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

时间:2023-03-13 07:33:55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合集20篇)由网友“方方”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

篇1: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探索球在坡上的运动状况感兴趣,感知不同的坡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2、鼓励幼儿能大胆猜测实验的结果;讨论实验所需的材料及如何实验与记录。

3、让幼儿学习看图示做实验,发展观察记录、合作探究的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乒乓球、一样大的塑料球、小皮球各若干;1.2-1.5米长的木板、中大型积木各若干;

2、幼儿与家长合作设计的斜坡运动比赛游戏图示若干;粗糙的地毯、记录纸、笔等;

3、多媒体辅助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斜坡城”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城市“斜坡城”玩,让我们乘上飞船出发吧!

(律动:乘飞船)

师:看!我们到了。可是城门紧闭着进不去怎么办呢?

电脑:电脑里的城门说话了:聪明的小朋友,斜坡城里非常好玩,只要你们能打开城门,就可以进去玩了,还可以得到一件奖品。(电脑内虚拟的)

幼:唱歌

5 5|3 - |5 5|3 - |33 11|33 11|55 42|1 - ||

斜坡城,有趣吗?有趣有趣有趣有趣有趣真有趣。

(城门打开了!)

二、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斜坡玩球。

(一)讨论:

1、怎样搭斜坡?需要哪些材料?

2、你想和谁一起玩?你们准备怎么比?采用什么方法记录结果?

(二)幼儿玩球,体验三种球的区别,从而得出比赛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球。

1、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谁的球滚得快,并记录。

2、幼儿自由组合,构筑不同高度的斜坡,用讨论好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

3、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电脑:亲爱的小朋友们,斜坡城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图示,可以教小朋友们玩更有趣的游戏,小朋友们赶快把它找出来玩。

三、出示幼儿与家长合作设计的斜坡运动比赛游戏图示,指导幼儿阅读和理解游戏的`玩法图示,进行第二次的实验操作。

1、引导幼儿操作前先商量选择玩哪个游戏,按游戏的玩法图示操作,并观察记录物体在坡上运动的结果。

2、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实验与记录的方法。

四、引导幼儿讨论和评选最佳的游戏图示与观察记录。

1、你觉得哪一种图示和记录方法能让我们看得懂,懂得怎么做这个游戏和知道比赛的结果。

2、将幼儿的观察记录汇总成班级观察记录总表,引导幼儿重复验证实验探索结果。

五、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实验。

1、电脑: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斜坡城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再见!

(音乐响)

2、幼儿在音乐声中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篇2: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斜坡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斜坡

活动目标

感受小汽车在不同斜坡上的下滑速度的不同。

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了,天天和乐乐、佳佳和宁宁各自组队,开始了斜坡开车的探索,天天拿着小汽车,放在斜坡的最高处,用力往下一滑,小汽车“嗖”的一下就滑到了桌面上,佳佳也拿着小汽车,放在在他们的斜坡上,松手,小汽车也顺利的滑到了桌子上,这时候,乐乐说:“我们的小汽车滑的快,我们的快,你们的好慢哦!”宁宁不甘示弱:“不对,天天是用力让小汽车滑下去的,而我们是把小汽车放在斜坡上,让他自己滑的.,你们用力的不算,要不我们再来比比,同时松手。”乐乐听了爽快的答应了,这次,乐乐和宁宁各自把小汽车放在了斜坡的最顶端,数“1、2、3”后两人同时松手,之间两辆小汽车同时顺利的向下滑,并到达了终点,宁宁说:“你看吧,我就说,我们要同时松手这样才能比出快慢,我们的斜坡是一样斜的,所以我们两辆汽车同时到达。”乐乐说:“那我们现在来比比不用力看谁的小汽车下滑速度快。”宁宁爽快的答应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之间两组人不停变换斜坡的斜度进行比赛……

活动反思

活动中可看出,幼儿对科学探索还是相当感兴趣的,由于经验的缺乏,每个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都不同,就像第一个画面,天天是用力将小汽车向下滑,所以才让小汽车快速到达桌面,可是这一问题被宁宁发现了,宁宁说要在同一高度同时松手这样比才公平,因此在第二次操作的时候天天与宁宁同时松手,发现结果两辆小汽车的下滑速度差不多,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们就不停变换斜坡的斜度进行比,这里也能看出两队小朋友对探索有趣的斜坡这一实验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下次可提供些布、沙子等材料,让幼儿选择的空间更多,探索相同的汽车在不同材质的相同高度斜坡上下滑的速度是否一样。

篇3: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实验斜坡赛车》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实验斜坡赛车》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影响物体在坡面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

2、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合作设计和实验,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长条木板积木);

2、记录表A、B,铅笔。

活动过程

一、从日常生活导入。

提问:你们玩过滑滑梯吗?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教师出示不同坡度的两个滑滑梯斜坡,将同样的'两辆小车放在滑滑梯上。

提问:哪边会跑得更快?

2、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学习使用。

提问:怎样制作记录表,把实验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引导幼儿使用图示法)

二、幼儿合作操作,师观察指导。

1、幼儿自由组队,3~4人一组,进行斜坡搭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幼儿合作探究相同小车在不同斜坡高度上下滑速度的快慢,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分享实验结果。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能让小车赢呢?

小结:原来斜坡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陡,小车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4、幼儿继续探究相同小车在不同光滑度的坡面上下滑速度的快慢,并记录。

5、归纳小结实验结果:

提问:这次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斜面的光滑度有关,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快,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三、探索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现在我们找到了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你能想出哪些例子呢?

请幼儿找一找斜坡带来的方便和不方便的地方,一起分享。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将活动材料投放于探索区内,鼓励幼儿继续合作探索。

2、请家长配合共同探索记录,探究使赛车下滑速度最快的斜坡和斜坡材质条件。

篇4:大班科学斜坡与小圆柱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斜坡与小圆柱教案及反思

目标

1、对物体在斜面滚动的现象感兴趣,初步感受物体移动的速度与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关。

2、能大胆地运用语言交流、表达,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乐趣。

3、养成细致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准备

1、各种圆柱体积木若干,长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圆柱体积木及长方形木板,要求幼儿说出其名称。(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告诉幼儿今天小圆柱和长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戏,小圆柱想请长方形帮忙,让它活动活动,这时长方形有点儿发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小朋友你有办法吗?

2、幼儿初次操作

3、操作后提问

(1)你刚才是用什么办法让小圆柱动起来的?

(2)请抬起木板的幼儿来示范。

(3)这样把木板抬起来就象滑滑梯。

4、小结

把木板抬起来一点,就象小朋友所说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样东西帮忙,把木板抬起来,然后让小圆柱滚起来。

6、幼儿再次操作

提问:

(1)刚才,你是请谁帮忙的,怎样帮忙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把二块木板的一头放得不一样高低,然后让它滚,让幼儿说一说二块木板上的.小圆柱哪一块滚得快,哪一块滚得慢?

幼儿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2)提问:二个坡上的小圆柱哪个滚得快,哪个滚得慢?

得出结论:高坡上滚得快,低坡上滚得慢,一样高的坡上的小圆柱滚得一样快。

7、怎样让二个小圆柱在一样高的山坡上,滚得一个快,一个慢。

8、幼儿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诉幼儿一边桌上有毛巾和围巾,假如需要他们帮忙的话去请他们。

9、讨论:小圆柱滚下的快慢。

10、讨论后总结:

铺上毛巾的滚得慢,木板上的小圆柱滚得快。

11、这是为什么?

因为木板光滑,所以小圆柱滚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滚得慢。

12、小结:所以汽车要在光滑的马路上开,如果在草地上开会发现什么情况?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篇5: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斜坡与小圆柱》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斜坡与小圆柱》

斜坡与小圆柱

一、目标

1、对物体在斜面滚动的现象感兴趣,初步感受物体移动的速度与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关。

2、能大胆地运用语言交流、表达,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乐趣。

3、养成细致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二、准备

1、各种圆柱体积木若干,长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三、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圆柱体积木及长方形木板,要求幼儿说出其名称。(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告诉幼儿今天小圆柱和长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戏,小圆柱想请长方形帮忙,让它活动活动,这时长方形有点儿发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小朋友你有办法吗?

2、幼儿初次操作

3、操作后提问

(1)你刚才是用什么办法让小圆柱动起来的?

(2)请抬起木板的幼儿来示范。

(3)这样把木板抬起来就象滑滑梯。

4、小结

把木板抬起来一点,就象小朋友所说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样东西帮忙,把木板抬起来,然后让小圆柱滚起来。

6、幼儿再次操作

提问:

(1)刚才,你是请谁帮忙的,怎样帮忙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把二块木板的一头放得不一样高低,然后让它滚,让幼儿说一说二块木板上的小圆柱哪一块滚得快,哪一块滚得慢?

幼儿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2)提问:二个坡上的`小圆柱哪个滚得快,哪个滚得慢?

得出结论:高坡上滚得快,低坡上滚得慢,一样高的坡上的小圆柱滚得一样快。

7、怎样让二个小圆柱在一样高的山坡上,滚得一个快,一个慢。

8、幼儿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诉幼儿一边桌上有毛巾和围巾,假如需要他们帮忙的话去请他们。

9、讨论:小圆柱滚下的快慢。

10、讨论后总结:

铺上毛巾的滚得慢,木板上的小圆柱滚得快。

11、这是为什么?

因为木板光滑,所以小圆柱滚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滚得慢。

12、小结:所以汽车要在光滑的马路上开,如果在草地上开会发现什么情况?

篇6: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斜坡与小圆柱》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斜坡与小圆柱》

一、目标

1、对物体在斜面滚动的现象感兴趣,初步感受物体移动的速度与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关。

2、能大胆地运用语言交流、表达,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乐趣。

3、养成细致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二、准备

1、各种圆柱体积木若干,长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三、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圆柱体积木及长方形木板,要求幼儿说出其名称。(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告诉幼儿今天小圆柱和长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戏,小圆柱想请长方形帮忙,让它活动活动,这时长方形有点儿发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小朋友你有办法吗?

2、幼儿初次操作

3、操作后提问

(1)你刚才是用什么办法让小圆柱动起来的?

(2)请抬起木板的幼儿来示范。

(3)这样把木板抬起来就象滑滑梯。

4、小结

把木板抬起来一点,就象小朋友所说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样东西帮忙,把木板抬起来,然后让小圆柱滚起来。

6、幼儿再次操作

提问:(1)刚才,你是请谁帮忙的',怎样帮忙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把二块木板的一头放得不一样高低,然后让它滚,让幼儿说一说二块木板上的小圆柱哪一块滚得快,哪一块滚得慢?

幼儿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2)提问:二个坡上的小圆柱哪个滚得快,哪个滚得慢?

得出结论:高坡上滚得快,低坡上滚得慢,一样高的坡上的小圆柱滚得一样快。

7、怎样让二个小圆柱在一样高的山坡上,滚得一个快,一个慢。

8、幼儿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诉幼儿一边桌上有毛巾和围巾,假如需要他们帮忙的话去请他们。

9、讨论:小圆柱滚下的快慢。

10、讨论后总结:

铺上毛巾的滚得慢,木板上的小圆柱滚得快。

11、这是为什么?

因为木板光滑,所以小圆柱滚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滚得慢。

12、小结:所以汽车要在光滑的马路上开,如果在草地上开会发现什么情况?

篇7:大班科学活动:斜坡开汽车

活动目标:1.在主动操作中感受坡面高度与汽车下滑速度的关系。2.讨论相对公平的规则,探索正确的比较汽车下滑速度的方法。3.积极参与活动,学会初步合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1.玩具小汽车人手一辆2.跑道、积木若干3.幼儿事先玩过汽车 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师:刚刚我们玩了玩具小汽车,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玩具汽车开动起来的?幼儿讲述并上前演示方法。教师小结:你们用的方法有用手一拉再松、用手推、用脚踢等方法让玩具汽车开动起来。这些方法都是给了玩具汽车一种外在的力,在外力的作用下,玩具小车就向前开动了。 二、引导幼儿探索不用力,让小汽车在车道上自然下滑的方法。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师:那有什么办法不用力气,也能让小汽车自己向前跑起来呢?师:在我们的活动区里,今天老师准备了跑道和积木,看看这两样东西能不能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难题。2.幼儿尝试自由搭建坡道并自由玩汽车。3.交流与讨论。师:孩子们,你们都找到好办法不用力也能让小汽车自己向前开起来了吗?是什么样的好方法呢?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三、探讨、感受汽车下滑速度与斜坡高度的关系。1.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师:看看,你们搭出的坡道有什么不一样?(有的高,有的低)汽车在这样的坡道上滑下来的速度会一样吗?(不会)你觉得会有什么不同,哪个快,哪个慢?(幼儿猜想)师: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怎么才能知道你们的猜想是否对呢?2.讨论如何进行公平的比赛,探索获得相对正确的比较汽车下滑的方法。师:我们用比赛的方法试试谁跑得快好不好?师:我们需要两人一组,搭建一个高的坡道和一个低的坡道,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比赛结果更公正呢?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比赛规则呢?教师请一组幼儿上前演示,集体讨论出相对公平的比赛规则。  两个跑道应该怎么放?(两个跑道对齐)  小汽车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适?(同一位置)  怎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小汽车同时出发呢?(数123同时放手)师: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比一比吧,一定要记住遵守比赛规则哦。(幼儿结伴比赛,教师关注比赛情况)师:比赛有结果了吗?师:通过动手操作我们都发现坡道高汽车下滑的速度就快,坡道低汽车下滑的速度就慢。 四.生活中的运用。师:平时我们爸爸车子又从斜坡上开下来过吗?从斜坡上开下来是要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是怎么控制车速的?为什么这样做? 五.引出新问题。师:(出示毛糙的跑道)如果换成这样的高跑道,小车滑下来的速度会有变化吗?下次我们再来研究这个问题。

篇8:大班科学有趣的镜子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镜子的操作活动,使幼儿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2.通过交流,让幼儿了解镜子的种类和用途。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2.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上面标有数字“1”、“2”、“3”)

3.放大镜、凸透镜、凹透镜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认识镜子。

师:今天老师带了个谜语给小朋友猜,谜面是: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你问它是谁,它说你知道。你们猜到是什么吗?

二、自由探索镜子的奥秘

1.师:对,是镜子。你们想不想拿镜子照一照、玩一玩?

2.师:但老师有个要求:拿到镜子后,看一看,摸一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摸上去感觉怎么样?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镜子有什么本领?

3.师:听清老师的要求吗?

4.幼儿自由探索。

5.请幼儿回答: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摸上去感觉怎样?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摸上去感觉凉凉的、滑滑的。

6.谁跟大家介绍下,你刚才是怎样玩镜子的?你发现了镜子有什么本领?

①你是怎样玩的镜子?

②发现了什么?

小结:镜子可以照出影子来,利用镜子,你不转头就可以看见身体后面的小朋友。

7、刚刚××小朋友是在阳光下玩的镜子,我们一起问问她有什么发现吧!

①阳光下,你发现了什么?

②墙上为什么会有光斑?(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墙上就产生了光斑。)

③墙上的光斑会动吗?

④你是怎样让它动的?(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小结:在阳光下,镜子可以在墙上产生光斑,还能让光斑移动到想让它到的地方。

三、探索哈哈镜(第二次尝试)

1.师:今天吴老师还带来了几位大镜子朋友,你们到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在镜子里有什么变化?

2.幼儿分组尝试、观察、交谈。

3.尝试后提问:你在每面镜子里照到自己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号镜子里照出的人和原来一样;×号镜子照到的人变得又矮又胖;×号镜子照到的人变得又高又大。

(第三次尝试)

1.咦!同样是三面镜子,为什么你们照出来的样子会不同呢?

2.幼儿分组尝试:请你们再去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原因,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3.请幼儿回答。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原来它们的镜面不同。×号镜的镜面是平的;×号的镜面是凸的;×号镜的镜面是凹的。我们把镜面是平的,称为平面镜;镜面往外凸的,称为凸面镜;镜面往里凹的,称为凹面镜。

四、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有什么作用?

2.幼儿讲述。

3.师:工人叔叔用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镜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镜子吗?(出示各种镜子)

五、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我们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吧,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你们镜子要迅速模仿我照镜人的动作,摆出相应的镜面动作。

2.请幼儿两人一组自由结伴,玩游戏。

3.幼儿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篇9:大班科学《有趣的泡泡》教案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时候人们做事情时都会产生泡泡,孩子们喜欢去吹它、捉它、玩它。受此启发,我选择了“泡泡”这一来自孩子生活的'、熟悉的、好玩的事物作为切入点,让孩子自已探究什么东西可以制作泡泡水、如何制作泡泡水,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培养孩子反复实践、不断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品质。在尝试、猜测、记录、验证、记录中,使孩子真正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得”。

二、活动目的:

1、自主探究泡泡水的制作方法,体验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乐趣。

2、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3、在讨论、记录、交流中积累和提升经验,并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活动准备:

洗洁精、洗手液、洗发水、洗衣液、水各若干,图加文字牌;每人一个透明杯子、一张记录纸、一支笔,吸管(细、粗)若干、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若干(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教师用记录表格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猜想泡泡水的制作材料。

1、游戏:吹泡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教师用吸管吹泡泡)

2、猜想制作材料。

师:好玩吗?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平时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有泡泡的?

那杯子里的是什么?(泡泡水)

你觉得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做泡泡水的?

(二)探索泡泡水的配制方法。

1、交代要求

小朋友觉得有很多东西都能用来做泡泡水,你们回家可以都去试试看,今天老师带来了(逐个出示让幼儿认识)洗洁精、洗衣液、洗发水、洗手液,在后面的桌子上都放好了,等会你选一种材料,拿一个杯子倒一点,再加一点点水搅拌一下,用吸管也这样轻轻吹一吹,看能不能吹出泡泡来,你用过的吸管就放在你的杯子里,还要注意吸管不要翘得太高,不要把吸管里的水弄到嘴巴里,对身体不太好的。

2、幼儿分组各自配制泡泡水

教师分四组巡回指导,问:你们怎么做的?成功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什么办法来解决?要使泡泡水能成功地吹出泡泡来,要注意什么?(挑选好一个做成功的幼儿,提醒幼儿是不是水放多了或太少了,要轻轻吹)

3、交流探索过程

师:你的泡泡水做好了吗?谁的能吹出泡泡来的?(请一成功的幼儿)你是怎么做的?(讲述后演示)

谁的吹不出泡泡来?(请一不成功的幼儿演示)真的吹不出来,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请幼儿帮助分析原因,可能……)

原来要使你做出的泡泡水能很好地吹出泡泡来还要注意很多问题,让我们再去试试看,还可以和一组上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怎样做更好。

4、幼儿再次调整配制情况

(三)猜想并记录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的形状。

1、认识新工具

师:吹泡泡真有趣,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圆的)(出示圆形框工具)老师这里有这么一个工具,(放投影仪上)是什么形状的?谁会用它来吹泡泡?(请一个幼儿示范)原来用这个工具也能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是怎样的?(圆的)

2、幼儿猜想并记录

师:我还有很多形状的,(同时出示大表格)这是(长方形的、三角形的、椭圆形的),用它们吹出的泡泡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呢?请你猜一猜记在第一排格子里,看谁猜得快记得也快。

(展示一个幼儿的记录纸)看看他是怎么猜的?谁也是这么猜的?

(四)吹一吹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

1、实验:吹一吹

师:真的像你猜的这样吗?让我们用桌上的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工具去吹吹看,把吹出来的形状记在第二排格子里。

2、交流结果

师:你们都试过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用长方形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请一幼儿记录)三角形的呢?椭圆形的呢?

小结:不吹不知道,一吹吓一跳,原来形状不同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怎么样的?(都是圆的)

(五)活动延伸:

吹泡泡真有趣,真好玩。在太阳底下吹出来的泡泡会和里面的一样吗?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太阳底下去试试看吧。

篇10:有趣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对声音感兴趣,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能分辨乐音和噪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活动准备:

1.录有鸡鸣声、流水声、汽车声,乐音和噪音的录音。

2.各种能敲击的物品:鼓、黄豆、饼干盒、碗、瓶子、筷子、杯子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引发兴趣 。

教师播放声音(鸡鸣声、流水声、汽车声)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是什么声音呀?

二、探索不同的声音。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探索生活中的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声音,找出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了解“振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能发出声音呢? 瞧,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你们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待会儿请你们试一试、玩一玩,玩好之后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让它发出声音的?

(2)幼儿探索游戏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2.了解声音强弱与用力大小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提问:刚才啊,你们每个人都敲了一样东西,敲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怎样敲可以使它的声音大一些呢?(用力敲)

怎样敲可以使它的声音小一些呢? (轻轻敲)

三、小实验《黄豆宝宝跳舞》,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1.将黄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发生的现象。

2.讨论黄豆宝宝会跳舞的原因。

3.再次进行实验,把一只手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小结:各种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所引起的,敲鼓时听到鼓声,同时能摸到鼓面的振动;人能讲话时由于喉咙声带的振动。

四、认识乐音和噪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哪种声音好听?

小结:优美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被人们称为乐音;刺耳、难听、杂乱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烦,称为噪音。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说说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听到难听的噪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4.幼儿结合自身生活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发出噪音?

5.教师总结:

小朋友知道了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好听的声音是乐音,难听的声音是噪音,今后我们要多听乐音,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噪音,自己更不能发出噪音。

五、听音表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用刚刚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这段好听的音乐来演奏一下吧!

篇11:大班科学有趣的空隙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空隙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幼儿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隙。

2、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能利用空隙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空隙,会充分利用空隙节省空间;

活动难点:

利用空隙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准备:人手核桃、黑豆、小米若干、记录表,共20份;

2、教师操作材料准备:幻灯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故事引题:师生问好!

小乌鸦想去看妈妈,它准备带些什么,让我们来看看?有核桃、有黑豆、还有一个瓶子,小乌鸦想用这个瓶子把粮食全部装进去,你们猜,能装的下吗?你说能,那你想怎么装?哦,你是这样想的,你说不能,那你想怎样装?这么多的方法,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呢,那就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可是有个小小的要求哦,请小朋友先装完了一样粮食再装另一样,这里还有一张记录纸,然后按顺序记录在记录纸上。核桃用0…让我们开始动手吧!

二、基本部分

1、理解空隙,实践操作填补空隙,节省空间。

(1)幼儿第一次操作,二样物品(核桃、黑豆)——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装的?装完没有?没有装完,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全部装进去呢?你装完了吗?呀,你全部装进去了,你是怎样装的?——东西一样多,可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却还有粮食留在外面,有的.小朋友把所有粮食都装进去了呢?这里面可以是有好办法的,让我们来找一找原因吧!

——看起来,我们的瓶子都已经装满了,似乎再也装不下东西了,但大家仔细看一看,瓶子里还有没有空着的地方?

找找看。这些空着的地方就是空隙。核桃和核桃之间的空隙,可以用什么来填补呢?

——(图片)我们来看看图片,核桃的空隙大还是黑豆的空隙大?为什么?因为核桃更大,所以空隙更大,黑豆更小,所以空隙更小。其实小朋友已经发现了装粮食的秘密,刚才那个小朋友先装了大的核桃,再装小的黑豆就从核桃的空隙中骨碌骨碌钻过去,粮食就全装进去了。

2、物品分类教师:“我们一会还要用这些粮食做有趣的游戏呢,可是这些粮食都混在一起了,请小朋友动动手,动动脑,把食物按照标识进行分离开。然后回到座位上。”

3、幼儿第二次操作:三样物品(核桃、黑豆、小米)——小乌鸦看见小朋友那么能干,它又拿出了一些小米,想多送点粮食给妈妈,现在有三种粮食了。想一想刚才装粮食的秘密,请小朋友把发现的秘密再用一次,三种粮食要全都装进瓶子里去。还有一张记录表,小米可以用……表示,小朋友一定按实验顺序记录哦!如果还差一点装不下就请你们想想办法,好,开始吧!

——你装进去了吗?(追问:是怎么装的?你为什么这样装?)小朋友动手动脑把所有的粮食都装进去了,小乌鸦说谢谢,就装起粮食飞走了。

——小结:小朋友发现空隙的秘密哦,利用了核桃的大空隙,先让黑豆钻过去,最后让小米钻过去填补小空隙,这样就帮乌鸦把所有的粮食全装进去了!

4、迁移生活经验。

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发现了物体与物体之间有空隙,还知道利用空隙来解决问题,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1)(图片)这是冰箱,爸爸妈妈可聪明了,利用空隙有序的摆放食物,这样装进去了许多的东西。

(2)(图片)这是小班的小凳子。虽然这些凳子摆得很整齐,还是占了很大的地方。我们要在教室做游戏该怎么办呢?

(3)(图片)可以把凳子由下至上依次叠加起来摆放,就空出地方来玩了吧!结束部分游戏《超市大赢家》

1、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填补空隙的方法利用空间,现在,我就要请小朋友来玩一个《超市大赢家》的竞赛游戏。

(1)小朋友看,在我们的前面就是超市,共有四组物品,每组里放的商品一样多,里面的商品有大的、有小的、有硬的、有软的,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5人,游戏开始,小组长就迅速跑到超市取走物品,拿回来放在你这一组的箱子边,最后小组成员们团结合作,共同把东西有序整齐的装进箱子里,把盖子扣住。

(2)最先完成的一组就是我们今天的《超市大赢家》会玩吗?注意,物品要想好了再放,不然,这个箱子可是装不进那么多东西哦!有信心吗?

(3)恭喜(XXX)队获得的胜利,大家为他们喝彩吧。

2、我们回教室给胜利队发奖励,其他队再试一试,让我们再来一次比赛吧!

篇12:大班科学有趣的光斑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光斑教案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2、乐于用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有从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固体胶、铅笔、橡皮泥、纸等若干,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用多种方法制作图案。

活动过程:

1、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①游戏:镜子和光。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镜子在有阳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

②提问与交流:你是怎样玩的?这些亮亮的、晃动的是什么?(光斑)光斑是从哪里来的?它为什么会动?

③小结: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2、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①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与镜子的形状及其照射角度有关)

②光斑照在墙上像什么?

3、深入探索――怎样使光斑的形状发生变化?

①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②幼儿操作、实验。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各种图案或图形粘贴在镜子上,再玩“镜子和光”的游戏。

③幼儿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延伸活动:

1、针对幼儿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到室外作进一步的探索。

2、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除改变光源的位置和在镜子上贴物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光斑的形状。

3、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实验:把月光、灯光作为光源,探索镜子能否制造晃动的光斑。

篇13:大班科学《有趣的头发》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头发》教案

[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感官,感知头发的基本特性,知道头发的作用和种类。

2、通过设计发型,发展动手能力及想象力。

3、初步知道一些保护头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重量的瓶子(装饰成不同大小的鱼)、筐。

2、各种颜色的假发,图片若干。

3、人手一盒操作材料。

4、绿发娃娃、剪刀、辫线、可乐瓶娃娃、橡皮泥、乒乓球、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钓鱼”,激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上来逐一从小大到玩“钓鱼”的游戏,当鱼线断了后,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断?看看钓鱼线是用什么做的?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头发受到过大的拉力,就会断的。

二、感官感知。

1、将盒子里头发与线取出放在白纸上,比比哪个粗?

2、比一比盒子里的'头发一样长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头发变长?变短?

3、你们知道头发有什么用呢?(鼓励幼儿发散想象)

4、头发在我们人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梳头、剪发、洗发、戴帽子、抹头油等)

5、出示图片,提问:他们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小结:人老了,头发会慢慢变白的。

6、我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还有其他颜色的头发吗?(出示假发,图片)。

小结:中国人的头发是黑色的,但很多人喜欢染发,让头发变得五颜六色;外国人的头发有黄色、咖啡色、红色、金色等。

三、动手设计发型。

1、出示图片:古代妇女的发髻造型、嬉皮士的发型、普通辫发、短发等。

(1)图片上有些什么发型?

(2)你喜欢自己的发型吗?为什么?

(3)头发还可梳成什么样子?

2、请你做一位“发型设计师”,为自己或别人设计一款发型,你想设计怎样的发型?为谁设计?

3、介绍分组活动材料。

(1)用剪刀为魔发娃娃剪出发型。

(2)用辫线为可乐瓶娃娃设计不同的发型。

(3)以乒乓球代表头部,用橡皮泥在球上捏出发型。

(4)在纸上画出发型。

4、设计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给予肯定,启发和引导,鼓励他们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5、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讲他的创意设计?为谁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

四、延伸活动。

1、将幼儿的设计作品丰富到角色游戏的“理发店”里。

2、在区角活动中组织幼儿看有关头发的趣闻。

(1)各种新奇的发型、发色。

(2)基尼斯记录中最长的头发及其他趣闻轶事。

篇14:大班科学有趣的电动玩具教案

有趣的汉字大班教案 推荐度:《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科学活动男女有别大班教案 推荐度:《有趣的汉字》教案 推荐度: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有趣的电动玩具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电动玩具的共同特征——有电源才会动。

2、初步让幼儿了解正确安装使用电池的方法。

3、进步激发幼儿对电动玩具的好奇心,发展探索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电动玩具一个,电池若干,安装电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哇!教师里有这么多的电动玩具,我们今天来开个玩具运动会吧。

老师请小朋友自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电动玩具,让它动起来好吗?

二、操作探索

师:玩具动起来了没有?(幼:动起来了,你是怎么让它动起来的?幼儿自由举手回答怎么让玩具动起来的)

师:刚刚小朋友说把电源开关打开就可以让玩具动起来?可是有的小朋友的打开来了 开关玩具还是没有动起来?是怎么回事呢?

师:小朋友找找原因看是怎么回事?或那个小朋友帮助它让玩具动起来。(解决问题、找原因,幼儿自己玩玩具发起问题原因)

幼:是因为玩具里面的电池没用了。

师:哦!原来里面的电池坏了,那小朋友都打开小面“肚子”看看是不是都装有

师:哦!原来是因为有了什么才使玩具动起来的?

幼:因为玩具里面装了电池。

(1)拆电动玩具

师:老师请小朋友把玩具里面的电池拆开看看里面有几节电池好吗?

幼:两节 三节,有的有,有的没有 得出结论:原来是要把玩具里面的电池上满了再打开开关就可以让玩具动起来。

师:那有的小朋友的少了电池怎么办?

幼:在装上电池,那我们来试试看是不是装上电池就会让玩具动起来呢?

师:我上了电池可玩具还是不会动?为什么呢?

幼:因为电池坏了,电池没用或没有装好等

师:请小朋友来帮帮老师检查到底怎么回事?(幼儿举手回答)

(2)幼儿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大胆的表述出来)

三、认识电池有正负极,学习正确安装电池的方法。

师:刚刚老师请小朋友帮老师检查了电池,小朋友有没发现电池有什么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举手自由回答)

幼:有一边是平的,一边突出来了一点。

师:对了,回答得真好!小朋友都看到了电池的两端是不是一样的啊?(幼:不是)

师:教师出示“+”“一”符号请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两个是什么符号吗?请小朋友回答?

幼:可能会说是加号和减号。

师:回答得对吗?现在老师老告诉小朋友他们的名字叫什么?一个叫正极一个叫负极.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我们要把突出来的这边对着铁皮这边,把平平的.尾巴这边对着弹簧这边。

师:出示安装电路图一张。小朋友看图上画有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电池要怎么样装上去呢?请小朋友上台演示。他装得对吗?

幼:对或不对(幼儿举手回答对或不对原因)

师:哦!原来装电池也是有规律的,我们要把平平的尾巴这边对着弹簧,把突出来的嘴巴这边对着另一边这样装才是正确的。现在你们知道怎么装了吗?学会了没有?

幼:学会了(有个别小朋友还没学会,请那个会的小朋友来帮助他好吗?) 师:那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拆开的电池上回去好吗?看看自己是不是学会了哦!

师:今天的玩具运动会真热闹,小朋友我们赶快拿好我们的玩具出去比赛喽!

活动延伸:

(1 )在班里设立“电池回收箱”鼓励幼儿从收集废旧电池开始,争做“环保小卫士”

(2 )在操作区提供电池,各种电动玩具,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3 )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 爱惜电池不要让电池沾水,受潮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因为有孩子在日常区域游戏中丰富的零散实践经验为基础,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这其中的针就是贯穿在活动中的一系列设问,线就是孩子们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和贯穿于其中的区域实践经验的思维迁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孩子们进行活动时发出来的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元素的支撑,这次活动才使老师和孩子们有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体验,同时,这也深刻感到设问的油浅入深与解决问题的步步明朗是相辅相成的,活动开展的基础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兴趣是息息相关的,活动过程的兴趣特点,延伸拓展孩子的兴趣点,使孩子的科学探索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引导。

篇15:科学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玩水中发现水灌进瓶子与水从瓶子上小洞流出时水流的不同变化。

2、在玩水中得到动手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三大盆水;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和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数量大于幼儿人数;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你玩过水吗?喜欢玩水吗?用什么材料玩过水?

二、初次尝试玩水

1、提出要求:四人一组,用瓶子玩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拿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玩水。

3、交流玩水过程中的发现:(1)把瓶子压下去灌水时瓶口有水泡泡冒出。

(2)瓶子灌水后一半沉下去,一半浮在上面。

(3)小洞里流出的水像喷泉。

4、教师示范玩水,要求幼儿观察小洞里流出来的水的情况:说一说,像什么?水流有什么变化?

三、再次玩水,证实猜测。

1、出示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一上一下),请幼儿猜测:瓶子灌满水后,两个小洞里流出来的水一样吗?哪个洞喷出的水远一些?

2、出示记录表:(?表示想,小手表示做)

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让幼儿说一说

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然后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操作,并提出问题:上面的水近,下面的水远,为什么?

四、小结

篇16:科学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

2、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

3、萌发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记录用纸、笔;镜子若干;教师记录纸(大张)

活动过程:

一、比较镜子和勺子。

1、引导幼儿观察勺子与镜子。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镜子和勺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幼儿用摸、看的方法发现勺子与镜子成像的不同之处。师:为什么镜子和勺子照出来的人不一样呢?幼儿大胆猜测,讲述。教师可引导:我们一起来摸摸看,再仔细的看一看勺子是什么样的!镜子呢?幼儿再次交流。

4、教师小结:镜子的面是平的,而勺子一面是凹进去的(丰富凹面),一面是凸出来的(丰富凸面)那凸出来的那一面叫什么呢?用勺子玩“照镜子”的游戏,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现象。

(1)引导幼儿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来照照自己,有什么发现?记录在纸上。师:现在就用勺子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看看用凹面照,人是什么样子的,用凸面呢?用勺柄呢?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提醒幼儿多照几次)

(2)幼儿交流观察记录的结果。

(3)教师小结: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头在下面,身体在上面;用凸面照出来的人,头在上面,身体在下面;用勺柄照出来的人又细又长。

二、迁移经验: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1、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讲讲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也有个哈哈镜,其实凹面镜与凸面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处呢!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

2、幼儿交流。

3、教师补充。

凸面镜:老花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镜头、汽车(摩托车)后视镜、路况反射镜(交叉路口及山路转弯处设的凸面R)、商店墙角顶端装设的监视镜。

凹面镜:近视镜、散热镜、手电筒,探照灯,自行车尾灯,汽车灯、手电筒、车前灯。

篇17:科学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种子排列的结果。

2、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重难点:

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红豆各十颗)。

2、排列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种子分类。

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蚕豆、黄豆、赤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2、请幼儿将蚕豆、黄豆、红豆分类,感知并交流每种种子的数量。

3、讨论:在一张纸上要同时记录三种种子的数量,怎样记才清楚?

4、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交流。

二、种子排队。

1、请幼儿将三种不同的种子在排列卡上排排队,要求一个挨一个排列整齐。

2、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3、讨论:为什么蚕豆排的最长,红豆最短呢?

4、记录排列的结果。

三、猜测并实践。

1、幼儿人手一张纸,纸上画有间隔数厘米的三条平行线,三条线的起点和终点一直。请幼儿猜测:把三种种子分别放在线上一个挨一个地排队(都从起点开始排),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长?哪一种种子的队伍最短?为什么?

2、幼儿自己尝试。

3、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出原因,感受物体的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

篇18:科学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纸圈魔术的秘密,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感受魔术带来的乐趣,并激发再次探究的欲望。

设计思路:

幼儿对一些神奇的事总是充满了好奇,就像是魔术表演,总能引起幼儿的阵阵惊叹声,也总能引发幼儿的共鸣。我设计的本次活动是以魔术为载体,让幼儿体验魔术的乐趣,引发幼儿对魔术材料的观察和对事物细微变化的敏感度。活动通过教师的示范、幼儿尝试、讨论、观看多媒体等方式,让幼儿大胆表达魔术中的细微变化,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纸圈、纸条、剪刀、PPT、纸兔子

活动重点:学会纸圈魔术

活动难点:发现纸圈魔术的秘密

活动预设流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都看过魔术表演吗?在哪里看的?是谁表演的?

2、今天姚老师也要来表演魔术,想看吗?

二、纸圈魔术

1、观看魔术,比较异同。

a、教师表演魔术并提问。

――猜猜看结果会是怎样的?

b、幼儿尝试。

――怎么会变成一个大圈的?你们来变变看。

c、比较发现异同并讨论。

――你发现的纸圈秘密是什么?

2、幼儿再次尝试。

a、观看PPT。

b、幼儿变魔术。

3、观看新魔术,大胆尝试。

a、观看魔术,发现纸圈的秘密。

――你发现了纸圈的秘密是什么?

b、个别幼儿尝试。

c、集体尝试变魔术。

三、设疑延伸

1、教师表演更高级的魔术。

价值分析:

通过谈话将幼儿吸引到今天的主题中。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在不断的尝试操作中逐渐发现纸圈魔术的秘密。

通过观看兔子魔术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篇19:科学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

2、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对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做好记录。

3、有积极的探索兴趣,有大胆发言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每人两份水,一份醋、一份油,备用的水、醋、油。

2、筷子若干

3、记录板、记录纸(带标记的)、黄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一杯水,一杯醋。

老师:老师这边有两个杯子,一杯是水,另外一杯里是什么呢?谁来猜一猜?

幼儿:是醋!

老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是醋了,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谁来说一说?

幼儿:我是闻出来的。

老师:你们真棒,小鼻子真灵,一下子就闻出来了,这杯子里就是平时我们吃的醋。

2、老师:那如果把醋倒在水里,会怎样呢?谁来说一说?

幼儿自由猜想并表述。(幼儿:水会变成醋的颜色。)(老师:水和醋融在一起了)

3、幼儿操作并观察:醋倒入水中发生了什么?

老师:那究竟是不是和小朋友猜想的一样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和醋,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下,把醋倒在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不过要记住在倒醋的时候要嘴对嘴慢慢的倒(老师示范),不要把杯子弄倒了。倒好了,你可以用筷子搅一搅,再观察。

4、集体交流各自的发现。

老师:请你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

出示老师的记录现象示意图:小朋友把醋倒在水里,这样你们还能分清哪边是水哪边是醋吗?(不能)原来醋和水融在一起了。

二、第二次猜想。

1、出示油杯:老师这边还有一点油,那如果把油倒在水里,又会怎样呢?

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大胆地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再进行自由猜想的表述,

老师:老师先让你们的把你们的猜想记录下来,那怎么记录呢?老师来说一说。

出示记录纸:看看纸上有什么?(?眼睛 两杯水)

老师:那你们觉得应该把猜想记录在哪里呢?为什么?(记录在?的下面)

老师:请你们把凳子下的记录纸和笔拿出来,黄颜色的蜡笔就代表油。好,开始记录吧。

老师:先把记录好的纸放在腿的前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猜想的?

幼儿拿好自己的记录纸上来表述。

幼儿第二次操作,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老师:那是不是这样呢?等会儿老师还要让你们自己去试一下,看看跟你的猜想是不是一样。在做实验时,也要把油轻轻的倒在水里,然后用筷子搅一搅,最后蹲下身子观察,观察到的现象才准确。观察时要等几分钟再观察,等到水面不动了,你才能回来把你看到的记在眼睛的下面。

老师:我们要怎么观察?幼儿说一遍,老师补充一下。

3、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自己的记录。

老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记录的结果跟后面的老师说一说,也可以贴到前面黑板上和其他的小朋友说一说。

让幼儿把带有标记的记录纸贴在展示板上,让几个幼儿上来讲一讲。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油在水的上面。

老师:那你刚才猜想的是什么呢?哦,原来猜想的不一定就是对的。

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再来试一试,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实验验证

小结:我们把油倒在水里,不论用筷子怎么搅,最后都是油浮在水的上面。它们分成了两层,说明油是不溶于水的。

三、延伸问题。

老师:今天我们发现油是浮在水面上的,那能不能让油和水也溶在一起呢?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来探讨,好不好?

篇20:大班科学简短教案精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难点: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活动准备:

1.操场蹦床跳垫

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

3.无弹性的物品(粉笔、金属饭碗、金属水杯)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教师: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

2.教师: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

二、教师讲解

1.讲解弹簧回弹现象,并演示弹簧伸缩回弹

三、幼儿互动

1.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用身体语言演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带领小朋友一起来跳一跳。“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

3.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再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不同。

四、分辨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物体

1.弹性的物品(弹簧、皮球)弹起来有没有趣?

2.小朋友们说说看还有那些东西是有弹性的?

3.小朋友们再说说看那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

五、结束部分:

表扬幼儿们的表现,让幼儿们在鼓励中成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大班科学探索多变电线教案设计

大班科学有趣的空隙教案

会滚的轮子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教案

大班科学探索实践活动花儿与花瓣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

看谁跑得快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滚动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力》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变的月亮》

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科学有趣的斜坡教案(合集20篇)】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怎样让纸发出声音》2022-08-10

大班科学活动看谁放得多教案2023-05-12

看谁放的对大班健康教案2022-07-23

大班科学课教案《秋天的干果》含反思2022-06-03

《多变的汉字》公开课教案与反思2023-11-17

玩竹梯教育随笔2023-09-27

《好玩的竹梯》中班优秀体育教案2022-08-30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泡泡的出生》2022-09-10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们的牙齿》2024-01-11

大班科学《滑滑梯》教案202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