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共享教案―认识圆柱体(推荐16篇)由网友“螺蛳粉卖光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共享教案―认识圆柱体,欢迎参阅。
篇1: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共享教案―认识圆柱体
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共享教案―认识圆柱体
嫩江县第二小学共享教案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张玉涛 课题 认识圆柱体 教学课时 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课前准备 带商标的圆柱形饮料瓶,矿泉水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个性修改 预习检测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自学探究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老师出示问题,结合问题自学课本后回答一下4个问题 (1)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2)圆柱的高的特点。(注意强调高线是两底间的距离) (3)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4)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 师 生 互 动 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学生有提出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方法)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双基练习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在此其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预习设计 查找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并了解其推导过程,理解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会计算公式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题略) 板书设计 ┌长方形 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教学反思篇2:《认识小数》集体备课教案
《认识小数》集体备课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 总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抽象和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情感目标: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 课时子目标
1、第一课时目标:《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利用生活中熟悉、现实的素材,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能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推理思考;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小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2、第二课时目标:《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3、第三课时目标:《小数的性质》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有0的小数进行化简及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第四课时目标:《小数的比较大小》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5、第五课时目标:《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理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6、第六课时目标:《求小数的近似值》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理解为了保证近似数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7、第七课时目标:《整理与练习(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8、第八课时目标:《整理与练习(2)》通过“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认识小数的意义,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
探索小数的性质,学习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剖析
(一)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1、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一位小数的认识以及日常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并通过交流明确“0.05元和0.48”的实际含义;第二,结合直观图形,让学生认识到:几个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二) 第二课时《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在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中进行涂色操作,以及相应的讨论和交流,逐步明确相邻的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适时揭示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引导学生利用直观图形或联系具体数量进行思考,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说一说。
(三)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
1、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理解小数的性质,能正确应用小数的性质。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结合现实的情境,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在众多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从熟悉的数量多少的角度得出比较结果,更要启发学生从每个小数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去进行比较。
(四)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1、教学重点、难点: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化简或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又为后面探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作了必要的铺垫。
(五) 第五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1、教学重点、难点: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寻求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六) 第六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
1、教学重点、难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素材,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七) 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1)、(2)》
1、教学重点、难点:小数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回顾和整理、练习和应用、探索和实践、评价和反思等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教学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四、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1、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理交流,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规律。
五、练习题的分析
1、教材的练习中,重点讲解的题目:P31/2P32、33/3、9 P36/练一练
P37/4 P38/8、10 P45/7
3、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原因:(1)学生对多位小数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小数中的各个数字不能有合理的解释。(2)在数轴上不能很准确的表示小数,对于改写小数,由于对小数的数位顺序不够透彻,容易出错。
六、课时分配:八课时
篇3:和县二中-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共享教案分
和县二中-第二学期集体备课共享教案分
和县二中2009-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共享教案分工表 集体备课信息 备课组 高一 组长 程林 填表人 程林 审表人 徐斌 备课成员 尘 程林 祝孝春 范津京 张炳权 王德萍 徐斌 纪圣琴 戴克武 周志银 序号 承担单元(或章节、课时等任务)名称 共享教案 主备人 共享教案主审人 集体备课定稿时间 个人教案 (课件) 完成时间 授课 具体时间 落实情况 抽查记录 1 必修三第一单元 作文:多思善想 王德萍 周志银 2/28 3/1 3/1到3/14 2 第二单元 作文:学会宽容 及 静 周志银 3/10 3/12 3/15到3/26 3 第三单元 作文:善待生命 范津京 徐 斌 3/22 3/25 3/29到4/7 4 第四单元 名著导读 程 林 徐 斌 4/1 4/5 4/8到4/22 5 必修二第一单元 作文:爱的奉献 祝孝春 张炳权 4/12 4/17 4/23到5/12 6 第二单元 名著导读 纪圣琴 张炳权 5/6 5/10 5/13到5/25 7 第三单元 周志银 戴克武 5/19 5/24 5/26到6/6 8 第四单元 徐 斌 戴克武 6/1 6/4 6/7到6/27篇4: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
二.教学目的: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不同标准下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
五,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例图图片,各式本子。
结构程序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请境激学导思一.导课教师出示一摞各式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帮我吧!”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出示课题:分类
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一边分,一边讨论方法。
自主探索
探求规律二.新课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的帮助呢!
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帮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样?
引导学生分类总结。
“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学生讨论如何帮妈妈整理衣服
1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分开。
2 按上衣和下衣分
………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不同得分类标准。
结构程序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们应该帮助妈妈做点什么呢?
培养热爱劳动和关妈妈的感情
谈自己的想法,至少说出一个例子,并说出分类的方法
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四,练习自主练习
1 哪些是鸟类?圈出来。
2 分一分,说一说。
3 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能正确的圈出,并说明理由
讨论完成,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说出理由。
概括总结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
能用自己的话回答主要内容。
板书: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
1.按颜色分(布料……)
2.按上衣,下衣分
3.按季节
4.按年龄(性别)
……………
篇5: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其中蕴含的人文教育主题是: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二年级上册我们也学过主题类似的一组课文(第六单元)。“如果我有一枝神比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二上)“我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幸福成长。我们也要学会关爱别人。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二下)因此教学第二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的学过的课文,也可以结合3月份文明月、学雷锋的活动展开这组课文的学习。
二、单元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二。其中,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外,其余都是新课文。
三、教学建议:
这是一组爱心串起来的故事。平凡而伟大的雷锋,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为蔷薇花挡雨的萨沙,喜爱小猫的卡罗尔,都有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所选的四个句子,都是爱的谚语。口语交际的话题设计又指引着爱的行动。可以说,“爱”是一根无形的线,贯穿在字里行间。《教学用书》上明确指出,教学本单元时,要在把握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一个“感”上,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品味“爱”:
第一层次:朗读感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对课文语言的细细体味,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
第二层次:拓展阅读。触动学生自发地搜集反映爱心的诗文,动情地朗读,主动地背诵,积极地参加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
第三层次:行动指引。引导学生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虽然类似,但又各具特点。
《泉水》是一篇美文,文字美,内容美,插图也美,就像潺潺的清泉,汩汩地流淌。因此,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泉水的热情是教学的重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诗歌讲究“熟读成诵”,要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时时处处关心别人。《我不是最弱小的》重在体会课文自然而平实的对话,用心体会并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一道理。《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属于“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注意“长文短教”,注意指导学生学习默读,在真正自读的过程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四、教学例举:
《泉水》――
1、自读自悟
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课文共描绘了四个场景: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的自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一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师生共读、轮读、配乐读等等,在读中品味、感受泉水的乐于奉献、乐于助人、团结协作。读首先要有整体性。要重视整体朗读,不要一开始就支离破碎地把一个词、一句话拿出来品读,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抓住泉水的四次说话:“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体会泉水的热情、自豪。体悟泉水的四个特点“多、清、甜、美”。在学生朗读体会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泉水说的话,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抒发泉水的乐于助人。在品读中要适时进行教师的范读。如果学生朗读得很好,充分读出了泉水的热情,教师就无须再范读,假如学生怎么读也读,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范读和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模仿本身也是一种揣摩,一种体会。
课文总的基调是欢快热情的。但要注意开头、结尾相对较“静”的描写。最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开头一段中有个疑问句,朗读时也要注意。因为课后练习中的小诗,就是采用问答的形式构成的。
2、创设意境。
恰当发挥多媒体、插图、图片等资料的作用,创设意境,特别是教材资源要成分运用,本课的插图很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象。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泉水的图片;课上,让学生欣赏一段清泉石间流的录像;朗读时,配上泉水叮咚的声音或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中阅读,阅读中欣赏,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3、拓展内容。
拓展要源于教材,在教材的空白处引发学生合理想象,不仅仅是课外补充才是有效的拓展。例如本文教学中,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哪些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课后,有兴趣的,可以鼓励他们把说的写下来。像这样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拓展,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教材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4、语言模仿。
学习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任务,学生的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语言规律,并指导学生积累和模仿这些语言规律。本文和第六课在用词中有个共同的特点,在名词前都加了定语,构成(怎么样)的(什么),像“阳光灿烂的世界、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更大更甜的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欢快的泉水”学生在学习、积累这些词语时,可引导学生比较加上修饰部分和不加有什么不同,从而感悟这样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话中也能模仿着写写,把阅读和写话有机结合在一起,学语言的同时学习用语言。
5、背诵积累。
读读背背这一项,提法有所不同,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这也是本册教材更以人为本的创新之一。
本文认读的生字和需要写的生字不多,在全文朗读中学生不断和生字见面,然后可以集中在复习巩固阶段交流、识记,教师只要帮助学生重点分析“缝、罐”两个比较不难记的生字,其他的生字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识记,书写指导时“鹃、股、脆”都带有“月”的部件,可以结合第四课中的“骨”字,四个字一起出示,观察“月”字作旁和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
五、教学目标:
1.认识“哦”、“股”等58个生字,会写、会用“瓦”、“原”等生字33个。
2.复习用音序和部首两种查字法查字典,进一步培养查字典的习惯和能力。
3.理解本单元的新词,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4.进一步认识谚语,有搜集和积累谚语的兴趣。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读好有问号或叹号的句子。
6.会背诵第6课和第5课中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及《语文园地二》中要求读、背的谚语。
7.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奉献爱心、乐于助人,培养保护弱小的意识和善良的品行。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理解和积累新词。增加语言积累。
难点:第7和第8两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和事理的领悟与体验。
七、教学时间:
(略)
篇6: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进行物品归属的问话与答语,并能根据物体的远近,正确使用this和that。
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要求的单词和句子
情感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培养更加稳定的学习兴趣。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情景对话中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教学重点学习和练习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代词this和that。
课时数2
教学过程1.热身/复习(Warming-up / Revision)
1)播放课本附录中的歌曲I want to be your friend,渲染课堂气氛。
2)把小动物面具挂在墙上,让学生说出它们是什么动词,是谁的。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
1)展示本课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What are Peter and Lisa d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播放本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讨论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3)再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谁扮演bear?谁的头饰找不到了?最后找到了吗?
4)指导学生跟读录音。
5)让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表演会话。
6)鼓励学生戴面具到讲台上来表演。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将全班划分成6~8个小组,每组发一张白纸,每张白纸的最上面都写有“失物招领处”。要求每组画出3~4种物品,供其它组认领。
2)每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当失主去其它组找丢失物品,另一部分留在本组提供物品。用所学句型进行交际活动。
3)播放本课投影片,让学生边看边配音。
4.拓展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
1)回家听本课录音,模仿语音语调。
2)把本课对话改编或故事,讲给父母听。
篇7: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Revision
教学内容分析Fun story
以趣味故事形式综合再现语言知识,通过Micky让Mimi猜“动物尾巴是谁的”这样一个特定的故事,为复习巩固本单元教学内容提供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巩固、提高本单元所学言语交际技能。
教学重点学习和练习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创设真实典型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小组活动和完成任务的方式,自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课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导入
1.复习课的形式应该是操练为主,教师应该开动脑筋,依托课本的呈现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2.教师可以先展示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尾巴形状,让学生讨论动物们在说些什么。
3.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检验对故事内容的预测。再次播放录音,学生逐句跟读模仿。
4.教师取Micky的角色,找一个学生取Mimi的角色,同时播放录音,示范演练故事对话,然后全班学生做Mimi再练一遍。
5.组织学生分组演练故事内容。
二趣味练习
1.摸词回答问题。教师把本单元的新单词写在小纸片上,每张纸片写一个词。写完后放在一块儿让学生每人选一张。然后教师用教学卡片或实物做道具,每次举起一个物品或卡片,依次问学生:Is this your ... ?如果学生手中的单词与教师举起的道具一致,就回答Yes, it is.不一致就回答No, it isn't.教师不断更换道具,让学生反复练习。
2.继续使用以上方法,教师的问题换成Whose ... is this?让学生检查自己手中的单词,与教师举起的道具一致的学生快速回答:It's mine,同桌的学生接着说:It's his / hers.
3.四人一组说chant.选两个男生、两个女生,男生说一、三句,女生说二、四句。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好。
篇8: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对话,重点掌握句型: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及其回答I often …并能结合实际情景进行运用。
(2)能运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及其回答I often …完成pair work。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既要抓紧校内时间的学习,又要合理地利用周末,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学习策略:
通过pair work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合作式学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及其回答I often …
教学难点: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上述句型进行交际。
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录音机,动词词组卡片,挂图,表格。
②课前让学生按要求制作表格
教学过程:
一、warm-up
策略一,歌曲,游戏教学法
①Sing a song: My Days of the week
②Game: Golden eyes
教师出示几张已学过的动词词组卡片。do home work, read books, playcomputer games, play football, watch TV …让学生快速地看了一遍,要求学生说出所看到的动词词组,谁说得又多又快就为胜者。
(策略分析;利用歌曲,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学生情趣大开。)
策略二;语言交际法
③Greeting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 It’s Monday.
T: 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S: I have …
T: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
S: I often …
(分析;师生自由交流,增深师生情感,又为以下的教学内容作好知识的`辅垫。)
二、Presentation
策略三直接观察,表达法
A、出示课本中Let’s try的挂图,让学生先说说ChenJie和Mike的活动。再让学生听完录音回答问题,并做出选择。
①What does ChenJie do on Saturdays?
②What does Mike do on Sundays?
B、让学生互相询问对方的周末安排。
(分析;让学生根据挂图说说ChenJie和Mike的周末活动,将听与说相结合,适当降低Let’s try听力练习的难度,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句型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
策略四;游戏教学
C、Play a game“快乐大转盘”,转动标有动词词组的快乐圆盘,停在哪个词,学生就以该词作为活动进行问答。
①例:T: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
S:I often ….
…
②学生转圆盘并询问其他学生。
(分析;这项游戏体现了教师只是引导者,而学生就是主体,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愉快,灵活地学习语言。在玩中学,学中玩中巩固所学句型。)
策略五;激励法
D、①让学生听Let’s talk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What does ChenJie do on Saturdays?
What does ChenJie do on Sundays?
(分析;对回答对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②教师带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个别学生读课文。
(分析;对读好课文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9: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整理和复习课,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分数简单的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设计中,我优化所学内容,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学内容,而是把几个相关内容组合在一个题目中,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了解,能够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我还精心设计了一组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的知识基础上拓宽知识范围,能根据已学的旧知来解答遇到的新问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了解,能够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自己通过已学的旧知来解答遇到的新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在黑板上画出如下方格: 师:谁能看着这幅图说出一个分数? 生:2/8 师:你能自己到讲台上用阴影部分标出这个分数吗? …… 师:为什么这些阴影部分都能用2/8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从平均分的8份中取出两分,所以都用2/8表示。 师:你还能在这个图中找到别的分数吗?又怎么用阴影部分来表示你找到的分数呢? 生:1/8 5/8 7/8 6/8 8/8 3/8…… 师:同学们真不错。写出了这么多的分数,谁还能说出一些另外的分数呢?一个同学说分数,另一个同学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生1:5/10 生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用5/10表示。 生3:6/19 生4: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份成19份,取其中的6份用6/19表示。 ……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黑板上写出了这么多的分数,谁能利用这些分数写出一些加减法算式? 生1:1/8+3/8=4/8 7/8-2/8=5/8 生2:3/19+4/19=7/19 19/19-6/19=13/19 …… 师:谁来说说分母相同的分数怎么相加减? 生:说出即可,不要求十分准确。(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师:请同学们自己出5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的题给自己的同桌做。 留5分钟给同学们自由出题自由做题。后订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谁能给刚才我们看图写出的这些分数排排队? 生1:1/8 2/8 3/8 4/8 5/8 6/8 7/8 8/8 生2:8/8 7/8 6/8 5/8 4/8 3/8 2/8 1/8 师:你是按照什么顺序给这些分数排队的? 生1:从小到大的顺序。 生2:从大到小的顺序。 师:这些都是分母相同的分数,怎么比较大小?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师板书: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分数大。 师:分母不同而且分子相同的分数怎么比大小呢? 生: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反而大。 师: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生:1/3〉1/4因为同样的一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吃比平均分给4个人次每个人要吃得多,也就是1/3比/4要大。 师板书: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分数大,分母大分数小。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的好,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板书:4/76/745/8738/87 66/99 66/9899/10099/101 师:同学们对于分母相同和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掌握得非常的好。 做下面的题: 4/4 6/6 生1:填大于号。因为4/4的分母比6/6的分母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生2:填小于号。因为4/4的分子比6/6的分子小,分子小的分数笑。 生3:不会填。因为分子分母都不同,不符合我们学过的两种比较大小的方法。我们没有学过,不会。 生4:填等于号。因为4/4等于1,6/6也等于1。所以它们一样大。 师: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会填这些空。 出示:4/4=6/6=( )/(10)=(38)/=()/()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所有答案? 生:只要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都等于1。它们都相等。 师:4/8O5/10谁来比大小?(可以作为课下思考题) 我是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来比1/5和2/5,我又根据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来比较2/5和2/4的大小,2/4正好是一半,4/7比一半要多一些,所以4/7最大,1/5最小。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复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 生2:我们知道了怎样给分数比较大小。 生3:我们还明白了有些知识虽然没有学过,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把这些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1、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手中资料,巩固提高已学知识。 2、让学生总结学习的不足之处,改进提高。篇10:乡贤街小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乡贤街小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乡贤街小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电子稿)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数学 备课 教师 王丽 郭志芳 张喜堂郭志芳芳芳 授课教师 备课 时间 、11、24 内 容 正负数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 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借助于生活经验,在具体量中感知负数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难 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渗透数学的相对性,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 法 引导、点拨 学 法 观察、交流、探讨 教学设想 通过对正数.负数两个概念的对比,既使学生更好的明晰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渗透数学的相对性,感受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增 减 改 进 一.复习1、说说数字的作用。 2、提问:你在现实生活中学到哪些数字?举例说明。 二、揭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新的一种数字---负数 三、出示例子。 六(1)班和六(2)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小数分数.整数...... 学生观察并发现发现信息.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增 减 改 进 班比赛。 教师提问:六(1)班和六(2)班各得多少分? 为什么可以相互抵消?什么意思呢? 六(2)班呢? 教师提问:如果(1)班要赢(2)班,至少还要生多少局? 四.尝试应用,巩固新知. 出示 试一试 什么叫净含量? 每一袋的质量是多少呢? 回答课本中的问题. 读出比赛的办法. 仔细阅读积分规则和积分办法.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六(1)班得两个―1分,1个+1分,一个――1和 +1分相互抵消,三局得-1分. 因为得一分和负一分等于没得分,也就是等于0. 同桌互相说一说. 抽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至少需要两局,重点回答解题思路. 学生仔细读题. 发现信息,互相交流. 味精的净含量是100克. 她们分别是(100-2)克,(100+2)克(100-5)克(100+3)克(100-4)克.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增 减 改 进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 太空游戏 课堂小结 抽生回答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生逐一解答,全班讲评. 生分析题意,书上完成. 同桌交流,说说怎样思考的.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正负数 +2和―1抵消后得+1. -2和+1抵消后得― 教学反思:篇11:安阳市南关小学集体备课的教案
安阳市南关小学集体备课的教案
第四单元(章、模块) 第? 课 总课时数:15
课题 | 小数的近似数课时2 | 课时 | 第10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 ||||||
教学重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 |||||||
教学难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 | |||||||
教学准备:课件 | |||||||
主备课人 | 胡学瑞 | 复备人 | |||||
教学过程 | 改进方案 | ||||||
一、导入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2: 出示数据和问题: (1)提问:把384400 千米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2)应该把384400缩小多少分之一?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4)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2、学习例3 出示数据和问题: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1)独立完成,并说出改写方法。 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2)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3、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 4、小结: (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字。 三、巩固练习:53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 | |||||||
板 书 设 计 | 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万千米? 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 ||||||
教 学 反 思 |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 ||||||
这节课你学到了,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效果良好。 | |||||||
篇12: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题
(出示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二、学生初读词
1、要求:
⑴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⑵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
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三、初读后想象
1、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
2、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四、悟词意
1、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2、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⑴ 作者的“身”在那里?
⑵ 作者的“心”在那里?
3、学生再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五、想象画面
1、教师放音乐指一学生读,学生想象画面。
2、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朗读。
4、写片段: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5、再读。
六、课堂延伸
1、出示“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2、创设情景,感情升华。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篇1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的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的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设计和制作小赛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
【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
3、揭题:人们根据不同需要不断设计新型的车辆。那么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板书:设计制作小赛车
二、课堂实施:
(1)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出示真正的赛车的图片介绍“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2、提问:这辆车有哪些设计特点?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
(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2)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1、提问: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2、出示挑战任务:
(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
(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
(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
3、学生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3)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三、小结:
(1)认识了真正的赛车。
(2)学会了制作小赛车。
四、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小赛车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
(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篇14: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一、
1、指名说出24÷2、84÷4的口算过程。
2、口答。
(1)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竖式计算
8÷4 25÷5 64÷8 65÷9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2、出示例1问题: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找两个学生到黑板进行板演。
5、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树,分一分。看看他们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6、教师讲解竖式除法的步骤和关键。
7、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3 68÷2 84÷4 78÷3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21页第1题前两题。
(1)找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3)质疑计算中出现的问题。
2、病题门诊。
课本第21页练习四第2题。
(1)出示练习题。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研讨计算中的错误。
(3)集体纠正,改正错误之处。
(4)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方法。
3、做课本第21页练习四第1题的剩余题目。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知道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篇15:10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何霞玲
10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何霞玲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器、圆片、10个桔子等。 学具准备:每位同学带10朵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卡片进行复习二、合作探究,主动构建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出示本课主题图:和平广场 师问:图上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数数的.结果。 生1:图上画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 生2:还有10只鸽子。 (3)课件显示主题图:图上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 天上飞的10只白鸽。加强学生对数字10的直观感受。 (4)师:让学生观察第64页的点子图,并数出圆点的个数。教师 这时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数10。 (5)引导学生说出10的特点(1和0站在一起就是10)用10说一句话 (6)出示珠子,先出示9个珠子的示意图,再出示10个珠子的图。 为了让学生感受9再增加1就是10。 (7)出示尺子图,让学生数出尺子上的数字。并按从0---10数, 再按10―0数。为比校数的大小做铺垫。 (8)学生动手摆学具:摆出10朵小花。学生带了很多不同的实物, 每位学生都带10个单位。 2.比较数的大小。 (先出示10个点子图和9个点子图) (1)师:10和一位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怎么填?10○□,还可以填什么? (2)师:9○□怎么填谁来说说。 (3)完成书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3、10和第10 游戏:请10个同学上台游戏。(第三第三学猫叫,第五第五笑一笑,10个同学蹲下去 ,左数第10 站起来) 师: 10和 第10都有10,他们表达的意思相同吗? 4.10的组成。 把刚才的10朵花分成2组,怎样分? (请一位小朋友上讲台把10朵分成两堆,先从10个中分出1个,分成了9和1,教师板书分成)由这个分成你能想到什么? (l)师:请你们拿出10个圆片代替10朵花,摆一摆,分一分,并将结果记录在65页中 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师: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方法。 (3)师: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4)生汇报,教师板书10的分成。 (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师:怎样分不重复、不遗漏。而且你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地记住 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6)读背分成,让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4.10的写法。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书本第65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 (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1.练习九第1题。 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2.练习九第2题。 (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射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四、归纳总结,质疑拓展 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10的认识 10 9 8 7 6 5 1 2 3 4 5篇16: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 整理五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全面、合理的评
价。
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与周长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周长的知识
1.出示p82 图二
说一说:关于长正方形的周长,你都知道什么?
2.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二、实际运用:
基本练习
1.王奶奶靠墙用木条围起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圈,鸡圈长5米,宽3米,围成
的篱笆共长多少米?
2.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剖面图,已知每步台阶宽3dm,高2dm,求这个楼梯侧
面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整理乘除法的应用
1.出示填空
18+18+18+18+18+=( )×( )
37×4=( )+( )+( )+( )
2.思考算法并列出算式
(1)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75是15的 多少倍?
3. 应用练习
p82页第五题、p83页第7、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八可能性
第一课时
摸球游戏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4页-P85页“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课题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一张是“生”,一张是“死”,抽到“生”就可以获救,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请问,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么?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介绍学具,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纸箱、8个黑球、1个红球(两种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猜想】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出示课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填在书上。
三、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实践探索。
(1)【操作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每人摸5次,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组长负责)。
(2)【验证】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
(3)【深化认识】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延伸:如果要一定摸到黑球,该怎么办?如果要黑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怎么办?
四、实际应用
1.试一试(1)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试一试(2):让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 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课本85页练一练)
2、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分别摸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出示课件】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冬天会下雪),内陆地区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学生回答),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冬天不太冷,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说一说活动【出示课件】
五、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在平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具有可能性,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把结果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六、板书设计
板书: 【可能性】
可能(不一定) 一定 不可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可能性练习
教学目的: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练习
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 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三、练习
一、想一想,选一选。(21分)
1、盒子里有10个红球,4个黄球,随便拿一个球,它可能是( )球,也可能是( ),摸出的( )球可能性大。
A.红球 B.黄球 C.白球
2、冬天哈尔滨( )下雪。
A.不可能 B.偶尔 C.经常
3、下面的说法能用“一定”描述的是( )。
A. 后天刮大风 B. 我比姐姐年龄小 C. 今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日
4、下面的说法“可能”描述的是( )。
A.后天刮大风 B. 我比姐姐年龄小 C. 今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日
5、三(3)班有男生21人,女生16人,每次抽一人做游戏,抽到( )的可能性大。
A. 女生 B. 男生 C. 差不多
二、根据可能性知识填一填(15分)
2、如果你买彩票( )中奖。
3、奶奶的年龄( )比爸爸年龄大。
4、一天( )有24个小时
三、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21分)
1、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 )
2、天阴了,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下雨。( )
3、拿一枚硬币,任意抛一下,一定是正面朝上。( )
4、袋子里装着红球4个、黄球2个,任意摸1次,可能摸到绿球。 ( )
5、不大于6的数可能是6。( )
6、因为今天晚上下雨,所以明天白天还下雨。( )
7、一枚1元硬币重10克。( )
四、从下面的盒子里,分别抽出一份名单,结果是哪个?(连一连)(15分)
五、推一推,算一算。(16分)
小红、小芳、小丽、小云四人排高矮顺序,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芳、小云高,而小芳又比小云矮,在表格里填出四个人名字。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六、动手画一画,涂一涂。(12分)
1、盒子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共10个,每种颜色球的个数都不相同。红球表示一等奖,黄球表示二等奖,蓝球表示三等奖。要使抽到一等奖的可能性最小,三等奖的可能性最大,盒子里应放几个红球,几个黄球和几个篮球?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生活中的推理
教学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幻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的是摸球游戏,有趣吗?今天我们继续做游戏。
二、探索新知:
1、请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淘气、笑笑、小明,约定他们三人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一项。扮演绦子的同学说:“我喜欢航模。”扮演笑笑的同学说:“我不喜欢踢足球。”扮演小明的同学说:“我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再什么兴趣小组,并说一说理由。
2、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猜一次,都能经历一次推理、判断的过程。
3、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再表格中,进行判断。
航模 电脑 足球
淘气
笑笑
小明
4、让学生把推理的过程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课,王、李、张三位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课。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再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科?
王老师教: 李老师: 张老师:
2、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标出她们的名字。
课后反思:
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
2、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乘除法。
3、巩固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4、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一步建立吨、千克、克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回顾和整理;能够采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3、通过复习,激发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顾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利用开火车形式快速计算。
(2)强化口算方法:指名说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计时训练:我们开始一个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总复习的第1题,准备好,“开始!”交流,订正。
3、回顾整理笔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学们做得又对又快,笔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书上的第5题的算式。
(2)交流,评价。
4、整理回顾两步计算式题。
(1)在以前我们学生的两步计算试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试着做一做第9题。
(3)全班订正。
(4)出示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5、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
(1)刚才,同学们计算题掌握的都非常好!这学期我们不仅学会了口算、笔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一些计算方法,而且我们还学会了好多的计量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
(2)指名回答,师板书: 时间单位:年、月、日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2题。填完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订正。
(5)做第3题。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复习的相应的单元内容看一看,有没有疑难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
板书:: 1年=12个月
常用计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对已知信息能够进行正确处理,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
2、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
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科技馆?门票是多少钱呢?
春游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参观科技馆。我想请你们算算有关门票的问题,行不行?
二、巩固探究
1、第6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买门票的问题,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读题,解决。
3、同学们,在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关于三年级学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题,自己读一读题,看一看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订正,说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 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
引导学生看图第15页,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题中所提的“能买几个杯子”这个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如果商店里的这些商品让你自己选择,100元钱想买什么东西?能买什么?
交流,纠正。
5、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都是和“钱”有关的,同学们解答的都比较好。下面我们来解决关于交通工具的实际问题,能做得更好吗?
交流,解答,纠正。
6、解决完了汽车的问题,我们来看火车的问题。
出示第8题,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时什么?
要求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三、拓展实践,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作业:完成练习的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立体图形,通过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搭积木,我们学会了什么?
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二、巩固探究
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
每出示一个,让学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积木照样子搭一搭。搭出图形之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从正面、侧面、上面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形状?
交流,订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
3、完成第13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
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拓展实践
我们再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足球场是个长方形,长120米,宽95米。李林绕着足球场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学校北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实验园,长是30米,宽是20米,如果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墙,篱笆长多少米?
3、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完成上面的作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 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完成本节课练习的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五、六课时
教学内容: 小测试
1、有99块巧克力,最少拿出( )块后可以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 )块。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 )<33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280÷( )=( )÷6=800÷( )
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5、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围成圈做游戏,琳琳前面有9个小朋友,琳琳的后面也有9个小朋友,一共有_______个小朋友做游戏。
6、一个数加上8,再乘8,再减去8,再除以8,结果是9,这个数是( )
7、要使□57÷7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
A.9 B.8 C.3 D.7
8、被除数去掉末尾的0就与除数相等,被除数与除数相差243,除数是_______
9、在除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就与被除数相等,除数比被除数小189,被除数是_______
10、到广场放风筝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270人,那么儿童有多少人?成人有多少人?
11、班长要将22块橡皮擦和33支铅笔平均分给参加打扫教室卫生的同学,结果橡皮擦
多1块,铅笔少2支,参加打扫卫生的同学有多少人?
12、学校合唱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倍,如果合唱队一共有49人,男生有几人?
13、某校三年级男生共有252人,女生有234人,如果每9人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几组?
14、玩具厂生产720把水枪,每袋装6把,可以装多少袋?每箱装4袋,可以装多少箱?
15、某旅馆7人房间每间105元,5人房间每间90元,这两种房间哪种便宜?三(1)班有学生45人,他们该怎样住宿最便宜,且不浪费床位?
16、有100位学生排成一个方阵,要使每行每列人数一样多,每行应该排多少人?
17、买3个篮球和4个足球一共458元,买4个篮球和3个足球一共368元,买1个篮球和1个足球一共多少元?
18、丁丁6天看了246页书,照这样的速度,看完这本书还需要2天。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9、喜糖铺里新进了一批水果糖,每箱有152粒,一共有6箱。现在要重新包装成每袋8粒,这些糖一共可以包多少袋?
★ 教学月工作总结
★ 双减总结
【第二小学集体备课共享教案―认识圆柱体(推荐16篇)】相关文章:
数学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2023-07-28
集体备课方案及安排2023-08-24
学校集体备课方案2022-10-07
集体备课方案2022-09-16
关于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23-01-01
上学期期中政治教学反思2024-01-02
试卷讲评课教案2023-10-20
初中教学常规检查汇报材料2022-06-08
春季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22-12-07
英语教研组备课计划2022-09-27