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12篇)由网友“Flurries”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课文的朗读、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释、叙情形、议特点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
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这位伟大人物就是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激情满怀、壮志豪情的气势
篇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四、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有关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 有气势 “淘”淘汰、湮没
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解读:人类历史如长江一样滚滚东流,无数风流人物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能被后人们记忆的又有几个呢?)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明确:气势磅礴
(乱石) 穿空险峻雄伟
(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
卷 起 千堆雪声势浩大
千堆雪比喻巨浪
这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
作者特意把周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显得气势豪迈
3、可怀念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美女配英雄,潇洒的风姿
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曹操70万大军瞬间就被周瑜给消灭了)
周瑜当时可真是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4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物和人物相得益彰
5、讨论:三国时那么多的英雄豪杰,词人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34岁就建立功勋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孙权识人才,重用了周瑜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大都督大元帅)
④英雄惜英雄 苏轼:“知音如周瑜” 有人说周瑜心胸狭窄,那是罗贯中给他“演义”的,目的为了衬托诸葛亮苏东坡和周瑜都有奇才大志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6、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7、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就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五、归纳:
1、总结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六、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七、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外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江城子·记梦》和《赤壁怀古》的异同 ,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短评。
篇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借咏史怀古抒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词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及旷达豪放的意境。
3、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流派风格。
重点难点:
借古抒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教学方法:
之前学生接触过词的知识以及苏轼的作品,教授本课应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讨论诵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如绚丽的星空,辉耀古今。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宋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题目)。
二、关于词
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说词的发展,说到词的发展则必须说到苏轼。
1、词的发展
词是一种和乐可唱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初始是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时所唱的曲词,故叫曲子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词在唐代还不能入大雅之堂,诗人在写诗之余偶尔为之,晚唐五代到宋早期,词也只是写些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题材极窄。那种深邃阔大的怀古之情装不进词的形式里,词风也以婉约清丽为主。到苏轼为之一变,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凡入诗者皆可为词。且大气豪放,一改传统,开一代词风,成为豪放一派的领军人物,使词这一文学式样,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这以后的词坛,豪放与婉约并举,清丽与壮歌齐晖。
2、词的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词牌和题目之分,词牌规定了句数字数和声律,与内容无关,如“念奴娇”。词又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叫片或阕。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和全才。散文、诗歌、书法、绘画样样皆精,且成就卓著。散文与其父其弟皆为唐宋八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书与米芾等并称四大家,画开徽州一派。苏门一家传世美谈甚多。有一副联赞道: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当时47岁,两年前贬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苏早年有大志,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下,屡遭贬斥。两年前因写诗遭人诬陷,被捕入狱,险遭杀害。但他的达观使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被贬后复杂心情的反映,他借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
四、内容分析
这首词属中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赤壁之景,抒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淘洗;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多少历史英雄,被时间的流水淘洗而去。此句交代赤壁的环境,既是写眼前之景,又含有暗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江,不是历史的长河吗。此句开头,登高怀远,视野开阔。一下子概括千古,真是大气磅礴,尽显豪壮情调。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一说古战场遗迹。“人道是”,即“人说是”。据考,三国时的赤壁在武昌,苏轼游得赤壁在黄州,名赤鼻矶。词人用“人道是”,可见他知,此赤壁非彼赤壁,只是借以表达怀古而已。三四句写赤壁的地点,并引出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石”写山势。乱,多而杂,写山势,照应前面登高远望视野开阔,奇峰异岭尽收眼底。凸显了山势的奇崛和高峻。“惊涛”,因波涛汹涌,令人心惊,故曰“惊涛”;以显水之汹涌。“千堆雪”,巧用比喻,即显宏大又显壮观。此句写景,用笔极简,但笔力雄健,景色奇绝,场面壮观。非大手笔不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上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曰“江山如画”。接下来则盛赞“一时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战这个舞台上,一时间有多少英雄共同演出了着雄壮大剧。此句总结概括,上承写景,下启周瑜,收束上片。
――上片写景感怀,视野旷达,气象万千,荡人心魄。尽显豪放之风。
下片写周瑜和自己,重在叙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因远曰遥;小乔句表面写婚姻,实则写其年少,有英雄衬美人的作用,以凸显少年英雄,奋发有为----此句写人,英雄年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三国演义》给人们一个误解,以为只有诸葛亮这样装束。实则不然,魏晋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这种名士派头。“羽扇纶巾”借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其韬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诗人笔下的周瑜,何其豪壮。此句凸显其英雄业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指精神;故国,赤壁;神游故国,是说自己身临赤壁,思接周瑜,精神进入到当年的环境。“多情应笑我”是倒置句,即应笑我多情。想到周瑜34岁建立奇功,自己已近中旬“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两者何其不同。写自己多情,一事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老大徒伤,于是慨叹人生,借酒浇愁。酹,将酒洒地,表示祭奠。因月在江中,故用。此句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消极情绪和苍凉之感。但此句却难掩作者达观之情。
――下片写人,先写周瑜,后写自己;周瑜让人景仰,自己壮志难酬。
总看全词,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的巨大魅力。
五、艺术特点
1、情调豪放
写景抒情,人物塑造。
2、烘托映衬
烘托映衬,是用乙托甲,使甲更为突出的手法。作品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到周瑜步步缩小,而周之后,笔锋一转,引出自己。这样,前边的一切都退居到陪衬之位。到这儿读者才明白,写古人古事,只是手段,以古比今,抒情言志才是目的。
《念奴娇q赤壁怀古》实是苏词的代表作品,古今词坛经典,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千古绝唱,不仅汲取着思想的营养,还能感受到通篇散发的艺术魅力。
六、作业
1、背诵。
2、整理有关词的知识。
3、体会作品表现的豪放风格。
篇4: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2、难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教学时教: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预习反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查找资料,说说对本文几作者的了解)。
了解内容:介绍“东破突围”,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审讯,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他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总之,苏轼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他这次受打击,心情是复杂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抱负。
教师课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补充。
二、整体感知,重视朗读
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注意多种形式朗读,指读、范读、齐读等读中引导了解词的大概。
2、读后反馈: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三、精读词句,注重鉴赏,
①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②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④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明确:a、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共3页,
b、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⑤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确: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四、深入探究,揭示主题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有很多,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五、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特点:豪放派相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1、要有壮阔景
2、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的情。
六、拓展训练
上网浏览: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上网查找和品读有关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
七、作业布置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阕:(赤壁)(怀古)共3页,
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怀古)(伤今)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人生如梦
篇5:《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苏轼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2、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3、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了解苏轼在宋词中的地位和他词作的风格。分析鉴赏《念奴娇 赤壁怀古》壮阔意境营造的方法,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鉴赏《定**》中表达的人生态度,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教学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定**》中表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v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放录音。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4、小结上阕。 4、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5、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6、五读“评词作,知手法”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 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篇6:‘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教案作者:老有所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2-08 18:59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ang lu也作“强掳)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理解宾主互衬,虚实相衬的写作特点;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2、难点: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教学时教:一课时。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发《东破突围》给学生)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解题
1、以提问方式复习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2、关于豪放派词
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3、让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审讯,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他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总之,苏轼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他这次受打击,心情是复杂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抱负。
三、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2、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板书)
上阕:(赤壁)(怀古)
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怀古)(伤今)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人生如梦
四、词句鉴赏
①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②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④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明确:a、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b、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c、惺惺惜惺惺
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⑤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确: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五、探究思考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六、品读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⑴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⑵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七、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1、要有壮阔景
2、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的情
八、拓展训练
上网浏览: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上网查找和品读有关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
九、布置作业
①比较阅读: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柳永《雨霖铃》作比较,重点从”情景、事情、情感“三方面去展开。
②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板书设计:
(板书)
上阕:(赤壁)(怀古)
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怀古)(伤今)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人生如梦
类别:知识天地|添加到搜藏|浏览(16431)|评论(16)
篇7: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怀古诗将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诵词
教学重点:
能够体会怀古诗将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里,有两个人物以智谋著称于世,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与之匹敌的东吴都督周瑜。周瑜他足智多谋,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27岁的周瑜任总指挥,通过周密的计划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到湖北省蒲圻西北的赤壁观光,面对这个曾经硝烟滚滚的古战场,你会想些什么呢?(找一男一女谈,教师作结: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宋朝大词人苏轼面对赤壁他想到了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齐读(初步感受词的豪放气势)
2、自由朗读(把握感情读)
3、老师和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本词(老师读上片,学生读下片)
4、作朗读指导:(开篇三句,起笔空阔,气势不凡,应读得有力度。中间“乱石千堆雪”写了江涛汹涌,浪花狂卷的壮丽景色,应读出一种豪迈语气。下片中对周瑜动人容貌和出众才华的句子“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应读出羡慕景仰的语调。最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是作者宦途失意的无限感慨,应读出那种忧伤,失望、无奈的语调)
5、结合朗读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本词。
三、解析
1、点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词的上片。
2、提问:作者具体描写了赤壁哪些景观?面对这些景观作者生出什么样的感慨?
3、提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作用(可用〈〈沁园春雪〉〉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在那首词中的作用作提示)
4、下片中,描写周瑜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从描写周瑜的句子中,我们想想在苏轼心中周瑜的形象是什么?
(板书):婚姻美满年轻有为受明君器重功绩卓著
7、从周瑜在苏轼心中的形象,来分析作者为什么怀念周瑜,其目的是什么?(讨论)
苏轼:爱妻离世早生华发蒙昏君冷落功业未就
8、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含有消极成分,你怎样认为?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梦:生命短暂与江月永恒的对比,沧伤的历史感)
(若说消极:请对苏轼留几句鼓励的话)
9、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在当你屡屡遭遇挫折后,你又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挫折意识)
三、小结
本堂课在熟练的朗读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对文章的思想情感作了细致分析。
四、作业
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本词,并默写本词。
篇8: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2、难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教学时教: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预习反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查找资料,说说对本文几作者的了解)。
了解内容:介绍“东破突围”,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审讯,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他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总之,苏轼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他这次受打击,心情是复杂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抱负。
教师课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补充。
二、整体感知,重视朗读
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注意多种形式朗读,指读、范读、齐读等读中引导了解词的大概。
2、读后反馈: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三、精读词句,注重鉴赏,
①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②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④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明确:
a、建功年龄
b、机遇
⑤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确: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四、深入探究,揭示主题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五、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特点:豪放派相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六、拓展训练
上网浏览: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上网查找和品读有关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
篇9: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课文的朗读、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释、叙情形、议特点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
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这位伟大人物就是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激情满怀、壮志豪情的气势。
三、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四、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有关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解读:人类历史如长江一样滚滚东流,无数风流人物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能被后人们记忆的又有几个呢?)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3、可怀念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4、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5、讨论:三国时那么多的英雄豪杰,词人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7、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就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五、归纳:
1、总结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六、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七、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外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江城子・记梦》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短评。
篇10: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12-2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宕派的代表作,应读患上铿锵有力,表现出笔者对于汗青上这场战争的向往以及对于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只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患上潇洒,不要当作不张扬处理
1、以提出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方式复习笔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平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慕容修并称”欧苏“,书写艺术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二、关于豪宕派词
豪宕派对于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蕴藉,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笃守声腔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宕派的风格豪宕派填词家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3、让学生先容写作配景
苏轼早年颇有弘远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审讯,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他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总之,苏轼贬黄州,是由于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啥子因写诗进犯新法他此次受冲击,表情是庞大的,以是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抱负
三、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疏浚文字
二、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大部分偏重写景,叙述事情,下片偏重抒情
(板书)
上阕:(赤壁)(怀古)
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士
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怀古)(伤今)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人生如梦
四、文句检定
①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士“这一句在全词中起啥子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士“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笔者凭高眺望,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士融成一片,创造了1个的旷远、深邃深厚的意境,为”周郎“进场造成声势
②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啥子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啥子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天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以及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士“,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④讨论:为啥子单单怀周瑜?
明确:a、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b、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脚色是周瑜
c、惺惺惜惺惺
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⑤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啥子独特的地方?为啥子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于周瑜形象的刻画中,笔者寄寓了啥子感情?
明确: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批示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没有成就的感慨
5、探索追究思考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于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滋味儿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限“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现代的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平生,郁闷像我苏轼同样也是平生,在滔滔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掉意潦倒,迫害艰难困苦,郁闷愁苦又算患上了啥子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士“,放患上下,才气拿患上起,看患上开,才气出患上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敬拜江水以及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不雅立场,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境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表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咱们1个俭朴的糊口道理,人生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魔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以是要学会自我解脱以及心魄释放,想一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患上了啥子呢?又何须苦苦去计算啥子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拍门的时候,苏轼才气真实的领会以及领悟人生的价值以及意义要是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成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小我私家积极进取的另外一种表现
6、品读烘托以及映衬的抒发技巧
⑴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士“引出赤壁之战争时期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笔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2)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笔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笔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笔者的”早生华发“彼此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患上志,又嫌出笔者的壮心未酬
七、小结豪宕词的独特的地方
1、要有壮阔景
二、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的情
八、拓展训练
上网浏览: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上网查寻以及品读关于豪宕派以及婉约派的词
九、安插作业
①比较阅读: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柳永《雨霖铃》作比较,重点从”情景、事情、感情"三方面去睁开
②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板书设计:
(板书)
上阕:(赤壁)(怀古)
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士
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怀古)(伤今)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人生如梦
历史上的今天:
赤壁赋・同步练习2010-12-22网友挑刺《赤壁下》床戏无踪影断背情更深2010-12-22《念奴娇・赤壁怀古》2010-12-22简介赤壁之战2010-12-22
篇1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把握豪放派词的特点。
2、思想目标
用文学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让学生体会艺术美的感染力;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能力目标
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景物与情感的自然结合
【媒体运用】多媒体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
【教学思路】复习知识――诵读全词――讨论鉴赏――对比阅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引入课题。(板书)
二、复习知识,了解背景
出示幻灯:本词是他被贬黄州时,游览黄州赤壁联想到了历史上的古战场赤壁而作的。
三、诵读全词,感知意境
配乐范读――全班齐读(教师点评)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品词的意境。
(提问:读完这首词的感受是什么?)
四、课文分析,讨论鉴赏
(一)分析上阕
1、(出示幻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提问:把“大江”改为“江水”,“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
2、(展示赤壁风光图片)体会景与情的自然结合。
①讨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有表现力?
②展开联想与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赤壁美景。
③用词语概括赤壁景色的特点。
3、分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提问:这句话在本词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4、教师小结,总结上阕。
(二)分析下阕
5、(出示幻灯)周瑜图片和周瑜生平简介。
(提问讨论:为什么要写周瑜,本词从哪些角度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
板书: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潇洒风姿(柔)
雄姿英发――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刚)
羽扇纶巾――从容闲雅、儒将风度(文)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镇定自若、用兵如神(武)
6、播放“赤壁之战”视频,感受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7、师生共同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④词的结尾,作者为何会生发那样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人从自己与周瑜的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悲哀。
(出示幻灯提问:这句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项目周瑜苏轼
年龄24岁47岁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业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就
基调豪壮感伤
8、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五、拓展练习,巩固知识
A级基础题(选择题)
B级提高题(问答题)
六、学生质疑,布置作业
“强虏”有的版本作“樯橹”,你同意哪种说法?请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来探讨。
篇1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②领会词中词人抒发的感情
③训练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
①感受品味词作中的意境
②景物描写中见作者的.情怀
三、教学方式:
方案(一):多媒体授课,比较法学习
方案(二):师生共同体味,比较法学习
[本教案采用方案(二)授课]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步骤:
(一)师配乐朗诵全词
(二)工学生在老师朗诵的基础上,按朗读要求全体学生齐读该词
师:很不错,不过还要麻烦一下大家,把下面一首词细细平品读,并个人朗读一遍。(小黑板显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三)为什么一首作品读来令人激情豪迈,而另一首作品读来却令人低徊缠绵呢?学生思考并简答
(四)风格不同,一首是豪放词作的绝世代表,而另一首则是婉约作品的旷世佳作。导入:词的文体知识: (板书)
(五)苏东坡首开豪放一派,突破了词软且弱的牢笼,大开表现空间,其气魄宏大如海,难怪后世词人李清照对苏词不 以为然(认为其不合音律,算不得真正的词) (其实啊,这仅是对词的认识角度不同造成的,苏东坡的词哪是李清照这样的小妇人唱得了的,它得由关西大汉,用铜琵琶,铁绰板来唱……)
(六)分析词作
1、首先让学生理清词中“景”与f(情”的关系,词中写到了那些景,词中人物联想到了些什么?
上阕:写景:大江乱石惊涛雪
联想:风流人物周郎多少豪杰
下阕:抒情:公瑾雄姿英发
联想: “我” 早生花发
2、所谓“人杰地灵”,如此美丽江山该有英雄豪杰,周瑜算是个人物? (有横槊赋诗的曹操,三顾茅庐的刘皇叔,还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为何偏选了周瑜,年龄啊1)
3、更是苏东坡,这个年近半百的“老人”,夹在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屡受排挤,至直乌台案发,被贬黄州,深感壮志不酬啊,所以下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4、其实“小乔”在这儿有个暗示作用,小黑板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暗示:若不是巧借东风,难免会有东吴残败的结局)
5、这个暗示在词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回答
苏东坡还是苏东坡,他是失意,他的惆帐都还是大丈夫气概。的——确是功业无成,但绝不在失意中了却残生,他看得开,周瑜年轻有为,但还占有天时地利,否则也将……既然如此,何必郁闷呢?
(背景:晚年苏东坡有了道学思想,精神境界旷远霍达,这是一种雄浑高远的人生状态,据说,“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是苏东坡有名的典故。)
6、小结
(1)景物描写中抒发情感
(2)联想在词中的作用
(七)、结语:先说到李清照是小妇人,苏东坡是大丈夫,其实不完全对。请学生思考为什么o
(八)、作业:课外研究性阅读,李清照大丈夫作品赏析,苏东坡小女子情感在诗作中的真情流露。
附板书: ·
一、词;诗余 曲子词 长短句
小令中调长调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
二、上阕:写景:大江乱石,惊涛雪
联想:风流人物周朗多少豪杰
下阕:抒情:公瑾 雄姿英发
联想; “我” 早生花发
★ 赤壁优秀教案
★ 初中语文赤壁教案
★ 《苏轼词》教案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12篇)】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案2022-05-07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2023-05-31
鉴赏谈咏史怀古诗2023-06-2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设计2022-05-1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案设计2022-05-06
后赤壁赋教案2022-10-13
杜牧诗 教案教学设计2023-07-22
赤壁赋高中语文教案2022-07-24
高中生赤壁赋教案2022-08-12
《赤壁赋》教案一等奖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