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

时间:2023-01-08 07:49:50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通用4篇)由网友“愚愚愚”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

篇1: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

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

2011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 文言文阅读(共22分,其中6~9题,每小题3分,10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①。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矫还曰:“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穆②,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登雅意如此,而深敬友矫。 郡为孙权所围于匡奇,登令矫求救于太祖。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v③谋,徐④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太祖奇矫,欲留之。矫辞曰:“本国倒悬,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太祖乃遣赴救。吴军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 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周⑤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⑥弃市⑦。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大军东征,入为丞相长史。军还,复为魏郡,转西曹属。从征汉中,还为尚书。行前未到邺,太祖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文帝曰:“陈季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帝既践阼,转署吏部,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明帝即位,进爵东乡侯,邑六百户。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⑧文书耳。”矫曰:“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帝惭,回车而反。其亮直如此。加侍中光禄大夫,迁司徒。景初元年薨,谥曰贞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有删节) 【注】 ①许:许昌。 ②雍穆:和睦。 ③v:cuò,折损,摧折。 ④徐:徐州。 ⑤曲周:古地名。 ⑥结正:定案,判决。 ⑦弃市:指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⑧案行:巡行,巡视,此处引申为“查阅”。 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 疾:憎恶 怨恨 B.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 效:效果,功效 C.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 除:撤职 D.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 赦:赦免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敬如此,何骄之有           陛下欲何之 B.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          且焉置土石 C.帝惭,回车而反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迁 魏 郡 太 守 时 系 囚 千 数 至 有 历 年 矫 以为 周 有三典之 制 汉 约 三 章 之 法 今 惜 轻重 之理 而 忽 久 系 之 患 可 谓 谬 矣。 A.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 B.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 C.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 D.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详写了陈矫与陈登的对话,极有深意:既表现了陈矫的磊落正直;又显示了陈登的气度目力不凡,使陈登的“深敬友矫”具有烘托陈矫的作用。 B.陈矫为解匡奇之围去见太祖,一番话既是为匡奇求援兵,也是为太祖的王业做长远谋划,太祖很欣赏他的卓识,亲自统领大军大破吴军,解救了匡奇。 C.陈矫在担任尚书令时,拒绝接纳突然来尚书省查阅文书的魏明帝,并且直言这是尚书令的职责,尚书省不是皇帝应该临幸的地方。 D.作者简要叙述了一代名臣陈矫的一生,且再现了他的谋略过人、临事果断和忠孝正直。作者长于叙事而裁剪精当,笔墨简洁而人物传神的修史特点由此可窥一斑。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徐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 (2)陈季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3分) (3)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 6.C.(除:任命,授职) 7.B (B项“焉”在两句中均做疑问代词,译做“哪里”“怎么”。 A项:“之”一为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一为动词,译做“往,到……去”。C项:“而”均为连词,但一表转折,译做“却”;一表递进,译做“而且”“并且”。D项:“且”均为连词,一表递进,可译做“而且”“况且”;一表让步,可译做“尚且”) 8.A.(参照文意的理解可知) 9.B (太祖派军队赴匡奇救援,吴国人于是退兵了。并非亲自统领。) 10.(1)徐州才能永久安定,您的威武之名震慑四方,仁爱之名到处传扬。还没有跟从您的地方,都会观望风头像影子一样归附您,崇尚恩德,养成威望,这就是成就王业呀。(每分句1分。关键词“方、声、景、崇”,错一个扣1分。方:才能,才会,将会。声:名声。景:像影子一样。崇:崇尚,推崇。) (2)陈季弼遇上大事的时候,见识高明,多有谋略,超过一般人,确实是当代的杰出人才。(一分句1分。关键词“临、信”,错一个扣1分。临:面临,遇上。信:的确,确实。) (3)这是臣的职责,不是陛下应当做的。如果臣不称职,就请陛下罢免我。 文言文译文: 陈矫字季弼,是广陵郡东阳县人。到江东和东城躲避战乱时,辞掉了孙策和袁术的召聘,回到本郡。太守陈登请他担任功曹,并派陈矫到许昌,对他说:“许昌人好评论人物,有批评我不足的地方,您替我留意一下,回来转告我。”陈矫回来说:“我听了远近不少人的议论,都说您骄傲自大。”陈登说:“内室和睦,德行兼备,我敬佩陈元方兄弟;冰清玉洁,行动有礼有法,我敬佩华子鱼;修身养性,痛恨丑恶,有胆有识,我敬佩赵元达;博学多才,卓尔不群,我敬佩孔文举;才智出众,有建立王业霸业的`谋略,我敬佩刘玄德:我这样敬佩他们,还有什么骄傲自大!那些人絮絮叨叨,哪里值得去听信呢?”陈登平时的想法确实如此,却非常尊敬和友善陈矫。 孙权围攻广陵郡匡奇时,陈登命令陈矫去向太祖求救,陈矫劝说太祖说:“我们郡虽然地方狭小,但地势对您有利,如果能得到您的援救,让它成为您的外藩,就能挫败吴国人的阴谋,徐州将可以永远安定,您威武的名声震动远方,仁爱之心传播四方,还未归附您的地方,就会望风而像影子一样归附您。崇高德惠,培养威严,这样才可以建立王业。”太祖很惊奇陈矫的才智,想留下他在许昌任职。陈矫推辞说:“我们的郡县面临危亡,本意是来向您告急求援的,纵使没有楚国申包胥搬取救兵的功效,又怎敢忘记卫国弘演的义举呢?”太祖于是派兵救援。吴军已开始撤退,陈登在多处设下埋伏,亲自率兵追击敌人,大败吴国军队。 太祖征召陈矫担任魏郡司空掾属,历任相县令,征南将军长史,彭城太守,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周一男子的父亲病了,这男子杀牛为他父亲祈祷福寿,根据当时保护耕牛的法令县官判他抛尸街头的死罪。陈矫说:“这是孝子呀!”上表请求赦免了他。升魏郡太守。当时魏郡关押的囚犯有一千余人,有的关押了一年多还未判决。陈矫认为周代有三典法,汉代有约法三章,现在只重视判罪的轻重,却忽视了长期关押的恶果,这真是谬误呀!他亲自阅读了全部罪案,当时就作出了判决。大军东征时,进京任丞相长史。回师后,又任魏郡太守,转任西曹属。跟随太守征伐汉中,回来后任尚书。太祖未到邺,死在洛阳,群臣拘泥常规,认为太子继位应当有诏书的任命。陈矫说:“大王死在外面,天下惶恐,太子应当节哀,,马上即王位,以安定天下的人心。况且太祖宠爱的儿子就在旁边,如果发生争夺王位的灾变,国家就危险了。”当即就召来百官,准备登基仪式,一天就筹办好了。第二天,以王后的命令,策太子即位,大赦天下,一切仪式圆满结束。文帝说:“陈季弼面临大事,头脑清醒,谋略过人,确实是一时的俊杰。”文帝即皇帝位后,陈矫转吏部任职,封高陵亭侯,升任尚书令。明帝即位后,进爵为东乡侯,封邑六百户。明帝有一次突然乘车来到尚书台门前,陈矫跪下问明帝:“陛下想要去哪里?”明帝说:“不过想看看文书罢了。”陈矫说:“这是臣的职责,不是陛下应当做的。如果臣不称职,就请陛下罢免我。陛下应当回去。”明帝很惭愧,掉转车头就回去了。他的诚信正直大都像这个样。又加官侍中光禄大夫,升任司徒。景初元年去世,谥号叫贞侯。 文言文阅读(共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德v

篇2: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及教案

2011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及教案

2011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 湖南高考文言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第Ⅱ卷 (114分) 四、文言文翻译、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     (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湖南高考文言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J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J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J,犹未有益。”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桂椒之椟,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节选自陈其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第657-671页,略有改动)   注:①J:同“癯”。②板:筑墙的夹板,此处用作计量单位。③`:此处指用尖锐之物插入墙中以检测墙的坚实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害:妨害  B.其身体则可  体:实践 C.讴癸倡,行者止观  倡:倡导  D.王试度其功  度:衡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C.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 故燕王欲结于君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 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 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身虽瘁J,犹未有益。 译文: (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译文: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译文: 14.原文说“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此”指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答。(3分) 答:    湖南高考文言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韪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O~14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川,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川相次九领州而治之,一再至日鄂川。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曰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3之。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曰:“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自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为许日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川,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遂归焉。以景佑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 :监狱.。②箦(zé):竹席:。3鞠(jū):审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世指为难治者  指:指称,称 B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   素:一

篇3:古诗鉴赏--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及教案

古诗鉴赏--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及教案

古诗鉴赏--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 1、阅读下面这首诗,同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①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释】①在杜甫写这首诗之前,泥古不化的宰相房g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②《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说说你对标题《对雪》中“对”的理解。     (2)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旨。 (1)对着,向着;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与诗的三、四句“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相应和。   (2)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1)从颔联上下句中各找出使用传神的一个字,并分别鉴赏妙处。(2)联系全诗,说说诗歌中的“愁”有哪几层内涵。)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官左卫将军、附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为何“心情少”?(3分) .(1)上阕着力描绘园林富丽,春色迷人之景,雨后初晴,夕阳晚照,金碧辉煌的楼台沐浴在晚照霞光中,倒影在荷池水面上,杨柳依依、嫩荷无数。(2分),作者用乐景来衬哀情,反衬(1分)出下阕词人的伤心怀抱(1分)。 (2)词人之所以“心情少”,是因为被贬谪流落多年,感慨人生坎坷(1分),而今一人面对黄昏,备感孤寂,(1分)时光流逝,自己年华老去,伤春不已。(1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宿云梦馆[注]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 欧阳修曾因“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首诗是他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所作。  8、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作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6分) 答案: 8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思念不得的悠悠愁绪。第一句借“北雁”“岁欲昏”点出季节和时令,用“私书”暗点妻子的来信。岁暮正是与家人团圆的时节,妻子的来信更勾起了归家之念,于是诗人渴盼团圆的情感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而秋凉岁昏,则烘托出了难以团聚的愁绪。 9在“一夜西窗雨不闻”中,诗人化用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巧妙地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归家的思想情感(内容作用即表达的情感),既亲切自然,又增益了诗的内涵(艺术手法的作用)。   北来的鸿雁岁暮时到来了,妻子的来信勾起了归家之念。 梦醒后推窗一看,只见桐叶凋落,池荷谢尽,已下了一夜秋雨,但自己沉酣于梦境之中,竟充耳不闻 【评析】 思念妻室之作。一夜秋雨,自己沉酣梦中,竟充耳不闻。“西窗”二字暗用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情事。 这首诗歌抒写了思念家人、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思想感情以及所盼不得的悠悠愁绪。第一句借“北雁”“岁欲昏”点出季节和时令,第二句用“私书”暗示妻子的来信。岁暮正是与家人团圆的时节,妻子的来信更是勾起了归家之念,于是诗人渴盼团圆的情感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而秋凉岁昏,则烘托出难以团聚的愁绪。 在“一夜西窗雨不闻”中,诗人化用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巧妙的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回家的思想情感,既亲切又自然,又增添了诗的内涵。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1)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的悲鸣声血;(1分)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1分)寂静的渡口,杜鹃啼血;春草茂盛,充满生机,可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反衬效果突出。(2分)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鸣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身份――南宋移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提示“扬花”表现身世飘零;“杜鹃”表现游子思乡,此指故国之思)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宜春苑① 范成大 狐V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②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注释] ①宜春苑:北宋皇家的东御园,在汴京东二里,靖康之难后被废。范成大,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反对议和,力主抗金,收复失地。②连昌:唐代宫殿名,玄宗时曾盛极一时,安史之乱后荒废。 (1)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三、四句进行鉴赏。(4分)   .(1)作者通过对宜春苑里萧条冷落之景的描写,抒发了故国山河破落零碎的悲伤之情。 (2)这两句用了对比的手法。连昌宫虽然被废了,但基础还在,花还在,而如今宜春苑连寸草都没有了,怎不让人伤心到断肠啊!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作者因山河破碎而产生的痛苦之情。(可见靖康之难比安史之乱更惨,唐朝的内乱八年平定了,而宋朝的外患要恢复却是遥遥无期。)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 年                                杨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①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释】①寿阳: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 (1)此词为咏物之作,在这首词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答:                                                                            (2)词作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作简要分析。(7分) 答:                                                                       答案(1)梅花(1分)不惧风雨严寒、冰肌玉骨(3分) (2)①侧面烘托(或铺垫):如用严冬的风雪肃杀烘托出梅的傲雪精神(或为写梅的“芳艳”作铺垫);或用“千寻翠岭”烘托梅的“一枝芳艳”。(2分)②正面描写梅的芳艳、冰姿玉态、天真等。(1分)③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冰姿玉态”,“天真”等,赋予梅以人的品质。(2分)④托物言志或象征。借写梅花抒写个人怀抱。词人屡遭人生风雨摧残,有伤感,但更有一种无惧、豁达和傲岸。(2分)      

篇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综合阅读复习教案

参考译文:

羊侃,字祖忻,汉朝南阳太守羊续的后代。羊侃二十岁时跟随父亲在梁州立下战功。北魏正光年间,逐渐升到别将。

当初,他的父亲常有南归的心愿,经常对儿子们说:“人生怎能长久滞留在异国他乡,你们应该回归南方侍奉朝廷。”羊侃自此就准备率领河济地区的部众归顺南朝,来完成父亲的心愿。魏帝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使者授予羊侃骠骑大将军,并让他永久担任兖州刺史。羊侃斩杀北魏使者来示众。魏朝大惊,于是命令仆射于晖率领几十万军队,将羊侃团团包围,杀死杀伤了很多(羊侃的)士兵。军营中的弓箭都用完了,可是南边接应的军队却未到,于是羊侃就在夜里突围而出,边战边走,一日一夜才冲出魏境。

羊侃在大通三年到达梁朝的京都,梁武帝下诏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大通八年,羊侃升任都官尚书。当时尚书令何敬容当权,羊侃和他同在尚书省任职,但羊侃不曾拜访过他。有个宦官张僧胤想来拜访羊侃,羊侃说:“我的坐床不是给阉人坐的。”羊侃最终没有让他前来,当时的舆论称赞羊侃节操坚贞、品行端正。

太清元年,适逢梁朝大举北伐。羊侃劝说元帅贞阳侯从水路攻打彭城,不被采纳。不久,北魏的援兵大批赶到,羊侃多次劝说贞阳侯趁着魏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可以出击,第二天,又劝说贞阳侯出战,但贞阳侯都不听从。羊侃于是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城驻扎在堤坝上。等到多数梁军被打败时,羊侃的部队却能够保持队形,安全撤回。

太清二年,侯景反叛。叛军攻陷历阳,直逼京城,众人都十分恐慌,羊侃假称得到城外射进的书信,说“邵陵王、西昌侯的援兵已到京城附近”。众人这才稍稍安定下来。叛军进攻东掖门,放火烧城,火势十分猛烈。羊侃亲自率军抵抗,用水浇灭大火。羊侃又用弓箭射杀多人,叛军这才败退。先前,羊侃的大儿子羊鷟被侯景抓住,绑到城下让羊侃看。羊侃对叛军说:“我倾尽全部宗族之力来报效国君,还深感不够,难道还会考虑这一个儿子吗?希望你们能早点杀掉他。”叛军被他的忠义感动,也就没有杀害他的儿子。

叛军在多次攻城不能得手之后,于是就修筑起高大的壁垒。朱异、张绾商议要出城去攻打叛军,梁武帝向羊侃征询对这件事的意见,羊侃说:“不行。叛军攻城多日,既然攻不下来,就特地修筑高大的壁垒,想引诱城里要投降的人罢了。现今要攻打它,出城的人如果太少,则不能打败叛军;如果派出的人多,一旦失利,士兵就会自相奔逃践踏,城门狭窄,吊桥又小,必定导致重大挫败,这是向叛军显示我们的弱小,而不是展示王朝的威势。”梁武帝不听,于是派朱异、张绾率领一千多人出战。结果未等到交锋,军士便望风而逃,果然因为抢着过桥而跌落护城河中,大半人被淹死。

后来下起了暴雨,城内的土山崩塌,叛军乘机攻城,眼看就要攻入了,守成将士极力奋战也难以阻止。羊侃于是命令大量投掷火把,形成火城,截断叛军进城的道路,然后在火城的后面从容修筑城墙。叛军不能进城。这年十二月,羊侃染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四岁。

从化学高考命题看中学教学走向 论文

初三语文上学期工作总结

高一语文老师教学计划

春季开学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工作总结

英语教师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高一政治上学期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

高一语文教师的工作计划

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
《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届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通用4篇)】相关文章:

中学教研活动计划2023-02-22

高二期中考试总结反思2022-10-17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本2022-08-27

初中教师教学论文2024-01-28

毕业班月工作总结2022-09-06

低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师工作总结2023-10-29

高二学生期中考试总结2022-05-18

毕业班工作总结2022-07-14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总结2022-05-02

高三第二学期地理教学总结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