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斜率教案(精选15篇)由网友“tianqin1986”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二数学斜率教案,欢迎参阅。
篇1:高二数学斜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
(2)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理解每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的,但不是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3)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4)通过直线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5)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本节内容首先根据一次函数与其图像——直线的关系导出直线方程的概念;其次为进一步研究直线,建立了直线倾斜角的概念,进而建立直线斜率的概念,从而实现了直线的方向或者说直线的倾斜角这一直线的几何属性向直线的斜率这一代数属性的转变;最后推导出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这些充分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2)重点、难点分析
①本节的重点是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直线的斜率是后继内容展开的主线,无论是建立直线的方程,还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讨论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斜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理解斜率概念,熟练掌握斜率公式是学好这一章的关键.
②本节的难点是对斜率概念的理解.学生对于用直线的倾斜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并不难接受,但是,为什么要定义直线的斜率,为什么把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两个问题却并不容易接受.
教法建议
(1)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三大项:倾斜角的概念、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学生思维也对应三个高潮:倾斜角如何定义、为什么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和斜率公式如何建立.相应的教学过程 也有三个阶段
①在教学中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然后通过讨论明确用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如何定义这个角呢,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确倾斜角的概念.
②本节的难点是对斜率概念的理解.学生认为倾斜角就可以刻画直线的方向,而且每一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确定的,而斜率却不这样.学生还会认为用弧度制表示倾斜角不是一样可以数量化吗.再有,为什么要用倾斜角的正切定义斜率,而不用正弦、余弦或余切哪?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直线的方程中体现的不是直线的倾斜角,而是倾斜角的正切,即直线方程(一次函数的形式,下同)中x的系数恰好就是直线倾斜角的正切.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设计:运用上述正反两种变化的动态演示充分揭示直线方程中系数与倾斜角正切的内在关系,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斜率概念是极有好处的.
③在进行过两点的斜率公式推导的教学中要注意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课前要对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有关内容作一定的复习准备.
④在学习直线方程的概念时要通过举例清晰地指出两个条件,最好能用充要条件叙述直线方程的概念,强化直线与相应方程的对应关系.为将来学习曲线方程做好准备.
(2)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宜采用启发引导法和讨论法,设计为启发、引导、探究、评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争辩、交流、和评价.倾斜角如何定义、为什么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和斜率公式的建立,这三项教学任务都是在讨论、交流、评价中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争论,组织交流,参与评价.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
(2)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4)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篇2:高二数学斜率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
(2)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理解每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的,但不是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3)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4)通过直线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5)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内容首先根据一次函数与其图像——直线的关系导出直线方程的概念;其次为进一步研究直线,建立了直线倾斜角的概念,进而建立直线斜率的概念,从而实现了直线的方向或者说直线的倾斜角这一直线的几何属性向直线的斜率这一代数属性的转变;最后推导出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这些充分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2)重点、难点分析
①本节的重点是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直线的斜率是后继内容展开的主线,无论是建立直线的方程,还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讨论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斜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理解斜率概念,熟练掌握斜率公式是学好这一章的关键。
②本节的难点是对斜率概念的理解。学生对于用直线的倾斜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并不难接受,但是,为什么要定义直线的斜率,为什么把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两个问题却并不容易接受。
2。教法建议
(1)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三大项:倾斜角的概念、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学生思维也对应三个高潮:倾斜角如何定义、为什么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和斜率公式如何建立。相应的教学过程也有三个阶段
①在教学中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然后通过讨论明确用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如何定义这个角呢,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确倾斜角的概念。
②本节的难点是对斜率概念的理解。学生认为倾斜角就可以刻画直线的方向,而且每一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确定的,而斜率却不这样。学生还会认为用弧度制表示倾斜角不是一样可以数量化吗。再有,为什么要用倾斜角的正切定义斜率,而不用正弦、余弦或余切哪?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直线的方程中体现的不是直线的倾斜角,而是倾斜角的正切,即直线方程(一次函数y=kx+b的形式,下同)中x的系数恰好就是直线倾斜角的正切。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设计:(1)α变化→直线变化→y=kx中的x系数y变化(同时注意tga的变化)。(2)y=kx中的x系数y变化→直线变化→α变化(同时注意tga的变化)。运用上述正反两种变化的动态演示充分揭示直线方程中x系数与倾斜角正切的内在关系,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斜率概念是极有好处的。
③在进行过两点的斜率公式推导的教学中要注意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课前要对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有关内容作一定的复习准备。
④在学习直线方程的概念时要通过举例清晰地指出两个条件,最好能用充要条件叙述直线方程的概念,强化直线与相应方程的对应关系。为将来学习曲线方程做好准备。
(2)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宜采用启发引导法和讨论法,设计为启发、引导、探究、评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争辩、交流、和评价。倾斜角如何定义、为什么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和斜率公式的`建立,这三项教学任务都是在讨论、交流、评价中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争论,组织交流,参与评价。
篇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坐标法(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及其几何性质(如直线位置关系、交点坐标、点到直线距离等)的基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直角坐标平面内几何要素代数化的过程,初步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直线的斜率是后继内容展开的主线,无论是建立直线的方程,还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讨论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斜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及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坐标法的引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对比、转化等辩证思维;
2、初步感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激发求知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感悟并形成倾斜角与斜率两个概念;
2、推导并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3、体会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思想在概念形成及公式推导中的作用。
难点:用代数方法推导斜率公式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点击课题
探究:一条直线位置由哪些条件确定呢?问题1、一点能不能确定一条直线(不能),过定点的直线束有什么区别?
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从最简单问题着手,创造轻松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题目。
(二)、实例探究、归纳共性
观察直线束并发现倾斜程度不同
引出倾斜角的概念
(三)、建立模型,形成概念
1、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
2、直线斜率的概念
3、推导斜率公式
对倾斜角、斜率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如何确定直线位置确定直线位置几何要素转化为代数问题
(四)、例题教学,巩固概念
例1、练习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并判断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例2、掌握过两点直线的斜率公式
练习巩固:课本86页
由学生完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1、倾斜角
2、斜率
3、斜率公式
(六)、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倾斜角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2、斜率
六.教学反思
注:教学过程的序列可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自行调整。
篇4: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让学生经历倾斜角这个反映倾斜程度的几何量的形成过程,能自然理解倾斜角的概念。
② 通过对坡角、坡度概念回顾,经过教学使学生能把此知识迁移到直线的斜率中,并理解斜率的定义。
③ 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过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坐标公式。
(2)能力目标
① 通过直线的倾斜角概念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抽象概括能力,运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② 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解析几何研究思想。
(3)情感目标:
① 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环节的设置,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 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 学的魅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做数学的意识和科学精神。
18025719591 ①直线倾斜角与斜率概念;
②推导并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③体会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斜率概念的学习和过两点斜率公式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水上乐园的滑梯这情境,向学生设问
坐哪个滑梯更刺激,速度更快?为什么?(学生回答)
滑梯的陡峭与平缓反映滑梯的倾斜程度,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反映直线倾斜程度的两个几何量――倾斜角与斜率,从而揭示课题。
问题情境,形成概念
问题1、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P、Q可作什么图形?唯一吗?只经过其中一点(如点P)可作多少条直线?若只想确定其中的一条直线,除了再用一点外,还有其他方法吗?还需要增加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量?
由此引导学生归纳,确定直线位置可有两种方式
(1)已知直线上两点
(2)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
问题2、过点P与x轴形成 角的直线有几条?
(学生可能答一条或两条,投影演示结果)如何区分这两条直线呢?(学生可能想到还需要确定一个角)。
为什么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与x轴所成的角不能唯一确定一条直线?选择哪个角来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就能确定坐标系下的一条直线呢?
(引导学生选取哪个角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可分别确定这两条直线)
经历了这个角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这个角(倾斜角的定义)。
师生互动,新课探究
1、倾斜角的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 ,把 轴(正方向)按逆时针方向绕着交点旋转到和直线 重合所成的角,叫做直线 的倾斜角。
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倾斜角定义。
问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P的直线,按倾斜角分,可分为几类?(让学生试着画)
学生容易忽略与 轴平行的直线,补出图(4),问倾斜角在哪儿?
如何规定?(当直线 与 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 )数形结合,得出倾斜角的范围是[0 ,180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 倾斜角
(倾斜角是从“形”的角度刻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直线的倾斜程度)。
回顾旧知,迁移应用
(1)对于生活中斜坡,我们是用什么量刻画它的倾斜程度?
(坡角与坡度)
(2)坡度定义是什么?
(3)坡度随坡角 变化如何变化?当坡角 =90 与0 时坡度又分别是什么?
斜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
坡角 直线的倾斜角
坡度 直线的斜率。
左图中倾斜角为锐角,图中横坐标x从0到1增加一个单位,纵坐标y从0增加到k(k>0),我们称k为这条直线的斜率。 ,右图中倾斜角为钝角,在以后学习中可知,直线斜率也可用倾斜角的正切值表示。
2、斜率:倾斜角不是90 的直线,其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即
问题4、当直线的倾斜角 为钝角时,如何求它的斜率?
倾斜角 为钝角的斜率,可转化到其补角 来求
如:倾斜角 ,则斜率
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问题5、当倾斜角变化时,斜率k如何变化?(动画演示)
新知演练 及时反馈
例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D、F )
A、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都有斜率
B、直线的倾斜角越大,斜率也越大
C、平行于x轴的直线的倾斜角是0或π
D、直线斜率的范围是R
E、两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它们的斜率也相等
F、两直线的斜率相等,它们的倾斜角也相等
尝试推导,深化认识
两点 一条直线 直线倾斜角 直线斜率
问题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上两点P1(x1,y1),P2(x2,y2)且x1 x2,怎样用P1 、P2的坐标来表示直线斜率k?
解:设直线P1 P2倾斜角为 ( 90 ),过点P1作 轴的平行线,过点P2作 轴的平行线,两线交于点Q,则点Q为(x2,y1)
(1)当 为锐角时,
设 x= , y=
=
(2)当 为钝角时, (设 = ),
设 x= , y=
即
(可让学生分组推导)
综上,无论 为锐角或钝角,都有 ,即
思考: 1、当直线垂直于x轴或y轴时,上述结论适用吗?
2、斜率公式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新知演练 及时反馈:
例2.求经过下列两点直线的斜率,并判断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1)A(3,2),B(-4,1)
(2)A(3,2),B(4,1)
(3)A(3,2),B(3,-1)
(4)A(3,2),B(-4,2)
小结全课,概括升华
1、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1)两者都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两个量,一个从形方面,一个从数方面。
(2)倾斜角取值范围
2.求斜率的方法:k=tanα,
3、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板书设计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倾斜角的定义
范围[0 ,180 )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法
为锐角时: ( )
为钝角时:
②坐标法
布置作业
篇5: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准备
xxx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垂直的问题;
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过程
1.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
则数量|a||b|cosq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有a×b=|a||b|cosq,(0≤θ≤π).
并规定0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
×探究:1、向量数量积是一个向量还是一个数量?它的符号什么时候为正?什么时候为负?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乘向量的积有什么区别?
(1)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不是向量,符号由cosq的符号所决定.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称为内积,写成a×b;今后要学到两个向量的外积a×b,而a×b是两个向量的数量的积,书写时要严格区分.符号“·”在向量运算中不是乘号,既不能省略,也不能用“×”代替.
(3)在实数中,若a?0,且a×b=0,则b=0;但是在数量积中,若a?0,且a×b=0,不能推出b=0.因为其中cosq有可能为0.
篇6: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理解曲线交点与方程组的解的关系,掌握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能熟练地求曲线交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求交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直线A x+B +C =0与直线A x+B +C =0,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相交的充要条件是 ;
重合的充要条件是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
2.知识回顾: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
①出示例:求直线=x+1截曲线= x 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
②由学生分析求解的思路→学生练→老师评讲
(联立方程组→消用韦达定理求x坐标→用直线方程求坐标)
③试求→订正→小结思路。→变题:求弦长
④出示例:当b为何值时,直线=x+b与曲线x + =4 分别 相交?相切? 相离?
⑤分析:三种位置关系与两曲线的交点情况有何关系?
⑥学生试求→订正→小结思路。
⑦讨论其它解法?
解二: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求解;
解三:用数形结合法进行分析。
⑧讨论:两条曲线F (x,)=0与F (x,)=0相交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如何判别直线Ax+B+C=0与曲线F(x,)=0的位置关系?
( 联立方程组后,一解时:相切或相交; 二解时:相交; 无解时:相离)
2.练习:
求过点(-2,- )且与抛物线= x 相切的直线方程。
三、巩固练习:
1.若两直线x+=3a,x-=a的交点在圆x + =5上,求a的值。
(答案:a=±1)
2.求直线=2x+3被曲线=x 截得的线段长。
3.课堂作业:书P72 3、4、10题。
篇7: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基本不等式,并能用之证明不等式和求最值;
2.掌握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性质;
3.会解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简单的无理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换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本章知识点
二、讲解范例:几类常见的问题
(一) 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
例1解关于x的不等式 .
例2解关于x的不等式 .
例3解关于x的不等式 .
例4解关于x的不等式
例5 满足 的x的集合为A;满足 的x
的集合为B 1 若AB 求a的取值范围 2 若AB 求a的取值范围 3 若AB为仅含一个元素的集合,求a的值.
(二)函数的最值与值域
例6 求函数 的最大值,下列解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一: ,
解二: 当 即 时,
例7 若 ,求 的最值。
例8 已知x , y为正实数,且 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求 的取值范围.
例9 设 且 ,求 的最大值
例10 函数 的最大值为9,最小值为1,求a,b的值。
三、作业:
1.
2. , 若 ,求a的取值范围
3.
4.
5.当a在什么范围内方程: 有两个不同的负根
6.若方程 的两根都对于2,求实数m的范围
7.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
2
8.1 时求 的最小值, 的最小值
2设 ,求 的最大值
3若 , 求 的最大值
4若 且 ,求 的最小值
9.若 ,求证: 的最小值为3
10.制作一个容积为 的圆柱形容器(有底有盖),问圆柱底半径和
高各取多少时,用料最省?(不计加工时的损耗及接缝用料)
篇8: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2)领会弧度制定义的合理性;(3)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4)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5)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6)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领会定义的合理性.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以具体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
三、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个实数的角)与它对应,为下一节学习三角函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定义;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地互化换算;弧度制的运用.
难点:理解弧度制定义,弧度制的运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有人问:海口到三亚有多远时,有人回答约250公里,但也有人回答约160英里,请问那一种回答是正确的?(已知1英里=1.6公里)
显然,两种回答都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数值呢?那是因为所采用的度量制不同,一个是公里制,一个是英里制.他们的长度单位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之间可以换算:1英里=1.6公里.
在角度的度量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是角度制,我们已经不再陌生,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角的另外一种度量制---弧度制.
二、讲解新课
1.角度制规定:将一个圆周分成360份,每一份叫做1度,故一周等于360度,平角等于180度,直角等于90度等等.
弧度制是什么呢?1弧度是什么意思?一周是多少弧度?半周呢?直角等于多少弧度?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如何换算?请看课本,自行解决上述问题.
2.弧度制的定义
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角,记作1,或1弧度,或1(单位可以省略不写).
(师生共同活动)探究:如图,半径为的圆的圆心与原点重合,角的终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交圆于点,终边与圆交于点.请完成表格.
我们知道,角有正负零角之分,它的弧度数也应该有正负零之分,如-π,-2π等等,一般地,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角的正负主要由角的旋转方向来决定.
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个实数的角)与它对应.
四、课堂小结
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也可借助“计算器”《中学数学用表》进行;在具体运算时,“弧度”二字和单位符号“rad”可以省略如:3表示3radsinp表示prad角的正弦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
作业:习题1.1A组第7,8,9题.
课后小结
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也可借助“计算器”《中学数学用表》进行;在具体运算时,“弧度”二字和单位符号“rad”可以省略如:3表示3radsinp表示prad角的正弦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课后习题
作业:习题1.1A组第7,8,9题.
板书
篇9: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引入: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二、新课教学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抽象、归纳:
1、命题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2.
(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解略。
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
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2、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4)若a>0,b>0,则a+b<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此题中的(1)(2)(3)(4),较容易,估计学生较容易找出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其中设置命题(3)与(4)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两个例子的比较,学更深刻地理解命题的定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管判断的结果是对的还是错的。
此例中的命题(5),不是“若P,则q”的形式,估计学生会有困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已知的事项为“条件”,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
解略。
过渡: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的两种情况,即有些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有些命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3、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强调:
(1)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作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2)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的概念,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方法: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分析:要把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写成“若条件,则结论”即“若P,则q”的形式.解略。
三、巩固练习:
P4第2,3。
四、作业:
P8:习题1.1A组~第1题
五、教学反思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4、如何判断真假命题.
篇10: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2、在对一个数列的探究过程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问题探究意识、知识应用意识和同伴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问题的探究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
教学过程:
问题:已知{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无穷等比数列。对于数列{an},提出你的问题,并进行研究,你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论?
研究方向提示:
1、数列{an}是一个等比数列,可以从等比数列角度来进行研究;
2、研究所给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
3、研究所给数列的子数列;
4、研究所给数列能构造的新数列;
5、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可以从函数性质角度来进行研究;
6、研究所给数列与其它知识的联系(组合数、复数、图形、实际意义等)。
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对所提问题进行归类,选择部分类型问题共同进行研究、分析与解决。
课堂小结:
1、研究一个数列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
2、你最喜欢哪位同学的研究?为什么?
篇11:高二数学选修1.1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继直线和圆的方程之后,用坐标法研究曲线和方程的又一次实际演练。椭圆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画图、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辨析、类比、归纳问题的能力。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攻的原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求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抽象出椭圆定义,并用坐标法探究椭圆的标准方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认识椭圆: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椭圆,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画椭圆:通过画图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再加上数据的变化,使学生更能理性地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
4.椭圆定义:注意定义中的三个条件,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定义。
5.推导方程:教师引导学生化简,突破难点,得到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利用学生手中的图形得到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并且对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行了再认识。
6.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
7.巩固练习:以多种题型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8.归纳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9.课后作业: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必做题与选做题。
10.板书设计:目的是为了勾勒出全教材的主线,呈现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突出重点,用彩色增加信息的强度,便于掌握。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思维训练出发,通过学习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并为知识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篇12:高二数学选修1.1教案
【学情分析】:
(1)“常用逻辑用语”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错误。
(2)“常用逻辑用语”应通过实例理解,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不应当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应该通过数学和生活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常用逻辑用语的意义,体会常用逻辑用语的作用。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只要求通过数学实例加以了解,使学生正确地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
(3)“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重在使用.对于“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不仅需要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而且需要把常用逻辑用语用于后继的数学学习中。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且”、“或”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以及会对新命题作出真假的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教学难点】:
简洁、准确地表述“或”命题、“且”等命题,以及对新命题真假的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且”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p且q”.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三、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1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且”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2中每个命题,让学生尝试改写命题,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归纳总结:
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且” 改写一些命题,根据“且”的含义判断原先命题的真假。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 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四、学生探究 问题2: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27是7的倍数;
(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27是9的倍数;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用逻辑联结词 “或”联结两个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归纳总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2.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命题p和命题q以及命题“p∨q”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一般规律。
三、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3中每组命题p,q,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p∨q”,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两个命题,根据“或”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或” 联结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课堂练习课本P17 练习1,2 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或”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读作“p且q”.
2、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3.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4.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1. 思考题: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2. 课本P18 A组1,2.B组.
3. 预习新课,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根据学生实情,选择安排)
课后练习
1.命题“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 )
A.简单命题 B.非p形式的命题
C.p或q形式的命题 D.p且q的命题
2.命题“方程x2=2的解是x=± 是( )
A.简单命题 B.含“或”的复合命题
C.含“且”的复合命题 D.含“非”的复合命题
3.若命题 ,则┐p( )
A. B.
C. D.
4.命题“梯形的两对角线互相不平分”的形式为( )
A.p或q B.p且q C.非p D.简单命题
5.x≤0是指 ( )
A.x<0且x=0 B.x>0或x=0
C.x>0且x=0 D.x<0或x=0
6. 对命题p:A∩ = ,命题q:A∪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且q为假 B.p或q为假
C.非p为真 D.非p为假
参考答案:
1. D 2.B 3.D 4.C 5.D 6.D
§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学情分析】:
(1)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和简单运用,本节课继续学习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和简单运用;
(2)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读作“非p”或“p的否定”;了解和掌握“非”命题最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
正面
是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任意的 所有的
否定
不是 不都是 至少有两个 一个也没有 某个 某些
(3)注意 “且”、“或” “非” 的含义和简单运用的区别和联系。
(4)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含有逻辑联结词“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能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作出正确判断;
(3)情感与能力目标:
能准确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教学重点】:
(1)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难点】:
(1)简洁、准确地表述“非”命题以及对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判断;
(2)区别“或”、“且”、“非”的含义和运用的异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问题1:如果 是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是真命题,那么 一定是真命题吗?
问题2: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判断真假.
(1)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新命题;
知识建构 归纳总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例4中每组命题p让学生尝试写出命题 ,判断真假,纠正可能出现的逻辑错误.
学习使用逻辑联结词“非”构成一个新命题,根据“非”的含义判断逻辑联结词“非”构成命题的真假。
2: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命题:
(1)p:对任意实数x,均有x2-2x+1≥0;
(2)q: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CD”且“AB=CD”;
(4)“△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解:(1)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2x+1<0;
(2)不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2-9=0;
(3)AB不平行于CD或AB≠CD;
(4)原命题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它的否定形式是:△ABC既不是直角三角形又不是等腰三角形.
学生探究 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真假:并指出“或”、“且”、“非”的区别与联系.
(1) 不等式 没有实数解;
(2) -1是偶数或奇数;
(3) 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R;
(4)
解:(1)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2)此命题是“p∨q”形式,此命题是真命题。
(3)此命题是 “p∧q”形式,此命题是假命题。
(4)此命题是“非p”形式,是假命题。 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判断“p且q”、“p或q”、“非p”形式的命题真假的方法。
归纳总结:
1.“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2.“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3.“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引导学生通过通过一些数学实例分析,概括出一般特征。
提高练习1.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1)p:2+2=5; q:3>2
(2)p:9是质数; q:8是12的约数;
(3)p:1∈{1,2}; q:{1} {1,2}
(4)p: {0}; q: {0}
解:①p或q:2+2=5或3>2 ;p且q:2+2=5且3>2 ;非p:2+2 5.
∵p假q真,∴“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
②p或q:9是质数或8是12的约数;p且q:9是质数且8是12的约数;非p:9不是质数.
∵p假q假,∴“p或q”为假,“p且q”为假,“非p”为真.
③p或q:1∈{1,2}或{1} {1,2};p且q:1∈{1,2}且{1} {1,2};
非p:1 {1,2}.
∵p真q真,∴“p或q”为真,“p且q”为真,“非p”为假.
④p或q:φ {0}或φ={0};p且q:φ {0}且φ={0} ;非p:φ {0}.
∵p真q假,∴“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p且q”、“p或q”、“非p”形式的命题的形式特点以及判断真假的规律,区别“非”命题与否命题。
课堂小结
(1)一般地,对一个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非P”;
(2)若P是真命题,则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必是真命题.
(3)1.“ 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为真时,p且q为真;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时,p且q为假。(一假必假)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2.“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或q为真;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一真必真)
p q P或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
3.“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
当p为真时,非p为假; 当p为假时,非p为真.(真假相反)
p 非p
真 假
假 真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反馈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且”的用法和含义的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
布置作业 1. 课本P18 A组3.
2. 见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如果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则下列错误的是( )
A.“p且q”是假命题 B.“p或q”是真命题
C.“非p”是真命题 D.“非q”是真命题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A.5>2且7<3 B.3>4或3<4
C.7≥8 D.方程x2-3x+4=0的判别式Δ≥0
3.若命题p:2n-1是奇数,q:2n+1是偶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或q为真 B.p且q为真 C. 非p为真 D. 非p为假
4.如果命题“非p”与命题“p或q”都是真命题,那么( )
A.命题p与命题q的真值相同 B.命题q一定是真命题
C.命题q不一定是真命题 D.命题p不一定是真命题
5.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p且q”为假,
“非p”为真的一组为( )
A.p:3为偶数,q:4为奇数 B.p:π<3,q:5>3
C.p:a∈{a,b},q:{a} {a,b} D.p:Q R,q:N=Z
6. 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 为真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 为假是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1. D 2.A 3.B 4.B 5.B 6.B
篇13:高二数学选修1.1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教学重难点
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则条件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这时B是A的必然结果,则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如果A既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又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同时B也是A成立的充要条件。
(二)充要条件的判断
1若成立则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
2.若且BA,则A是B成立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是A成立必要且非充分条件。
3.若成立则A、B互为充要条件。
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分两步:_
(1)充分性:把A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B;
(2)必要性:把B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A。
二、范例选讲
例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在△ABC中,p:A>B q:BC>AC;
(2)对于实数x、y,p:x+y≠8 q:x≠2或y≠6;
(3)在△ABC中,p:SinA>SinB q:tanA>tanB;
(4)已知x、y∈R,p:(x-1)2+(y-2)2=0 q:(x-1)(y-2)=0
解:(1)p是q的充要条件 (2)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练习1(变式1)设f(x)=x2-4x(x∈R),则f(x)>0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 C )
A、x<0 B、x<0或x>4 C、│x-1│>1 D、│x-2│>3
例2.填空题
(3)若A是B的充分条件,B是C的充要条件,D是C的必要条件,则A是D的 条件.
答案:(1)充分条件 (2)充要、必要不充分 (3)A=>B <=>C=>D故填充分。
练习2(变式2)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命题丙是命题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命题丁是命题丙的充要条件,则命题丁是命题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4.(证明充要条件)设x、y∈R,求证:|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
证明:先证必要性:即|x+y|=|x|+∣y∣成立则xy≥0,
由|x+y|=|x|+∣y∣及x、y∈R得(x+y)2=(|x|+∣y∣)2即|xy|=xy,∴ xy≥0;
再证充分性即:xy≥0则|x+y|=|x|+∣y∣
若xy≥0即xy>0或xy=0
下面分类证明
(Ⅰ)若x>0,y>0则|x+y|=x+y=|x|+∣y∣
(Ⅱ)若x<0,y<0则|x+y|=(-x)+(-y)=|x|+∣y∣
(Ⅲ)若xy=0,不妨设x=0则|x+y|=∣y∣=|x|+∣y∣
综上所述: |x+y|=|x|+∣y∣
∴|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
例5.已知抛物线y=-x2+mx-1 点A(3,0) B(0,3),求抛物线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
解:线段AB:y=-x+3(0≤x≤3)-----------(1)
抛物线: y=-x2+mx-1---------------(2)
(1)代入(2)得:x2-(1+m)x+4=0--------(3)
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等价于方程(3)在[0,3]上有两个不同的解.
篇14:高二数学必修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4)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5)树立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6)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7)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转体,逆(顺)时针旋转”,角有大于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几个终边相同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
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探究新知】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展示投影]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就形成角a.旋转开始时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OB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叫a的顶点.
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即转体2周),“转体”(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
[展示课件]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angl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negativeangle).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zeroangle).
8.学习小结
(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
(2)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3)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会写终边落在x轴、y轴、直
线上的角的集合.
五、评价设计
1.作业:习题1.1A组第1,2,3题.
2.多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的角和负角”的例子,熟练掌握他们的表示,
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
课后小结
(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
(2)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3)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会写终边落在x轴、y轴、直
线上的角的集合.
课后习题
作业:
1、习题1.1A组第1,2,3题.
2.多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的角和负角”的例子,熟练掌握他们的表示,
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
板书
略
篇15:高二数学必修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
2.能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教学重点: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
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
从具体问题出发――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归纳。类比――提出猜想
二、问题情境。
观察与思考
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铜是金属,
所以,铜能够导电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2100+1)是奇数,
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
tan是三角函数,
所以,tan是周期函数。
提出问题:像这样的推理是合情推理吗?
二、学生活动:
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
铜是金属,←-----小前提
所以,铜能够导电←――结论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大前提
(2100+1)是奇数,←――小前提
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结论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大前提
tan是三角函数,←――小前提
所以,tan是周期函数。←――结论
三、建构数学
演绎推理的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3)结论——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三段论的基本格式
M—P(M是P)(大前提)
S—M(S是M)(小前提)
S—P(S是P)(结论)
3.三段论推理的依据,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
若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S是M的一个子集,那么S中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质P。
四、数__用
例1、把“函数y=x2+x+1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恢复成完全三段论。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大前提)
函数y=x2+x+1是二次函数(小前提)
所以,函数y=x2+x+1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结论)
例2、已知lg2=m,计算lg0.8
解:(1)lgan=nlga(a>0)——大前提
lg8=lg23————小前提
lg8=3lg2————结论
lg(a/b)=lga-lgb(a>0,b>0)——大前提
lg0.8=lg(8/10)——-小前提
lg0.8=lg(8/10)——结论
例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BE⊥AC,
D,E是垂足,求证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
解:(1)因为有一个内角是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大前提
在△ABC中,AD⊥BC,即∠ADB=90°——小前提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结论
(2)因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大前提
因为DM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小前提
所以DM=AB——结论
同理EM=AB
所以DM=EM.
练习:第35页练习第1,2,3,4,题
五、回顾小结:
演绎推理具有如下特点:课本第33页。
演绎推理错误的主要原因是
1.大前提不成立;2,小前提不符合大前提的条件。
作业:第35页练习第5题。习题2。1第4题。
★ 高二课件数学
★ 高二作文教案
【高二数学斜率教案(精选15篇)】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优秀教案设计2023-12-07
教学课件高中数学2024-05-22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04-30
高一政治教学计划表2022-09-04
教学工作计划至学年度第2学期2022-08-31
高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与复习方法2024-02-08
高二数学高考必考知识点解析2024-01-20
苏教版高二数学必考的知识点2022-09-06
高二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2022-09-13
初一数学组教学计划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