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02 07:29:33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赤壁教学设计(共15篇)由网友“下辈子还来成都”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赤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教学设计

篇1:《赤壁》教学设计

一、解题

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即赤壁之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这首诗的题材是咏史诗。(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诗 如送杜少辅之任蜀州、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

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二、作者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齐名,并称“小李杜”。

三、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四、释义

一截折断了的铁戟沉没于水底沙中还没有完全腐蚀。

我把它擦洗干净认出是三国赤壁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

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1、诗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

因为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

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感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在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个句子中,“东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还含有一个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典故是怎么回事,播放视频。

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结果,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都是对吴蜀持赞赏态度,对曹操则贬低得太多,说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一战的失败是必然的,大快人心的。但在我们杜牧的这首诗中,作者却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诗的第几句可以看出这种观点?

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 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对,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也灭亡了,那么事实上东吴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吗,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东风的到来为吴蜀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次什么?机遇!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认为,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那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与其他史学家的观点不同,把周瑜的成功说成是机遇起了很大的作用呢,作者是为了讲清一个什么道理?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天才,有了机遇的帮助,才可能施展自身的才能和抱负,才能成功。否则的`话,哪怕他再有才能,再有本事,如果没有机遇,也很难成功,这个道理看上去是在说周瑜,请大家想一想,作者其实还说了谁?

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因此他从小也是一个非常博学有才能的人,他不但有文学上的才华,而且政治军事才能也很出众。可就是这样一个完全具备做宰相的能力的人,一生却总是郁郁不得志,和什么有关呢,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有关, 我们都知道,杜牧是晚唐时期的人物,当时的朝廷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趋没落,朝政被宦官把持,政治腐败,黑暗,有才能之士都被打压,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抱负而无法施展。杜牧也是如此,因此,诗人在文章的最后两句说明一个道理,说有才能的人

要想获得成功也要靠机遇阿,这句话不仅是说周瑜,其实也是在借说周瑜来说自己,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除此之外,诗人好像还想告诉我们: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身上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一、体裁 七言绝句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

(2)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3)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周瑜。诗人题咏“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却从一件“折戟”写起,这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两句,这两句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抒发了诗人慨叹时势造英雄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拓展

《赤壁》中杜牧的观点是对是错?

杜牧观点: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也就是说杜牧认为,如果周瑜没有得到东风的相助,就会败北。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到铜雀台中。其实这句诗是杜牧以史言志之作,杜牧向来关注历史兴替成败,对兵法颇有研究。这首诗借三国故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评价:

我们认为,赤壁之战虽然有偶然性,但曹操失败也有某种必然性。江东三世基业,不易撼动,西蜀也是诸葛亮和少数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三分天下才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赞同杜牧的想法。

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误: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 曹操的主力部队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篇2: 《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课文的朗读、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释、叙情形、议特点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

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位伟大人物就是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三、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有关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有气势“淘”淘汰、湮没

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明确:气势磅礴

(乱石)穿空险峻雄伟

(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

卷起千堆雪声势浩大

千堆雪比喻巨浪

这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

作者特意把周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显得气势豪迈

3、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就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五、归纳:

1、总结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六、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篇3: 《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类文赏析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麟,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行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cha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责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注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习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是岁十月之望

(2)履岩

(3)披蒙茸

(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良夜何

(2)顾安所得酒乎

(3)以待子不时之须

(4)江山不可复识矣

(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关于赤壁赋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可以本文学习的重点。全赋5段,537字,中速诵读约3分钟,如用三课时教完,读10遍也不过半小时。但读10遍却不一定能成诵。即令死记硬背强行记住还容易忘记,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自读注释,教师释疑解惑――这还会花太多时间。骈散夹杂的句式,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使全篇适于美读。朗读时,可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

1、读出重音

2、读出节奏

3、读气势

4、读出情感

背诵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注意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相机强化。下列教学手段当有助于学生背诵。

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句,明确其意义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2、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投影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羽化而登仙。

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

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这篇名赋对仗形式多样化,有工对,也有宽对,有当句对,还有隔句对。在填空过程吕,既可感受苏轼赋遣词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贪图苏赋对仗艺术的精妙绝伦。

3、根据文赋押韵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投影

其声呜呜然,慕,诉,,缕。,妇。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色,,竭,,适。

《赤壁赋》凡十二换韵,诵读时注意这一特点,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一首诗,,较之于一篇散文往往空易诵。《显壁赋》是古代的散文诗,不独表现于意境的诗化,也表现于变速器方形式的诗化。指导背诵不可不抓住这一特点

4、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讨论归纳,

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也子之所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议论文字理中见景见情,尤其见高妙。

组织这场计论的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并在此基础背诵。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8、随配乐朗诵跟读一遍后,聆听声,师生一起背诵《赤壁赋》全文

备课资料:

1、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

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

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俗称乌台、柏台。

2、黄州诗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乐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品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与子明兄书》)

注: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道家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初到黄州的苏轼于艰苦生活中获得精神救赎。〈前赤壁赋〉表现的胸襟气度,于上列诗文可见端倪。

3、巧借山川

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苏轼《赤壁洞穴》)

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苏轼《与范子丰书》)

4、文章体裁

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屯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切具行云流水之妙。(马积高《赋史》)

一、课文悟读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纵情山水、及时行乐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掩卷而思,这种复杂的情感态度,决定于儒、道、佛等文化在他身上的综合积淀。

苏轼小时候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东汉范滂那样有学问有气节,为理想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步人仕途之时,也曾有“胡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那种施展抱负、展翅高飞的万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早就使他确立了经时济世、身体力行、造福民生的宏伟目标。

但由于和新党政见不同,被小人诬陷入狱,进而被贬黄州,理想与现实再次出现巨大反差,心境和生活境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所以和朋友游赤壁时,触景生情,自然要抒“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的慨叹,发壮志难酬的悲哀。

然而坎坷的经历,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亨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乐观与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及齐物的自然观点。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人生所遇无不可”,“我生百世常随缘”。苏轼常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无尤人。《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

佛教的揭示人生与宇宙本质的.教义,对苏轼也有极深的影响。苏轼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观,获得超越是非、荣辱、得失的人生了悟。然而,佛老的超世、避世思想,并没有使他人世的理想泯灭,“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就是最好的明证,而客之悲萧之音也恰是由此歌声引发,或更恰当地说,这正是苏轼心中的一个“结”。

所以说,《赤壁赋》鲜明地表现出儒道佛三种文化在苏轼心中的碰撞和杂糅。

篇4: 《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课型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进入主页面。)

朗读全文:

一位同学读,正音。

齐读,感受文章。

疏通词语:

千古:长远的年代。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华发:白头发。

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课文分析:

说说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受。

课堂检测

1、名称:词的全名为,又称、长短句、琴趣、乐章等。

2、分类:按字数分有、长调(92字)。按节数分有、三叠、四叠。

3、流派及代表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代表词人、姜夔等。

篇5: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课文的朗读、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释、叙情形、议特点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

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这位伟大人物就是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激情满怀、壮志豪情的气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四、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有关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 有气势 “淘”淘汰、湮没

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解读:人类历史如长江一样滚滚东流,无数风流人物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能被后人们记忆的又有几个呢?)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明确:气势磅礴

(乱石) 穿空险峻雄伟

(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

卷 起 千堆雪声势浩大

千堆雪比喻巨浪

这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

作者特意把周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显得气势豪迈

3、可怀念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美女配英雄,潇洒的风姿

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曹操70万大军瞬间就被周瑜给消灭了)

周瑜当时可真是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4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物和人物相得益彰

5、讨论:三国时那么多的英雄豪杰,词人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34岁就建立功勋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孙权识人才,重用了周瑜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大都督大元帅)

④英雄惜英雄 苏轼:“知音如周瑜” 有人说周瑜心胸狭窄,那是罗贯中给他“演义”的,目的为了衬托诸葛亮苏东坡和周瑜都有奇才大志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6、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7、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就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五、归纳:

1、总结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六、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七、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外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江城子·记梦》和《赤壁怀古》的异同 ,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短评。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公开课《念奴娇 赤壁怀古》落下帷幕,可是这节课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留给我的思考延续至今。苏轼在他的人生中反省着,升华了,而对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套用现今流行的一本小说名字,我的教学反思也叫《双生》。

教研室周老师提出了本次公开课的要求,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在我校一起来各上一节课,课型要体现诗歌必修和诗歌选修的不同。所以针对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力图对诗歌必修课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实用的挖掘,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学到诗歌鉴赏的方法。在课堂中我采用情境导入法、诵读指导法、探究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复杂情感的体会方面设计了一些活动,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有待商榷之处。

收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应该一直是萦绕在语文课堂上的。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一优良的传统模糊了,甚至要消失殆尽了。暑期的全省教师培训,各位专家的讲座引起了我的注意。使得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语文课堂,发现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学生的诵读热情。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在必修一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对于这样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我采取了和以前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去按部就班的讲解文章结构,归纳主旨,而是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厚的友谊,以读代讲,以读促讲,效果很好。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设计上,我也采用了诵读法。

在初步感知时,要求读准字音。本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景物描写扣人心弦,在赏析景物时,边赏析,边试读,力求体味苏轼豪放词中景物描写所蕴涵的壮阔美,然后同学齐读,要求读出气势。在分析形象时候,同学范读,体味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这里有苦闷、郁愤和不平,这里有乐观、旷达和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复杂变化。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精神的自由,胸襟的洒脱,情感的豁达。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当最后诗歌讲解结束时,学生评价同学的诵读,哪里该激昂,哪里该舒缓,有板有眼,学生已经真正走入了诗歌,走进了苏轼。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收获之二: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对话参与意识。

一直以来,好像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内涵,几乎被抛之一边。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已只能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所以在课堂上对于苏轼和周瑜两位大英雄的见面,我们设计了对话环节。刚开始设计时候是有四个小环节,一是苏轼对周瑜说,二是周瑜对苏轼说,三是周瑜苏轼两个人的对话,四是我对苏轼说。在后来的试讲过程中和周老师讨论,觉得这四个环节其实有些是重合的,不需要面面俱到,所以进行了删减。保留了第一个环节苏轼对周瑜说一句话,第二三环节删掉了,把第四环节换成了填空“我看到了一个------的苏轼”形式,提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对话中自然就提到了苏轼对于年轻有为的周瑜的羡慕和崇拜,对于自己生不逢时、老而无成的感慨,对于自己悲惨境遇的失落、惆怅。也就为下一个环节把握情感奠定了基础。

收获之三:导语和结束语的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诗意设计。导入的表达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营造一个诗意的意境,以渲染诗歌学习的气氛。

我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巧妙引出,--------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黄州、赤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而在黄州,在赤壁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有转折意义的日子。他在此徘徊,在此寻觅,在此反省,亦在此升华。”然后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显示的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为课堂提供了一种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开端。

结尾以诗化的语句作结-------

“苏轼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哗,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回归于青纯和空灵,习惯于淡薄和宁静,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伴随着射向黄州的那道神秘的天光,一个伟大的苏轼就此诞生”。

然后让学生背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为了让学生能把《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相勾连,把两篇课文的精神内涵融入到一起。通过教师高层次的点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苏轼情怀,激发学生对意义人生的探求愿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了教师也是文本的学习者。同时表达教师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感悟。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的设计力求完美,但实施过程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争议之一:在讲解到“多情应笑我”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我给学生讲有的版本是说苏轼在自我解嘲,还有的版本是说周瑜应“笑”我,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周瑜“笑”苏轼,那么是嘲笑吗?学生回答不是,应该是理解、安慰、关心等。

有的老师提出来说,关于“笑”这个问题有争议,是不是不要给学生定论。而我认为在课上给学生提供几种版本,然后采用假设法来引导加以运用,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我要给学生的不是探讨究竟谁“笑”,谁对谁错,而是通过这样一个中介跳板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明白苏轼此时的复杂的心情。事实上,我认为课堂上达到了目的。

争议之二:在最后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环节时候,在讨论之前我给学生时间讨论了在《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到的苏轼的经历,让学生讨论在文章中都写了苏轼经历了哪些变故。

有的老师提出异议说这样会不会打断学生把握情感的思路,让学生思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

而我的本意是让学生知人论世,在更深刻的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在《赤壁赋》中已经对苏轼有了了解,所以我想没有必要把作者简介、背景知识在郑重其事的放在课堂开始,在讨论把握情感这一环节前加上,只是作为回忆和补充,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作为铺垫。所以我认为这一环节应该是紧扣课堂环节来进行的,因为后来学生的讨论回答,正是基于这些回顾的背景知识和《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的经历有感而发的。

当然就我自身而言,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过分考虑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自己发挥的空间受到了一定限制。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时,教师引导需要加强,而且老师讲的内容还是有些多,语言还需要锤炼,应该完全可以做到再精要些。最后拖延了下课时间。

与苏轼的相遇结束了,但是我觉得与诗人的对话并没有结束。他曾经豪情满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吟唱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经历了那么多挫折之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及至最后苏子豁然开朗“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意面前,没有沉沦,而是在大自然中探索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永恒的方式。我们古代很多失意的知识分子不也正是这样吗?所以儒道佛集于一身的苏轼是历代文人的人生典范。

这种精神和处世态度对于我们而言,不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吗?我们不一定非要去隐居,寄情山水,但是当各种困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觉得遭受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磨难?是否会痛哭流涕,不能自拔?我们能否在不断的反思与努力中强健自己的精神体魄,去迎接人生的风风雨雨?是不是也会如苏轼一般从容洒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大开大合、大波大浪之后,有了心灵的休憩与安定,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于是,我释然。

公开课已经结束,不管经验也罢,不足也罢,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我曾经全心全意投入的思考的过程。现在我要做的,是好好总结、好好享受它带给我的思考。当我认识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时候,是不是也说明我正在进步呢?虽然不能说我经历了一次涅槃,可是它的确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一次再生。

希望我的学生们今后在他们的生涯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坦然,也能在苏轼精神的召唤下,“一蓑烟雨任平生”。

篇6: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ppt课件)电教法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了解诗的内容

1、词义解释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

(教师):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juyi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接着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juyi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 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 不写山河破碎, 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

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五、布置作业

篇7: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见课件)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三)读懂诗意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四)问题探究

1、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兴感之由)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历史将被改写。

(补充资料

①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②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入围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4、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 但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那么,诗人咏史的真正用意何在呢?

借周瑜与曹操的故事,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五)小结

诗人借赤壁之战的成败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篇8: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一、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具有兴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后人称为“小杜”。《赤壁》写的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历史,杜牧借史抒怀,评论当年赤壁之战周瑜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得到东风之助,若非如此,大乔小乔也会被曹操占有。正所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嗯,有道理啊!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注释

①折戟:指残破的戟(兵器)。

②销:锈蚀。

③前朝:以前的年代。

④周郎: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

⑤铜雀:即铜雀台。

⑥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三、译文:

一截折断了的铁戟沉没于水底沙中还没有完全消融,

我把它擦洗干净认出是三国赤壁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

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四、诗歌赏析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 而发。诗中“前朝”指的是 ,“周郎”指的是 ,“二乔”指的是 ,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答案:一截折断了的铁戟

前朝:过去的历朝历代

周郎:周瑜

二乔:大乔、小乔

咏怀的历史事件:火烧赤壁

2、《赤壁》的体裁是七言 ,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一句中,“东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还含有 之意。诗中用典的句子是: , 。

答案:诸葛亮巧借东风的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 之作。诗歌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

参考答案:怀古咏史 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这样写很自然地引起下文对历史的感叹,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4、有人说,杜牧的这首诗所歌咏的赤壁并不是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是这样吗?对这首诗来说,这重要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而杜牧这首诗中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但这并不重要,作者只是要借题发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5、名句赏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议论,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不是靠的安邦定国之策。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6、把诗歌的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

不好,这样写就太直白了,而诗是讲究意境和含蓄的。本来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就很含蓄地表达出如果没有东风相助,东吴就灭亡了的意思,因为二乔一个是孙权哥哥孙策的老婆,一个是周瑜的老婆,这两个人都被曹操所供养在铜雀台,东吴自然是灭亡了。

7、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8、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岂页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不识好恶”。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许岂页的评论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文学创作讲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直接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俩决不会被俘;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杜牧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亡。

如果按照许岂页那种意见,我们可以改诗句为“国破家亡在此朝”,但诗味全无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因此,杜牧这两句诗不但没错,反而即小见大,富于形象性,显示了诗人艺术处理上的匠心。

篇9: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名称:

1.《念奴娇赤壁怀古》

主题内容简介:本课是粤教版必修三教材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中的基本阅读篇目,在学习本课之前,高一的学生有接触过古典诗词鉴赏,但都只是初步的鉴赏,有些学生甚至都不能理解诗歌的文意。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初衷就是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鉴赏古典诗词作品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古典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侧重指导学生掌握苏轼的诗词风格及思想情感,并进一步学会在诗歌鉴赏中进行迁移、运用。

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及词作的写作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2.过程与方法:理解、品味词中的写景名句,体会作者起笔就营造了一个极为辽阔悠久(旷远深沉)的时空背景,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从而为下片抒发自己看似消极悲哀实则积极旷达的思想感情的情感抒发之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学情分析

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在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学过苏轼的几篇作品,对于苏轼其人及其作品的创作风格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通过对本单元前面的《唐诗五首》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但是在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对于分析诗人的情感、探究诗歌主旨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微课的认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微课,根本不知道微课什么,更不要说主动学习过微课,对微课的认识几乎为零。

学生特征分析

学习态度:学生课堂学习还比较认真,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比较积极活跃;但课外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很多学生都需要在教师或者家长的监督下才能按时完成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学习任务。

学习风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较薄弱,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偏好于教师讲授式教学,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特别体现在课前的预习作业没能按要求完成。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本微课是用在突破本课堂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引导和梳理学生理解苏轼的生平及思想,如何通过作品来体现其情感。通过微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掌握不够好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课堂观看微课,边观看边做好笔记,然后分组讨论,课后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整理知识点,反复观看视频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课堂上 ,学生集体观看,做笔记,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苏轼的生平思想,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视频整理苏轼的生平及思想,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篇10:《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及反思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公开课《念奴娇 赤壁怀古》落下帷幕,可是这节课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留给我的思考延续至今。苏轼在他的人生中反省着,升华了,而对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套用现今流行的一本小说名字,我的教学反思也叫《双生》。

教研室周老师提出了本次公开课的要求,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在我校一起来各上一节课,课型要体现诗歌必修和诗歌选修的不同。所以针对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力图对诗歌必修课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实用的挖掘,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学到诗歌鉴赏的方法。在课堂中我采用情境导入法、诵读指导法、探究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复杂情感的体会方面设计了一些活动,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有待商榷之处。

收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应该一直是萦绕在语文课堂上的。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一优良的传统模糊了,甚至要消失殆尽了。暑期的全省教师培训,各位专家的讲座引起了我的注意。使得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语文课堂,发现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学生的诵读热情。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在必修一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对于这样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我采取了和以前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去按部就班的讲解文章结构,归纳主旨,而是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厚的友谊,以读代讲,以读促讲,效果很好。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设计上,我也采用了诵读法。

在初步感知时,要求读准字音。本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景物描写扣人心弦,在赏析景物时,边赏析,边试读,力求体味苏轼豪放词中景物描写所蕴涵的壮阔美,然后同学齐读,要求读出气势。在分析形象时候,同学范读,体味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这里有苦闷、郁愤和不平,这里有乐观、旷达和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复杂变化。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精神的自由,胸襟的洒脱,情感的豁达。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当最后诗歌讲解结束时,学生评价同学的诵读,哪里该激昂,哪里该舒缓,有板有眼,学生已经真正走入了诗歌,走进了苏轼。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收获之二: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对话参与意识。

一直以来,好像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几乎被抛之一边。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已只能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所以在课堂上对于苏轼和周瑜两位大英雄的见面,我们设计了对话环节。刚开始设计时候是有四个小环节,一是苏轼对周瑜说,二是周瑜对苏轼说,三是周瑜苏轼两个人的对话,四是我对苏轼说。在后来的试讲过程中和周老师讨论,觉得这四个环节其实有些是重合的,不需要面面俱到,所以进行了删减。保留了第一个环节苏轼对周瑜说一句话,第二三环节删掉了,把第四环节换成了填空“我看到了一个------的苏轼”形式,提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对话中自然就提到了苏轼对于年轻有为的周瑜的羡慕和崇拜,对于自己生不逢时、老而无成的感慨,对于自己悲惨境遇的失落、惆怅。也就为下一个环节把握情感奠定了基础。

收获之三:导语和结束语的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诗意设计。导入的表达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营造一个诗意的意境,以渲染诗歌学习的气氛。

我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巧妙引出,--------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黄州、赤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而在黄州,在赤壁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有转折意义的日子。他在此徘徊,在此寻觅,在此反省,亦在此升华。”然后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显示的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为课堂提供了一种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开端。

结尾以诗化的语句作结-------

“苏轼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哗,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回归于青纯和空灵,习惯于淡薄和宁静,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伴随着射向黄州的那道神秘的天光,一个伟大的苏轼就此诞生”。

然后让学生背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为了让学生能把《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相勾连,把两篇课文的精神融入到一起。通过教师高层次的点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苏轼情怀,激发学生对意义人生的探求愿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了教师也是文本的学习者。同时表达教师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感悟。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的设计力求完美,但实施过程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争议之一:在讲解到“多情应笑我”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我给学生讲有的版本是说苏轼在自我解嘲,还有的版本是说周瑜应“笑”我,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周瑜“笑”苏轼,那么是嘲笑吗?学生回答不是,应该是理解、安慰、关心等。

有的老师提出来说,关于“笑”这个问题有争议,是不是不要给学生定论。而我认为在课上给学生提供几种版本,然后采用假设法来引导加以运用,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我要给学生的不是探讨究竟谁“笑”,谁对谁错,而是通过这样一个中介跳板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明白苏轼此时的复杂的心情。事实上,我认为课堂上达到了目的。

争议之二:在最后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环节时候,在讨论之前我给学生时间讨论了在《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到的苏轼的经历,让学生讨论在文章中都写了苏轼经历了哪些变故。

有的老师提出异议说这样会不会打断学生把握情感的思路,让学生思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

而我的本意是让学生知人论世,在更深刻的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在《赤壁赋》中已经对苏轼有了了解,所以我想没有必要把作者简介、背景知识在郑重其事的放在课堂开始,在讨论把握情感这一环节前加上,只是作为回忆和补充,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作为铺垫。所以我认为这一环节应该是紧扣课堂环节来进行的,因为后来学生的讨论回答,正是基于这些回顾的背景知识和《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的经历有感而发的。

当然就我自身而言,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过分考虑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自己发挥的空间受到了一定限制。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时,教师引导需要加强,而且老师讲的内容还是有些多,语言还需要锤炼,应该完全可以做到再精要些。最后拖延了下课时间。

与苏轼的相遇结束了,但是我觉得与诗人的对话并没有结束。他曾经豪情满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吟唱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经历了那么多挫折之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及至最后苏子豁然开朗“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意面前,没有沉沦,而是在大自然中探索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永恒的方式。我们古代很多失意的知识分子不也正是这样吗?所以儒道佛集于一身的苏轼是历代文人的人生典范。

这种精神和处世态度对于我们而言,不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吗?我们不一定非要去隐居,寄情山水,但是当各种困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觉得遭受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磨难?是否会痛哭流涕,不能自拔?我们能否在不断的反思与努力中强健自己的精神体魄,去迎接人生的风风雨雨?是不是也会如苏轼一般从容洒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大开大合、大波大浪之后,有了心灵的休憩与安定,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于是,我释然。

公开课已经结束,不管经验也罢,不足也罢,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我曾经全心全意投入的思考的过程。现在我要做的,是好好总结、好好享受它带给我的思考。当我认识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时候,是不是也说明我正在进步呢?虽然不能说我经历了一次涅槃,可是它的确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一次再生。

希望我的学生们今后在他们的生涯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坦然,也能在苏轼精神的召唤下,“一蓑烟雨任平生”。

篇11:《诗词・赤壁》教学设计

《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能疏通诗歌的基本内容。

2、能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能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4、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

2、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苏轼的《赤壁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展示思维导图)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播放音频)

1、老师播放范读音频,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指名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解题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解读诗歌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3。品析诗歌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经过磨洗后辨认出是三国时的遗物。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表明了曹操要像当年周公那样维护国家统一。据记载,当时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便把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以免摇晃。当时正是东南风,周瑜采用黄盖之计,用数十艘船载着油脂干柴乘东南风驶向曹营,诈称投降,等到快接近时,点燃油脂和干柴,一举烧毁了曹军战船。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分析诗歌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

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展示图片)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

(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

(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杜牧的《赤壁》与胡曾的《咏史・赤壁》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这首诗热烈地赞美了周瑜在这场决定性战役中的不朽功绩,并且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使周瑜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胡曾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

篇12:《浣溪沙》《赤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浣溪沙》《赤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鸟

学习《浣溪沙》

1、指名朗读

2、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苏辙兄。嘉佑进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3、《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4、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6、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学习《赤壁》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 作者邮箱: 3l_lu@163.com

篇13:赤壁杜牧优秀教学设计

赤壁杜牧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ppt课件)电教法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了解诗的内容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说,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未被销蚀,磨洗一番,可见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经过磨洗后辨认出是三国时的遗物。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接着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表明了曹操要像当年周公那样维护国家统一。据记载,当时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便把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以免摇晃。当时正是东南风,周瑜采用黄盖之计,用数十艘船载着油脂干柴乘东南风驶向曹营,诈称投降,等到快接近时,点燃油脂和干柴,一举烧毁了曹军战船。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沉沙之折戟。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杜牧的《赤壁》与胡曾的《咏史·赤壁》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篇14:杜牧赤壁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整体感知:

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三、细读品味:

1、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四、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

————借古讽今。

篇15:《浪涛沙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浪涛沙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一、导入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请问: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谁?(苏洵、苏轼、苏辙)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

再请问:这首诗中的“苏长公”又是谁?(苏轼)

不错,是苏轼。我们今天就学苏东坡的一首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正是苏东坡在“投荒的岁月”里写的,词人苏东坡因为被贬湖北黄岗,当时叫黄州的地方。一般说来,被贬职总归有点不太舒服,但是我们现在反过来审视这件事情,我们倒还觉得苏东坡的贬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正是由于贬职,使他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开始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和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初读《浪涛沙 赤壁怀古》:

古诗词学习的第一目标就是“熟读成诵”。下面同学们齐读这首词。

(学生读词)

读的应该说很不错,但是有些地方感情把握还不够。请听读录音,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畅所欲言,及时试读,老师予以肯定)

分别找一个男生、女生读词的上阕、下阕,进行比赛。

三、品读《浪涛沙 赤壁怀古》:

1、你们读的都很好,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多读,这样的词一定要把它们背出来。关于这首词,或者说关于苏东坡还有个小故事。当年苏东坡在翰林院工作,有一次大家在一块儿聊天,苏东坡向一个幕僚问起关于词的一些看法,幕僚就说,您的词和柳永的词不一样,柳永的词应该是十七八岁的小女孩,拿着红木牙板敲起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之类的,您的词应该是一位关西大汉,拿着铜琵琶、铁敲板高亢而歌。当时苏东坡也非常高兴,为之绝倒。现在我就来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当那位幕僚在说起一位关西大汉拿着铜琵琶、铁敲板唱起来的时候,如果他唱的是《念效娇赤壁怀古》,那么应该是哪一句最适合这样唱呢?

明确:当然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齐读词的第一句)

老师提问:读得很有气势。怎么会读得这么有气势的?这里面我们要注意到这一句,它起首就是一个\“江\”,大家注意到它前后的这些词语,这条江是怎样的一条江?一个字?

学生答:大。

老师提问:大。江的前面有个“大”宇。气势如何?它不说“流”、不说“淌”等,说什么?说\“淘\”。淘的程度怎么样?

学生答:尽。

老师追问:淘了多少时间?

学生答:千古。

老师继续追问:都淘些什么人物?

学生答:风流人物。

老师总结:可想而知,这种江的伟力,它的时空效应,它的整体感,以及流动的一种意象,所以把它定位于豪放毫无愧色。

2、作者将会写出一种怎样的内心活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接着往下看。一首词,按照古代的宋词来说的话,它只有调,叫做词牌,它后面是没有题目的,而这一首词很奇怪,它有个“赤壁怀古”的名字。它“怀”的是什么“古”?

(是周瑜)

老师问:不错,是周瑜。那么作者可以怀的内容千千万万,为什么他单单要怀念周瑜呢?或者说首先他是从什么角度来形容周瑜的?我们一起先把有关周瑜的词句捕捉一下。

首先请一位同学描写周瑜的`几句读一读。

老师问:下面我们考虑一个问题,他是从哪些角度来形容周瑜的?

板书小结:

年龄――小乔初嫁了――(初24岁,实际34岁)――美女衬英雄,潇洒的英姿。

姿态――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

装束――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文绉绉的――文将?东吴的大都督――武将?――能文能武)

气魄――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曹操80万大军,周瑜谈笑间就把他们消灭了)

3、请问:现在我们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称呼才配得上周瑜呢?

明确:风流人物。

老师问:“风流人物”,周瑜当之无愧。“时势造英雄”――那么,作者又把他放在一个什么背景下描写的呢?

齐读“乱石穿空”一句,讨论。

板书小结:

“乱”“穿”――石壁陡峭

“惊”“拍”“卷”“千堆雪”――气势磅礴

“景语皆情语”――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它的雄伟壮丽,会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追怀周瑜渲染环境氛围。

4、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一个问题了,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里面的人物千千万万、英雄辈出,为什么苏东坡单单怀周瑜呢?

讨论一下。多角度思考,想得越多越好。要求各抒己见。

明确:好的,请坐。这个是要大家讨论的,没有标准答案,大家可以百花齐放。关于他为什么会怀周瑜呢?的确是有多种原因的,我现在谈谈我的想法,决不强加于大家,好吗?我想这里面有几个意思。第一个,功绩。周瑜对于苏东坡说来应该算小小的年纪就非

初中语文赤壁教案

赤壁优秀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案设计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扩写作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获奖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高一必修)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赤壁教学设计
《赤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赤壁教学设计(共15篇)】相关文章:

赤壁赋说课稿2022-05-04

赤壁赋教案2022-05-07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2022-05-06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2023-09-20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2023-02-01

必修一《赤壁赋》教学设计2023-06-16

《赤壁赋》的说课稿2023-07-22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2023-12-23

课文《赤壁赋》教学设计2024-01-28

《前赤壁赋》优秀教案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