陵”。那疾驰如飞的摩托车在高高的门槛前却像一堆死铁,门槛成了现代化的死敌。我不管爷爷同意不同意,斧锯交加,不消半点钟,从此高门敞户下畅行无阻。出人意外,爷爷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唉”地长叹了几声。

一天夜里,爷爷到奶站去送空奶瓶。出大门的时候,他心里仍习惯地默数着步子:“跨门槛,走两步,然后下台阶。”可是门槛已经不在,他的步子乱了,心里惶惑,脚下一软……

我到医院里去看望爷爷。爷爷靠在枕上,雪白的胡子搭在雪白的被单上,忍着疼痛在轻声地喘息。他在嗔怪我,这我看得出。我把随身带来的爷爷喜爱的葛蒲和石竹插在花瓶里,心里盘算着怎样把一大篇安慰老人的话说出口。可是,不管怎样,我都决不想说:让我们把那条门槛重新装上吧……       日子过了许久,爷爷早已痊愈回家。可是在经过没有门槛的大门时,偶尔还照***惯高高抬起腿,不自不觉地在门中画一个不大轻巧的弧……本文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本文中的“我”象征什么人物?

3、本文中的“我”有无“犯罪嫌疑”?

七、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本文写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对保留“门槛”还是锯掉“门槛”的情节描述,揭示了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批判了传统守旧的观念,赞扬了改革精神,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

2、本文中的“我”象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大胆开拓前进的改革者。

3、本文中的“我”似也有“犯罪嫌疑”,因为他不仅破坏了“祖上留下的产业”,而且让爷爷摔了跤。

[《门槛》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翠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翠鸟的捉鱼本领与它的外形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或幻灯片。翠鸟彩色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幻灯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三)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cuì yàn fù chìhè chèn

翠鸟 鲜艳 腹部 赤褐色 衬衫

líng jí dài páo ruì

灵活 疾飞 等待 小泡 锐利

sì dǎi xī

饲养 逮住 希望

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ǔ。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3自然段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二)教师出示翠鸟拼图的单个部分图形,要求学生拼成翠鸟图。

1.教师分别出示几种颜色(翠鸟各部分的着色图形),让学生辨认。

红色、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2.结合课文说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3.把几种颜色图拼成翠鸟图。

一双小爪子--红色。

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三、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一)提问: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二)回答:第1自然段共6句话,讲了翠鸟外形三方面特点。

第一句: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了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第二、三、四、五句:讲翠鸟身上的羽毛非常鲜艳。

第六句:讲翠鸟小巧玲珑,突出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及“又尖又长的嘴”。

(三)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1.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子,再查字典讲讲“鲜艳”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

鲜艳:鲜,有光彩的;艳,色彩鲜明。

鲜艳:鲜明而美丽的意思。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先总说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再一步步从上到下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介绍羽毛如何鲜艳。

3.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联一联,想一想”。)

(1),画出描述翠鸟身上羽毛颜色的几个句子,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翠鸟羽毛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翠鸟羽毛的颜色又鲜亮又美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鲜艳”。)

(2)找出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文介绍翠鸟羽毛颜色时,用“头巾”、“头巾上的花纹”、“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一)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二)查字典,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三)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疾飞”一词的意思。(为了准确理解词语,常把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结合使用。)

翠鸟活动的特点,先讲了翠鸟动作敏捷。通过“贴着水面疾飞”和“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对比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翠鸟捉鱼时等待小鱼非常专心,“一动不动”。

清脆:声音清亮好听。

疾飞:疾,快。疾飞,飞得很快。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句话表现了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这里一是讲翠鸟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停得急而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锐利:尖锐,锋利的意思。课文先说小鱼非常“机灵”,再说“还是难以逃脱”,说明翠鸟的目光锐利极了。课文中的“锐利”指感觉灵敏。

3.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

翠鸟( )苇秆,( )过去,( )小鱼,( )水面往远处( )。

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再现了翠鸟捉鱼的经过。括号里的词语是翠鸟捉鱼时一连串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叼起”、“贴着水面飞走了”,这些都是在一瞬间进行的,甚至连机灵的小鱼都没有反应过来。说明翠鸟捉鱼的动作熟练、连贯、毫不犹豫,而且从未落空。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

(2)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齐读第4自然段。

(二)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这段讲了三层意思。先讲了“我们”的想法:想捉一只翠鸟。再讲听了老渔翁的话,知道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打消了“我们”想捉翠鸟的想法。最后讲了我们的希望:多看看翠鸟。

(三)“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2.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五)小结:通过看图、学生可以看出翠鸟的外形怎样?动作怎样?(外形美,动作快),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

(一)朗读并背诵第1自然段:翠鸟的外形。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分几层意思?句子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1自然段:共6句话

红色的小爪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并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二)朗读并背诵第2自然段,翠鸟的活动特点。

1.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2自然段:共2句话。

(1)动作敏捷--鸣声清脆疾飞

(2)捉鱼专心--注视等待

3.指名学生朗读,并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三)朗读并背诵第3自然段:翠鸟捉鱼的过程。

1.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几层意思?句子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3自然段:共4句话。

(四)连起来朗读,并背诵第1、2、3自然段。

二、按下面的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

又鲜明又美丽--( )

飞得很快--( )

眼睛感觉灵敏--( )

三、指导学生掌握生字字形

“翠”字应注意上半部和“羽”字区别。

“褐”字应注意是“衤”旁,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希”字应注意上边的第二笔是一大点。

练习课后作业第三题,词语的填写。

四、听写句子,教师读三遍

第一遍,教师完整地读句子,学生听。

第二遍,教师按标点(逗号),一部分一部分地读,学生听一部分,写一部分。

第三遍,教师再完整地读句子,学生检查。

听写内容: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板书设计

[翠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检阅(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第一课时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

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

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检阅(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穷人(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N把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顾惜、勉强、抱怨、忧虑、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是本文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课型 精读

教学关键 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教具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板 书 设 计

9.穷 人

桑娜 渔夫

西 蒙

物质上的贫穷 精神上的富有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环节设计说明

或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入题:同学们,当你穿上崭新闪亮的新衣服时,当你在宴席中享受丰盛的大餐时,当你在亲人的包围中感受着无比的幸福时,你可曾想到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穷人?今天让我们跟随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走进穷人的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灵。(板书:穷人)

2.引导预测:看到“穷人”这个课题,你想弄明白哪些问题?觉得文章重点应该叙述什么内容?

3.以疑激读:那么,托尔斯泰有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写“穷人”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探个究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请同学们认认真真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轻声慢读,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第二遍,快速默读,找出课文中依次出现的几个穷人是谁;

第三遍,仔细默读,将作者叙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看看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个场景。

同桌的两个如果都读完了,可以稍稍议论一下。

2.反馈初读情况:

⑴出示重点生字,择重正音析形。

⑵指名若干学生,分段朗读全文。

(朗读完毕,学生评议,教者评点,再择难句适度指导)

⑶抓住“穷人”“场景”,讨论课文要点。

①课文中依次出现的穷人是:桑娜,西蒙,渔夫

(板书:桑娜,西蒙,渔夫)

启发:其中作者要着力表现的穷人是谁?(桑娜)

(板书:“桑娜”二字下加着重号)

②以桑娜的活动为主线,作者描述了以下几个场景:

场景一: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来。

场景二:桑娜看望西蒙发现她死了抱回了她的儿子。

场景三:渔夫听说了西蒙的不幸,主动提出要抱回她的孩子。

启发:其中作者要着力描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桑娜与丈夫收养寡妇西蒙的儿子)

依据三个场景,板书“中心词”:

①补破帆,等丈夫。②看西蒙,抱遗孤。③吐真情,得支持

三、细读课文,体会“穷”境

1.谈话提示: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究竟穷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走进他描写的第一个场景,看看桑娜一家生活怎样。

2.个人自读:找出体现穷的语句,体会体会。

3.小组讨论:交流体现穷的语句,说说理由。

4.班级交流:(可以打破课文固有顺序,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读书感悟,穿插朗读指导:

⑴我从“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看出穷。要是不穷,可以换新帆,不用去补了。

⑵我从“这间渔家的小屋”整个的面貌看出穷。瞧,如果不是穷,就这么一间小屋,怎么可以又做客厅,又做厨房,又做卧室,又做储藏室呢?如果不是穷,怎么能够一家七口全挤在一间小屋里呢?

⑶我从“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看出穷,这时候就是“古老的钟声敲了十下,十一下……”甚至更晚的时候,渔夫是清早出海的,到深夜还没有回来,起早贪黑地干,那都是因为穷的缘故。

⑷我从桑娜的丈夫“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看出穷,海上风大浪急,小船在风浪中出没,那是拿命去玩,如果不是穷,谁愿意这样去冒险呢?

⑸我从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看出穷,已经有丈夫每天起早贪黑地捕鱼,妻子一天到晚做那么多的活计,不是穷的话,他们不必干得那么苦。

⑹我从整个这一部分看出穷:一个七口之家,挤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家里的全部财产也就是这间破屋,一只小船,一张破帆,一些简单得不能在简单的生活用品;为了生活,丈夫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妻子任劳任怨包揽这所有家务、照料五个孩子,就是这样拼死拼活地干,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5.引导深究:是啊!正因为穷,作为一家子的唯一顶梁柱,渔夫每天得在风浪中出生入死;正因为穷,作为家庭主妇,每天都得牵肠挂肚地等待丈夫。让我们再次细细地读第一部分,看看桑娜怎样焦急万分地等待丈夫,哪些情况让她焦急万分?

发表读书感悟,穿插朗读指导:

⑴桑娜焦急万分的表现:“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心惊肉跳、自言自语、划着十字

⑵桑娜焦急万分的原因: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始终不见等

(先说出词语,再理解意思,再想象情境,再体会心情、读出感情)

6.齐读全段。

第二课时

一、语言描述,导入本课学习

(录音配制海边的夜晚,渔家的小屋,轰鸣的波涛,怒吼的狂风,嘶哑的钟声)

动情描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托尔斯泰到海边的渔家小屋里,听到了夜深人静的海上狂风的怒吼、波涛的轰鸣,而渔夫起早出海打鱼到深夜还没回来,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小屋里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可是始终没见丈夫的影子。桑娜再也坐不住,提着马灯到海边,可是天太黑,什么也看不见。后来,却让桑娜看到了一幅令人揪心的画面--

那是怎样的画面呢?请打开课本。

二、引读谈话,导出西蒙场景

教者:(引)海风卷着被刮断的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于是,桑娜想起了--

生: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

教者:(引)桑娜一边想一边敲敲门,可是没人答应。于是,她又想--

生:“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教者:(启)同学们,从刚刚老师与你们的交流中,你们对桑娜有什么认识?

生:(谈)

⑴我觉得桑娜很关心她的女邻居西蒙,她知道西蒙生病,早就想去看望了。

⑵我觉得桑娜很有同情心,自己家七口人日子很难过,但她深深知道一个寡妇张罗两个孩子的日子比自己更难过。

⑶我觉得桑娜很善良,她一边担心着丈夫的生死,一边还要牵挂着女邻居西蒙。

……

教者:(导)是啊,往往越是穷人,越是善良!让我们跟随桑娜,走进西蒙的小屋--桑娜,还有你们,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谁能以朗读来描述这个画面--(指名朗读)

教者:(导)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有关语句说说。

学生:(谈)

⑴西蒙家比桑娜更穷更苦,桑娜家虽然挤,但生了炉子很温暖,可是西蒙家连炉子都没生,又潮湿又阴冷。

⑵西蒙很爱自己的孩子,那么穷那么苦,也许自己就是饿死的,可两个孩子都是“圆脸蛋”,“圆脸蛋”就是胖胖的,可见西蒙从来没让孩子饿着。

⑶西蒙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因为那么冷的天,她临死前“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让孩子“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

⑷西蒙死得很痛苦,一只手还想“抓住什么”,脸色绷得“冰冷发青”,可见她死前一直苦苦挣扎,不愿死去,不愿离开两个孩子。这情景实在让人揪心。

教者:(随机提示)这个细节,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西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那情景你能想象到吗?

学生:(想象描述)风呼呼地敲打着门窗,天气是这样的冷,孩子睡了,西蒙勉强撑起身子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孩子的身上,又解下自己的头巾,裹住孩子的脚。她已经气息奄奄了。她看着心爱的孩子伤心地说:“孩子,妈妈不行了,你们这么小怎能离开妈妈呢?啊,上帝啊,保佑吧,让哪个好心人把孩子拉扯大吧!”她一字一泪,辛酸的泪水顺着双颊流下来,滴在孩子的圆脸上……

教者:(结)是啊,西蒙的家境,让人同情;西蒙的不幸,让人揪心;西蒙的孩子,让人特别心疼啊!让我们以深深的怜惜之情朗读这一段(学生齐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桑娜品质

1.启发谈话,引导品读:

能够心心相通的,也只有穷人了。桑娜看到西蒙死了,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下面的内容,找一找桑娜的表现,体会体会她的心情,从而感受她的品质。

2.自读课文,圈划体会:

3.交流心得,指导朗读:

(程序:说出语句--谈谈感悟--尝试朗读--评议练读)

重点语句研读预设:

⑴“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①这三句话写了抱回西蒙孩子时的动作和心理。

②行动很干脆:“裹”“抱”“放”“拉”这一系列动作做得那么自然那么利落,可见她完完全全把西蒙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多么善良啊!

③想法很简单:家里一下子多两个人,本应该想些什么:从此多了两个孩子,日子更难过;多了两个孩子,自己的孩子会更苦;多了两个孩子,丈夫会更苦;多了两个孩子,自己会更苦……但是,“不知道……”,说明她当时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来不及想,救助苦难不需要任何理由!而“觉得……”说明她懂得救助苦难天经地义!

教者:(评赞)一个女人,在没有得到丈夫同意的情况下,作出这样一个非同小可的决定,这是多么伟大的善良!让我们以深深的敬佩读一读这段话,读出她伟大的善良!(学生齐读)

⑵从“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一直到“‘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整个这段文字描写“忐忑不安”的心路历程:

①怜惜丈夫,深深自责:他终日劳累,自己不能为他多多分忧,反而擅自作主抱回两个孤儿来增加他的负担;

②为了孤儿,甘受责罚:人有良心,谁也不可能眼巴巴望着幼小的孤儿见死不救!拿定主意接受丈夫惩罚。

③不谋而合,无比欣慰:一边倾吐对丈夫的关切和牵挂,一边又嗫嗫嚅嚅透露西蒙死去的不幸,试探丈夫的态度,发现丈夫与自己息息相通,终于一块石头落地。

4.总结评赞,深化情感:

看,这就是桑娜,毫不犹豫地抱回西蒙孩子的桑娜,甘受责罚也不后悔的桑娜,体恤丈夫又不舍弃邻居的孤儿的桑娜!多么质朴、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桑娜!

四、全文整合,总体认识穷人

1.完整认识桑娜:

⑴启发谈话:托尔斯泰的笔下,桑娜是个最值得称颂的穷人,除了善良,桑娜还有什么特点?请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有关语句,发表你的看法。(学生读书)

⑵交流看法:

①桑娜还是个吃苦耐劳的人:“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②桑娜还是个贤惠温柔的人:“‘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2.全面认识穷人:

⑴启发谈话:那么,其他穷人呢?他们都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再一次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有关语句发表你的想法。(学生读书)

⑵交流看法:

①西蒙也是个善良的人,她很苦,但看得出她一直独自忍受,没有过多麻烦邻居,直至死前。

②西蒙还是个勤劳的人,一个寡妇拉扯两个孩子,不是勤劳,就没法养活,而她居然能够把两个儿子抚养的很好。

③渔夫是个勤劳的人,爱家的人,每天都出海打鱼,却从无怨言。

④渔夫是个善良的人,他一听说西蒙死了,身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小孩,立刻就决定要抱回他们。

3.归结课文主题:

启发提示:大家学得很认真,读书的收获很大,感受很深。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学生归纳:桑娜及他的丈夫,在女邻居西蒙死去后,毅然收养西蒙的两个遗孤的经过,表现了穷人善良、勤劳的品质。

回应课题:让我们记住这些可爱的穷人吧,记住穷人们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高尚品质吧!

1.开篇谈话,以激活学生生活储备中的幸福体验为引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认知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2.面题发问,以引导学生通过审题预测课文内容,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明确的阅读期待,提高阅读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从题目开始的良好读书习惯。

1.安排学生反复读书,连读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要求。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读明白,甚至读出整体印象,为后面的深入研究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提高读书效果。

2.引导学生通过抓人物、抓场景,来整体有序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既切合课文特点,也渗透类似课文的学法指导,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紧扣一个“穷”字,凸现一个“急”字,引导学生进行两个轮回的读和悟,第一轮回主要以先自读后交流的方式,反馈读书效果,旨在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第二轮回主要以先自读后朗读的方式,反馈读书效果,旨在促成学生的情感投入。这样,力图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关注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体验的独特性。

凸现一个“急”字

这一环节,主要研读西蒙家境和她的特点,既要让学生感觉到她的家境值得同情,揭示桑娜救助她孩子的心理动因;同时让学生认识西蒙也是个很善良、很爱孩子的伟大母亲,对下文体会桑娜品质形成衬托。两个层面的感受,都为学生深度研究语言文字奠定厚实的情感基础,同时通过感情朗读达到熏陶效果。

这一环节,涉及课文的篇幅比较长,采用了“红线串珠”的导读方法,紧扣桑娜这一中心人物,又紧扣抱回西蒙遗孤前后的表现,引导学生通过找、悟、议、诵,来理解课文语句,体会人物特点,旨在避免逐句感悟、逐词挖掘可能导致的严重费时、冲淡学生阅读兴趣的现象。

这一环节,花费适当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由中心人物--桑娜,到中心事件--收养遗孤,扩展开去,推及到全文涉及的几个穷人、多方面的品质,达到对课文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全面理解,在突出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兼顾了非重点内容,实现了点面互补。

作 业 设 计

第一层次基础题:

1、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写后和同学交流

附例文:

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只见七个小脑袋排成一排,其间两个浅黄色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鼻翼在轻轻闪动,鼻尖渗出了细小的汗珠。桑娜看着看着突然无力地瘫坐在了一张椅子上,两手掩着脸,“我们……我们怎么办呀?你看,他们睡的多甜多香,脸上还露着微笑,可我们……拿什么给他们吃?要知道……”她再也说不下去了。渔夫走了过来,拍了拍桑娜的肩膀,“喂,别急,我来顶着。你我少吃一口饭,就能把他俩给喂饱了,好了,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第二天的拂晓,渔夫迎着海雾出海了。桑娜望着渔夫远去的背影,把两手放在胸前,念道:“上帝啊!为了西蒙的两个孤儿,保佑他一帆风顺吧!”

2、课后阅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

3、补充词语(尽量在克文中找)

( )( )不安 助( )为( ) 又( )又( )

心( )肉( ) 自( )自( ) 一( )不( )

汹涌( )( ) 海风( )( ) ( )( )其谈

第二层次培优题:

1、仿写:

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2、完成句子:

渔夫心里想: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来,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来,________________。

与其________________,不如________________。

宁可____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

把两个孩子抱过来后,忐忑不安。

渔夫和桑娜、西蒙一家的生活十分特别的贫穷。

4、改写句子

难道这是闹着玩的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

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平静 恬静 寂静 安静 幽静 僻静

(1)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地睡着。

(2)冬天的山村一到了夜里格外()。

(3)月光照在她()的脸庞。

(4)一天夜里他在()的小路上散步。

(5)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存在问题:不能正确填写。

解决办法:学生自己查字典,明词义。

平静:(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恬静:安静,宁静。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安静: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病人需要安静;②安稳平静:孩子睡得很安静。

幽静:幽雅寂静。幽:深远;僻静;昏暗。

僻静:背静。僻:偏僻,即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方便。

参考答案:

(1)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2)冬天的山村一到了夜里格外(寂静)。

(3)月光照在她(恬静)的脸庞。

(4)一天夜里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5)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僻静)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穷人(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9:举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孔春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2个新词的意思;能写出“永久、缘由、瞅”的近义词。

2、能说出两个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能用“……是因为……”的句式回答问题。

4、、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词句。

5、 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意义是学习要敢于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预习时提出不懂的问题,读懂有关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意义是学习要敢于提出问题并逐渐付诸行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犹豫、一叶孤舟、永久、哄堂大笑、议论不休”等的意思。

2、理解第2节中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初步学会预习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们除了要专心听讲,还应该做到什么?出示课题。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按要求听课文录音:①编上节号。②听清生字读音,划出新词。③思考课堂上两个小朋友分别是怎么做的。

(2) 认读生字卡片。 了

(3) 课文写了哪两个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提出问题,“我”是怎么做的?学习委员是怎么做的?

3、学生自学。

(1) 大声朗读课文。

(2) 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写在第1、2题上。

4、学习2-4节。

(1) 上课的时候,老师说“谁有问题请举手”,“我”不敢举手。诗歌哪几节告诉我们“我”不敢举手的原因,找出来读一读。用“……是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2) 按以上步骤自学3、4节。

5、学习第一节。

(1)“我”心理想不想提问呢?齐读第一节。

(3) 想提又不敢提,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可用哪个词来表示?

6、 有感情地朗读1-4节。

7、 作业:

(1)作业本题3。

(2)作业本题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瞅”、“缘由”和第二个比喻句的意思。

2、能用因果句式回答两人两红的不同原因。

3、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意义是学习要敢于提问。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听写生字。

2、朗读1-4节。

3、学习5-7节。

(1) 同桌讨论:学习委员高高举手,“我”是怎么想的?老师是怎么做的?

(2) 反馈。

(3) 有感情朗读5-7节。

4、学习第8节。

(1) 齐读后问:可把“缘由”换成什么词?

(2) 学习委员为什么脸红了?用因果句式回答。

(3) “我”心理会怎么想?今后会怎么做?

5、全文总结。

(1)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读了这首诗的收获和打算。

七色花

教学目标

1、能读准生字,理解带生字的词语的意思。

2、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指定的句子。

4、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站起来而感到的快乐,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自学生字。

2.学习第1,2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作业第1题的两个问题。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童话故事。

2.了解大意。

(1)按要求自学:

① 读淮生字字音;

② 自由朗读全文厂

③ 带着课后作业第1。2的4个问题默读课文,划出与4个问题有关的句子;

④提出不懂的问题。

(2)预习检查:

①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②学生质疑。

3.学习第1一2自然段。

(1)课文哪几句话告诉我们七色花是怎样的一朵花?读读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个问题。

(2)珍妮是怎样得到这朵七色花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两个问题。

(3)朗读第1。2自然段。

4.作业:读熟全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指定的句子。

2、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有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站起来而感到的快乐,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

1、齐读1、2自然段,引入新课。

2、学习3-9自然段。

(1)珍妮让七色花帮自己干了些什么?

(2)交流讨论,及时纠正语病。

(3)综合回答珍妮用七色花帮自己做了那些事。

3、 学习10-11自然段。

(1) 指名朗读。思考:最后一片花瓣怎么用,为什么得好好想一想?她用最后一片花瓣做了件什么事?

(2) 交流讨论。

(3)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4) 珍妮为什么反而心理充满了快乐?

(5) 你觉得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4、 听全文朗读录音,小声跟读。

[举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翠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孔春芳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4 个生字,理解18 个词语的意思

2. 能读懂课文第2 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并能背诵这一段。

3.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第2 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具体来介绍它的。

二. 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从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三. 检查自学情况

四. 学习1、2、两段。

1.指导读第1 自然段,思考:这以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

2.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3.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

4. 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

5. 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指读第2段,边听边标序号,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有关的一句话。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

6. 反馈、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鲜艳”时这句话的中心词。

7. 读2--4句:

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的好?为什么?

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这3句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

8. 小结学法,学习“学习提示”最后一句话。

9. 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五. 指导书写

六. 作业。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掌握“疾”“锐”等8 个生字的字形,理解“锐利”、“隐约”

等词语。

2.讲读3--4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翠鸟敏捷、灵活的活动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它的活动?

二.指读3--4段。

想一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翠鸟的行动敏捷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三.学习第3 段。

从哪里看出它非得快?圈出有关词。 (理解“疾飞” )

他停在苇秆上的目的是什么? (等鱼)

读第3 句话,把“注视”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哪一个更合适。

四.学习第4 段。

1. 默读、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句字看出翠鸟捉鱼动作快?

2. 根据学生反馈的顺序学习句子

第一句:这句话主要写谁? 写小鱼的哪两个意思?用什么词连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连?为什么要写小鱼呢?用句子中一词来回答?

(理解“锐利” )

第二、三句:这两句主要些什么?

圈出其中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用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蹬”、“叼”蹬词用法的准确,体会翠鸟行动的敏捷。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第4句:这句话些什么?能去掉吗?为什么?

五.齐读3、4段,小结:这两段主要写什么?

六.指导书写:逃、锐、隐、约、荡、漾、壁。

七. 作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并运用“愿望”、“失望”三个词。

2. 复习巩固总分段式,背诵第2自然段。

3.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段。

1. 翠鸟外形这么美丽,行动这么敏捷,“我”和小伙伴中滋生一个什么愿望?

2. 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3. 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时,我们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愿望是什么?

4. 练习: 选词填空--希望、愿望、失望,并说明理由。

5. 齐读第5 段,思考这一段讲什么。

二.复习巩固总分段式。

1. 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一段话。

2. 填空: 这一段是用( )方法写的。总起句是( )。中心词是( )。分述部分是从( )、( )、( )这三方面把翠鸟羽毛的鲜艳写具体。

3. 试背。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翠鸟的外形时那样小巧玲珑而美丽,动作又是那样敏捷,所以引起了小朋友对翠鸟的爱。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鸟,正是因为这些美丽的鸟,才使大自然显得那么富有生气。我们不仅要爱翠鸟,还要爱其他的鸟。

三. 作业。

[翠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南辕北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

数学目标:

1、认识十三个字;能写好十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等。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

揭示课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质疑。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小组选代表发言)

我们小组发现“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

我们小组发现“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结实,可以组成“坚固”、“牢固”。

我们小组发现“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奔驰”这两个字我在电视广告上见过。

我们小组给“恳”找了很多朋友:“跟”“根”“很”“狠”

2、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学生质疑。

学生发言:我发现这里有问题: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我认为这里不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而应该是“季梁”不明白。

三、读书,解决问题。

1、请大学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边读书边思考)

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季梁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

4、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

不解:不理解,不明白。

诚恳:非常真诚。(学生自己的语言)

固执己见:别人的话都不听,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的话)

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四、讨论。同学们,到底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

小组推荐一人:不是季梁不明白,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因为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季梁告诉这个朋友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往北走错了。所以,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

师:为什么刚才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生:因为课文表达的不够清楚,给他改一改就可以了。

把“他”改成“我”。即: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离楚国就会越远。

我觉得在“不明白”的后面加一个冒号=、一个引号就更明白了。即: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

我还能再改,在“我”的后面加“为什么”把句号换成问号就更好了。即: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为什么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是学生的平干得到满足)

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明白了:我们要听别人的劝告。

我补充:如果别人说的对,我们就要听别人的劝告。

体会寓意:

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学生分角色表演)

假如季梁的朋友们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朋友给你指出来,你就要及时的改过来,不要太固执了。

做事情之前要想清楚,如果方向错了,就永远不会把事情做好。

六、评价:自我评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南辕北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激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激光两篇(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wenzhoulmj  wenzhoulinmiaoji@163.com   温州二十中学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

2.了解课文运用的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3. 体会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二、重难点:

了解课文运用的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阅读说明文应从事物的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的语言等方面去掌握。我们写说明文也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今天,我们先学习两篇科技说明文。

2. 学习例文:

学习《激光--一种特殊的光》

(1) 明确说明对象:激光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

明确:颜色最单纯

方向性很好

亮度非常高

(3) 在介绍激光的这些特点的时候,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4) 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由玩具“激光枪“引出说明对象;

结尾归结全文,点题。

3.学习《我是一束奇异的光》并讨论异同:

相同之处:说明对象--激光

颜色纯、方向好、亮度高。

说明方法--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说明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不同之处:内容取舍,详略安排:

写作方法:开头以“激光枪”引出说明对象,结尾点题

写信的形式,拟人的手法

人称: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

4.分析运用说明方法时应注意的地方:

说明方法 举例子:典型、真实

列数字:准确

打比方:

作比较:

(两种事物,被比较事物一定是我们熟知的)

分类别:标准统一

下定义:反映出事物的特点,区别其他事的特点,

引言论:必须是公认的。

5.布置作业:

选定说明对象,进行仔细观察或查阅搜集有关资料。

第二、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明确作文要求,指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

2、 学生完成说明文写作。

二、 重难点: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指导学生完成说明文写作。

三、 教学过程:

1、 作文指导:

通过两篇范文的学习、比较,我们知道了怎样才能写好科技说明文:

(1) 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2) 要善于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3) 语言方面要力求做到准确、形象、生动,即体现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

布置写作范围,提示写作思路:

(1) 作文体裁:科技性的说明文。

(2) 作文范围:说明具有科技性的事物或知识。

(3) 作文要求: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

恰当地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

1) 确定说明对象:自己的科技小制作或小发明;

用过或见过的科技制品;

现实生活中熟悉的科技知识。

2) 选定写作方法:仿效书信形式,用第一人称写--真实、亲切

一般说明文,用第三人称写--平实、简明

3) 运用说明方法:列数字:数字要准确

举例子:例子要真实、典型

作比较:比较物要为人们所熟悉

分类别:分类标准要一致,关系要并列

篇13:海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海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海   燕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2.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把握“海燕”形象。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诵,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2.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和研讨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2节课

一、介绍作者引入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他出生于木工家庭,四岁丧父,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备尝了人间的苦难,亲眼目睹了俄国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19,他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19,他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这篇文章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激越的诗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成为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凝结着高尔基敏锐艺术感悟力的“海燕”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解题

散文诗《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当时正是俄国19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自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查字典,疏解、积累字词。

2.学生听录音范读,思考:

(1)体会文章的朗读感情处理,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散文诗有什么特点?

散文诗的特点,有散文的形式,有诗的语言 语言凝炼 形象,优美

(2)海燕是一个是什么样的形象?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渴望--迎接--热情呼唤(革命者) 勇敢无畏,不惧怕暴风雨,呼唤暴风雨的到来,环境愈险恶,它愈坚定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写海燕本身,而是借海燕象征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先驱者。

(3)作者写海鸥、海鸭、企鹅的目的何在?

衬托海燕的勇敢

(4)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孕育之时   海燕高翔 渴望暴风雨

逼近之时   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即将来临   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四、深层探究

全班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探讨下列问题:

1、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海燕--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害怕革命要破坏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大海--广大人们群众的力量

暴风雨--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与风暴

乌云、狂风、雷声、闪电--正在垂死挣扎的反动派

太阳--光明和胜利

2、本文如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全文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精练、形象、优美,节奏感强,抒情性强

3、作者为什么多次大声疾呼暴风雨的来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

《海燕》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奏和流动感的油画。他把诗和散文的特点结合起来,又表现出音乐美和绘画美,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最重要的写作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作为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托义于物”。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要仔细揣摩。

篇14:近体诗(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近体诗六首(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抄袭必究(李先慧编写  邮箱xysz158@126.com)

同步达标                         第七课 近体诗六首

一基础知识

1下列不是对仗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

2下列各句不含有语序倒装的一项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D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3、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所用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下面诗歌没有用典故的一篇是()

A《山居秋暝》  B《登高》  C《锦瑟》  D《书愤》

5下列诗句与“空山新雨后”手法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6对下面诗句中“空”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情,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春色满园,但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空”字写尽了古代繁荣和今之萧条,是写景,写出了“城”变迁,也就写出了感叹之情。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时,一切成空,又衬托出下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一个“空”,沉痛之极。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7对下列各句所采用的表达技巧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B“潮打空城寂寞回”写景象的冷落荒凉,“寂寞”二字,采用移词手法,移情于物,写得潮头好像有知,也衬托出了石头城的无限凄凉冷落。

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还过女墙”采用拟人手法,强调了自然永存的主题,因为它永存,所以便成为人世兴衰的`见证。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华年”期理想的破灭,显示了作者伤逝的情怀。

8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殊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

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这句意象叠加非常巧妙,原句也可以理解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珠有泪”给人一种凄惨的感受。

9对下面各首诗主题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登高>>写出了去国怀乡、骨肉分离、病魔缠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诗句句充满着凄楚悲凉和伤感孤独。

B《蜀相》这是怀古之作,诗人虽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却报国无门,追念名相(诸葛亮),同时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渴望为国建立功业的感情。

C《锦瑟》或名无题,给人“往事如梦昨日如烟春心成空斯人远逝”的凄婉迷朦之感。

D《书愤》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乐游原:又称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

人们在评论这首诗时,“只是近黄昏”一句中的“只是”有两种理解,一为“只不过”“但是”;二应为“祗是”意即“就是”“正是”,你觉得哪种理解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回答11-12题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①。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②。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①渭城:秦时咸阳城。②新丰市:今陕西临潼东。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③射雕处:即射猎处。

11这首诗所写的场面有何特点?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诗所写的将军是个什么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回答13-14题

蜀道后期 (唐朝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这首诗写作者从四川回归洛阳,落后于预定的日期。

13这首诗抒发的的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5-17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5、“觅封侯”写出了作者________的迫切心情,“匹马”显出作者当年驰骋战场的__________,与“匹马”在空间形象上形成强烈对比的词是_______。

16“梦断何处”的“梦”指_____,“心在天山”的“天山”指____,是“此生谁料”是“______”的倒装。

17全词写了怎样一种情感变化的过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崇高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

18阅读下面文字,将巴尔的回答写出来(4分)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出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不久,一位年轻人交给巴尔肯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 一个“--”,一个“!”和一个“。”。 巴尔肯问他这三个标点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年轻人回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望着那位年轻人凄然的神色,沉思了片刻,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又写了三个标点符号: 一个“、”,一个“……”和一个“?”。 巴尔肯用鼓励的口吻对那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

但是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权的除了克罗克之外,还有一个不知名的荷兰人。克罗克和那个不知名的荷兰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

相比之下,克罗克比较愚蠢,他只开麦当劳店,加工牛肉、养牛的钱都任由别人去赚。荷兰人却非常聪明,他不仅开麦当劳店,还开办了牛肉加工厂和一个养牛场。按他的想法,这样就使加工牛肉的钱和养牛的钱也都流入了自己的腰包。总之,所有赚钱的机会他都不让别人染指。

日复一日,克罗克把麦当劳开遍了全世界,而那个荷兰人呢?人们找啊找,终于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找到了他,他什么也没有,就养着200头牛。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感悟?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你的感悟提炼出来,分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感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感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C(不合对仗要求)2B(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春芳随意歇;北望中原气如山)3 D(其它三句都是名词组合)4B(《山居秋暝》用了《楚词》中典故,其它篇用典非常明显)5 B(A反衬出环境的静。B突出环境的幽静。C描写夏日之景的的深邃广阔而又色彩缤纷。D显示出一种恬静美。)

6D(恬淡、清新的意境)

7C(错在拟人,“旧”和“过”应为移词)

8D(错在“明珠有泪”给人一种凄惨的感受)

9A(第二联有豁达和坦荡,)

10理解成“只是”那么作品就抒发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悲郁之情;理解成“正是”则通过表达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反映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与诗人“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之感契合。

11场面宏远壮阔,“渭城新丰细柳营”是一个宏大的全景,茫茫浮云、千里衰草,鹰疾马快、风劲弓鸣。

12、将军踌躇满志的意态和豪爽的气概,雄姿英发。

13、怅惘之情。

14、拟人手法。埋怨秋风无情,不等自己抢先到洛阳去了。把本来无情的秋风人格化了,借抱怨秋风,抒发心中烦恼,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15功立业 胆略与豪气 万里

16收复山河,为国立功的理想 抗敌前线 谁料此生

17慷慨-悲凉-沉郁

18 “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19 答案示例:感悟(1):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反之,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或者:做事情要精力集中,全心全力地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能干得很出色;如果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太大,这也想干,那也想干,最终将一事无成。

感悟(2):事情要大家一块干,钱要大家一起挣,自己富了,还能带动大家走共同富裕的路;如果太贪心,什么钱都只想让自己挣,到头来反倒两手空空。

篇15:《雷雨》(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雷雨》(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雷雨》人物解读

重复品读《雷雨》,可以得出一个“有关因果的推论”,即在周家的四个人物身上都不约而同地存在着一个共性的东西;也正是这个共性的东西,导致了他们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命运。这个共性的东西就是--人性的错位。

对于人性而言,它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平衡的,人性杠杆的两边,是社会规范和人性本质。人性本该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但由于社会规范的约束,从而趋于一致,趋于平衡。然而,在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如《雷雨》所处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形态的更替,道德价值观的交锋,深深地冲击着这一时代中人们的灵魂。曹禺先生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非常态的人性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然后将其附着在适当的人物身上,再以话剧的形式阐释这种思考,使人物形象散发出永恒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周朴园来说,人性的错位表现为人性向物欲(金钱)低下了高贵的头。物欲使他偏离了正常的人性轨道,而滑向了“自私、虚伪、残酷、阴险”。当年他为了“赶紧娶那位有钱门第的小姐”,逼着鲁侍萍抱着刚生下三天的儿子,冒着大雪离开周家。三十年后,当他再次和侍萍邂逅时,本能地意识到这件事会影响到他的身份和地位,侍萍找他就是为了钱,于是严厉斥责:“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除此之外,当他得知领导工人罢工的鲁大海是他的亲骨肉时,便“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于是,他解雇了鲁贵、鲁大海和四凤。还有,他为了金钱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多人,然后从死人身上再扣钱。在他身上,人性与金钱的较量,无疑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结果是人性最后惨败给金钱。

繁漪是周家的另一个复杂的人物。繁漪作为“一个中国旧式女人”,又读过书,爱好诗文,所以也有着对美好感情的憧憬,对未来充满人性的渴望。然而,她错了,周朴园是一个无法与之谈论感情的人。没有爱的家庭和周朴园的冷酷无情,彻底浇灭了她原有的一点天真的幻想,也导致了她的人性随之出现了错位。正因为如此,她所承受的人性砝码越重,内心遭受的压迫就越重,直到最终的崩溃。于是,她爱上了周萍。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偏离正常人性伦理的做法,然而,她却要藉以重拾内心中那份对美好感情的期盼。毋庸讳言,这两株从封建土壤里生长出的畸形的小草迸出的爱情之花,是一束“恶之花”;所以当周萍要从她身边离开时,她对爱情的幻想破灭了,她疯狂地想抓住周萍,哪怕仅仅是一个影子。这时候的繁漪,已彻底偏离了自己作为“母亲的”本真轨道,也偏离了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基本轨道,直到她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悲剧结束。

周萍是周朴园和侍萍的儿子,是继母繁漪的情人,是他们这个复杂大家庭的继承人。他和周朴园、繁漪一样,也有过人性的错位。所不同的是,他的人性错位,最后回归正常,走向理智。他和繁漪曾经有过爱情的涟漪,周家好比是一个外表光彩的花园,他和繁漪就是花丛中的两棵毒草。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乱伦”行为,虽然给了他一时的快乐,也给了他沉重的痛苦。他在人性的天平上摇摆不定,郁闷而不知所措。繁漪疯了一般地抓住他,尽管他们的交往是秘密的,但这种日子毕竟是不正常的,周萍也因此承受着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他也下意识地有了羞愧之心,说明他还没有彻底丧失理智,他还知道“我是我父亲的儿子”。后来周萍努力修正自己人性方面的偏失,他“厌恶这种不自然的关系”,希望这次是他和繁漪“最末一次谈话”。但这种偏失不是轻易就能够修好的,在摆脱繁漪的同时,他又爱上了妹妹四凤。尽管他奋力补救,可惜等待他的'依然是更无法接受的苦果。

周冲是一个充满理想的青年,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处在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重围之中。当他鼓起勇气,要向父亲表明自己对四凤的想法时,目睹了父亲逼迫母亲喝药的情景。父亲的那种专横态度,那种封建家长的威严,使他把想说的话又缩了回去。当父亲要解雇鲁大海时,他据理力争,却遭到父亲的怒喝。他美丽而幼稚的理想一次次在封建家庭的重围中碰壁,最后为了那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而迈向了悲剧的深渊。他的人性,可以说是周家中最合乎规范、最正常的,可是当人性和封建家庭的“规矩”发生冲突时,在自己的正常人性规范一步步被撕碎后,最终也走向了死亡。这不是他个人的原因,所以曹禺在《雷雨序》中说“他们(周冲和四凤)的死亡,自己并无过咎”。

《雷雨》博大精深,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戏剧冲突的激烈性,都是我们要用心去长久体味的。但我们要明白一条真理,那就是不能违背规律(比如合乎规范的人性)。违背规律就意味着惩罚,周朴园违背了,繁漪违背了,周萍违背了……他们都因此受到了惩罚,而且这种惩罚是致命的。曹禺在《雷雨序》中也明确地提到有一个“太大、太复杂”的法则在控制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这个法则,我认为对周家人而言,就是人性的错位。

篇16:狼(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狼(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洗马中学  黄水林

教材把握:

一、 文本内容:

本文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它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第二则。此文通过讲述一个屠夫遇狼,惧狼,御狼和杀狼的故事,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象狼一样的恶人的嘲讽、批判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能够合理地认识文中的"狼"和“屠夫”的形象,并能给以自己的合理评价;

(二)确立目标的依据:

1、此文是一篇文言文,面对的又是七年级学生,所以全面地理解文章大意是必须的;

2、文章的寓意丰富,充分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组织学生探讨本文寓意是此设计的重点;

3、要理解文章的'寓意,首先就要理解文中的“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在全面认识这二者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合理评价,那才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标。

三、教学设想:

(一)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朗读,因此必须贯穿朗读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充分质疑问难来解决文意的理解问题;对于“屠夫”和“狼”的理解,要让学生一方面入情入景,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注意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引发对"文学狼"和"自然狼"的思考.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策略:

一. 导入课文:

策略:展示狼的图片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所听到和读到的狼的故事并说说故事中狼的特点,然后教师适时导入课题并介绍蒲松龄(图片展示)

二. 感知课文,理解大意:

策略:播放课文录音(播放录音的同时,依据情节的变化,适时显示四幅表现故事情节的图片),让学生入情入境。学生划出不懂的词句,准备向老师提问,教师做好充分回答学生有关本文词句疑难问题,学生充分提问后,教师针对学生未提及的重难点词句反问学生,然后投影屏幕显示课文难读难理解的词句,学生齐读屏幕上显示的词句,注意读音,读出停顿。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恐/前后受其敌 ;屠乃/奔倚其下;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亦黠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 加深理解课文大意:

策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还未理解的词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四. 把握内容,自由探讨“狼”和“屠夫”的特点:

策略:小组探讨:

1、读完本文后,狼的哪些表现令你感到惊奇,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对狼的研析要一分为二,狼贪婪、狡诈,但在它们身上也体现出了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一点与我们现代人对狼的认识不谋而合。在这一环节,不要对学生产生误导,要让学生明辨是非,狼的团结、合作目的毕竟是为了达到卑鄙的丑恶目的。

2、屠夫在与狼的纠缠中,产生了哪些心理和表现出了哪些举动?从屠夫的心理和举动中你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屠夫的形象也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屠夫的机智勇敢,也要看到屠夫对狼的妥协和抱有的侥幸心理。

五、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策略:小组探讨:

如果此文的“主人公”是“屠夫”,那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狼”,作者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

只要学生说得有自己的理解,都应给予肯定。关于本文的寓意,有以下几种理解:

1.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和侥幸的心理,应当毫不犹豫地与之展开斗争;

2.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3.一切想害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4.要敢于同坏人作斗争。

六、表演朗读,加深理解:

策略:小组之间展开朗读比赛,读出屠夫和狼的个性特点,读出作者对狼的嘲讽,读出屠夫的勇敢,还要读出故事的紧张气氛和高潮。教师在学生不能入情入境时注意给学生范读。

七、课文拓展:

策略:联系现实,共同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狼"和"自然界中的狼"的区别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所提到的狼却并非如蒲松龄笔下的狼那样坏,有的公司甚至将狼运用到品牌形象中去,如七匹狼服饰,对此,你对自然界中的狼是怎样认识的?(播放有关介绍狼的影像片段)

教师小结: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狼往往代表着贪婪、狡诈和愚蠢,但在自然界中,狼是团结的,肯负责并富有爱心的动物,因此它们成了许多商家品牌形象的代言者。

附:板书:

蒲松龄

狼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

(贪婪  狡诈   “团结、合作”)

屠夫  “惧”   “大窘”  “暴起”

(妥协、侥幸、机智、勇敢)

-03-27

篇17:《关雎》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关雎》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4月4日    班级:级4班

上课教师:李益华

【教学目的】

1、 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 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 电视机

【教学过程】

一、播放《蒹 葭》动画,引入新课学习。

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三、课文朗读:播放《关雎》动画,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词。(读)

四、认知讨论:就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可以罗列部分问题引导。(说)

五、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合作探究:讨论《关雎》之美,美在何处?(议)

六、学生试译课文内容(按节),教师补充并归纳。讲解有关《诗经》的基本常识,对重点的生字词提出要求。(说)

七、观看《关雎》动画,学生现场演绎现代版《关雎》(听,看)

八、主题归纳并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九、课堂作业:完成单页练习,进行“双基练习”。

十、课后作业

1 背诵全诗(记)   2 翻译全诗(写)

板书设计:见有关课件

篇18:过秦论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邱龙涛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

明确:文章开始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研习新课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 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 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m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m、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m”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m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篇19:师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师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师     说

韩愈

感悟课标新理念

▲课标理念感知

【学习目标】

1.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2. 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3. 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作方法。

4. 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目标重点】

1. 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目标难点】

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语言知识积累

[字词积累]

1.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 古今异义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前瞻预测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答案:A。学者,古义:求学之人;今义:有学问之人。传道,古义: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播宗教思想。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  小学,古义:文字学,文中指对小的方面是学习的;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古文,古义:先秦两汉的文字;今义:相对于白话文的文言文。

3. 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前瞻预测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项中的两个“传”,一念chuán ,一念zhuàn;B项中的两个“师”都是老师的意思;C项中的的两个“从”,一是跟从之义,一是表方向的介词;D项中的两个“道”,一是道理,一是风尚)

4. 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前瞻预测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    )

A. 吾从而师之。

B. 孔子师郯子……

C. 不耻相师。

D. 稍稍宾客其父。

答案:C(C项中的“耻”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其余各项加点的词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师”“以……为师”“以……为宾客”)

5. 虚词的用法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动词,“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如“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前瞻预测

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师”是动词“从师学习”,后一个“师”是名词“老师”;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表所向,后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句式积累]

1. 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4.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前瞻预测

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各句的句式特点。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④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

[熟语积累]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语段积累]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材文题感悟

[品思题目]

“师说”,意思是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论说文,是中国古代专论教师的名篇。它着重阐明了从师学道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提出了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也”,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选择教师应以掌握仁义之道为根本条件,“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提倡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在师生关系中,他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这比《学记》中的“教学相长”的观点更进了一步,注入了民主与辩证的新内容。

高考在线文学常识

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等。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行χ,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创作心语]

1.愈之所志于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答李秀才书》)

2.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

3.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苟行事得其宜,出言适其要,虽不吾面,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送陈秀才彤序》)

4.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的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唯其是尔。(《答刘正夫书》)

5.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

6.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荆潭唱和诗序》)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感知

一. 语篇结构分析

文章在第一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为同时代的读书人树立一个典范。紧接着又提出“传道、授业、解惑”,对老师的职责、任务加以说明。最后又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以贵者为师、长者为师的封闭观念。

在第二、三、四段中,作者分别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三组对照组,揭露一般社会士人的矛盾现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证当中,使文章充满了力道的美感。

在第五段中,韩愈强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观点,和首段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互呼应,再次强调:并非只有特定对象的人可以当老师,只要是德性高于我,术业高于我,都可以是我的老师,希望大家打开胸襟,广泛学习,不要以向人求学问道为耻。

最后一段,作者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看来和通篇主旨并无关联之处,但却使文章落到实点,使通篇议论有个收束,让文气前后贯串,一气呵成。

二. 语篇脉络梳理

语篇品读

一、重点语段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疑难问题探析

1.  开头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中提到的“古”是指什么时候?

通释:“古”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举凡“古之学者”“古之圣人”“能行古道”之所谓“古”者,究竟指何历史时期,须从“今”说起。本文为李蟠而作。据李蟠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推知本文当在前几年即作者年约35岁时所写。按文中例举的孔子和“六艺经传”,都是“古”之影响最大者:孔子,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六艺”,非指奴隶主阶级教育子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乃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因其后连用了“经传 ”。仅《春秋》一经就有三传分行: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的《左氏传》,战国时齐人公羊高的《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谷梁传》。另按《师说》系作者体现古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自以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提倡先秦两汉文章传统为创作宗旨。再按作者倡导古文运动时自称“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称“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进学解》)。至此,文中“古”所指时间昭然若揭:先秦两汉。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该如何翻译?

通释:课本上的翻译是: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有人认为这一翻译欠妥,而翻译成:老师,是担负传播思想、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重任的人。这样把“所以”二字翻译成担负、承担,文气是通畅了,但这样翻译其实是多此一举。课本上的译文是不很通畅,但毕竟是遵循了直译的原则。我们不能为求通畅而改变一些字词的通常意义。课本上对这个句子里“所以”二字的解释是稳妥的,而翻译成“担负、承担”是不够严格的。要使文气通畅,我们只需在“靠”前面添加适当的字词就行了。

3.“君子”和“圣人”指什么样的人?

通释:古籍中所谓“君子”,西周、春秋时指贵族、做官的人,如《书无逸》言“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长者”;春秋末年以后,渐指有道德和才能的人,如《荀子劝学》所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而本文中所提“君子”,显然不属后者,连同前文“士大夫之族”“众人”(不含“巫、医、乐师、百工”)者流,原不过是“耻于从师”的不同称呼而已,均指“世禄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                                                   文中两处出现“圣人”的字眼。第一处和“众人”对文的“圣人”,泛指古代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包括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源于作者在《原道》中特创的圣人传道的历史“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而作者对这个道统中的“圣人”训为“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第二处“圣人无常师”的“圣人”,专指下文用作例证的孔子,乃儒家定于一尊以后的特称。

4.课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是否适合于现代社会?

此题应注意两点:其一,要将课文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与今天现实社会相联系。其二,谈看法,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具体加以论证。

古代虽有尊师重道,但在封建社会“官本位”意识中,是看不起教师的,到了唐代,士族子弟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之事。在这种恶劣风气盛行的情况下,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疾呼“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之理,确实有很大威慑力。今天,教育有了空前发展,但教师的职能、地位,从师的必要和为师的荣耀感,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重读此名作,其实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篇鉴赏

一、语篇整体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间,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三十五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之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的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讥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出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受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后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 年),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教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一段)肯定自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二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第三段),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第四段),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讥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五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是他的老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像,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做,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上,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连阳),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嫉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

二、写作特点赏析

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开拓学习新视野

▲品味语言之美

[含英咀华]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非吾志也。--《应科目时与人书》

惟陈言之务去。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答李翊书》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为也,我则为之。--《送李愿归盘谷序》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送董昭序》

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送石处士序》

士穷乃见节义。--《柳子厚墓志铭》

[妙语珍藏]

总经理与普通职员

一位年轻人去一家公司应聘,主考官问:“你认为自己的能力在本公司可以任什么职位?”

年轻人扪心自问,觉得自己的个性、经验以及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还不具备对别人发号施令的资格,于是很诚实地回答:“普通职员。”

而其他应聘者都无一例外地回答是:“总经理。”理由是受拿破仑一句名言的影响:“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这位年轻人想,只有自己是“不想做总经理的职员”,主考官一定认为自己“不是个好职员”,看来录取是没有希望了。可是,他竟然第一个被录取!主考官说:“我面试过所有应聘者后发现,这里有30多位‘总经理’,所以我决定首先录取你,因为30多位‘总经理’至少需要一位‘普通职员’!”

试着降低你的物质目标及事业野心,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新机会。

▲聆听名作弦音

[诗词赏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时任水部员外郎。

酥:乳制品。这里指春光润泽如脂滋养。

[鉴赏]

这首诗写长安城中早春时节生机一派的景色。写早春,要写出特点,与繁花竟放的春景就有不同,韩愈紧扣“早春”主题,写草刚出芽时的有嫩色,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茸茸,邀望可知是春草出露嫩芽,蒙蒙茸茸,清新可爱,又正因是早春,草还没有长高长大,走近再看,才见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绿色一片,人们说好诗如画,韩愈这首诗写草色的传神之笔,恐怕是画也难以表现的境界。后两句说这初春的生机,带给人欣喜和柔美的生命意识,是远远胜过暮春的烟柳之色的。 同是春景,诗人却进行比较,评出高低,显然他喜爱早春,当是因为早春是盼望了一冬的春消息的最先透露者,早春是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证明,早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诗人观察细致, 表达新巧,语言自然 ,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美文经典]

送东阳马和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以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参考译文】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现在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马生君在大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称赞他贤能。去官之后进京朝见皇帝,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同论的文相比,语言委婉、神色和悦。自称小时候学习用功、刻苦。是可以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他将要回家乡探视他的双亲,我特意告诉了他求学的艰难。

[赏析]

孔子说过:“君子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濂可谓遵循圣贤之说而身体力行。这是我读后的一个深刻感受。

宋濂写这篇文章时已经69岁了。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宋濂给一个同乡的小青年写文章,多说些教训的话谁也不会认为过分。但本文主要不是以教训的口吻写出,而是回忆自己求学时的艰辛,从而勉励马生奋发学习。宋濂回忆的内容是十分生动的。家贫,买不起书,只好借。借书要讲信用,到期必还。于是,只好抄录,容日后细读。求师更加艰辛,须跑百里之遥,向“先达”“执经叩问”。古人讲究“师道尊严”,不像今天提倡“师生是朋友”。宋濂必须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请教老师,甚至连说话的语调,脸上的表情都要格外注意。否则,“先达”认为“孺子不可教”,你就永远失去了求教的机会。我们不提倡这种师生关系,我们认为师生间应融洽些,谈笑风生,未尝不可,甚至可以开开玩笑。但应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作为学生,你要想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没有谦虚好学的态度是不行的。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就是以一颗虔诚之心打动了师长而尽得其传。有的中学生认为今天不需要宋濂这套迂腐之论了,其实不然,宋濂讲的道理,今天仍有意义。

我们最受感动的是宋濂“�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了。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是艰难困苦的折磨。宋濂以其名臣重弼的身份回顾少时求学艰辛,其心中必定感慨万千。我们佩服宋濂的心态。人,生活中常遇到不平衡,尤其是同学、同事之间。别人吃得好,穿得好,花钱如流水;而自己节衣缩食,囊中羞涩,这种强烈反差对一个人的心理考验是十分严峻的。谁能在这种考验中经受得住,谁就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有的人,把持不住自己,走向另一条路了。

当今的中学生,比吃比穿之风甚盛。有的中学生月消费抵得上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收入。非名牌不吃,非名牌不穿。比宋濂的“同舍生”强多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宋濂式的人物?有。他们像宋濂一样,埋头学习,刻苦勤奋,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大学;有的还有所发明创造。

文章现身说法,对比鲜明,语言朴实,描述生动,毫无矫揉造作之嫌,处处表现出一位长者的厚道。“余幼时即嗜学”,既平实又生动,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亲切感人。“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意蕴绵长,回味不绝。整篇文章,浑然天成。

▲闲看时尚旋风

[时文英华]

读韩愈

梁衡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儿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该享有爱。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比如,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阴雨连绵不断,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一片拳拳之心。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瘅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瘅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一九五七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渡玉门,戈壁绽绿荫。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奖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人民文摘》 (第二期)

[点评]

“春时,兰花满山,径出而香远;秋时,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绿水碧波绕回廊而明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在我的记忆中,梁衡那韵味悠长的名句是通过教科书的灌溉而深深的植根在现实的土壤中的。《晋祠》是我所接触他的第一篇力作,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当时的梁衡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兼领导人却是以山水散文家的身份保存在脑海的史学之库中的。

事隔二十年,梁衡近年来已出乎独具个性和思想,这种新高度在于他近年来的散文倾注了浓厚的时代意识和忧患意识,倾注着他失心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深沉感情,这样的新高度就使他摒弃了以前散文模式的桎梏,陶渊明式的山水田园诗已满足不了时代的呼唤,他以“苦吟诗人”的身份着墨于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充分吸收优美深沉,情真意切的文学语言,开启了散文创作中的另一航线:政治散文。生命的变奏从此更为响亮。

在《大有大无周恩来》中,他娓娓叙说着周恩来的大无:“死不留灰”、“劳而无怨”、“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从而揭示出周恩来的“大有”:“化身干亿”、“人人面前有总理”,形象生动地勾划出总理的光辉形象,进而揭示一代伟人的生命哲学。

《读韩愈》一文更是经典的看出了“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内在意义,这篇文章的发表,正是显著的表现出梁衡政治倾向的树立和强烈的使命感,作家对作品人物的艺术升掘,正显示出了作家本人对这些历史伟人由衷的情感和深沉的怀念,让读者感受到作家的心灵在伟人的情怀中陶冶、共鸣。他一针见血的提出人生四逆境;“生活之苦”、“心境之苦”、“事业受阻”、“存亡之危”,又颇有见地的揭示处逆境之势的心态:“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见心明志”、“泰然处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时代。政局的动荡在作家身上打下的烙印,借古的担子已在肩膀下,作家的手终于不再吝惜!

梁衡先生的散文被同行们称为异数,但是他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下,时刻保持着的,正是那清醒的思考,或许在我们的眼里,《大无大有周恩来》和《读韩愈》可给我们留下更多思维的空间……

资料附录:

◎韩愈和“古文运动”

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人。其郡望为昌黎郡(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区),故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25岁中进士,做过唐朝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的官员。曾任吏部侍郎,故又被称为“韩吏部”。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的中唐时期。他在政治上比较守旧,倾向于维护当时豪族地主阶层的利益。但是他重视人材的培养和选拔,主张任人唯贤。他任监察御史时,曾提出减免赋役,并因此遭到贬斥。他反对藩镇割据,并亲身协助宰相裴度平定了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他反对当时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的佛教、道教,结果再次遭贬。这些方面虽然都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但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韩愈在文学上的作为,主要是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的艳丽浮夸的文风。他大力提倡“言之有物”的古文,强调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并且和柳宗元等躬行实践,终于把文章从形式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创作上,他们虽然强调学古,但是主张“辞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师其意不师其辞”,“文从字顺各识职”。这些理论,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

本文是阐述韩愈关于从师学习问题的见解。“说”,文体名。“师说”,意思是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见韩愈的这篇文章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 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 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 须找个人 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 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 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 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 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乐,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 ,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撰稿人:山东省宁津县第一中学  张俊义

篇20:散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宋代苏轼说过: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今天我们就扣住读和思两个字来合作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板书)标题是作者与读者的第一接触点,面对散步这两个字,大家的头脑里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呢?好,有的同学说:都有谁在散步?在哪里散步?还有同学说在什么时候散步?散步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波折?为什么要去散步?同学们,大家看了课题,可能还会产生一些猜想,这篇课文大概会写些什么呢?有同学说:可能写一对恋人在散步时畅想美好的未来.还有同学说可能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回忆跟好朋友在一起散步.还有个同学说课文可能是想通过散步来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同学们讲得很好,都开动了脑筋,进行了思维体操.你们的猜想不一定是确切的,但是合理的.这对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有好处.以后看到文章的提目,读课文之前就可以进行一番想象.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和猜想大声的、自由地朗读.碰上拦路虎呢,同桌或者前后桌之间合作把它解决掉.

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后,有什么想说的吗?有同学说原来这是一家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里散步.那老师追问了: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是因为我的母亲老了,应该出来多走走.还有吗?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下,两个思想进行碰撞一下。我觉得我年老的母亲应该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体验生命的乐趣。老师问了,文章中四个人都是什么关系?祖孙三代.他们都是些什么关系?从他们身上,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种情感.大家一起回答:亲情.(板书)

请大家再一次读课文,找出体现亲情的句子,还请同学们积累些让你感动的句子.如课文的`第二段.写母子情深.第五段,写一家人天伦之乐.我们都笑了,这是什么笑.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一段的第一句重复写了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这对表现亲情可有什么关系?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表面上写几个人在散步?这样的顺序是不是我精心安排的?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写亲情的还有第六段第七第八段都有.综合同学们的回答,面对这些亲情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概括.(妻贤子教、天伦之乐、尊老爱幼)(板书).齐读第六段,你觉得课文中谁最听话.为什么?这里的听话包含了什么?要你说说,你看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当然,这仅仅是听话吗?它其实包含着谦让、亲情、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结合多媒体进行推进。

(1)“我”听母亲的:

(2)母亲听孙儿的:

(3)妻子听“我“的:

(4)儿子听“我”的: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到位,也很精彩.

同学们,有人说,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忘俗.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绚丽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为什么我们的语文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因为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我们的语言富有表现力.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好,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进行寻美活动.请从课文中找出你觉得美的语句,思考一下它为什么美并把他背下来.一句可以,两句也可以,三句更好,四句更妙.

经过同学们的回答,我觉得同学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很出色,以后就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现在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把刚才感性的美的词句上升到理性的四人小组探讨,语言品味可有它内在的规律性.

好,经过同学们的合作探讨后的发言,老师把本文语言特点归纳为精选词语(例如),大词小用,优美的自然景色色.句式的错落有致,生动的细节描写.在这节课将近尾声时,你觉得这篇文章最能打动你的心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同学们都调动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以自己独特的体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亲情无价,说得一点都不错.让我们在赵民一家唱的<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结束这一课吧.谢谢大家.

篇21: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denghao

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课    型:讲读。

主要教法:讨论法。

教具与器材:投影设备。

教学设想:拟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第三周星期日。

上课时间:第三周星期一。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本期学习的第二个小说单元。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并释题:

“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医治人们病苦,疗救社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留下悬念,待学完本文后讨论)。

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研习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

1、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

三、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

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

1. 华家的故事情节;

2. 夏家的故事情节;

3. 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 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

(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药》的双线结构

(一个秋天的后半夜)   (当天早上)   (当天上午)   (第二年清明)

明线        老栓买“药”            小栓吃“药”      茶客谈“药”     华大妈上坟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药   线索        刑场(连接)          茶馆(交织)    茶馆(交织)   坟场(融合)

暗线        夏瑜就义              夏瑜血被吃      茶客谈夏瑜     夏四奶奶上坟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第三周星期日。

上课时间:第三周星期二。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具体步骤:

分析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关系。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华老栓:

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明确: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

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

(如,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

感到“幸福”(如,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

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

小说开端部分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瑜: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 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康大叔

1、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可用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至于对一帮茶客的分析,这里从略。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第三周星期日。

上课时间:第三周星期三。

教学要点:归纳《药》的主题。

具体步骤:

分析小说主题:

联系《药》的情节初步理解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的情节设计的后两个“是否”。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四个讨论题。

1.提问:《药》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在分析小说主题时,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也不妨将教参“补充资料”的五种提法出示,以引起学生讨论。我们的意思是赞成课文“预习提示”的见解,因为其中注意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

讨论明确:《药》的主题可作以下 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提问:根据本文主题,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作品把夏瑜的英勇献身作为暗线来安排?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3、《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主题。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照应起始课释题时留下的悬念来作结。

4、 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联系《药》的情节发展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说明:这些问题的回答应当说都是肯定的。第一个“是否”由于在分析人物时学生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里讨论可着重讨论后两个“是否”。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课文第四部分(结局)为例来研究,一方面易于达到目的,另方面也可加深这部分思想内容的理解。

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可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1、第四部分(结局)为什么会出现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这个情节 ?为什么在夏瑜的坟头上会出现花环这一细节?

由于小栓的病未能对症下药,死是必然的。两位母亲在“这一年的清明”要去上坟,正是母亲对亲子之爱驱使;至于坟头上要出现花环,不但是为了展示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更重要的是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的必然显现。因此说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以及夏瑜坟头上的花环这一情节和细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学生只要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可说对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

2、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脸上出现“羞愧”?

因为,一方面她不理解她儿子的行为是革命的,另方面她又怀念被清政府杀害的儿子,但又怕人发现,她的表情,正是她这种内心隐秘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学生只要能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就是对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有了初步理解。

二、布置作业

根据夏瑜和红眼睛阿义的不同身份和思想性格,试写他们在牢中

的一段对话,二百字左右。

教后感:对本文的主题的把握是个难点,学生很容易理解为歌颂革命者,或寻找革命的教训,对于这一点,应该让学生课外查找有关背景资料,否则上课有点困难。

篇22:黄鹂(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黄鹂(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黄会和

黄鹂(哲理散文)--病期琐事   [孙犁]

[学习重点]

1、 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

2、 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优秀的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关注方式是多样的独到的,有许多现代作家就是通过写鸟来表现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的。老舍先生写小麻雀,表现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周瘦鹃写杜鹃蕴含着的是对传统习惯看法的思考。孙犁借黄鹂传递的是一种怎样的观点呢?

二、看课文插图,要求学生对黄鹂的外部特征进行表述,并由此引出我们熟悉的与黄鹂有关的诗句。

(黄鹂也叫黄莺。鸟,身体黄色,自眼部到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清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人们总是把“莺”与大好春光、美好春景联在一起,是因为莺的啼叫清脆婉转,悦耳动听。

三、作者介绍

孙犁,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集子。

四、对照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黄鹂遭遇”与“作者态度”

次数 境      况 特             点 态度

一 抗战时期,炮火洗礼 色彩鲜丽、声音诱人、

姿态矫健 喜爱

二 青岛海滨,杨树林里 追逐逗闹、安家落户 迷恋

三 杨树林里,老史试枪   险遭枪击、一去不返 痛惜

四 囚系鸟市,遭人戏弄    羽毛焦黄、神气凄惨 愤懑

五 江南春季,太湖边上 自由啼叫、自在飞翔、

安居乐业、达到极致 赞美

问题:①根据作者对黄鹂不同境遇的态度,请用一句话说出本表所要表达的意思。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美的事物的狂热追求。

问题:②作者为什么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写到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明确:由老史试枪引发联想,表现作者对摧残鸟儿这类丑恶行径的义愤。

问题:③从环境和黄鹂的关系看,你能说出“极致”在文中的含义吗?

明确:文中五次提及黄鹂的生存状态,大体上说第一、二、五次是好的'或比较好的环境,而第三、四次的环境则是不好的。两者相比,不难发现黄鹂的自由与美丽的展现应该有它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种“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的‘景物一体’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极致”的具体含义。

五、齐读课文最后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④根据以上文字,请用一两句话说明作者悟出的哲理。

明确:(1)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2)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问题:⑤在这五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明确: A、排比(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说明“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才能成为极致。

B、引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增添文学色彩。

问题:⑥倒数第三、四自然段,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在这里用整散结合的写法,句式上长短相间,如同古代华丽的赋文一般,极富韵味。而“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春雨、宿露、朝露、彩虹等词语简洁地描绘出江南春季美丽的自然景色。黄鹂婉转的啼叫、俊美的身影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展示出全部的美丽,使人自然地联想到王勃“落霞与孤骛齐飞,秋谁共长天一色”的名句,真正受到一种美的极致。

六、总结

本文围绕黄鹂以时间顺序展开,记叙了作者对黄鹂的迷恋,对摧

残这类鸟儿的丑恶行径的义愤,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物(包

括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最佳结合的向往,从而给读者人生哲理的

启迪。黄鹂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状态,说明“各种事物都有它的

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的道理。

七、练习

(1)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事物的极致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300

字的文章。

(2)背诵课文后五段。

篇23: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本教学设计依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试图不仅仅让学生知道文章的中心意思、结构及其表现技巧,更通过对文章语言符号的解码,再现作品丰富的内容(甚至借助其它手段),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去品味、去探究。

同时本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旨在借此辅助阅读教学促进自主学习、探究。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素以语言优美为人称道。《春》充分体现出朱自清先生散文这一特点,语言生动准确、清新明快。因此在本文的阅读过程中,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自然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揣摩与品味这一阅读环节不应是灌输式的,而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感悟与体验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以读带讲,以读导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来达到理解课文。

一、创景导入 :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你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呢?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此环节通过唤起学生对过去所学过的关于春天诗句的记忆,同时又为进入新课做准备)

二、作者简介:

同学们搜集了朱自清的哪些资料呢?请相互交流。

朱自清,我国著名散文家,其散文富于诗意,善于通过细致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本文大概写于1928-1937年间。

(此环节能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信息、筛选资料信息并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比单纯老师教给他们一个答案要有用得多)

三、师生共赏

1、 师生同读

先播放朗读带,然后教师深情朗诵,学生深情朗诵。

提醒学生学习写景散文时,要注意分析描写景物时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方面来写,写出景物什么特征,哪些词语用得好,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感受?

思考:请感受一下眼前会出现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 ,并理清行文线索。

明确:作者一共描写了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行文线索:盼春--绘春--颂春

(此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示范朗读,了解学习写景散文的`方法)

2、 师生同赏

(1)、小声朗读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A.嫩嫩的、绿绿的 B.偷偷地、钻

喜欢的理由:A.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B.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喜欢的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此环节由师生合作完成,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作者后面描写的画面)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

⑶、全班交流,学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4)、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大声朗读你喜欢的画面。

(此环节在于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

注意朗读的方法,如:“小草地偷偷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教师删读成“小草从地里出来,”学生重复读“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让学生体会到朗读时应注意重点词语则应重读)。

又如“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教师删除读成“园子里,田野里,瞧去,满是的”学生按原句读。这样对比朗读生就从“偷偷地”、“钻”、“一大片一大片”这些关键的词品味出小草的长势、情态和色泽来。接着教师问,人们在草地上干什么呢?学生读原文回答“坐着,躺着,打两个滚”教师又问“风怎样?草怎样?”学生读原文答“风轻轻的,草软绵绵的”。

(对比朗读,一问一读,寓教于读中,寓学于读中,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草的特点。)

3、 师生同写

⑴、第六、七段,竞赛朗读,女生读第六段,男生读第七段,看谁读的好。

⑵、师生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此环节以竞赛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让学生根据文字描绘出美丽的春景图)

四、 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

(此环节在于训练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

五、 友情链接

作业布置:⑴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其他的作品,把你喜欢的朱自清的作品抄写在摘抄本上。⑵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

(此环节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到课外,举一反三,积累更多的描写春天的语句)

教学后记:通过多种不同方法的朗读,既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咀嚼、回味,课文的深层内涵,学生可以如临其境,展开联想,创造形象思维,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把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24: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张连生

《药》【一】

目的:

领会《药》深刻的思想内容。

了解结构上明暗线的运用以及这种写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重点:

1.领会《药》深刻的思想内容。

2.了解结构上明暗线的运用以及这种写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

1.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2.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方法:

解读、分析

过程

一、解题

文题《药》有着揭示主题的作用,可以有三种理解:

① 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决不是愚昧的群众所想象的医治病者的良药;

② 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也决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③ 只有唤醒群众,动员群众起来革命,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等群众对他牺牲的反应,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阶级的精神毒害的重要,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二、主题

主题具有多义性,如:

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副题旨是革命者的寂寞。

从消极方面看,是“反封建”,从积极方面看,是要求“科学与民主暴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虐杀革命幼苗。只有彻底地进行反封建的革命,推翻吃人的封建社会,“扫荡这些食人者”,人民才能解放。

写封建文化的残暴、凉薄、自私和人民对革命的茫然无知。

暴露封建迷信害人。

三、情节、结构、线索

小说的情节由明暗两条线索构成,

华家的故事是明线

夏家的故事是暗线,

情节以事为序展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康大叔,并行、交织、融合、塑造了人物,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药》【二】

目的:

领会《药》深刻的思想内容。

了解结构上明暗线的运用以及这种写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重点:

1.领会《药》深刻的思想内容。

2.了解结构上明暗线的运用以及这种写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

1.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2.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方法:

解读、分析

过程

一、要点详析

善于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突出作品的主题 如小说开头,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和“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几只狗……一只也没有叫”,景物是这样的单调和阴暗,一方面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另一方面为夏瑜的牺牲制造了沉寂肃杀的气氛。又如华老栓出发买“药”,“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和买“药”回来时“太阳也出来了……”的描写,是用景物来烘托华老拴的心理活动:精神兴奋和对儿子的命运充满信心,从而突出了华老栓的愚昧。再如小说结尾写寒风、枯草、秃树、乌鸦等景物,制造了一种悲凉凄寂的气氛。既衬托了两位母亲极为凄苦的心境,又能激起读者对革命者的悼念。

语言准确、精练 写夏瑜只用两句:“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可怜!可怜!”就写出了一个革命者的民主思想和襟怀。用“退”寻到”“蹩进”“靠门立住”几个词语,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华老栓这个善良的劳动者惊惧的心情。用“摊着”“撮着”两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刽子手凶狠而贪婪的形象;写康大叔的衣着用“披”“散”“捆”三个动词,勾画出一幅流氓相;写康大叔进茶馆时,用“闯”“嚷”两个字,表现其野蛮行径。

二、文章中人物特点:

华老栓

华老栓是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地位也很低。华老栓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他整天总是勤勤恳恳地劳动,即使熬了夜,也不肯休息。他爱儿子,为了给儿子看病,他省吃俭用,拿出积累下来的一包洋钱给儿子买药。而当看到滴着人血的“药”时,却又不敢去接。这是他性格中的主要方面。但他又十分愚昧落后,深信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邪说,他为能买到这种药感到爽快、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既不关心更不理解,对革命者的牺牲,他无动于衷。这又表现了他愚昧、麻木、无知的一面。

作者的态度

华老栓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和毒害所造成的,因而作者既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夏瑜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境贫寒,对革命却坚定不移,具有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夏瑜的坚定、执着是作者极力赞扬的。但他的悲剧性就在于他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为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他的牺牲,只是给母亲带来悲哀和羞愧,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盛举”,给茶客们增添了无聊的谈资,给刽子手一份诈骗钱财的资本。他讲革命道理,人们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毒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一样”地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喷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良药”。他的死是悲凉的、寂寞的,体现出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凶暴、残忍、贪婪、无耻是对他的最好评价,他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认为殴打革命者合理;诈骗群众,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高价出卖;宣扬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帮凶已经如此,更何况其主子呢?

①相同点

二位老人都是勤劳、善良的,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但她们二人又都愚昧、无知、迷信。

②不同点

华大妈:她极力地讨好康大叔,对他笑脸相迎。

夏四奶奶:她不理解儿子,又怀念儿子,当她去看儿子时却又感到羞愧,怕人看见。

《药》【三】

目的:

领会《药》深刻的思想内容。

了解结构上明暗线的运用以及这种写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重点:

1.领会《药》深刻的思想内容。

2.了解结构上明暗线的运用以及这种写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

1.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

2.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方法:

解读、分析

过程

一、能力训练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O�O�@�@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3)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4),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第一段写出怎样的环境特征?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前后两个加点的“抖抖的”、“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运用了哪些修辞?作用是什么?

答案

(一)

1.C

2.置之度外 满门抄斩

恍然大悟 无精打采

自惭形秽 面面相虚见

冠冕堂皇 索然无味

莫名其妙 牵肠挂肚

鞠躬尽瘁 老态龙钟

恬退隐忍

3.①借代

②比喻、夸张

③借代

④比喻

4.D

5.(1)D

(2)C

(3)D

6.D

(二)

1.A

2.D

3.C

4.AD

5.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6.C 7.因为夏瑜是被官府处死的;揭示当时民众的愚昧落后、不觉悟。

8.答案是:第一问:“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这揭示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显示周围环境的寂静。“茶馆里弥满着青白的光”,令人感到清冷。总的渲染了黑暗、寂静、清冷的环境和气氛。第二问:这种自然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社会环境,它渲染了革命者就义时,肃杀而沉寂的气氛。

9.前后两个“抖抖的”含义不同,前者指华老栓因康大叔的蛮横、凶便残、狰狞而恐惧。两个“按”都有珍惜、小心之意,但前者侧重珍爱,后将者侧重担心丢失。

10.这里用了比喻和夸张,写出了康大叔眼睛寒气逼人,老栓的感觉反衬出刽子手的凶残。

11.对两处画波浪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前者不是比喻。

篇25:狼(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狼(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  狼

教学内容:

阅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及参考资料,比较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的差异和人们对狼的不同情感态度,比较文学作品和科学资料中所表现的狼的不同之处,更全面更科学的掌握有关狼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片,初步感知狼,加强形象认识。阅读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狼形象。浏览科普文章,了解狼的习性及其生态地位。

2.思索辩论探讨,深入研究有关狼的相关知识,从而正确辨证的认识狼,进而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和处理问题。体会狼作为动物所具有的人性的一面,全面认识狼的兽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间竞赛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狼的图片和文章,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情境设置,交流引入

(课前欣赏有声动画《北方的狼》)

1、在配乐声中欣赏一组有关狼的图片,初步感知狼的形象。

2、课件展示:两幅外表形象对比反差极大的狼的图片。

提问:观察下列两幅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由对狼的表象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刻画狼,形容狼。适时导入新课。

二、借助文本,讨论探究

1、结合课前对《母狼的智慧》一文的预习,开展讨论:

问题:组内协商预习《母狼的智慧》一文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疑难,请其它小组的同学帮助解答;或提出小组认可的有价值的问题考一考其他小组?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思辩性和有价值?

小组讨论,自主设计问题,小组开展竞赛,生生交流,老师适时引导,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认识问题。

2、将《狼》和《母狼的智慧》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对比讨论:

问题:就《狼》和《母狼的智慧》两文对比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疑难,请其它小组的同学帮助解答;或提出小组认可的有价值的问题考一考其他小组?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思辩性和有价值?

小结:作者由于写作目的和主观感受不同,作品中的动物往往被作者赋予一定的立场和情感态度,导致了写作的.侧重点不同,蒲松龄的狼着重刻画了狼的兽性--贪婪、狡猾,甚至愚蠢,而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着重描绘了狼具有的人性的一面--聪明、机智,具有母爱。

3、阅读参考资料并思考:

(1)结合自己阅读过的科普作品和一些资料,尝试推测科学家会用怎样的词语来描绘狼这样的野兽?

(2)阅读课本185页参考资料一,思考:在科学家笔下所写的文章中反应了有关狼的哪些问题?科学资料中介绍的狼与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狼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讨论,师生交流。教师引导:材料从生物学的角度介绍了狼的有关知识,可以让同学们阅读后归纳出狼的一些特点,也可以结合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狼。这一问题可由同学们自由探讨,教师再作相关的引导:文学作品中的狼被赋予了人们许多主观的情感因素,往往具有一些人的特征,而科学资料中的狼是从科学的角度客观真实准确地表现狼的特征与作用。

4、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章、讨论辨析,对狼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文学作品中的狼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如狼的狡黠、聪明、凶残;而科学家则能比较客观平实的态度来评价狼。

5、阅读新闻,结合自己的认识发表观点:

学校实施“狼”的教育,狼雕变为少年偶像

--6月24日广州日报报道,昨日上午,一个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塑的底座上刻有说明:“东方似‘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是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精神。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不要学做一只狼?

6、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对“狼”这一话题的探讨,告诉同学们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同时,我相信,在课前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些同学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探究、去思索、去发现、去收获!

三、课外拓展,练习写作

从各种参考书和网络上进一步搜集资料,写一篇有关狼的小论文。课本182页给出了五道参考题,任选一道,也可以自拟主题。

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自读、讨论、探究、归纳等教学途径,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比较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引领,找出两文中所写狼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结合科学家对狼的客观评价,逐步由对狼的客观认识上升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互助合作交往学习的和谐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26:错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错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郑愁予的《错误》教学案例

整体感知:

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他的名作《错误》被誉为“当代抒情诗的绝唱”。这首诗写的是江南一个小镇上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一个遗憾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兴趣盎然地鉴赏这首美丽的诗歌并针对其中鲜明的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懂得好的诗歌应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同时,让学生对郑的诗歌创作及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地点:多媒体教室

方式:以诵读和互动讨论为主

过程:

一:

师:(导入新课)

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并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这些评价呢?那这首诗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感受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

先学生自由读全诗,然后教师范读。

师:请注意本诗中一些特殊的句式和书面化的词语,请同学们指出来。

生:柳絮(xu)、跫(qiong)音、春帏(wei)、窗扉(fei)

“如莲花的开落”、“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师:好的。请大家再齐读一遍。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生:齐读。

三: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为什么起的诗题是“错误”呢?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这里隐含的一个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一生答:我这样理解: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碰到一个痴痴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闺中女子,她的心 “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信息,又没有漫天飞舞的柳絮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此时教师点拨: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长深远)。  终于,她听到达达的马蹄,美丽的马蹄声,以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归来了。当打开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个过路人。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热烈鼓掌)

师:非常好。不错,这首诗是写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写了一个遗憾的                                                          过程。这很容易让人去描绘那时这样一幅幅画面。当他们双眼交错的一刹那,他们内心的琴弦是怎样被激荡起来的?  好,如果让你当导演,把这个相遇的过程拍一部小的电影短片,不知在座的各位会怎么去安排呢?  可以不拘于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生:(热烈讨论)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时间:黄昏时分,火红的夕阳正放射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慢慢向西天坠去。它的光辉照射着青石铺就的街道上。

地点:江南一小镇上。

人物:骑马的游子,女子。

过程:诗中的男主人公是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镇上,在街道的尽头,慢慢走过来一匹马,马上坐着一蓝衣青年。那就是“我”,诗中的主人公。渐渐                                                   落山的夕阳照射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小镇上异常安静。“我”骑马踱在青石上,发出有节奏的“达达”声。起风了,“我”的发丝微微地飘扬了起来。  然后镜头转到小巷中长满藤萝爬山虎的青石墙。 看着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听到“我”在轻轻吟诵席慕容的“如果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镜头转到小巷尽头一处闺楼之中,梳妆台前坐着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绣,但眉头紧蹙,心不在焉。楼下传来小孩子嬉戏的声音,但她充耳不闻。  这时,自街道上由远而近传来达达的马蹄声。 略一迟疑,随即她又凝神细听,确实是达达的马蹄声。  一束灿烂的笑容自她脸上绽放开来。她放下手中的东西,冲到了窗前,推开窗子,朝街道上望去。     远远的,一个人向她走来。但,那张脸,却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人的。

(合)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词。当四目交错而过的那刻,影片响起了悠扬的音乐声。风起了,柳絮漫天飘洒起来。镜头慢慢向上拉升,雾色笼罩着小巷、小镇。

同学们都凝神静思了一会,热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补充一下。这时的“我”也可以牵着马。

另一生:结尾也可以响起江南小镇特有的街头叫卖声,让影片笼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围中。

师:太好了。现在我们回到本诗,在本课的开头我曾经说过:杨牧曾评价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也就是说他和中国的“外国诗人”是不一样的。那些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郑愁予不同,他的诗歌是中国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语言上还有哪些动人之处呢?

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

一生:文章标题是用“错误”起名,而且是“美丽的错误”。“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给人跌宕起伏的感觉。

(师补充: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意境,又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有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成是它的中国性联想)。

一生:他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这些我们在古典诗词中见的较多。

(师补充:很好,举个例子。东风这一意象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所以讲郑具有很深的古典诗词的修养。)

停顿片刻,然后一生又问:诗中有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为什么这么说呢?

师:请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等待的季节漫长,莲花的开落也日复一日,时间在无声中流淌,作者在这里以音响的延伸来暗示容颜的逝去,体现了诗的渐进性和暗示性。这里,讲求的是诗句表达的一种节奏和韵味。在诗中还有几句也有这种效果,你们能找到吗?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师:很好。

一生:还有“达达”的马蹄声,这在中国文化里才有。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约定的。

(鼓掌!)

三:

师:很好。大家谈了这么多,我们来简单看一下郑愁予的个人简历。也是为本课做一个总结。

放上投影片,老师带领学生们看一遍。

附:[郑愁予,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时期,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造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承袭古典诗词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韵,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郑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他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的,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他的第一本诗集《梦土上》。]

四:

作业,课外扩展:

1、 为本诗写一个小的电影剧本。

2、 或者阅读郑愁予在1951年18岁时写的的《野店》,写一篇小的诗歌鉴赏。

附:[野店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 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啊,来了/ 有命运垂在颈间的骆驼/ 有寂寞含在眼里的旅客/ 是谁挂起这盏灯啊/ 旷野上,一个朦胧的家/ 微笑着/ 有松火低歌的地方啊/ 有烧酒羊肉的地方啊/ 有人交换着流浪的方向]

后记:这首小诗里的美丽而遗憾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位同学的心。写作电影剧本的尝试也使他们空前活跃。这种互动性的学习也使他们对郑愁予在诗中运用的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的意象有了更深的把握。在学习中,教师有意把郑的个人经历放在后面讲,也为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溧水县永阳中学语文组

丁鹏

篇27:雷雨(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雷雨(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宋发旺

【教学目标及训练重点】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 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  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  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  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  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  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四、归纳主题 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 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教师可点拔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篇28:繁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繁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繁星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内容,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

2、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

3、学习欣赏名家优美诗文,提高阅读兴趣。

4、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2、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   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三)、自主学习: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向学生提供以下资料:①作者简介②写作背景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语设计:

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书课题)

二、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口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①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

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③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与之比较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参考答案)

①“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三人还在跑呢!”

②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第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

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为什么不同。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教师点拨: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幺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霎眼,同“我”小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3、阅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

②怎样理解“?”

--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此题如学生提出其它理由,只要合理即可)

4、体会“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中“看”和“呢”的表达效果。

教师点拨:一个“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

5、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教师点拨:十分生动形象的写出自己与大自然的融合,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

五、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3段;

2、查找搜集有关星星最新信息的资料,结合文学分小组出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繁        星

巴   金

从前       小时侯望星天          对星天的依恋

三年前     回忆三年前望星星     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对繁星的热爱

如今       在海上望星星         与星星的知心之情     对光明的追求

有一夜     船上观星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上节课的复习情况。

1、 提学生默写生字词。

2、 提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 课文解析:

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思考: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2)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3)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第一句写作者小时候望星天的感受�D�D甜蜜、温馨,侧重于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

第二句写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D�D亲密、投机,侧重于表现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第三句写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D�D惬意、信赖,侧重于表现星星的知心之情。

总之,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这情,这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领悟文中所蕴含的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星光是“微小”的,为什么它又“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2、 作者为什么会觉得“它们就是我的朋友”?

3、 第三段中的“它们就是我的朋友”?

4、 能把“船在动,星与在动”调换成“星在动,船也在动”吗?为什么?

5、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里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在母亲的怀里了。”照应了前文的哪一句话?

6、 文中有几处写星星在跑(走),请找出来。

7、 文章末段写的“巨人”是什么星座?请夜空中找出。你是什么星座?请观察后把它描述出来。

8、 你观察过天上的星星吗?什么季节天上的星星最多?观察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写下来。

以上问题主要有学生先分组讨论,再有各个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三、 写法简析

1、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

2、 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

四、 总结:

这篇课文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有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五、布置作业:

1、 繁星是常见的,却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巴金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也一定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比较一下,你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没有什么不同。

2、 熟练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案:作文指导 拟题 刘燕

孔乙己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高一思想政治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下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总结

九年级语文的教学及复习计划方案

名师教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二作文指导教案

党课的课题有哪些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28篇)】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备课组第二学期的工作计划2022-11-14

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2024-04-24

初中作文指导教案全集2023-11-06

初中作文教案2023-08-08

教资教学设计模板2022-10-21

备考教师资格证总结2023-01-09

课题范文2022-05-07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2023-07-18

初中地理中考备考计划2022-08-27

高中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