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集锦11篇)由网友“童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数学教案-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教案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4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
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
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
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
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两个基本运算意义的认识。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
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
出四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5+5+5=15
5×3=15
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
5乘以3表示3个5连加;
相同的加数是5,5就是因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也是因数,5乘3得15,15是积。
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
练习时,先出示4+4+4+4+4+4+4+4+4=36,
让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用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
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9=36,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卡片,应制成不同内容的多张卡片,以便反复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记乘法的各部分,有利理解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
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因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因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
做练习九第3~8题。
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
第7题,可以联系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练习,及计算过程的强烈对比,达到熟练计算。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同学们能够从乘法的含义出发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五、随堂练习
篇2:数学教案-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 教学重点、难点:会读、写乘法算式。
3.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
4. 教学过程 :
步骤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1、看图说出加法算式,再说出乘法算式。
1. 加法算式
改成乘法。
5+5+5 2+2+2 7+7+7+7 3+3+3+3
新授
练习
小结
教学例2
一个一个的出示气球图1个5、2个5、3个5、要求4个5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列式?乘号后写几?怎样列式3个5是多少? 5×3=15读会各部分名称:被乘数、乘数、积
1、 说出例题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3=6 3×4=12 4×5=20
练习
1、 做一做练习九第1题
2、 做练习九第7-10题
3、 游戏(1)教师拍手,学生口答列式
(2)每次拍3下拍4次
教学反思
篇3: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2
水中救援
一、教学内容:56——59页
二、教学目标:
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
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
小练习:
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 )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 )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
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
小练习:
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 )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 )个。
(四)、拓展练习
59页自主练习4
教学反思:
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篇4: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内容:
课本p48页。例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
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
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
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
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两个基本运算意义的认识。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
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
出四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5+5+5=15
5×3=15
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
5乘以3 表示3个5连加;
相同的加数是5,5就是乘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也是乘数,5乘3得15,15是积。
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
练习时,先出示4+4+4+4+4+4+4+4+4=36,
让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用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
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9=36,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卡片,应制成不同内容的多张卡片,以便反复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记乘法的各部分,有利理解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
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乘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乘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
做练习九第3~8题。
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
第7题,可以联系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练习,及计算过程的强烈对比,达到熟练计算。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同学们能够从乘法的含义出发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五、随堂练习
篇5:二年数学上:《第四单元-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设计
二年数学上:《第四单元-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设计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教案
课题: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授课人
1.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教学重点、难点:会读、写乘法算式。
3.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
4.教学过程():
步骤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1、看图说出加法算式,再说出乘法算式。
1.加法算式
改成乘法。
5+5+5 2+2+2 7+7+7+7 3+3+3+3
新授
练习
小结 教学例2
一个一个的.出示气球图1个5、2个5、3个5、要求4个5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列式?乘号后写几?怎样列式3个5是多少? 5×3=15读会各部分名称:被乘数、乘数、积
1、说出例题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3=6 3×4=12 4×5=20
练习
1、做一做练习九第1题
2、做练习九第7-10题
3、游戏(1)教师拍手,学生口答列式
(2)每次拍3下拍4次
教学反思
篇6:数学教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95―96页例1、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二。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应用这些关系,对乘法进行验算和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做出判断推理,概括出关系式。
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熟练进行乘法验算和求未知数X。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65÷5 17×3 45÷5 17×0×4
15×5 12×8 480÷16 0÷25×9
25×( )=100 ( )×14=280
2.说出下面各题中X的值,并指出计算根据。
X+15=45 X-6=24 90-X=30 36+X=40
3.引入新课:
同学们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已经很清楚了,那么乘法各部分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篇7:数学教案-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些关系对乘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2、 培养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进行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事物内部是有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 掌握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 会利用关系求未知数x.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1、 说出下面各题里x的值,并说明理由。
X+15=45 34+x=40
x-8=17 50-x=30
2、 写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
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师: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新授:
(一);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推导:出示式题 30×6=180 20×40=800
问:哪位同学能够说明一下这两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谁能由每一道乘法算式分别改成两道除法算式?
30 × 6 = 180 ① 20 × 40 = 800 ①
因数 因数 积 因数 因数 积
( ) ÷( )=( )② ( )÷( )=( )②
( ) ÷( )=( )③ ( )÷( )=( )③
提问:
(1) 两组题式题中的②和③式中所得到的数都是 式中的什么数?
(2) 每个因数是由①式中的什么数除以什么数得来的?
(3) 你能试着填写出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试试看,看谁的概括理解力最强?
3、 师生共同检查板演:
两组式题中的②③式与①式比较,发现②③式中的被除数就是①式中的积,第②③式中的除数和商就是①式中的两个因数。因此,在乘法算式中,只要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因数。
即: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板书: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二)验算:
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对乘法进行验算。
出示: 2 3
× 3 5
1 1 5
6 9
8 0 5
提问: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你能用两种方法验算这道题吗?怎样验算?
验算:805÷23 805÷35
(三)求未知数x。
利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我们可以求解乘法等式中的`未知数。
1、 出示:例2 x ×25=300
2、 提问:怎样求x?根据什么?
3、 生答师板演:x×25=300
x=300÷25
x=12
4、 师小结:在x×25=300中,x和25时乘法等式中的两个因数,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
(四)质疑: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对乘法进行验算和求乘法等式中的未知数。对于这部分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 基本练习:
(1)验算: 38×64=2432 205×27=5535
(2)求未知数x。
X×26=338 18×x=414
15×x=60 x×1=25
x×25=100 16×x=0
(1) 说出456×25=11400中,如果第一个因数456不知道,怎么求?如果25不知道,怎么求?
2、 填空:
因数
70
42
37
48
因数
86
37
25
积
280
86
420
225
0
3、 选择判断:
如果△×□=,那么下面的算式中,哪几个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 ) (4)÷□=△ ( )
(2)×△=□ ( ) (5)△=÷□ ( )
(3)÷△=□ ( ) (6)-□=△ ( )
4、 思考题:
215×3□4=□8260
四、总结:
1、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7-3、4、8、9
六、板书:
篇8:数学教案-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新授:
(一);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推导:出示式题 30×6=180 20×40=800
问:哪位同学能够说明一下这两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谁能由每一道乘法算式分别改成两道除法算式?
30 × 6 = 180 ① 20 × 40 = 800 ①
因数 因数 积 因数 因数 积
( ) ÷( )=( )② ( )÷( )=( )②
( ) ÷( )=( )③ ( )÷( )=( )③
提问:
(1) 两组题式题中的②和③式中所得到的数都是 式中的什么数?
(2) 每个因数是由①式中的什么数除以什么数得来的?
(3) 你能试着填写出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试试看,看谁的概括理解力最强?
3、 师生共同检查板演:
两组式题中的②③式与①式比较,发现②③式中的被除数就是①式中的积,第②③式中的除数和商就是①式中的两个因数。因此,在乘法算式中,只要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因数。
即: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板书: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二)验算:
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对乘法进行验算。
出示: 2 3
× 3 5
1 1 5
6 9
8 0 5
提问: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你能用两种方法验算这道题吗?怎样验算?
验算:805÷23 805÷35
(三)求未知数x。
利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我们可以求解乘法等式中的未知数。
1、 出示:例2 x ×25=300
2、 提问:怎样求x?根据什么?
3、 生答师板演:x×25=300
x=300÷25
x=12
4、 师小结:在x×25=300中,x和25时乘法等式中的两个因数,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
(四)质疑: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对乘法进行验算和求乘法等式中的未知数。对于这部分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 基本练习:
(1)验算: 38×64=2432 205×27=5535
(2)求未知数x。
X×26=338 18×x=414
15×x=60 x×1=25
x×25=100 16×x=0
(1) 说出456×25=11400中,如果第一个因数456不知道,怎么求?如果25不知道,怎么求?
2、 填空:
因数
70
42
37
48
因数
86
37
25
积
280
86
420
225
0
3、 选择判断:
如果△×□=,那么下面的算式中,哪几个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 ( ) (4)÷□=△ ( )
(2)×△=□ ( ) (5)△=÷□ ( )
(3)÷△=□ ( ) (6)-□=△ ( )
4、 思考题:
215×3□4=□8260
四、总结:
1、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7-3、4、8、9
六、板书:
篇9: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例5、例6和“想想算算”,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学会用减法验算减法,进一步提高验算减法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口算
50 ― 30 = 74 ― 50 = 63 ― 21 =
50 ― 20 = 74 ― 24 = 63 ― 42 =
30 + 20 = 50 + 24 = 21 + 42 =
2、一道减法算式,可以有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和它对应。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是不是也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a) 提问:电线上原来一共有多少只燕子?飞走几只?还剩几只?
b) 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提问:怎样列式计算?引导学生说,师板书:
14 - 8 = 6(只)
被减数 减数 差
提问:这个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得到什么?反过来说,差等于什么?(板书:差 =被减数- 减数)
c) 出示第(2)题。
提问:这道题已知的是减法里的什么数,求的是什么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减法算式里减数等于什么?(减数 =被减数 - 差)
d) 出示第(3)题。学生口答算式和答案,教师板书。提问:这道题里已知的是什么数,求的是什么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能根据第3题说一说,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吗?(被减数 =减数 + 差)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减法算式里的差,是用被减数-减数来求的`,减法算式里的减数要怎样求呢?被减数呢?说明是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教学例6。
(1)提问:我们过去验算减法算得对不对,用的什么方法?应用了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里的哪一个式子?
说明:除了应用被减数 =减数 + 差可以验算减法算得对不对之外,还可以用被减数算出的差,看得到的是不是原来的减数来验算。如果得到的是原来的减数,说明原来的计算做对了。
(2)出示例2。指名板演,想一想,怎样用减法验算?
提问:算出的得数和哪里的数一样?说明前面的减法算得对不对?在横式里写哪一个得数?怎样用减数验算减法?这样验算的根据是什么?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三、课堂练习
1. 做练习十七第1题。
2. 做练习十七第2题。
3. 做练习十七第4题。
4.做练习十七第3题。
篇10: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例1、例2及“想想算算”,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初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进一步提高验算加法的能力。
2. 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口算
40 + 20 = 30 + 53 = 15 + 72 =
60 C 40 = 83 C 30 = 87- 15 =
60 C 20 = 83 C 53 = 87 C 72 =
提问:每一组第一道都是加法,反过来可以得到几道相应的减法题?
2、导入 新课
加法算式里各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第(1)题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么列式?(板书加法算式)
老师板书: 30 + 20 =50 ( 千克)
加数 加数 和
提问:这个算式里,什么数是已知的',什么是求出来的?
从这个算式里可以看出,“加数 + 加数 =和”在算式右边板书:和 =加数 + 加数
(2)出示例1第(2)、(3)的图。
第(2)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 -20 =30 (千克)
第(3)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 -30 =20 (千克)
(3)第(2)、(3)题分别与第(1)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讨论得出:第一个加数 =和 - 第二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 =和 - 第二个家数
小结:求一个加数计算时都用和减另一个加数。
板书:一个加数 =和 - 另一个加数
让学生齐读
1、“想想算算”第1题。
(1)这道加法里,哪两个数是加数?和是多少?
(2)让学生填得数,然后口头回答得数。
2、教学例2。
(1)过去验算加法算得是不是正确,都是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重新算一遍的方法。现在学习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知道了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就可以应用这一关系来验算加法。
(2)出示例2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竖式)怎样计算?求出的数叫加法的什么?(和)根据上面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一个加数,应该等于什么?可以怎样列式验算?我们可以用算出的和423减一个加数75,看看得多少。板书算出得数348。
提问:算出的得数与那里的数一样?说明前面的加法算得是正确的,在横式上写出和。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验算的?还可以怎样用减法验算?
1、 “想想算算”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小结:对加法的验算可以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验算,用哪种方法方便就用那种方法验算。
三、课堂练习
1. 做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 做练习十六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 做练习十六第4题。
4. 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3题。
篇11: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万以内口算加减法
1、口算方法复习。
(1)完成第1题第一组。
①口算后比较每组口算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②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个位上相加要向十位进1,哪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做10再减。
(2)完成第1题第2组。
口算后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
2、口算第2题,时间:3分钟。
三、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整理。
(1)口答。
根据238+482=720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530–230=300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说出相应的关系式,并板书。
2、完成第3题。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4题。
★ 角的初步认识、连加、连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集锦11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时计划2022-04-2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12-07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23-04-05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2022-10-02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方案精选2022-10-21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22-12-06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2022-11-04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2023-04-24
龙吟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2-08-2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