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时间:2023-04-10 07:26:48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整理13篇)由网友“野猪拉屎”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数学期中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分享。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篇1: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新学的知识点,能灵活地处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有良好的复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难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万位是( )位。

2、6283里有(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二千零八,这个数( ),是( )位数,是由( )个( )和( )个( )组成的。

4、4个一千加上5个一千是( )。

5、5040读作( ),五千零四( )。

6、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少( )。

7、一个数除4,商是13,余数是3,被除数是( )。

……

二、看图列式计算。

(图略)

要求:1、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键要求什么。

3、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式列出正确的式子进行计算。

三、用竖式计算。

93÷4= 86÷6= 72÷6=

69÷6= 74÷3= 83÷5=

思路点拨:1、不够商1就商0,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2、除法的验算分两种情况: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直接用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3、注意横式上要写答案,尤其是余数不能漏写。

4、计算要细心。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组织秋游,三年级一共租用了两辆大巴车,那么8名老师和88名学生全部上车,每辆汽车可乘多少人?

2、植树节,三、四年级同学去植树,四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少35棵,三年级植树60棵,三、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3位老师带着62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

4、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1)画出线段图。

2)用两种方法解答。

课前思考: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刚开学所学的一些新知可能有所遗忘,因此,在期中练习之前安排了两节复习课,复习的重点只要集中于前几个单元,因为这几个单元相隔时间较长。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对认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一个综合练习。从学生练习的情况看,学生对认数中读数与写数可以更正过来了,对于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还是会发现学生在写横式时漏写余数,特别是在存在验算的计算中,常把横式的答案写成了验算的答案;对练习的第二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还是没能很好的理解,欠缺仔细思考,认真分析题意;在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存在问题,没能很好的找出所有的条件及之间存在的关系,没能很好的根据问题去寻找适合解题的方法,并且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读完题目的好习惯,常读了一半看了问题就动手解答了,甚至还没完全理解整个题目,就仓促答题,造成了解题思路的不清。

课后反思:

通过系统的复习,尤其是在练习过后,学生的知识基本能形成一个知识,对自己的薄弱部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但在复习中,这学期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学生都能通过独立计算,掌握不错,但是补充的二年级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题,有一小部分学生遗忘。通过两种类型题目的比较,发现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的十位有关。另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当有两个问题时,出现遗漏解答的现象。有小部分学生读题不仔细,条件分析不清楚,解题思路不清。学生看图列式计算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画线段图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学生也有困难,对于两种解法,还不能很熟练的进行练习。通过讲解后,学生能重拾起老师以前多讲的内容。当然,还有很多学过的知识,不可能进行一一复习,只能学生进行自我复习。

课后反思: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梳理是很有必要的。三年级的知识较二年级而言明显多了,学生对开学学过的知识已经淡忘。本课主要复习三部分内容:除法、认数和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数这部分内容复习下来效果还可以,由于这一单元比较简单,学生掌握得还不错,能够很快的说出数的组成。列竖式计算有的学生已经忘记了,部分学生仍会出现横式后面得数不写,或有忘记写余数的现象。在解决问题时,发现学生的分析能力还不行,特别是在做两步计算的问题时,有点搞不清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

篇2: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文言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一起看看下面的的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吧!

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期中复习——文言文(人琴俱亡)

一、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解释;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

4、完成拓展练习。

二、复习重、难点

掌握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解释;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三、知识点回顾

⑴整体感知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⑵特殊句式

省略句:(子猷)掷(于)地云__ (子猷)语时了不悲___ 便径入坐(于)灵床上

倒装句:“何以都不闻消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以何都不闻消息”

⑶古今异义

何以都不闻消息(古义:总,竟_ 今义:全,完全)

语时了不悲(古义:完全_ 今义:常做语气助词)

因恸绝良久(古义:于是__ 今义:常表原因)

⑷文章结构:

选材精当文章用两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征。本文主要表现的是子猷和子敬之间深厚的兄弟之情,从这个中心出发,选择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两人同时得病后,子敬先亡,子猷的悲痛之情郁积心中,无法发之于外;二是子猷奔丧时,睹琴思人,哀伤过度,不久去世。

构思奇特,语言简洁

子猷的反常行为表现内心极度悲伤,前后形成强烈对比,全文寥寥数十字,却把事情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四、知识检测

㈠重点生字、词义

1.给下列字注音。

猷:_____ 笃:___ 了不悲:_____ 舆:____ 恸:______

2.解释文中重点的字词。

俱:__________ _而:__________ _何以:__________ _索:________ _素:____________

径:________ ___既:__________ _掷:__________ 恸:___________ 绝: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因恸绝良久 _____②月余亦卒___ ③子敬素好琴_ ___④便径入坐灵床上

⑤便索舆来奔丧_____ ⑥此已丧矣_________ _⑦何以都不闻消息__

㈡常考句子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相同的是(____ )

A.赶尽杀绝 B.悲痛欲绝 C.绝无此意 D.美妙绝伦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良”相同的是( )

A.除暴安良 B.用心良苦 C.消化不良 D.良莠不齐

6.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_此已丧矣。

②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③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④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7.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并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8.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_

9.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_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_

10.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_

11.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_

12.子猷先“了不悲”“都不哭”,后又“恸绝良久”,这是为什么呢_ 请简答。(2

13.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14.《世说新语》的作者善于以小见大,通过描写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的个性。试举例分析《人琴俱亡》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细节来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的独特个性的。

15.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_

五、课外对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王子猷①居山阴②,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③《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_”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王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②山阴:旧县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③左思: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④戴安道:即戴逵,西晋人,博学多能,擅长音乐、书画和佛像雕刻,性高洁,终生隐居不仕。⑤剡(shàn):剡县,即今浙江嵊县。

16.解释加点的词语。

(1)四望皎然 (_______ )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 )

17.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子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②笔也。有一龌龊③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④之画。章侯头裸体⑤,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释】①诞僻:怪僻。②搦(nuò)握。③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④强:强迫。⑤头裸体:不戴帽子。

20.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诱之入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_____ )

A.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_________ B.余悲之 (《捕蛇者说》)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 (《岳阳楼记》)_____ D.何陋之有_ (《陋室铭》)

21.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 (________ )

A.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读画录》 )_ B.何以都不闻消息_ (《人琴俱亡》)

C.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______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22.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陈章侯的品性。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4、求经过的时间。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篇4: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注意: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长方形:

周长C=(a+b)dux2

面积S=ab(其中a,b为长和宽)

正方形:

周长zhiC=4a

面积S=a×a(其中a为边长)

1、已知长方dao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可直接用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周长,可直接用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长方形的宽:

宽=(周长-长×2)÷2

宽=周长÷2-长

长方形的性质:

(1)两条对角线相等

(2)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5)四个角都是直角

(6)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7)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8)长方形对角线=√(a2+b2)

(9)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篇5:数学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63页“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

教学反思:

篇6:数学复习教案

一、课题§复习(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

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本章中的概念

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2.线段的中点定义.

3.角的'两个定义.

4.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5.互余与互补的角.

(三)、本章中的公理和定理

1.直线的公理;线段的公理.

2.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定理.

(四)、本章中的主要习题类型

1.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理解.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

解:c.因为射线和直线是可以向一方或两方无限延伸的,所以任何延长射线或直线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向两方延长.

例2 如图1-57中的线段共有多少条?

解:15条,它们是:线段ab,ad,af,ac,ae,ag,bd,bf,df,ce,cg,eg,bc,de,fg.

2.线段的和、差、倍、分.

例3 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2bc,反向延长ab

解:b.如图1-58,因为ad是bc的二分之一,bc又是ac的二分之一,所以ad是ac的四分之一.

例4 如图1-59,b为线段ac上的一点,ab=4cm,bc=3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mn的长.

解:因为ab=4,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1.5.则mn=2+1.5=3.5

3.角的概念性质及角平分线.

例5 如图1-60,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求∠eod的度数.

所以∠boe+∠bod=(∠aob+∠boc)÷2=90°.则∠eod=90°.

例6 如图1-61,已知∠aob=∠cod=90°,又∠aod=150°,那么∠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多少?

解:因为∠aob=90°,又∠aod=150°,所以∠bod=60°.

又 ∠cod=90°,所以∠cob=30°.

则 ∠aoc=60°,(同角的余角相等)∠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2∶1.

篇7:数学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1.例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例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 圆

二、教学内容

(5)结合“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情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例1(圆的周长计算)。

编排思想:

(1)教材结合主题图进行圆的周长计算的教学。

(2)既计算了圆形花坛的周长,又计算了自行车轮子的周长。

(3)在解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这个问题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可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说明以下两点:①不必写出公式,只要直接计算就行;②π取两位小数3.14,已作为一般数值处理,计算结果不必再用“≈”表示。但在判断“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时仍应说“π倍”而不是“3.14倍”。

(2)在解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的问题时,方法可以多样。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花坛周长与车轮周长的比值就是花坛直径与车轮直径的比值。

(3)在计算圆的周长时,要根据“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鼓励学生通过估算,来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3.练习十五。

(1)第4题,可以让学生想:30分钟、45分钟分别是60分钟的几分之几,就表示针尖所走的路程是一周的几分之几。

(2)第5题,在计算要装多少根木桩时,要联系以前所学的“植树问题”使学生明白,在一个封闭的圆上分段,分隔点的数目与分成的段数是相等的。

(3)第10*题,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半圆的长度与两个小半圆的`长度和相等?

使学生发现:由于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π,当比较圆的周长时,可只考虑直径之间的关系。因为大圆的直径等于两个小圆的直径之和,所以有上述结论。

(三)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公式

例1圆的面积计算

例2圆环的面积计算

1.探索圆的面积公式。

编排思想:

(1)创设在圆形草坪上铺草皮的实际情境,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面积的必要性。

(2)直接提出问题“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圆转化成已学的图形来计算面积。教材采用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偶数份,如16等份、32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

(3)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长与宽跟原来的圆的周长、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并自行完成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里涉及了数学中的逐步逼近的方法,就是采取某种方法,使一个近似的图形逐步逼近精确的图形。

教学建议:

(1)在出示教材中铺草皮的实际情境之后,可以让学生再举一些实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面积的必要性。

(2)让学生预先准备一些圆形学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图,将圆16等分,剪开后想办法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由地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

(3)把拼成的图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由于在剪和拼的过程中,图形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4)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圆不断细分,使学生看到,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5)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的长与宽跟原来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自行完成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例1(圆的面积计算)。

编排思想:

与圆的周长编排类似,本例也是结合主题图,计算圆开花坛的面积。

教学建议:

(1)教学此例前,可以安排一些求一个数的平方的口算练习。例如,可以补充一些10以内数、整十数、几十五的平方练习,如352是35×35=1225,而不是35×2=70。掌握常用的平方计算,对提高计算圆面积的速度有帮助。

(2)此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自行完成。进行订正时,要向学生指出,要先算平方,后算乘法。

3.例2(圆环面积的计算)。

编排思想:

(1)创设求光盘圆形部分面积的情境,使学生理解求圆环的面积是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

(2)教材给出了两种算法。实际上通过乘法分配律,学生能够发现这两种算法的一致性。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实物或教具,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求圆环的面积就是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

(2)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可以通过什么运算定律互相转化,引导学生在计算圆环的面积时,尽量使用简便算法,可以减少计算量。

篇8:数学复习教案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整、小数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

复习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1÷0.50.1×0×13.53÷8

40÷502.8×32.5×4

0.2×4007.6÷197÷35

2.填空。

(1)56个十分之一加4个十分之一,一共是个十分之一。

(2)5.6×0.4就是求5.6的()分之()。

(3)2.094去掉小数点后是原数的()倍。

(4)0.24×3表示(),还表示();

2.7+2.7+2.7+2.7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5)2.9×0.25的积有()位小数;9.12÷0.24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二、复习指导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整、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意义都相同吗?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小数乘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数乘以整数,它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另一种是一个数乘以小数,它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整、小数除法的意义。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回答: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让学生明确: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这些关系,怎样验算乘法和除法?加深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认识。

2.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①指名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②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让学生明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的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小数乘法算出的积要点小数点。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小数除法有哪两种情况,各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要注意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另一种情况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前一种情况进行计算。

(3)复习乘法运算定律。

①指名学生回答:在学习乘法运算时,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请学生举例说明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到小数乘法?

(4)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①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叫第一级运算?什么叫第二级运算?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计算时首先要看题里有没有括号,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算。

②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些简便算法。

出示:4.5×1.02。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方法,教师对运用了简便计算方法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告诉学生:简便算法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时应用的,现在学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做题时要善于观察,能运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都要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③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师出示:6.5加上3.3,所得的和乘以2.5,再去除73.5,商是多少?生列式计算,师巡视。

学生做完后,教师出示一道学生错列的算式:73.5÷(6.5+3.3)×2.5,让学生分析错在哪里。提醒学生注意:在列式时要仔细审题,正确使用小括号和中括号。根据题意,73.5是被除数,而除数是(6.5+3.3)×2.5的得数,要把它作为除数,就要用中括号括起来,否则列出的算式不符合题意。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十二第1~4题。

篇9:数学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统计图表

复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掌握数据收集和的'方法,并能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

2、合理的、正确的绘制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会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复习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

复习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各学习小组讨论;

师:各学习小组议一议,通过学习统计这个内容,你知道了什么知识?(学生活动、汇报)

生:……

师:各学习小组再议一议,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三、制作统计图表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看哪种书籍,并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再制成统计图。

本班同学最喜欢看哪种书籍情况统计表

人数种类性别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

男生

女生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制成两个统计图。(具体略)

3、简单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男生最喜欢看什么书?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最喜欢看什么书?

(3)喜欢看哪种书的总人数最多?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你想给书店经理提出什么建议?

四、全课(略)

五、家庭作业:

社会调查:请同学们调查统计各家庭户3年1月—2月支付电费的情况,并填入下表:

户数电费月份1元∫20元21元∫40元31元∫60元61元∫80元81元∫100元101元以上

一月份

二月份

根据以上统计绘制条形统计图:

1元21元41元61元81元100元

∫∫∫∫∫以上

20元40元60元80元100元

回答问题:

(1)电费最多有几户?

(2)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并根据图列算式来解答

篇10:数学复习教案

一、找房子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2、师:这些房子都是小动物住的,它们告诉我,每幢房子的门里面都有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数?

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

b、绿房子里是1、2、3、4、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

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

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

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

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2)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

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游戏反复进行4----6次)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篇11:数学复习教案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再次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

3.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寻找生活中的`减法原型,丰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减法,你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什么时候用减法吗?

二、应用提升

1、还剩下多少

在观察情境图,你能说说图中讲了什么故事吗?试着提一提数学问题。 (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拿走了1个,还剩几个? 桌上原来有3本书,爸爸拿走了2本,还剩几本?) 能否试着用算式表达?说一说算式每个部分的含义。 4-1=3 3-2=1

2、说一说

(1)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3题、通过观察连环画,先理解图意,再列出减法算式。

2、练一练第5题、通过观察小兔子拔萝卜的莲花花故事情境,写出减法算式。只要学生对所列算式解释合理,都应给与鼓励。

3、练一练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写数,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即铅笔的数量每次都减少1支。

四、数学游戏

练一练第7题,教师举出数字卡片,学生迅速找出能计算出对应得数的算式卡片。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书本与爸爸妈妈说一说5-1=4可以表示什么。、

反思:

篇12:数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1,1—6。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学期学过的知识,使概念得到巩固,使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掌握得更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意义及计算方法。

1、说一说下列各式的意义。

—×8 8×— 8×1— 8÷1—

2、说出算式并口答结果。

40的5倍40个5

40的— 40的1—倍

—的— 1—的—

完成期初复习1。

二、复习比的意义,化简化和求比值。

1、口答。

⑴什么叫比?

⑵怎样化简比?怎样求比值?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2、判断:是化简比还是求比值?

⑴4—:2—=2 ⑵4—:2—=2:1

完成期初复习2。

三、复习解方程,脱式计算。

1、完成期初复习3。

⑴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⑵讲评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期初复习4。

⑴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讲评: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注意三个问题:

a、运算顺序。→□□

b、算法选择。→□□

c、能否简算。→□□

四、综合练习。

1、20千克的—是;比20千克多—是();

比20千克多—千克是();20千克比()多—千克;

()比20千克少—,20千克比()多—千克。

2、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5.6,减数与差的.比是4:3,差是(),减数是()。

3、解方程。

x+2—-3—=7— 6—x÷1—=5

4、化简化。

— : — 0.32 : 0.8 1— : 2.5

5、完成期初复习6。

五、总结。

课作:p1,5。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2,7—12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几何初步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和方法,为新学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几何初步知识有关内容。

1、复习圆。

⑴提问:圆有什么特征?

⑵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并标上圆心、半径、直径,指出圆的周长与面积;说一说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⑶完成期初复习7。

⑷已知下图中左圆分割,剪拼成右面的长方形,其宽是3厘米。你能求出什么?

3厘米

(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长方形的长、周长、面积。)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

⑴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

⑵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⑶完成期初复习8。

二、复习分数应用题。

1、找出下列各句中单位“1”的量,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⑴男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 。

⑵柳树棵数是杨树的—。

⑶实际比计划增产—。

⑷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

2、完成期初复习9。

⑴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⑵讲评:这三道题有什么联系?

3、完成期初复习10。

⑴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口述解答过程。

⑵引导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4、看图编分数应用题。

三、作业:

⑴完成期初复习11、12。

⑵将11题条件3改为:两次共运走130台。

⑶将12题条件1改为:枫树苗有2800棵。

问题改为:杉树苗有多少棵?

篇13:数学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 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习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

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班级情况分析

(一)学习习惯:

整体上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二)数学能力情况

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在“复习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四、复习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习重心”。

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复习进度

1月9日: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1月10日: 解决问题

1月13日: 有余数的除法

1月14日:四边形

1月15日:时、分、秒、千米和吨

1月16日:分数的初步认识

1月17日:综合练习

1月20日:综合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教案

三年级期中教学工作总结

地理期中教育教学总结

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计划

初中数学教研组计划合集精选

期中教学总结

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三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作文

秋期数学六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

初中数学教研组具体工作计划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期中复习教案(整理13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022-05-06

初中数学教研组计划2023-08-03

一年级下语文教研计划2023-03-15

七年级数学工作计划2023-04-05

第二学期初中文科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10-09

考试总结反思2023-03-04

七年级数学教研计划2022-09-18

期中考试的复习计划怎么制定2023-12-21

考试反思总结2022-05-12

七年级数学教研专题计划20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