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乐数学教案(通用17篇)由网友“茶籽”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分分乐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分享。
篇1: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10以内数量组合的不同可能性,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2、能够清楚的表达数学问题的设想、过程、结果。
3、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形式:
以小组形式活动。
活动准备:
糖果6颗,大呼啦圈5个,中呼啦圈7个,小呼啦圈7个,数字6和数字8卡片各一张,圆圆点的标志磁片若干,空盘子3个,白板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分糖果”
教师把6颗糖分在两只手里,幼儿根据教师一只手里糖的数量来判断另外一只手里有几颗糖。
二、探索6组合的不同可能性
1、提出“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说明游戏的规则
第一条规则是扮演“小羊”的幼儿躲到呼啦圈里,老狼就不能抓小羊。第二条规则是小圈里只能躲一只羊,大圈里躲两只羊。
2、第一次游戏6只羊6个小圈
教师提问:6只小羊能全部躲进6个小圈圈里吗?
3、游戏之后教师总结,并且以符号表征的概念让幼儿来说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4、幼儿探索6只羊和5个圈、4个圈、3个圈问题要怎么解决。
随着让圈圈的数量变少但还要保证6只小羊是安全的,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选择怎样的.圈才能拯救小羊。这样连续减少圈圈的数量直到圈圈是3个大圈。
5、游戏结束后教师继续出示符号表示游戏。
三、探索8组合的不同可能性。
1、老师提出问题“8个人做游戏,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你觉得最少需要几个圈?”
2、当幼儿解决掉最少需要4个圈的问题后,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用3个圈,又怎样保证小羊不被老狼抓住。”
3、第二次制定游戏的规则并重新命名各个圈圈的名称:小圈、中圈(原来的大圈)和大圈,并且大圈可以让3只“小羊”站进去。
4、游戏结束后教师出示符号表示游戏。
活动延伸:
如果9只羊、10只羊一起玩游戏,最少需要几个圈呢?那得要多大的圈呢?
篇2: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10以内数量组合的不同可能性,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2.能够清楚的表达数学问题的设想、过程、结果。
3.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形式:以小组形式活动。
活动准备:
糖果6颗,大呼啦圈5个,中呼啦圈7个,小呼啦圈7个,数字6和数字8卡片各一张,圆圆点的标志磁片若干,空盘子3个,白板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分糖果”
教师把6颗糖分在两只手里,幼儿根据教师一只手里糖的数量来判断另外一只手里有几颗糖。
二、探索6组合的不同可能性
1、提出“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说明游戏的规则
第一条规则是扮演“小羊”的幼儿躲到呼啦圈里,老狼就不能抓小羊。第二条规则是小圈里只能躲一只羊,大圈里躲两只羊。
2、第一次游戏6只羊6个小圈
教师提问:6只小羊能全部躲进6个小圈圈里吗?
3、游戏之后教师总结,并且以符号表征的概念让幼儿来说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4、幼儿探索6只羊和5个圈、4个圈、3个圈问题要怎么解决。
随着让圈圈的数量变少但还要保证6只小羊是安全的,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选择怎样的圈才能拯救小羊。这样连续减少圈圈的数量直到圈圈是3个大圈。
5、游戏结束后教师继续出示符号表示游戏。
三、探索8组合的不同可能性。
1、老师提出问题“8个人做游戏,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你觉得最少需要几个圈?”
2、当幼儿解决掉最少需要4个圈的问题后,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用3个圈,又怎样保证小羊不被老狼抓住。”
3、第二次制定游戏的规则并重新命名各个圈圈的名称:小圈、中圈(原来的大圈)和大圈,并且大圈可以让3只“小羊”站进去。
4、游戏结束后教师出示符号表示游戏。
活动延伸:
如果9只羊、10只羊一起玩游戏,最少需要几个圈呢?那得要多大的圈呢?
篇3:大班益智游戏:糖果分分乐
【年龄段】
5―6岁
【游戏人数】
4人
【游戏类别】
益智游戏
【预期建构经验】
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动手、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统筹分配、谋划能力,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
【游戏准备】
材料准备:
自制游戏盒;红、黄、蓝、绿珠子若干;红、黄、蓝、绿的盘子各一个;四个瓶子;制止筛子一个;计时器。
音频准备:背景音乐
经验准备:有5以内数多种分解组合的经验;与同伴进行过竞赛类的游戏。
【游戏玩法】
四名幼儿自己商讨游戏顺序,轮流掷筛子确定点数,根据点数自由选择珠子的颜色放置相应的盘子里,当任意盘子里凑齐5颗珠子时,就可以将盘子里的珠子放到自己的瓶子里,用时9分钟,珠子最多者获胜。
【游戏规则】
1、筛子点数与取珠子的数量相同,过多或过少算犯规,停玩一轮。
2、盘子里必须集齐5颗珠子,才能将珠子放到自己的瓶子里,否则停玩一轮。
3、没有按照顺序游戏,停玩一轮。
4、计时结束,游戏停止。
【关注点与支持策略】
关注点1:观察幼儿是否仔细观察盘子里的.珠子数量,按照自己的思考把珠子分配到相应的盘子里,并赢得珠子。
教师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同伴挑选、分配珠子的方法,让幼儿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关注点2:关注幼儿能否统筹分配,为自己谋划赢得更多珠子。
教师策略: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思考,大胆尝试,发现可以赢得更多珠子的分配方法。
关注点3:当幼儿一直不能赢得珠子时,幼儿表现如何。
教师策略:耐心等待幼儿,不急于干预,给予幼儿表达与思考的空间,幼儿如有情绪低落鼓励幼儿。
篇4:分分合合作文
分分合合作文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分分合合之间包含着人们太多的情思。
苏州烟雨中,油纸伞下的嫣然一笑,注定了许仙与白素贞之间一段旷世之恋。他们过着平凡又幸福的日子 ,并发誓不离不弃,相伴到老。可惜,造化弄人,白素贞被强行压在雷锋塔下,再不可与许仙相见,许仙因失去爱妻而万念俱灰,出家做了和尚。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是啊,世间还有什么比让两个相爱的人分隔天涯更令人扼腕叹息呢?
易安居士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孟浩然一句“天涯一望断人肠”道出了离人内心的.惆怅;连豪放派代表人苏轼面对分别也吟出了“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婉约之句。
团聚时愈加甜蜜,分离时就愈加悲伤。从合到分的爱情,最真,最纯,最伤人。
伯乐与钟子期,曾是一对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伯乐弹琴,钟子期在一旁欣赏。钟子期病死后,伯乐伤心欲绝,再无心思弹琴,将挚爱的琴摔断,从此不再弹奏任何曲子。
若不是这段友情刻骨铭心,又如何能让这个曾经以音乐为生,视生命为己生的人彻底远离音乐呢?
九月九重阳节,登高插茱的人,独少王维一个;中秋节,苏轼不能与兄弟团圆,却道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漂泊在外的李白,每每看到月亮,便想起亲人,想起故乡,孤独中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亲情是血浓于水,最厚实的感情,失去亲情,便失去了坚实的后盾。
“现在呀,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这个远离大陆母亲的游子,对大陆的思念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愿它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
从合到分的爱情,让人愁青肠;从合到分的友情,令人刻骨铭心;从合到分的亲情,使人黯然伤神。分分合合,最终还是会团聚在一起的。
篇5:《分分合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苏少版美术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分分合合》,在教材中是单独的一课,建议课时为一课时,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中的包含构成意识的造型游戏,课标中指出,这类课程“知识目标要求概括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和原理;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这将是教学中教师最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情感态度目标强调了体验乐趣产生兴趣,并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P57”具体到本课的内容:通过将一种几何形进行巧妙分解,再从新组合成有趣的图形,来培养学生的图形概括能力,学习用简洁的平面图形来表达具象或抽象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它和拼贴画一样,但是两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拼贴画不是对一种形状的完整分割,也不要求分割下的所有块面都用上;而本课的“分”是从一个形状的整体着眼,“合”是要求把分出的每一块都用上,这就需要对图形有很强的概括和预见能力,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设置一个梯度。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精神和本课的具体内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初步认识具象形和抽象形。掌握常用的分割、组合的基本方法,并能巧妙地用这些方法来设计、表现生活中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引导学生在自由分割组合、边拼摆边设计修改和完全的设计创作过程中体验创作的愉快,感受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通过比武大会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有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让学生用几何形概括生活中的物体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在让学生自由分割组合、边拼摆边设计修改和完全的设计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树立善于思考,不断更新、突破自我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及落实方法:
掌握几种基本的分割和组合的方法,并能用几何形分割组合成抽象或具象的画面。从课前预热到学生作业,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三次小练习(拼摆七巧板、其它几何形的分割和自由拼摆、边拼摆边构思修改)和一次大练习,使本课重点得到落实。
四、说教学难点及化解方法:
1、学生很容易把它做成剪贴画(不能用上剪下的每一块,贴的时候会重叠)。为此我设计了七巧板游戏,自制独特五巧板自由拼摆,拼摆后适当二次分割修改三个小练习,以保证学生不和剪贴画混淆。
2、在让学生自由分割组合、边拼摆边设计修改和完全的设计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掌握创作的方法、体验创作的乐趣。为化解这一难点,我创设了比武大会的情境,安排七巧板、自制五巧板的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习得方法,体验过程。
五、说学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几何形,并能够把生活中的物体简单地概括成几何形体的组合。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学过《拼拼搭搭》之类的剪贴画,可以引导学生把两者对照起来,吸收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区别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否则学生很容易把它做成剪贴画(不能用上剪下的每一块,贴的时候会重叠);同时,学生们十分熟悉的七巧板游戏和本课的学习内容的要点是完全一致的。利用学生原有经验中的这样两点,学生将能很好地把这样一个新知识纳入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课在重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力的同时,唤醒学生的创新能力,寓教于乐,玩中学,使学生对枯燥深奥的创作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说教法:
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这一类课型给出的教法建议是:“选择适合中年级儿童年龄特征的游戏,给予儿童一些材料,启发儿童对材料进行直观感受,引发联想;然后让儿童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根据想象进行制作;还可以在制作的基础上进行装饰……p71”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已有经验、学习特点及本课的重难点,笔者采用这样的教法:首先在七巧板游戏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本课作业的基本规则,引出本课知识点(分割方法的探讨),并感受学习的乐趣,接着让学生在其它几何形上用探讨出的分割方法制作一副独特的七巧板,并用它自由拼摆;在拼摆的过程中再次引导学生悟出创作的方法——二次分割,并渗透知识点(组合的方法,具象形和抽象形);最后让学生在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中进入完整的构思创作阶段。整个教学设计遵循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和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最大的亮点是1、始终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在创设的游戏般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整地体验整个创作的过程,这种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习得对学生整个的美术学习、甚至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是极为有益的。
七、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课前老师让学生拿出桌上的七巧板,自由地拼摆,要求是七块都用上,看看能拼摆出什么。(这是一个学生们都喜欢的游戏,设计这样的课前预热是怕学生受以前拼贴画的影响,作业中不能用上剪下的每一块。因此一开始就让学生在练习时用上每一个部分,在游戏中掌握它拼摆的基本要求。)
一、导入
(在课前预热的基础上,提问学生)
师:七巧板游戏好玩吗?你知道这么神奇的七巧板的基本形是什么吗?
生:正方形
师:你还认识哪些几何形
生: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创设情境:考考你)
师:真不简单,老师可要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你能看出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几何形组成的吗?
(课件出示第一组图片,三角形的山,圆形的太阳……)
师:你还能从生活中找出这样的几何形组成的物体吗?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回忆几何形和分析图形组合的基础上,学会概括生活中的物体。由再认到再现,符合心理学的逻辑。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中的第二组图片,图片内容是简单的由方形分割后组合成的图形)
在这些图片中你最喜欢哪一张,它是由什么几何形变出来的,怎么变的?
这一环节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组成这一形象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推断出它的设计过程。
2、让学生思考都是以方形为基本型,七巧板能拼出这样的图形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法:直线、曲线。让学生思考还有怎样的分割方法(折线),并示范作一个折线的分割,板书出这三种分割方法。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p93”。这一环节的设计由前面简单的游戏和观察过渡到在对比中思考,让学生自己在观察比较中总结出分割的方法,并体验到不同的分割方法在组合中产生的不同效果,形成直观的认识,远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效果好。
3、由正方形的本领可真大呀,可以称得上是魔法大师了,过渡到圆形不服气,要求举行比武大会,创设情境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圆形有着怎样的本领呢?它在比武大会上会怎么做?由此引导学生把刚才所见所学加以整理运用,考虑到圆形首先需要把自己分割开,圆形会怎样分割自己呢?学生拿出桌面上的圆形,用刚刚总结出的三种分割方法自由地分一分(分成5块,以免太碎),老师和学生一起练习。
4、分割工作已经完成,可是圆不知道怎样组合这些块面,他决定到魔法学校去学一学,魔法学校的老师会教给圆怎样的组合魔法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下面的学习内容充满好奇,抓住学生此时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老师把自己剪出形贴于黑板,向学生演示平移、旋转、翻转三种不同的组合方法并组合成图。这些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吗?请你们代表圆参加热身赛,用一分钟时间把自己刚分割的圆组合成漂亮的图形,并介绍自己用了哪些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组合方法的练习既有紧张的任务感又有游戏的趣味性。
5、展示学生拼摆出的图形,检查是否用上了剪下的每一块,同时结合学生的练习让他们认识具象形和抽象形,感受到抽象形也很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平常学生总认为具体的像什么才美,如果刻意追求这一点,学生就很容易把原形剪得很碎,而且不会都用上,也就是说做成了剪贴画。而像这样先前不带任何预设的拼摆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同时也降低了设计后目的性分割组合的难度。你想,就是让我们大人在一拿到一个几何形时就要有我们设计可以变成一个怎样的美观(具象)图形,并且要一块不差的分割出来,你能很快做到吗?你一定也不敢轻易下手吧。
6、教师选择学生练习中块面过大过少的一幅,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在现有造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设计,使它更加美观。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随意拼摆的基础上作有目的地做二次分割,这样组合出来的作品既有大的面,又有小的点和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点、线、面的综合运用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同时,这一环节的设计也为后面的设计作业做了铺垫,是从无目的拼摆到有目的的设计创作的过渡,还让学生感受到这本身也是一种创作的方法:在随意地拼摆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联想,产生灵感。好作品往往都是这样改出来的。因而再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对自己刚才的练习作一个口头的反思性设计修改。
7、比武大会正式开始了,组委会收到了许多作品,你能看出它们都是由什么形状变来的吗?怎么变的?它们的变化过程都通过flash动画课件来展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由一个几何形变成这样一幅作品的完整过程,感受到设计者巧妙的构思。
8、思考这些不同的几何形还可以怎样分割,变成什么?同桌讨论。有了前面的随意分割组合和边组合边设计的练习作为铺垫,加上大量的flash动画图片的欣赏,学生会有一些想法产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在同一个领域里,人与人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基于学生能力的差异,他们中能力差点的可能是对刚才出现的形象的再加工,能力强点的可能是完全的创新。这样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提高自己,保证了“让每个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发展了”,保证了“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自由表现,体现个性。
作业要求:
1、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几何形,对它进行设计,画上分割线并分割,块数不要太多。(因为其一:在实际拼摆过程中,学生有可能进一步分割,一开始就分得太碎极易出现剪贴画的现象;其二:基于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还做不到在头脑中把一个几何形分割设计成一个十分繁琐复杂的形象。)
2、把你分割出的每一块进行拼摆,不能重叠,边拼边调整,直到出现你满意的抽象或具象的造型,进行粘贴。(学生做这一类作业通常喜欢剪一块贴一块,不会从整体上统筹考虑,不便于修改。这样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先看到整体效果,便于不断地调整完善,形成一种科学的作业习惯。)
3、粘贴完成后,可以为你的作品简单地添画,使其更加完整有趣。(让学生综合性的运用各种材料,形成完整画面的作业习惯)
四、展示作业、交流欣赏。
1、学生将完成的作业贴在展版上,以“比武大会”的形式展开自评、互评,让学生从作品的美感、构思的巧妙等方面展开,看到别人的长处。提倡民主的、公平的竞争环境。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美术课程价值的一大体现,教师让学生也来评价自己的画,改变了以往“唯师是从”的不良习气。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探究、相互评价的交互行为也使师生双方获得了各自所需的学与教的启示,体现教学相长。我们教师只有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可亲可爱、平等互助的参与者,学生才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
2、请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使学生领会进一步领会分分合合的要领和创作设计的方法,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五、拓展延伸:
1、欣赏“马蒂斯剪纸”的作品,分析它与本课学习内容的不同之处(从基本形的某一点剪入,再从改点剪出)。感受作品中阴阳对比的美,并以圆形为例作一个简单的尝试。
2、欣赏用“撕”的方法做成的分分合合的作品,感受它粗糙稚拙的美。思考:除了用纸材,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做这样的练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美术学科的自主学习包括对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尝试,让学生思考、尝试其它的方法,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艺术源于生活,也要用于生活,当跳出为了美术而美术的局限,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孤立地存在,它当美化生活,造福人类,这样艺术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而这种意识当渗透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从小培养。
篇6:《图形碰碰乐》大班数学教案
《图形碰碰乐》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的能力。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3.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拼出新图形,并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形小卡片、三角形若干、几何图形底板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小筐若干(内装有两个、四个相同的图形卡若干),图形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图形(目的: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指认图形并正确命名提问:转动图形,结果会怎样?
归纳:卡片转动后,图形的方向改变,形状不变。
二、拼搭图形(目的: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三角形碰碰乐玩法:根据儿歌指令,用相应数量的三角形拼搭组合出新图形儿歌:碰碰乐、碰碰乐,几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规则:
--听清楚“几个三角形碰碰乐”--三角形的边和边必须全部“碰”(重合)在一起--三角形“碰”在一起后,马上回到座位上
2.第一次游戏:2个三角形碰碰乐,老师将幼儿碰好的图形记录下来。
3.第二次游戏:4个三角形碰碰乐,同上
三、画虚线分割图形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梯形,让幼儿说出名称,画一个线,分成了什么图形?(1个正方形、2个三角形)
2.幼儿做练习,说出原图形分割成了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
四、看图,下面图形各由几个三角形组成?把三角形个数写在图形边。
1.请幼儿先观察图片,在让幼儿回答小鸭子的图形是有哪些图形构成的并记录。
五、幼儿活动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桌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会儿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将这些图形拼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让幼儿大胆想象,动手拼拆图形)
(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2)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变了几样东西?谁变的最多?
六、活动结束:
这里还有半圆形、梯形,下次我们再一起来拼拼半圆形、梯形,把他们变成更多美丽的图片,好吗?
篇7:分分合合的说课稿
分分合合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苏少版美术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分分合合》,在教材中是单独的一课,建议课时为一课时,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中的包含构成意识的造型游戏,课标中指出,这类课程“知识目标要求概括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和原理;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这将是教学中教师最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情感态度目标强调了体验乐趣产生兴趣,并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P57”具体到本课的内容:通过将一种几何形进行巧妙分解,再从新组合成有趣的图形,来培养学生的图形概括能力,学习用简洁的平面图形来表达具象或抽象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它和拼贴画一样,但是两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拼贴画不是对一种形状的完整分割,也不要求分割下的所有块面都用上;而本课的“分”是从一个形状的整体着眼,“合”是要求把分出的每一块都用上,这就需要对图形有很强的概括和预见能力,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设置一个梯度。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精神和本课的具体内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初步认识具象形和抽象形。掌握常用的分割、组合的基本方法,并能巧妙地用这些方法来设计、表现生活中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引导学生在自由分割组合、边拼摆边设计修改和完全的设计创作过程中体验创作的愉快,感受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通过比武大会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有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让学生用几何形概括生活中的物体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在让学生自由分割组合、边拼摆边设计修改和完全的设计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树立善于思考,不断更新、突破自我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及落实方法:
掌握几种基本的分割和组合的方法,并能用几何形分割组合成抽象或具象的画面。从课前预热到学生作业,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三次小练习(拼摆七巧板、其它几何形的分割和自由拼摆、边拼摆边构思修改)和一次大练习,使本课重点得到落实。
四、说教学难点及化解方法:
1、学生很容易把它做成剪贴画(不能用上剪下的每一块,贴的时候会重叠)。为此我设计了七巧板游戏,自制独特五巧板自由拼摆,拼摆后适当二次分割修改三个小练习,以保证学生不和剪贴画混淆。
2、在让学生自由分割组合、边拼摆边设计修改和完全的设计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掌握创作的方法、体验创作的乐趣。为化解这一难点,我创设了比武大会的情境,安排七巧板、自制五巧板的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习得方法,体验过程。
五、说学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几何形,并能够把生活中的物体简单地概括成几何形体的组合。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学过《拼拼搭搭》之类的剪贴画,可以引导学生把两者对照起来,吸收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区别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否则学生很容易把它做成剪贴画(不能用上剪下的每一块,贴的时候会重叠);同时,学生们十分熟悉的七巧板游戏和本课的学习内容的要点是完全一致的。利用学生原有经验中的这样两点,学生将能很好地把这样一个新知识纳入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课在重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力的同时,唤醒学生的创新能力,寓教于乐,玩中学,使学生对枯燥深奥的创作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说教法:
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这一类课型给出的教法建议是:“选择适合中年级儿童年龄特征的游戏,给予儿童一些材料,启发儿童对材料进行直观感受,引发联想;然后让儿童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根据想象进行制作;还可以在制作的基础上进行装饰……p71”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已有经验、学习特点及本课的'重难点,笔者采用这样的教法:
1、在七巧板游戏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本课作业的基本规则,引出本课知识点(分割方法的探讨),并感受学习的乐趣,接着让学生在其它几何形上用探讨出的分割方法制作一副独特的七巧板,并用它自由拼摆;在拼摆的过程中再次引导学生悟出创作的方法——二次分割,并渗透知识点(组合的方法,具象形和抽象形);最后让学生在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中进入完整的构思创作阶段。整个教学设计遵循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和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最大的亮点是1、始终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创设的游戏般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整地体验整个创作的过程,这种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习得对学生整个的美术学习、甚至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是极为有益的。
七、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课前老师让学生拿出桌上的七巧板,自由地拼摆,要求是七块都用上,看看能拼摆出什么。(这是一个学生们都喜欢的游戏,设计这样的课前预热是怕学生受以前拼贴画的影响,作业中不能用上剪下的每一块。因此一开始就让学生在练习时用上每一个部分,在游戏中掌握它拼摆的基本要求。)
篇8:分分合合美术课件
分分合合美术课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初步认识各种形状,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
3、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基本形及简单的组合形,画画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各种形的描绘能力和撕贴等造型能力。
4、创意目标: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基本形,并用基本形画或撕贴身边的物品或景象。
2、难点:用基本形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由基本形组合的物体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彩色纸
2、教具准备:生活中具有基本形的物体
3、教学器材:液晶投影、实物投影、电脑。
4、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趣味导课,初步感受
触摸、猜谜和画画,趣味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的纸盒或袋子,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
(2)拿出这三个常见的基本形物体,让学生猜猜写在上面的谜语,谜底是一些基本形明显的常见物体。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物体,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些形状。
2、结合生活,深入观察,感受不同基本形的特征。
(1)让学生按小组观察实物的各种基本形,深入感受各种基本形及特征。
(2)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模具中找出与实物相对应的基本形,并说说特征。
(3)结合“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说说有关基本形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基本形及特征。
3、抓住特征,探究表现方法,激发撕画兴趣。
(1)让学生探讨如何画好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基本形,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弧线画圆、用三条直线画三角形、用四条直线画长方形等等。
(2)让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画得多和抓住特征画得好,教师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与修改。
(3)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忆想象添画基本形。
(4)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撕纸的方法撕出基本形,探讨怎样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彩纸撕出各种基本形,感受与绘画不同的审美情趣,并提示学生正确的用纸方法。
4、撕撕、画画喜爱的各种基本形,进行记忆想象。
(1)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撕、画练习。
(2)请学生对自己撕、画的基本形进行添画练习。
5、趣味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撕、画练习作品。游戏展示:可让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教师与同学共同评价其作品。
6、拓展学习。
教师总结,欣赏擅长用基本形画画的艺术家的'作品,开拓视野;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画画和撕撕已认识的各种基本形,可用比赛形式比比哪位同学说、画、撕得又多又好。
2、摆摆玩玩,游戏导课。
(1)出示一副七巧板,让学生拼出各种有趣的物体。
(2)教师导入新课: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
3、观察感受,探究认知,启发想象。
(1)初步感受: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本中的上海浦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说一说那些建筑物是由哪些基本形组成。
(2)深入感受、探究: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大胆创新。教师给出各种基本形,请学生任意组合成各种物体或图案,并让学生充分想象。
4、欣赏感受,激发尝试。
(1)欣赏儿童撕贴、绘画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各种基本形。
(2)欣赏大师撕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利用基本形进行创作表现的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5、小组合作,撕拼画练习。
(1)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撕成的各种基本形在桌面上进行组合、想象练习。
(2)选择拼图画面,小组合作,把它添画完整。
(3)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画画记忆或想象中的基本形,然后小组合作,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张大作品。
6、展示、自评。
让学生展示作品,启发学生自取题目,自我评价作品,并说说撕贴的画与画的画有什么异同。
7、出示课题,拓展教学。
(1)教师总结,教师出示课题:《有形的世界》。
(2)让学生加上所感受到的词,如:“美丽的”有形世界、“缤纷的”有形世界、“多姿的”有形世界等等。
(3)布置回家作业:继续用基本形组合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自己的画册上画一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篇9:考考考,分分分
考考考,分分分
考考考,分分分正文:单元测验即将来临,大家不再玩闹,而在教室里临时抱佛脚,你如果来校参观,还认为我们个个都能考上一百分呢!
俗话说得好:人有情,分无情。几个幸运人中了头奖,高兴得掩饰不住内心的'欢乐。倒霉蛋居为榜首,成一事之“英雄”,当上了同学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中等生庆幸自己不高不低。真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我考了93分,还能蒙混过关。可要是让爸爸知道了,肯定又会说:“93分,9角3分,连一顿早餐都吃不好呢!”望着那些中头奖的人,我有些嫉妒,真恨不得自己是神仙,能和那些人“移魂”。
放了学,我听好老师的一番教导,变拿起卷子,背起书包,回家了。一路上,那张轻得不能再轻的试卷此时似乎比摩天大楼还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仿佛看见世上所有生物都在嘲笑我。为了解闷,我有时数步子,有时边踢石子,边唱《世上只有分数好》。
哎,不知,回到家,我是不是又会变成“分高的孩子像块宝,分低的孩子像根草”呢?
篇10:中班科学:分分合合
中班科学:分分合合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感知图形转换的关系。
2、学习运用已有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梯形色纸纸片若干,一桌一筐。
2、分开的图形卡片,镂空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纸板每人一套,黑板演示用的一套。
3、磁性小动物四只,剪刀一人一把、欢快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帮小动物找家》的形式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认识。老师分别说出四种几何图形的.谜面,幼儿听听猜猜,再从大筐中找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2、老师不仅要表扬小朋友帮小动物找到了家,还要奖励小朋友。奖品很特别,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圆形变成了半圆形、三角形变成了梯形、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
3、小朋友也来学习变魔术,先折再剪,将图形一分为二。4、怎么让剪开的图形变回原来的样子?请个别小朋友到黑板上来演示。
5、幼儿集体操作将图形合起来,变回原来的图形。并知道自己是通过分分合合来变魔术的。
6、我们一下子就学到了这么多的本领有用吗?非常有用!现老师就交给你们一个重要任务:去帮小动物修路。原来呀,小动物们经常喜欢到对面的游乐城玩,可最近呢到游乐城去的石板路坏了,坑坑洼洼的,不少小动物都摔跤了,危不危险?
7、出示镂空的纸板,请个别小朋友到黑板上来试一试用学到的本领帮小动物把坏了的石板路上的坑坑修好。这样,小动物就安全了。
8、石板路很长,请每个小朋友都来修一段路。将镂空纸板、分开的图形分发给小朋友操作。
9、将幼儿修好的一段段路连铺到地上成一条长长的五彩石板路,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在修好的石板路上,大家一起到小动物的游乐城里玩去啰!
篇11:安安分分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安安分分
【汉语拼音】ān ān fèn fèn
【近义词】:安分守己、规规矩矩
【反义词】:放荡不羁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倘使他安安分分的画了出来,写了个老老实实的上下款,未尝不过得去。”
【成语解释】做事不敢越轨,为人规矩老实。
【安安分分造句】像我这样一个又丑又穷的.老婆,虽然讨你的厌,可是安安分分,不会出你的丑的。
篇12:安安分分的成语故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有人请教他时,他便请人家代笔画了,自己题上两句诗,写上一个款,便算是他画的了。”我说道:“这个于他有甚么好处呢?”继之道:“他的仿单非常之贵:画一把扇子,不是两元,也是一元。他叫别人画,只拿两三角洋钱出去,这不是‘尚亦有利哉’么?这是诗家的画。还有那画家的诗呢:有两个只字不通的人,他却会画,并且画的还好。倘使他安安分分的画了出来,写了个老老实实的上下款,未尝不过得去。他却偏要学人家题诗,请别人作了,他来抄在画上。这也还罢了。那个稿子,他又誊在册子上,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这也罢了。谁知他后来积的诗稿也多了,不用再求别人了,随便画好一张,就随便抄上一首,他还要写着‘录旧作补白’呢。谁知都被他弄颠倒了,画了梅花,却抄了题桃花诗;画了美人,却抄了题钟馗诗。”
篇1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三角形碰碰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三角形碰碰乐》
活动目标:
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三角形人手12个,三角形底座、正方形底座、长方形底座各六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指认几何图形出示三角形“我是快乐的三角形,我最喜欢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了。看看我的哪些图形朋友来了。”指认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请幼儿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三角形碰碰乐。
播放三角形声音,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2、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幼儿回答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演示,然后播放操作视频)
3、归纳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三、引导幼儿进行拼搭活动。
1、介绍操作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条边要全部“碰”在一起。
2、教师播放课件录音“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观察幼儿拼搭情况。
3、提问: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
4、归纳小结。
5、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录音“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请用4个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
6、4个三角形“碰出”了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任意移动一个三角形,把它变成另一个图形。看看你能变出几个图形呢?
四、送三角形回家。
1、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你的12个三角形要回家了,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要把12个三角形不多不少、正正好好送回去,拿一个底座是它们的家?
2、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见你的名字贴贴到相应的图形中。然后请你来说说你的理由。
3、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的底座去操作。
4、提问:你们刚才送了之后,哪个底座才是正正好好12个三角形的家呢?请你说说理由。
5、归纳小结:三角形底座太小,有几个没有放进去,正方形底座又太大,要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刚好。
6、刚才选择三角形和正方形底座的幼儿重新找一个长方形底座再次将12个三角形都送回家。
篇14:平仄怎么分分别是第几声
平仄怎么分
简单的说一二声字是平声三四声字是仄声。
例如妈麻马骂。
妈一声平声,麻二声平声。
马三声仄声,骂四声仄声。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篇15:考考考,分分分作文
单元测验即将来临,大家不再玩闹,而在教室里临时抱佛脚,你如果来校参观,还认为我们个个都能考上一百分呢!
俗话说得好:人有情,分无情,
考考考,分分分作文
。几个幸运人中了头奖,高兴得掩饰不住内心的欢乐。倒霉蛋居为榜首,成一事之“英雄”,当上了同学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中等生庆幸自己不高不低。真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考了93分,还能蒙混过关。可要是让小学生作文大全
放了学,我听好老师的一番教导,变拿起卷子,背起书包,回家了。一路上,那张轻得不能再轻的试卷此时似乎比摩天大楼还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仿佛看见世上所有生物都在嘲笑我。为了解闷,我有时数步子,有时边踢石子,边唱《世上只有分数好》。
哎,不知,回到家,我是不是又会变成“分高的孩子像块宝,分低的孩子像根草”呢?
篇16:分分合合的作文550字
分分合合的作文550字
六年,不快,但也不短。我们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毕业生。转眼间,我们已从无知的孩童变成了充满朝气的少年;转眼间,我们已从互不搭理变成了依依不舍;转眼间,我们已从吃喝玩乐变成了考试狂徒。流年时光如飞逝,转眼间即将与你我远去,流年时光就如昙花一现,只留下了无限的回忆。
后来,就那么一场考试,我们会散的,我们会各奔东西,会去追求我们所向往的理想。不知何时我们还会再重新聚在一起,也许后来的一场考试,我们别了,一别会不会就是一世?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的快,又那么的慢,曾经打打闹闹的教室,以后会不会失去那份欢笑,一支笔,一个本子,记录下一点点一滴滴,回首回眸时也算是一份多彩的回忆啊......
想一想,一起度过多少年,可是时间老人就这么的残忍,再多一点的时间都没有给我们,一起这么多年,总觉着什么事还没有做。就像那华丽的玫瑰,早晚都要凋谢;就像那展翅飞翔的雄鹰,早晚都要落地归西;就像那高大挺拔的松柏,老了一样还是砍掉......呆呆的想着,呆呆的.望着,呆呆的站着,思索着,遗忘着......
也许人生的路很漫长.我们的这6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一阵清风吹来时,叶子回归大地,你们是否也将离去?飘零的时节,有着一种心情,回顾相处的日子,留下一连串的感叹。认识你,也许也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可是,我们将要分开,但是......你要记住――这里有个人在等你,我的朋友!!
篇17: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图形拼拼乐》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图形拼拼乐》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用图形拼图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我们还从未尝试过,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在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种图形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自由选择这些图形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2、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能根据图形名称取出图形并能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3、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
2、难点——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并说出自己拼的是什么。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挖空的小路,填充小路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共10个。
2、小兔头套一个,简单的图形拼贴画三张。
3、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每人一份,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小白兔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导入活动。
教师戴上小兔头套扮演小白兔: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是谁?(小白兔。)对,今天小白兔我要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你们想不想去看呀?
二、铺路:
指导语:哎呀,小白兔忘记了,去森林博物馆的路还没铺好呢,你们愿意帮我先把路给铺好吗?(愿意)小朋友们都愿意帮助我,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那我们先去看看吧!哦,原来这条路是由各种图形拼成的。那小朋友们能告诉我,这里都有些什么图形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介绍铺路规则:对了,我在这边也准备好了铺路的材料,它们是跟路上一样大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宝宝。呆会我会请每个小朋友帮我在路上铺上一块图形宝宝。假如,我请你拿一块三角形来铺路,那么你应该怎么办?(选出一个三角形放置在相应的图形里)——教师边说边示范。
2、帮小白兔铺路:依次请每位小朋友根据图形名称选择图形,并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T:耶,好了,我们的路终于铺好了!真是辛苦小朋友们了,小白兔请小朋友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欣赏我的画展了。你们看,我都画了些什么画呀?(一张一张出示)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引导幼儿完整回答“这是由XX和XX拼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画。
1、指导语: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小白兔现在又碰到了难题了。刚才来看我的画展的游客都说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还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我再拼一些图画展示在这个画板上呢?
2、图形拼画:幼儿自由创作拼图。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请先拼完的幼儿告诉客人老师“你拼的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五、活动结束,交代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可真能干,帮助小白兔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铺好了路,还用它们拼出了那么多漂亮的图画。这些图形宝宝真有用,小白兔现在还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图形,现在我们走小路回去找找哪些地方还可以找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宝宝呢。走了!”
★ 秋分节气说说
★ 秋分的祝福问候语
★ 社会课间活动教案
【分分乐数学教案(通用17篇)】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小猪和十二只蚊子2022-05-06
秋分节气简短祝福语2024-03-11
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说课稿2024-01-01
秋分祝福语2022-12-13
适合家长送给老师的祝福语2023-03-15
高考誓师大会的发言稿2022-08-19
分类教案2023-05-26
秋分文案2023-05-10
小学生暑假祝福语短信2022-07-21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范文精选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